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致父亲杨绛范文(精选3篇)

时间:2022-05-11 13:40:02 来源:网友投稿

《父亲》是当代画家罗中立于1980年创作完成的大幅画布油画,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该画用浓厚的油彩,精微而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幅感情真挚、纯朴憨厚的普通农民形象。即使没有斑斓夺目的华丽色彩,也没有激越荡漾的宏大场景,但作者依然刻画得严谨朴实,细,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致父亲杨绛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致父亲杨绛3篇

【篇1】致父亲杨绛

杨绛

杨绛(jiàng),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本名杨季康,[1]  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

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2] 

2016年5月25日,据人民日报李舫、发改委周南等多方消息,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杨绛先生于25日凌晨逝世,终年105岁。

1911年7月17日,杨绛生于北京。

1923年,杨绛在启明上学,举家迁苏州。

1928年,杨绛一心一意要报考清华大学外文系,但南方没有名额,杨绛只得转投苏州东吴大学。[2] 

1932年,从苏州东吴大学到清华大学借读,并认识钱锺书。

1935年,杨绛与钱锺书结婚,同年夏季与丈夫同赴英国、法国留学。[1] 

1938年,杨绛随钱锺书带着一岁的女儿回国,回国后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5] 

1943、1944年,杨绛的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游戏人间》等相继在上海公演。[2] 

195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1] 

1956年,作品《吉尔·布拉斯》经大修大改,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第一版。[6] 

1965年1月,《堂吉诃德》第一部翻译完毕。[6] 

1978年,《堂吉诃德》中译本出版。[5] 

1981年发表的《干校六记》,已有三种英语、两种法语和一种日本译本。

1984年,她写的《老王》被选为初中教材。[5] 

1985年,她的散文集《隐身衣》出版了英语译本。[1] 

1986年,她出版《回忆我的父亲》、《回忆我的姑母》、《记钱锺书与围城》。[6] 

1992年2月,法译本《洗澡》及《乌云的金边》在巴黎出版。[6] 

1997年,杂志第5期《方五妹和她的“我老头子”》,《十月》发表。[6] 

1997年3月4日,其女钱瑗因患脊椎癌去世。

1998年12月19日,其丈夫钱锺书去世。

2001月,出版《从丙午到流亡》。[6] 

2003年,她出版作品《我们仨》。[7] 

2007年,出版《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一书[1] 

2011年,百岁老人杨绛查出患有心衰,但她依旧乐观豁达,每天读书写作从不间断,晚上一点半睡觉。

2013年7月17日,杨绛102岁生日。

2015年7月17日,杨绛先生迎来104岁生日(如按照杨绛先生自己的虚岁算法,是105岁),身体依旧很好,仍然思路清晰、精神矍铄。[8] 

2016年5月25日凌晨,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4] 

 杨绛,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迄今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至今还在公演;杨绛93岁为完成女儿心愿写了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成书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从2001年起,杨绛将个人稿费捐给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至今已累计一千多万元。到今年的7月17日,杨绛先生已经整一百零三岁了,可是她仍笔耕不辍,其精神和毅力令世人敬仰。在杨绛生日之际,谨以此专题,表达对这位世纪老人深深的敬意。

 杨家世居无锡,是当地一个有名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杨荫杭曾是最早反清革命运动的人物之一,之后又成为上海著名的律师,秉公执法、不畏权势,深受人们敬佩。母亲唐须荌则是一个大方贤惠,身上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同时也是一个有知识的传统女性。而杨氏家族中的其他成员如杨荫榆、杨荫浏等人,要么从事于教育事业,要么献身于艺术届,也算得上一时之俊彦。辛亥革命前夕,杨荫杭于美国留学归来,到北京一所法政学校教书,就在这年7月17日,杨绛在北京出生,父亲为她取名季康,小名阿季。

阿季姊妹身材高低呈元宝形:大姐和八妹长得较高,三姐和七妹其次,阿季排行老四,个头最矮,父亲杨荫杭对杨绛特别钟爱,因为杨绛长大后极为聪慧,但身材短小,爱猫的父亲笑说:“猫以矮脚短身者为良,”戏之为“矮脚猫”。

 杨绛八岁回无锡、上海读小学,十二岁,进入苏州振华女中,从小就学业精良,在父亲的引导下,她开始迷恋书里的世界,中英文的都拿来啃,读书迅速成为她最大的爱好。一次父亲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呢?”她答:“一星期都白活了。”说完父女会心对视。

