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日本》教学设计3篇(完整文档)

时间:2023-01-11 12:10:06 来源:网友投稿

《日本》教学设计1  教材简析:  这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文章真切而生动地记述了*将军关心照顾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  本文语言朴实,记叙真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日本》教学设计3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日本》教学设计3篇(完整文档)

《日本》教学设计1

  教材简析:

  这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文章真切而生动地记述了*将军关心照顾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

  本文语言朴实,记叙真实感人,教学时应让学生反复诵读。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凭借具体语言材料,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教学难点:

  背诵第3自然段。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2、学会4各生字,理解生词。

  3、能联系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学准备:

  搜集资料,写有生词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词,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讲了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2、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2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3、师:聂将军就是*(师板书)

  (看书上图)这位就是*将军。

  4、交流搜集到的*将军的资料。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人民*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5、介绍故事背景:

  1940年8月,我军打响了有名的“百团大战”,*领导的晋察冀军区是参加部队之一。8月20日晚上10点,*一声号令,中央纵队三团,在工人的配合下,扑向井胫车站,到21日黎明,就把矿区的日军全部消灭。本课中的两个日本小姑娘,就是三团一营战士在攻打井几煤矿时救出来的

  二、学习生词,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词:

  (1)出示:

  惊恐残忍照料至仁至义

  无辜和善抚养有始有终

  小勺拽着*

  (2)指名读——齐读

  (3)理解词义:(按课文顺序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

  残忍:凶恶、狠毒

  无辜:辜,罪。没有罪的意思。(查字典)

  照料:照顾、料理

  惊恐:惊慌、恐惧

  和善:和蔼,温和善良。

  拽着:拉着(看图做动作)

  至仁至义:至,最。最仁爱,最讲正义。

  有始有终:指人做事能坚持到底。

  抚养:爱护并教养(扶养:养活)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想想课文中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印象?

  4、生交流:

  板书:救出孤女

  关心孤女

  送别孤女

  孤女感恩

  5、生默读课文,根据小标题分段,并说说段义

  (生交流分段及段义)

  三、齐读课文: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作业:

  1、完成描红本

  2、思考:课后习题4

  3、默词(家作)

  4、读熟课文,第三自然段读五遍。(家作)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抓住课后习题4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体会聂将军的为人。

  2、练习背诵第三自然段。

  3、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检:

  默写生词

  二、讲读课文:

  ※师: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对聂将军已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在日本人民的眼中聂将军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交流、师板书:活菩萨

  中日友谊的使者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1、生带着这个问题,自学课文

  (用括号标出相关内容,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

  2、交流:

  (1)聂将军给小女孩找奶喝,拿过洗干净的梨给美穗子吃,还给她喂饭,送两个小女孩回日军指挥部还在筐里放了许多梨,留着她们路上吃。

  A、从上述内容中可以感悟聂将军的慈爱、和善可亲,具有菩萨心肠,是“活菩萨”。

  B、生交流时相机指导朗读。

  (2)第二自然段中聂将军对战士们说的"话:

  “虽然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的同胞,但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她们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照料,决不能伤害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

  A、从转折的预期中体会虽然“敌人凶残”,但“孩子是无辜的”,是“受害者”的道理。从“一定要”、“决不能”的坚定语气中体会聂将军对日本人民和他们后代的真挚、深切的关爱。

  B、在读中进一步体会

  (3)聂将军给日本官兵的信:

  “*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而奋斗到底……”

  A、从“决不以”、“本着”、“必当”等词语中体会聂将军对日本士兵和人民的友善、真诚,本着“国际主义精神”为民族的生存和人类的永久和*奋斗到底的决心。

  B、指导朗读

  (4)孤女谢恩。

  A、这一内容充分说明聂将军在日本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三、总结全文:

  课文真切而生动地记叙了*将军关心照顾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四、练习背诵:

  1、抓住表先后顺序的词和动作的词。

  如“…先抱起…然后…开饭…几天以后…”

  2、分层逐句练背。

  五、布置作业:

  1、理解词义:

  至仁至义有始有终

  2、写出近义词:

  残忍()照料()惊恐()

  和善()拽着()抚养()

  3、加标点:

  这个女孩叫美穗子她不会说*话只是不停地说妈妈死了妈妈死了聂将军见这孩子两眼里流露出恐惧的神色就拿过一个洗干净的梨子和蔼地说这梨洗干净了吃吧

  4、练习背诵第三自然段并默写(家作)

《日本》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利用地图描述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图文资料,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树立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日本自然环境和人文经济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求知欲,增强安全防震意识,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日本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难点:火山的形成原因和利弊分析。

  三、教学方法

  读图(资料)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地理填充图册、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讲述时事政治,对于我国的钓鱼的岛问题一直争执不休,大做文章的国家是哪个?并强调钓鱼的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这节课就让我们抛开爱恨,用地理的视角充分认识这个复杂的国家。

  过渡:我们应从哪些方面认识日本呢?请大家打开课本快速浏览教材。

  (二)探究新知新课教学

  【提问】看看教材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日本的?引导学生归结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经济两个方面。这是认识一个国家的基本方向。

  【环节一】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

  活动一:出示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和日本地形图,设置任务让学生找出日本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征。

  活动二:日本的位置和组成对自然环境会有什么影响呢?让学生同桌之间相互配合完成内容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日本轮廓和城市分布特点以及原因。

  活动四:播放视频和图像资料了解日本人都有哪些生活习俗。继续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环节二】认识日本的火山地震状况。出示火山地震带分布图,让学生思考: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提问2:是不是火山地震只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呢?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引导学生看课本资料。

  【小组讨论】

  1、探讨火山地震的利弊: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5图文资料分析总结火山地震的利弊。

  2、展示日本安全防震资料。日本是如何防震减灾的?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我们应向日本学习哪些防震减灾知识?

  (三)巩固提高

  要求完成《地理填充图册》相关内容;看图思考:日本的自然环境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四)小结作业

  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本节课内容。并说明作业任务:自然环境决定了经济文化的发展。日本的经济状况怎样?请大家课下做一个调查。带着以下问题你们家有哪些日本产品?商店里有哪些日本产品?与同类产品相比,在价格和功能上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感想?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归类做个统计图表。

  六、板书设计


《日本》教学设计3篇扩展阅读


《日本》教学设计3篇(扩展1)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教学设计3篇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教学设计1

  教材简析:

  这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文章真切而生动地记述了*将军关心照顾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

  本文语言朴实,记叙真实感人,教学时应让学生反复诵读。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凭借具体语言材料,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教学难点:背诵第3自然段。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2、学会4各生字,理解生词。

  3、能联系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学准备:

  搜集资料,写有生词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词,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讲了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2、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2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3、师:聂将军就是*(师板书)

  (看书上图)这位就是*将军。

  4、交流搜集到的*将军的资料。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人民*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5、介绍故事背景:

  1940年8月,我军打响了有名的“百团大战”,*领导的晋察冀军区是参加部队之一。8月20日晚上10点,*一声号令,中央纵队三团,在工人的配合下,扑向井胫车站,到21日黎明,就把矿区的日军全部消灭。本课中的两个日本小姑娘,就是三团一营战士在攻打井几煤矿时救出来的

  二、学习生词,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词:

  (1)出示:

  惊恐残忍照料至仁至义

  无辜和善抚养有始有终

  小勺拽着*

  (2)指名读——齐读

  (3)理解词义:(按课文顺序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

  残忍:凶恶、狠毒

  无辜:辜,罪。没有罪的意思。(查字典)

  照料:照顾、料理

  惊恐:惊慌、恐惧

  和善:和蔼,温和善良。

  拽着:拉着(看图做动作)

  至仁至义:至,最。最仁爱,最讲正义。

  有始有终:指人做事能坚持到底。

  抚养:爱护并教养(扶养:养活)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想想课文中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印象?

  4、生交流:

  板书:救出孤女

  关心孤女

  送别孤女

  孤女感恩

  5、生默读课文,根据小标题分段,并说说段义

  (生交流分段及段义)

  三、齐读课文: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作业:

  1、完成描红本

  2、思考:课后习题4

  3、默词(家作)

  4、读熟课文,第三自然段读五遍。(家作)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抓住课后习题4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体会聂将军的为人。

  2、练习背诵第三自然段。

  3、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检:

  默写生词

  二、讲读课文:

  ※师: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对聂将军已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在日本人民的眼中聂将军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交流、师板书:活菩萨

  中日友谊的使者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1、生带着这个问题,自学课文

  (用括号标出相关内容,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

  2、交流:

  (1)

  聂将军给小女孩找奶喝,拿过洗干净的梨给美穗子吃,还给她喂饭,送两个小女孩回日军指挥部还在筐里放了许多梨,留着她们路上吃。

  A、从上述内容中可以感悟聂将军的慈爱、和善可亲,具有菩萨心肠,是“活菩萨”。

  B、生交流时相机指导朗读。

  (2)第二自然段中聂将军对战士们说的话:

  “虽然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的同胞,但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她们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照料,决不能伤害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

  A、从转折的预期中体会虽然“敌人凶残”,但“孩子是无辜的”,是“受害者”的道理。从“一定要”、“决不能”的坚定语气中体会聂将军对日本人民和他们后代的真挚、深切的关爱。

  B、在读中进一步体会

  (3)聂将军给日本官兵的信:

  “*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而奋斗到底……”

  A、从“决不以”、“本着”、“必当”等词语中体会聂将军对日本士兵和人民的友善、真诚,本着“国际主义精神”为民族的生存和人类的永久和*奋斗到底的决心。

  B、指导朗读

  (4)孤女谢恩。

  A、这一内容充分说明聂将军在日本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三、总结全文:

  课文真切而生动地记叙了*将军关心照顾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四、练习背诵:

  1、抓住表先后顺序的词和动作的词。

  如“…先抱起…然后…开饭…几天以后…”

  2、分层逐句练背。

  五、布置作业:

  1、理解词义:

  至仁至义 有始有终

  2、写出近义词:

  残忍( ) 照料( ) 惊恐( )

  和善( ) 拽着( ) 抚养( )

  3、加标点:

  这个女孩叫美穗子 她不会说*话 只是不停地说 妈妈死了 妈妈死了 聂将军见这孩子两眼里流露出恐惧的神色 就拿过一个洗干净的梨子 和蔼地说 这梨洗干净了 吃吧

  4、练习背诵第三自然段并默写(家作)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对话导入

  1、这篇课文你读了多少遍了,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谁吗?讲了他一件什么事?

