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农村产业融合路径现状分析3篇

时间:2022-11-19 16:30:04 来源:网友投稿

农村产业融合路径现状分析3篇农村产业融合路径现状分析  产业融合背景下苏南乡村振兴发展路径研究  程苗苗;吴海珍【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9(038)021【总页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产业融合路径现状分析3篇,供大家参考。

农村产业融合路径现状分析3篇

篇一:农村产业融合路径现状分析

  产业融合背景下苏南乡村振兴发展路径研究

  程苗苗;吴海珍【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9(038)021【总页数】4页(P41-44)【关键词】产业融合;"苏南模式";乡村振兴【作者】程苗苗;吴海珍【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盐城224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3

  0引言中国作为拥有14亿人口、农村人口数量占比41.48%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决定了我国在走向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近年来,江苏省始终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不仅大幅提高了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使其幸福感和获得感相应提升。苏南地区也凭借着其特有的产业驱动乡村振兴路径,奋力绘制着乡村振兴建设崭新蓝图。早在1992年,江苏省内乡镇企业产值超百亿元县(市)就涌现出9个,且全部集中在苏南地区。包括江苏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五市在内的苏南地区作为

  江苏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不仅是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域之一。此外,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区域文化特色,突出的经济变化和健全的合作经济体系。苏南乡村凭借其城镇化速度、产业集聚等特色,总结出“苏南模式”这一区域经济体制运行模式,并逐步发展为“新苏南模式”和“后苏南模式”。1苏南路径演变过程1.1村镇主导的乡村发展——“苏南模式”的形成与创新1983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经过深入研究苏南地区独特的乡村发展道路,首次提出“苏南模式”这一概念。“苏南模式”是一种依托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为基础,依靠乡镇企业、集体经济为载体,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导向从而提升地区经济竞争力的一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模式。随着苏南模式的初步形成,苏南政府利用地域优势,吸引和引进上海以及周边大中城市的先进技术和专业人才,苏南农业的生产功能已经从苏南乡村的主要职能中逐步淡化,村镇主导的农村集体经济的大力发展不仅是为乡镇企业的快速崛起和农村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注入了不可小觑的力量,也促进了苏南美丽乡村建设。传统的苏南乡村发展模式也由引进发展型转向开放输出型,一方面使得乡镇工业园区快速成长,也推动苏南传统江南水乡向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在我国社会转型升级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的时代大潮中,苏南模式率先开始了自身变革创新,苏南乡镇企业改制后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企业类型,以“江阴板块”为代表的上市公司是最具代表性的类型之一,但始终顺应城乡关系发展规律,没有完全改变其主动式与内源式的内涵[1]。1.2园区依托的乡村经济——“新苏南模式”的酝酿与发展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给苏南乡镇企业带来了一次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并进的外向型发展机遇。与此相呼应,苏州、无锡、常州等苏南地区也先后建立了国家高新区,使得苏南五市初步形成一种外向型经济的基本格局。学界对新格局提出“新苏

  南模式”概念[2],“新苏南模式”下建设的工业园区是转变原苏南模式下粗放、污染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转而发展一批高新科技型上市企业。截至2017年末,已有318家苏南高新区孵化的上市企业,而江苏省共有400家上市公司,占比79.5%。(见表1)可以说,工业园区的建立是形成“新苏南模式”的“助燃剂”。表1苏南地区各高新区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注:数据来源于2016年《中国火炬统计年鉴》;“南京”为“南京高新区”的简称,其他同.高新区工商注册企业数(个)入统企业数(个)高新技术企业数(个)年末从业人员(人)营业收入(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南京无锡江阴常州武进苏州昆山常熟75922672140302190759602654524917325410371163204110840311767714505833699636214540433499249453247778930211640261082992254681866317704843953360149721831280281217258893863313912232035100826781696870“新苏南模式”不仅转变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还致力全面开展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普惠力度,开拓苏南各村在生活水平、乡村建设、乡风文明、生态治理等方面的新征程。对于乡村发展模式也重新进行了规划发展路径和建设目标,逐步形成了以绿色发展为指引,以规模化、集约型的高新工业园区经济为载体,以混合经济模式为支撑,以城乡“五位一体”协调发展为形态的“新苏南模式”。[3]1.3多元驱动的乡村转型——“后苏南模式”的孵化与成型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的主要矛盾显示,盲目且一味地追求直接的经济效益而忽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甚至破坏的发展模式并不适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根据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可知,苏南五市借助20世纪80年代的“苏南模式”和20世纪90年代的“新苏南模式”为苏南地区建设美丽乡村的

