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4篇教科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浅谈教育科研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作用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文化、教育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现代教育的迅猛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科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教科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浅谈教育科研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作用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文化、教育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现代教育的迅猛发展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新课改、新课程的实施则更要求教师专业化成长。只有走专业化成长之路,才能适应现代教育需要,中小学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成长道路上的“助推器”。
1尴尬”状态中的中小学教育科研
在普通中小学校,对于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缺乏足够全面的认识,甚至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有的学校因为“功利主义”,认为它没有实用性,把它处于“贴金”地位,装装“门面”而已,完全处于一种应付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检查状态;有的学校则认为,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书教好了、学生的成绩上去了,就是优秀老师,学校随之也就是好学校,各种各样的好事都来了,所以学校本身对这项工作也不是很重视;有的学校教科研工作则和教务合在一起,对教育科研工作起到一个上传下达的作用。而一般普通教师也从现实的“实用主义”出发,认为教育科研只不过是教师“评职称”用的,与自己的教学没有多大关系,到评职时弄两篇论文就行,花点钱就可以买到,评职过后与其就说“拜拜”了,出现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因而对教育科研也就更加漠不关心的态度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只是写在纸上空洞的口号而已。
“在最近发布的《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关注义务教育教师》中提到,据全国抽样调查显示,参加作为教育科研主要形式的课题研究的教师仅为16%,经费不足、教学任务重和缺乏有效指导是中小学不能经常开展科研活动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教育科研并没有广泛进入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研究生活中。”教师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对学生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搞得人人很累,疲惫不堪,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课题呢?教师年复一年,没有多大进步,平凡中再显平凡,长此下去,老师就不可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也就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这显然也是和教师要走专业化成长之路不符的。
2学校要为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提供一个发展平台
一所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学生是基础,教师是关键,管理是灵魂。不把教师工作落实到第一位,办学就办不好。学校在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时,要引导每位教师把自身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方面,由学校领导统辖负责,向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申报切实符合学校实际发展的课题,各学科带头人承担并完成教育科研任务。当然,这项工作是艰辛和麻烦的,也确实是很劳累的。学校的职能管理部门加强平时管理、监督教育科研的实施、执行情况,适时对教科研工作进行服务性指导。每个学期,学校领导、学科带头人都要带头写教育教学论文、教育笔记、教育反思、教育感悟等,学期中定期组织评选和交流,把在教科研工作中评选出来的优秀教研成果,汇编成册进行交流,以促进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教育的根本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学的根本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我们应该遵循“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引领即学习,活动即交流,成果即成长”的态度,指导全体老师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育科研中来。在制度保障上,特别奖励那些在教育科研上取得点滴进步的教师,让老师从心理上得到安慰。
学校要定期对老师的教育科研进行工作上的指导,为教师提供理论学习、实践培训、信息交流的机会,给老师创建一个学习成长的平台,为教师借助这个平台在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日益成熟。“教育科研的价值不在于给教师提供既定的教育方法和模式,而在于转变教师的育人观念,让他们成为有思想的教师。”现在有的老师只会上课,不会育人,不会教学管理,忽视学生的学习心理变化,这些都是不符合素质教育内涵的,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要认真挤出时间学习,自觉养成读书看报和阅读教育专著的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不断吸纳和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跟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跟上时代的发展,不落伍。
3教师在教育科研中要具有自我发展意识
我们所说的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涵盖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知识技能,与时俱进需要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课程、新技术等。教师就是要在这些方面学习更新、学习再学习,不断的学习。但是,在民办学校里,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是把教师当成事业做,而是当成一种职业来干。有的教师到民办学校工作,没有长远规划,干一天算一天,好象就是为了打工而打工,为了挣钱而挣钱。有的民办教师在民办学校工作,少则一、二年,多则三、四年,就溜之乎也,走人了。而民办学校的教师来自全国各地流动性很大,这也是民办学校的一个特点。学校成立的八年里,以每年平均3.13%的速度流动,包括校长、中层主任等管理层人员在内,所以民办学校的教师专业化成长是非常困难的,可谓道路艰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自身没有发展意识,没有一个完整的学习提高计划,整年不参加教
师专业培训和老师的业务比武。那么不仅很快不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而且很快就被淘汰出教师队伍。所以民办学校的教师更不能轻视教育科研工作,在工作中要自觉运用专业知识和非智力因素等来投入到教育教学研究中去。