  (让学生跟着一起书写:*,并大声地读一读。)

  2、你知道*是谁吗?能用一句话介绍一下吗?

  听了同学的介绍让你再读“*”这三个字,你会怎样读?

  3、课文中日本友人称*为什么?(活菩萨)

  二、精读感悟,品味文本

  1、整体把握文本命脉

  (1)先引导感知“活菩萨”。

  你*时看到的菩萨都是怎么样的?(引导体会“活” 。)怎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菩萨呢?能用书上的一个词来形容吗?(至仁至义)哪日本友人为什么把聂将军称为“活菩萨”呢?

  (2)请你好好地读读课文,看看哪些小节,哪些语句,最能体现出聂将军是“活菩萨”,可以边读边画,边思考,可以把你的想法写在书上空白处。

  2、师生对话,走进文本

  (1)师生交流,学生先读体现聂是“活菩萨”的语句。

  ①“虽然敌人残忍……决不能伤害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

  (指导学生读,抓住虽然……但是……,来理解聂的宽广胸襟和国际主义精神。)

  ②“聂将军抱起不满周岁的小妹妹……她叫什么名字。”

  (这句子以读代讲,如读好“抱”、“马上”等,感受聂的关心。)

  ③“开饭的时间到了……给她喂饭。”

  ( 抓住一口一口、喂理解;在我们生活中,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们会想到什么?)

  ④“第二天,他派人挑着两个……留着路上吃。”

  (补充:从我军指挥部到日军指挥部足足有175公里,一路上几个挑夫轮流着挑。)

  ⑤体会“*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而奋斗到底……”

  (这段话中,我们知道了对敌人,侵略者要狠狠打击,绝不留情,而对一些无辜的人民哪怕是被俘虏的敌,只要他们能与我们合作,放下枪,我们都能仁义地去对待。这就是国际主义精神)

  2、总结,升华人物的性格

  从刚刚大家所读的,所品的语句看,聂将军确实是一位(活菩萨、至仁至义、心胸宽广、心肠慈善)的好将军。

  现在我们再读“*”这三个字你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三、写话深化,体会真情

  1、1982年5月,美穗子得知聂帅生病,特地从日本赶到北京看望,推开病房门,一声“父亲”,道出了美穗子对聂将军的感情。你能用笔把当时感人的父女情写下来吗?

  2、交流。

  四、作业

  1、继续完成练笔

  2、阅读资料,了解美穗子后来的谢恩之旅。


《日本》教学设计3篇(扩展2)

——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教学设计3篇

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教学设计1

  【知识目标】

  1、掌握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

  2、掌握日本地形特点特点。

  3、了解日本国土面积和人口。

  4、知道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能力目标】

  1、通过地图教学,强化学生地图的阅读能力、地图学习运用能力。

  2、进行有效的课堂互动,形式多样的组织形式,打破课堂沉默现象。

  3、初步学会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教育目标】

  1、培养学生生活技能,懂得在自然灾害前面如何自救、避险等知识。

  2、培养学生探索地理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学习习惯。

  3、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能让学生在轻松而没有胁迫感的课堂环境中, 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增强自信。

  【教学重点】

  1、日本的领土组成及地理位置。

  2、日本地形特征。

  3、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避免课堂上的学生沉默现象。

  【教学难点】

  运用板块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教具准备】

  《日本地形图》、《世界板块分布示意图》。

  【教学方法】

  利用图表、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法、讲述法、讨论教学法等。

  【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新课】

  在我国的东部有一个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群岛国家—日本。日本有“日出之国”、“樱花之国”、“火山地震之邦”的称呼,对于日本这个国家,或许你比较熟悉,或许你相当陌生。你到底又知道日本多少呢?(讨论:根据你所知道的日本或者与日本有关的说与大家听,看谁说得多?)

  对学生的讨论发言,教师进行简单的评说。(大家说的非常好,老师相信,经过大家在这节课内的认真思考、大胆发言、团结合作,我们肯定都能对日本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这简单而又动情的几句渲染语,将能激发全体学生的进取和热情,迅速地把全班学生都推入了学习的角色之中,这对整堂课的教学气氛、教学进度及教学效率都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然后教师导入新课教学。

  【教与学】

  1、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把地图册打开到《日本》这一页,拿出《地理填充图》,对照《日本图》在填充图上填注太*洋、日本海、东海、黄海、朝鲜海峡、俄罗斯、朝鲜、韩国、*。

  (教师)根据地图和你所填注的内容用语言描述日本的海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的东部,东临太*洋,西面、面隔日本海、朝鲜海峡与俄罗斯、朝鲜、韩国相望,西南隔东海、黄海与*相望。)从日本的海陆位置可以知道日本是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群岛国家),它的领土主要由哪些岛屿组成呢?

  2、学生活动:

  (1)请同学们对照《日本图》说出日本领土组成的主要四大岛屿名称,并指出其中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哪个?(学生回答可采取分组竞赛等形式,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2)出示《日本轮廓简图》,让学生在《日本轮廓简图》上填上四大岛屿名称。

  (知识拓展)日本北部四个小岛色丹岛、择捉岛、国后岛、齿舞诸岛也是日本固有领土,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被当时的苏联占领,至今仍被俄罗斯占有。

  3、学生活动:根据2000年统计资料,算一算*和日本的人口密度(保留整数位)。用一句话或者一个词概括日本的面积和人口情况。(先让班干回答或由班干推选人选,这样,不仅能很快改变尴尬局面,而且,还能很好地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国 家 面积(万千米2) 人口(亿人) 人口密度(人/千米2)

  日 本 37.8 1.27 336

  中 国 960 12.95 131

  通过计算对比,我们知道日本面积狭小,但人口众多,是一个地狭人稠的群岛国家。

  4、学生讨论:观察日本轮廓,看看海岸线有什么特点?对日本经济的发展有什么有利条件?

  (针对学生的回答,要积极肯定,及时加以鼓励、表扬,努力增强学生自信心,增添成就感,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教师归纳讨论结果:日本海岸线漫长(3万千米),沿岸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海上运输便利,对外贸易发达。

  5、阅读《日本地形图》,概括分析日本的地形特点:多山的国家,*原面积狭小。并且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日本最大的*原—关东*原,日本最高的山峰—富士山。

  6、阅读教材P67“阅读”材料—富士山,提供日本的地震、火山视频及资料

  分成两组讨论下列两个问题:

  (1)日本群岛为什么多火山地震?如果你遇到地震灾害,如何避险?

  (2)富士山山顶白雪皑皑,山腰森林葱郁,试分析地理原因。

  【课堂小结】

  经过今天我们对《日本》的初步学习,你对日本是不是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你学到了什么?请你用几句话把你学到的知识说给我们听。今天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你把它记下来,课后和同学或老师一起讨论。好吗?

  【板书设计】

  一、东亚岛国

  1、地理位置:亚洲东部,太*洋西北部。

  2、领土组成 本 州 、北海道、四国、九州 地狭人稠的群岛国家。

  3、海岸线漫长曲折,多天然良港。

  二、多山的"地形

  1、多山的岛国,*原狭窄

  2、火山地震频繁

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利用地图描述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图文资料,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树立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日本自然环境和人文经济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求知欲,增强安全防震意识,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日本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难点: 火山的形成原因和利弊分析。

  三、教学方法

  读图(资料)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地理填充图册、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讲述时事政治,对于我国的钓鱼的岛问题一直争执不休,大做文章的国家是哪个?并强调钓鱼的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这节课就让我们抛开爱恨,用地理的视角充分认识这个复杂的国家。

  过渡:我们应从哪些方面认识日本呢?请大家打开课本快速浏览教材。

  (二)探究新知新课教学

  【提问】看看教材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日本的?引导学生归结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经济两个方面。这是认识一个国家的基本方向。

  【环节一】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

  活动一:出示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和日本地形图,设置任务让学生找出日本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征。

  活动二:日本的位置和组成对自然环境会有什么影响呢?让学生同桌之间相互配合完成内容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日本轮廓和城市分布特点以及原因。

  活动四:播放视频和图像资料了解日本人都有哪些生活习俗。继续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环节二】认识日本的火山地震状况。出示火山地震带分布图,让学生思考: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提问2:是不是火山地震只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呢?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引导学生看课本资料。

  【小组讨论】1.探讨火山地震的利弊: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5图文资料分析总结火山地震的利弊。2.展示日本安全防震资料。日本是如何防震减灾的?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我们应向日本学习哪些防震减灾知识?

  (三)巩固提高

  要求完成《地理填充图册》相关内容;看图思考:日本的自然环境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四)小结作业

  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本节课内容。并说明作业任务:自然环境决定了经济文化的发展。日本的经济状况怎样?请大家课下做一个调查。带着以下问题你们家有哪些日本产品?商店里有哪些日本产品?与同类产品相比,在价格和功能上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感想?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归类做个统计图表。

  六、板书设计

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看图熟悉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及主要城市

  2.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简要说明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 运用地图、资料分析自然条件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的启示。

  4.了解东西方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是国家地理的第一节,学好这节对以后的国家学习会起到良好的拖动作用。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活动题,或因图起、或因表生、或因计算而得答案、或探讨而有结论,无不要求学生勉励亲为,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通过对日本经济依赖性强的分析,培养学生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在教师创设的一系列情境中体会并树立发展经济的方向和趋势有所理解,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日本的经济发展特征;日本的工业布局。

  教学难点日本的工业布局及其成因。

  教学器材 多媒体课件 地图 挂图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读图法 问题解决法

  教学建议

  新课导入:日本自古以来与我国密切相关,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部分*与日本字唐朝以来相关的图片。曾经远远落后于我国的日本,在当今日本国民拥有很高的生活质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四万美元稳居世界前列,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最高的国家之一。

  提问:为什么日本的经济会是如此发达呢?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密切的联系,那么日本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呢?

