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声乐表演是演唱者全面技能的展示,歌唱者不仅要再现作品,还要将作品的内涵和风格通过自己的“二度创作”变为有生命的歌唱,才能使该作品焕发出光彩和生机。在二度创作中对声乐作品进行先“由外及里”,再“从里到外”的整合,对于提高演唱者的演唱能力、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声乐表演;二度创作;方法
声乐表演艺术一般分为两个阶段,词曲作家的创作是第一阶段——即“一度创作”,而演唱者的表演是第二阶段——即“二度创作”。对于二度创作,向来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表演者只需把词曲作家创作的曲谱按照原谱所标注的音符、调号、拍子、速度、力度等记号原封不动地表现出来,不能过多改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词曲作家的原谱虽然重要,但表演者可以根据演出的实际需要大胆改动,不一定完全遵照原谱。前一种观点彻底否定了音乐的二度创作,后一种则片面夸大了音乐的二度创作,都是不可取的。正确的观点应该是,声乐表演者在演唱时,应在遵守原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运用自己娴熟的专业演奏或演唱的技术和技巧,对作品进行最大限度的创造性传达和再现。明确二度创作的重要地位、研究和探索它的创作原则和方法,对于挖掘和开发演唱者的表演潜能,提高演唱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一、声乐表演“二度创作”的意义及作用
音乐是艺术门类中最抽象、最具时空容量、最需要接受者进行再创造的一门艺术。声乐演唱更是如此,它不仅仅是一种综合素质的音乐体现,还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声乐作品是诗意的语言和优美的音乐二者完美的结合。诗人与作曲家只是共同完成了一首声乐作品,而只有当歌唱家将声乐作品进行演唱之后,歌唱才能成为完整的艺术。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歌唱家的演唱之所以能使广大听众为之倾倒,受到公众的喜爱,除了他们具有美妙的嗓音和高超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歌声准确生动的表达了声乐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引起了听众内心的情感共鸣,使之得到美的享受。毫无疑问,正确的发声方法和科学的歌唱技巧是一个成功歌唱者必不可少的条件,因为没有正确的发声方法和科学的歌唱技巧,艺术的表现手段就无从谈起。但仅此是远远不够的。歌唱者不仅要解释、再现原作,将无声的作品变为有生命的歌唱,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将自己的审美和演唱个性融入作品中,对原作进行补充、丰富,才能使该作品焕发出光彩和个性特征。正如德国女高音歌唱家汉姆波尔所言:“如果有人问我歌唱艺术的含义是什么?我不会从声音技巧的角度去说明,我要说的是感动听众的才能。如果歌唱者仅仅是把音给唱出来,那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技工匠人而已”。那么这种“感动听众的才能”从何而来呢?这就需要歌唱者对作品在艺术表现和处理方面进行“二度创作”。再如清代李渔的《闲情偶寄》中所言“有终日唱此曲,终年唱此曲,甚至一生唱此曲,而不知此曲所言何事,所指何人,口唱而心不唱,口中有曲而面上身上无曲:此所谓无情之曲,与蒙童背书,同一勉强而非自然者也。虽腔板极正,喉舌齿牙极清,终是第二第三词曲,非登峰造极之技也。”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出,“唱歌惟唱声”,唱无情之曲,只能停留在作品的表层,不能给予作品鲜活的生命力,更不能谈及感染听众,得到共鸣,无法使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可见对声乐作品进行科学、合理的“二度创作”是极其重要和必要的。
二、二度创作的原则和方法
依据声乐作品特定的艺术创作规律,二度创作应该先“由外及里”,再“从里到外”,也就是综合作品的内涵和演唱者的个性特点,表现作品艺术价值的过程。
1、“由外及里”就是从声乐表演的案头工作做起,包括熟悉、了解作品,剖析词曲,把握时代特征,分析作品的思想观点、风格特征、民族特征、语言特征等,透过曲谱和歌词这些线索,挖掘出作品的深层含义。在这一过程中,应重点对作品的音乐风格、民族风格等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分析。
