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关于(通用6篇)

时间:2022-05-07 13:40:03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guān yú,介词,引进某种行为的关系者,组成介词结构做状语或定语。《内蒙访古》等均有相关记载,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6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关于6篇

【篇1】关于

关于死亡,关于命运

  史铁生,这是个耳熟能详的作家。凝视作品封面是他的笑容,那笑容既平静又从容,淡定中透露坚忍,给人一种超越生死的安详感。有关他的作品,我尤其爱读的是他关于死亡和宿命的描写。

  他在一篇文章里这样描写死亡:现在我常常有这样的感觉,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坐在幽暗中,凡人看不见的地方,一夜一夜耐心地等我。不知什么时候它就会站起来对我说,嘿,走吧。我想那必是不由分说的。但不管什么时候,我想我大概仍会觉得有些仓促,但不会犹豫,不会拖延。 他对死亡的看法,有着超出常人想象的洒脱和乐观。也许,特殊的身体条件造就了他,或者说是病痛造就了他在文学上的造诣。然而,史铁生并没有接受命运对他的嘲弄,他用坚忍用文字挥洒出这世间的丑恶、美善抑或生死虚无。他在《原罪 ?宿命》一文中说,曾经有一位女记者问他是怎么走上创作道路的,他想了又想说,走投无路沦落至此。有一种自嘲的味道,却又是最真实的心声。

  造化弄人,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受乌托邦声音的迷惑,他们拼命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砰然关上时,他们却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这样的时刻使我感到,历史总是喜欢开怀大笑的。米兰昆德拉这样说。可我觉得命运也喜欢在人最欢畅的年代转过冰冷的面孔,把毫无人情味的脊梁给人看,然后再发出低低的狂笑。作品《原罪?宿命》深刻揭示了宿命这二字的涵义。

  作品的整体风格有一种漫不经心的感觉,或者说是自嘲,语气有些玩世不恭,却又充满了宿命的味道。他不采用一般的叙述方式,用倒叙和插叙手法,于不动声色之中完成自己的思想转变,内容和情节的完善。

  作品开头三节叙述了对理想的追求,对未来生活的规划。然而,文章陡的一转,交代了那一秒钟的变故。那个夏夜,那条必由之路上的又大又光又挺实的茄子,那个年轻的司机。这里似乎看不出宿命,后面的章节里交代了这样几件事:课堂上莫名发笑的学生耽误了他回家,而正巧好心的校长有事给了他一张《货郎与小姐》的歌剧票,看戏回来后,去包子店买包子,排在第七个,轮到他时,只剩一个,而他原本要买五个的。然后在他回家的路上碰见了一个熟人,见了他,捏了一下车闸,耽误了几秒钟。偏巧这些事情的耽搁把他摔进那一秒里该发生的事情里了。从此,命运就这样倒了戈。那些近乎完美的设想全成了废话。这些问题的根源,似乎在与那个被人认为智商不高的饿肚子学生身上。他的笑,导演了这一出近似闹剧的真戏。在作品的第十八节,有一段对笑的原因的揭示。一只狗,望着一进学校大门正中的那条大标语放了个屁,很响但是很闷。作者说我看那孩子的神情像个先知。

  这样一出戏,似乎处处夹杂着巧合。可这些巧合,恰恰是命运的真实写照。而这些处境最让人绝望的是:偏偏出了车祸,没把人撞死,而仅是把腰锥骨截然撞断。以往的一切便都烟消云散了,烟消云散之后,世界便转过身去,把他毫无人情味的瘠梁给人看。也许,这就是命运,命里注定要有这样的劫数。文章的结尾这样写道:为什么要有这一声闷响?上帝说世上要有这一声闷响,就有了这一闷响,上帝说这是好的,于是事情就这样成了。有早晨有晚上,这是第七日以后的事情了。

  总之,命运就这样被轻而易举地改动了。

  

  (请作者见刊之后速与本报编辑部联系)

