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浅谈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及机械类专业就业前景

时间:2022-10-30 11:4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个方面的个性化需求愈加强烈。作为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并已成为基础工业的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社会对于精通现代机械设计与管理人才的需求正逐渐增大,机械设计制造与加工机械专业人才近年供需比也很高。

关键词: 行业现状 发展趋势 技术缺陷 人才需求 就业状况及前景

1. 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行业,相对其他产业而言,中国的制造业是发展较快、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门类,也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受益可能性较大的部门,我国机械制造业起步早,但发展又最令人担。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我国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在技术上已经落后,加上资金不足,资源短缺,以及管理体制和周围环境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这些都给我们迅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带来极大的困难。

我国机械产业同制造业比欧美发达国家落后将近30年,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应该正视现实,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以振兴和发展中国的机械制造业为己任,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以使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在尽早的时间内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引进技术和技术装备使机械制造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担忧。2005年3月,全球最大的机械设备制造商——美国卡特彼勒公司低价收购了山东重工的40%的股份;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型跨国公司纷纷进军杀入国内机械工业市场,外国投资者的经营策略是:“基本前提是对华投资活动中必须保持其控制权”。这些现状对于中国的机械行业的发展非常不利,限制了国内机械行业的独立发展创造能力,过度于依赖国外技术。

2. 世界机械制造业发展出现的特点

21世纪,世界机械工业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对比其他行业,机械工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这些主要特点:

2.1.经济规模化。全球化规模生产已经成为各大跨国公司发展的主流。各大企业也纷纷加强对其主干业务的投资与研发,不断提高系统成套能力和个性化,多样化市场适应能力。

2.2.地位基础化。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在本国工业中所占比重、积累、就业、贡献均占前列,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是不可缺少的产业。

2.3.机械制造业跨国并购加剧。强强联合成立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使得世界机械工业的竞争格局出现了协作型的局面。

2.4.机械制造业全球化的方式变化。在海外投资建立生产制造基地,在国外制造产品,销售到东道国或其他国家。自己拥有制造设施与技术,产品完全由自己制造,在资源的利用上,仅限于利用东道国的原材料、人员或资金等。

3. 机械制造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高质量、高生产率一直是机械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因此,机械制造业发展的总趋势可概括为:1、柔性化。使工艺装备与工艺路线能适应生产各种产品的需要,能适用迅速更换工艺、更换产品的需要;2、灵捷化。使生产力推向市场准备时间缩为最短,使工厂机制可以灵活转向;3、智能化。柔性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柔性自动化的新发展和延伸;4、信息化。机械制造业将不再是由物质和能量借助于信息的力量生产出的价值,而是由信息借助于物质和能量的力量生产出的价值。因此,信息产业和智力产业将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机械制造业也将成为由信息主导的、并采用先进生产模式、先进制造系统、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组织合理方式的一个全新的机械制造业。

机械制造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四种重要趋势将对其产生重大影响:

3.1.机械制造业技术的融合。在机械制造业的许多领域,电子控制和软件技术变得同机械工程同等重要。

3.2.机械制造业服务性思维。生产厂家的利润增加已不再是因为按固定规格生产产品,而是要求制造厂家能按用户的要求生产产品,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特殊的需求。

3.3.机械制造业全球产品开发。企业的产品开发,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在面向开放的公共平台和社会资源。

3.4.机械制造业更新生产策略。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有必要重新认识机械制造业发展的总趋势、机械制造工艺装备的特点以及机械制造工程师应掌握高新技术的主要方向。

未来一段时期,机械制造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工作重点也将主要围绕开展增值服务和优化供应链管理两个方面展开。

4.国内机械行业存在的技术缺陷

如今,国内机械企业将进口机械当成了宣传的噱头。国人在潜移默化中叶形成了“外国进口的才是可靠的,是产品质量的保证”这一观念。

如今国内逐渐打造除了一些著名品牌,例如海尔、海信、TCL等。但产品的核心部件,却大都从国外引进。国内制造行业对外技术依赖度相当之高,近几年来,中国每年用于固定资产的上万亿元设备投资中,60%以上是引进的。作为窗口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有57%的技术源自国外。冶金机械中,板、带材生产线设备和系统几乎全部来自德国、日本及意大利。

目前工业发达国家新产品贡献率为52%,我国仅为5.9%。在“核心技术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克隆产品较多。 这样的结果除了自主创新能力削弱之外,还容易遭到侵权指控。即使出现了自行研制的技术,也很容易被指责为“剽窃”。中国不久前自行研制的“CMl海豚”磁 悬浮列车还没有试运行,就被德国一些媒体和企业指责为“抄袭了德国磁悬浮技术”。 整个工业制造设备的骨干都是外国产品,这暴露了我国工业化的虚弱性。加强我国制造业核心技术的自我研发能力成为目前我国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5. 国内机械行业对机械专业人才的需求