  求学时老师给杨绛的批语是“仙童好静”,在英才济济的东吴大学,她很快就奠定了自己才女的地位:中英文俱佳的杨绛是班上的“笔杆子”,东吴大学1928 年英文级史、1929年中文级史,都由她“操刀”。她还喜欢音乐,能弹月琴,善吹箫,工昆曲。大学期间,自修法文,拜一位比利时的夫人为师,学了一口后来清华教授梁宗岱称赞不已的法语。

 1928年,杨绛十七岁,她一心一意要报考清华大学外文系,但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清华招收女生,但南方没有名额,杨绛只得转投苏州东吴大学。费孝通与杨绛在中学和大学都同班,有男生追求杨绛,费孝通便对他们说:“我跟杨季康是老同学了,早就跟她认识,你们‘追’她,得走我的门路。”

 1932年初,杨绛大学毕业,她放弃出国留学机会,考入清华研究院做外国语研究生。杨绛之所以宁愿不出国而来清华,用她母亲的话说,就是“阿季脚上拴着月下老人的红丝呢”。初到清华,杨绛发现这里的女学生都很洋气,相形之下,自己不免显得朴素。可她毕竟是大名鼎鼎的上海大律师杨荫杭的女儿,名门闺秀,又从美国教会大学毕业,比起国内一般国立私立大学来,东吴大学的毕业生气质更佳。她个头不高,但面容白皙清秀,身材窈窕,性格温婉和蔼,人又聪明大方,自然深受男生的爱慕。据称:“杨绛在清华大学读书时,才貌冠群芳,男生求为偶者70余人,谑者戏称杨为七十二煞。”

初次见面,杨绛眼中的钱钟书身着青布大褂,脚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镜,眉宇间“蔚然而深秀”。当时两人只是匆匆一见,甚至没说一句话,但当下都彼此难忘。钱钟书写信给杨绛,约在工字厅相会。一见面,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杨绛答:“我也没有男朋友。”从此两人便开始鸿雁往来,“越写越勤,一天一封”,直至杨绛觉出:“他放假就回家了。(我)难受了好多时。冷静下来,觉得不好,这是fall in love(坠入爱河)了。”

1935年,钱钟书与杨绛在无锡七尺场钱府举行正式婚礼。结婚不久,他们便结伴到英国牛津大学去了。由于杨绛不愿意增加老父亲的经济负担,也不愿意和丈夫分开来求学,所以她在牛津只是一个旁听生,1937年女儿出世,杨绛的主要任务是带孩子、照顾钱钟书的饮食起居和学习。每当钱钟书被灯泡坏了等生活琐事困扰时,杨绛总是说“不要紧,有我呢”。就连钱钟书因为枯燥不喜欢而考不及格时,也是杨绛帮助他复习过关。  

家在杨绛心中是人生的核心。自从嫁给钱钟书后,杨绛一直甘愿做“灶下婢”,不辞辛劳地操持家务。以至于心疼女儿的父亲不免有不平地说:“钱家倒很奢侈,我花这么多心血培养的女儿就给你们钱家当不要工钱的老妈子!”钱的母亲感慨这位儿媳:“笔杆摇得,锅铲握得,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钟书痴人痴福。”

1938年,钱钟书杨绛携女儿提前回国。杨绛的父母先后去世。这以后,钱钟书杨绛相依为命,颠沛流离,在上海沦陷期间,他们曾一度生活艰难,钱钟书为维持这个家,不得不多地代课,有时一别妻女就是很长时间,又一次,钱钟书久别刚回到妻女身边时,陌生的女儿看着这个男人把行李放在自己妈妈床边就提醒道: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说着小手指着奶奶床的方向。钱钟书尴尬地道:“怎么?到底是你认识你妈妈早还是我认识早?”女儿毫不迟疑地道:“当然是我早,我一生出来就认识我妈妈,你是后来才认识的。”钱钟书回家的任务是带女儿玩,而杨绛则包揽了一切杂活。

  杨绛这个“灶下婢”不光要对付一切家庭琐事,还要有惊人的胆识保护丈夫的手稿。1945年在上海,杨绛在日军传唤她时,拼命地把钱钟书《谈艺录》手稿藏好。钱钟书的短篇小说集《人·兽·鬼》能保存出版是因为“此稿本曾由杨绛女士在兵火仓皇中录副,分藏两处”,书出版后钱钟书用英文写下了一句耐人寻味的名言:“赠予杨季康——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如果说专家们总是把人生的主要时间花在专业上,那么杨绛的专业应该是守望家园的园丁,而且无怨无悔。