【篇2】关于

关于关于感情句子

关于关于感情句子

感情有时候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和任何人无关,爱,或者不爱,只能自行了断。

可能我只是你生命里的一个过客,但你不会遇见第二个我。

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没有人值得你流泪,值得让你这么做的人不会让你哭泣。

喜欢一个人,就是在一起很开心;爱一个人,就是即使不开心,也想在一起。

如果没法忘记他,就不要忘记好了,真正的忘记,是不需要努力的。

孤单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由你爱上一个人的那一刻开始。

动了真感情的人都会喜怒无常,因付出太多,难免患得患失。

走完同一条街,回到两个世界。

如果你给我的,和你给别人的是一样的,那我就不要了。

你说你会爱我一辈子,我真傻,居然忘了问“是这辈子还是下辈子”

因为有了因为,所以有了所以,既然已成既然,何必再说何必。

人居两地,情发一心。

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醒来走原路。我爱你,为了你的幸福,我愿意放弃一切--包括你。

你以为最酸的感觉是吃醋吗?不是,最酸的感觉是没权吃醋。

每天早上醒来,看见你和阳光都在,这就是我想要的未来。

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来未曾真正地属于你,也不必惋惜。

这个世界就这么不完美,你想得到些什么就不得不失去些什么。

【篇3】关于

关于缗城与有仍国

一、缗mín 基本字义

(一)1.  古代穿铜线用的绳子。

2.  钓鱼绳。

3.  古代计量单位:钱十~(即十串铜钱,一般每串一千文)。

(二)

1.钓丝。《诗·召南·何彼襛矣》:“其釣維何?維絲伊緡。” 高亨 注:“緡,釣魚繩也。”2.引申为绳子。 清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二:“最恡嗇則爲諸生 啓新 ,其書室與竈僅隔一垣,常以緡繫脂,懸于當竈,而緡之操縱則于書室中。”3.谓钓取鱼类。 唐韩愈 《河之水寄子侄老成》之二:“采蕨于山,緡魚于淵。”4.谓安装弦线。《诗·大雅·抑》:“荏染柔木,言緡之絲。” 毛 传:“緡,被也。” 陈奂 传疏:“柔水,中琴瑟之木也。被絲,猶言安弦耳。”5.以衣物相覆。参见“ 緡緜 ”。6.穿钱的绳索。借指成串的铜钱,亦泛指钱。《史记·酷吏列传》:“於是丞上指,請造白金及五銖錢,籠天下鹽鐵,排富商大賈,出告緡令。” 张守节 正义:“緡音岷,錢貫也。”7.指用绳串钱。 清徐士銮 《宋艳·奇异》:“ 汴河 岸有賣粥嫗,日以所得錢置缿筩中,暮則數而緡之。”参见“ 緡錢 ”。8.量词。古代通常以一千文为一缗。 晋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 因墀國 獻五足獸,狀如師子;玉錢千緡,其形如環。”《新唐书·张弘靖传》:“詔以錢百萬緡賚將士。”《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原來 唐 時使用的是錢,千錢爲‘緡’。就是用銀子准時,也是以錢算賬。當時一緡錢,就是今日的一兩銀子, 宋 時却叫做一貫了。” 清 龚自珍 《十月廿夜大风不寐起而书怀》诗:“排關絶塞忽大至,一夕炭價高千緡。”9.泯合,芒昧不分。《庄子·则阳》:“雖使丘陵草木之緡,入之者十九,猶之暢然。” 郭象 注:“緡,合也。”10.昏昧。《庄子·在宥》:“當我,緡乎!遠我,昏乎!” 王先谦 集解引 郭嵩焘 曰:“緡、昏字通。緡,亦昏也。”11.古国名。 夏时之缗国 , 春秋时属宋 , 汉置东湣县 ,故址在今山东省金乡县东北。《左传·昭公四年》:“ 夏桀爲仍之會,有緡叛之。” 杨伯峻 注:“有緡即緡國 。”12.姓。见《史记·吴太伯世家》。

