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内蒙古前三季度消费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3篇

时间:2022-11-20 09:05:02 来源:网友投稿

内蒙古前三季度消费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3篇内蒙古前三季度消费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2020年是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三大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在这一特殊的时间关口需要尽快控制疫情蔓延同时深入研判新冠肺炎疫情对内蒙古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蒙古前三季度消费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3篇,供大家参考。

内蒙古前三季度消费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3篇

篇一:内蒙古前三季度消费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2020年是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三大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在这一特殊的时间关口需要尽快控制疫情蔓延同时深入研判新冠肺炎疫情对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采取及时而又精准的应对措施通过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凝聚人心提振信心做好六稳工作减轻经济下行压力避免内蒙古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势头因为疫情而出现大的拐一新冠肺炎疫情对内蒙古产业发展的影响一短期内对餐饮住宿文化娱乐商贸交通物流等服务业行业产生较大冲击疫情爆发和防控正值我国传统农历新年受疫情影响春节假期延长人员流动受限各地延迟复工从大中城市到小城镇几乎所有的商场酒店电影院在近一个月的旺季内都处于关门歇业状态给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对内蒙古经济的短期冲击不可避免

  新冠肺炎疫情对内蒙古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作者:司咏梅张捷来源:《北方经济》2020年第2期

  司咏梅张捷

  摘要:短期看,新冠肺炎疫情将对内蒙古餐饮住宿、文化娱乐、商贸、交通物流等服务业行业产生较大冲击;长期看,新冠肺炎疫情有望催生产业变革,危机中蕴藏着新机遇。减轻疫情对内蒙古产业发展的影响,需要我们科学判断、精准施策,既要立足解决当前紧迫的现实问题,采取更加精准的帮扶政策,帮助面临困难的企业渡过难关,确保短期内经济稳定,又要着眼长远的高质量发展,顺应产业发展新趋势,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努力化危为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内蒙古产业应对措施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对举国上下的公共治理、应急能力和生活秩序都形成了极大挑战,疫情的突发和传播,已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是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三大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在这一特殊的时间关口,需要尽快控制疫情蔓延,同时深入研判新冠肺炎疫情对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采取及时而又精准的应对措施,通过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凝聚人心,提振信心,做好“六稳”工作,减轻经济下行压力,避免内蒙古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势头因为疫情而出现大的拐点。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内蒙古产业发展的影响

  (一)短期内对餐饮住宿、文化娱乐、商贸、交通物流等服务业行业产生较大冲击

  疫情爆发和防控正值我国传统农历新年,受疫情影响,春节假期延长、人员流动受限、各地延迟复工,从大中城市到小城镇,几乎所有的商场、酒店、电影院在近一个月的旺季内都处于关门歇业状态,给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对内蒙古经济的短期冲击不可避免。消费需求短期内下滑,给餐饮住宿、文化娱乐、交通物流等服务行业造成明显影响,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市场主体特别是线下实体企业面临着较大生存压力。

  从细分行业看,一是交通运输业短期内运量下降明显。除夕之后随着部分客运班线停运,公路客运量持续下降。铁路方面,除夕之后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趋紧,全区铁路客运量较去年同期下降明显。二是短期内餐饮业企业经营陷入困境。春节是餐饮行业的旺季,春节期间的营业收入约占全年的25-30%,受疫情影响断崖式下降,据了解,西贝400家线下门店春节期间基本停业,只保留100多家外卖业务,预计春节前后一个月营业收入损失达7亿元左右。三是线下文化娱乐业受损严重。电影院线遇阶段性停滞,春节档影片全部撤档,对票房收入增长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四是传统商贸零售业承受的冲击较大。受疫情防控期间限制居民出行、聚会等措施的影响,除食品饮料等刚需产品相对稳定和医护用品需求量倍增外,线下门店珠宝、服装等消费品波动较大。

