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地点:______________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供大家参考。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
究报告
地点:
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
容
荔枝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荔枝区残疾人康复中心
2、项目性质:新建
3、项目地点^荔枝区荔枝沟
4、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占地4亩,集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指导、用品用具供应为
一体的荔枝区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主要建设内容为:①新建一幢八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楼,砖混全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②配套建设餐厅、车
库,购置配备服务中心用具、相关设备,完善中心院墙、门楼及
绿化美化等附属工程。
5、投资规模:
项目概算总投资600万元。
①中心楼投资445.71万元;
②餐厅楼投资39.54万元;
③用具及设备投资97.07万元;
④其它附属工程投资17.68万元。
6、资金来源:项目投资600万元。其中,申请国家专项国
债资金480万元,地方配套120万元。
7、项目效益: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每年将对残疾人进行
康复训练指导500人次,提供用品用具供应350件,从而有效填
补荔枝区无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和场所的空白。对于提髙社会保
障能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具有极其显著的社会效益。
8、建设周期:项目计划2011年2月底以前完成所有前期准
备工作,2011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2011年11月竣工交付使用,建设周期9个月。
9、主管部门:荔枝区人民政府
10、设计单位:荔枝区建筑勘察设计院
11、建设单位:荔枝区残疾人联合会
负责人:郑昌平
二、项目可研单位及人员
1、项目可研单位
受荔枝区残疾人联合会申请委托,荔枝区项目咨询评估服务
中心承担荔枝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荔枝
区项目咨询评估服务中心,成立于2000年并经国家发改委认定
颁发了工程咨询丙级证书,2002年5月正式组建开展业务工作,隶属荔枝区发展计划局直接管理,现有各类在编专业技术人员
16人,主要从事建筑行业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咨询
评估等业务工作,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突出的工作业绩。
2、项目可研人员
可研执笔:詹进财(中心成员,工程师)
高聪(中心成员)
程家升(中心主任,工程师)
参论人员:
姜照选(中心成员,高级建筑工程师)
丁伯平(中心成员,建筑材料工程师)
审核人员:
梅光显(中心顾问,经济师)
审定人员:
程家升(中心主任,工程师)
三、研究依据
1、国家有关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规定要求。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意见》。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关于进一步做好2011年人口发展领域投资计划草案编报工作的函。
3、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
的通知》。
4、荔枝区残疾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实需要。
5、省、市关于建筑业的有关标准与要求。
6、荔枝区境内现行建筑业市场价格。
7、残疾人行业有关基础设施建设规范与要求。
8、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内容与深度要求。
四、简要结论
加强县级残疾人康复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残疾人康复训
练与服务、康复技术人才培养、社区康复服务指导、康复信息咨
询服
务、康复知识宣传普及、康复研究和残疾预防工作基础条件,是提高为残疾人社会综合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全面贯彻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
疾人事业发展意见》、《残疾人就业条例》等国家对于残疾人事业
发展相关政策的主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因
此,项目选择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关于进一步做
好2011年人口发展领域投资计划草案编报工作的函精神和国家
国债投资的政策导向,项目选项准确,建筑规模适度,建设投资
有保障,且基本条件优越,建筑技术有保证,社会效益显著,项
目建设切实可行,也十分必要。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区概况
(一)地理位置
荔枝区地处秦岭深山腹地,位于商洛市西南部的长江中游汉
江流域,界于北纬33°07’35"—33°04’42",东径108°34716"—109°36"55"之间,东与本市山阳县和湖北省员卩西
县接壤,南与本省安康市旬阳县毗邻,西与安康市宁陕县交界,北与本市柞水县相连,东西长97.5公里,南北宽64.2公里,土
地总面积3487平方公里。荔枝区境内山岭纵横,坡陡沟狭,切
割十分明显,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延伸倾斜,海拔高度344—2601米,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农业县。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全县共辖25个乡镇(14个镇11个乡),204个行政村,4个社区,1050个村民小组,74575户,285482人,其中:农业
户数64773户,农业人口
240361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1人,有回、满、壮等9个少数民族9949人,是全省重点少数民
族县。
荔枝区自然资源丰富,政治社会稳定,市场经济繁荣。特别
是进入“十一五”时期,陕西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作出了陕南以绿色产业为主,突破发展的战略决策,成为镇安经
济社会快速发展最大的历史机遇。随着西康髙速公路的全线贯
通,镇安已经融入西安一小时经济圈。同时国家《关中一天水经
济区建设规划》正式实施,荔枝区位于经济区辐射区范围内。全
县区位优势日趋明显,随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时期。截
