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敦煌壁画上的本土乐器

时间:2022-10-29 20:30:03 来源:网友投稿

9、勾笛

勾笛,唐代吹奏乐器,竹制,管状,横形演奏。主要特征是在管的吹孔下方靠顶端处有一“勾”状物,类似挂衣服之挂勾。“勾”是利用竹管自然竹叉经过加工美化成的,它比横笛多了一个“勾”,故称勾笛。“勾”对声音不起作用,只具有装饰性功能,便于携带和保存。这是美学观念的情趣体现。勾笛,敦煌壁画有26件,有的在经变乐队中,有的在自鸣乐中,如莫高窟第159窟(中唐)南壁上部自鸣乐中的一件“勾”笛,最具代表性,可以说是这件乐器的精品。莫高窟第154窟北壁报恩经变乐队中的勾笛,结构完整,音孔、吹孔十分清晰,勾状颇为独特。勾笛造型美观,它为吹奏乐队乐器增添了一个品种。

10、凤笛

凤笛,西夏吹奏乐器,竹制,横吹式演奏,与横笛相仿,只是笛身头部有凤头装饰,故称凤笛。凤笛,仅榆林窟第10窟(西夏)出现一支,以自鸣乐方式表现着,造型美观独特,有耳目一新之感,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西夏时期乐器发展的一个侧面。

11、三排方响

三排方响,唐代打周乐器,是在方响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方响,史书有记载,唐《十部乐》的燕乐常用此乐器。通常是上下两排排列,每排由4至8个或12个音片组成。敦煌壁画中的方响最早出现在隋代洞窟中,体积较小,音片较小。唐代洞窟运用得最多,体积增大,音片增多。例如莫高窟第172窟(盛唐)北壁上的方响由24个音片构成,十分壮观。不仅如此,还出现了三排方响的图像,即在原双排方响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排,分为上、中、下三排。增加了音片,扩大了音域,丰富了方响的表现力。例如莫高窟第320窟(盛唐)北壁和第112窟(中唐)北壁的方响均是三排方响,虽然音片模糊,但上、中、下三排的结构是明显的,是对方响的改良发展,这是敦煌人的创造。

12、花盆鼓

花盆鼓,西夏打击乐器,《中国音乐词典》第112页有缸鼓(花盆鼓)的记载,但没有说明它的产生年代。安西乐千佛洞第7窟(西夏)出现了花盆鼓图像。鼓腔上大下小,呈花盆形状,两面蒙皮,鼓面平行。鼓身绘制图纹,鼓架四柱上端各装饰一朵莲花,花盆鼓悬挂在鼓架上,一菩萨乐伎跪地,持双槌敲击演奏。花盆鼓和鼓架及演奏者融为一体,颇为独特。

13、云鼓

云鼓,五代打击乐器,鼓腔下大上小,圆型,木质,上端蒙皮,鼓身绘云纹图样,用槌敲击发音。例如榆林窟第15窟(五代)有1件云鼓,由飞天乐伎持双槌演奏,造型别致。

14、指板胡琴

指板胡琴,西夏拉弦乐器,史书记载的胡琴,最早出现于唐代,称奚琴,也叫嵇琴。宋代陈日《乐书》有奚琴的图像。敦煌莫高窟壁画上未发现拉弦乐器胡琴,而在与其同属敦煌壁画艺术体系的安西榆林窟和东千佛洞壁画上出现了拉弦乐器的胡琴图像,多达5件。这正好弥补莫高窟的空白。拉弦乐器出现在敦煌壁画上,是壁画乐器发展的里程碑,从而使敦煌壁画乐器构成了打击、吹奏、弹拨、拉弦四大类乐器的完整体系。

从这5件胡琴图像观察,大致有两种样式。一种与史书记载的胡琴图像基本吻合,胡琴琴筒面部蒙皮,有千斤,有码子,弓子装入两根弦的中间。例如榆林窟第10窟(西夏)和东千佛洞窟第7窟(西夏)的胡琴图像就是这种样式。另一种是指板胡琴,它的特点是琴筒面部装有木板,琴杆装有指板,有码子、无千斤,弓子在弦外演奏,我把这种样式的胡琴称为指板胡琴。例如榆林窟第3窟(西夏)千手千眼观音经变左右两侧,各有一件指板胡琴。它虽然相似胡琴,但是演奏方法不尽相同,音色也不大一样,应该是西夏人民独创的一种拉弦乐器——指板胡琴。

敦煌壁画上的中原、西域乐器真实可信,敦煌壁画上的敦煌本土乐器也应是真实可信的。

敦煌壁画上所反映的敦煌本土乐器,与中原乐器和西域乐器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敦煌壁画乐器系列,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敦煌壁画乐器风格与流派。敦煌本土乐器出现在敦煌壁画上面,是敦煌壁画艺术出新、发展的需求和必然。(完)

推荐访问:敦煌 壁画 本土 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