  从对一季度全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程度看,由于第三产业在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达到50%以上,餐饮住宿、文化娱乐、商贸、交通物流等行业在服务业中所占比重较高,综合分析,受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影响,预计第一季度服务业的增长速度将比去年同期有所下滑,进而影响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针对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中小企业的

  实际情况,自治区政府及时发布并实施了《支持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工作措施》,在审批服务、金融资金、减轻负担等方面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支持政策的落地见效、居民刚性需求的不断释放,上述行业的发展将逐步好转。

  (二)长期看新冠肺炎疫情有望催生产业变革,危机中蕴藏着新机遇

  春节假期延长、人员流动受限、各地延迟复工,疫情对内蒙古经济的短期冲击不可避免,将给社会经济各方面带来巨大的变化。但随着时间的延长,疫情冲击将逐渐减弱,经济增长终究还要回到原有的轨迹,长期向好的根本趋势不会改变。经过此次疫情,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向大众生活、企业经营、政府管理、教育培训等各个领域渗透和扩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居家办公、虚拟会务/商务、线上教学等新业态和新模式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通过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政府治理能力将有较大提升,生产生活业态将朝着智能化、线上化发展,风险中孕育新机遇,或将催生出一批新业态,呈现出以下趋势。

  一是5G相关产业会呈倍速增长。在5G技术的推动下,各产业都会发生变化。在具体产业方面,体现为智慧城市、交通管理、医疗体系、农牧业供应链、物流效率、应急灾备、信息溯源等;在产业链方面,体现为整个社会治理体系的科技能力升级,包括更全面的数据化、智能化,更大范围的系统平台,甚至具备人工智能的灾备预测等。二是线上商业进一步成为主流。“线上购物”将加速替代“线下购物”,同时,无人零售、无人餐饮、无人机配送等高科技行业会强势崛起。三是大健康产业将进一步快速发展。疫情过后,健康将成为全民更加关注的事情。医药健康、养生保健行业将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居民消费或将更多倾向于购买健康。四是农畜产品、食品的品质化、食品营养精准化趋势进一步强化。食品质量的可追溯性不断增强。农业农村部推行的农产品的合格证制度、部分区域试行的身份证制有望得到强化。五是生产制造智能化。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力成本的提高,无人车间将大量产生。六是服务业呈现品牌化趋势。“线上行为替代”将成为主流,餐饮、娱乐、教育等行业都将更加线上化、品牌化。为此,有关方面的专家预言,这次疫情可能会是我国经济升级的一个新起点,是我国下一个十年产业经济升级与转型发展的契机。

  二、应对措施

  积极应对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需要我们科学判断、精准施策,既要立足解决当前紧迫的现实问题,采取更加精准的帮扶政策,帮助面临困难的企业渡过难关,确保短期内经济稳定,又要着眼长远的高质量发展,顺应产业发展新趋势,在危机中发现机会,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努力化危为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避免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一)科学推进企业有序复工生产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科学推进各类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是统筹打好疫情阻击战和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运行的关键,要加快推动保障疫情防控、能源供给、交通物流、城市运行、医疗物资和生活必需品及其他涉及国计民生的企业复工复产。一是成立应对疫情公共治理委员会。定期对疫情进行专业判断并调整应对级别,鼓励有条件复工的盟市、行业和企业强化安全保障措施,在不导致疫情蔓延、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复工复产。二是加强对复工复产企业的帮扶。进一步加大政策帮扶力度,落实落细已出台的有关政策,包括加大企业帮扶力度、依法缓缴减免税款、缓交免收相关费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稳岗就业、减免租金、场地占用费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持续优化生产经营环境等等。强化服务帮扶,全面加强智慧政务建设,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指尖办”,便利企业网上办事;支持不能及时返岗员工在线培训;鼓励企业化危为机,加快5G、机器人等新技术快速应用,推动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布企业复工复产操作指南,制定统一的复工复产企业防疫标准和实施流程,