  (板书)一、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

  让学生根据结合66页文字部分了解日本的面积、人口、语言和民族等基本概况,读课本66页“日本地形”图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组成。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板书)1、日本的民族和人口

  (提问)日本虽然面积小,只有37万*方千米,但海岸线却比我国还长,为什么?

  (学生指图回答:日本是个群岛国家,海岸线曲折。 )

  (板书)2、群岛国家,多港湾

  (提问) 看日本地形图,看一看日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日本国土四分之三是山地和丘陵,仅沿海一带分布这狭小的*原,关东*原是日本最大的*原。日本不仅多山,还多火山、地震,这是为什么? (展示)“板块构造示意图” 与“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

  (讲解) 日本位于太*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处于环太*洋火山、地震分布带上,所以,多火山地震。 境内有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80多座。富士山就是其中一座著名的活火山,也是日本的最高峰。日地震频繁,人们可以感觉岛的地震*均每年1500多次,真不愧是“火山之国、地震之邦” (板书) 3、多山,多火山、地震

  通过课本67页了解日本的气候

  读表:东京和北京一月和七月气温和降水量

  提问:(1)冬季,东京比北京冷还是暖?夏季呢?

  (2)降水量,哪一个多?

  (3)这说明日本的气候具有什么特点 ?

  (小结) 东京和北京大致处于同一纬度。但是,冬季东京比北京温暖,夏季比北京凉爽,且降水量比北京丰沛,这说明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点。 (提问) 日本多山,降水又较多,河流会有什么特点?

  多山使日本的河流短促,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由于日本山地多,且降水丰富,全国大部分地区为森林覆盖,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0% (转折过渡) 日本的水力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那么用来发展工业的矿产资源是否丰富呢?

  日本缺乏哪些主要原料和燃料?缺乏的程度如何?这些原料和燃料都从哪些大洲进口 。

  结合课本68-69页及图3-6“日本进口能源和矿产示意”图了解日本的资源状况。

  (总结)日本大部分原料需要进口,而且进口的比例较大(90%以上)说明日本的矿产资源严重缺乏。日本工业原料的来源很广,除欧洲和南极洲外,其他几大洲均有。我国和日本相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才13.4%,但还大量出口木材,一次性筷子等,破坏森林资源,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板书)4、矿产资源贫乏

  (提问)日本的矿产资源贫乏,这对它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利,那么日本如何克服这一不足呢?

  让学生根据日本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分析这些因素对日本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资源贫乏的岛国。日本作为一个经济强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口存在着矛盾。那么,日本为什么会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呢?

  (板书)二、发达的经济

  提问:日本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生活中有哪些产品是日本的?

  (由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料说明日本出口产品在世界中的地位。说明日本是一个加工贸易大国,依靠大量出口产品赚取大量外汇而发展经济,从而成为一个经济强国。

  提问:是否任何一个地狭人稠、资源贫乏的国家都可以成为世界强国呢? (不能)

  那么,日本产品的独特魅力何在呢?

  (板书)1、经济发展条件

  一种产品能够畅销必备的条件就是物美价廉。

  物美,也就是产品的质量好,技术含量高,日本注重科技教育的发展,可以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价廉,就是价格低,成本低。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哪些呢?(由学生自由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成本构成包括工人的工资、原材料和运费等。

  引导学生分析:

  (1)日本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工资成本低;

  (2)日本资源贫乏,需要大量进口原材料;

  (3)运费:日本是一个多优良港湾的岛国,海洋运输发达。(进口—加工—出口,这样的类型就是加工贸易。)

  提问:日本依靠大量出口产品赚取外汇、进口大量原料弥补资源的贫乏。应该把工厂建在哪里才能最大限度的节省运输路费呢?

  (小组自由讨论)

  (板书)2、工业分布

  教师小结:把工厂建在沿海地区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运费,方便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日本多优良的港口,海洋运输便利。(结合课本69页“日本工业分布图”落实日本工业的分布及日本的著名港口城市)

  加工贸易经济不仅使日本成为经济强国,还使日本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展示大量关于日本文化对比的图片,体现出日本文化关于传统与现代、本土与东西方的强烈对比)

  思考:这与加工贸易有什么关系呢?

  作为相对封闭的岛国,要想发展经济尤其是发展对外加工贸易经济就必须对外开放,开放就意味着要吸收外来文化,包括东西方文化。于是日本就形成了独特的东西融合的文化,既保留有民族的传统内容,又兼有东西方文化的特色。

  合作探究日本经济的发展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有什么启示?

  当堂达标 运用多媒体提供日本空白图,由学生将日本重要的地理事物填充在图中相应的位置。


《日本》教学设计3篇(扩展3)

——地理《日本》教学设计3篇

地理《日本》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樱花之国——日本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记住日本的地理位置。

  2、读图说出日本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3、了解日本的人口和民族构成,以及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

  2、利用地图分析日本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特点。

  【教学难点】

  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特点。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引导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日本地震并引发海啸导入。

  二、了解日本。

  问:

  1、你对日本了解多少?

  2、为什么日本的文字、建筑风格,甚至城市街道的名字都可以找到我们*的文化痕迹呢?

  3、为什么日本的和服像*古代的服装?

  学生回答(可讨论合作)

  教师归纳:日本是一个善于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技术的国家。从古代受*文化的影响,到近现代广泛受西方欧美文体和技术的影响,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对其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学习日本的地理位置。

  1、看地图册P.18日本地形图

  问:日本濒临的海洋有哪些?

  2、看地图册P.18日本在亚洲的位置图

  问:日本属于哪一大洲?在该洲的什么部位?属于亚洲的哪一区?

  3、看地图册P.4世界地图,观察日本的纬度范围,判断日本大部分在什么温度带?

  四、学习日本的地形特征。

  1、看教材P.28图7.50日本地图

  讨论:日本的领土组成有何特点?领土主体部分在哪儿?(在图上标出所找的四在岛屿,记住它们的名称。)

  2、观察日本的海岸线有什么特点?这对日本的哪些方面有利?(同座讨论,教师引导)

  3、看地图册P.18日本地形图,在图上找出重要的城市。

  问: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引导问:陆地基本地形有哪几种?日本地形有哪些?)

  五、了解日本的气候特征。

  看教材P.16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图

  问:日本有哪些气候类型?

地理《日本》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利用地图描述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图文资料,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树立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日本自然环境和人文经济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求知欲,增强安全防震意识,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日本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难点: 火山的形成原因和利弊分析。

  三、教学方法

  读图(资料)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地理填充图册、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讲述时事政治,对于我国的钓鱼的岛问题一直争执不休,大做文章的国家是哪个?并强调钓鱼的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这节课就让我们抛开爱恨,用地理的视角充分认识这个复杂的国家。

  过渡:我们应从哪些方面认识日本呢?请大家打开课本快速浏览教材。

  (二)探究新知新课教学

  【提问】看看教材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日本的?引导学生归结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经济两个方面。这是认识一个国家的基本方向。

  【环节一】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

  活动一:出示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和日本地形图,设置任务让学生找出日本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征。

  活动二:日本的位置和组成对自然环境会有什么影响呢?让学生同桌之间相互配合完成内容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日本轮廓和城市分布特点以及原因。

  活动四:播放视频和图像资料了解日本人都有哪些生活习俗。继续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环节二】认识日本的火山地震状况。出示火山地震带分布图,让学生思考: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提问2:是不是火山地震只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呢?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引导学生看课本资料。

  【小组讨论】1.探讨火山地震的利弊: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5图文资料分析总结火山地震的利弊。2.展示日本安全防震资料。日本是如何防震减灾的?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我们应向日本学习哪些防震减灾知识?

  (三)巩固提高

  要求完成《地理填充图册》相关内容;看图思考:日本的自然环境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四)小结作业

  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本节课内容。并说明作业任务:自然环境决定了经济文化的发展。日本的经济状况怎样?请大家课下做一个调查。带着以下问题你们家有哪些日本产品?商店里有哪些日本产品?与同类产品相比,在价格和功能上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感想?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归类做个统计图表。

地理《日本》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樱花之国——日本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记住日本的地理位置。

  2、读图说出日本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3、了解日本的人口和民族构成,以及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

  2、利用地图分析日本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特点。

  【教学难点】

  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特点。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引导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日本地震并引发海啸导入。

  二、了解日本。

  问:

  1、你对日本了解多少?

  2、为什么日本的文字、建筑风格,甚至城市街道的名字都可以找到我们*的文化痕迹呢?

  3、为什么日本的和服像*古代的服装?

  学生回答(可讨论合作)

  教师归纳:日本是一个善于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技术的国家。从古代受*文化的影响,到近现代广泛受西方欧美文体和技术的影响,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对其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学习日本的地理位置。

  1、看地图册P.18日本地形图

  问:日本濒临的海洋有哪些?

  2、看地图册P.18日本在亚洲的位置图

  问:日本属于哪一大洲?在该洲的什么部位?属于亚洲的哪一区?

  3、看地图册P.4世界地图,观察日本的纬度范围,判断日本大部分在什么温度带?

  四、学习日本的地形特征。

  1、看教材P.28图7.50日本地图

  讨论:日本的领土组成有何特点?领土主体部分在哪儿?(在图上标出所找的四在岛屿,记住它们的名称。)

  2、观察日本的海岸线有什么特点?这对日本的哪些方面有利?(同座讨论,教师引导)

  3、看地图册P.18日本地形图,在图上找出重要的城市。

  问: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引导问:陆地基本地形有哪几种?日本地形有哪些?)

  五、了解日本的气候特征。

  看教材P.16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图

  问:日本有哪些气候类型?