  四、才华毕现,丈夫赞其为“最才的女” 

  杨绛开始初露写作才华是在清华,1934年,出国留学前夕,为了赶时间,老师朱自清同意杨绛用一篇小说《璐璐,不用愁!》代替大考,结果这篇小说被朱先生投给《大公报·文艺副刊》,成了杨绛第一篇创作并公开发表的小说,还被林徽因编入《大公报丛刊小说选》。在上海“孤岛”时期,为了分担家庭的经济重负,杨绛一方面辞退保姆,甘当“灶下婢”,另一方面给阔小姐做家庭教师,还做了一段时期上海振华女校的校长,这时期杨绛也开始致力于创作,写作剧本来补贴家用。

1942年冬,陈麟瑞、李健吾两位戏剧专家在聚餐时建议杨绛写写剧本。杨绛写出了《称心如意》,被大导演黄佐临看中,一炮打响。1943、1944年,杨绛的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游戏人间》等相继在上海公演,一时盛况空前,以至于1946年2月《围城》在郑振铎主编的《文艺复兴》上连载后,人们问:“钱钟书是谁?”有人答:“杨绛的丈夫。”《称心如意》得到剧作家李健吾高度评价,被誉为世纪著名剧作家丁西林之后中国现代文学中喜剧的第二个里程碑。1945年,夏衍看了杨绛的剧作,顿觉耳目一新,说:“你们都捧钱钟书,我却要捧杨绛!”

  1949年5月,钱钟书夫妇入职清华大学,按清华的旧规,夫妻不能同时在本校任正教授,杨绛只能做兼职教授。1953年,杨绛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新中国建立后,知识分子普遍遭受冷板凳的待遇,翻译无疑更为“安全”。杨绛的翻译生涯最早追溯到清华读研时,一次钱钟书的老师叶公超请她到家里吃饭,饭后拿出本英文刊物,让杨绛译出其中一篇政论《共产主义是不可避免的吗?》。她当时心想:莫非叶先生是要考考钱钟书的未婚妻?在此之前,她英文虽棒,也从未学过、做过翻译,但也只得硬着头皮“应考”。交稿时叶公超却连连称赞“很好”,推举发表到《新月》杂志。从此杨绛一发不可收拾,走上了翻译的道路。抗战胜利后,储安平办《观察》杂志约杨绛写稿,杨绛把自己正在看的散文《世界公民》翻译了一段投稿,居然得到了大翻译家傅雷的好评。

  1958年,她47岁,开始学习西班牙语,翻译西班牙不朽名著《堂吉诃德》。1978年《堂吉诃德》中译本出版时,正好西班牙国王访问中国,邓小平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了西班牙国王。在20世纪50年代,著名美学家、翻译家朱光潜在回答学生提问时说,中国的散文、小说翻译“杨绛最好”。 

  杨绛的作品中特别引起国内外关注的是杨绛在国内率先出版的几部描写极“左”思潮下乃至“文革”中知识分子命运的散文集和小说,如《干校六记》,胡乔木评价说:“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缠绵悱恻,句句真话。”《干校六记》被译为多国文字,产生了广泛影响,被英国《泰晤士报·文学副刊》评价为:“20世纪英译中国文学作品中最突出的一部。”1988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洗澡》堪称是杨绛的文学创作的顶峰。施蛰存评价《洗澡》是:“半部《红楼梦》加上半部《儒林外史》”,并说“(杨绛)运用对话,与曹雪芹有异曲同工之妙”。杨绛自谦道:“《洗澡》是我的试作,我想试试自己能不能写小说。”杨绛的一切都是“试”,从散文、翻译到剧本、小说,而每试即拔头筹。这个“试”是一种从容不迫的平常心,没有一丝跳着跑着争名夺利的浮躁。

  1994年,在杨绛的力促下,钱钟书编定了自己的《槐聚诗存》,杨绛把全书抄完后,钱钟书拉起妻子的手说:“你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五、共克时艰,被学部誉为“模范夫妻” 

  新中国成立了,杨绛一家安心地等待祖国的解放,然而想不到的是,当他们终于走过了列强凌辱的艰辛年代,看到了新中国的曙光,胜利的喜悦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阴云却已悄悄遮住天空。“三反五反”、“下放干校”等政治运动相继袭来,这对中国的知识分子又是一次身心的考验。这一时期的所见所闻也必然铸就成杨绛心中难以磨灭的情思。

