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3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古诗注释译文及赏析3篇

时间:2022-12-31 18:30:03 来源:网友投稿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古诗注释译文及赏析1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⑴晓出:太阳刚刚升起。净慈寺:全名“净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古诗注释译文及赏析3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古诗注释译文及赏析3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古诗注释译文及赏析1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⑴晓出:太阳刚刚升起。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⑵毕竟:到底。六月中:六月中旬。

  ⑶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同:相同。

  ⑷接天:像与天空相接。无穷:无边无际。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⑸映日:日红。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译文

  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绝。此诗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首二句以“毕竟”二字领起,一气而下,既协调了*仄,又强调了内心在瞬间掠过的独特感受。然后顺理成章,具体描绘这使他为之倾倒与动情的特异风光,着力表现在一片无穷无尽的碧绿之中那红得“别样”、娇艳迷人的荷花,将六月西湖那迥异于*时的绮丽景色,写得十分传神。诗的.后两句是互文,文义上交错互见,使诗句既意韵生动,又凝练含蓄。

  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这两句是写六月西湖给诗人的总的感受。“毕竟”二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风光的独特、非同一般,给人以丰富美好的想象。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诗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具体地描绘了“毕竟”不同的风景图画:随着湖面而伸展到尽头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无穷”的艺术空间,涂染出无边无际的碧色;在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那么明丽。连天“无穷碧”的荷叶和映日“别样红”的荷花,不仅是春、秋、冬三季所见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时期才能看到。诗人抓住了这盛夏时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贴切。这种在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杨万里的诗以白描见长,就这点来说,这是诗不失为他的代表作之一。从艺术上来说,出了白描以外,此诗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实相生。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示具体形象,为实。虚实结合,相得益彰。二是刚柔相济。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而诗人却把它写得非常壮美,境界阔大,有“天”,有“日”。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这样,阳刚与柔美,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古诗注释译文及赏析3篇扩展阅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古诗注释译文及赏析3篇(扩展1)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赏析3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赏析1

  (课初:初读古诗,弄清题意。反复朗读,达到琅琅上口,粗略了解诗中描绘的是西湖六月的荷景。)

  师:虽然我们这儿不是荷乡,但同学们对荷一定不陌生。哪些同学见识过或了解荷?向大家介绍介绍。

  生1:荷叶像个大圆盘,荷花很好看,它还长莲子,藕可以吃。

  生2:我家里栽过荷,荷叶的茎上有小刺,有点戳手……

  师:那不是茎,是叶柄也叫荷梗。(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两个词)藕才是荷的茎。

  生3:我在电视上看过,早晨,荷叶上有许多露珠,像颗颗珍珠,风一吹,滚来滚去的。好看极了。

  生4:荷叶不沾水,听爷爷说,他小时候常用荷叶当雨伞,头发一点儿也不潮湿。

  生5:我家里有幅画,荷花有红的,有白的,非常好看。里面包着嫩黄的莲蓬。

  生6:不对,我买过的莲蓬是青色的。

  生5:你买的是成熟的莲蓬。

  生7:我外婆家包了个荷塘,有回我到她家玩,离荷塘老远,就闻到一股清香,简直要把我陶醉了。外婆撑着小船带我下塘,船像把大剪子,把挤在一起的荷叶撕开来。真有意思!

  师:哎呀,听同学们一说,我们仿佛到荷塘里走了一趟。去年,我们学过一篇叶圣陶爷爷的《荷花》,再次回味一下吧--

  (放《荷花》录音。听着听着,不少同学情不自禁地跟着录音轻声朗诵起来。)

  师:同学们,宋代大诗人杨万里所欣赏的是杭州西湖的荷。当时的西湖跟我们镇差不多大。广阔的.西湖,栽种了好多好多的荷,(指插图)看,这是西湖的一角。八百年前的一个夏天,你,就是大诗人杨万里,陪同友人刚走出净慈寺,清风拂面而来,一幅赏心悦目的景象映入眼帘……

  (师非常投入地朗诵诗,生边听边看图。接着自由吟诵,学生有的摇头晃脑,呈陶醉状。)

  师;请各位诗人交流交流自己的所见所感吧——

  生:到底是西湖的夏天,这景色就是不同于其他季节。那么多的荷叶碧绿碧绿的,柔和的阳光把粉红的荷花照得格外红艳。

  生:六月的早晨,我把林子方兄送出净慈寺。啊,好一派夏天的风光!西湖的水面上多么旺盛的一片荷呀。一朵朵莲花就像一个个美丽的姑娘,穿着粉红的衣裳。莲叶呢,碧玉一般,有的为莲花姑娘打伞遮太阳,有的给莲花姑娘当椅子。无数的莲叶把湖面铺成巨大的绿毯。一股股清香随风飘散。

  生:……我循着清香来到湖边,啊,莲叶挨挨挤挤,一直长到天边,远望像一片绿海。莲花在阳光照耀下,粉红粉红的,花瓣上的水滴像亮亮的水晶,风一吹,水晶就调皮地滚落下来,丁冬一声。我轻轻摘下一片花瓣,舀起一口湖水,啊,又香又甜!我忍不住吟诗一首……

  生:……莲叶无边无际,好像给西湖穿上了碧绿的裙子。近看圆盘似的莲叶上,滚动着珍珠似的露珠,叶脉多么清晰啊……

  生:……荷花白里透红,与众不同。几片雪白的花瓣合抱在一起,像亲密无间的姐妹,中间是金黄色的小莲蓬,多像个骄傲的公主啊……

  [评析]

  古诗,文学长河中历久弥香的一朵芙蓉,其言简意丰对今天的阅读教学却构成了挑战。古诗教学的惯例是字词落实、破译诗句、机械记忆,一首情韵悠长的古诗往往经过一番煎炒烹煮,成为一堆杂碎,填进孩子们肠胃。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学生是阅读和体验的主体”,古诗教学如何抵达心灵,焕发诗情呢?上面的案例辟出了一条通幽的曲径。

  初读之后,教学没有长驱直入,课堂峰回路转。“哪些同学见识过或了解荷?”教师看似漫不经心的一问,链接了学生的记忆,勾连出大量的阅历和体验。电视、图画或耳闻、目睹的有关荷的信息纷至沓来,交汇、共享,凑成鲜活、丰满的荷的感性世界。无形之中,学生握住了一把钥匙,杨万里的荷花天地已悄然洞开。回味叶老的《荷花》、欣赏插图,这是教师架设的第二阶梯,既是表象素材的继续储备,又是感性形象凝结为语言的范例。学生建构知识的良好环境与支撑基本形成。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到此时,在听范读、自由诵读中,对话主体——学生,凭藉现有的语感“图式”,游刃于字里行间,浮想联翩,神与物游,解读、同化、丰富着诗歌意境,崭新意象油然生成,呼之欲出。当问题情境出现:“你,就是大诗人杨万里,陪同友人刚走出净慈寺,清风拂面而来,一幅赏心悦目的景象映入眼帘……”学生们移情换位、见仁见智,口吐缤纷的“莲花”,抒发独特的才思,实现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唤醒经验,激活体验,提炼境外之象,创设情境……课程资源经过有机整合,学生得以跨越千年时空,倾听文字的脉搏,触摸作者的情思,置身特定的情境。这般“无限风光”,绝非专注于咬文嚼字所能祈望的。“汝果欲‘教’诗,功夫在诗外。”不是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赏析2