二、夏王朝末年,夏桀的暴虐统治遭到众属国的反对,为压服判离的东夷众邦国,夏桀在有仍国召开一次盟会,结果激起了有缗国的反抗,夏桀后来费尽气力才战败了有缗国,但并没能压服东夷诸国的判离。在东夷诸国叛离夏桀的情况下,商汤和伊尹才敢于和能够出兵讨伐并推翻夏桀的统治。
在史籍《左传·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中记载:“椒举曰:‘夏桀为仍之会,有缗叛之。’” 在史籍《左传·昭公十一年》(公元前531年),晋国的叔向对韩宣子曰:“桀克有缗,以丧其国。”在典籍《韩非子·十过篇》中记载:“昔者桀为有戎之会,而有缗叛之。”在史籍《史记·楚世家》中也记载:“伍举曰:‘桀为有仍之会,有缗叛之。’贾逵注曰:‘仍、缗,国名也。’”
显然,有缗国的确是夏王朝时期的一个古国,并在夏桀举行有仍之会时,是个敢于首先公开反抗夏桀暴虐统治的古国。
周武王姬发灭殷商,顺带也灭了古缗国,命名为闵邑(今山东金乡),仍令故缗国遗民居住,以示怜惜故缗国遗民。
周成王姬诵即位后,商纣王之子武庚联合蔡叔、管叔作乱,故缗国遗民也积极参与,被辅政大臣周公旦所灭。之后周公旦找寻到商末贤士微子启,建宋国,复改闵邑为缗邑,归属于宋国,以统一管辖殷商遗民。其实,在春秋西周时期,“闵”、“缗”二字通义,周王朝、齐国、宋国称“闵邑”,鲁国、晋国、秦国称“缗邑”,最早的《左传》是鲁国人编写的,因此多称“缗邑”。
周釐王姬胡齐二年(公元前680年),齐桓公姜小白为显示春秋霸主之威,毅然挥军南下进攻另一个大国宋国,宋桓公子御说抵挡不住,只好承认了齐国的霸主地位,并割缗邑予齐国,从此缗邑归齐国,齐桓公将缗邑又改回称闵邑。如此一来,闵邑就成为了以后历次齐国进攻宋国的战略通道。到了战国时期,闵邑又改称缗邑,齐国大臣邹忌就曾多次在缗邑城头窥望南边的宋国。一直到周郝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齐湣王田地率军一举灭了宋国为止。
在齐桓公吞并了缗邑(闵邑)之后,留居故地的原宋国遗民(有缗国遗民),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闵氏,世代相传至今,就是金乡闵氏。
长期以来,有些史学者常将缗国故城址与缗邑城址、东缗县故城址相混,其实三者的具体位置是不能混为一处的,但总体仍在金乡县境内。
春秋、战国时期今金乡县境东部的缗邑仍在缗国故城,有缗国的故城址在今山东省金乡县城东北二十五里高庄、邢庄、夏庄、东门屯之间的缗城固堆。这在史籍《三国志·集解》中有注解:“东缗故城在今山东济宁州金乡县东北二十里。”今学者杨伯峻在《春秋左传·注》中,描述了缗国故址在“今山东金乡县东北二十五里,旧名缗城阜”。现代考古也证实,在金乡县城东北也确实多年就存在一个缗城固堆。所以,缗国故城在金乡县城东北二十五里,是比较明确的。
战国时齐国大臣邹忌曾在缗邑城观望南边的宋国,缗邑城只能靠南,才能观望南边的宋国。苏秦游说六国时,只提到“亢父之险”而没提到缗邑,实则缗国故址正在“亢父之险”的南端,缗邑城已南迁菏水之南,所以,只提亢父,没提缗邑。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农历2月,刘邦的大将周勃“攻爰戚,东缗。”说明秦朝时期已设有东缗县,直到西汉时期,仍有东缗县。秦、汉时期在离缗国故城址北边十里的地方已经设置了亢父县,不可能在这样近的地方再设东缗县城。所以,秦、汉时的东缗县城就是今金乡县城,而不是在缗国故城。
到了东汉、三国时期,东缗县城一直在今金乡县城,这是为北魏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菏水注》中所具体注明的。
为此,在历史文献《山东通志》中明确记载:“东缗县故城即今金乡县治,春秋,宋缗邑,汉置县属兖州山阳郡。”
 