在学校管理中,传统的观念是“以教学为中心”,由于唯“成绩”说话,单纯以教学成绩评价学校,以学生成绩评价老师工作,这种过分地追求“升学率”,使得所有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高成绩方面投入的力量过大,对家长、学生也就只讲成绩,而成绩好也就替代了其它方面都好,出现“一俊遮百丑”,不管其它别的什么东西,从而忽视了学生其它方面的需求,如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早恋问题、心理问题、手机问题等等,陷入了一叶障目的“片面形而上学”境地。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我们必须要转变教育观念,必须加深对“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这一基本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人们常说,下一百次决心表一百次姿态,不如立即行动一次,“教师不一定要成为“研究者”——研究不是教师的专业,但通过学校教育科研,教师需要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行动者。”以校为本的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一个教师只有走“教、学、研”之路,才能将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成长为“研究型”教师,进而走向“专家型”教师。它的基本要求就是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课题,在教育过程中反复进行研究实践,以加速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篇二:教科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科研助力教师的专业发展颜丽增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相关的课题研究,就能做好专业发展。
新课改需要我们进行教学的相关课题研究,但现实情况是日常教学与课题研究这两者不能有机结合,似乎是脱节的,进行课题研究对多数教师而言似乎只是为了评职称的需要。期待能有更多更好的鼓励性的评价方法让教学一线教师愿意去搞课题研究。新课改刚刚开始,正处于探索阶段,就更需要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哪怕是进行一些微型的课题研究,因为这样做既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专业发展有更广阔的前景,同时乂可以为后来者提供科学的、可操作性的参考,进一步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
教师站在教育实践的第一线,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但缺乏深厚的理论基础。通过此次培训使广大中学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得以充实,可使理论.实践相结合。只要做个有心人,关注身边的教学问题,就能从自身的教学案例与对学生进行的个案研究中进行反思,发现规律;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研究实践。
教育工作本身具有创造性,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专业发展不能光幕加班加点式的苦干,因此要向科研要质量,须用科研出的结论来指导。研究的重点是与教育工作紧密联系的应用性研究,所以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相关的课题研究。
参与课题研究能使教师职业更加专业化,使教师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素养、专业技能等不断得到增强和完善;让教师经历了磨练,知识更深厚、系统,作风与治学态度更严谨,思维更慎密,学会了具体的科研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让教师能从繁杂的教学现象中看出问题的本质,使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更有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工作中研究,以研究的精神工作S两者相得益彰;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学生观更符合新课改的趋势,坚定树立了终身学习观,走学习、教学实践、科研三结合的专业发展之路,提升了自身素质,促进了专业发展,成为一名成长型、研究型的教师。
篇三:教科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教师中获省及省级以上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苏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22人区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43二师徒结对制度根据教师具体情况学校每年都要在教师自主结合和选择搭配的基础上给年轻教师某方面有所欠缺的教师进行师徒结队并且相应地制订责任目标做到权利与义务责任与目标的统一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追溯我们学校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应当说教育科研的规范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它表现在对教育工作的改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教育科研规范在我校争创“江苏省实验小学”、“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有目共睹、不可替代的。
教育科研与日常的教学工作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并不矛盾。我们所倡导的学校科研是基于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和学校发展的。它主要用来解决一个观念、决策、指导思想的问题,而不是“为文章而文章,为立项而立项,为科研而科研”。通过科研活动,老师们能及时地把握教育改革的形势,尽快站到教改的前沿,用前瞻的教育理念来设计教学,这一点在2000年启动的新一轮课改实验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我校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双语教育、青少年科技教育等特色都是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基础上,突出了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市场经济这个大背景下,老师拿的是国家工资,即便是近年实行了绩效工资制度后,也是很难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的,何况拉大教师之间的收入差距不可能从真正意义上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作为一名校长,要唤醒的是教师内心深处的真实的工作意向和愿望,要激励的是生命个性的独特体验,要鼓舞的是生命意义的追求和价值。
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我们一直坚持“在学校发展的同时,教职工自身得到发展”的办学理念,着力创设和谐的人文环境,搭建锤炼的平台,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成为学校积淀内涵的过程,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实施“青蓝工程”和“教师成长三年行动规划”
我们倡导教师做好自身的职业规划,积极实施“教师成长三年行动规划”,把师德师艺的锤炼与每学期开展的“过三关,创三杯”活动和实小校青年教师定位培养工程结合起来,与先进教师的评比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选准苗子,排好梯队,重点扶持。迄今为止,学校已培养出8位苏州市级学术、学科带头人,23位区级学科、学术带头人,14位区级教学能手,17位教坛新秀领衔的骨干教师队伍。学校教师中获省及省级以上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苏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22人,区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43人。
二、师徒结对制度
根据教师具体情况,学校每年都要在教师自主结合和选择搭配的基础上,给年轻教师、某方面有所欠缺的教师进行师徒结队,并且相应地制订责任目标,做到权利与义务、责任与目标的统一。
三、终生学习制度