每个时代的声乐作品都是和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相连的。如巴罗克时期的作品,摆脱了宗教的束缚,成为表达人类思想感情的载体。像亨德尔的清唱剧《犹大.马加比》中《英雄凯旋歌》,主题雄壮明快,表现了群众欢迎英雄归来的热烈场面,乐曲气氛庄重、情绪热烈。浪漫主义时期的声乐作品,不以表现戏剧性的激情见长,而以抒发个人的思想感情为主,其演唱特点是以多变的音色、清晰的语言、细致的语调、抒情缠绵为主,讲究诗词和音乐的完美结合,在演唱时应注意轻声、半声的运用,以及高音上的强弱处理。如舒伯特的《听,听云雀》,需用轻快的、富有弹性和活力的节奏来表现虽然贫穷,却热爱大自然的艺术家积极、乐观的美好心灵。我国抗战时期的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反抗侵略的时代情绪,激越冲击的旋律与昂扬急促的节奏形成了这一时期作品的典型音调。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的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痛斥了敌人的残暴和人民所遭受的深重灾难,以完美的音乐形象勾画出一幅幅人民群众团结起来保卫祖国,反抗敌人的壮丽图景,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如火如荼的爱国热潮。演唱时首先要注意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人们的思想情感,而后准确的把握作者的创作思想、风格。显而易见,抓住作品的时代特征,用准确的声音语调把握作品的音乐风格,对歌唱者来说是尤为重要的。
另外,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声乐作品,都有其自身的演唱特点,意大利歌曲比较倾向于热情奔放,感情外露夸张,大起大落。唱高音时演唱者可以热情洋溢、淋漓尽致地发挥,声音喷薄而出。还可以加入较为自由的滑音,如歌曲《负心人》。德国艺术歌曲的风格质朴、严谨。情绪起伏变化明显。演唱时要求声音圆润。情绪细腻。线条优美,如舒曼的《莲花》。法国艺术歌曲的风格是客观、诗意、含蓄、细腻,演唱时要注意声音的控制,不能纵情奔放,要自由流畅。既含蓄内在,又热情洋溢;既精细纯净,又不流于纤弱。如福列的《月光》。我国各民族的音乐风格,可以说是风格迥异、千姿百态,要唱好各民族的声乐作品,就必须对其风格、语言、旋律特点、音调节奏等有所了解和研究。如演唱新疆民歌时要注意其鲜明的舞蹈节奏以及炽热的情感。蒙古族歌曲讲究气息的控制,节奏较为自由。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鲜明的3/8、6/8节拍,使其风格柔美轻盈、亲切感人。如果歌唱者不注意歌曲的民族风格,在演唱意大利民歌、德国艺术歌曲、法国艺术歌曲以及中国民歌时,都采用一样的声音,一样的位置,一样的力度。肯定是失败的。
2、“从里到外”就是歌唱者运用训练有素的嗓音及各种声乐技巧,运用形体姿态等辅助手段塑造音乐形象、表现作品情感、展示艺术魅力的过程。
声乐是听觉的艺术,没有“声”就没有“乐”。只有声而没有情的表现是机械的缺乏生命力的。反之,只有情而没有优美的声音作依托,同样没有艺术感染力。一定的声音能使人产生一
定的情感,因此声乐演唱中的“声音造型”就成了“二度创作”从里到外的重要环节。所谓“声音造型”,就是根据作品的情感基调、情境、情绪的发展变化及其逻辑性巧妙运用声音的强弱快慢、适时调整音质、音色等技巧,使声音更具个性特征、更富于表现力的创作手法。
以张帆作词、陆华柏作曲的歌曲《故乡》为例,作品反映的是抗战时期中国老百姓背井离乡、漂泊在外的悲惨情境。在此情境下歌唱者应根据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特点,首先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家破人亡、被迫漂泊的流浪者的角色,而后结合歌词所提供的线索,准确定位自己的演唱基调。作品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回忆性的色调温暖的抒情乐段,音色之中应含有幸福、安逸的情感,强弱、速度适中。肢体语言应是舒展和自然的状态。作品的第28小节至30小节,钢琴伴奏部分首先出现了两个急促的强音,随后出现的急速下行的六个三十二分音符,将第一段安逸、温暖的音乐情绪瞬间转向了凄惨、悲凉的情绪之中。产生了强烈的矛盾冲突,达到了戏剧化的效果。第二段与第一段在音乐情绪和旋律走向上形成强烈对比,演唱时音色中应含有悲愤、无奈和哀愁的情感,音量较之第一段强,速度较快。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应表现出较为夸张的痛苦,情绪中应含有对侵略者惨无人道的卑劣行经的控诉。作品第14至16小节是全曲最为动人的地方,在演唱“春天,新绿的草原有牛羊来往”一句时,为了不使乐句的连贯性遭到破坏,应一气呵成,利用气息的支持,均匀而舒缓的送出全句。“秋天的丛树,灿烂辉煌”一句是承接上句,逐步推向一个小的高潮,因此,音量和情绪要有适度的调整。作品的第41小节至44小节。音量要弱而不虚,一句“我的母亲,我的家呢?”,表达了作者最细腻的情感,演唱时要用哭泣的声腔去表达。
结束句“哪一天再能回到你的怀里,那一切是否能依然无恙。”是全曲的高潮,“你”字之前应换气,否则无法完成之后九拍的长音。“依然”二字以半音上行,是全曲的点睛之笔,可以这样理解,人在痛哭时,哭声往往是半音进行的。“依”是闭口音,要充分利用咽壁的力量,使声音集中进入头腔,为开口音“然”字作好铺垫。“然”字以强音延长后,可利用哭腔做七度下行到“无”字,最后以强音“恙”字结束全曲。通过这些歌唱技巧的运用,演唱者得到了富有个性的“声音造型”,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其对情感表现的推动作用,使听众更为深入的欣赏了作品。
总之,歌唱艺术是不断创造的艺术,其特点决定了演唱者在进行创造性的表演中,不能按部就班的对谱演唱,而应该在充分挖掘作品内涵、深刻体验词曲情感的基础上,融进自己的个性,不仅再现作品的情感内涵,而且要对作品进行科学、合理的“二度创作”,最终形成自己明显的富有个性特征的演唱风格,这样才能赋予声乐作品强烈的感染力。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