  “三反”运动期间,杨绛因讲课涉及恋爱等人性主题而被学生控诉,之后便是大会小会自我批评,不但要遭受各种无理的辱骂,还要默默忍受,没有丝毫辩驳的机会。这时的杨绛就像一只待宰的羔羊,其内心的苦楚无处诉说。这场思想改造的威力给敏感的杨绛留下的不可忘却的记忆。

  1966年8月9日,杨绛在“文革”中首先被揪出来,三天后,钱钟书也被揪了出来。运动中,杨绛还被蛮不讲理的造反派剃了阴阳头,对于这样的奇耻大辱,她泰然处之,回家后连夜赶做了个假发套,第二天戴在头上照样和钱钟书手挽手地去买菜,她还自嘲地说:“小时候老羡慕弟弟剃光头,洗脸可以连带洗头,这回我至少也剃了半个光头。果然,羡慕的事早晚会实现,只是变了样。”

  戴高帽,游街,每天挂着牌子去挨批斗,群众分给她的任务是清洗厕所,污垢重重的女厕所被她擦得焕然一新,毫无秽气,进来的女同志都大吃一惊。杨绛特意把便池帽擦得一尘不染,闲时就坐在上面掏出书看,倒也无人打扰。

  1969年,他们被下放至河南的干校,杨绛被安排种菜,这年她已年近六十了。钱钟书则担任干校通信员,每天他去邮电所取信的时候就会特意走菜园的东边,与她“菜园相会”。在翻译家叶廷芳的印象里,杨绛白天看管菜园,她就利用这个时间,坐在小马扎上,用膝盖当写字台,看书或写东西。而与杨绛一同下放的同伴回忆,“你看不出她忧郁或悲愤,总是笑嘻嘻的,说‘文革’对我最大的教育就是与群众打成一片。”其实十年文革,钱杨夫妇备受折磨,亲人离散:杨绛最亲的小妹妹杨必被逼得心脏衰竭辞世,女婿王得一也在批斗中不堪受辱自杀,但是沉重的伤悲未把两人压垮,在此期间,钱钟书仍写出了宏大精深的古籍评论著作《管锥篇》,而杨绛也完成了译著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八卷本的《堂吉诃德》。从干校回来八年后,杨绛动笔写了《干校六记》,名字仿拟自沈复的《浮生六记》,记录了干校日常生活的点滴。这本书自1981年出版以来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反响,胡乔木很喜欢,赞赏杨绛文字朴实简白,笔调冷峻,无一句呼天抢地的控诉,无一句阴郁深重的怨恨,就这么淡淡地道来一个年代的荒谬与残酷。

那时候,钱钟书在文学所,杨绛在外文所,同属学部,命运也相同。每天上班,他俩各自挂着自己精心制作的牌子,自己用毛笔工整地写上“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等罪名,然后穿上绳子各自挂在胸前,互相鉴赏。在被批斗的日子里,他们一同上下班,互相照顾,走时肩并肩,手挽手,被学部的人誉为“模范夫妻”。他们在这场灾难中不消沉,不畏缩,不卑不亢地做人。

  六、百岁高龄,穿着“隐身衣”打扫人生的“战场” 

  从1994年开始,钱钟书住进医院,缠绵病榻,全靠杨绛一人悉心照料。不久,女儿钱瑗也病中住院,与钱钟书相隔大半个北京城,当时八十多岁的杨绛来回奔波,辛苦异常。钱钟书已病到不能进食,只能靠鼻饲,医院提供的匀浆不适宜吃,杨绛就亲自来做,做各种鸡鱼蔬菜泥,炖各种汤,鸡胸肉要剔得一根筋没有,鱼肉一根小刺都不能有。“钟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1997年,被杨绛称为“我平生唯一杰作”的爱女钱瑗去世。一年后,钱钟书临终,一眼未合好,杨绛附他耳边说:“你放心,有我呐!”,钱钟书这才溘然长逝,杨绛内心之沉稳和强大,令人肃然起敬。“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杨绛在丧夫丧女之痛缓过来之后,以92岁高龄重新开始创作,她在打扫他们一家人生的“战场”。首先,她得帮助女儿完成心愿,女儿钱瑗生前一直想写一部反映他们一家生活的书,并且已经拟好了目录,可惜因为英年早逝,心愿未及完成,2003年,杨绛的《我们仨》出版问世,这本书写尽了她对丈夫和女儿最深切绵长的怀念,感动了无数中国人。杨绛说:“我们仨失散了,留下我独自打扫现场,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其次,96岁高龄的杨绛又意想不到地推出一本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探讨人生的价值和灵魂的去向以及自己对世事的理解和洞察,这本书被评论家称赞:“九十六岁的文字,竟具有初生婴儿的纯真和美丽。”第三,她要整理钱钟书留下的几麻袋天书般的手稿与中外文笔记,这些书稿由于年代久远和颠沛流离,很多纸张已经发黄发脆,且多达7万余页,杨绛接手过来,陆续整理得井井有条:2003年出版了3卷《容安馆札记》,178册外文笔记,20卷的《钱钟书手稿集·中文笔记》……第四,钱钟书去世后,杨绛还以全家三人的名义,将高达八百多万元的稿费和版税全部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杨绛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这位百岁老人的意志和精力,让所有人惊叹!她曾对上海一家媒体说:“自己很好,很乖,虽然年老,不想懒懒散散,愿意每天都有一点进步”,她每天都用小楷抄写钱钟书的《槐聚诗存》,由此“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

