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识培训小结1 近日,我随公司的管理人员参加了咸阳分公司举办的“安全知识”培训班,三天培训,让我震撼和醒悟,安全警钟,长鸣不止! 本次安全知识培训由省安监会的老师通过视频授课和现场授课交替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知识培训小结3篇,供大家参考。
安全知识培训小结1
近日,我随公司的管理人员参加了咸阳分公司举办的“安全知识”培训班,三天培训,让我震撼和醒悟,安全警钟,长鸣不止!
本次安全知识培训由省安监会的老师通过视频授课和现场授课交替进行,授课老师通过安全知识、案例分析、为我们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安全事故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在痛定思痛的同时,为我们敲响警钟,防范安全,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
在安全知识培训课堂中,看着一幕幕惨痛的安全事故视频,令我们揪心,一个个鲜活生命的离去让我们心痛,一次次违章事故让我们后悔不已……目睹逝者至亲的眼泪,撕心裂肺的痛苦,点点滴滴,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生命如此之脆弱?为什么悲剧一演再演而熟视无睹?为什么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又为什么一些安全隐患根深蒂固?究其原因,还是人们的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薄弱、安全责任心缺失,违章已经形成习惯,长此以往,才造成事故发生,使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
“刀不及身,肤不晓痛”。听别人的故事,只觉从耳中穿过,但当自己或家人遭遇不幸时,已为之晚矣。“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只有当安全成为一种习惯,才是对生命的尊重和保障,如果把安全当成我们每天必须做的事,就像吃饭穿衣一样,成为“习惯性的自然”,这种习惯是一种必须的行为,顺理成章,自然而然。
培训老师给我们讲到:许多员工埋怨培训,不情愿培训,不重视培训,觉得安全是别人的事,于己无关,是管理者无事找事。其实是我们的员工走进了一个误区,对培训的内涵还不够清楚,培训=培养+训练,即把每个人的安全行为先培养出一种“习惯”,成为习惯后再加强训练人的一种安全技能,让自己先过“安全关”。授课老师为我们展现了三星企业培养员工的首要一条,就是在企业生产范围内,人行不能触及划定的黄线,刚开始员工可能不以为然,但触及多次后等待他们的是严厉的考核和制裁,慢慢地这个规定成为一种习惯,想让员工触及黄线都不可能了。我们从马斯洛人的金字塔需求层次理论中可以看到,他把安全需求放到了仅次于生理需求的第二位,可见马斯洛人对安全需求的何等重视!
安全能否成为习惯,关键在于我们对安全的认知度,我们今天坐在这里进行安全培训,就是要从根本上去理解安全的`真正含义,安全是自己的,不是别人强加于你的,只有在自己的心中留下烙印,做下标记,买下深深的种子,把安全当成生活的必须,让安全责任形成一种习惯,才能从根本上去提高,去落实。
有了习惯就有了动力,有了动力就会养成自己关爱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提高自己,才会更好的感染别人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安全习惯在于细节,细节决定成败,2014年元月,欧洲一商家退还了*浙江出口的冻虾仁,其原因是当地检验部门从1000吨*出口的冻虾仁中查出了0.2可氯霉素,这50亿分子一的数据,看起来是一次贸易中的正常失误,却隐含着深刻的教训——疏于细节的安全管理。所以安全不是只喊口号的“花架子”,更不是故能玄虚的“皮毛”之作,它是实实在在的,渗透人心的习惯行为,这种行为在习惯中得到规范“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
叶圣陶先生《习惯成自然》一文中这样写道:“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同样做安全工作,也需要种种能力,但更要养成安全的种种习惯。
通过本次安全知识培训班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安全培训并不是管理者的需求,是自己本身的需求,通过案例分析,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安全重于生产!安全是1,其他是0,有了1,后边的0越多,就越富裕,如果1没了,后边0再多,都是无用的。
让安全与我们同行,让幸福与我们为伴,让安全行为成为一种习惯!