  (课初:初读古诗,弄清题意。反复朗读,达到琅琅上口,粗略了解诗中描绘的是西湖六月的荷景。)

  师:虽然我们这儿不是荷乡,但同学们对荷一定不陌生。哪些同学见识过或了解荷?向大家介绍介绍。

  生1:荷叶像个大圆盘,荷花很好看,它还长莲子,藕可以吃。

  生2:我家里栽过荷,荷叶的茎上有小刺,有点戳手……

  师:那不是茎,是叶柄也叫荷梗。(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两个词)藕才是荷的茎。

  生3:我在电视上看过,早晨,荷叶上有许多露珠,像颗颗珍珠,风一吹,滚来滚去的。好看极了。

  生4:荷叶不沾水,听爷爷说,他小时候常用荷叶当雨伞,头发一点儿也不潮湿。

  生5:我家里有幅画,荷花有红的,有白的,非常好看。里面包着嫩黄的莲蓬。

  生6:不对,我买过的莲蓬是青色的。

  生5:你买的是成熟的莲蓬。

  生7:我外婆家包了个荷塘,有回我到她家玩,离荷塘老远,就闻到一股清香,简直要把我陶醉了。外婆撑着小船带我下塘,船像把大剪子,把挤在一起的荷叶撕开来。真有意思!

  师:哎呀,听同学们一说,我们仿佛到荷塘里走了一趟。去年,我们学过一篇叶圣陶爷爷的《荷花》,再次回味一下吧--

  (放《荷花》录音。听着听着,不少同学情不自禁地跟着录音轻声朗诵起来。)

  师:同学们,宋代大诗人杨万里所欣赏的是杭州西湖的荷。当时的西湖跟我们镇差不多大。广阔的西湖,栽种了好多好多的荷,(指插图)看,这是西湖的一角。八百年前的一个夏天,你,就是大诗人杨万里,陪同友人刚走出净慈寺,清风拂面而来,一幅赏心悦目的景象映入眼帘……

  (师非常投入地朗诵诗,生边听边看图。接着自由吟诵,学生有的摇头晃脑,呈陶醉状。)

  师;请各位诗人交流交流自己的所见所感吧——

  生:到底是西湖的夏天,这景色就是不同于其他季节。那么多的荷叶碧绿碧绿的,柔和的阳光把粉红的荷花照得格外红艳。

  生:六月的早晨,我把林子方兄送出净慈寺。啊,好一派夏天的风光!西湖的水面上多么旺盛的一片荷呀。一朵朵莲花就像一个个美丽的姑娘,穿着粉红的衣裳。莲叶呢,碧玉一般,有的为莲花姑娘打伞遮太阳,有的给莲花姑娘当椅子。无数的莲叶把湖面铺成巨大的绿毯。一股股清香随风飘散。

  生:……我循着清香来到湖边,啊,莲叶挨挨挤挤,一直长到天边,远望像一片绿海。莲花在阳光照耀下,粉红粉红的,花瓣上的水滴像亮亮的水晶,风一吹,水晶就调皮地滚落下来,丁冬一声。我轻轻摘下一片花瓣,舀起一口湖水,啊,又香又甜!我忍不住吟诗一首……

  生:……莲叶无边无际,好像给西湖穿上了碧绿的裙子。近看圆盘似的莲叶上,滚动着珍珠似的露珠,叶脉多么清晰啊……

  生:……荷花白里透红,与众不同。几片雪白的花瓣合抱在一起,像亲密无间的姐妹,中间是金黄色的小莲蓬,多像个骄傲的公主啊……

  [评析]

  古诗,文学长河中历久弥香的一朵芙蓉,其言简意丰对今天的阅读教学却构成了挑战。古诗教学的惯例是字词落实、破译诗句、机械记忆,一首情韵悠长的古诗往往经过一番煎炒烹煮,成为一堆杂碎,填进孩子们肠胃。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学生是阅读和体验的主体”,古诗教学如何抵达心灵,焕发诗情呢?上面的案例辟出了一条通幽的曲径。

  初读之后,教学没有长驱直入,课堂峰回路转。“哪些同学见识过或了解荷?”教师看似漫不经心的一问,链接了学生的记忆,勾连出大量的阅历和体验。电视、图画或耳闻、目睹的有关荷的信息纷至沓来,交汇、共享,凑成鲜活、丰满的荷的感性世界。无形之中,学生握住了一把钥匙,杨万里的荷花天地已悄然洞开。回味叶老的《荷花》、欣赏插图,这是教师架设的第二阶梯,既是表象素材的继续储备,又是感性形象凝结为语言的范例。学生建构知识的良好环境与支撑基本形成。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到此时,在听范读、自由诵读中,对话主体——学生,凭藉现有的语感“图式”,游刃于字里行间,浮想联翩,神与物游,解读、同化、丰富着诗歌意境,崭新意象油然生成,呼之欲出。当问题情境出现:“你,就是大诗人杨万里,陪同友人刚走出净慈寺,清风拂面而来,一幅赏心悦目的景象映入眼帘……”学生们移情换位、见仁见智,口吐缤纷的“莲花”,抒发独特的才思,实现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唤醒经验,激活体验,提炼境外之象,创设情境……课程资源经过有机整合,学生得以跨越千年时空,倾听文字的脉搏,触摸作者的情思,置身特定的情境。这般“无限风光”,绝非专注于咬文嚼字所能祈望的。“汝果欲‘教’诗,功夫在诗外。”不是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古诗注释译文及赏析3篇(扩展2)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1

