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档案开发利用案例四篇

时间:2022-05-09 08:35:04 来源:网友投稿

学术界关于档案的定义还不统一。一般,档案是指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性是它的本质属性。我国古代的档案,在各个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商代称为“册”,周代叫作“中”,秦汉称作“典籍”,汉魏以后谓之“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档案开发利用案例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档案开发利用案例4篇

档案开发利用案例篇1

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地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以“知识”论实力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人们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必须融入全社会信息产业化的时代潮流,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一、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特点

(一)档案工作将是一种产业

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信息产业,如何把档案事业发展成为一种产业,这是我们档案工作面临的问题。实际上,档案的收集、整理、存储和利用,就是信息的生产、加工、传播和利用。档案信息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一种特殊的知识产品。

(二)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发展的主线

信息是知识经济的主导和支柱。信息技术的发展最终把人类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全球人和机器的共同体。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档案工作发展战略应是:档案基础工作与档案现代化兼顾,传统的管理与现代化并进,这样我们就能掌握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档案工作主动权。

(三)知识产权保护是档案工作的重点

由于档案的凭证作用可以有效证明知识产权的所有者,所以,知识经济时代档案工作的重点必然是知识产权的保护。

二、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方法

档案信息资源要想得到有效地开发与利用,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做好档案信息管理和管理档案信息。档案信息管理是通过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储存、传递和利用等多个环节,使档案信息条理化、规范化、系统化。管理信息化即为了充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有效利用档案信息和确保档案的安全,从管理制度、利用方式、传递手段等诸多方面进行管理的工作。

(一)提高档案利用工作,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开发档案资源,就是把馆藏档案资料中蕴藏丰富而有利用价值的档案,采取积极主动的办法,多渠道、及时地提供利用,并以此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档案信息资源是客观存在的静态资源,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只有开发出来,才能实现它应有的价值。因此,积极主动搞好开发工作,对推动科技、经济社会及各项管理工作的发展,尽快把科技转换为生产力,提高机关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预见性和实效性,研究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分析历史和现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开创新局面的都具有重大意义。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根本目的是档案的社会效益,使档案信息转化为社会财富。

档案开发利用案例篇2

蝇蛆的开发利用

许宏斌

(生物技术,10171350106)

摘要:蝇蛆为家蝇幼虫,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常见。蝇蛆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其饲养管理简便、成本低,兼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可加工成高蛋白食品、饲料、保健品等生物制品。对蝇蛆的开发利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蝇蛆;利用价值;开发利用

1 蝇蛆的食用价值

据国内外对家蝇(musca domestica)幼虫营养成分的分析表明,蝇蛆粉中粗蛋白质含量在58.80%~63.89%之间,且蝇蛆原物质和干粉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44.09%和43.83%,超过FAO/WHO 提出的参考值40%;脂肪为10%~14%, 蝇蛆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占68.2%, 必需脂肪酸占36%,所含必需脂肪酸均比花生油、菜籽油高;甲壳素8%~10%和维生素,还含有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以及抗菌肽、几丁质等多种极有价值的成分,营养成分较全面[1]。蝇蛆蛋白粉可有效增强正常小鼠体液免疫功能, 对环磷酰胺造成的免疫功能低下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2]。且其蛋白所含蛋白纤维少,易消化吸收,更适合于作为婴幼儿和老年营养食品的蛋白质添加料,因此蝇蛆蛋白质经加工后,可作为良好的蛋白质营养源直接添加到食品中。蝇蛆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合理,可辅助治疗氨基酸缺乏而引起的疾病,也可加工成保健食品[3-4]。