  压实企业内部落实防控措施责任。指导企业开工前集中病毒消杀、开工中加强防疫管理,并制定疫情处置预案。

  (二)稳妥推进重大工程项目策划和建设

  突出战略性和前瞻性,围绕5G网络基础设施、通信网络、自然灾害防治、市政管网、城市停车场、冷链物流,农村公路等重大工程项目,强化逆周期调节,稳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围绕2020年自治区重大项目,适时组织开展“集中开工月”活动,营造抓项目促投资的浓厚氛围,以加强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做好“六稳”工作。对于一些不受疫情影响的项目建设,要做实做好前期工作,提前布局谋划,可以谋划适当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刺激需求、稳定就业、完善基础设施。改革创新审批方式,鼓励探索“虚拟审批”“容缺审批”模式,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缩短审批时限,确保疫情过后一批重点项目立即复工复产。

  (三)加快实施灵活的稳就业政策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期的到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就业的影响将不断凸显,就业难与用工荒相互交织,使稳就业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在加大援企稳岗力度的同时,需要不断创新就业服务方式,大力倡导“互联网+就业服务”新模式,加强与大型招聘平台的合作,鼓励倡导用人单位采取线上职位发布、线上双选会、语音视频面试等线上模式开展招聘工作。同时,积极协助企业招工,利用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及时发布企业招工、复工及就业动态数据图等信息,促进劳动者与用工企业精准对接。做好职业培训,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开展远程培训、职业指导、职业介绍,针对疫情稳定后可能产生的就业需求反弹,开展事先培训。积极开发新的就业岗位,根据社会生活恢复正常和企业生产经营复苏发展的需要,大力实施再就业扶持政策,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创造更多岗位和机会。

  (四)积极培育和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冠肺炎疫情在给一些行业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也未必不是行业整合、升级的一个时机。内蒙古需要努力化危为机,针对疫情防控中暴露的问题特别是短板,以更大力度、更加精准的措施补短板、强弱项,培育和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适应5G、智能网联汽车、量子通信、电子商务、在线医疗、远程教育等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办公自动化、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积极布局5G通信应用和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推动智能化改造,在高危行业、高强度生产环节推行机器换人。同时,加快构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以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支撑产业及社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发展。

  (五)着力加强重大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急管理,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终极考验。既为内蒙古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敲响了警钟,同时也对应急管理体系提出了拷问——我们的应急管理体系到底能不能应急?为此,内蒙古需要未雨绸缪,在“十四五”期间作为“三个重大”的重要内容加快谋划,尽快建立“社区防控、集中隔离、医院救治”三级联防体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与重大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之间的良性联动机制。一方面,加快构建全覆盖的信息管理体系,全链路打通物流、快递、信息平台、大数据等各个环节。另一方面,加强具备应急功能的技术和战略的储备,为社会进入紧急状态提供关键技术备份和支持。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康伟

  

  

篇二:内蒙古前三季度消费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我国消费品市场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作者:刘琳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2012年第6期

  文/刘琳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流通业作为连接生产和最终消费的桥梁作用显得日益重要。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表示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拉动力,把“三驾马车”的顺序改为“消费、投资、出口”,第一次把消费放在第一位。因此,“十二五”时期消费品市场将获得良好的经济政策环境,市场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然而,随着多项消费补贴政策到期,加之通胀压力加大,消费增长倍感压力。

  一、影响消费品市场变化的成因分析

  (一)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是支撑消费品市场持续增长的根本动因

  “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将是未来五年的重要任务。收入的增加使居民的购买力不断加大,大大促进城镇消费的快速增长;收入的快速增长,家电下乡、农业税全部减免等支农惠农政策以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全国农村居民的消费。