  今天正好教这两首小诗,像往常教诗一样,我先用正楷将两首诗抄在黑板上,然后就开始了新课。简单地疏通了一下诗的意思之后,教学进入了赏析阶段。《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首先从课题入手,仅仅11个字,就把时间、地点、事情交代清楚了,堪称简洁、精炼的好题。然后,我问学生:“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个字、词或者句子?”生:“翻”,资料上说是打翻的意思,我觉得解释为翻滚更好。黑云来势汹汹,从天边翻滚而来,抓住了夏雨“急”的特点来写,还从侧面写了风。生:“白雨”,雨本来是没有颜色的,由于雨下得大,像从天上倒下来似的,所以就成了白色。说明夏天的雷阵雨下得很大。生:“乱”,毫无章法,杂乱无章的样子,我仿佛看到了暴雨打在船头,溅起的水珠像调皮的孩子似的,蹦蹦跳跳进了船舱。生:“忽”,一阵风将云和雨都吹散了,拨云见日,让人心情舒畅。说明夏天的雨来也快,去也快。……师:同学们都关注了诗中的字,从中读出了夏雨的特点,这很好!文章中写到了哪些自然景象和景物?作者是怎么把它们有机融合在一起的?生:“云”“雨”“风”“水”“山”“船”“地”“楼”生: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串联起来的,好像是从上到下,又好像是由远及近。反正是根据下雨的过程依次出现的。师:作者是“醉书”,自然是粗线条的概括,就好像用文字即兴创作了一幅写意水墨画。其实这幅画的作者不仅仅是苏轼,还有……生:大自然师:对,这就是大自然的杰作。作者如此巧妙的构思,如此精炼的语言,仅仅是为了写景吗?生:(思考片刻)师:可以联系作者的生*和遭遇来想想。生:作者写景的同时好像也在借景色抒发自己的情感。作者一生报国无门,所以经常会有一些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师:那作者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呢?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始,诗人的心情好像夏天下雨之前一样,突然间就感到有些郁闷,心中有点不舒服,但是这种感觉还没有完全占据他的心(黑云翻墨未遮山)。然后,他来到望湖楼喝起了酒,天也下起了雨,几杯酒下肚后,诗人有些醉了(白雨跳珠乱入船)。一阵风吹来,天渐渐放晴了,诗人抬头看看周围,移步窗前,凭栏临风,顿时感到心里的阴霾一扫而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涌上心头。(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的赏析也是从题目开始的。题目中就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比前一首诗的题目还要好。紧扣“送”展开赏析师:从诗歌的题目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具体体现在哪个字上?生:“送”师:可是诗歌的内容却在写西湖六月的景色,写了莲叶、荷花。真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看来,大诗人写文章也有离题的时候。生:(有人说“是啊”,有人说“不是”,还有人在沉思)一生试探着举手说:我觉得没有离题,诗中写到了“莲叶”、“荷花”,这两者是不可分离的,可能是诗人想对林子方说,我们俩的感情深厚,此时真是难分难舍。(生纷纷举手)生:诗人还写到“莲叶”“接天”、“映日”“荷花”,可能是说自己和友人的感情就如同这些一样,如果自己是“荷花”,那友人就是“日”,彼此互相映衬,相映成趣。生:“无穷”说明情深意长、“别样”说明与众不同。作者就是用这些比方来告诉友人,其实,他很希望友人能够留下来。

  学习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歌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 通过反复诵读诗歌,体味古诗的节奏、韵律和意境,体会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圈划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并摘录到书上)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洴塘村)。南宋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等。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辞官归家,闲居乡里。在*文学史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 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并掌握)

  2、理解诗意,感情朗读。(根据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三、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赏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参加吧!)

  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

  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提示总结:从诗题看,这是诗人早晨出门送友时即景发兴之作。净慈寺,杭州西湖边上的一个古寺,今存。林子方,作者的朋友。这首诗写的是杭州西湖的景色,表现了诗人美好的情怀。西湖的美是多彩多姿的,该从哪些方面、什么角度去描写她的美呢?绝句这种短小精粹的诗体,不允许作者面面俱到地铺叙。于是,诗人选取了眼前所见的莲叶、荷花,予以集中描绘。头两句,概括抒写西湖的六月,六月的西湖,切时切地。指出六月西湖的风光毕竟不同他时他处,即不同于西湖的其他时节,不同于六月的其他地方。这就有力地吸引着读者,把读者的思绪带进西湖美景中去。四时,通常指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应当理解为六月以外的时节。

  怎么个不同呢?三、四句,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碧万顷、连接天日的荷塘景色:那碧绿色的莲叶,极目一望,无际无涯;在这莲叶中间,挺立着一朵朵红得特别出色、红得特别艳丽的荷花。荷花为什么这样红?因为朝阳映照其上,增添了无限光彩,所以显得如此美丽动人。这两句是对偶句子,“莲”、“荷”本是一物,而诗人把二字错开使用,避免了重复,可见其苦心。莲叶“无穷碧”是“接天”的结果,荷花“别样红”却是“映日”所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译文+赏析+练习

  晓出①净慈寺②送林子方③

  【宋】 杨万里

  毕竟④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⑤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⑥,映日荷花别样⑦红。

  【注释】

  ①晓出:太阳刚升起。②净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③林子方:作者的朋友。④毕竟:到底。⑤四时:春夏秋冬四季。⑥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⑦别样:宋代俗语,特别的。

  【译文】

  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 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 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阅读训练】

  (1)首句似以“突兀”的语气开头,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____的语气中感受到了。 (赞叹)

  (2)三、四两句诗人用一“____”和“____”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莲叶无边,既写出了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_____”与“____”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 (碧 红 映日 荷花)

  (3)诗人先写____,再叙_____,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得效果,让人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全诗明白晓畅。 (感受 实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诗人的中心立意不在畅叙友谊,或者纠缠于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它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惊采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相反,更加显示了作者驾驭文字能力的奇绝和构思的巧妙。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2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西湖,是一首诗,是一幅画。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无不为这人间天堂的美景所倾倒。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谁能来背一背?

  2、今天,让我们走近南宋诗人杨万里,去看一看他眼中的西湖又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二、悟诗情。

  1、这首诗里没有一个生字,你能把它读好吗?(指名读)

  2、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这首诗,能不能说一说你的预习所得?先在小组里议一议,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来汇报。(作者、写作背景、词语、诗句意思)

  3、播放视频,谈感受。(美、壮观)

  4、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这种情景吗?

  出示词语积累:荷叶——挨挨挤挤、错落有致、随风摇曳碧盘滚珠

  荷花——亭亭玉立,暗香浮动、嫩蕊凝珠轻摇曼舞

  5、试试看,怎样能读出这种美呢?读出你不同的感受来。自由读、指名读(配乐)

  6、孩子们,如果你就是杨万里,当你和友人畅谈一夜从寺中走出时,一副清秀幽雅的荷花图跃入眼帘,你会吟诵——(学生朗诵古诗)

  当你和友人漫步岸边、与友人依依惜别时,阵阵荷香迎面飘来、沁人心脾,你会不由自主地吟诵——(学生朗诵古诗)

  当你和友人荡舟湖中,从层层叠叠的荷叶中穿梭而过依依话别时,忽见阳光下的荷花竟如此晶莹剔透,你会情不自禁的吟诵——(学生朗诵古诗)

  7、一池的绿叶红花,让我们大家读出了别样的风情、别样的滋味。播放歌曲。谁也想来高歌一曲?

  8、播放课件——西湖六月一望无垠的荷花盛开景色。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如此壮观的景象是否给予了你心灵的震撼。面对此情此景,杨万里写下了千古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此时的你又该如何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呢?请同学们每人写两句诗,写出你此时的所见及所想。(指名上黑板板书。)

  三、拓展

  1、孩子们,同样是写西湖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出示表格。

  2、小组讨论,汇报。

  3、杨万里的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成了写荷花的千古绝唱,其实他还有一首写荷花的诗也是脍炙人口。知道是哪一首吗?出示《小池》。大家比较一下,这两首同样写荷花,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送荷花诗。

  4、诗题中一个“送”字,不由让我们想到了不少学过的送别诗,谁能背诵几句?

  5、这首诗题为送别,可诗中却一字未提,你怎样理解?

  6、总结:同学们,骄阳似火中吟诗,它是你解渴的一杯清茶;月圆人欢时吟诗,它是你抒情的一枝好花;烦恼萦绕时吟诗,它是你消愁的一曲笙歌。就让我们在诗文化的浸润中茁壮成长,营造出属于自己的碧海蓝天!

  四、作业:

  1、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继续收集关于描写西湖的诗,描写荷花的诗,送别诗,比较异同。

  3、推荐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3

  学习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歌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 通过反复诵读诗歌,体味古诗的节奏、韵律和意境,体会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圈划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并摘录到书上)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洴塘村)。南宋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等。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辞官归家,闲居乡里。在*文学史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 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并掌握)

  2、理解诗意,感情朗读。(根据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三、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赏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参加吧!)