2 蝇蛆的饲用价值和生态效益

2.1 蝇蛆的饲用价值

蝇蛆是优质动物蛋白质饲料,蝇蛆饲料适口性好、转化率高、营养丰富,且可以降低饲料成本。测定蝇蛆和蝇蛹作为饲料添加剂对清远良种鸡肉质和风味的影响, 以及代替鱼粉的鸡群死亡率明显低于仅饲喂鱼粉或商业饲料的鸡群, 并且鸡肉的系水力和风味评价明显提高,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说明家蝇幼虫作为动物蛋白质可提高鸡的抗病能力以及改善鸡肉风味[5]。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添加蝇蛆粉,不仅可以全部替代鱼粉等蛋白质饲料,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凡纳滨对虾抵抗弧菌的能力[6]。试验在夏季自然热应激情况下, 向饲料中添加3%蝇蛆粉,降低了蛋鸡血清中热应激物质的含量, 缓解夏季产蛋鸡的热应激水平。此外蝇蛆培养残料也有类似蝇蛆粉的作用[7]。肉用仔鸡饲料中添加5%的蝇蛆蛋白质能显著提高肉用仔鸡日增重,且利用率高,并可部分或全部代替鱼粉。用蝇蛆作为蛋白质饲料,在肉鸡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8]。

2.2 生态效益

利用蝇蛆对猪粪进行消化吸收, 在集约化生产条件下获得生物肥和蝇蛆蛋白2 个产品。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养殖场的饲料成本, 还减少了对周边环境带来污染的同时也消除了粪便处理成本。蝇蛆处理猪粪具有提高生产利润、净化生产环境等一系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农业生态工程的特点。经蝇蛆处理后的猪粪中粪臭素3-甲基吲哚、化学耗氧量和生物需氧量显著减少。蝇蛆生态处理猪粪可有效减少粪臭素和有机污染物, 有利于改善环境[9]。利用蝇蛆处理猪粪生产的生物肥为咖啡色、无臭味、疏松状,其肥效指标明显优于自然熟化的猪粪,氮含量显著优于干猪粪;蝇蛆干品的氨基酸总量、粗脂肪含量、粗纤维和灰分含量等指标均优于鱼粉[10]。蝇蛆主要利用猪粪中的粗脂肪和凯氏氮,较少利用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在夏季气温24~32 ℃情况下, 人工培养蝇蛆在粪便中的活动可以快速降低粪便恶臭,同时在6 d 内使粪便总能、总重量、干物质显著下降。蝇蛆的活动对粪便理化性质的影响对后续的微生物好氧分解极为有利, 直接利用这种粪便进行堆肥化处理可生产优质有机肥料[11-12]。将蝇蛆粪渣配制复合基质,也显示出其较好地促进作物幼苗生长发的作用,从而有效减少化肥用量[13]。

3 综合开发和利用蝇蛆可创造更多价值

3.1 蝇类虫体的利用

中药中的“五谷虫”就是干蝇蛆,具有清热解毒、消食化滞的功能,可以治疗疳积腹胀、骨髓炎等症。与其他药物配伍,则可治疗神昏谵语、小儿病虚疳疾、胃癌等症[14]。家蝇体内含有2%~4%的磷脂,磷脂具有保护细胞膜、降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作用[15]。蝇蛆组织匀浆液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增殖有显著促进作用, 但加热灭活后其抑菌生物活性丧失;匀浆液有较高的胰酶消化稳定性;胰酶消化产物经层析分离后得到一种组分, 保持了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增殖的抑制作用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增殖的促进作用[16],具有潜在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3.2 提取物的利用

3.2.1 抗菌肽:

抗菌肽从蝇类幼虫中提取,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而且对病毒、肿瘤细胞及原虫有一定的毒杀作用;无致畸变作用,无蓄积毒性,不容易产生抗药性,有可能成为抗菌素和抗肿瘤药。由于昆虫抗菌肽的活性浓度较低,对许多致病菌,如致病性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硝酸盐杆菌等具有抗菌作用[17],而且部分抗菌肽对一些临床耐药致病菌也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昆虫抗菌肽还能攻击疟原虫、病毒,这种抗菌肽即使是万分之一的浓度,也能杀死多种原生物,且效力较高[18]。抗菌肽还能刺激人的机体生长因子的分泌,有利于伤口的愈合[19]。使用加热—层析法快速、简便,抗菌肽提取得率是海藻酸吸附法的5.2 倍, 且所得蝇蛆抗菌肽热稳定性高,能杀灭枯草杆菌等多种革兰氏阳性菌。该法能有效去除外源性蛋白酶,保证肽类产品的稳定性,同时还能提取出非蛋白类的抗菌成分[20-22]。近年内有望实现规模开发蝇蛆高附加值的抗菌产品。