  (二)城市交通治理和能源价格上涨抑制汽车类和石油及制品类消费需求增长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城市快速扩张,城市机动车保有量飙升,道路交通压力不断加大,交通堵塞成为不少城市面临的突出问题。各地纷纷出台包括限制公车增长、提高停车费收取标准等治理措施,从提高车辆使用成本、限制汽车增量的角度达到缓解道路交通压力的目标。这些政策的实施根据力度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汽车消费需求的快速扩张。与此同时,受需求增长以及中东、北非特别是利比亚局势动荡影响和美元持续走弱的拉动,国际市场油价继续大幅攀升。2011年,我国多次上调成品油价格,受此影响,石油及其制品的消费增速有所回落。

  (三)消费环境隐忧影响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者信心

  消费环境存在安全隐患一直是影响我国消费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2011年,消费不安全的重大事件频发,一些商品掺假售假,部分超市使用虚假价签,一些企业虚价打折、返券促销等误导消费者的现象仍然存在,农村市场设施落后,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及售后服务不到位等,导致居民对国内部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严重影响了居民消费信心和消费意愿,使居民消费安全感进一步降低,导致消费者心有余悸,不敢消费,也影响了消费需求的增长。

  (四)部分刺激消费政策终止对消费产生了一些影响

  近两年来,为应对金融危机,促进消费增长,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力度较大的刺激消费政策,对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发挥了积极作用。2011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回升和常规性增长的实现,对一些刺激政策进行了调整。汽车下乡、小排量汽车购置税优惠、汽车以旧换新等政策到2010年年底终止。政策调整直接影响了汽车、家电类消费需求增长。

  二、建议多策并举,稳定和扩大消费

  (一)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

  我国目前收入分配结构不够合理,主要是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偏低且持续下降。要加快实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劳动者报酬在社会初次分配过程中的比重,缩小劳动和资本等其他要素之间的分配差距,通过减免个人所得税、消费税等办法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生活环境,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在社会中的比重,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拓宽就业、择业、创业渠道,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二)创新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点,刺激和促进消费增长

  对近年来迅猛发展的旅游、健身以及各种文化、休闲、娱乐活动等休闲服务消费,应加大投资力度,大幅度降低服务性消费成本,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消费水平,鼓励和吸引居民扩大服务消费,并建立准确可靠的服务消费信息系统和服务平台,让消费者能及时便捷地获得旅游、文化、体育、教育培训、电影电视、网络信息等服务消费,引导消费,创造消费。

  (三)重建诚信消费环境,提高居民消费意愿

  构建安全放心、文明健康、公平公正、诚信友好的社会消费环境,为消费者营造想消费、敢消费的消费氛围。当前的重点是要抓住“衣食住行”等与广大消费者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领域,完善消费市场的信息系统和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对产品质量和价格的监管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人民群众吃得放心。

  (四)完善活跃农村消费市场的促进政策

  科学规划和构建现代农村消费品市场体系,降低农村商品物流配送成本,推动连锁经营的现代流通模式向农村延伸,把农民需要的日用消费品和质优价廉的农业生产资料送到乡下,进一步活跃农村市场。

  (五)加强市场监控,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加强市场价格监管,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价格秩序,特别是要对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能源资源类等重要商品开展价格专项检查,重点查处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等价格违法行为。坚决打击价格欺诈,严肃查处串通涨价,深入推进价格自律,及时化解价格矛盾,稳定市场价格预期,稳定和扩大消费。

  (作者单位:许昌市统计局)

  

  

篇三:内蒙古前三季度消费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本文从各个角度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格局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为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提供了有正面意义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对策近年来,在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政策的引导下,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突飞猛进发展,形成了区域发展新格局。十八大以后,在新的北部丝绸之路规划之下,我国与俄罗斯、蒙古国的经贸关系进一步深化,西部大开发进入新的阶段,在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内蒙古自治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坚持“适度收缩、相对集中”的原则,首先实现呼包鄂地区发展,紧接着在国家振兴东北经济的规划下,发展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塑造“东西互动、内外结合”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增强了国内经济格局中的竞争力,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一、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地域差异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之间的自然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各有不同优劣势,充分了解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和发展前景有利于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区域要素的优化配置。