  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

  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提示总结:从诗题看,这是诗人早晨出门送友时即景发兴之作。净慈寺,杭州西湖边上的一个古寺,今存。林子方,作者的朋友。这首诗写的是杭州西湖的景色,表现了诗人美好的情怀。西湖的美是多彩多姿的,该从哪些方面、什么角度去描写她的美呢?绝句这种短小精粹的诗体,不允许作者面面俱到地铺叙。于是,诗人选取了眼前所见的莲叶、荷花,予以集中描绘。头两句,概括抒写西湖的六月,六月的西湖,切时切地。指出六月西湖的风光毕竟不同他时他处,即不同于西湖的其他时节,不同于六月的其他地方。这就有力地吸引着读者,把读者的思绪带进西湖美景中去。四时,通常指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应当理解为六月以外的时节。

  怎么个不同呢?三、四句,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碧万顷、连接天日的荷塘景色:那碧绿色的莲叶,极目一望,无际无涯;在这莲叶中间,挺立着一朵朵红得特别出色、红得特别艳丽的荷花。荷花为什么这样红?因为朝阳映照其上,增添了无限光彩,所以显得如此美丽动人。这两句是对偶句子,“莲”、“荷”本是一物,而诗人把二字错开使用,避免了重复,可见其苦心。莲叶“无穷碧”是“接天”的结果,荷花“别样红”却是“映日”所致。

  《夜雨寄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案教学设计

  学 习

  目 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古诗有关知识及作者的文体常识,理解诗句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与探究,理解诗意并赏析诗歌。

  3.情感与价值观:感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传统文化魅力及诗的意境美。

  重 点

  难 点 重点:运用联想和想象赏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感知诗中塑造的艺术形象。

  难点:体会诗人的感情,感受诗的意境美。

  教 法

  选 择 诵读、比较与讨论 课 型 新授课

  课 前

  准 备 查找资料、准备课件 是否采用多 媒 体 是

  教 学

  时 数 1 课时 教学

  时数 第 1课时 备 课

  总 数 第 67 课时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4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

  2. 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的意境。

  3. 通过朗读,感受西湖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吟诵古诗。

  教学难点:感受、欣赏西湖美景,体悟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欣赏西湖四时美景,导入新课。

  1.南宋诗人杨万里也曾到过西湖,并写下了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看老师把这首诗写下来。(板书这首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如诗如画的西湖,感受西湖的迷人风光。

  二、读古诗,知诗意,想诗境。

  1.看到同学们自信的神情,我知道同学们肯定会读会背这首诗了,谁想展示一下?

  2.指名学生说诗意。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请大家轻轻打开课本,读一读诗文,选择一个话题,与同桌交流。

  我知道了——哪一句诗能读出这个意思?

  我看到了——从哪一句诗看到的?

  我想到了——哪句诗让你想到了?(评价语:你能真会读书,你真会思考,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感受很独特)

  3.苏轼曾这样赞美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不论是明媚的早晨,还是绚丽的黄昏,不论是晴雨雾雪,还是春夏秋冬,西湖都是那么迷人。诗人杨万里眼中,西湖什么时候最美?(六月中)

  4.诗人看到这样的美景,情不自禁地这赞叹:啊!

  5.诗人用哪一个词表达了对西湖的独爱?(毕竟)。(打出原诗)(读)

  6.我们理解古诗,有时需要按现在的语言习惯调整词语的顺序。想一想,可以怎样调整呢?

  读一读,哪一种表达方式更好?

  你对古诗真有研究,是呀,诗人这样写正是为了和仄押韵和更好地表达感情。你能读出作者对六月西湖的特别喜爱吗?

  7.在诗人的眼中,六月的西湖是最美的。请同学们读读后两句诗,六月的景色美在哪儿呢?

  8.同学们想一想,无穷碧的莲叶,青翠欲滴的莲叶,一个挨着一个,一片连着一片,铺满了西湖,我们想到了哪些词?诗中哪一个词体现了这一特点?(接天)

  接天的莲叶中点缀着怎样的荷花?为什么会别样红呢?(阳光映照和绿叶衬托)

  9.莲叶是美的,荷花是美的,它们相互映衬,融为一体,从眼前一直铺到天边,是多么壮观呀!让我们再读一读,去想象这样的画面,去感受这样的美。(指板书)

  三、悟诗情。

  学习了诗句,我们再关注诗的题目。从题目中我们读懂了什么?从题目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而从内容看,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是不是诗人杨万里沉醉于美景而忘却了朋友?

  四、古诗讲究和仄押韵,读起来抑扬顿挫,优美动听,唱起来也别有一番情趣,现在我们来唱一唱吧!

  五、拓展延伸。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5

  一、 教材简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十册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这是一首以写景代送别之作。作者以眼前景物入诗,构思新颖,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终究”、“映日”、“别样”等词的意思;

  2、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

  (二)能力目标:

  1、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自已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已的所想、所感;

  3、激起同学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三)情感目标:

  了解诗所描写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四、教学设想:

  本设计将“感悟诗意、品味诗情”作为研读目标,运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模式,依据《语文课程规范》的要求,在教学环节中处处以同学为主,努力体现“以课本为凭借,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现代教学理念。并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创设氛围,再现古诗所描绘的意境,提供有关资料(作者、时代背景、字词意思、课外阅读资料等),给同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提供*台。

  五、媒体选用情况表:

  内容要点

  学习水*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使用

  时间

  资料来源

  媒体作用

  媒体方式

  导入

  注意反应

  CAI

  课件

  文字

  (三首送别诗)

  1分钟

  自制

  创设氛围

  边读边想

  范读

  感受

  CAI

  课件

  声音、图像、文字

  (西湖美景)

  0.5分钟

  剪辑

  整体感知引入意境

  边看边听

  作者简介

  知识

  CAI

  课件

  文字表达

  (作者、时代背景)

  0.5分钟

  自制

  提供资料了解作者

  边听边记

  感悟诗意

  理解接受

  CAI

  课件

  文字表达

  (字词句意)

  因同学而定

  自制

  提供资料协助理解

  同学自查

  感情吟诵

  理解接受反应

  CAI

  课件

  音乐、图像

  (西湖美景)

  1分钟

  剪辑

  再现意境

  边播放边写吟诵

  写写画画品味诗情

  接受反应组织

  CAI

  课件

  背景音乐

  5分钟

  剪辑

  渲染气氛、交流

  边播放 边写画、交流

  欣赏积累

  知识拓展

  CAI

  课件

  文字

  (杨万里其它诗作)

  2分钟

  自制

  提供资料

  边看边读边记

  六、教时布置: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过程:

  1、创设氛围,导入课题:

  (1)CAI课件出示:《别董大》(高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赠别》(杜牧),同学读诗;

  (2)问:这三首诗在内容上有什么一起点?(送别之作)

  (3)师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首送别之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初读古诗,引入意境:

  (1)CAI课件出示:西湖初夏时的美景,范读课文;

  (2)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CAI课件)。

  3、小组交流,感悟诗意:

  (1)同学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讨论、解读诗意,遇到困难时,可点击鼠标,在多媒体课件中查找自已想要了解的内容;