  实现提供强而有力的资金保障,进而逐步形成了旨在以现代化建设为目标,由单一体制转向多元经济,加强农业现代化水平建设,注重提升国际竞争力,构建起生态文明视角下的苏南发展新蓝图的“后苏南模式”。[4]另外,政府管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凸显,苏南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建设离不开省政府对村庄的有效规划设计,通过科学规划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村民主体有机融合,避免“千村一貌”且突出地域特色,同时注重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维护村容村貌。当前后苏南模式下的乡村振兴建设成果主要体现在蓬勃发展的高效生态农业方面,具体表现为苏南农民实现充分就业、村域经济日益发达。根据《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等文件要求,苏南各地积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推进农产品“一条龙”式生产,加大科技创新对农业的贡献率。回顾改革开放至今已有四十余年,如今的苏南乡村农业经济也随着产业的优化得到迅速提升,极大推动了乡村及村民们的跨越式进步。凭借苏南政府一系列科学精准的政策引导,苏南乡村自身的经济形成了“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由于苏南在乡村振兴建设中充分重视区位优势下的农业创新,从而探索出适宜产业驱动乡村振兴发展路径。2产业驱动苏南乡村振兴苏南乡村建设坚持走“产业活力强劲、生态环境宜居、文化底蕴深厚、服务功能完备、村民乐业幸福”的道路。苏南乡村振兴道路是清晰且有规律的,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对照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体要求,研究苏南地区产业驱动乡村建设所取得的成果,总结苏南乡村如何实现乡村振兴。2.1“产业兴村”,着力使乡村建设强起来苏南产业路径最亮眼的地方,就在于不断引导乡镇企业发挥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鼓励一批乡镇企业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产业路径驱动乡村建设的机制在于,村集体引导一批乡镇企业克服区位劣势,实现从村办厂房到上市公司华丽转变。上市企业将一部分企业利润回馈于村集体,另外还投入大量资金、人才、设施等促使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推动更好的乡村建设,以达到企业—产业—乡村三者良性循环关系[5](见图1)。图1苏南产业发展路径就江阴市长江村而言,能一跃成为全国百强县、江阴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便是得益于产业路径驱动作用。40年前的长江村还是全国有名的贫困村,村公办携手长江村全体村民建立起砖窑厂,以改变贫困的面貌。凭着共同的力量,长江村又创办起长江五金厂、长江化工厂等企业,奠定长江村“产业兴村”的总基调。经过一系列的跨越发展,长江村的村镇产业成长为净资产100多亿元、2018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51位国家级乡镇企业的江苏省新长江实业集团[6]。2.2“产业哺农”,致力使乡村生活富起来回顾产业驱动乡村振兴、推动乡村建设的历程来看,从最初的苏南模式下集体经济分红,后经历土地流转开展多元经营的二次经济报酬,再到现今苏南模式,产业的发展实实在在地让苏南村民们富起来。根据江苏省2017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江阴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532元,全省范围位列第一名;昆山市、常熟市分别凭借30489元、30288元位列全省第二、三名(见表2)。苏南产业驱动乡村建设成果惠及全体村民,就江苏省城乡收入比,从2017年的2.28:1进一步缩小至2018年的2.26:1,使全体村民实实在在得富起来。产业发展不仅惠及苏南原生农民,还吸引了更多回乡创业、外来人口扎根于此。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产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人扎根于乡村,乡村才能不断注入活力、焕发生机。根据2017年江苏省统计年鉴显示,苏州县域流动人口数为377.29万人,无锡县域流动人数为162.25万人,常州县域流动人口数为92.89