3.2.2 几丁质

3.2.2.1 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蝇蛆可用于培养天敌昆虫和制造新型农药,也可作土壤改良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还可用于果蔬保鲜。大草蛉是一种防治蚜虫的重要益虫,但由于饲养成本过高而未实现大规模生物防治。有人用蝇蛆匀浆液、脱脂蝇蛆粉等配成重要益虫大草蛉幼虫的人工饲料, 饲养效果优于传统饲料,从而有望实现大规模生物防治[23]。蝇蛆低聚几丁糖对烟草赤星病菌和黑胫病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4]。此外研究证实,对花生白绢病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25]。

3.2.2.2 在日用化工方面的应用:

可以制备模材料、日用化学品添加剂、印染和纺织、造纸助剂及食品添加剂等。当前市场上的甲壳素与壳聚糖均来自于虾、蟹壳,所以原料的供应受到地域和季节的影响,而且虾、蟹壳含钙量高,给提取造成困难。蝇蛆中的甲壳素色素含量低、钙盐含量少、产品得率高,提取的几丁质和几丁糖质量较高,是一类品质极高的壳聚糖资源[26]。此外,在环保方面可作为絮凝剂和吸附剂处理污水,也可作为饮料的澄清剂和无毒包装材料等。

3.2..3 壳聚糖:

甲壳素脱去乙酰基后的壳聚糖是一类重要的保健功能因子。壳聚糖有止酸、消炎作用,可用于降低胆固醇、降低血脂类药物,还可以用来研制抗癌药物[27]。蝇蛆壳聚糖能调节血脂平衡,预防高脂血症的产生,对已形成的高脂血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28]。蝇蛆几丁低聚糖咀嚼片对大鼠血清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具有明显降低作用,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具有明显稳定作用,另外,还具有辅助降血脂作用, 且蝇蛆几丁低聚糖咀嚼片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大于10 g/(kg·bw),提示其基本无毒[29]。利用蝇蛆粉作为原料制备甲壳素和壳聚糖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 对其成品进行理化性质的检测表明, 蝇蛆粉制备的甲壳素和壳聚糖质量较好[30-31]。因此,蝇类在医药开发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 问题与展望

随着我国畜牧业持续稳步发展, 饲料资源不足,特别是高蛋白饲料资源缺乏是当前整个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我国是一个蛋白质资源紧缺的国家, 2005年我国鱼粉进口达到154 万吨。国际组织预计, 除去库存的36.9 万吨, 中国2006 年进口鱼粉将达115 万吨[22]。而养殖蝇蛆可以缓解这种高蛋白饲料资源短缺的状况。家蝇除了具有繁殖力强、生活周期短、易于高密度养殖、饲养过程中极少患病、养殖投入小、成本低、高产出等特点外, 还具有养殖设备投资小、养殖技术简单、资源丰富等适合规模化养殖的优点, 被国际上列为新型蛋白资源昆虫之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家蝇幼虫的养殖只限于少数科研单位或学校作为研究用途, 尽管有些企业形成了规模化养殖, 但其产品作为饲料利用的部分却十分有限。因此, 倡导大力研发蝇蛆资源, 扶持一批蝇蛆养殖企业, 使蝇蛆养殖规模化、产业化, 促进该产业快速发展。同时, 要大力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蝇蛆产品, 特别是对蝇蛆抗菌肽、壳聚糖及其深加工的研究; 要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进行多学科联合公关, 使蝇蛆产品早日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参考文献

张泽生,姚国雄.家蝇幼虫作为人类潜在食物蛋白质资源

的探讨[J].食品工业科技,1997,19(6):671.