《日本》教学设计3篇(扩展4)

——《gkh》教学设计3篇

《gkh》教学设计1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多媒体课件)导入:春天来了,郊外的景色非常美。爸爸妈妈带着小华去郊外游玩。看,这儿的景色多美呀!说一说,你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

  预设:

  生:蓝蓝的天空下,一只白鸽嘴含橄榄枝快乐地飞翔。清清的河水中,几只小蝌蚪在水草丛中做游戏。小朋友玩累了,坐在公园的椅子上喝水。

  2、导学:这么美的地方,你们想去吗?这么美丽的地方不光是你们想去,就连声母宝宝也跑去玩了。它们还悄悄地和你们玩起了捉迷藏。仔细找一找,图中有哪些声母宝宝?(生:g、k、h)

  3、揭示课题:g、k、h。学生朗读,教师纠正。

  设计意图:将文中的插图变静为动,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卡通人物的形象引出g、k、h,为课堂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愉快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师生*等对话的氛围。

  二、动画演示,学习声母

  1、学习ɡ。

  (1)多媒体课件出示鸽子的图片,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瞧!飞来一只小白鸽,谁来跟鸽子打个招呼?(生:鸽子,你好吗?鸽子,你好……)

  (2)教师指名示范读词语:鸽子。学生读:鸽子。

  (3)教学ɡ的发音:老师发现了,如果把鸽子的“鸽”读得轻一点、短一点,就是g。教师示范读,学生跟读。

  (4)教师指名读声母g,学生开火车读声母g,小组读声母ɡ。

  导学:我们会读声母g了,再看看它的样子,你有什么发现?你是怎样记住g的?如果能把你的发现编成顺口溜就更好了。

  预设:

  生1:9字带钩ggg。

  生2:像个花环ggg。

  生3:鸽子鸽子ggg。

  生4:倒写6字ggg。

  2、学习k。

  导学:我们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一下子就交了个新朋友,朋友多了快乐多,我们再来交个新朋友。

  (1)多媒体课件出示蝌蚪,问:它的名字叫什么?

  生:蝌蚪。

  (2)教师指名示范读词语:蝌蚪。学生跟读:蝌蚪。

  (3)教学k的发音:如果把蝌蚪的“蝌”的音发得轻一点、短一点,就是——k。

  (4)教师指导学生发好k的音。(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纸条,放在嘴前,发ɡ、k的音。)感受气流的强弱。读ɡ时气流弱一些,读k时要送气,气流强一些。

  (5)学生开火车读声母k,同桌互读声母k。

  (6)学生练习ɡ、k对比读。两组比赛。奖励小红花。

  3、学习h。

  导学:让我们再来认识最后一位新朋友h,谁来当小老师,告诉我们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生:一个小朋友坐在椅子上喝水。)

  (1)教师指名读声母h,学生跟读声母h,学生开火车读声母h。

  (2)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带有he这个音节的词语有哪些?

  生:荷花、小河、黄河等。

  (3)启发学生思考:声母h要怎么读呢。

  (4)教师指导学生集体读,小组比赛读。

  4、课间操:大家学得真好,请休息一会儿。我们来做做手指操,放松一下手指。

  5、写一写。

  (1)过渡:小朋友们这么快就与三个新的声母宝宝交上朋友了。现在咱们一起到声母宝宝的家里去看看吧。

  (2)引导学生观察:请你们观察它们住在哪个格里?

  (3)教师指导学生书写:有没有小朋友上台来给大家写一写呢?

  (4)教师讲解正确的写法。

  g的写法:g在中下格,先写左半圆,再写竖左弯,注意弯钩不要挨上第四线,ɡ两笔写成。

  k的写法:k在上中两格,先写一竖,再写左斜右斜,注意一竖不要顶格,还有左斜右斜要一笔写成,k共两笔。

  h的写法:先写一竖,再写左弯竖,在上中两格,注意上格不要顶格,h也是两笔写成。

  (5)学生拿出拼音本书写g、k、h。

  (6)教师巡视,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写法,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设计意图:多媒体动画的辅助教学,意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索ɡ、k、h的读音、字形及其写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游戏巩固,熟记g、k、h

  1、过渡:声母和韵母合到一起就形成了音节。音节的作用可大了!我们可以利用音节认字,还可以借助汉语拼音读书读报呢!我们现在就来拼一拼吧!(多媒体课件出示:ɡ和ɑ、ɡ和e、ɡ和u的拼读,还有它们的四声,练习拼读。)

  2、教师指导游戏:请出同学扮演声母和单韵母,玩碰碰车游戏。请同学们读出碰到一起的音节。

  3、出示教材中的两拼音节,同学们读音节。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以游戏的方式展开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拼读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拼读能力,使学生爱学拼音,乐学拼音。

  四、游戏体验,巩固练习

  1、教师讲解叫醒拼音宝宝游戏的方法:调皮的音节宝宝都玩累了,跑到纸牌下面休息去了。你们还想不想和它们玩。请把它们叫醒吧!拼音宝宝说不定还会给你奖励小红星呢?翻开纸牌,如果看到红星,全班孩子便欢呼以示祝贺;如果看到翻开的拼音卡片没中奖时,全班孩子便齐念:“下回努力!”以示鼓励。

  2、全体同学快乐游戏。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学习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通过游戏,巩固了本课所学的知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gkh》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正确拼读g、k、h和韵母组成的三品音节,初步掌握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2.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画画、打鼓”2个词语,认识“画、打”2个生字。

  3.正确朗读儿歌《说话》。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朗读儿歌《说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母,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几个声母朋友,谁还记得?(指名回答)

  带上他们的韵母宝宝,我们一起来乘坐火箭,看看你们能不能成功发射。(ppt示,开火车读)

  如果把这些音节拼成词语,你还会读吗?(指名3人)

  过渡:你们真棒!小天使姐姐看到你们这么聪明,想要考考你们,请你们猜一个谜语,看看你们会不会被她难倒呢?听老师读谜题(PPT出示)你们知道谜底吗?(西瓜)谁能把“瓜”这个音节拼出来?

  【评价:你太聪明了,老师还没教,你都会拼了。掌声送给他!】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guā怎么拼。上节课我们学过g加ā拼成了gā,这是两拼音节,那你知道我们今天学得guā是音节吗?(真棒!)它跟我们之前学得两拼音节相比多了一个介母,你知道三拼音节是如何构成的吗?(声母加介母加韵母)天使姐姐要提醒小朋友了,要想读好三拼音节啊,有个小秘诀:声轻,介快,韵母响,三拼连读很顺当。跟老师一起读。我们一起再来拼一拼guā。你学会了吗?下面老师要来考考你了。(PPT出示:你会拼读吗?指名2生【评价:你读得真不错,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看看你们能认识几幅,我们来开列小火车。(PPT出示,指名学生直接说图内容)

  师:把图去掉,你能用咱们刚才学过的方法拼读下面的音节吗?(PPT示,指名)

  师:小朋友,学会了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读读下面的句子吗?老师读前面,你们读后面。(PPT示,师生合作)

  过渡:孩子们真厉害,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决定带大家一起去郊游,好不好?(好)但是呀,我们可别顾着自己玩儿哦,和我们的好朋友一起去吧。走,我们先去小熊猫家看看。

  二、认读词语和生字

  1.学“画画”

  师:去别人家做客,我们要注意些什么?(敲门、问好)谁来试着跟小熊猫问问好?(指名2人)

  走进熊猫家,你们看,他在干嘛呢?(画画)

  小朋友们有没有兴趣和它一起学画画?(有)

  先来看看他画得是什么?(出示图,指生说)

  【评价:你们观察得真仔细。】

  (1)认“画”的音

  师:谁能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来拼一拼这个“画”?(PPT/板书出示画的三拼音节h-u-à→huà,指名3人拼读,全班齐读)连起来读呢?(出示画画带拼音)

  (2)认“画”的形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画画吗?你们都喜欢画些什么?(指名3人)

  【评价:看来以后我们班可能会有很多小画家呢!】

  你们看,也有些人,他们和你们一样喜欢画画。(出示画蛇添足和画龙点睛的图片带文字)这两幅图都可以用一个带有“画”的四字词语形容。哪个小朋友知道第一幅图可以用哪个词语形容?(你真聪明,你怎么知道的?/你们看,图上的两个人在干嘛呢?画得是什么?又给蛇添上了脚,这就叫“画蛇添足”)我们一起读一读。

  那看第二图,有小朋友知道吗?(方法同上)

  我们再来读读这个词?(画画去拼音)我们来开列小火车吧。一起再来读一读。

  2.学“打鼓”

  过渡:我们画好画了,一起带着小熊猫去小老虎家吧,你们看,小老虎在干嘛呢?(PPT出示“打鼓”带拼音)

  (1)认“打”的音

  “打”这个字是击打的意思,谁能来拼一拼?(d-ǎ→dǎ g-ǔ→gǔ 打鼓打鼓)

  (2)认“打”的形

  小朋友们,我们来看“打”这个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记笔顺)

  小老虎用什么打鼓?(手)所以打这个字,左边就是一个提手旁,右边一个丁,合起来就是“打”。用我们学过的加一加的方法来记字,你会了吗?

  你能帮打找找它的词朋友吗?(指名组词)老师也为你们带来了它的一些词朋友。(PPT出示打球qiú、打伞sǎn等图片)

  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个词。(PPT)老师还为这两个词朋友编了首小诗,大家一起跟我读一读,站起来动一动,边做动作边读。(PPT)【课间活动】

  三、学儿歌

  1.学第一句

  过渡:玩得开心吗?带着两个小伙伴,我们一起去小溪边玩耍吧,好不好?(出示小溪)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条小溪怎么样?给你带来了什么感觉?(PPT)

  (漂亮、美丽、水清)

  风一吹,小溪流会怎样?发出了什么声音?(哗哗、哗哗)(课件出示第一句)谁能用刚才的方法拼读哗?

  小溪流见到小朋友们一定非常开心,谁能读出它的开心?(指名2人)

  评价语:你还不够开心/你读得不错,有点开心了

  2.学第四句

  师:小朋友,你们猜猜小溪流里可能有什么小动物在玩耍?(小鸭子)

  小鸭子可能会在里面干嘛呀?(捉鱼、玩游戏等)它们捉到鱼了吗?捉到鱼的小鸭子会怎么叫?(嘎嘎、嘎嘎 开心愉快)那没捉到鱼的小鸭子呢?(伤心难过)

  谁来试着读一读这句话,你可以当捉到鱼的小鸭子,读出你的开心来,也可以当没捉到鱼的小鸭子,非常难过。谁愿意试一试?(PPT出示:小鸭子说话,嘎嘎,嘎嘎)

  3.学第六句

  师:夏天到了,小溪里面可能会长着哪些植物呢?小朋友知道吗?