由于前些年国内的高端人才的大量流失,全球机械制造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对专业的机械方面人才需求量日益庞大。不管是高水平的尖端科研型人才,还是中低等水平的机械工程师,都十分的紧缺。只有国内掌握了一定的尖端高水准人才,才有自主研发创新的可能性。没有大量的能够熟练运用操作高科技设备并加以推广的机械工程师,国内的机械制造业业不能普遍提高。因此,专业的机械人才的培养将会成为中国加强机械制造行业全球竞争力计划的重中之重。这是实现中国制造业复兴的必要条件。

然而国家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来忽视了发展机械行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都出现了偏差。产权激励制度是创新和研发产品的重要保障。国有企业对创新人才的产权激励基本上没有实行。一方面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另一方面,创新者的贡献没有得到产权确认。企业研发的技术和产品,要么被国家无偿拿走,要么被其他的企业无偿抄袭。

前些年国内的人才培养方面却有些过度偏向于服务行业和第三产业,导致很多的80、90后比较热衷于金融、管理、销售、服务和通讯等行业,而机械制造等行业相对来说没那么具有吸引力。但近几年,由于服务行业和第三产业人才的逐渐饱和,机械制造行业人才的缺口又日益严重,机械类专业又逐渐呈现在学子们的聚光灯下。

社会对机械类人才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较宽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如今国内各大高校对机械专业学生的陪养应该结合社会实际,使之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机械专业人才。学校的教育至少应让学生具备的如下的基本能力:

5.1.把书本知识和生产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2.具备敏锐的感受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富于想象力;

5.3.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5.4.具备开阔的眼界,避免纸上谈兵;

5.5.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符合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培养一名合格的工程师,要经历工程科学知识的学习、工程实践的训练和工作实践的锻炼,学生毕业后,需要工作3~4年,取得实际经验后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企业工程师。其中在校期间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因而,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是对机械类专业学生培养的主要任务。

6. 机械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及前景

机械类机械专业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不少同对该类机械专业的就业机械专业前景存在着误解,在旁人眼中是地地道道的蓝领专业。其实,他们都忽视了机械类机械专业所具备的广度适应性。

机械类机械专业也并非全部都只是和硬梆梆的机器打交道,比如工业设计机械专业,就是一门和艺术相关的机械类机械专业。又比如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材料、机械、控制、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技术机械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是集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和控制工程等多学科于一体的交叉机械专业。

机械类专业的就业方向,除了教学、营销等外,常见的有:生产总监、物流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机电产品开发、机械产品开发、液压产品开发、仪器仪表开发、武器开发、汽车工业、环保设备开发、矿业设备设计、模具设计制造、机械制造工艺师、CNC工程师等等,渗透到了很多行业。机械专业刚毕业的本科生,参加工作待遇并不理想,但当你做到专家水准,比如设备维护、数控维修、环保设备这些方面的工程师待遇就非常可观。还有一些行业,需要多方面的知识,涉及到学科交叉,待遇也惊人。而且,中国加入WTO后,机械方面的人才需求复苏是早晚的事情。

目前,据市场调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就业率达到92.01%,算是个比较热门的专业。主要到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就业分布最多五省市:北京、上海、浙江、辽宁、山东。毕业生就业分布统计:就业行业或部门,国有企业 34.35% 录取研究生 14.68% 民营及私营企业 12.59% 其他事业单位 1.10% 高等学校 1.23% 机关 1.24% 科研设计单位 7.94% 三资企业 12.14% 部队 3.54% 教学单位 0.99% 出国 1.43% 自主创业 0.43% 金融单位 0.25% 医疗卫生单位 0.08%。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生认为从事职业与所学专业很不匹配和不太匹配的比例为10%和12%,同时,8%和24%的毕业生认为从事职业与所学专业的匹配度为“很匹配”和“比较匹配”。

机械专业是培养现代机械工程师为目的的专业,也是我国高校开设得最久的专业之一。多年来,它长盛不衰的奥秘就在于:无论一个社会的文明发展到何等程度,都离不开机械制造,它是人们物质生活用品供应的基本保障。

终上所述,机械类专业的复苏,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我国制造业发展自主研发技术,加快技术现代化,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马晓春.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J].森林工程,2002,3;

[2] 吴良芹..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9,12;

[3] 王世敬,温筠.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石油机械,2002,11;

[4] 陈杰平.现代机械工程人才素质及培养模式探讨[J].高校教育研究,2007,3

推荐访问:浅谈 行业发展 类专业 机械制造 就业前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