覃容贵,付萍,吴建伟,等.蝇蛆蛋白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

影响[J].中药材,2007,30(6):635-637.

于守洋,崔洪斌.中国保健食品的进展[M].北京:人民卫生__出版社,2001.

斯琴高娃,赵改梅,王哲鹏,等.无菌蝇蛆的营养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2):183,187.

常斌,韩日畴,曹莉,等.家蝇作为饲料添加剂对清远良种鸡肉质和风味的影响[J]. 昆虫知识,2007,44 (6):882-886.

陈乃松,魏涛涛,廖奕招.蝇蛆粉和β-葡聚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免疫的影响[J]. 水产学报,2007,31 (6):771-776.

霍桂桃,任文社,谷子林,等.蝇蛆粉及蝇蛆培养残料对夏季产蛋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6(11):55.

贾生福,马彦彪.蝇蛆粉对肉仔鸡增重效果试验[J].中国家禽,2007,29(12):39.

薛纯良,吴健桦,徐大钢,等.猪粪经蝇蛆生态处理后粪臭素和排污量的变化[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4,26(3):218-219.

朱开建,陈小麟,赵扬,等.利用猪粪集约化生产蝇蛆的生态工程研究[J]. 厦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3,42(2):253-256.

白林,李学伟,张林,等.家蝇幼虫处理猪粪的营养物质和能量转化规律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07,43(23):59-61.

任友安.利用畜禽粪便养殖蝇蛆技术特点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12):280.

唐金陵, 张文佳. 蝇蛆粪渣配制穴盘育苗基质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663-2664,2666.

蒋三俊.中国药用昆虫集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马惠钦.苍蝇的利用[J].特种经济动植物,1999(6):12.

吴杰,邹思湘,陈伟华,等.蝇蛆组织匀浆液及其酶解物中抑菌组分的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7(4):153-155.

王远程,孙东旭.昆虫抗菌物质的诱导和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1994,21(5):290-291.

卢晓风,杨星勇,程惊秋,等.昆虫抗菌肽及其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1999,34(2):156-160.

任国栋,石爱民.家蝇工程及其开发前景[J].昆虫知识,2002,39(2):103-106.

陆婕,钟雅,柳林,等.家蝇蛆抗菌肽提取工艺研究[J].昆虫学报,2007,50(2):106-112.

侯利霞,翟培,乐国伟,等.链球菌诱导后家蝇幼虫提取物的抗菌活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022-5023.

侯利霞,翟培,乐国伟,等.枯草杆菌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物质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 (10):4117-4118.

林美珍,陈红印,王树英,等.大草蛉幼虫人工饲料的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2007,23(4):316-321.

毕庆文,陈晓敏,王豹祥,等.蝇蛆低聚几丁糖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毒力测定[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26(6):785-787.

韦新葵,雷朝亮.蝇蛆几丁低聚糖对花生白绢病菌菌丝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23__

档案开发利用案例篇3

地质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与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研究
作者:何兴
来源:《科技与创新》2017年第09期

        摘 要:现阶段,地质档案信息资料的日常管理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关工作人员应当强化地质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以及档案资料的开发与利用,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依据。只有把握住良好的机遇,突破传统工作模式,有效调整地质档案工作的结构,才能逐步实现地质档案资料的标准化管理,为地质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地质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档案资料;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2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09.059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由于受技术革新的冲击,地质档案资料工作难度不断加大。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在地质档案资料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应当改变传统的观念,并有效创新相关管理体系。随着地勘行业体制的深化改革,地勘工作的资金拨款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即由原来的政府单一拨款转变为多元化投资方式,在政府投资的基础上,增加了私企、个体以及外商等多样化的投资方式。投资主体发生了实质上的转变,这一因素直接导致档案资料所有权以及档案资料管理形式的转变,这也对新时期地质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以及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有关人员应当积极创新,主动寻求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地质档案管理模式,以此保障有关工作的顺利进行,全面发挥档案资料的积极作用。