三、有仍氏

  1.有仍氏是少昊后裔(东夷昊族),建立的国家称“有仍国”,是中国最早的风姓古国之一,建立时间约在西元前6000年——4000年之间,也是中华文明中最早建立的国家之一,这个国家在夏王朝时期是居东方的一个部落方国,其位置在今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区(有仍国首都)、任城区、金乡县境内,是夏朝中兴祖少康(杜康)出生之地(少康外祖父家),少康兴后封此地为“任国”。

  有仍国简称“仍国”,后在夏、殷、周时期就已讹传其音成“任”(一说古时“任”、“仍”同音),至周朝即被广称为“任国”,任国在战国时为齐国所吞并。秦一统天下后秦始皇亦封此地为任城县,汉、唐封于此多位任城王,文成公主(李雪雁)即任城王李道宗之女。

2.有仍:古国名。有,词头。在今山东省济宁市 。 夏帝相妃后缗为有仍氏女, 有穷君浇灭帝相 , 后缗有孕在身,逃归有仍而生少康。参阅《左传·哀公元年》、《竹书纪年》卷上。

【篇4】关于

2002年9月,我由于不堪忍受专业课的枯燥乏味,以及对文学的狂热追求,毅然办理了自动退学手续,离开了我读了两年的大学。

  我没敢把这个消息告诉父亲,我真的害怕,他听到这个消息时会轰然倒下。没有人比我更清楚,我的中途退学,对父亲来说,意味着什么。我心里明白,将儿子培养成大学生,是我父亲最大的梦想。然而现在,这个他为之努力了十多年的已经唾手可得的梦想却最终破灭了。这叫他如何承受的了呢?

  从小到大,我一直是父亲的骄傲。父亲珍藏着我入学以来获得的每一张奖状,记着我的每一点一滴的进步。父亲说,只要你能考上大学,就算把房子卖了,也要供你读完大学。2000年的高考,我如愿地考上南方一所本科院校的会计专业。我被录取,最高兴的不是我,而是我的父亲。村里人都说,当年你爸娶你妈也从没见他像现在这么开心过呢。2001年的暑假,为了给我筹措学费和生活费,父亲也终于像他所决心的那样,把家里的一座老房子给卖了。那座房子是父亲的祖上传下来,我知道父亲是多么舍不得卖掉它,但父亲在我的面前却故做轻松地说:“那个房子我早些年就想卖掉了。以后等你大学毕业了,找份好工作,在城里买了房子,谁还会住那个旧房子呢?”我知道,父亲是不想让我因此而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从学校退学后,我回了趟家。我知道,父亲迟早会知道我退学的事,而我,终究是缺乏勇气面对父亲失望的目光,我只能选择逃避。我要等到在外面干出一番成绩来才有勇气重新面对父亲。我心里清楚,这也许就是我接下去几年内最后一次回家,就算是一场无声的告别吧。

  由于暑假没有回家,因而父亲对我这次回家也并没有丝毫怀疑。像以往我每次从学校回家一样,父亲照例问了一些我学习上的事情。为了不让父亲失望,我总是报喜不报忧,当父亲听到我在学习上取得的种种“成绩和进步”时,总能看到他难得一见的笑容。但是父亲哪里知道,此刻我的心里是在忍受着何等的煎熬!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借口学校马上要开学,匆匆逃离了家。

  我又回到了我读大学的那个城市,开始找工作。困难远比我想象的大的多。在做出退学的决定之前,我曾天真地以为,凭着我在大学期间发表的一些文章,找个报社编辑或是广告文案的工作并不难,却没想到用人单位是那么注重学历。我没有他们想要的大学文凭,自然被拒之门外。在经历了接二连三的求职失败之后,为了生计,我不得不在一家肯德基当服务生。同年9月,我报考了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自考科目。

  父亲依旧在每月月初将300元生活费按时存到我的银行卡上,为了使父亲不起疑心,我每次都把父亲给我存的学费和生活费取出来,存入我的另一张银行卡。无论经济上遇到多大的困难,我对卡上的钱都分文不动。我这样做仅仅是为了减轻内心的负罪感。我依然像以往一样,每个月给家里写一封信,谎报我在学习上的近况。在信里,我支字未提我退学的事,也从不谈及我目前真实的生活。虽然我知道,纸里包不住火,但我实在害怕我们父子之间和平局面被打破,所以也只能拖一天,算一天。我寄希望于有一天,当我满载荣誉地跪在父亲的跟前时,他能够理解并原谅我当初的选择。