  万人,镇江县域流动人口数为47.73万人,南京县域流动人口数为152.83万人,促进农村人群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农村“空心化”问题。产业驱动乡村建设路径改善了乡村的生活状态。苏南乡村在物质生活方面,实现全面小康水平。伴随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长,生活质量也得到大幅度提高。苏南五市农村常住居民日常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均低于0.4以下[7],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了一剂强心针。苏南村民们在满足自身物质需求情况下,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的需要,努力实现自我追求。许多乡村都扩建或新建图书馆、文化馆、文化活动中心,占地面积在500平方米左右的乡镇文化站有107个,以满足村民们精神食粮,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通过建设文化活动中心、阅览室等,助推居住在乡村的每个人实现自我追求。表22017年江苏省各县域农村人均额可支配收入注: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2017》.位次县(市)名称绝对数(元)12345678910江阴市昆山市常熟市张家港市太仓市扬中市宜兴市溧阳市丹阳市海门市305323048930288301883002625895256532383523603225152.3“产业美村”,奋力使乡村生态美起来乡村地区有别于城市地区“钢筋混凝土”,是构成城乡空间的绿色生态家园。苏南多地乡村都致力于打造“一村一韵、一村一景、一家一品”的发展格局,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奋力使乡村生态美起来。对于当下苏南地区全面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来说,已基本完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建设要求,在不懈追求打造“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样本区。苏南各地乡村在2016年江苏省发布的村庄环境改善提升行动计划指导下,进一步重视村镇布局的优化,秉持人居环境的改善为目标,科学规划村庄环境布局,奋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以江阴市为例,极大程度上尊重乡村现状,保留村庄自然生态面貌,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打造升级版的现代农村。具体措

  施是江阴在原来产业集聚的状况下,实施村庄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重点村”在原有基础上,通过优化配置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一步打造为“康居村庄”;“特色村”进一步突出自身独有风貌,进一步挖掘内在蕴藏的传统文化肌理和自然文化景观,培育为“美丽村庄”。乡村之美不单单是绿水青山、青瓦白墙等外延之美,更要给乡村增添“乡土文明”的内涵之美。苏南乡村区别于其他区域,以其古韵深厚、乡土自然、依山就势,临水而居被冠以江南水乡之名。当前,许多苏南乡村都注重保护乡村历史文化,还原乡村形态格局,进而建设村民心中的乡村。村集体组织通过摄影、踏青等一系列方式,增进村民们对乡土文明的认同感,实现每个人心中那“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故土情。3建议与讨论通过分析苏南乡村建设发展路径,不难看出乡村建设的利益相关者涉及村民、政府、投资者和消费者等,与乡村振兴的生存发展紧密联系,不仅共享利益与成果,更要共同建设共同发展。基于以上角度,为了保证产业驱动乡村振兴路径可持续发展,乡村建设要大力鼓励村民与村集体保护和传承乡村特色资源、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调动村民们主人翁意识,以市场为导向,打造传统与现代相协调、设计理念新颖、文化元素鲜明、品质高端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推动乡村企业、品牌纵深发展。乡村振兴发展不仅只体现在村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村民的参与程度也直接影响乡村建设成效。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在适当减少相关指令性的干预决策同时,加强村民参与决定和选择农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的行为意识,充分“放权”于村民,使村民主动承担建设美丽乡村和美好家园的责任,鼓励村民参与到例如村庄选举等与村庄公共事务有关的一切公共问题上。另外,现阶段乡村建设的引导者除了重视塑造村民们主动参与的意识之外,也要注重对村民相关技能的培训,激励村民投资、投劳于自己家园的协调建设是乡村振兴至关重要的环节。