  (2)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同学自由更正、自由补充。教师归纳、点拨。

  (3)CAI课件:再现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同学反复吟诵古诗。

  4、写写画画,品味诗情:

  (1)各学习小组用自已喜欢的方式,把诗中所描绘的意境表达出来。(CAI课件播放背景音乐,同学作画、写话等)

  (2)交流、评析。

  5、拓展阅读,积累语言:

  (1)CAI课件出示:杨万里的其它诗作,同学自已吟诵;

  (2)选一首自已喜欢的诗改写成短文;

  八、形成性练习:

  1、课外搜集、背诵杨万里的其它诗作,选一首自已喜欢的诗改写成短文;

  2、课外搜集、背诵其它写送别的诗词。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6

  一、导入新课

  导入:*被称为诗的国度,在这里面留下的诗篇浩如烟海,其中就有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三苏”之一的苏轼。 我们就来学*商隐的诗《夜雨寄北》和苏轼的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看他们是怎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

  二、出示目标(同上)

  三、学法指导

  1.动手自主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或心境 。

  2.听多媒体范读后,反复读诗。(注意节奏和感情)

  3.精读全诗, 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

  4.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思想情感。

  5.熟读成诵,品味诗歌语言。

  四、学生先学,教师巡视

  1.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是晚唐时期很有影响的一位著名诗人,可惜运与愿违,“一生襟抱未尝开”,多写时代离乱、个人失意的感慨。公元851年--855年,李商隐在东川(今四川三台)节度使柳仲郢的幕府中担任*(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之职。秋雨绵绵中的一天,他收到远在长安的友人(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依窗观雨景,吟成了此诗。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三苏”中成就最大的。

  六月二十七日是写这首诗的时间,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经常会有阵雨或雷雨出现。地点在望湖楼,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2.词语解释。何当:何时能够。却话:重提,再说。却,还,再。后两句的意思是,什么时候能够相聚在西窗下 1.指名学生背或读自己搜集的大小李杜或苏轼的诗歌。

  2.出示学习目标,并强调重难点。

  3.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诗歌的方法。

  4.出示学习任务及要求。

  5.巡视学生的自学情况。并进行个别指导或点拨,着重关注后进生的学习情况。适时参与个别小组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1.叫到名字的学生背或读自己搜集的名言,其余的补充。

  2.齐读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

  3.回顾并总结出学法要点。

  4.明确学习任务及要求,并进行先学。

  5.学生先查资料按名时地著称的要求整理出作者的情况。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剪烛长谈,再来回忆诉说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翻墨:形容黑云像倒翻的墨汁。跳珠:形容雨点打到船上像跳动的珠子。

  3.学习课文内容。(1)听范读两遍,跟读;(2)看幻灯片理解诗意;(3)读完诗歌《夜雨寄北》,你的眼前出现了几个形象?(明确:两个。从“君问归期未有期”可看出有两个人物在进行问答。这首诗的诗题或作“夜雨寄内”,“内”即李商隐的夫人。现传各本多作“夜雨寄北”,“北”,即在北方的人,或为妻子,或为友人。有人认为该诗是写给长安友人的。所以是亲人或友人在问询李商隐何时才能归去,但自己归期无定。诗人心境之郁闷、孤寂不难想见。)(4)译文:您问我的归期,但我的归期没有定下来,现在我是独居在巴山的旅馆里,面对不停夜雨,只见秋天的池水往上涨。什么时候才能够与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烛长谈,又说起我独居巴山的旅馆中面对夜雨的情景。(5)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天气变化之快,我们可以从什么地方看来的?这首诗哪些地方用了比喻?

  五、检查学生的先学效果

  诗句赏析:“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前两句写云、雨:墨汁一般的浓云黑压压汹涌翻腾而来,还没来得及遮住湖边的山峦,就在湖上落下了白花花的大雨,雨脚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人的船舱.“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了天气骤然变化时的紧张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感。

  六、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

  1.《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中出现了两个“期”,有没有重复之嫌呢?(明确:从字面来看是重复,本来回避这种重复很容易,把第二个“期”改为“时”:“君问归期未有时”,也是可以的,但这样可能有些潜在意味的损失。因为第二个“期”,强调一种失望的感觉。你的“期”,是日期,更重要的是期待,二者通通没有,不但是近日期没有行期不能马上回来,就是未来何期,也没有确定。日期和期待,双重意味,表面上是日期,深层的是期待,是思念。两个“期”字表明诗人不想用委婉语,而用直率语正面冲击对方的心理。)

  2.说说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七、当堂训练 6.指名学生逐一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尤其要照顾和了解中后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7.学生回答完毕后,出示课件让学生进行对照,引导学生找出差距与不同。

  8.指导学生在课文相应的地方做标记或记笔记。

  9.点拨,纠正,补充,总结并延伸。

  10.巡视,检查背诵与默写

  11.梳理归纳要点,进行比较。 6.对照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完成翻译任务。

  7.叫到名的学生回答相应的问题,做到语言简练,表达准确。其余学生纠正或补充。

  8.看大屏幕,进行对照,及时记好笔记。

  9.各抒己见,抓住重点,力求落实到具体的字词上,能自圆其说即可。

  10.练习巩固。

  11.结合板书谈一谈收获或启发。

  作 业

  设 置 1.背诵默写本首诗。 2.预习其余三首诗。

  教 学

  反 思

  等级评价

  (A/B/C/D)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导学案

  比较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对西湖忽雨忽晴的景色赞赏之意。

  3、 通过反复诵读诗歌,尝试赏析诗歌。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圈划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并摘录到书上)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 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并掌握)

  读了这个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2、理解诗意,感情朗读。(根据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三、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赏析你喜欢的诗句。

  (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参加吧!)

  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

  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提示总结: 望湖楼——在杭州塘门外西湖边。 夏天的西湖,忽而阴,忽而晴,忽而风,忽而雨,千姿百态,分外迷人。这首小诗就是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前两句写云、雨:墨汁一般的浓云黑压压汹涌翻腾而来,还没来得及遮住湖边的山峦,就在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脚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入的船舱。“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天气骤然变化时的紧张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 第三句写风: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最后一句写天和水:雨过天晴,风*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风呢?云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发生似的。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四、巩固提升(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五、课堂反思(有反省才能有发展,有思考才会有提高)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通过比较阅读了解本诗特点(“诗中有画”、先直抒胸臆,再具体描述等)。

  3、通过文本细读,想象画面,并尝试将体悟到的画意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预习作业:

  1、正确、大声地朗读这首诗,将自己对诗的理解用声音读出来(用节奏、轻重音等方式);

  2、熟读,争取上课前能够做到接近背诵的程度;

  3、对不理解意思的字与词,查一查工具书;

  4、若有条件,可在网上百度网站中分别输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赏析”(中间是空格)以及“诚斋体”,有选择地查阅一两篇对这两首诗的鉴赏文章。结合着对重点词语的圈点,选择最重要的词句赏析,直接摘录在课本空白处。对感兴趣的,以及你认为特别精彩的赏析语句,可作摘抄。

  5、制作一张简单的表格,比较一下这两首诗的异同,可从时间、地点、颜色、景物、诗人当时心情等你认为值得比较的方面来进行。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利用比较阅读简析本诗,兼巩固前诗,初读本诗。

  用表格对前面一课所学的诗歌《望湖楼醉书》进行简单分析。

  朗读诗歌《晓出》。(抽加齐读)

  解决重点字词,相互解释诗句,全班交流。

  交流预习表,比较两首诗的异同。

  第二板块——分析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明示“诗中有画”,告知这是*相当部分古诗的典型特点。

  欣赏诗——出示画《江雪》;

  欣赏画——出示本诗。

  讨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你看到了什么?