        1 信息资源建设与资料开发利用的意义

        社会发展已经逐渐面向信息化,信息资源的运用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其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地质档案资料属于地质勘查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也是保障矿业发展及其矿业研究的根本。地质资料的管理范围比较广,主要包括地质原始档案,有关图件报告、矿种勘探资料、科研报告等,均为我国社会发展中地质研究的精华,也是地质人多年的工作结晶,是十分珍贵的地质信息资源。在传统的地质档案资料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观念较为落后,加之以往地勘行业体系的局限性,造成找矿效率较低、地勘工作投资过大等负面情况。现阶段,我国地质事业投资有所减少,这对探矿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地勘工作的效率,有关人员应当树立正确的工作意识,全面开发已有地质信息资源。有关资料显示,只有在勘探工作中积极利用地质档案资料,有效开发找矿信息,才能有效提升探矿工程工作效率。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强化了成矿预测工作,全面挖掘已有地质资料的信息,提高了勘探针对性,在降低投资、减少工程量的同时,达到了较好的勘探水平。

档案开发利用案例篇4

小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什么是课程资源

(一)教育资源

《辞海》中的“资”指:资财,供给,资助。“源”指:水流所从出,引申为事物的来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资源”是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自然来源。《世界图书词典》中,“来源”是指“事物所从来,或所从获得的地方”,“提供信息的人、书本、文件、资料等”;“资源”是指“供满足需要的”东西,或“储藏以备需要时提取”。从辞典的解释和汉语的语言习惯来看,“资源”都包含有两个方面的意义:第一个方面是指事物所从出,即事物的来源。我们平常所说的能源资源、矿产资源。这些表述中,“资源”的含义是指从事这些行业生产所应具有的必备的物质。即相对于生产能源而言,必须具备通过燃烧产生热能,或通过自然运动产生动能,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的煤炭、油气、阳光、地热、水力、风力、潮汐等,所以能源资源所指的是煤炭、油气、阳光、地热、水力、风力、潮汐的蕴藏情况。同样,生产矿产品铁、锰、铜、铝等,需要铁、锰、铜、铝等矿石,这些正是矿产资源。第二个方面是指,某种事物对另一些事物是不可缺少的,是满足别的事物的需要的条件。如粮食资源不是指生产粮食所需要的土、水、肥、种和现代农业科技,而是指粮食本身,指一个地区的粮食能够满足解决温饱、工业生产、畜牧业生产的需要的状况。又如人力资,主要不是指向生产人力的设备或其他条件,而是指向满足经济建设需要的劳动力的状况。

我们常听说教育资源这个词。其实,在汉语中它不是在一个意义上被使用的,而常常是在以上两个方面的意义上被使用着的。一个方面是指,构成教育活动所需要的各种事物,包括人、财、物、知识、经验等;为教育提供的人力、物力、财力、知识资源的总称。 它包括学生资源、教师资源、物质资源、财力资源、知识资源等。另一个方面是指,教育满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状况,即教育本身的状况,如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学校数量与人才培养的能力,教育的质量等。

(二)课程资源

教师眼中的课程资源:

1.课程资源不就是教材吗?就是教科书、教辅读物、教参、练习册等。

2.课程资源就是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教室等支撑课程教学的硬件设施、设备.

3.课程资源不仅包括学校的硬件设施,还包括学校的软件资源,比如教师,学生,校风校纪等。

4.课程资源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一切能用于丰富课程教学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所谓“满眼皆资源,处处是资源。”

专家眼中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Curriculum Resource)是指供给课程活动,满足课程活动需要的一切。它包括构成课程目标、内容的来源和保障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活动进行的设备和材料,即所谓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即课程资源不是指向课程活动本身,而是指向构成课程活动所需要的一切素材和条件。

广义:进入课程活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过程,并且能够发挥或辅助发挥一定教育价值功能的各种资源的总称。

狭义的课程资源则仅指形成课程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

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只有那些进入课程,与课程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课程资源。