  早在2015年底,国务院关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颁布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乡村地区要转变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多类型多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多形式联动机制,完善多渠道农村产业服务。村集体要将资金整合集中投入到相关产业与涉及到“生态+”“互联网+”的项目建设上,大力支持现代化产业与传统行业、手工业相结合,降低耗能,提高增效。苏南地区乡村建设要充分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以保持农民收入提高、村容村貌改善、文化乡愁记忆协调发展的成果;各地农业发展方面要调整农业结构,延伸农业产业链,引导产业集聚,拓展农业功能,实现多类型农村产业融合方式;要鼓励社会资本的加入,带动乡村先进管理模式与服务理念升级,形成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的科学结构;要大力引进人才,充分利用人才科技,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培育乡村多渠道产业融合模式。4结语及展望本文认为苏南五市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工作目前有如此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是得益于其前人探索形成的依靠乡镇集体经济的“苏南模式”、创新乡村经济升级为工业园区的“新苏南模式”以及驱动乡村经济转型高校生态农业的“后苏南模式”,从而针对苏南乡村经济发展现状,总结其在产业融合背景下的先进做法,包括产业兴村、产业哺农、产业美村三方面的建设成效,最终提出以多元化资本支撑、多产业融合发展和多主体建设能动性为出发点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性意见,整理出对中国其他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参考意义的指导意义。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各地区实施“乡村振兴”工作任重而道远,同时各地区有其约定俗成的民俗文化和流传至今的风土人情等特定基础,本文仅为与苏南城市经济发展相当的地区在乡村振兴实施路径提出可供借鉴的做法及意义,但由于本文缺乏数据分析,在研究结果是否具有普及性还有待进一步探讨证明。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武小龙,谭清美.新苏南模式:乡村振兴的一个解释框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18-26,163-164.[2]苏阳中央党校调研组调研组成员李兴山,曹新.“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的转型升级[N].学习时报,第004页.[3]程勉中.新苏南模式的演进:统筹、转型与超越[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05):20-26.[4]程萍.基于生态文明的“后苏南模式”思考——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现代化和全球变化”首届世界现代化研究论坛,2013.[5]张艳菲.“苏南模式”变迁下的产业转型探索——以武进区产业发展为例.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8.[6]长江村的幸福经[J].农家之友,2012(05):26.[7]曹建林.新中国成立以来苏南农民生活变迁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05):73-76.

  

  

篇二:农村产业融合路径现状分析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述评

  芦千文

  【摘要】Promotingagricultureandnon-agricultureconvergencehasbecomemajorpolicyguidanceforthedevelopmentofagricultureandruraleconomy.Thedomesticresearchwassortedoutandsystemizedonideologicalorigins,connotations,types,mechanism,influence,currentsituations,problems,proposalsofruralindustrialconvergence.Itwasbelievedthat"convergenceamongprimary,secondaryandtertiaryindustriesinruralChina"wasstillanewconcept,andthemajorityofresearchwasdescriptivework,suchasexperiencesummarization,investigation,caseanalysisandsoon.Also,farlessefforthadbeenmadetostudythemechanismofagricultureandnon-agricultureconvergence,anddifferencebetweentheconvergenceanddevelopmentoftownshipenterprisesoragriculturalindustrialization.Meanwhile,itwasnotabsolutelyavoidedthephenomenonofcopyingdirectlyormovingthewrongexperience.So,itcouldbeconsideredthatthecurrentresearchwasstillininitialstage.Thestudywouldbeenimprovedordeepenedondistinguishingtraitsandmechanismsoftheconvergence,drawinglessonsfromforeignexperience,payingattentiontothekeytasksatdifferentstagesinthefuture.%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当前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重大政策导向。梳理国内学者关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渊源、内涵、类型、机制、效应、现状、问题、对策等方面研究,发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研究总体处于初兴阶段,多是总结归纳、实证调研、案例分析、经验引介等描述性研究,

  对农村产业融合内在机制及与发展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的联系与区别研究较少,存在机械照搬国际经验现象。为此,要在甄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特质性、研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机制、审慎引介国外成功经验、辨明政策导向的阶段性等方面加以改进或深化,以推动该领域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

  【期刊名称】《农业经济与管理》

  【年(卷),期】2016(000)004

  【总页数】8页(P27-34)

  【关键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研究综述;评论;遗留问题;展望

  【作者】芦千文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1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来,吸引学界广泛关注,有必要梳理归纳已有研究,推动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本质上属于产业融合。据国内学者综述,1978年Negreouponte用三个重叠的圆圈描述计算、印刷和广播三者的技术边界,认为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提出数字技术导致产业交叉。此后,国外学者从各自专业角度展开产业融合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引入国内,成为国内学者研究我国经济发展中产业融合的重要依据,涉及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问题。此外,我国农村产业融合至少有两条追溯路径,即国内农村经济探索实践中的自我演化路径和借鉴日本发展“第六产业”或“六次产业化”经验。