  另外,杨绛还严格控制饮食,少吃油腻,喜欢买大棒骨敲碎了煮汤,再将汤煮黑木耳,每天一小碗,以保持骨骼硬朗。她还习惯每日早上散步、做大雁功,时常徘徊树下,低吟浅咏,呼吸新鲜空气。高龄后,改为每天在家里慢走7000步,直到现在她还能弯腰手碰到地面,腿脚也很灵活。

  杨绛高寿的秘籍除了修身养性外,更多的来自内心的安宁与淡泊。杨绛有篇散文名为《隐身衣》,文中直抒她和钱钟书最想要的“仙家法宝”莫过于“隐身衣”,隐于世事喧哗之外,陶陶然专心治学。生活中的她的确几近“隐身”,低调至极,几乎婉拒一切媒体的来访。杨绛与钱钟书一样,出了名的不喜过生日,九十岁寿辰时,她就为逃避打扰,专门躲进清华大学招待所住了几日“避寿”。她早就借翻译英国诗人兰德那首著名的诗,写下自己无声的心语:“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杨绛在自己百岁寿辰时感言:“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随时准备回家。”

  杨绛在80岁寿诞时苗地为其画像,夏衍题词:“无官无位,活得自在,有才有识,独铸伟词。”这确实是对杨绛一生绝好的概括。杨绛是一个爱生活、爱读书、爱写作的有心人;是一个洞察世事、处事机敏、爱“探险”的智者;是一个爱父母、爱丈夫、爱女儿的贤妻良母;也是一个百折不挠、笑面人生的女强人。杨绛式的智慧,杨绛式的温情,杨绛式的坚韧,构成了杨绛的独特魅力。她的的百年人生是智慧人生、传奇人生。让我们祝福这位老人103岁生日快乐!向这位智者致以深深的敬意!