  (预设:荷花、荷叶 黑板贴画 )

  师:荷叶上谁来了?(小青蛙贴图/动画)小青蛙可能在干嘛呢?(捉虫)你来夸夸这只勤劳的小青蛙。

  (预设:小青蛙,你真勤劳!/小青蛙,你真棒!等)

  师:小青蛙被我们夸得都不好意思了。害羞地直叫——“呱呱,呱呱”(课件出示)(PPT)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做一做勤劳的小青蛙?(指名1男1女)

  4.1、4、6句连读

  师:现在我们连起来把刚才学过的三句话一起读一读,读出不同的感情来。自己先在下面试试,等会儿我们来比比谁读得更好。(男女生赛读)

  师:小鸭子、小青蛙在小溪流里开心地玩耍着,还不时发出响声,它们其实是在和小朋友用它们自己的语言说话呢。(PPT出示“说话”)

  5.学第二句

  师:夏天的天气总是阴晴不定,它们玩得正高兴呢,天上突然下起了雨,小雨点也闻声赶来了。小雨点又是怎么说话的呢?(沙沙,沙沙 ppt出示句子,指生读)

  你怎么知道小雨点这样说话?

  (预设:*常听过/通过拼音认识这两个字/跟爸爸妈妈学得)

  【师评价:看来啊,拼音的作用真是大呢,能帮我们小朋友认识更多的字,所以我们更要学好它了,对吗?/跟长辈学习也能获得知识呢】

  6.学第三句

  师:正在送信的小鸽子看到它的好朋友们在小溪流里玩得那么高兴,飞来跟它们打招呼,它是怎么说得?你能不能来学一学?(咕咕,咕咕)

  连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你来试试。(指名)

  【评价:你读得真不错,谁能像他这样来读一读?/你还没把小鸽子的开心读出来,谁再来试试?】我们一二两组一起来。

  7.学第五句

  师:几个小动物想玩儿捉迷藏的游戏,于是又请来了它们的好伙伴小花猫一起,小花猫受到邀请可开心了,不停地叫着?(喵喵,喵喵 PPT出示)连起来读(出示句子)三四两组齐读句。

  8.整首诗连读

  师:一句句的大家会读,把这几句变成一首儿歌,你还会读吗?(PPT出示:说话)先自己在下面读一读。老师来做这条小溪流,戴头饰指名5人合作读。

  小朋友们都想读,那我们一起来读读,不过老师加大难度了,ppt出示抠词读句。

  9.拓展延伸

  师:小朋友,你猜猜,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来?它们又会怎么说话呢?(PPT)

  10.学唱儿歌

  小朋友们读得都不错,为了奖励大家,老师把这首儿歌编成了小曲,你们听。(听音频:说话)

  我们也来学着唱一唱吧。(掌声给自己)

  四、布置作业(PPT)

  今天小朋友们的表现真棒,老师想把掌声送给大家。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课件出示)

《gkh》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与要求:

  1.学会ɡ、k、h三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声母ɡ、k、h与单韵母ɑ? e、u组成的音节,继续学习带调音节的拼读方法。

  3.培养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练习写好字母ɡ、k、h。培养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读准3个声母与单韵母ɑ.e.u相拼的音节。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彩色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过渡语:同学们,我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很多的好朋友,今天它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瞧,他们还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呢,就躲在了可爱的小动物身后,让我们和它们打声招呼吧!

  课件出示已经学过的声母和韵母。(指名读和齐读)

  标记红色字体的是我们声母朋友,我们要读得轻短一些。齐读声母。

  今天我们将继续走进拼音王国去认识新的朋友,出示课题:ɡ k h

  二、学习声母ɡ

  1.欣赏情境图。

  (1)教师导入:我们的声母朋友呀也来自于*常生活中,请同学们观察这样一幅美丽的图画。请同学说一说这幅画上面都有谁呢?它们在干什么呢?

  ?(出示情境图。)指名说说(教师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例如:一只白鸽嘴来衔着橄榄枝来了???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小姑娘在椅子上喝水)

  过渡语:刚才三位同学说的特别好,请同桌之间互相再说一说,都有谁,它们在做些什么?

  2.学习声母ɡ。

  过渡语:同学们,怎么能把声母宝宝读得更准确呢?现在呀就跟张老师来学一学。

  (1)观察图片。仔细看这幅图中有谁?生答:白鸽。

  白鸽的鸽读得轻短一点就是ɡ发音。教师示范ɡ的发音。声母应该发得轻而短,缩短“鸽”后面的拖音,读得既轻又短,就能准确发出声母ɡ的读音。学生尝试发音,体会要领。(注意:发ɡ时,舌根抬起,然后突然放开,发出又轻又短的音。)

  (3)指名读ɡ。

  (4)开火车读ɡ。(开三组小火车)

  (5)齐读

  (6)同学们都会读了,那怎样记住它呢?看看我们班识记小能手在哪里?谁试着编一编顺口溜。

  同桌两个人互相说一说,9字打弯ɡ? ɡ? ɡ

  三、学习声母k

  1、学生观察第二副图,说说看到了什么?

  2.老师指导k的发音。

  3.同桌两个人互相读一读。

  4.小对子汇报读。

  5.儿歌记忆字形。顺口溜:蝌蚪蝌蚪kkk。

  四学习声母h

  1.观察图形。

  2.谁来试着像张老师一样教同学读一读呢?有没有勇敢想尝试的?

  预设:生:请大家跟我来读h。

  3.小老师指名男女生读h。

  4.编儿歌记字形。一把椅子hhh。

  5.同学们,那怎么区分ɡkh三个声母宝宝呢?手掌打开,手心对着嘴感觉气流的强弱。

  五:拍手歌

  1.我们祖国语言多么有趣,多么好听,老师把ɡkh三个拼音宝宝编成了拍手歌送给大家,想不想学?

  2.学习拍手歌。

  六.学习两拼音节

  1. ɡkh与ɑ的拼读。

  这节课我们和ɡkh交上了朋友,我们的老朋友ɑeu也闻声赶来了,他们都争着和ɡkh做好朋友呢。小ɑ跑得最快,第一个挤到了他们面前,他们组成的音节你能读出来吗?

  学习ɡ-ɑ——ɡɑ(强调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学生可以读两遍)

  2.练习he的四声调。(拼读两遍)

  引出《日月水火》一课中的禾,让学生拼读并组词。

  3.练习三组两拼音节。第一组教师教读,第二组小老师教读,第三组让学生自己补全其余的三个声调。

  4找朋友游戏

  过渡语:在炎热的夏季呀,张老师给大家送来了几把漂亮的凉伞

  ,每把凉伞下都有一个音节,让我们一起大声读出他们吧!

  谁能给我们这些音节找个朋友组个词呢?如果能用这个词试试说句话就更棒了!

  七?课间手指操:同学们都很努力的给我们的音节找朋友,表现的真棒,现在就让我们来放松一下,做做手指操。

  八、写一写

  1、小朋友们学得真快,这么快就交了三个新的拼音宝宝。现在咱们一起到宝宝的家里去看看吧。

  那你们知道拼音宝宝住的房子叫什么吗?生:4线3格。

  2、请你们观察他们住在哪个格里呢?

  ɡ的写法:ɡ在中下两格。先写左半圆,再写竖左弯,注意弯钩不要挨第四线。ɡ两笔写完。k的写法:k在上中两格。先写一竖,再写左斜右斜,注意一竖不要顶格。还有左斜右斜要一笔写完。k共两笔写完。

  h的形与书写。h*格和上格,两笔写成,先写“|”,再写“左弯竖”。(区别字形:与n比较,强调h的左边一竖上边一定要写得长一些。)

  3、强调写字姿势

  4.学生书写教师评价

  5.学生再写一次,同桌之间评一评。

  八:总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新的收获呢?我们不仅知道了新的声母宝宝读音还知道了如何识记如何书写,表现真棒,最后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自己,好不好?


《日本》教学设计3篇(扩展5)

——《短文》教学设计3篇

《短文》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3.理解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陋室铭(刘禹锡)

  一、预习

  朗读课文,查字典,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宫接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2.关于“铭”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三、正课

  1.朗读课文。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读等。

  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有仙则名:著名。有龙则灵:灵异:斯是陋室:这。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答痕上阶绿:长到。草色人带青:映人。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往来无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策管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何随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装句,有什么简陋的呢?

  3.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4.提问: “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5.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

  6.提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7.提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8.提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9.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四、小结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胜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1.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一)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

  A斯是陋室()B.推吾德馨()C.谈笑有鸿儒()D.可以调素琴()

  (二)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

  4.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把下列文盲句子译成现代文。

  l.无丝竹之乱耳,无案读之势形。

  2.孔子云:何陋之有?