安全知识培训小结2
为了进一步贯彻教育局各类文件精神,继续加强对老师及幼儿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教育,拓宽其更广的知识面。我园以5.12地震第七个防震减灾日为契机,开展了幼儿园防震减灾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地震综合防御和地震灾害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全园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校园,进一步加强我校安全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安全教育
1、做好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利用班级和学校的宣传栏宣传相关的安全知识。
2、我校充分利用周一安全教育日、班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主要包括防震、防火、放电、防溺水、防事故等各方面。
3、学校内及周边环境安全检查,对学校厕所、围墙和各室的电灯和开关进行了检查,发现不安全的地方马上加以维修,确保安全第一。
4、搜集材料,老师通过让幼儿观看地震的相关视频,让幼儿了解地震所造成的灾害。
5、校园安全逃生演练,在汶川,雅安特大地震中,许多鲜活的生命瞬间被地震无情的吞噬,这次地震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掌握危难时自救的方法是必要的,学校人群相对密集,是事故易发地点为了培养学生逃生自救技能,确保学生生命安全,我校在下周再次进行地震逃生演练。
6、活动期间,我园采取了专题培训、科普橱窗、观看视频、答地震知识的试题、LED屏滚动等形式多样的宣传阵地,宣传有关知识,增强师生的安全自救意识和防范技能。
7、各个年段各个班级开展“防震减灾知识普及”主题活动,普及幼儿防震知识和一些保护自己的正确方法,切实提高应急避险能力。
二、试卷考核,加深理论知识
我们以现场答卷的形式进行理论考核,老师积极、认真听讲答题并对考核试卷进行探讨。试卷以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核,共100分,90分以上及格为标准。全院职工共96名,优秀达标率98%,成绩可喜。
三、亮点与不足
亮点:教职工均积极参与,活动形式多样,准备充分。能够用多种事例让大家重视*时的安全教育。老师及时向幼儿灌输防震安全知识。全园参培率100%,试题通关率100%。
不足:小小班的幼儿安全意识较弱,还需要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多向幼儿灌输安全知识。
四、问题与思考
由于安全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有很多意外防不胜防,学校安全工作也不见得做到天衣无缝,有很多不安全的隐患也可能随时出现,所以我们不仅要在“安全教育日”内对安全教育重点抓,在*时的常规教育中,我们也把安全教育放在第一位,力求做到安全第一。各部门通力合作,随时排除安全隐患。相信在园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全体教师的紧密配合中,我园的安全教育工作,定能更上一个台阶。
保健部
20xx年4月6日
安全知识培训小结3
近日,我随公司的管理人员参加了咸阳分公司举办的“安全知识”培训班,三天培训,让我震撼和醒悟,安全警钟,长鸣不止!
本次安全知识培训由省安监会的老师通过视频授课和现场授课交替进行,授课老师通过安全知识、案例分析、为我们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安全事故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在痛定思痛的同时,为我们敲响警钟,防范安全,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
在安全知识培训课堂中,看着一幕幕惨痛的安全事故视频,令我们揪心,一个个鲜活生命的离去让我们心痛,一次次违章事故让我们后悔不已……目睹逝者至亲的眼泪,撕心裂肺的痛苦,点点滴滴,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生命如此之脆弱?为什么悲剧一演再演而熟视无睹?为什么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又为什么一些安全隐患根深蒂固?究其原因,还是人们的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薄弱、安全责任心缺失,违章已经形成习惯,长此以往,才造成事故发生,使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
“刀不及身,肤不晓痛”。听别人的故事,只觉从耳中穿过,但当自己或家人遭遇不幸时,已为之晚矣。“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只有当安全成为一种习惯,才是对生命的尊重和保障,如果把安全当成我们每天必须做的事,就像吃饭穿衣一样,成为“习惯性的自然”,这种习惯是一种必须的行为,顺理成章,自然而然。
培训老师给我们讲到:许多员工埋怨培训,不情愿培训,不重视培训,觉得安全是别人的事,于己无关,是管理者无事找事。其实是我们的员工走进了一个误区,对培训的内涵还不够清楚,培训=培养+训练,即把每个人的安全行为先培养出一种“习惯”,成为习惯后再加强训练人的一种安全技能,让自己先过“安全关”。授课老师为我们展现了三星企业培养员工的首要一条,就是在企业生产范围内,人行不能触及划定的黄线,刚开始员工可能不以为然,但触及多次后等待他们的是严厉的考核和制裁,慢慢地这个规定成为一种习惯,想让员工触及黄线都不可能了。我们从马斯洛人的金字塔需求层次理论中可以看到,他把安全需求放到了仅次于生理需求的第二位,可见马斯洛人对安全需求的何等重视!
安全能否成为习惯,关键在于我们对安全的认知度,我们今天坐在这里进行安全培训,就是要从根本上去理解安全的真正含义,安全是自己的,不是别人强加于你的,只有在自己的心中留下烙印,做下标记,买下深深的种子,把安全当成生活的必须,让安全责任形成一种习惯,才能从根本上去提高,去落实。
有了习惯就有了动力,有了动力就会养成自己关爱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提高自己,才会更好的.感染别人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安全习惯在于细节,细节决定成败,2014年元月,欧洲一商家退还了*浙江出口的冻虾仁,其原因是当地检验部门从1000吨*出口的冻虾仁中查出了0.2可氯霉素,这50亿分子一的数据,看起来是一次贸易中的正常失误,却隐含着深刻的教训——疏于细节的安全管理。所以安全不是只喊口号的“花架子”,更不是故能玄虚的“皮毛”之作,它是实实在在的,渗透人心的习惯行为,这种行为在习惯中得到规范“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
叶圣陶先生《习惯成自然》一文中这样写道:“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同样做安全工作,也需要种种能力,但更要养成安全的种种习惯。
通过本次安全知识培训班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安全培训并不是管理者的需求,是自己本身的需求,通过案例分析,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安全重于生产!安全是1,其他是0,有了1,后边的0越多,就越富裕,如果1没了,后边0再多,都是无用的。
让安全与我们同行,让幸福与我们为伴,让安全行为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