(三)教学资源

《教育大辞典》:“教学资源”的含义是“通常为保证教育活动正常进行而使用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总和。

鉴于教学是实施课程的最主要手段,因此,很多人并不把课程资源与教学资源视为两个不同的概念,而是将课程资源与教学资源视为同义语。

课程资源就是支持课堂教学开展、并为课堂教学利用的各种条件。这些条件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既可以是学校、课堂内部的,也可以是学校、课堂外部的;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既可以是目前已经被利用的,也可以是还未被利用的。

只要这些条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被课堂教学所利用,为一定的课堂教学活动服务,支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就可以称之为“课程资源”。

教育资源、课程资源、教学资源关系图

二、课程资源的类型

1.按来源来分: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

凡是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内课程资源;超出学校范围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外课程资源。校内外课程资源对于课程实施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它们在性质上还仍有所区别,就利用的经常性和便捷性来讲,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占据主要地位,校外课程资源则更多地起到一种辅助作用。

2.按性质来分: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

前者突出“天然性”和“自发性”,如用于生物课程的动植物、微生物;用于地理课程的地形、地貌和地势等等;后者突出“人工性”和“自觉性”,如为了保存和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公共设施,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等。

3.按存在方式来分:显性(有形)课程资源和隐形(无形)课程资源。

前者指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直接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如教材、计算机网络、自然和社会中的实物、活动等。作为实实在在的物质存在,显形课程资源可以直接成为教育教学的便捷手段或内容,相对易于开发和利用。而隐形课程资源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课程资源,如学校和社会风气、家庭氛围、师生关系等,与显形课程资源不同,其作用方式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它们不能构成教育教学的直接影响。所以隐形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需付出艰辛的努力。

4.按功能特点来分: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素材性资源是指作用于课程并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因素。

条件性资源是指作用于课程却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很大程度上包括直接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时间、场地、媒介、设施和环境等。

5.学者范兆雄的观点

他将课程资源视为一个系统,由物质系统课程资源和非物质系统课程资源组成。

物质系统课程资源包括:

人力资源:教师、学生、家长、实践基地的工作人员、相关社会人士等。

物力资源: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场馆设施资源等。

自然资源:动植物、自然景观、自然现象。

非物质系统课程资源包括:

教师、学生、家长等人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的感受、差异等。

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式、师生关系、教学评价方式,儿童在家庭、社会中的生活方式等。

学校规章制度、校纪校风、班风学风、社区文化资源等。

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典礼仪式、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偶发事件等。

三、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意义

(一)课程改革的需要

课程改革目标之一: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课程资源开发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综合实践、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开发都需要大量课程资源的支持;它们有效实施依赖于课程资源开发的范围和水平。

(二)学生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不可否认教构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它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课程内容的具体体现,是教师与学生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因此教材直到现在依然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可是教材的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认识的增加而日益暴露出来。例如内容结构单一.不能照顾地区与人的差异,内容更新较慢.不能及时反映时代特征、社会问题和现实生活等等。现今仍然认为教学过程就是“教教材、学教材、考教材”“教材当做唯一的课程资源”的观念已经远远不符合时代发展的多样化需求。课程内容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对于受教育者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多元和丰富的课程内容才有足够的养分.为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让他们充分自主地选择和吸收,最终健康成长。所以需要我们去开发课程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我们提倡开发课程资源,并不是主张抛弃教材,漫无目的、毫无依据地将身边的事物纳入我们的教学当中。而是以教材为根本,配合教材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丰富课程内容,使其成为教材的有益补充,让学生学得更多更好,着力提高学生素养。

将有利于课程真正回归学生生活,体现生活即课程理念。是丰富学生学习内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主要途径。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1、课程资源开发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推动力。

课程资源开发对教师提出了各种挑战。教师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力不从心、无能为力的紧张感、无能感,会使教师产生继续学习习、自我完善的强烈愿望,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宝贵动力资源。

2、课程资源的开发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技能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来自于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在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中,教师要学会在没有“本本”的情况下,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要经历反复的操作和练习等活动过程,这一过程就是教师的能力得到优化和发展的过程。