  在讨论中,将对诗句的理解融为一个整体。并尝试将体悟到的画意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第三板块——了解本诗先直抒胸臆,再具体描述的`写法特点。

  通过和《饮湖上初晴后雨》比较,了解本诗先直抒胸臆,再具体描述的写法特点,这也是本诗流传千古的原因之一;通过和《望湖楼醉书》比较了解本诗夸张手法的运用。

  第四板块——精细化朗读诗歌。

  教师出示一些提示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对本诗的朗读;

  个人揣摩朗读;

  小组交流朗读;

  全班交流朗读——要说出如此朗读的理由。

  第五板块——作业

  可以搜集描写西湖和荷花的诗歌,尝试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进行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8

  毕竟中,

  风光不与同。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反馈交流。

  美美地读一读。

  5、总结全诗

  同学们,“一切景语皆情语”,千年以来,人们已经渐渐不知道林子方是一个怎样的人,但是,人们却永远记住了杨万里送别他那天西湖上的景色,记住了杨万里和他之间的情分,记住了这开阔优美的诗句——(指读)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9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的丰富内涵。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2.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3.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读背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词语“无穷碧”和“别样红”的意思。

  2.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学难点:

  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诗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送别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读着诗题,你知道了送别的什么?

  送别的时间是早晨,从“晓”字中可以看出;

  送别的地点是净慈寺外;

  送别的人是林子方。

  3.小结:净慈寺,是西湖边上的一座寺庙。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个朋友。这一天,林子方正要到外地做官,杨万里在西湖边上送别他。按照我们过去读过的送别诗的内容来猜猜,你认为这首诗中,诗人会写些什么?

  (离愁别绪、临别嘱托、牵挂不舍……)

  4.过渡:那么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就让我们来走进这首诗吧。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先读读这首诗,读上两三遍,注意读准生字,把诗读通读顺。(生自由读)

  2.谁来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读准了没有。(指名两生,师生正音)

  3.古诗还要读出节奏韵律,像这样(范读首句),谁再来读读?(指名两生,评价)

  4.齐读,让我们一起读出诗的节奏韵律。

  三、自学古诗,理解大意

  1.诗读正确了,那这首诗的意思呢?轻声读,可以借助注释,也可以想象画面,看看读懂了什么?和同桌说一说,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在上面做个记号。

  2.有不懂的字词先提出来。(交流重点字词)

  毕竟:到底。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本诗指除六月外的其他时候。

  接天:与天相接。

  映日:映照着太阳。本诗中映照的是朝阳。(从题目的“晓”字中可以看出)

  别样:特别。

  3.理解了重点词语,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大概意思,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写的是什么?(交流古诗大意,两生左右,鼓励用自己的语言连贯地描述)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其他时候相比确实不同。与天相接的莲叶绿得无边无际,映照着阳光的荷花显得特别的鲜红。

  4.找朋友

  诗句诗句意思连线。

  5.填写诗的内容

  晓出______送______,

  ______。

  毕竟______,

  风光______。

  ______无穷碧,

  ______别样红。

  6.指名填空。

  7.理解了诗的大意,相信我们能读得更好了,谁来试试?注意读出诗的味道。(指名评价)怎样才能读得更有感情呢?让我们品诗、赏诗,走入诗境。

  四、品读诗境,感受画面

  1.欣赏荷叶荷花的图片,播放音乐

  2.交流看完图片后的感受。

  3.看哪,那绿色的莲叶,极目一望,无边无际;那艳丽的荷花,娇艳妩媚,辉映朝阳。你能通过朗读,把这样的美景留在每个人的心中吗?

  (1)同桌读。

  (2)指名读。

  (3)分角色读:男读叶,女读花。

  (4)齐读。

  五、感悟诗情,深度理解。

  1.同学们,学到这里,有没有人会产生疑问呢?(题目中是送别,可是诗中描写的只有景色)是啊,这和我们一开始的猜测是多么不同啊!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前两句说六月中的西湖,景色与其他季节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诗人认为他与林子方的感情与其他人是不一样的。后两句说满湖的荷叶一直绿到天边,荷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特别娇艳红润。也就是说诗人与朋友林子方的感情就像满湖的荷叶一样,友谊一直连到天边,像荷花一样在阳光的照射下红得发亮、红得似火。

  总结:说得真好,有道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这首诗在景色中寄予了诗人的感情,这种手法叫:寄情于景(板书)

  2.请同学们再静静地读读这首诗,闭上眼睛想想送别的画面,然后谈谈自己读到的是诗人一份怎样的情。(学生自由朗读、品味)

  现在,你就是诗人杨万里,老师就是要去外地做官的林子方,你心里藏着什么话要对老师说?

  六、背诵古诗

  1.背诵古诗。

  2.同学们课外收集描写西湖美景的诗文 ,读一读。

  【板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无穷碧 寄情于景

  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10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理解诗题

  1、“相见时难别亦难”,同学们,有人说,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是泪水。

  我们读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我们读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我们读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从这流传千古的送别佳句中,我们读出了浓浓的友情、亲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送别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读着诗题,你知道了送别的什么?

  送别的时间是早晨,从“晓”字中可以看出;

  送别的地点是净慈寺外;

  送别的人是林子方。

  3、小结:净慈寺,是西湖边上的一座寺庙。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个朋友。这一天,林子方正要到外地做官,杨万里在西湖边上送别他。按照我们过去读过的送别诗的内容来猜猜,你认为这首诗中,诗人会写些什么?

  (离愁别绪、临别嘱托、牵挂不舍……)

  4、过渡:那么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就让我们来走进这首诗吧。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先读读这首诗,读上两三遍,注意读准生字,把诗读通读顺。(生自由读)

  2、谁来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读准了没有。(指名两生,师生正音)

  3、古诗还要读出节奏韵律,像这样(范读首句),谁再来读读?(指名两生,评价)

  4、齐读,让我们一起读出诗的节奏韵律。

  三、自学古诗,理解大意

  1、诗读正确了,那这首诗的意思呢?轻声读,可以借助注释,也可以想象画面,看看读懂了什么?和同桌说一说,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在上面做个记号。

  2、有不懂的字词先提出来。(交流重点字词)

  毕竟:到底。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本诗指除六月外的其他时候。

  接天:与天相接。

  映日:映照着太阳。本诗中映照的是朝阳。(从题目的“晓”字中可以看出)

  别样:特别。

  3、理解了重点词语,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大概意思,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写的是什么?(交流古诗大意,两生左右,鼓励用自己的语言连贯地描述)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其他时候相比确实不同。与天相接的莲叶绿得无边无际,映照着阳光的荷花显得特别的鲜红。

  4、理解了诗的大意,相信我们能读得更好了,谁来试试?注意读出诗的味道。(指名评价)怎样才能读得更有感情呢?让我们品诗、赏诗,走入诗境。

  四、品读诗境,感受画面

  1、同学们,八百多年前的一个夏天,你,就是大诗人杨万里,刚刚走出净慈寺,清风拂面而来,一幅赏心悦目的景象映入眼帘……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闭上眼睛去听,去想。(老师范读第三、第四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板书:蓝天、碧叶、赤日、红花

  3、同学们,那不是一片荷叶,而是一池荷叶;那不是小池塘里的荷叶,而是西湖里的荷叶。你能描述那样的景象吗?