止2009年底,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5.4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20.0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22亿元,财政总收入1.5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43元,农民
人均纯收入2384元,县域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三)项目区残疾人事业发展现状
1、人员状况:
全县有各类残疾人2723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3%,其中
视力残疾5788人、听力残疾3368人、言语残疾3299人、智力
残疾3887人、肢体残疾9858人、精神残疾932人。
2、年龄结构:全县现有0-14岁的残疾人1280人,占全县
残疾人的4.7%,有15-59岁的残疾人14430人,占全县残疾人
的53%,有60岁以上的残疾人11430人,占全县残疾人的42%。
3、就医状况:
(1)
就医与康复需求状况:我县目前有19880残疾人有医
疗服务与救助需求,占全县残疾人的73%,有7540人有康复训
练与服务的需求,占全县残疾人的27.5%(2)
就医现状:我县广大残疾人患病后靠自购药品治疗的占29%,未采取任何措施的占12%,只有59%的人选择到医院治
疗,即使到医院治疗也有38.5%的病人未按医生要求完成全程治
疗,其中95.3%的人是因经济困难未完成治疗,这些原因导致农
民陷入无病到患病,小病到大病的严性循环之中。
4、就业现状:我县目前在15岁以上残疾人中,有劳动能力
者为7460人,占全县残疾人的27.4%,有部分劳动能力者为11700人,占全县残疾人的43%,合计可劳动的残疾人19160人,占全
县残疾人的70.4%,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无职业技能
技术,使全县从事各种行业就业的残疾人只有6130多人,占有
劳动能力残疾人的32%,而残疾人的待业率为68%,是正常人的3倍。且在业的残疾人中从事体
力劳动的占96.6%,而从事文化
技术等行业的脑力劳动者仅占3.4%o
5、就学状况:
尽管我县残疾少年儿童的义务教育有很大的改善,但是我县
由于没有特殊教育学校,大部分残疾少年儿童都是随班就读,由
于普通学校没有专用的教学设备,难以推行个性化教育教学,使
随班就读的残疾少年儿童的教育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全县残疾
少年儿童的义务教育率只有63%,且教学质量还很低。
6、经济收入状况:我县残疾人由于受自身残疾人影响和自
然条件的限制,加之无职业技能,就业率很低,导致经济收入低、贫困面大,全县有各类贫困残疾人12600多人,占残疾人数的46.3%,其中特困的30%多人,人均收入低于680元的残疾人约
占28%,861-800元的占有35%,全县有21%的残疾人靠种粮为生,靠低保维护生活,6%的残疾人靠国家救济渡日,生活在极度贫困
的状况下。
二、项目提出的背景
荔枝区属秦巴山区老、少、边、穷的国定贫困县。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信息闭塞而导致经济文化落后,人民群众生活相对困
难。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和全县人民的奋发努力,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十五”、“十一五”期间,荔枝区委、县政府确立了
“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开放活县”发
展战略,突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全力加大农村及农
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认真落实中央各项惠民政策,切实加强
农村新农村建设、农民医保、义务教育、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等各项工作,农村贫困人口、残疾
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的改善。但是,由于地域、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山区贫
困的荔枝区基础薄弱,起步较晚,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地方财政
极其困难,属保工资型国家重点转移支付的贫困县。尤其是残疾
人综合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尚未起步,发展投入资金严重不足,没
有专门的服务机构和场所,极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推
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形势与长远发展的要求。
目前,全县残疾人事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一是残
疾人就业困难。首要问题根据身体状况掌握技能少。第二是县内
无技能培训机构和技能服务设施。第三缺乏资金,不能脱贫;二
是特殊教育得不到享受。全县有8-17岁聋哑儿,不能正规启蒙
教育,随年龄增大学到知识少,严重阻碍社会、家庭、生产、生
活的发展。伴随着年龄的增大,丧失学习的良好时机,影响一生
的生活质量,有的因残疾生产生活困难,找不到伴侣打光棍,到
老了还是社会负担。有的人因残疾难就业,形成精神崩溃,观念
落后;三是残疾人康复训练滞后,多数残疾人因病致残后,无条
件康复训练,时间长了形成残疾明显升级,得不到较好的康复训
练,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这三个在残疾人生产、生活方面
存在的严重问题,严重影响了残疾人的生产生活质量和脱贫致富
步伐的加快。究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县因经济贫穷、落后,残疾
人服务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对残疾人的康复训练与服务、康复技
术人才培养、社区康复服务指导、康复信息咨询服务、康复知识
宣传普及、康复研究和残疾预防处于空白布点。
为了贯彻中央残疾人工作会议精神,在“十二五”期间,将
残疾
人事业的发展,纳入经济社会的发展的一个突出重点,做好
此项工作,是政府执政为民的一个明显展示,是人权保障事业的有力保证。为了加快镇安残疾人服务事业的发展步伐,特计划申
请上级投资建设荔枝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届三中全
会和中共中央《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意见》精神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
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将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谱写新的篇章。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
标,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
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
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008年3月280,胡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促进
残疾人事业作出了新的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促