  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和农村工业起步。部分学者意识到农村工业与农业缺乏有机联系,导致农业相对萎缩问题,强调农村第一二三产业间应形成有机整体,实现农村工业化与农业集约化内在更高层次的结合(顾益康,1985)。随后,研究乡镇企业、农村工业与农业关系的学者开始注重农工一体化和产业间利益协调,发展统一经营的经济实体(杨犹龙,1990),让农户分享第二三产业利益。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农业产业化实践深入,有学者意识到农业加快同第二三产业渗透融合的趋势,同期研究中提出纵向(横向)一体化、农业产业链和供应链、要素组合集团化、产业(链)集群集聚等蕴含产业融合思想的对策建议。江登斌(1994)从问题导向出发提出一二三产业间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基础、互为依托的多元经济融合,是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突破点,已接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最先被学者注意到的农村产业融合业态是农业与旅游、文化等第三产业的融合,随实践深入视角逐步拓展到农村其他产业。部分学者认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借鉴日本发展“第六产业”或“六次产业化”的实践。概念由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臣于1996年提出,指通过第一二三产业的相互融合,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的链条,让农户更多分享二三产业利润。将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相加(1+2+3)或相乘(1×2×3)均等于6,所以称为“第六产业”。日本“六次产业化”已取得显著成效,吸引更多企业、资金、人才加入。日本实施六次产业化背景与我国农村有较大程度相似性,所以中央提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后,很多专家学者引介日本做法,部分学者将其等同于“六次产业化”。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或“农业产业融合”内涵的认识,侧重点不同,描述亦不同,综合看有结果论、过程论、目的论、性质论(见表1)。随研究和实践深入,有不同理解或解读,但对其“内核”基本形成共识。如姜长云(2015)认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根本上属于产业融合,其以农村一二三产业间的融合渗透和

  交叉重组为路径,以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产业功能转型为表征,以产业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为结果,通过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在农村的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科学辨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尤其是与农业产业化的联系和区别至关重要。何立胜(2005)、李世新(2006)认为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是农业产业横向一体化结果,将其与农业产业化区别开。王昕坤(2007)、梁伟军(2010)认为农业产业化是纵向农业产业融合形成路径。段海波(2014)认为农业产业融合是农业产业链的横向拓宽,形成多重产业属性的新型产业,而单一和线性发展的农业产业化并未形成新业态,二者联系在纵向长度与横向宽度的乘积构成一种块状农业产业链。可见,农村产业融合在发展实践上呈现出纵向与横向并存的两维融合路径,也有研究将农村产业融合简单地理解为同一经营主体跨界经营或观光、休闲农业等。中央提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是强调其“特色”或“亮点”。如多数学者认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核心是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和价值,将农业流到非农领域的就业岗位和附加值内部化,将增值收益留给农民,能否形成合理利益联结机制是与过去发展乡镇企业的最大区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平台和载体是农民家庭、农民合作社(叶兴庆,2015;党国英,2015),农民合作社是最突出的实践样本(林建华,2015)。因此,目前经营主体内部产业融合强调以合作社方式连接农户、家庭农场。产业融合实质是新经济技术条件下旧产业的聚变与新生,无论以何种方式或呈现何种业态,必须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否则不能称之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姜长云,2015)。观察视角与划分标准不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类型或路径则不同。较有代表性的是以单一标准划分的不同类型(见表2)。部分学者从多角度划分,将其分为分散合作、垂直一体化企业、现代电商平台、农协链接等模式;部分学者基于调研总结出地产地销、农社对接、互联网托管型农业、农业科技园区、绿色低碳农业等模式。