  (附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藓给阶前铺上绿毯,芳草把帘内映得碧青。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浅薄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杨子云的玄亭。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

  第二课时 爱莲说(周敦颐)

  教学过程

  一、预习

  朗读课文,查字典,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1017—1073)道州人,字茂叔,谥号“元”,宋代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建流溪书堂讲学,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是他在商康郡(今江西星子县)任职时写的。此间,他曾亲率属下在郡府署一侧挖地种莲,名曰“爱莲池”。

  2.题解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轮读均可。读时注意节奏、重音,正确、流利、有感情。

  2.学生翻译课文,补充课文注释:“水陆军木之花”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可爱者甚蕃”者:结构助词,与前面词“可爱”构成名词性结构。相当“可爱的(花)”。“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唯独。“世人甚爱牡丹”甚:很”“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而:连词,表转折,却。“濯清涟而不妖”而:连词,表转折,却。“中通外直”:(茎)中间通透,外形笔直。“香远益清”:香气远播,越发清香。益:更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连词表转折,却。焉:助词,可不译。“予谓菊”谓:认为。“花之隐逸者也”之:结构助词,的。“陶后鲜有闻:鲜:少。(xian3)

  3.请再次朗读课文。

  4.提问: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5.提问: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讨论并归纳:两个“独”字,都表现出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但“我”爱莲又与陶渊明的爱菊又有所不同。

  6.提问:“我”爱莲花什么呢?讨论并归纳: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提问:具体地说说作者写莲的哪些美好形象。讨论并归纳:

  (1)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灌清涟而不妖的质朴;

  (2)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

  (3)从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这些描写,是将莲人格化了,是把她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

  8.提问:文章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哪三种人?讨论并归纳:作者把菊花比喻象征成隐士,把牡丹比喻象征成富贵的人,把莲花比喻象征成君子。

  9.提问:作者对“爱菊”“爱莲”“爱牡丹”的态度分别是什么?讨论并归纳:爱不同的花象征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菊花秋天开花,独抗寒霜比作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隐士,作者对爱菊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的隐士极少。牡丹雍容艳丽,比作富贵之人,作者对爱牡丹是厌恶鄙弃,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而对爱莲同气相求。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四、小结这篇短文

将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短文运用比喻、象征、衬托手法,突出了莲的美好形象。将记叙、抒情、议论结合起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句式骄散交错运用,读起来控骼悦耳,顿挫有致。

  五、板书

  菊花正衬莲花菊花——隐士——陶后鲜有闻牡丹反衬莲花牡丹——富贵人——宜乎众矣莲花——君子——同予者何入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四。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香远益滑②亭亭净植③宜乎众矣④陶后鲜有闻⑤水陆草木之花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二)填空

  ①本文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__,而最能概括莲的高贵的品质的一句__是___②本文中作者拿___ 和__与莲对比,前者是____,后者是____,作用是突出____。

  (附译文)

  水上、地上的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又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污染,经过清水洗过却不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越显清芬,笔直的洁净的立着,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人,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短文》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注意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和意思

  辩斗盘盂沧沧凉凉探汤嗟来之食机杼稽废时日懿德

  2.了解文学常识知识。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流利地朗读古文的能力,并达到熟读成诵。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理解每篇故事所深含的道理。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古人探求自然,大胆质疑和务实的精神。

  2.启发学生注重品德的修养,要洁身自爱。

  (四)美育渗透点

  1.引导学生体会《两小儿辩日》中所体现的古代劳动人民认识自然,探求真理、敢于思考,大胆质疑的求真美。

  2.《乐羊子妻》中所体现的乐羊子妻的廉洁正其与才识过人的质朴美、人格美。

  二.学法引导

  1.这两则故事生动活泼,又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学中,可以先利用注释和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然后在加强诵读训练的同时,可以指导学生复述故事,并结合练习一、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讨论时,学生可能会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理解,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对文中涉及的有关科学常识、历史典故等,学生可以自己搜集资料,课堂交流;教师也可将教参提供的有关材料印发给学生。

  3.掌握“东游、故、去、车盖、盘孟、嗟来之食、跪、感其言”等词语的意思。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是朗读短文,并理解每篇故事所深含的道理。可以指导学生在熟读基础上复述故事情节,同时指出自己对此事的看法。

  2.难点是《两小儿辩日》的思想内涵。

  可将短文中三者的言行与复杂的科学知识作比较,体会古人对知识的执著探索精神。

  四.课时安排

  l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课文朗读录音朗读磁带及录音机。

  2.投影仪及作者作品介绍胶片。

  3.文中涉及的科学常识、历史典故打印材料。

  4.学生制作生字新词和重点句子卡片,课堂交流。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文章。

  2.引导学生自行疏通文章,达到能够复述的程度。

  3.在对故事内容加深理解的同时,引导学生阐述故事所说明的道理。

  七.教学步骤

  导语

  同学们都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祖先留给我们许多文化遗产,为了继承、发扬这些古代的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就要求同学们学好文言知识。今天我们所读的文言短文即是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典范之作。好,下面我就先来考考大家:每天东升西落的太阳是早晨离我们近呢?还是中午离我们近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需要复杂的科学知识,那么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文章。

  (-)明确目标

  l.文学常识及字词读音。

  2.熟读理解文章。

  3.分析每篇故事所深含的道理。

  (二)整体感知

  1.分别范读,或放课文录音,给学生扫清生率障碍

  盂(yú)稽(jī)懿(yì))杼(zhù)

  2.文学常识

  (l)《列子》

  相传为列御寇的论集。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把人忧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后汉书》

  东汉纪传体历史著作,南朝范晔撰,本书是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东汉的历史著作,归纳总结而成,自成一家,人们将它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是研究东汉历史的重要资料。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学习《两小儿辩日》

  (l)请同学们自读文章,对照课后注释流通文章意思。(注意几个词 辩、斗、沧、汤、为)

  (2)请一位同学来串讲文章,其他人给文章分段

  第一部分(1段)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日。(起因)。

  第二部分(2—5段)双方各持己见展开争论。(经过)

  第三部分(6—7段)孔子不能决断谁是谁非。(结果)

  (3)两小儿观点相反,各自依据是什么?

  明确并继续提问(一儿认为日出时离人近,日中离人远,根据形状大小来判断的;一儿认为日出时离人远,日中离人近,根据温度来判断的),二人的争执虽都不正确(早晨太阳大是人眼的一种错觉,中午温度高是由于太阳直射),但是这一行为表现了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怎样的精神?

  人的感觉与太阳离地球的远近是两小儿争论的话题,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知识面很广,古人不可能完全给予解释。但他们发现了这种自然现象,并努力寻求正确答案,这种独立思考,探求真理的精神确是难能可贵的。

  学习《乐羊子妻》

  (1)学生自读文章,疏通文意(注意遗、捐、趋、引、累、稽、亡(同无)、懿(yì)

  (2)这是一篇人物传记,为了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作者共选取了几件事?

  两件,乐羊子的妻子用“不饮盗泉之水”,“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劝谏丈夫改正行路拾遗的污行;乐羊子妻以织为喻,规劝丈夫积学求知。

  (3)通过这两件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乐羊子妻规劝丈夫拾金不昧和积学求知,赞扬了乐羊子妻的高尚品德,启示读者注重品德的修养,要洁身自爱。

  (四)总结、扩展

  通过本课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一些自学文言文的知识,这样不仅能过游于古典文学的海洋,而且能汲取营养,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

  (五)布置作业

  熟读背诵课文,复习重点文言实词的读音和意思。

  (六)板书设计

  作品

  作者

  朝代

  出处

  主旨

  两小儿辩日

  列御寇

  战国

  《列子》

  独立思考,大胆探索

  乐羊子妻

  范晔

  南北朝

  《后汉书》

  品德修养,洁身自爱

《短文》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习散文诗优美的语言,蕴含着哲理。

  2、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教学重点、难点】

  1、课文中的联想与想像。

  2、理解作品的主题。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旸谷(yáng) 一撮灰(cuō) 皓月(hào) 妲娥(é)

  2、解释下列词语:

  皓月:明亮的月亮。

  露台:晒台。

  旸谷:古书上指日出的地方。yáng,日出。

  二、导入

  无数人咏叹太阳和月亮,留下了美好的诗篇。作者在特殊的年代里,对着这永恒的星球发出了自己的感叹。在《日》中,作者显然在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中寄托着深意;而寒夜里面对如镜的凉月,想起了嫦娥奔月,又是一种别样的心情。

  作者简介:巴金(1904~),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早年在南京东南大学附中学习,后赴法国巴黎学习。回国后长期从事著译。曾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建国后曾任*作家协会*、全国*副*、*常委会委员。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家》、中篇小说《憩园》和随笔集。其散文思想深刻,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三、朗读课文,初步体会作品的主题

  让学生交流读后心得

  四、精读《日》

  学生朗读《日》一文。

  思考:文章按怎样的思路展开的?如何理解作品的主题?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这篇散文诗仅仅250余字,却浓缩着丰富的感情,它像一团火,炙烤着读者的心灵。

  开头两段,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形象化,先是赞美飞蛾,因为它是为追求光和热而被灯火烧死的,接着又怀念夸父,因为它是为追赶日影而渴死畅谷的。这是作者思想感情形象化的表白,他所歌颂的是追求光和热的执着态度,是为了得到光和热不怕粉身碎骨的献身精神。飞蛾和夸父的形象,是作者思想性格的真实写照。

  三、四两段,对追求光和热的献身精神正面展开议论,指出了生命是可贵的,但为了追求光和热应该不怕牺牲,并且还指出追求光和热的目的是为了给人间争得光明与温暖。这里渗透着进步的价值观、生死观的理论原则,言简意赅,发人深思。

  第五段,作者又进一步明确地表示自己的决心。自己愿作人间飞蛾,为了追求光和热,飞向日球,失去知觉,化为灰烬,在所不惜。这是作者庄严的宣言,具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热情洋溢、感情奔放是巴金作品的突出特色,《日》一文便是凝聚着炽烈的热情的佳作。作者歌颂了不顾一切追求光明的精神,表露出不可遏制的为真理而勇于献身的思想,表达了为国家、为人民发光、发热,直到烧成灰烬的决心和意志。它蕴含着哲理,奔涌着热情,堪称“字挟风霜”、“声成金石”的艺术精品。

  五、指导学习《月》

  学生以小组形式,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学习《月》。

  学生自由朗读《月》,提出问题,共同解决。

  提问:月亮在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文中的哪些诗句?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月亮在文章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寒冷。

  相关的描写句子有:

  “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

  “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的确,月光冷得很”。

  “月的光是死的光。”……

  作者笔下的月给人的是寒冷、阴冷,让人冷静,不同于日带来的热情洋溢。

  学生交流写月的古诗文,进行整理归类:

  1、月,呈现不同的形态: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范仲淹《岳阳楼记》)

  2、月,撩拨满腹的愁绪: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3、月,包含着瑰丽的想像: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六、组织学生讲神话故事

  如“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小组之间进行比赛。

  七、小结

  《短文两篇》是巴金建国前创作的散文诗。它散发着作者忧郁而热情的青春气息。

  《日》表现作者热情洋溢的一面,在那个“没有了光和热”,只有“黑暗的寒冷世界”,“我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日球”,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表现了作者对真理的追求。

  《月》则表现作者细腻幽静的一面,作者赞颂妲娥为了一个不知名的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妄想”改变“月”这个冰冷的星球。妲娥是作者理想精神的化身。

  这两篇短文都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八、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日本》教学设计3篇(扩展6)

——实数教学设计3篇

实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会对实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

  2、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进一步了解体会“集合”的含义;

  3、了解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

  教学难点

  理解实数的概念。

  知识重点

  正确理解实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设计理念

  试一试

  学生以前学过有理数,可以请学生简单地说一说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分类。

  试一试

  1、使用计算器计算,把下列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动手试一试,说说你的发现并与同学交流。

  (结论:上面的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

  可以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得到结论: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

  2、追问:任何一个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能化成分数吗?

