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变局与布局

时间:2022-10-30 15:10:03 来源:网友投稿

设计。

然而,应当看到,正是基于客观压力与内生驱动力的叠加效应,新一轮的产业进化与价值塑造,才来得更迫切,也更自然。惟有有效识别“格局”,积极领悟“变局”,从容实现“布局”,才能秉承“改变习惯、把握机遇、平衡心态、超越自己”的发展价值观,令中国纺织工业正视增长趋缓与两极分化的发展现实,摆正对政策资源倾斜的心理预期,把握内需市场的机遇,加强自身核心竞争能力塑造,实现理性化、高附加值化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完成从“规模效应”到“价值增长”的突破。

一、有效识别“格局”

有效认知中国纺织工业在全球纺织服装产业格局中的发展现状,将为中国纺织工业客观分析产业竞争力,梳理重塑比较优势,寻找新定位,承担新角色奠定有利条件。本文拟从原料格局与纺织品贸易格局两个维度,探讨中国纺织工业自身的竞争力格局。

1.原料格局分析

首先,从世界纺织纤维加工量来看,中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占据半壁江山已成定局。

从Fiber Organon的历史增长数据来看(图 1),近年来中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占比表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2005年,世界纤维加工量为6 901 万t,中国纺织纤维加工量以2 570 万t占比达到37.24%。2010年,世界纺织纤维加工量达到8 008.3 万t,中国纤维加工总量为4 130 万t,占比达到51.57%。2005 — 2010年,中国纤维加工总量在世界纤维加工量中的占比共提高了14.33 个百分点,在世界纤维需求量中的占比从约1/3提升到了约1/2。

在2010年世界纺织纤维加工量中,天然纤维达到2 626.3 万t,中国为1 249 万t,占比达到47.56%;化学纤维达到5 382 万t,中国为2 881 万t,占比达到53.53%。其中,棉花加工量2010年中国占比为47.22%,羊毛加工量中国占比为36.22%(表 1)。从2010年世界及中国主要化学纤维产量来看(表 2),涤纶占比达到了全球涤纶产量约2/3,人造纤维达到了约60%,腈纶约占到全球的1/3,锦纶约占到40%。

可见,从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绝对数值与结构占比来看,中国依然是名副其实的纺织生产大国,是满足世界纺织纤维消费的最重要力量。

再来观察纺织品原料进口的基本格局(表 3)。可见目前中国化学纤维原料进口量中化纤单体的进口量上升较快。2005年,化纤单体进口量达到1 308.77 万t,2010年达到 1 814.74 万t。其中,精对苯二甲酸(PTA)达到了664.16 万t,乙二醇(EG)达到了663.99 万t。

一方面,化学纤维的产量在提升,自身的生产能力在扩大,另一方面,化纤原料的进口量也在提升。因此,既要关注纤维结构变化所透露出的产能需求信号,又要关注纤维原料的结构变化所凸显出来的资源依存度问题。这将为纺织工业探索未来的纤维原料创新方向,合理规划产能,保证平稳增长提供基本参考。

2.纺织品服装贸易格局分析

主要发达地区进口及我国的占有率已经成为纺织服装出口态势的基本“晴雨表”。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图2),2011年前三季度,中国占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比重为38.88%,比2010年下降了2.36 个百分点,比2005年提高了13.76 个百分点。

欧洲统计局数据则显示(图 3),2011年前三季度,中国占欧盟27 国纺织品服装进口比重为41.2%,比2010年下降了1.81 个百分点,比2005年提高了8.82 个百分点。

从欧盟27 国纺织品进口中国与其他主要出口国占比的分析来看,2011年前三季度,中国纺织品在整个欧盟27 国进口占比为32.24%,2010年则为32.54%,呈现出略微下降的趋势。中国服装贸易对欧盟27 国进口中的占比则达到43.96%,2010年则为45.55%,同样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与此同时,欧盟不同国家的纺织品进口占比中,土耳其、印度、巴基斯坦的份额在上升。服装贸易份额提升的则是土耳其、孟加拉和印度。

“下降”的迷雾同时在日本市场浮现。2011年前三季度,中国占日本纺织品服装进口比重为74.71%,比2010年下降了2.45 个百分点,比2005年下降了0.44 个百分点(图 4)。

我国周边的低成本国家在一些主要市场的份额在增长,而我国纺织品服装的高速增长却渐行渐远——这释放出一个信号:凭借相对廉价劳动力成本和低廉土地要素成本,主要竞争国在这个阶段的比较优势与我国纺织工业在高速增长时期的要素成本比较优势表现出“趋同”的特性。正是比较优势不同程度上的同质化,使得出口高增长的局面出现了阶段性停滞,要延续新一轮的高增长,重塑不可替代性,相应的比较优势转换应成为纺织工业重点思考的命题。

但也应当注意,不应对“份额下降”做过分解读和担忧,从出口基数、份额、历史增长来看,中国纺织品服装在全球纺织服装市场中的地位依然不可撼动。

WTO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纺织品在全球出口总额中占比达到30.7%,比2000年提高了20.3 个百分点。虽然从2010年度增长百分比来看,印度、越南以41%和32%超过了中国的29%,但中国纺织品出口占比与其他国家如印度、泰国、越南所占份额相比仍有较大差异,后三者发展基数较低,总份额加起来不超过10%。

另外,2010年中国服装出口贸易也表现出类似现象。尽管从2010年年度变化百分比来看,中国服装出口的年增长百分比低于孟加拉、越南与马来西亚。但当年中国服装出口贸易在全球出口总额中占比达到36.9%,遥遥领先于印度、越南、泰国等国家。

与周边国家奋起直追相对应的是,2000 — 2010年,虽然欧盟27 国盟内与盟外纺织品贸易出口份额比重呈现减小趋势,但总份额占全球比重35.1%依然超过中国的30.7%。从服装贸易出口份额来看,比重略有减小,但总份额占全球比重仅略低于中国。这表明,即使像欧盟这样的发达地区,依然保留着相当大的纺织品服装份额,纺织服装产业依然是欧盟国家非常重视的产业,中国同样没有理由不给予纺织服装产业以充分的重视,更不应该在阶段性的增长趋缓面前妄自菲薄,认为产业已经进入持续衰退的低谷期。

再分析2011年1 — 10月我国主要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表 4),其中,对墨西哥、东盟、土耳其、韩国、非洲出口的同比增长速度位于前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纺织工业出口结构呈现多元化、均衡发展的态势,选择战略市场进行有意识布局的“机会成本比较优势”进一步凸显。

3.结论

结合原料格局与纺织品服装贸易格局的分析,可看到,中国纺织工业处于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关键战略发展阶段。

其挑战突出表现在:首先,未来全球经济周期的不确定性,将进一步压缩中国产业经济增长的“入世红利”。其次,中国纺织工业凭借“要素红利”与“人口红利”赢得高速增长的路径依赖模式,将受到周边其他低成本国家的挑战。最后,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对实体经济的回归,也为中国纺织工业塑造新的竞争力源泉提出了现实压力。

推荐访问:变局 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