  (1)重点理解:无穷碧

  理解一:照应接天,指范围广。

  理解二:指绿的程度。很绿很绿,绿得难以形容。

  理解三:也许是指有很多很多种不同层次的绿:深绿、浅绿、淡绿、草绿、浓绿……

  (2)想不想欣赏一下这样的美景?课件欣赏(远景),读好“接天莲叶无穷碧”。

  师小结:是啊,满池的叶啊,满眼的绿呀,远远地伸向天边,与蓝天相接。

  4、六月,正是盛夏,虽然是早晨,可是太阳已经是火辣辣的。在骄阳的映衬下,怒放的荷花又是怎样一番美景呢?

  (可以说说荷花在阳光下的照耀下的颜色、姿态等。)

  (1)重点理解:别样红

  理解一:特别的红,不一般的红。

  理解二:红的有层次,有变化。

  (2)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突出映日、红。)这荷花红得多美啊!谁能用比喻或者拟人手法来描绘一下?

  (3)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体会到这一美景?

  5、看哪,那绿色的莲叶,极目一望,无边无际;那艳丽的荷花,娇艳妩媚,辉映朝阳。你能通过朗读,把这样的美景留在每个人的心中吗?

  (1)同桌读。

  (2)指名读。

  (3)分角色读:男读叶,女读花。

  (4)齐读。

  6、荷叶田田,荷花朵朵,难怪诗人说——(引读,课件)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这是诗人由衷地赞美,谁来赞一赞?你能用自己的话赞一赞吗?(先试一试再指名说,注意赞叹)

  五、感悟诗情,深度理解。

  1、同学们,学到这里,有没有人会产生疑问呢?(题目中是送别,可是诗中描写的只有景色)是啊,这和我们一开始的猜测是多么不同啊!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前两句说六月中的西湖,景色与其他季节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诗人认为他与林子方的感情与其他人是不一样的。后两句说满湖的荷叶一直绿到天边,荷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特别娇艳红润。也就是说诗人与朋友林子方的感情就像满湖的荷叶一样,友谊一直连到天边,像荷花一样在阳光的照射下红得发亮、红得似火。

  总结:说得真好,有道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这首诗在景色中寄予了诗人的感情,这种手法叫:以景寄情(板书)

  2、请同学们再静静地读读这首诗,闭上眼睛想想送别的画面,然后谈谈自己读到的是诗人一份怎样的情。(学生自由朗读、品味)

  现在,你就是诗人杨万里,老师就是要去外地做官的林子方,你心里藏着什么话要对老师说?

  预设:

  祝愿你前程如接天的莲叶一样无穷碧,事业像映日的荷花一般别样红。(我感受到了祝福之情)

  你前程似锦,我真为你高兴。(我感受到了高兴之情)

  西湖的景色这么美,你还是再逗留几天,好好地欣赏这西湖的美景吧。(我感受到了眷恋之情)

  六月西湖的景色在是这样美,你要记住这满湖荷花,记住今天的送别之情。(我感受到了惜别之情)

  六、背诵古诗,演唱古诗

  同学们,杨万里是南宋最的四个诗人之一,他的一些写景抒情的小诗特别有名。《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与众不同的送别诗,这首诗告诉我们,离别可以是一幅明朗的画,可以是一个动人的微笑,可以是一片广阔的美景。让我们把这与众不同的送别诗记下来吧!

  1、生自由背诵,指名背(2-3生),齐背。

  2、诗可以读、可以诵,还以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诗谱成的歌曲吧。听一遍,学唱一遍。

  七、联系生活,学写诗句

  1、老师相信,我们心中也有一片美丽的风景,你最喜欢哪个地方的景色?

  2、让我们学习作者,采用以景寄情的手法来表达我们的喜爱之情。要写诗,让我们先来看看杨万里的诗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内容:选取典型景物

  形式:对仗、押韵

  总结:我们哪一个季节的景色都可以写,但注意,一定要选取出最有特色的景物来写,如果能对仗和押韵更好,不能的话也不要紧,但注意要把景色写美了。

  3、仿写优美句子。选其中的一幅照片写,教师巡视。

  出示: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11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2、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3、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读背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学难点:

  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课文情境图;搜集有关诗人及诗的资料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

  一、激趣导入。

  1、师诵读译文: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哇!风光和*时迥然不同。看哪!清波荡漾,浩淼无际,莲叶挨挨挤挤,那怡人的绿色,无边无垠,远接天际。一朵朵荷花,向着初升的太阳,红得那么鲜亮,那么水灵!

  2、 说说你的头脑中出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3、今天我们学习的宋代诗人杨万里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就是描绘这副画面的诗。

  4、板书课题,请同学朗读。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为“南宋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二、创设情境,了解古诗。

  1、 简介作者及书写古诗的时代背景。

  2、教师范读古诗。

  3、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同位互读古诗。 [注释] 1.晓:早晨。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4.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三.指导自学

  1、出示古诗。范读。

  2、学生练读

  师:全诗共二十八个字,我相信经过认真的练 们一定能把它读得正确、流利。

  师: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美妙的读书声?

  3、研读古诗。

  师:同学们一下子就把诗句读得这么流畅,真是好样的!接下来,请大家带着欣赏、探究的眼光,利用手中现有的资料,研读诗句,看看能读懂什么,碰到的问题,可以在小组中讨论,解决不了的等会在全班讨论解决。

  4、交流自读收获师:请大家交流一下各自的阅读收获,以及想和伙伴们一起讨论解决的疑惑之处!在送别林子方时,到底看到了什么。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师:把你们各自的感受用动情的朗读,恰当的身体语言表达出来吧!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四、巩固诵读。

  1、 配乐背诵古诗。

  2、 试着诵读一下。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古诗注释译文及赏析3篇(扩展3)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感受古诗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力。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吟诵,想象画面,感悟诗情。

  教学准备:

  西湖一年四季风光图片,配乐的荷花组图,有关杨万里的古诗三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1、杭州西湖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那儿一年四季风光如画,景色宜人。让我们一起去饱览一番。(映示画面)

  尤其是夏日的西湖更是让人留恋往返,心旷神怡。(定格画面)望着这景象,我情不自禁想起了杨万里的两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出示诗句,指名朗读。这可是两句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名句。今天就让我们认真研究研究这两句诗好吗?围绕诗句可以研究什么?怎样研究?

  二、自主探究,理解感悟

  1、请同学们充分利用拥有的资料围绕诗句的背景、作者、意思、表达的感情等方面认真研究,比谁获取的信息多。

  2、交流研究成果:

  作者 介绍杨万里。

  题目 指导读课题,在读中理解题意

  出处 采用各种方式组织学生朗读古诗

  3、重点研究三四两行为什么脍炙人口?