  可见,单一视角、标准、样本考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能以偏概全;多视角、多标准划分易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复杂化,难以厘清脉络。可尝试从系统论内在联系的多维视角考查。如姜长云(2015)认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式灵活多样,形式不拘一格:一是单一涉农经营主体内部或不同涉农经营主体间,通过深化分工协作或组建产业联盟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或农业循环经济;二是涉农一二三产业经营主体在农村空间集聚,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等集群化、网络化发展格局;三是空间上分离的农村一二三产业借助信息化等力量实现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网络链接;四是发展观光农业、创意农业、生态农业、科普农业、体验农业、特色景观村镇等,开发、拓展和提升农业或乡村功能;五是用本地化、可持续生产方式开发食品短链,减少中间环节、公开生产信息、改善消费体验。其中实际上包含厘清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五个维度(见图1)。一般理论认为,产业融合是技术进步、放松管制与管理创新导致产业间边界收缩或消失。据此,部分学者分析农业产业融合机制。王昕坤(2007)认为农业多功能性和联合生产、外部经济、公共产品等的特殊性使农业产业化实体从单一企业拓展到整个产业。梁伟军(2010)基于交易成本理论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分析融合机制。纵向融合机制使企业与农户建立多种节约交易成本的利益联结关系,将工业技术、管理模式、服务内容向农业领域渗透延伸,使农业成为跨产业经营部门。横向融合机制分为拓宽型、整合型两种:拓宽型融合即通过兼并收购、战略联盟等扁平化、柔性化合作方式,提高专用资产通用性水平,改变农业产出方式和结果,产生范围经济效益;整合型融合即依据生态学原理,将种养加融为一体,实现农业物质循环。段海波(2014)基于梁伟军的分析提出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降低交易成本,交易成本降低又促进、诱发更深层次融合。综合分析,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具有内生性,是技术进步、需求变化、供给推力、发展压力、效益驱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不论理论分析或实证研究均认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破解农业发展难题、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早期研究已意识到农业产业融合能塑造新型横向结构,拉长产业链条,提高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革新农业经营理念,形成农业发展新动力。梁伟军(2011)将此种经济效应分为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宏观层面在于实现产业创新、技术进步,节约经济资源,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产业竞争力;微观层面在于改变单一农业结构,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农民分享三次产业融合带来的红利,有利于吸引现代要素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有利于拓展农业功能,培育农村新的增长点”(马晓河,2015)。(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中央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来,很多政府机构、专家学者开展实证调查研究。如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对山东省、河北省、四川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的调研。从实证研究可知全国各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已呈现出“发展加快、布局优化、质量提升、领域拓展”态势。但总体上看,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处于“幼树期”或“初果期”(姜长云,2015),存在较多问题。1.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产业间互联互通性不强,产业链、价值链实现不充分,同质竞争、恶性竞争较多;工商企业与农民间无长期合同、缺乏忠诚和信任,农户难以更多分享二三产业利润;产业融合和专业化间“打架”,融合效益不高(党国英,2015)。2.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发育迟缓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发展不平衡、发育不充分,带动力不强;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规模偏小,参与融合能力不够。融合主体对资源禀赋、财政项目支持依附性强。3.技术要素扩散渗透力不强表现在科技支撑体系不健全,科研投入较少,产学研对接不畅,创新主体模糊,资

  源配置不合理,技术熟化推广不足;农业从业者综合素质不高,经营理念消费导向不足,缺乏创新驱动意识,先进技术要素应用水平不高。4.融合发展外部环境尚待改善产业融合政策体系不健全、配套服务相对落后。如农业补贴政策重生产轻销售、加工销售和功能开发领域补贴不足、新型业态扶持不够等(卞靖,2015);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市场供给不足、服务体系不匹配;基础设施、人才培训、市场体系等融合基础建设滞后;政策法规亟待完善,监管主体分散,管理部门分割严重;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等。(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1.确立基本思路原则如确立“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基本思路(宗锦耀,2015);坚持因地制宜、区域优势、市场与政策调节相结合、产业关联、综合效益、整体性等原则(王强,2015)。2.明确融合发展策略将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关联产业培育和扶持,带动促进种养业和餐饮住宿业、休闲旅游业发展(郑风田,2015);与我国区域生态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基于生态脆弱区、生态资源丰富区、农业优势主产区、沿海与都市区的划分实行不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策略(王健,2015);合理确定一二三产业优先序,选择适合融合的重点、亮点产业,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3.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在县和县以下,关键在创新,用创新思路打好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坚持消费导向、发展二三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开展试验示范和完善相关政策等几张牌(姜长云,2015);核心是通过对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整合集成和优化组合,增强创新能力,解决产品和服务供给同质性问题,为