将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课程生成意识和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是尊重教师专业自主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四、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原则

(一)适应性原则

所谓适应性是指选择和运用的课程资源必须符合不同课程目标、不同学科、不同学生的需要.要以不同学科的不同课程目标为第一选择依据,同时兼顾促进学生的发展。如课程的设计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要考虑典型或普通学生的共性情况,更要考虑特定学生对象的特殊情况。如果要为特定教育对象确定恰当的目标.那么仅仅考虑他们已经学过的内容还不够,还需要考虑他们现有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背景。除了考虑学生群体的情况外,还要考虑教师群体的情况。只有这样,课程资源才能得到更加充分合理的开发。否则就易使课程资源的开发流于形式.不仅不会促进还可能影响甚至破坏课程实施与学生发展。

究竟哪些资源才是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课程资源, 还必须通过筛选机制过滤才能确定。从课程理论的角度讲, 至少要经过三个筛子的过滤筛选才能确定课程资源的开发价值。第一个筛子是教育哲学,即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的宗旨。第二个筛子是学习理论, 即课程资源要与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相一致, 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第三个筛子是教学理论, 即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

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学生特征(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兴趣需要)

教师素质(教学风格、教学能力)

(二)开放性原则

课程资源开发的开放性包括类型的开放性、空间的开放性、途径的开放性。类型的开放性指不论以什么类型、形式存在的课程资源,只要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都应该是开发的

对象。空间的开放性是指不论校内校外、城市农村、中国还是外国,只要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都可以开发。途径的开放性是指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应该局限于某一种途径或方式,而应该探索多种途径和方式,并且能够尽可能地协调配合使用。

例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专题“黄河,母亲河”。教师要求学生收集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并与同学交流;收集与黄河有关的常用俗语、

谚语、成语,并写出意义和相关故事。然后举办以“歇唱黄河”为主题的文艺演出,调查黄河的缺水断流、水污染以及造成的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生态破坏等事实,召开以“黄河之忧”为主题的调查报告会,设计保护母亲河的公益广告等。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课程资源由教材文本扩展到课外可利用的所有资源的理念,注重了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动态生成。

利用开放性的课程资源就涉及到课程资源管理的问题。

课程资源管理包括资源调查、资源分析和资源管理

资源调查:

总结能够使师生获益的各类资源

目的:我们已有哪些资源(资源评估)

资源分析:

找出资源环境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

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目的:我们还需要哪些资源(资源需求)

资源管理:

课程与教学计划

学校组织机构设置

管理制度建设

目的:实现学校发展目标,教学目标

(三)经济性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尽可能用最少的开支和精力,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具体包括开支的经济性、时间的经济性、空间的经济性和学习的经济性。开支的经济性,是指用最节省的经费开支取得最佳效果,尽可能开发那些不需要多少经费开支的课程资源,不应借口开发课程资源而大兴土木,盲目引进硬件设备,不计高昂的经济代价。时间的经济性,是指尽可能开发那些对当前教育教学有现实意义的课程资源,而不能一味等待更好的条件和时机,否则就会影响新课程的实施。空间的经济性,是指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尽可能就地取材,不应舍近求远,好高驾远。校内有的不求之于校外,本地有的不求之于外地。学习的经济性,是指尽可能开发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资源。如果引入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意图不明确、晦涩难懂,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还可能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课程资源各种各样,但是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学科、学校和地区,可以利用的资源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因而在具体开发时要因学生、教师、学校、学科、地区而宜,不能强求一律。要发地域资源优势,强化学校特色,区分学科特点,展现教师风格,满足学生需要。同时做到开发的课程资源与其他的教育内容的协调配合.注意时间、空间、人力、物力上的现实可行性。

思考题

1.简要解释课程资源。

2.课程资源有哪些类型。

3.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怎样的意义?

4.如何根据学生特征来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5.以某一具体课文为例,设计一份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案。

推荐访问:开发利用 案例 档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