【篇2】致父亲杨绛

篇一:少女杨绛和她的父亲阅读答案

篇二:少女杨绛和她的父亲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杨绛和他的父亲孙莲莲杨绛,原名扬季康,江苏无锡人。除了作为钱钟书夫人为人所熟知外,她本人更是一个颇有影响的作家、翻译家和著名学者。李健吾评价她“不是那种飞扬躁厉的作家”,而是有着“缄默的智慧”的,有着静默恬退的睿智和微笑这观的态度。她的父亲扬荫杭,是江苏最早从事反清革命运动的人物,曾经留学日本和美国。他表面看起来凝重有威,因而孩子们都怕他。但他却从不打骂孩子,如果有人不乖,他只会叫急,喊妻子过来把淘气的孩子提溜出去训斥。所以孩子们怕虽怕,却都喜欢和父亲亲近。钱钟书初见他时未免有点害怕,但接触久了,即摸出其“望之俨然,接之也温”的性子。杨绛的父亲有时也很严肃。那年杨绛16岁,正在振华女中的高中部读书。那时北伐战争已经胜利,学生运动很多,常要游行开群众大会等。一次学生会要各校学生上街宣传——就是拿一条板凳,站上去向街上的行人演讲。杨绛也被推选去参加。但她却担心自己的个头小,一看急就涨红了脸。而且当时苏州风气闭塞,街上的轻薄男子又专爱欺负女孩子。她怕自己一站上板凳,就会被人看猴儿似的拢上来看,不会有什么人正儿八经地听演讲。不过,女学生只要说“家里不赞成”,就可以豁免.许多旧家庭里的大小姐就这样推掉了。她于是周末回家向父亲求救,问能不能也说“家里不赞成”。父亲却一口拒绝,说:“你不肯,就别去,不用借爸爸来档。”扬绛说:“不行啊.少数得服从多数呀。”父亲说:“该服从的就服从;你有理,也可以说。去不去在你。”并告诉她,自己从前做江苏省高等审判厅厅长时,又一次张勋不知打败了哪个军阀胜利入京.江苏省的士绅联名登报拥护欢迎。他的下属擅自把他的名字也列入了欢迎者的名单,以为名字见了报,他即使不愿意也只好罢了,但他坚持“名与器不可以假人”,立即在报上登了一条大字的“启事”,声明自己没有欢迎。他对女儿说:“你知道林肯说的一句话吗?dare co savno!敢吗?”扬绛第二天到了学校,坚持说:“我不赞成,我不去!”为此还挨了老师狠狠的批评。虽然这并不是为了什么伟大的目标,只是一个脸皮薄、爱面子的女孩子不肯上街去出丑,但父亲的做法在杨绛g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杨绎的学业,父亲并不多加干涉,而是放手让她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学习。父亲钻研的音韵学,常常把某字的平仄拿出来考她。杨绛在高中还不会辨平仄声,父亲却也不急着教,只让女儿涵咏体味.还安慰她:“不要紧,到时候自然会懂。”有一天她果然四声都能分辨了。父亲晚上常踱过廊前,敲窗考她某字读什么声。女儿考对了,父亲高兴而笑。父亲的教育理论是孔子的“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呜”。杨绛只要对什么书表示兴趣,父亲就把那部书放在她的书桌上,即使有时他得爬梯到书橱高处去拿;但假如她长期放着不读,那部书就不见了——父亲把书收走了,这就等于是父亲的谴责,无言的批评。杨绛喜欢读诗词小说,对父亲枯燥的音韵学“合口呼”“撮扣呼”之类不感兴趣。父亲也不强迫女儿学他的一套,还为她买来最喜欢的书籍。杨绛上大学分文理科的时候,因为各门功课都平均发展,所以为选专业一事颇费了一番踌躇。老师们推荐她报理科,她回家去问父亲拿主张:“我该学什么呢?”父亲说:“没有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于是,杨绛终于不顾老师们的惋惜和劝导,选择了她喜欢的文科。父亲有一次问杨绛:“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她说:“一星期都白活了。”父亲笑了,说:“我也这样。”扬绛因此感觉到自己似乎已升做父亲的朋友了。杨绛是个贴心的女儿,每天早饭后,她总要给父亲泡一碗酽酽的盖碗茶。父亲饭后,她也要给父亲削个水果,或是给父亲剥风干栗子、山核桃等干果。中午饭后,她非常懂事地带弟弟妹妹一哄而散,让父亲歇午。一次父亲叫住她说:“其实我喜欢有人陪陪,只是别出声。”她就陪在父亲旁边看书。父女俩的感情就是这样平淡而深厚。 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父亲突然在苏州因中风去世。1983年,杨绛在《当代》双月刊上发表了散文《回忆我的父亲》,记录了和父亲一起生活过的点点滴滴,在那平静恬淡的娓娓道来中寄托了女儿对父亲真挚的情感和深切的怀念。【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文章语言恬淡质朴,一如杨绛父女间的情感,同时选材也很典型精当,在简单平实的陈述与描写中表现了杨绛与其父亲之间平淡而深厚的感情。5 a! f+ \( a" l. o0 ob.在女中读书的时候,杨绛虽然很自信,但她也不愿意去街上进行演讲,因为虽然当时人们的封建思想意识已经淡薄,但社会风气非常不好。少女时期家庭生活的熏陶,特别是她的父亲对她的谆谆教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小题2】钱钟书觉得杨绛父亲“望之俨然,接之也温”,请问文中哪些内容具体体现了杨老先生“温”的性格特点。(6分)【小题3】文章在表现杨绛与其父亲的时候都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6分)【小题4】杨绛父亲教育子女的做法具有怎样的特点,其中哪一点你觉得对现实中存在的子女教育问题最有启示,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小题1】bd【小题2】①从不打骂孩子②对于杨绛当年不想参加演讲这样的严肃问题他也是耐心教育③对音韵学的教授也不着急,让女儿慢慢体味④对女儿没有读他找出的书的责备方式⑤与女儿朋友式的对话⑥不强迫女儿做不感兴趣的事(写出1点得1分)【小题3】侧面描写的手法,李健吾对杨绛的评价,钱钟书对杨绛父亲的感觉;语言描写,文中多处对人物对话进行了描写;行为描写,杨绛父亲爬梯到高处为女儿找书;细节描写,杨绛为父亲削水果,剥干果。(写出3种并有适当分析得6分)【小题4】①注意培养女儿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②放手让女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学习③对杨绛的读书习惯进行引导④与女儿进行朋友式的交流与沟通(写出3点得3分)结合现实中存在问题2分,能说出杨绛父亲教育女儿做法的作用与意义3分。就哪一点分析评价都可以,只要自圆其说。