  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更多可实现的技术条件。4.大力培育融合主体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成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力军,发展各类股份合作组织,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速培育家庭农场、职业农民、服务组织等。协调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普通农户关系、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关系,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增强普通农户参与能力。5.构建政策支持体系建立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包括融合主体间联合与合作的资源配置体系,保证基础产业稳定发展的优序体系,创业创新的激励体系,国家支持的投入体系,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的服务体系,纠正行政干预的自律体系等六方面(李文学,2015)。6.强化政府服务职能政府部门着力解决全局性问题,同时通过强化政策监管、制订行业规范和工艺技术标准,为市场主体行为提供有效指引和强制性约束,引导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组织或产业充分发挥作用。应厘清职能边界,建立部门合作机制,推动传统管理方式向现代治理结构转变;健全服务体系,发挥现代服务业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此外,还包括规划引领、市场导向、资源依托、试验示范、借鉴国际经验等方面。可大致将国内学者对农村产业融合的研究分三个阶段。一是国外产业融合理论引入前,国内学者基于农村产业发展实践总结产业融合现象阶段。二是随着国外产业融合理论的引入,国内学者开始基于产业融合理论研究农村产业发展阶段。三是中央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后,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解读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阶段。总体上看,当前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研究尚处于初兴阶段,方法以实地调研、

  个案描述、定性分析、经验总结、比较研究为主,焦点集中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内涵、类型、成效、问题、对策和国内外经验介绍。已有研究的不足或亟待解决问题如下。1.甄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特质性已有研究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特质性关注不够,存在混淆其与发展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关系的倾向。应承认三者间有“重叠”,充分吸收重叠区域的经验教训非常重要,应强调“特色”或“亮点”。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农村重要政策导向,是要解决发展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无法解决或遗留的难题。所以,应甄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相对于发展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的特质性。2.深入研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机制应及时将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描述性研究转入融合机制、机理的深化研究。目前研究存在泛泛而谈、理论分析不深,重对策、轻机制倾向,尤其对融合机制、机理缺乏有效研究。如促进农民增收机制尚不清楚,分不清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等的贡献程度;产业融合过程中契约关系、利益联结方式选择及产业融合与专业化间内在联系等亟待厘清。3.审慎引介国外农村产业融合经验日本“六次产业化”值得借鉴和参考,但应看到二者间差异,应以客观、谨慎的态度看待经验的介绍和借鉴(姜长云,2015)。实际上,对二者间差异考查相当少。在梳理文献中发现,被当作农业产业化成功经验而引介的欧美国家做法,转眼间变为农村产业融合的成功经验。国外专门探讨与实践农村产业融合的研究极少(刘明国,2015),应防止机械照搬国际经验。4.明确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阶段性破解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难题,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应是“占优策略”。但随实践发展,会衍生或诱发新问题,占优策略可能变成“劣势策略”。应意识到政策

  导向和实践探索的阶段性,避免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当作解决农村各产业所有问题的唯一办法。研究中务必留好“接口”,充分考虑化解旧问题同时可能衍生的新问题。[1]卞靖.产业融合发展背景下优化农业补贴体系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6):14-18.[2]陈晓华.推进龙头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农村经营管理,2015(12):6-9.[3]陈艳清,魏登峰.促进“三产融合”发展需要政府有效作为[J].农村工作通讯,2015(18):37.[4]段海波.刍议农业产业融合机制和农业产业化[J].改革与战略,2014(5):75-78.[5]顾益康.农村工业化必须与农业集约化同步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1985(8):7-10.[6]韩俊.二三产业和农民之间应建立协作式的供应链[J].农村工作通讯,2015(11):38.[7]何立胜,李世新.产业融合与农业发展[J].晋阳学刊,2005(1):37-40.[8]江登斌.试论农村多元经济融合[J].经济问题,1994(8):10-12.[9]姜长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题应有新解法[J].中国发展观察,2015(2):18-22.[10]姜长云.日本的“六次产业化”与我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5(3):5-10.[11]姜长云.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要有新思路[J].宏观经济管理,2015(7):48-49+58.[12]金光春,单忠纪,翟绪军,等.韩日两国农业第六产业化发展的比较研究

