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地区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情况,结合机制专业培养专业技术工人的具体实际,探讨高职机制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通过项目化教学改革构建适合岗位职业需要的机械专业课程体系,分析适合学院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工学结合 项目化教学改革 机制专业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b)-0047-02
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工学结合已成为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显著特点是:实行工学交替制;职业技能学习和文化课学习并重;校企密切合作,这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不再习惯于学科型课程教学的模式,忽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而偏离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借鉴了国外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经验,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行为导向为方法,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密切联系地方产业发展实际的教学方法。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实现高职课程职业性与高等性的融合,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技术应用型技工人才的有效途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简称机制专业)是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优势专业,专业领域覆盖面广,实践性强。在学院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机械分会的指导下,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呼和浩特众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组建“校中厂”,即“众环集团—机电学院生产制造研发中心”。鉴于该项目已启动,本文以机制专业为试点,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项目化教学”,对学院机制专业及其他专业的教学改革都具有必要性和及时性。
1 高职机制专业教育现状及改革的必要性
1.1 现阶段学生特点对课程改革提出新任务
随着各大高校的全面扩招,职业院校生源在本科院校的冲击下发生了较大变化,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行为习惯与现有的教学课程模式不相适应,学生普遍认为专业课难学,学习效果差。2011年9月,学院机电工程系机制教研组对机制专业三个年级的600名同学进行调查,结果只有不到20%的学生表示对专业课“感兴趣,准备毕业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另一方面,现阶段学生思想活跃,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与创新能力,只是这些潜能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因而很有必要重新构建适合学生学习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发展的课程模式,以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 地区经济发展及用人单位对职业教育提出新要求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着力发展煤机、化机、风机、矿用汽车、运输机械及其配套产业等装备制造业。”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加快内蒙古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调研报告》中显示,呼、包、鄂作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金三角,近年来装备制造业发展十分迅速。自治区能源、冶金、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等特色优势产业的迅猛发展,必将带动内蒙古及周边地区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据统计,2010年自治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量达2万之多。矛盾的是,企业迫切需要大批懂理论、会操作、用得上、留得住,诚实敬业的人才,但大多数高职院校机械专业的毕业生到企业只能从事一些低层次的流水操作,许多企业甚至把毕业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以至于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单位的试用期就终止合同。机械制造专业是各大高职院校中开设较多的工科专业之一,为何用人单位“不满意”,毕业生“不得意”,而不能够达到双赢的目的呢?究其原因,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工学结合,教学方法陈旧,以至于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的用人要求分离,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脱节。因此机制专业必须加快改革,切实改变以学科为主线的陈旧课程模式,构建以机制岗位能力为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
1.3 课程设置及教师状况与职业教育不相适应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前身为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中职),创办于1952年,是学院开办最早的专业之一,有六十年的发展历史。随着计算机、微电子、控制等技术的飞速发展,适应现代生产力的先进制造技术正逐渐代替传统的制造技术,教师们明显感到课程设置落后,知识体系陈旧,技能结构跟不上时代要求。学生虽然也到企业生产一线参观、实习,但对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缺乏了解,也没有真正接触过企业真实的设计项目,不具备完成一个完整设计与工作项目的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教师方面,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分工明确”,教师们常年完成“授课任务”而难得有深入企业一线的机会,以致一部分教师理论与实践难以很好地结合,专业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此,迫切需要进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项目化教学改革,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 项目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项目课程是以项目为参照点贯穿整个课程内容,让学生在以项目为载体所设计的综合化情境中学习,完成完整的工作过程,并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课程。项目课程既包括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又包括一门具体的课程。
2.1 专业项目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1)制定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的问题。通过对行业、企业相关从业人员的调研,明确机制专业培养目标。在充分有效的调研、分析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专业课程整合、改革,使教学课程满足实际需要,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学以够用。其参与主体是课程专家、行业专家、专业教师,成果是确定培养目标。(2)根据自治区经济发展重点以及机制专业毕业生就业典型岗位,确定主要工作任务以及核心技能,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岗位能力分析。这一步主要是对机制行业工作内容进行陈述、整合和分类。其开发主体是行业专家、企业资深技工、课程专家、专业教师,成果是确定核心技能的岗位能力分析表。(3)对岗位能力整理划分,建立以任务驱动型为主的课程新模型,构建以职业岗位为本位的课程模式。其开发主体是课程专家与专业教师,成果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专业课程体系。(4)根据工作岗位要求,把其中主要工作分解、转化,合理确定出机制专业教学项目,并立足于核心技能、教学项目制定课程标准。开发主体为生产一线资深技工、专家、专业教师,成果是教学项目以及课程标准。(5)依据课程标准,对适合项目教学改革的课程编写教材。开发主体是专业教师、课程专家,以专业教师为主,成果是与项目教学配套的教材。(6)按照项目课程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和评价办法,明确教学条件。开发主体是专业教师和课程专家,成果是项目教学实施方案。
2.2 具体课程的项目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具体课程的项目教学改革参与主体为专业教师,这既是教师参与整个专业项目课程教学改革后的“练兵”,又是专业教师实施具体项目教学前对自身的“历练”,更是对教师素质的考验。专业教师首先应该明确改革的目的是:缩短“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距离,满足企业对学生能力的紧迫性需求,通过将知识融于完成项目的过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
具体课程的项目教学改革应该根据每门课程的特点实施,只要能够达到改革的目的就是成功的课程改革,而不能“按部就班”。专业技术课的项目改革实施方案一般可分为八个过程:(1)确认本课程能力培养目标。(2)合理设计第一次课。(3)选择“合适”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载体。(4)依据总体能力目标划分单元能力目标。(5)依据总体能力目标及单元能力目标需要取舍知识点。(6)依据单元能力目标进行单元课程设计。(7)核查课程“知识”的系统性。(8)设计最后一课,让“能力目标”与“工作岗位”对号入位。具体实施时要确保两点:一是项目要真实,要体现真实工作过程;二是实训基地内容与课程项目要匹配,能促进课程实施。
下面以学院机电工程系《零件的计算机辅助制造》课程的项目教学改革为例来具体分析,这门课程的授课对象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二年级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定位为面向机械制造、模具加工的数控操作岗位,是一门侧重知识、命令讲解的专业技术课程。课改团队首先对零件的计算机辅助制造基本工作流程进行了分析,得出基本工作流程图。课程能力培养目标从能力、知识、素质三方面进行了总结。确认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教学团队精心设计了第一次课,内容包括角色定位、任务确定、验收要求,使学生在第一次课就对本课程有较具体的认识。在选择“项目”载体,划分单元能力目标,取舍知识点并进行单元课程设计的基础上,教学团队做出了详细的课程进度图。最后一次课让学生把“能力目标”与“工作岗位”对号入位,做到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通过课改,学生们普遍认为这门课程不再枯燥,提高了学习兴趣,发挥出自觉能动性。这说明学院机电工程系这门课程的项目教学改革比较成功,其经验值得推广。
3 结语
项目教学是一种颠覆传统教学方法的新型教学方法,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项目化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对新的培养模式的研究过程中既要学习借鉴许多成功院校的改革经验,更应根据自身条件、制度环境的特点,通过政府主导、高校落实、企业支持三位一体,探索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具有自治区特色的项目化教学改革之路,为学院机制专业发展注入生机,也为其他专业的发展建设和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5.
[2]程凌.高职高专“项目课程”的开发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7(20):23-26.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9-60.
[4]黄卓尔.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个案分析[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323-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