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章投献,以求荐拔。从中可以看出槐树在古代有科第吉兆的寓意,这都体现在古时诗歌或地方志中。“桂苑”意指科举考场,唐代黄滔在《二月二日宴中贻同年封先辈渭》中诗云:“桂苑五更听榜后,蓬山二月看花开。”“槐香桂苑”寓意太学生黄峻峰在科举考试中登科入仕。
从匾额可以看出此匾为澎湖通判署沙县知县陈□于清同治六年(1867)十月赠予太学生黄峻峰。陈培桂(生卒年不详),字香根,广东高要县人,清道光丙午科举人,担任过福建沙县县令、澎湖通判、台湾府淡水抚民同知(正五品官)等职。台湾府淡水抚民同知又称淡水同知,为台湾清治时期的重要地方官员,专司负责北台湾内政,为驻守于淡水厅的地方官。太学是明清时期国子监的俗称,国子监是古代最高学府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而太学生就是指在太学读书的生员,亦是高级的生员。身在澎湖的陈培桂撰写此匾额,希望太学生黄峻峰能榜上提名,为家乡服务,为闽台融合献力。
贺颂匾额承载的闽台文缘
澎湖是散落在台湾本岛与福建之间的海岛群,地近福州、泉州、兴化、漳州四郡界。《澎湖厅志》载:“康熙二十三年,设澎湖巡检一员,隶台湾府台湾县,一切刑名穀案件俱归台湾知县办理。雍正五年,于添设厦门道员案内,改设澎湖厅海防通判一员,稽查海口、征收钱粮。”从厅志中可以看出澎湖虽小,但其地位显著,自古以来有设置巡检或通判一员。澎湖地方管制人员重学重教的品格在相关史料中都有记载,澎湖清初隶属台湾,远隔大洋,童生应县、府试及道试,往返须半载,耗时耗力,乾隆三十二年,通判胡建伟,择文理稍优者资其盘费,仅有九名应试。应试人员之少,可以看出澎湖之地,乃至台湾本岛,在古时对教育重视度的欠缺。《澎湖纪略》的官员职责章节写道:“故每到各澳,必赴社学,亲为指点,即蒙童小馆,亦必亲到。如童子能背诵经书、能讲解字义者,即奖赏之,给以纸笔钱文,以示鼓励……澎湖向来读书人少;余行之两载,近日渐见鼓舞,各澳皆有书声。盖长上之教比父兄之教,事半而功倍也。”澎湖地方官以重学为己任,把教育事业落实到各澳(即各岛屿),以致澎湖地区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不断增加。
“槐香桂苑”作为贺颂匾,赠予人澎湖通判署沙县知县陈培桂对太学生黄峻峰的厚望,体现了闽台官员心系有学识读书人的前程,此乃重教重才之品行。从该匾额可以看出陈培桂所到地方管制中都实行重学重教之道,在担任淡水同知期间,同治己巳秋抵任,即以分地治民上请;虽未即行,而此邦之地大物博,其兴利除弊、立教设养、防海绥番诸大政,不可无纪纲载于典策。“槐香桂苑”贺颂匾作为实物存于至今,以物读史,见证了闽台两地重学重教的历史渊源。
闽地与台湾仅一水之隔,闽台两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通过“槐香桂苑”贺颂匾让我们更加深刻了解闽台两地的重学重教典范,匾额文化传递着闽台两地的文缘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