  (课件展示)

  阅读下列材料:

  设x=0.=0.333…①

  则10x=3.333…②

  则②-①得9x-3,即x=

  即0.=0.333…=

  根据上面提供的方法,你能把0,0化成分数吗?且想一想是不是任何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化成分数?

  在此基础上与学生一起得到结论:任何一个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能化成分数,所以任何一个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学生自己回忆有理数的分类,为引入实数的分类作好铺垫。

  让学生动手实践,自己去发现并学会与他人交流。

  在学生解决了一个问题后,层层深入地提出了一个对学生有更大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

  引入新知

  1、在前面两节的学习中,我们知道,许多数的*方根和立方根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它们不能化成分数。我们给无限不循环小数起个名,叫“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例1(1)你能尝试着找出三个无理数来吗?

  (2)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

  解决问题后,可以再问同学:“用根号形式表示的数一定是无理数吗?”

  2、实数的分类

  (1)画一画

  学生自己回忆并画出有理数的分类图。

  (2)挑战自己

  请学生尝试画出实数的分类图。

  例2把下列各数填人相应的集合内:

  整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有理数集合

  无理数集合

  给出无理数定义后,请学生自己找找无理数,让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体会无理数的基本特征。

  应该让学生自己小结得出结论: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应该从它们的定义去辩别,而不能从形式上去分辩。

  学生自己尝试画出实数的分类图,体会依据分类标准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分法。

  探一探

  我们知道,在有理数中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例如3和-3,和-等,实数的相反数的意义与有理数一样。

  请学生回忆在有理数中绝对值的意义。例如,|-3|=3,|0|=0,||=等等。实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的绝对值的意义相同。

  试一试完成课本第176页思考题。

  引导学生类比地归纳出下列结论:

  数a的相反数是-a

  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随着数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原来在有理数范围里讨论的相反数、绝对值等,自然地拓展到实数范围内。

  练一练

  例1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2.5,0,3

  例2一个数的绝对值是,求这个数。

  例3求下列各式的实数x:

  (1)|x|=|-|;

  (2)求满足x≤4的整数x

  教学中应该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想法的时间,自己体会有理数关于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同样适用于实数。

  小结与作业

  布置作业

  必做:课本第178页习题10.3第1、2、3题;

  选做:课本第179页习题10.3第7题。

实数教学设计2

  我今天讲课的内容人教版七(下)数6.3“实数”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数的开方的基础上引进无理数的概念,并将数从有理数范围扩充到实数范围。从有理数到实数,这是数的范围的一次重要扩充。对今后学习数学有重要意义。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制定如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以及实数的分类。

  2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对实数进行分类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分类意识。

  2经历从有理数逐步扩充到实数的过程,了解人类对数的认识

  不断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数系扩充体会数系扩充对人类发展的作用。

  2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能有意识地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实数的分类。难点:对无理数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掌握对一个非负数开方运算。课本对学生掌握实数要求不高。只要求学生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意义。但实数的知识却贯穿中学数学始终,所以我们只能逐步加深学生对实数的认识。本节主要引导学生熟知实数的概念和意义,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为了更好的把握教学内容的整体性、连续性,我采用问题情境导入法引入新课,用类比归纳法和探究分析法展开数学活动。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经历:观察、比较、交流、归纳、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

  学法分析:为了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采用以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为主的学习方式,启发学生进行观察、类比、分析,让学生多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到概念的建立,问题求解当中来,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四、教程分析:

  针对本节教材的特点,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四个环节:

  最后,我说下教学评价分析:

  本节课的设计,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通过自主学习得到“实数”概念,在“合作交流”中加深对实数概念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适时调整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初浅认识,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实数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实数运算的法则和运算顺序,会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混合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回顾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同样适用。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计算器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体验数学的应用性特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实数运算的法则和顺序。

  教学难点:例2的算式比较复杂,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

  1.承上启下,口答复习

  师:请同学们快速口答下列几个题目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师:⑤--⑧这四个算式是属于实数的运算,同学们来思考一下:实数的运算与我们在第二章学习的有理数的运算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吗?引出课题:实数的运算

  2.师生互动,讲授新课

  师:那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第二章都学习过哪些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我们把它总结出来。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

  运算法则加法法则减法法则乘法法则除法法则,除法转化为乘法的法则乘方的法则

  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分配律

  师:下面请同学们思考这些运算律和运算法则在实数范围内是否仍然成立?请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举例来证明你们的结论。

  (要求学生每种运算法则和运算律都要举一个例子出来)

  引导学生:实数的运算与有理数的运算之间就是增加了无理数的运算,无理数的运算是否满足这些运算律与运算法则呢?

  出示多组学生的例子,得出结论:数从有理数扩展到实数后,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同样适用。

  师: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在实数范围内适用,那么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是否也适用呢?请同学们与自己的同桌进行讨论,同样要举例说明。

  (要引导学生思考:在实数范围内,有哪几种运算?这些运算的顺序与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选择合适的例子说明:在实数范围内,增加了开方运算,并且开方运算与乘方运算是同级运算。

  得出结论:实数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方和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遇到括号,则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

  例1计算:

  (1)(精确到0.001)

  (2)(结果保留4个有效数字)

  注意:在使用计算器的情况下,一般先算出最终结果后,再将显示的数据按预定精确度取近似值。如果无法避免中间运算取近似值,那么中间运算通常比预定精确度多取1位,或多取1个有效数字。

  例2计算:(精确到0.01)

  先让学生讨论应该如何解答这道题目,然后由老师引导观察算式,分析算式的组成;考虑能否使用运算律简化算式;如能简化算式,则应先化简,再用计算器计算,这样能使计算方便,避免中间运算取近似值。

  3.、活动与探究:

  一个物体自由下落时,它所经过的距离h(米)和时间(秒)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用来估计。假设物体从5米的高度自由下落,那么这个物体每经过1米需要多少时间(精确到0.01)?请把结果填入下表.

  距离第1米第2米第3米第4米第5米

  时间

  4.练一练:课内练习1、2

  5..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实数运算的法则和顺序,会用计算器来进行简单的混合运算。

  6..布置作业

  书本84页1、2、3、4、5、6(选做)及作业本

  四.教学反思

  例2要先运算、化简、再用计算器计算,能使计算方便,避免中间运算取近似值。化简容易错。


《日本》教学设计3篇(扩展7)

——《清明》教学设计3篇

《清明》教学设计1

  活动准备

  古诗教学的自制PPT。

  幼儿前期经验准备: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活动目标

  能正确熟读古诗。

  通过欣赏古诗、观察图片,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清明节人们扫墓的心情。

  活动过程

  一、入场

  听《琵琶语》学古人漫步进场,感受古曲的气氛。

  教师:现在我们听着优美的古曲,慢慢的进场,然后轻轻地找个座位坐下来。

  二、了解清明节的风俗

  教师:之前清明节,我们放了一个小长假,那请你们回忆一下,清明节你和家人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播放"清明介绍PPT",教师做相应的小结。

  教师:小朋友说了很多清明节做的事,我们看看其他人会做些什么呢?

  教师:清明节这天,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带着悲伤的表情,手捧着鲜花去祭拜去世的亲人……所以,清明节要去扫墓,是对已经去世的人的尊敬与怀念,也因此在清明前后,人们的心情都比较难过和悲伤。

  三、学习古诗,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1.完整欣赏古诗两遍。

  教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在清明节人们会做的事情,那古时候的诗人,在清明节这天会做些什么呢?

  欣赏古诗朗诵。(播放课件)教师:请小朋友看大屏幕,刚才电脑里的老师已经把《清明》这首古诗诵读了一遍,现在请你们跟着老师再来读一遍,老师念一句小朋友跟一句。(播放古诗背景)幼儿跟着教师诵读。

  2.看背景图,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幼儿看图自由回答。

  3.句卡配对,进一步了解古诗大意。

  (1)出示图卡,引导幼儿发现诗句与画面的匹配关系

  (2)观察图片,幼儿为诗句匹配图片。

  教师:如果要给这些句卡宝宝找图片朋友,你们认为应该怎么找。谁能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句,找图片朋友。

  教师:谁能为"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句,找图片朋友? "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说。

  教师:第三句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对应哪一幅画面?

  教师:那是谁回答老爷爷的?那个小孩。哦,最后一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对应的就是第四幅图片了。

  教师:现在你们知道古诗和这些图画的`关系了吗?原来图片上的内容说的就是古诗中的内容。

  四、朗诵古诗

  1.幼儿整体诵读。

  教师:那这首古诗的名字就叫《清明》(出示字卡),写这首诗的诗人叫杜牧,他是唐代很有名的诗人现在我们一起看着图片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

  2.记忆大考验两遍。

  3.幼儿跟读两遍。

  4.表演读。

  教师:你们读得真好听。那现在我们边读古诗边做动作,我们来表演一下这首古诗吧!

