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我国历史悠久绵长、内容广博深邃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自黄帝倡导“节用水火材物”始,始终蕴含有“天人和谐”的思想,且对我们中华民族与国家的存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经历了五千年的风雨沧桑,由于历史上一些统治集团举措失当,导致生态环境出现了多方面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顺利健康的发展。当前举国上下同心协力建设生态文明,这既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原则之一,也是弘扬中华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内容。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吸取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和谐”论的主要思想内涵,开展深入的学术研究与广泛的宣传普及教育;其次政府要进行科学决策,发挥市场经济体制的积极作用,树立全民俭朴节约的生态伦理观与生活习俗观。
关键词: 天人和谐; 生态文明; 市场经济体制
中图分类号: K90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283(2008)04-0069-08
收稿日期: 2008-03-15
作者简介: 朱士光(1939—),男,湖北武汉市人,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 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天人关系的基本论述及天人和谐论的主要内涵
(一) 天人和谐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历史悠久、内容丰厚深邃的传统文化中,一直包含有古代先民与哲人关于人与周围自然环境,也可称之为生态环境关系的认识及论述。当代有些哲学家,将我国哲学主干理念或主导原则的“天人合一”论看做是传统文化中包含的有关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思想观点的哲学概括。[1]212-214但也有些哲学史家认为我国明清之际以前哲学思想之主流,在对待人与自然或世界的关系问题上是采取“天人合一”的观点;但到明清之际,由王船山开始,却由之前“天人合一”观的不分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把二者看成浑然一体,发展为“主客二分”,即思维与存在二分。由此,他们还认为,明清之际以前,中国哲学“由于重天人合一,把主客看成浑然一体,所以一般地说注重人如何生活于世界之内的人生问题,甚少专门的、明显的关于主体如何认识客体、自我如何认识对象的认识问题”。甚至还认为我国明清之际以前“因重天人合一,缺乏主客二分思想和主体性原则,故中国虽然不能说没有科学,但科学确实不发达,也不受重视。明清之际以后由于开始了主客二分思想的转向,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开始召唤西方近代哲学的主体性原则,因而才重视发展科学,重视对自然的认识。”[2]14-16对上述中国哲学史学家对中国哲学史所作的两个发展阶段及其特点的论述,是否全面、正确,这里暂不予置评,但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哲学界当前对“天人合一”论之哲学涵义是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诠释的。正是由于有些哲学史家不全是从论述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看待“天人合一”论,所以近来一些生态学家与生态史学家就不再使用“天人合一”这一术语,改用了“天地人合一”的术语,并阐释道:“天地人合一”是古代生态系统思想的萌芽,“天地人合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大生态思想。[3]11-12由此可见,在我国传统文化与古代哲学思想中,“天人合一”观并非专指人与自然环境或生态环境关系的术语,至少一部分哲学家持有这样的观点。然而,所有研治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哲学的学者都认为中国古代的圣贤哲人有许多关于人与自然环境或生态环境关系方面的论述,特别是其中一些论述人与自然环境或生态环境应和谐相处的论述,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他们不仅在古代即以赋有之理性与睿智发挥过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当今中国建设生态文明,乃至对全世界建设生态世界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具体的借鉴与指导作用,是值得我们努力发掘与大力弘扬的。关于这方面的诸多论述,已不宜沿用一些哲学家搬用我国哲学主干理念或主导原则之“天人合一”论来加以指代,相反,采用“天人和谐论”这一术语来概括,更为准确恰当,也更具有积极意义。
(二) 人文初祖黄帝是天人和谐思想的首倡者
关于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的有关天人和谐论的内容,最早可追溯到黄帝时代。
轩辕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我们今天奉祠他,主要是因为:他针对当时“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的混乱现象,“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因而“诸侯咸来宾从”。并“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4]卷1《五帝本纪》从而开启了中华民族绵延至今长达五千年的文明史。而在黄帝的诸多功绩、诸多美德与诸多思想观念中,就有着朴素的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认识和实践。就在《史记》卷1《五帝本纪》中,史学家司马迁在首记黄帝文字中,对此专门作了如下记述: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动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对上述记述,历代史学家曾做了不少注释,当然,今天还可参照古人解释做出新的阐述。其具体内容先不予细述,但其中述及黄帝遵从自然规律开展原始农牧业生产及节用水火材物,珍惜自然资源的思想与实践却是昭然皎明的。
(三) 天人和谐论的主要内涵
五千年来,黄帝所确立的以“顺天地之纪”与“节用水火材物”为主要内容的天人和谐思想对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和社会文明的发展始终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后世的哲人也在黄帝上述思想影响下对天人和谐论继续予以充实丰富,使其不断有所发展。例如,到西周与春秋战国时期,儒、道等学派中的一些代表人物均在这方面有所创建。主要体现在下列几点上:
1. 认为人与天地共生共处,故应和谐相处
如儒家学派的鼻祖孔子在其整理的六经之首,《周易•序卦》中就载明:“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在《周易•乾卦》中又载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说明人生于天地之间,应顺应自然。道家创始人老子也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5]第25章道家另一代表人物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6]卷1《齐物论第二》道家上述论述,也是强调人来自于自然,人与天地万物共生共处,因而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应遵循自然界的法则。
2. 认为山、水、林、薮、土地为衣食之源,人生之本,积极主张予以保护
孔子曾说:“夫山,……草木生焉,众物立焉,飞禽萃焉,走兽休焉,宝藏殖焉,奇夫息焉,育群物而不倦焉,四方并取而不限焉,出云风通气于天地之间,国家以成,是仁者所以乐山也。”他在答另一弟子子贡提问时说:“夫水者,君子彼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观焉尔也。”[7]卷17《杂言》将山水对人类之价值,包括物质的与精神的,充分而形象地揭示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