解析【小题1】无【小题2】无【小题3】无【小题4】无

篇三:少女杨绛和她的父亲阅读答案

篇四:少女杨绛和她的父亲阅读答案

内容提示: 《杨绛和他的父亲》 阅读答案(2) 《杨绛和他的父亲》 阅读答案(2)文章来自: 学优网 杨绛和他的父亲 孙莲莲 杨绛, 原名杨季康, 江苏无锡人。 除了作为钱钟书夫人为人所熟知外, 她本人更是一个颇有影响的作家、 翻译家和著名学者。 李健吾评价她“不是那种飞扬躁厉的作家”, 而是有着“缄默的智慧” 的, 有着静默恬退的睿智和微笑达观的态度。 她的父亲杨荫杭, 是江苏最早从事反清革命运动的人物, 曾经留学日本和美国。 他表面看起来凝重有威, 因而孩子们都怕他。 但他却从不打骂孩子, 如果有人不乖, 他只会叫急, 喊妻子过来把淘气的孩子提溜出去训斥。 所...

1比寓 叩钟,大叩则大响,小叩则小响。 用力敲就会发出大的声音,轻轻地敲就会发出较小的声音。通常用来比喻付出多少,则收获多少。2啮指心痛”,实际上是一种心灵感应,曾参每每心痛,体现了一种思念之切,骨肉之情。

【篇3】致父亲杨绛

杨绛

1911-2016,原名杨季康,原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本名杨季康。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

著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风絮》等,长篇小说《洗澡》,关于干校生活的散文集《干校六记》,随笔集《将饮茶》,翻译作品有《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等。

杨绛先生宁静淡泊、知足常乐,这样的性格也会反映到她的作品中,她的散文就是简洁、朴素的风格。平淡简洁但有表现力。

一、理解题意,介绍作者

亲切 ,通篇文章没有出现老王的真实姓名,说明及其普通平凡

二、看图说话

用简练词语勾勒图中老王的形象

面容苍老、满脸皱纹、满嘴胡渣、两眼呆滞、佝偻弯腰

老王是一位饱经风霜、历尽艰辛的劳动者。

三、熟悉文本

默读课文,思考老王的具体情况

职业:蹬三轮车(谋生手段)有失群落伍的惶恐,靠一辆破三轮车活命。没有什么亲人。

身体:瞎了一只眼(谋生困难)因为眼看不清,客人不愿坐他的车,一次,撞得半面肿胀。由于营养不良或恶病而得眼病。

居住:塌败的小屋(底层生活)居住在荒僻的小胡同,婆婆落落的院子,处在生活的底层。

老王是一位孤苦伶仃、生活凄凉艰难的弱者。

四、探究文本

1老王怎样关爱我们?政治弱者

一年夏天,老王送冰,愿意车费减半

文革期间,送先生看病,不收钱

去世前,送香油,鸡蛋给我家

三送表现关爱

2我们怎样关爱老王 生活弱者

我女儿给他吃了大瓶鱼肝油

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

送先生看病,我一定要给他钱

送香油、鸡蛋,我给钱

四给,表现了我们对老王的关爱

3如何理解“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命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关爱很不够。

或,“幸运的人”是指我幸运地得到老王真情的照顾和恩惠,“不幸者”是指老王这个淳朴善良的人却因为生活困窘、疾病缠身而过早辞世。全句表达了作者对老王的人格的敬重以及对自己个人行为的惭愧,是高尚灵魂的自我剖析

或,作者认为,与老王一生的辛劳相比,作者夫妇在文革中所受的折磨不算什么,他们毕竟还有工资,还能享受一定的物质生活,毕竟一个是坐车的,一个是拉车的。真正的知识分子,对人间的苦难总是能充满同情和悲悯的。老王在辛劳穷苦的生活中却能关心他人,同情他人,作者在看到劳动者可贵品格的同时,也感叹社会的不公平。

