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100例泌尿系结石的影像诊断学分析

时间:2022-10-31 16:10:06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在诊断泌尿系统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同时做过X线检查和CT检查的100例确诊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并对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结果:腹部平片显示泌尿系结石的阳性率为84%,加做静脉肾盂造影阳性率可提高到90%;泌尿系CT检查显示泌尿系结石的阳性率为96%。结论:CT对泌尿系统结石诊断具有决定性价值和重要临床指导意义,是目前理想的影像诊断技术。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X线;CT;诊断分析

【中图分类号】R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122-01

尿路结石是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男性多于女性,约4~5∶1。 尿路结石在肾和膀胱内形成。上尿路结石与下尿路结石的形成机制、病因、结石成份和流行病学有显著差异。上尿路结石大多数为草酸钙结石。膀胱结石中磷酸镁铵结石较上尿路多见。成核作用、结石基质和晶体抑制物质学说是结石形成的三种最基本学说[1]。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泌尿系结石的重要方法,我们通过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间确诊的10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影像学表现来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在诊断泌尿系统结石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00例确诊泌尿系结石患者中,男71例,女29例,年龄20-55岁,平均(37.7 6.2)岁。31例诊断为肾盂结石,43例诊断为输尿管结石,26例诊断为肾盂并输尿管结石。临床表现:仅有膀胱刺激症状的患者33例,仅有血尿的患者21例,膀胱刺激症状合并血尿的患者26例,无症状的患者20例。另外,有25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不全。患者一般资料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一般可比性。

1.2 影像学诊断方法:所有患者均有X线和CT平扫报告。有100例患者在做X线检查的同时做了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有35例在做CT检查的同时,还加做了增强扫描;有17人加摄会阴部尿道双斜位片;有8例做了膀胱排泄性尿路造影;12例经皮肾镜造影;3例膀胱输尿管逆行造影;2例CT增强后延时排泄性尿路造影;4例超声定位经皮肾穿刺造影。

1.3 统计学方法: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0例患者X线和CT扫描结果比较见表1。

10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影像学资料显示,腹部X线检查显示结石84 例,阳性率84%,16例无明显影像学表现。加做IVP后肾盂肾盏显示良好者 90 例,占 90%,另有10例显影不良或未见明显显影,占10%。在做CT(包括增强)检查后,进一步确诊了90例X线联合IVP诊断的泌尿系结石患者,另外,在IVP检查显影不良或未见明显显影的10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在CT平扫(包括增强)时发现泌尿系结石影像,总阳性率为96%,与X线及IVP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3 讨论

对于怀疑存在泌尿系统结石的患者来说,腹部X线联合IVP是较为传统、常规的检查方式,是放射科主要的检查技术,在临床上应用已很久远[2]。结石患者检查之前须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如禁服高原子序数药物、做碘过敏试验、服泻药、禁食、洗肠等,若未达要求,给阅片及诊断带来极大困难,甚至造成漏诊或误诊。虽然理论上不透光结石约占90% 左右,但临床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平片密度分辨力低、暗室技术不良、患者过度肥胖、腹部加压不当、结石较小及肠道内残存气体、粪便影等因素影响。在我们本次回顾性研究中,腹部平片显示泌尿系结石的阳性率为84%,已是较为满意的检查结果,而IVP显影良好者达到 90% 也很理想。而CT用于泌尿系结石检查较X线具有一定的优势,其能显示断面解剖图像,其密度分辨力明显高于普通 X 线图像。螺旋 CT 用于泌尿系结石检查,作连续、无间断轴位扫描,采集的是容积数据,必要时行薄层重建,一般小结石都不会遗漏,无论结石成分如何,一般均能发现检出,基质性结石除外[3]。IVP 中 10 例未显影或者是显影不良者,经 CT检查后:1例显影可;1例一侧肾脏实质菲薄,肾盂肾盏极度扩张,未见明显造影剂分泌其中;余8例患肾实质有不同程度萎缩变薄,但见或多或少造影剂分泌于肾盂之中,说明肾功能虽有受损还是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另外,目前CT常用的泌尿系成像后处理方法主要有 4 种[4]:CPR、MPR、MIP、VRT。CPR 及 MPR 技术操作简单、快捷,能清晰显示整个泌尿系统全貌,可以任意旋转,从不同角度观察输尿管的走行,对梗阻部位、梗阻程度敏感性和准确性高,可清楚显示肾实质、肾盂、输尿管和膀胱病变,明确输尿管梗阻部位及肾盂、输尿管扩张积水的程度等。MIP 和 VRT 技术是利用原始数据重建后得到数据包,经图像后处理获得三维图像,经去骨软件处理后获得图像,能显示尿路的狭窄程度、管腔内有无充盈缺损、管壁有无增厚、是否光整等,对重复肾盂输尿管畸形,能显示重复肾盂的位置、重复输尿管的走行以及重复输尿管的异位开口。另外,本检查不用预先做肠道准备,不需加压,减轻了患者痛苦,为患者检查提供了方便更大的方便。因此,我们认为目前CT检查对泌尿系统结石诊断具有决定性价值和重要临床指导意义,是目前理想的影像诊断技术。

参考文献

[1] Hesse, A. Fluid intake and epidemiology of urolithiasis.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2003,57(32):47-51

[2] Buckley, O; Persaud, T; Torreggiani, W C. Urolithiasis:how accurate are plain radiographs. Canadian Association of Radiologists journal,2008,59(3):131-134

[3] Mellot, F; Botto, H; Lebret, T. Urolithiasis, CT and lithotripsy guidelines. Journal de radiologie,2000,81(9):1039-1051

[4] Alshamakhi AK; Barclay LC; Halkett G;et al.CT evaluation of flank pain and suspected urolithiasis.Radiologic technology,2009,81(2):12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