  5.古诗接龙。

  五、认字活动

  学习"明"字。

  教师讲述"明"的字源故事。

  教师:"明"在甲骨文中是由一个日和一个月组成,表示日月照耀、明亮的意思,也解释为带来光明。金文和小篆的名字是由月和一个窗形的结构组成,意思是月光照进窗内,表示光亮之意。现在的明字则确定为日月之明了,一般用为光亮之义。

  教师:我们今天学的这个字宝宝读什么呀?(明)(六)结束活动:欣赏歌曲《清明》。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古诗《清明》,它还有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活动延伸

  学习歌曲《清明》


《日本》教学设计3篇(扩展8)

——《电解》教学设计3篇

《电解》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电解池的形成条件,能够正确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及两极所发生反应的类型;能正确书写典型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和电解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实验操作和对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能够逐渐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进一步理解由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电解池的组成与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难点】

  电解过程中微粒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景引入

  【复习导入】回忆初中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初步理解电池、电极、电解质溶液。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演示实验】浸入CuC12溶液的两根碳棒分别跟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接。接通电源,学生观察两极现象。(一个碳棒覆盖有一层紫红色物质,另一个碳棒表面有小气泡生成,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产生的刺激性气体,试纸变蓝色,说明该气体是氯气。)

  【得出结论】氯化铜溶液受到电流的作用,在导电的同时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铜和氯气。

  【小组讨论】(1)通电前CuC12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这些离子作如何的运动?(2)通电时溶液中的离子运动情况有何变化?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子流向如何?(3)阴、阳离子移向碳电极表面时,哪些离子发生了变化?你能写出两个碳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并指出反应的类型吗?总反应如何呢?

  【学生活动】学生完成两极上的电极反应,并指出反应类型。

  【视频演示】电解氯化铜微观模拟。

  【提出问题】整个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得出结论】电解是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装置为电解池。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

  在利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和氧气时,一般不直接电解蒸馏水,而是电解NaOH溶液或Na2SO4溶液,你知道为什么吗?

  第四环节:小结作业

  小结:引导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作业:整理电解池与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列成表格。

  四、板书设计

《电解》教学设计2

  【课标分析】

  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化学课堂教学应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经过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精神。教学的核心目标除了使学生真正建构起化学概念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能力,如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抽象概括出概念的能力。

  【教材分析】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状态和行为是一个重要的认识领域,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因此非常有必要让学生进入这个认识领域。电解质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它们与人类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因此认识电解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分析】

  物质在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酸、碱、盐的水溶液为什么能够导电?酸、碱、盐有阴阳离子就一定能导电吗?这些对学过初中化学的学生来说,都是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同时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可从另外一个角度对化合物进行分类,从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认识化合物。在建立电离的概念时,利用学生已经知道的酸碱盐溶液具有导电性和阴阳离子的知识。这一节中的概念比较抽象,我们的学生基础不是很好,这就要求教师尽量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用实验、视频、图片等直观教具以及实验事实,帮助学生建立和理解概念。要注重学生的日常概念对化学概念的影响,教师要运用各种策略引发学生的已有认识,让学生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让他们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大胆的质疑和假设,在探究体验中构建概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电离、电解质的含义;

  2、能准确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电解质知识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2、通过“质疑”、“归纳”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电解质知识框架中各知识点有序的衍变分析、推导,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中的逻辑美。

  2、通过“身边的化学——电解质与细胞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其实离我们不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关注化学与生命活动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电离及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问题引入】身体有汗的人为何接触使用着的电器更容易发生触电事故?人体在剧烈运动后为何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

  (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出汗后体表有更多的盐分,这些盐分在汗中起到了导电的作用;人体剧烈运动流汗后,体内的Na+和K+、Cl-伴随水分一起流失很多,出现电解质浓度失衡、紊乱,产生恶心、肌肉痉挛等症状,故需要及时补充电解质和水分。

  【板书】第二节 电解质

  一、电解质及其电离

  【学生探究实验】NaOH 溶液 、HCl 溶液 、NaCl 溶液、KNO3溶液、酒精溶液、蔗糖溶液的导电性实验

  【学生汇报】

  导电:NaOH溶液 、HCl溶液 、NaCl溶液、KNO3溶液(酸、碱、盐的溶液) 不导电:酒精溶液、蔗糖溶液

  【过渡】物理学上根据导电性实验,将物体分为导体和绝缘体,化学上根据一定条件下的导电性实验,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板书】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NaCl、HNO3、NaOH等酸、碱、

  盐)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

  【学生思考】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在受热熔化时能否导电呢?

  【演示实验】KNO3晶体以及其熔融状态的导电性实验

  【实验结论】KNO3在水溶液中可以导电,在受热熔化时也能导电

  【概念拓展

  【问题探究1】为什么电解质的溶液能够导电?与金属的导电原理相同吗?

  (教师首先提供问题探究所必需的金属导电的知识背景,而后进行问题的情景迁移:根据金属的导电原理,请分析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在导电时除了外加电场的外部因素外,溶液自身内部还有哪些因素?)

  【学生讨论后归纳】金属能导电→金属内部有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能导电→溶液中也有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推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分别带负电和正电的阴、阳离子。

  【问题探究2】电解质中有阴、阳离子一定就能导电吗?

  【大屏幕展示NaCl溶于水后的微观视频,学生阅读课本41页】

  【学生讨论后归纳】

  NaCl晶体:含有Na+和Cl-,但不能自由移动,故不能导电。

  熔融状态的NaCl:受热熔化后, NaCl晶体中的Na+和Cl--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

  NaCl溶液:原来在晶体中被束缚的Na+和Cl-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离解为可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能够导电。

  【过渡】熔融状态的NaCl和NaCl溶液都能离解为可自由移动的离子,我们把这样的离解过程叫做电离。

  【板书】2.电解质的电离

  (1) 电离定义:电解质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过渡】酸、碱、盐是电解质,自然能够电离。

  (2) 酸、碱、盐的电离:HCl=H++Cl- NaOH=Na++OH- NaCl=Na++Cl-

  (3) 电离方程式: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来表示物质电离的式子。

  【学生练习】

  书写电离方程式:HNO3、H2SO4、 KOH、Ba(OH)2、Na2CO3、Al2(SO4)3 (三学生板演)

  【问题探究3】大家能否从以上三组物质电离后的阴阳离子类型及共同特点入手,给酸、碱、盐下定义呢?

  【学生讨论并归纳】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教师讲解】

  1.强调酸、碱定义中“全部”二字的含义;

  2..酸碱盐的电离特点:酸在水溶液中电离,液态(熔融态)不电离;碱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都能电离;盐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都能电离。

  【课堂小结】

  【反馈练习】

  1、下列电离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Al2(SO4)3 = 2Al+3 + 3SO4-2B.FeCl3 = Fe3+ + 3Cl-

  C.HI = H+ + I- D.Na2CO3 = 2Na+ + CO32-

  2.下列物质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哪些能导电?

  ①金属铜 ②固态NaCl③O2④ H2SO4

  ⑤碳棒⑥酒精水溶液 ⑦KOH水溶液

  ⑧熔融状态的KNO3⑨葡萄糖 ⑩SO2

  3.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

  A.熔融的氯化钠 B.硝酸钾溶液C.硫酸铜晶体 D.无水乙醇

  4.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

  A.熔融氢氧化钠 B.石墨棒 C.盐酸溶液D.固态氯化钾

  【课后作业】

  1、上网查阅“电解质与生命”等资料,写一篇小论文。

  2、电解质的水溶液能够导电,说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发生电离。那么,电解质溶于水后是否都能全部电离?可以通过Internet网在“百度搜索”上输入关键词“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进行自主学习

  教学后记

  通过对案例“电解质”教学设计的实施以及学生的反馈情况,教学目标基本实现,教学重难点能够突破,教学环节流畅有序,教学效果良好。本节通过学生探究实验、教师演示实验以及多个问题探究让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认识电解质、非电解质、电离和电离方程式的概念,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参与课堂,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本节课循序渐进,衔接自然,环环相扣,学生对知识的认识逐步加深,如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折两个概念讲解时,先从水溶液中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然后通过加热固体硝酸钾的导电实验,引出熔融状态下也是电解质导电的条件之一。在探究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时,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看到实验现象,学生相互讨论得出结论,这样学生的印象非常深刻,这比老师直接讲授效果要好很多。当然本节课还有一些不足,如在授课过程中教学语言不够简练,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启发学生思维,学生评价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强。


《日本》教学设计3篇(扩展9)

——标准日本语教学计划

标准日本语教学计划1

  一、情况分析

  现有6名同学参加了我校开展的日语第二课堂,这6名日本语都没有日语基础。首先需要让同学们产生学习日语的学习兴趣。日语第二课堂本着寓教于乐的教学宗旨让同学们既能学到知识也能达到让同学们释放学习压力放松的作用。其次,通过对日语学习简单的日本语对话、儿歌、歌曲等,使同学们对日本语有个初步的认识。因此,本学期我们将多组织富有趣味性的日语游戏,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游戏教学活动,努力使孩子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日语。

  二、学期目标

  1、培养同学们学习日语的.兴趣,并能注意日语的发音。

  2、让孩子多说、多听,结合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学习一些日常用语,礼貌用语,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大胆地说。

  3、继续学习单词(动作、玩具、生活用品、文具、食品、星期等),掌握一些简短的儿歌、歌曲、故事,并乐意和主动参加一些日语歌曲表演。

  4、尝试欣赏一些有趣的故事,了解其中的内容。

  5、愿意运用所学的对话、句型和同伴、老师进行交流。

  6、对教师的常规用语可以快速准确的做出反应。

  三、具体措施

  1、根据三四年级的年龄特点及发展水*,科学有序的合理安排日语活动。

  2、充分挖掘每个教材的作用,以游戏为基本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3、增加墙面也说话的作用,粘贴各种相关的日语单词,让孩子置身于学习日语的良好氛围中。

  4、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

  5、通过进修、自学,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日语发音、语法的正确使用。

  四、课程设置

  1、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自制教材。不断在教学中补充、完善教学内容。

  2、准备多种教学具,配合教材的图片、卡片、实物、等灵活运用,以更好的让同学们掌握教学内容。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必定努力将日语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起来。

推荐访问:日本 教学设计 《日本》教学设计3篇 《日本》教学设计1 《日本》教学设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