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建筑工程,材料支出超过全部造价的一半,在工程成本控制过程中,材料造价的控制的重要性相对较高,为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方面。文章主要针对建筑工程材料造价控制当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建筑材料控制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建筑材料;造价控制;材料采购;材料储备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15-0154-03
建筑工程成本费用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机械费用及其他费用。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造价通常占全部造价的60%~65%,如此高的比重使其成为造价支出的主体,对施工企业的造价管理及经济利益有着直接影响,材料造价控制作为企业最终获利与否的关键,其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成功与否。而在当前建筑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中,材料浪费最为严重,必须予以解决以提高工程效益。
材料费用占据的比重大,事实上主要就是指材料价格的因素,其对材料费影响最为明显,从上文知材料造价通常占全部造价的60%~65%,举例来说,一个1亿元的建筑工程项目,假使材料为6000万元,每降低材料造价的1个百分点,就降低60万元的工程造价,对于该规模工程而言,还是相当可观的。材料价格的确定必须准确,避免因疏漏导致的浪费。在建筑工程全部成本费的几个组成部分当中,材料费用相对而言可变动性还是比较强的,必须做好材料价格控制管理工作。
1 当前建筑工程材料造价控制管理存在问题
建筑工程材料造价控制管理需做好多个环节的工作,笔者认为主要包括材料采购、材料领用、材料储存以及施工过程的四个环节。
1.1 材料采购
材料采购时,有的建设单位对属于自身应采购的建材未做预算,或虽有预算但过于草率;有的无采购计划或虽有计划却过于随便;还有的未签订购货合同或签订的合同不够完善,甚至暗箱操作,降低建筑材料的质量要求。
1.2 材料领用
材料领用时,未制订消耗定额,随意发料、领料,甚至随意超额领料,无内控措施;对周转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等,在一次性出账之后便不闻不问,管理处于粗放型;个别单位的相关领导与材料人员串通一气,虚开发票,也使得工程造价难以控制。
1.3 材料储存
材料储存保管时,不注意防火、防盗、防潮等安全防范,一旦发生防火、防盗及水泥、石膏等易潮物品出现变质现象,给工程造成的经济损失将不言而喻;建筑材料堆放零乱,分区不清,无明显标识卡片,势必造成现场材料的混用,致使材料费增加。
1.4 施工过程
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成本控制出现的问题更多,有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不合理,建筑材料堆放混乱,没有分区,甚至没有遮雨挡风的工棚,导致增加材料二次倒运费,有些材料因浸水而导致质量下降,必定造成经济损失。
2 建筑工程材料造价控制的有效途径
2.1 强化造价控制管理意识
建筑工程中,材料造价基层核算单位为项目经理部,该单位经理对工程的效益负有很大的责任,因该单位经营情况对整个企业的经济利益影响甚大。建筑工程通常建设周期都较长,投资也大,管理费的控制通常都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关注的重点,所以,单位必须增强“成本”、“效益”的意识,对管理费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使每位员工自觉做到节约开支、降低成本、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的要求;管理工作必须有计划地进行,根据建设项目管理费所占投资总额,结合工程实际,编制出科学准确的管理费支出计划;另外,还要做好过程控制,确定管理费支出标准及范围,责任到人,并根据管理费支出标准及范围进行一支笔管理,财务人员需将发生的管理费及时登账,按月、季、年度与计划进行比较,尽量避免管理费出现超支现象。
2.2 优化施工方案
建筑工程材料成本控制的第一个阶段就是施工方案制定的阶段。而先进、科学的施工组织方案一定是建立在对工程设计图及施工工艺科学细致的分析的基础上的。通过方案的制定,可以对建筑材料进行初步的确定,在此,可通过适当减少材料用量或选择征得甲方同意的价格相对低廉的材料来代替价格较高的材料等方法进行材料造价的控制。笔者认为,建筑材料选购方面要注意以下方面:首先,国产的材料优先选用,这是因为进口的材料需支出大量额外的关税、港杂费、运费等,还要办理繁琐的入关手续、关税证明等;其次,通用型材料优先选用,此类材料一般价格合理,质量可靠;再次,针对施工工艺的不同,选择恰当的施工技术以及最为合适的施工材料;最后,重申施工图纸、施工方案,切不可出现错误和重叠现象,以免浪费材料。
2.3 做好材料计划管理
在材料计划方面,做到既满足施工的需求,不影响施工,又不会造成过多的库存量,增加储存成本,应与使用材料部门做好沟通。由于材料价格会随着时间不停波动的,所以在安排材料采购计划时,也要考虑到价格变动对材料成本的影响。除此之外,还需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
2.4 加强材料采购管理
2.4.1 材料采购价格控制
首先要对需采购的材料进行市场调研,以质量为前提,货比三家,控制价格,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数量大的材料,支出大,消耗较为稳定,市场资源通常比较多,就是说生产厂家也较多,对此就可以利用公开的方式进行招标采购,公平竞争,达到控制价格的目的;第二,对于数量相对较低的建筑材料,支出也较小,对此供应商的选择,应考虑到物资供应质量、供货价格、采购中间费用、售后服务、供应商信誉及货款承付方式等多个方面,保证材料的价格和质量的竞争优势;第三,对于通用的低廉材料,采购方式采用询价采购、生产厂家或供应商直接报价采购、业主直接定价采购等,通过网上询价、传真报价、电话询价及现场报价等方式确定材料价格即可。
2.4.2 运杂费控制
运杂费包括运输费和装卸费两个方面,主要指前者。而决定运输费的因素一个是运输距离,一个是运输方式,其对材料价格形成间接影响。所有对于材料的运输,必须做好合理的组织工作,在其他条件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就近采购,经济的运输方法也能够较为客观地降低材料成本。
2.4.3 材料储备费用控制
材料储备要尽量控制在最低限度,这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如资金、时间、施工阶段、施工进度等,应合理减少资金占用,确定满足需要的最小进货批量和批次。结合施工进度及施工具体情况,制定准确的材料使用计划,降低材料储备,但也要注意要防止出现停工待料情况。
2.5 施工过程中材料成本控制
2.5.1 合理控制材料消耗量
此阶段材料成本的降低的手段不外乎节约材料,保证质量、控制数量是施工阶段材料管理的两大任务,现场管理在此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管理人员需结合材料消耗定额以及实际材料消耗量,找出减少材料用量的途径,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例如钢材按照现行定额规定有3%的损耗,这部分钢材可用来参与支架制作工作,这是节约材料造价和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2.5.2 余料退回
要对所施工现场的剩余材料及可重复利用的材料进行回收与保管,完工后进行余料回收处理,在收尾工作时,对余料进行清查回收和入库,减少材料浪费。
2.5.3 材料仓库管理
首先,必须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其次,必须严格计量检验制度,健全收发材料的手续;再次,建立材料库存信息,使供应部门能根据材料存量情况及时采购材料,补充库存;最后,制定奖惩制度,建立全方位的风险奖励制度。
3 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必须对建筑材料造价控制予以高度重视,分析当前单位材料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找出有效的对策,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材料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刘海其.材料价差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青海交通科技,2010,(1).
[2] 陈宝春,黄素萍.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和现场管理[J].基建优化,2004,(6).
[3] 时洪涛,李涛,姬芳芳.浅谈建设工程中的材料成本管理[J].山西建筑,2008,(6).
[4] 杨蕾.建筑材料价格对建设工程造价的影响及风险管理[J].广东建材,2009,(8).
作者简介:卢秋香(1981),女,福建永定人,工程师、经济师,研究方向:建筑经济。
(责任编辑:刘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