  虽然仅仅是一份肯德基服务生的工作,但我依然干的十分卖力。一个月后,我被提升为领班。工作之余,我还拼命地给各种报纸和杂志写稿,同时自学汉语言文学自考课程。因此,每天晚上都要熬到十二点过后。记得在我小时侯,父亲曾经摸着我的头对我说,你是个上进的好孩子。是的,爸爸,我永远都是一个上进的好孩子,最终我不会让您失望的。俗话说,皇天不负有心人。我陆续在一些省级以上的报刊杂志上发表不少文章。2003年4月,第一次参加自学考试,报考的四门课程全部合格,并于2004年6月份完成所有自学课程,拿到了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自考大专文凭。

   2002年的寒假,我借口说买不到火车票,没有回家过年。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在外面过年。除夕之夜,我独自躺在租来的不足十平方米的房间里,透过窗户,看着这个城市上空绽放的烟花,思念夹杂着愧疚的泪水在我的脸上恣意流淌。我是多么想和父母坐在一起吃一顿团圆的年夜饭啊。

  春节过后,我依然回到肯德基上班。每月300元的生活费也总是如期而至。

  我也从未间断过每月一封的家书,只是信写的越来越短,每次在信纸上写下满纸的欺骗与谎言,对我来说,是一种折磨。

  2003年5月,经朋友推荐,我辞去了肯德基领班的工作,到一家广告公司任广告文案。为了方便工作和写作,我决定买一台手提电脑。算上自己的积蓄,东挪西借之后,还差1000多元。凑巧的是,恰好在那个月,父亲居然给我存了1500元的生活费。我在信中问父亲为什么给我存那么多钱。父亲回了信,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今年家里的板栗卖了好价钱,所以多给你存点。以后有用钱的地方,写个信跟家里说一声,别硬撑。还有,你一定要做个争气的孩子,别让人看低。后来我才知道,去年整个村庄的板栗基本上颗粒无收,为了给我凑齐买电脑的钱,父亲居然把看病的钱给省了下来。

  5月份的一个周末,江文过来看我。江文和我同村,也和我念的同一所大学。他是我在这个城市唯一可以信赖的朋友。谈话中,江文不小心说漏了嘴,在我的苦苦逼问之下,他终于向我讲述了我所不知道的一些事情。原来,在我退学后,学校很快就把我的退学通知单寄到了村里。这件事在村里引起了广泛的议论。人们纷纷猜测,我在学校到底犯了什么严重的错误而被开除。我原本沉默寡言的父亲变的更加沉默了。他死也不信他的儿子会做出被学校开除的事情,一声不吭地,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来到学校,找到班主任问清了情况。江文说,你爸爸曾偷偷地到你打工的肯德基外面看过你。在他走之前,他含着泪用哀求的语气恳请我多多照应你,并及时把你的近况告诉他。为了怕你蒙上阴影,他还让我不要把家里知道你退学的事告诉你。面对你父亲哀求的目光,我就答应了。

  听江文讲完,我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泪流满面。那一刻,我下定决心,要回到家里,回到父亲的跟前,哪怕是长跪不起,也要求得他的宽恕。

  第二天,我向公司请了假,踏上了开往故乡的火车。

  回到家,父母都显得很高兴,谁也没提关于我退学的事,好象从没发生过一样。父亲比以前消瘦了不少,不停地咳嗽。母亲说,父亲得支气管炎已经很长时间了,让他去医院看看,总是说不碍事不碍事。我知道,父亲是舍不得花那份钱。

  在父亲的床头,我发现整整齐齐叠着两叠东西:一叠是我上大学以来每个月寄回家的信,一共31封;还有一叠,竟然是发表有我的文章的报纸和杂志。我问母亲那些杂志是从哪里来的,母亲说,那是你爸每个月上县城买的。他说从你的文章里能够看出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我不争气的眼泪又在我的脸颊滑落。