  1.各地区资源分布不均衡、产业结构存在差异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是我国资源禀赋最好的地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分为蒙东、蒙中和蒙西地区。蒙东地区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蒙中地区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蒙西地区包括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近几年,各地区之间的区域经济有了明显的差异,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是蒙中地区,相比之下蒙东地区相对慢一些。由于各地区间自然资源禀赋不同,每个地区都形成了优势特色产业。比如,蒙中地区的包头市以钢铁产业为主,鄂尔多斯是以煤炭和羊绒产业为特色产业,为本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蒙东地区中呼伦贝尔地区形成了乳制品产业群,通辽、赤峰地区牛羊肉产品加工产业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内蒙古自治区大型企业主要集中在呼包鄂地区,有27家,而蒙东地区总共有16家。内蒙古自治区每个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亮点特色是优势产业的兴起和龙头企业的领头羊作用。.各区域间科研环境和基础不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人才资源和科研设施等科研条件至关重要,是地区科技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和提高生产力的核心资源。经济的发展需要有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只有拥有高素

  质的科技队伍,才能快速提升本地区经济发展。内蒙古自治区人才资源方面的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主要集中在蒙中地区的呼和浩特和包头市。而蒙东地区和蒙西地区科研机构和高校等科研条件及环境相对弱一些,在地方政府与高校科研工作的合作与融合方面有待进一步发展。

  .各地区投资经济不同由于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基础和自然资源

  不同,近几年在吸引投资方面也有了明显的差异。近年来,蒙中地区的呼包鄂依托优越的科研条件和经济发展形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区的52.3%,而蒙东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32.9%,其他盟市固定资产投资占十二盟市的14.8%。因此,从吸引投资的角度来看,蒙中地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吸收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为改善硬件设备,增强本地区的社会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有效促进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合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宏观调控能力、协调机制和扶持机制,合理协调各区域经济发展,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达到各地区之间的区域经济发展能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政府继续鼓励和支持以呼包鄂为核心的蒙中地区

  区域经济发展,在发挥领头羊作用的同时,也有必要在重点投资和金融支持方面进一步政策倾斜以及提高扶持力度,加强蒙西地区和蒙东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和科研投资力度,扶持和帮助解决科研人才不足的局面,通过宏观政策调控使各个地区之间能够合理有效的协调发展。同时需要国家层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为北部丝绸之路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集中投入资金、引进高端技术、培植每个地区的区域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充分发挥内蒙古各区域的资源优势、口岸优势、人文优势以及后发优势。

  .统筹协调区域合作,优化各区域产业结构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通过制订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统

  筹协调三大区域内部以及区域之间的产业布局,本着“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分工协作、良性互动”的原则,推动城市间、地区间的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市场联动、交通联动和政策法规联动。通过整合区域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调整和优化各区域产业结构,壮大跨区域的龙头产业,以低成本少投入促进产业优势的发挥,走联动发展、共同繁荣的道路。以优势产业的“重心布局、合理融合、优势互补”加快发展势头良好的蒙东地区区域经济,要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推动牛羊肉产品品牌建设及发挥旅游行业等特色产业在本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同时在原有的传统产业基础上,大幅增加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促进资源主导型产业

  进一步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形成节约资源,集约有效的区域发展格局内蒙古各地区应该注重借鉴国内先进省市的产业转型

  先例,大力搞好招商引资,利用内蒙古自治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吸引先进的企业,带动全区区域经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的发展道路。内蒙古自治区正走新时代的工业化道路,必须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决不能再走资源主导型的产业化发展老路。在环境建设方面,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合理开发水资源,依法治理环境污染,改善人居生活环境,使全区区域经济合理有效可持续发展。

  作者:布仁门德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