教师的成长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学教育理论、学专业文化、学教育教学技能等。我们明确要求教师每学期都要进行1~2本教育专著的自主学习;全校每周三教研活动中的集中学习;每学期引进专家、学者的专题学习。以此把终生学习内化成教师工作、生活的一种方式。
四、星级教师评选制度
“是金子就让他闪光”,为使优秀教师在心理上、情感上得到强烈的价值认同感,增强他们在专业化发展道路上不懈追求的信心、力量和职业责任感,同时,让优质的师资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并让广大教师看到发展的方向,我们每学期都要在广大青年教师中开展“星级教师评选活动”。坚持对教师实行动态管理,以此带动整个教师队伍的发展。
五、搭建展示平台
我校每学期都要举办实小青年教师公开教学活动,课题组研讨展示活动,市区级学科带头人示教活动,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讨活动,赴苏北结对学校的示讲、示教活动等。以此让学校名优、骨干教师展现自己的风采,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们提供各种机会让教师参与锻炼,让他们在感受被认同的同时,促进自身进一步发展。我们还鼓励教师参与各级课题研究,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让广大教师在参与课题研究中,在激烈的竞赛中,通过学习、实践、总结、提炼,丰富认识,实现创新。在广阔的教学舞台上展示自己。
篇四:教科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教研、科研融合,助推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
摘要:教研和科研看起来是教科院两个并列的活动,两者是有区别的,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主题、学科或是评价方面将两者进行融合,让教研和科研成为一体,从而帮助青年教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促进青年教师发展。
关键词:科研、教研、融合
教研和科研是教师在小学教育中较为重要的工作,大多数人对它们的认识不够清晰,他们认为教研和科研是两个领域的事情,不能够融合在一起。事实上,可以对教研和科研进行转型,让科研深入到教学的领域,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帮助教师形成比较明确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教师能够将解决办法应用到实际的问题中;让教研结合科研,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教学问题,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理论去解决。这样,两者就能够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青年教师可以通过教研和科研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成长。
1.教研和科研的融合是必然选择
教研和科研,两者既存在着不同,又存在某种关联。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会发现一些教学的问题,在进行教研时,可以将科研的成果运用在实际的教学中,这样,除了能够解决教学问题,还能够对科研的成果进行检验。科研的存在,可以帮助教研走向深入。如果将教研和科研完全区分开来,那么,科研就成了一种无法实践的理论,失去了科研的意义;没有了科研的教研,就不能对教学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仅仅是教师之间进行经验的交流。
随着我国新的课程标准的出现,过去的教研已经不能够满足现在的教育需求,教研不再是注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而是逐渐的向理论化的方向发展,开始注重教学的理念,这就会联系到科研的领域上;与此同时,科研也在发生着转变,科研不再仅仅是一些理论,而是越来越注重将理论运用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以及教师本身。因此,教育的发展推动着教研和科研的融合。
教师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研究也伴随着教师的职业生涯。研究这一项活动能够让教师对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有着长期的研究兴趣。教师不断的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分析和思考。教师参与教学实践,在教学中能够发现一系列的问题,所以掌握很多教学的一手资料。教师能够利用课堂,对理论进行实践,检验教育理论的正确性。这使得教师既能够拥有研究的资料,又有研究的机会。将教研和科研结合在一起,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1.教研和科研融合的方式
将教研和科研融合在一起,并不是为了形成多么多高深的理论,或者是多少种的教学模式,而是为了让青年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能够有效的解决青年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出现的教学问题,从而有效的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效率。将教研和科研相结合,能够有效的促进教师对新课程的了解,帮助青年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能够有效的加强教科研工作的结合,让教科研工作引领教师课堂教学专业成长,下面,将对教科研工作进行探索。
1.主题的融合
教师彼此之间相互交流,需要一个共同的话题,不然很容易出现混乱。课题,就是教师能够进行研究和讨论的话题,教师可以针对课题进行分析和思考,然后围绕课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因为课题是要作为教研和调研共同的主体,因此,所
提出的课题必须是有深度或者是有意义的问题。课题还要具有一定的个性,这样,能够让不同年龄、不同学科的教师都能够进行讨论。
在整个学期开始之前,教导处和教科室要进行交流。学校有主要的课题进行研究,教导主任在带领教师编写学科纲要时,一定要联系学校的主课题,防止研究偏离主方向,然后让教科研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1.学科的融合
教科研的融合要注意让不同学科的教师都参与进来,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将性质相近的学科或者是性质差别较大的学科分别放在一起进行研究,这样,能够有效的拓宽教师的学科视野,而且,不同学科的知识、教学方法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交流,从而丰富教师的教学方式。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面对教学问题的时候,能够灵活的解决问题,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1.评价融合
教科室、教导处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对教师的教科研工作进行考核,了解教师的教科研进程和成果。每一个教研组要将自己所选择的课题研究内容写成研究报告,然后教师之间交流探讨。教师可以在交流中进行反思,发现他们自身的不足之处,改善他们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在互相交流中获得提升。
三、总结语
在推进学校校本教研的时候,要能够尽可能的保证教研与科研相结合,让教研和科研从主题、学科、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融合,让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成为科研的实践地点,将科研的理论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有效地提高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的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杜永峰,张莹,刘清.论高校教科研成果孵化在提升大学生科学素养中的嵌入式服务[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02):59-64.
[2]周朝晖,黄思国.互惠共生,促进共同体学校教科研一体化发展[J].中小学管理,2019(10):22-24.
推荐访问:教科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助力 教科研 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