4朗读,品味感情

老王送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问得朴实、关切,是打心眼里的悄悄话,反复朗读这一句,把重音落在钱上,基调低沉、亲切、关爱

赤诚的心和极其可贵的同情

老王送香油、鸡蛋给我们,我拿钱给他时。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表现了老王无私、淳朴、善良、厚道。重音落在“不是”二字,语速稍快。

那时的鸡蛋和香油都须按人按户口本凭票定量供应。

我不是要钱,说这话不是显示自己的高贵,确是一种难得的平凡。尽管后来还是收下了钱,但绝不是交易,而是友谊的交流,是最真诚的“礼尚往来”。

5辨析词语,领悟情感

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前任大词小用,用词风趣,表达了我对老王喜爱敬重的思想感情。

前任本是表示干部人事关系的词语,这里用在老王身上,可以说是大词小用,使得语言简练风趣。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强笑,准确含蓄,透露出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

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镶嵌,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表达了我对他的身体虚弱的担心和关切。

老王临终前最后一次来看杨绛夫妇,送完东西后,“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攥

老王知道自己的身体可能不会好起来了,因此把自己的鸡蛋和香油送给钱钟书夫妇表示感谢,可是却又不得不收下同样要表示感谢的杨绛给的钱。攥字既写出了他身体的虚弱,又表现出了他当时激动、矛盾的心情。

对老王几个生活片段的描写,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老王是社会的弱者,但他得到了作者的关心、帮助。在他们的交往中寄寓了作者的思想,那就是与人交往首先要付出爱,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

2作者还提出问题让读者思考:为什么在新社会里,老王还处在那样苦难的状态,而且每况愈下,社会应该怎样关心不幸者。

语言特点:简洁、朴素

叙事特点:琐碎、平淡

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可以窥见杨绛一家人的艰苦不易。而且我们知道,杨绛一家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受了许多苦,而且先后失去了女婿女儿。一般的知识分子经历了文革以后都会以自身的不幸去控诉,而杨绛面对老王却说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这里面体现出一种对待苦难的态度。

杨绛文学语言凝练、朴素,又灵气飞扬,别有韵味。“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第一句话,既表明我和老王的关系,又表明我们俩是熟人,似乎还有照顾老王生意的意思。第二句话,表明双方关系融洽,

没有华丽的词藻和刻意的修饰。

杨绛的散文很善于写人,《记钱钟书与围城》《记杨必》等。杨绛写人常通过对一些小事的平静似水的叙说,描摹出一个人的最具风采的性格侧面,立起一个“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有意无意间“带”出一个时代的影子。

大多数人会和作者夫妇那样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保持一定的距离,但老王根本没有用想到这一点。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他做人的准则没有变。

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为什么?

因为他病得很厉害,瘦得只剩皮包骨头,浑身无力,滞笨地转身,直着脚走路,好像快要散架了。

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肖像描写,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老王久病之后的干瘦、脱形。作用是借僵尸、骷髅外表恐怖、干枯的形象以及不经打的特点,形象而贴切地写出了老王因病痛的折磨而变得外表恐怖、干瘦和衰弱的特点。之所以把老王的形象写得如此恐怖、逼真,一方面是作者对老王的关切之情,另一方面是突出老王自己在病成这样的情况下,还想着去关心答谢作者夫妇,这种行为实属难能可贵。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老王送来的鸡蛋再多,总也有个数量,为什么作者说多得数不清?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尤其是在那样一个艰难的岁月里,这些物质就是对于比老王的生活水平高的作者家来说也是比较稀贵的。老王将自己舍不得吃的好东西送给作者,其中浓浓的深情早就超出了物质本身的经济价值。所以对于作者老说,重要的不是老王所送鸡蛋的多寡,而是其中蕴含的沉甸甸的情谊。这份情谊是无法用冷冰冰的数字表示的。

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用了什么修辞,为什么要用这种修辞?

夸张,作用是再次强化老王临终前的形象,表现他生活上的苦境,人性上的善良。生活中的苦更衬托出人性上的善良。从他的生存质量来看,他的命运是不幸的,但是老王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幸,就在自己生活极端艰苦的境况下,他还能关照别人,保持人性中善的本色,这是非常难得的。

主旨领悟《老王》 本文通过写作者与车夫老王的交往,反映了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以及他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推荐访问:父亲 精选 杨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