  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我不住地抬头看父亲,希望父亲对我的发落早些到来,但是父亲除了咳嗽,什么也没说。我终于忍不住,一把跪倒在父亲的跟前,泪流满面地说:“爸,我让你失望了,你为什么不狠狠地打我一顿呢。”

  父亲缓缓地说:“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你从小就是一个好孩子。当别人坐在大学教室里听课时,你却在餐厅里端盘子,你不知道我有多心疼。但我从来没有对你失去信心过。就像我一直相信,总有一天你会亲口告诉我你退学的事实一样。”

  “但是,我却亲手粉碎了你的梦想。”我哭着说。

  “你错了,你快乐地生活,才是我最大的梦想。”说完,父亲又不住地咳嗽起来。

  第二天,我“押”着父亲去县城医院看病。临行前,我把一张银行卡偷偷地放在父亲床头的那叠家书下面。卡里存着我退学后父亲给我存的所有的生活费,一共是3900元。车子到了县城后,父亲没有直接去医院,而是习惯性地走到一家报刊亭前面,售报员似乎和父亲很熟,不用父亲开口,便从中挑出一本杂志,递给父亲。我站在父亲身边,看的清楚,那一期杂志上发表有我的文章。

  离开报刊亭前,父亲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拍拍我的肩膀,对售报员说:“这是我的儿子。”售报员说:“你儿子真有本事,每个月都有文章在杂志上发表。”满脸的微笑。

  这时,我又看到了父亲脸上灿烂而自豪的笑容,像2000年我考上大学的那个暑假一般的笑容。

【篇5】关于

关于“红岩”,关于信仰

人物新周刊》鹿宇明

《红岩》我看了第一集,觉得与其它的“红色题材”有着不同的基调,而后,更是看了吴宁的《红岩之想哪说哪》,自己一下子有了说话的欲望。在这之前,我大概就属于吴老师所说的那些个没有“表示理解或是客套一下的举动”的人,这倒不是有什么先入为主的看法,只是在一个不缺乏“新”的时代,对于“旧”我们已经培养出一种本能的漠视,尤其对于一个“红色题材”,“红岩”主题实在不能给我更多的想像空间。但像吴老师这样从美利坚回来的同事能被这么久地感动,其中一定有着不同一般的缘由。

“没有信仰的心灵无所敬畏,无所敬畏的心灵漂泊无根。红岩也许就是很多人心灵的故乡。”这是否意味着这次“红岩之旅”是一次找寻信仰的努力?是在这个被普遍认为“信仰缺失”的年代所做的一次精神朝圣?对于信仰,我一直是很矛盾的心态,一方面,信仰永远是一种诱惑,它让你不管面对怎样的生活都能“慷慨从容”;但另一方面,信仰又让我时时警惕,信仰往往意味着绝对确定,不再怀疑,意味着绝对真理的存在,《真理报》早就灰飞烟灭,真理还真的存在吗?

吴老师他们当然比我站得高看得远,他们的感动也绝不是对革命话语俯首称臣,当信仰问题被他们提出的时候,所指向的也不会是一个封闭的立场。因此,在《红岩》节目中,我看到了主创者打破惯常的思维的努力,他们试图以人道主义的立场超越战争状态下的忠奸分际,发现在意识形态争斗的底下具有普世价值的人性光芒和救赎精神。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不会因为这样的题材就简单予以排斥。我只是有些隐隐的担心,这样处心积虑的“温故知新”是否能够被正确的解读?

这是一个消费主义成为唯一的主义的时代,一个拜物教成为唯一的宗教的时代,如赖声川所说:“买、买、买!越多越好,越快越好!这已经成为我们生活最高指导原则了,再也没有任何指示给我们这个心灵空虚的时代了!”现实是平庸无奈的,从而此时对理想主义的价值缅怀几乎也成了另一种绝对正确的话语,我们很容易回到格瓦拉,回到法国大革命,回到“激情燃烧的岁月”,回到红岩,如同经常听到的“过来人”的话:“还是主席那会儿好!”