  (1)启发学生想象画面,描绘画面,感悟荷叶的茂盛荷花的艳丽。欣赏荷叶组图,指导朗诵。

  (2)体会一碧一红荷叶和荷花的相互映衬,美不胜收。

  (3)体会语言的对仗工整。

  两行诗十四个字就把满池的荷叶荷花送到了我们面前让我们置身于西湖岸边,使我们浮想联翩,令人惊叹!难怪诗人脱口而出……

  (4)指导朗诵,想象画面,体验古诗的意境。

  4、看书鼓励学生质疑。

  (1)引导学生修改完善书上插图。

  (2)引导学生研究〈杨万里与荷花〉,补充三首杨万里写的有关荷花的古诗。

  (3)引导学生开展研究这首诗与其他送别诗比较研究,补充其他送别诗。

  三、布置作业

  围绕今天的研究写一份研究报告

  〈关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研究报告〉

  〈关于杨万里与荷花的研究报告〉;

  〈关于送别诗的比较研究〉;

  〈关于“……,……”的.研究报告〉。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古诗注释译文及赏析3篇(扩展4)

——《山行》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3篇

《山行》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1

  原文: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5.斜:此字读xiá,为伸向的意思。

  6。坐:因为。

  译文:

  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

  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

  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深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古诗注释译文及赏析3篇(扩展5)

——五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课后反思3篇

五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课后反思1

  这首诗很奇怪,它是一首送别诗,从题目中可以解读出,它的中心词是“送”可是,看破这二十八个字,却难以找到一点送别时的气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课前也浏览了网友的一些相关的帖子,有的说是写景是为了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依恋之情,有的更离奇,说是杨万里这是话中有话,明摆着是暗中教林子方*步青去之术,只可惜林子方不喑其道……真是众说纷纭,究竟应该把哪种解读,带给学生,思前想后,我觉得还是应该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来玩味一番。既然是因课文而得来的问题,还是让学生到课文里去找吧?

  在教授这首诗时,按照常规教学,从诗题入手,先解读诗题,找出题目的中心词“送”,确定它是一首送别诗,由送别开始回忆、复习曾经学过的送别诗,学生尽数了所学过的所有送别诗如《赠汪沦》、《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接着再让学生设疑,眼明手快的"同学就提出问题:老师,既然是一首送别诗,为什么它和我们刚才背诵的一些不同呢,从中找不到一点送别的场景和情感?我没有马上顺着她的思路展开,而是先肯定她的提问,鼓励学生好好学学这首诗,理解了字词,理解了诗意,品出诗情了,再来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教学最后,我把刚才学生提问拎了出来,既然是送别诗,为什么找不到送别的气息呢?

  理解了诗意,学生开始议论开来:

  生一:我想诗人一定是想让林子方再看看这西湖美景,“接天莲叶”、“映日荷花”,多美啊,希望他不要忘了这西湖边的美景,更不要忘了西湖边有他的老朋友,记得常来观景叙旧。

  生二:我觉得是借景抒情,借西湖边的美景,来表达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同样美好。

  生三:我也觉得是借景抒情,西湖边的荷叶多美啊,映日荷花,别样红,接天莲叶,无穷一碧,好花还得绿叶配,没有绿叶,花就显得孤单,没有花,光有叶也显得单调,诗人与友人的关系就像花和叶的关系,彼此是相互依恋,相互陪衬。

  ……

  看着学生侃侃而谈,我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荷花和莲叶他们想到映衬才体现出了没有,眼前的荷花是美丽了,“无穷碧”以外的荷花也是美丽的,因为有荷叶在映衬,诗人与友人的关系,就似这莲叶与荷花,无论是眼前还是以后,都是美好的,不会因为距离的改变而疏谈,正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一堂课最后以同学的解疑而结束,虽然我们的答案可能会有所牵强,但课堂本生就是一个思想的迸发的场所,没有好与不好,只有想与不想,只要学生投入地思考了,思维得到启迪与锻炼,也就完成了这堂课的任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古诗注释译文及赏析3篇(扩展6)

——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译文及赏析

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译文及赏析1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译文

  雨过后一只蝉在聒噪,松桂飘萧气候已交秋。

  青苔长满台阶,白鸟故意迟留。

  暮霭已生深树,斜阳渐下小楼。

  谁知这条寂静的竹西路,通向那歌吹繁华的扬州。

  注释

  1.禅智寺:也叫上方寺、竹西寺,在扬州使节衙门东三里。史载其位于蜀冈之尾,原是隋炀帝故宫,后建为寺,居高临下,风景绝佳,是扬州胜景之一。

  2.蝉噪:指秋蝉鸣叫。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3.飘萧:飘摇萧瑟。

  4.阶砌:台阶。

  5.白鸟:指通常为白色羽毛的鸟,如鹤、鹭一类的鸟。故:故意。迟留:徘徊不愿离去。

  6.暮霭:黄昏的云气。

  7.竹西路:指禅智寺前官河北岸的道路。竹西,在扬州甘泉之北。后人在此筑亭,名日竹西亭,或称歌吹亭。

  8.歌吹是扬州:典出鲍照《芜城赋》:“车挂轊,人驾肩。廛闬扑地,歌吹沸天。”芜城即扬,由此化出“歌吹是扬州”。歌吹,歌声和音乐声;吹,指吹奏乐器。

  题扬州禅智寺赏析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从“蝉”和“秋”这两个字来看,其时当为初秋,那时蝉噪本已嘶哑,“一蝉噪”,说明音色的凄咽;在风中摇曳的松枝、桂树也露出了萧瑟秋意。诗人在表现这一耳闻目睹的景象时,用意遣词十分精细。“蝉噪”反衬出禅智寺的静,静中见闹,闹中见静。秋雨秋风则烘托出禅智寺的冷寂。

  接着,诗人又从视觉角度写静。“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台阶长满青苔,则行人罕至;“满”字写出了台阶上青苔之密,间接地写出了来人稀少,渲染了环境的空寂凄清。寺内白鸟徘徊,不愿离去,则又暗示寺的空寂人稀。青苔、白鸟,似乎是所见之物,信手拈来,呈现孤单冷落之感。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从明暗的变化写静。禅智寺树林茂密,阳光不透,夕阳西下,暮霭顿生。于浓荫暮霭的幽暗中见静。“斜阳下小楼”,从暗中见明来反补一笔,颇得锦上添花之致。透过暮霭深树,看到一抹斜阳的余辉,反映了禅智寺冷而不寒,幽而不暗。然而,这毕竟是“斜阳”,而且是已“下小楼”的斜阳。这种反衬带来的效果却是意外的幽静,格外的冷清,分外的沉寂。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乐衬哀,用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更突出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

  至此,诗人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示出禅智寺的幽静,似乎文章已经做完。然而,忽又别开生面,把热闹的扬州拉出来作陪衬:“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禅智寺在扬州的东北,*寺中,秋风传来远处扬州的歌吹之声,诗人感慨系之:身处如此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却只能在静寂的禅智寺中凄凉度日,“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伤感油然而生,不可遏止,写景中暗含着诗人身世感受、凄凉情怀。

  这首诗写扬州禅智寺的静,开头用静中一动衬托,结尾用动中一静突出,一开篇,一煞尾,珠联璧合,相映成趣,艺术构思十分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