  [J].世界农业,2015(4):57-60.[13]李碧珍.产业融合:林业产业化转换的路径选择[J].林业经济,2007(11):59-62.[14]李文学.产业融合需要构建政策和法律保障体系[J].农业工程技术,2015(29):24-25.[15]李世新.产业融合:农业产业化的新路径[J].甘肃农业,2006(2):4243.[16]李欣广.农村产业结构与产业分布的合理化是第二步改革的目标[J].农业经济问题,1987(1):12.[17]梁伟军.交易成本理论视角的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10):87-90.[18]梁伟军.产业融合视角下的中国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科学·经济·社会,2011(4):12-24.[19]刘明国.务实求解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农村工作通讯,2015(18):18-21.[20]刘孝蓉,胡明扬.基于产业融合的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模式[J].贵州农业科学,2013(3):219-222.[21]罗晓.中部区域农村金融创新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实证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4(24):6183-6187.[22]马晓河.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J].中国合作经济,2015(2):43-44.[23]潘利兵.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积极引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农业工程技术,2015(29):21-23.[24]单元媛,赵玉林.国外产业融合若干理论问题研究进展[J].经济评论,

  2012(5):152-160.[25]孙中叶.农业产业化的路径转换:产业融合与产业集聚[J].经济经纬,2005(4):37-39.[26]王国利.打造独特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鲁商集团产学研合作创新发展纪实[J].中国科技产业,2011(11):32-36.[27]王厚全,李飞.北京科技促进涉农产业融合相关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9):91-94.[28]王健,张正河.空间布局应依据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J].农业工程技术,2015(29):27.[29]王强.产业融合结构布局要抓优势、分环节[J].农业工程技术,2015(29):26-27.[30]王昕坤.产业融合——农业产业化的新内涵[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3):303-306+321.[31]杨犹龙.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0(1):86-88+107.[32]张丽娜.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助推农业改革发展[J].奋斗,2015(12):21-22.[33]张晴,陈学云.产业融合视角下的滁州观光农业发展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1(5):1-4.[34]赵海.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农村经营管理,2015(7):26-29.[35]郑风田,崔海兴,程郁.产业融合需突破传统方式[J].农业工程技术,2015(26):39.[36]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2):24-27.[37]祝金水.农业“六次产业化”模式探索[J].农村工作通讯,2010(23):

  32-34.[38]宗锦耀.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引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农村工作通讯,2015(13):19-22.

  

  

篇三:农村产业融合路径现状分析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现实路径探析

  作者:荣慧艳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2020年第2期

  荣慧艳

  近年来,我国农村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新产业、新业态大量涌现,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要看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新的发展环境对我国乡村产业发展也形成新的挑战,特别是对推进产业振兴过程中的融合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我们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顺应时代发展大势,探索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径,以融合发展促乡村产业振兴。

  一是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在这方面,关键是构建好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要使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特别是要将传统农业的单一功能拓展为多种功能,形成“农业+”多种业态的发展态势;要发展休闲农业,充分利用乡村独特资源,结合市场需求,打造地方特色产业,提高乡村产业的质量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发挥好商业服务业功能,健全农产品产销链接机制,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覆盖率,推动农业与加工流通业融合发展。

  在此基础上,还需着力统筹城乡资源,引导适合农村发展的二三产业扎根农村,把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把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对此,需加快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建设,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更好引导企业发展的链条向农村延伸,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挥农业农村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促进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的全产业链形成。

  二是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更好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推动工农互促、城乡互促,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已经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更好推动城乡产业融合,也成为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突破口。

  下一步,需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完善农企利益紧密联结机制,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和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一要促进城乡要素流动更为顺畅,坚决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壁垒,促进各类要素更多流向乡村,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信息汇聚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二要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的平台,推动城乡要素跨域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探索美丽乡村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模式,盘活用好乡村资源,创建一批城乡融合典型项目,形成示范带动效应。三是发挥城市企业的带动作用,将产业链、价值链等延伸至乡村,切实提高农村产业结构的层次,推动传统农产品的优化升级。此外,还需着力建立工商资本下乡的促进机制。引导工商资本为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持,鼓励工商资本投资适合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农业领域。同时亦要重视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确保农地农用,有效保护农村集体产权和农民合法利益。

  三是重视乡村产业振兴与精准扶贫的融合推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根本目的是更好满足乡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助力乡村千家万户致富。我们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同时,需积极探索产业振兴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的路径。

  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现实条件和需求,积极探索产业扶贫,这本身就是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的一条现实路径。同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也能使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直接受益。推进相关工作,需着眼产业扶贫,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因地制宜探索贫困地区和贫困群

  众脱贫增收的路径,依据自身区域特色,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产业兴旺的双赢。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

  

  

推荐访问:农村产业融合路径现状分析 路径 融合 现状分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