但我还是期待有更冷静的追问,激情是否可以脱离目的而单独存在?那激情所指的方向,是自由?还是禁锢?我们能否把信仰和激情从政治话语中清晰地剥离,让它能够成为世俗生活的养分,而不是一次又一次被先验真理所利用,把我们更快地推向“通往奴役之路”?

也许在个人精神生活的层面,无论怎样谈信仰都没有问题,但是当信仰从道德哲学变成政治哲学,甚至变成一种妄图改造社会的实践冲动,这样的信仰在被缅怀的同时,似乎也更值得反思。如果说人一定要有信仰,我宁愿信仰一种底线的人道主义,我觉得一个像样的信仰都应该是“教人活”而不是“教人死”,如果一个信仰总是煽动人们的愤怒,培育信徒们的殉道精神,那么这样的信仰就很值得怀疑,不论它所描绘的乌托邦如何美好。

有一个不厚道的问题:假如徐远举放下屠刀……?

我估计徐的命运会不错,特赦战犯之后说不定了还能当政协委员,但从渣滓洞白公馆昂首走出的英雄们能躲过后来的浩劫吗?这也许是个扯淡的问题,那换一个。周海婴先生2001年出版的《鲁迅与我七十年》一书披露了这样一件事,1957年反右开始后,著名翻译家罗稷南曾问主席:“要是鲁迅还活着,他可能会怎样?”主席回答:“以我的估计,鲁迅要么是关在牢里还要写,要么他识大体不出声。”上小学时老师曾经说,鲁迅先生要么在思想上已经入了党,甚至可能就是地下党,现在想起来笑掉大牙了。先生啥都敢说,就是不提自己有什么信仰,以致于49年之后也被批评是“虚无主义”,其实先生就是在坚持一个知识分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本分,坚持怀疑和批判的立场,不轻易臣服于任何一种主义。

在过去的一年,最感动我的一段话来自电视剧《亮剑》,李云龙两口子为书生出身的老战友赵刚介绍对象,女孩儿叫冯楠,第一次见面,两人有这样一段对话:

    “赵刚,既是老熟人,我想问个问题。”

    “请讲。”

    “一个青年学生投身革命二十年,出生入死,百战沙场。从此,世界上少了一个渊博的学者,多了一个杀戮无数的将军,请问,你在追求什么?为了什么?”

    “我追求一种完善的、合理的、充满人性的社会制度,为了自由和尊严。”

    “说得真好,尤其是提到人的自由与尊严,看来,你首先是赵刚,然后才是共产党员。那么请你再告诉我,如果有一天,自由和尊严受到伤害,受到挑战,而你又无力改变现状,那时你会面临着一种选择,你将选择什么呢?”

“反抗或死亡,有时,死亡也是一种反抗。”

电视剧只是小说的前半部分,听说要继续拍,可按照小说后半部分的内容,似乎不能再拍了。但唯有整个故事讲完,我们才能知道信仰的结局。

“红岩也许就是很多人心灵的故乡”,红岩,也许只是信仰出发的地方……

【篇6】关于

  我总是对离开抱有太多的幻想。是不是电视剧看多了,所以总觉得离别一定需要伤感一些,那才叫离别。但是,我生活中所有的离别又都是那么的普通。以至于总是会让我误认为,所谓的离别,是不是难过的只有我这个笨蛋而已?

  为了迎接离别。我总会想尽一切办法,去留下回忆。

  其实,我承认,对于离别这个词,我很感冒。

  我总是太把这个当成一回事。

  而笨笨的我,总会花很多的心思很多的钱去买一些纪念品。

  很多人觉得我很傻,可能甚至连当事人也觉得没有意义,或者是面对价值连城的纪念品感到诧异。

  我总是那么慷慨地对待别人,那么小气地对待自己。我是不是忘记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真理,我是不是把自己又设想成了某偶像剧的主人公呢?

  只是,钱买不到我想留住的一切。所以,哪怕花再多的钱,买再贵重的纪念品,也填补不了离别带给我的空虚与失落。

  所以。在一次次的离别演练中,我变得乐观了,我变得面对离别,就跟每天说再见一样。

  没有拥抱,没有眼泪,什么都没有,甚至连句再见都会忘记说。

  然后一个人躲起来哭。

  我失去了防备,我输了,可是,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