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意见》。同时新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由十
一届人大常委会2008年4月2日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7月
1日起实施。《意见》明确指出,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有利于
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改
革发展成果;有利于调动残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
挥残疾人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经济社会又快
又好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人权事业全面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制
度的优越性。
《意见》明确提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及康复、医疗卫生、教育、就业服务、托养、文化体育等服务设施要纳入
城乡公益性建设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并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和农
村地区倾斜。因此实施本项目,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
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意见》精神
的具体举措。
(二)项目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全面构建和
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残疾人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帮助的社会群
体。我县有各类残疾人2723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3%o县委、县政府历来十分关心残疾人,髙度重视发展残疾人事业,特别是
改革开放以来,釆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全县残疾人事业不
断发展壮大,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和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生活
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髙。但是,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基础差等原因,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还仅仅处于初始阶段,残疾人总体生活状况
与社会平均水平存在的差距非常大。
我县残疾人由于受自身残疾人影响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加之
无职业技能,就业率很低,全县从事各种行业就业的残疾人只有
6130多人,占有劳动能力残疾人的32%,而残疾人的待业率为
68%,是正常人的3倍。残疾人就业困难导致残疾人家庭经济收
入低、贫困面大。全县有各类贫困残疾人12600多人,占残疾人
数的46.3%,其中特困的30%多人,人均收入低于680元的残疾
人约占28%,861-800元的占有35%,全县有21%的残疾人靠种粮
为生,靠低保维护生活,6%的残
疾人靠国家救济渡日,生活在极
度贫困的状况下。
因此,切实加强残疾人服务基设施建设,大力促进残疾人事
业的发展,改关善残疾人现状,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项目建设,是实现经
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三)项目建设是实现全县残疾人综合服务机构零突破,切
实解决残疾人现实困难的迫切需要。
我县因经济贫穷、落后,残疾人服务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对
残疾人的康复训练与服务、康复技术人才培养、社区康复服务指
导、康复信息咨询服务、康复知识宣传普及、康复研究和残疾预
防处于空白布点。
目前我县有各类社会医疗机构29所,没有专门的残疾人医
疗卫生机构,广大残疾人患病后靠自购药品治疗的占29%,未釆
取任何措施的占12%,只有59%的人选择到医院治疗,即使到医
院治疗也有38.5%的病人未按医生要求完成全程治疗,其中
95.3%的人是因经济困难未完成治疗,这些原因导致农民陷入无
病到患病,小病到大病的严性循环之中。
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基本没有开展。残疾人康复训练滞
后,导致残疾人因病致残后,无条件康复训练,时间长了形成残
疾明显升级,得不到较好的康复训练,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
由于没有特殊教育学校,大部分残疾少年儿童都是随班就
学,使随班
就读的残疾少年儿童的教育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全
县残疾少年儿童的义务教育率只有63%,且教学质量还很低。
拟建的荔枝区残疾人康复中心是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为全县
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康复服务的综合性康
复机构和技术资源中心,承担着康复训练与服务、康复技术人才
培养、社区康复服务指导、康复信息咨询服务、康复知识宣传普
及、康复研究和残疾预防等工作。项目建成后,将为全县广大残
疾人创造一个专门的康复服务机构,是切实解决残疾人现实困难
的迫切需要。
第三章
项目地址及建设条件
—、项目地址
荔枝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项目,经过相关部门认真勘察设
计,选址于荔枝区永乐镇南边建设,前临云镇河,后靠枣树苓,西至张家承包地,东至王新发承包地。是一个环境优雅,雨量充
沛、日照充足、交通方便、食宿便捷的地方,宜于建设残疾人康
复中心。
二、建设条件
1、地理位置优越。
荔枝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项目,选址于荔枝区永乐镇南
边建设,距县城2.5公里,距离镇云公路主干线100米,汛期有
吊桥,公交车早05-21点,30分钟一次。本地居住村民500多人,常年从事蔬菜种植,有农家乐40余家,周边无厂矿企业污
染,无噪音,无滑坡体威胁。交通、通讯便捷,依山傍水,环境
幽雅,空气新鲜,是理想的残疾人康复治疗、教育培训综合服务
的地点,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2、“三通”条件较好
(1)
公路畅通。项目地距县城仅2.5公里,距离镇云公路
主干线仅100米,汛期有吊桥,公交车早05-21点、,30分钟一
次。交通非常便利,建设物资运输使用畅通便捷。
(2)
水源方便。项目区内已通自来水,常年水源供应有保
证,且县河从面前经过,工程建设和生活用水十分方便。
(3)
电力有保障。项目区通过城电网改造工程的实施,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