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基于地理学综合研究的视角

时间:2022-10-30 09:2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连接社会系统、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纽带,是协调人口、资源与环境相互联系、又彼此相对独立的矛盾统一体的关键所在。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地理学综合研究的重要方向。综合性与区域性、人地关系是支撑其发展的重要理论框架。本文对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详尽的综述。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经近百年发展,从最初的单一的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甚至农业资源承载力发展到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以及生态环境承载力。近几十年,生态足迹、虚拟水、能值分析等综合研究理论与方法兴起,极大地推动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定量化和模式化。目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面临着一系列新的要求和挑战。主要表现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基础、学科范式和方法体系尚需继续完善;若干关键科学问题(包括:尺度效应、关键阈值、变化机制等)亟待解答;基础研究需要与实践应用加强联系等等。在此基础上,本文主张从地理学综合视角重新审视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理论框架和今后研究的优先主题。通过建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地理学综合研究范式,能够拓展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深度和广度,有助于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水平。本研究提出未来相关研究应围绕以下优先主题开展:①资源环境承载力关键要素的变化及驱动机制;②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③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动态监测与预警;④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国土功能区划与管控;⑤重点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恢复与提升途径。

关键词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地理学;综合视角;优先主题

中图分类号K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7)06-0075-12DOI:10.12062/cpre.20170365

人口、资源与环境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类整体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1]。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连接社会系统、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纽带,是协调人口、资源与环境这一相互联系、又彼此相对独立的矛盾统一体的关键所在,可以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变暖与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新形势下,过度依赖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应该调整与优化,以建设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2-4]。正因如此,我国国土空间内的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业已成为中央及各级政府关注的重大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一直是国内外相关学科探讨的热点。仅近十年,中国知网收录的期刊发表相关论文就多达10 000多篇。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内涵、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以及对不同区域或对象的评价实践等方面。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面临着一系列新的要求和挑战。主要表现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基础、学科范式和方法体系仍需完善;若干关键科学问题(包括:尺度效应、关键阈值、变化机制等)亟待解答;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脱节,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力度明显不够,等等。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进展、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从地理学综合研究的视角,重新审视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理论框架,提出我国未来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优先主题。

1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的缘起与发展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衡量人类经济社会生活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概念[5-7],最早可追溯至18世纪Malthus人口理论,Malthus指出资源有限并影响着人口的增长[8]。1921年人类生态学家Park和Burgess明确提出了承载力的概念,即“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类个体存在数量上的最高极限”[9]。1949年,美国学者William提出了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概念,他认为土地的生产潜力决定了它为人类提供饮食住所的能力[10]。这种土地向人们提供粮食、衣着、住所的能力以及环境阻力对生物潜力限制的程度是土地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内涵。1953年Odum将承载力,与对数增长方程(尤其是常数K)相联系,将这一概念用数学形式表达了出来[11]。

至20世纪60、70年代,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推动了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相关研究,其概念也不断随之发生相应的外延。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较为明确的提出,是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的关于世界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该报告指出,人类社会的增长由五種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发展趋势构成: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剧增的人口、粮食私有制、非再生资源枯竭化以及生态环境恶化,它们均以非线性的指数形式增长,全球的增长将会因为粮食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在某个时段内达到极限[12]。

1978年,Schneider发展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指出“人为或自然环境系统在不遭受严重退化的情况下,其对人口增长的持续容纳能力”[13]。进入80年代,区域复合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成为人们的新共识,该观点将承载力研究与可持续发展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这一时期产生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定义被广泛认可,即“某一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国家或地区的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以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4]。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编写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正式提出“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而又不牺牲下一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这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纲领,使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基础得到了进一步深化[15]。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国内学者从不同的着眼点入手,提出若干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定义[16-18]。尽管定义多种多样,但众学者普通认同,承载力是评价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度的重要标准,资源环境承载力反映了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界面[19]。其内涵的基本特征表现在:①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类不断改造和利用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反过来约束人类活动;②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受到特定区域环境状态与条件的制约;③人类活动的方向、强度、规模影响着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④资源环境承载力是资源环境系统结构特性的抽象表示;⑤资源环境承载力通常是指系统最大承载能力。近年来,也有学者将环境价值、经济学的外部性等理论应用到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研究与实践中。但总体来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体系并不非常完善,尚缺乏可以支撑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核心理论框架。

推荐访问:承载力 地理学 研究进展 视角 环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