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5篇
第一篇: 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1课 好朋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能够和大家一起整齐地演唱并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二、过程与方法: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试以动作和语文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学重点: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难点:能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课时安排:2课时
教材简析:《玩具兵进行曲》:德国作曲家莱昂·耶塞尔所作。乐曲用复三部曲式写成,C大调,2/4拍。第一部分是单二部曲式,有一个主题和一个副题,情调明朗活泼。《口哨与小狗》是由美国作曲家普莱亚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它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你的名字叫什么》:是一首天真的富有童趣的创作歌曲,2/4拍,宫调式,一段体结构。《拉勾勾》:是一首优美的儿童歌曲。3/4拍,宫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的节奏平衡、舒展,三拍子的运用增加了亲切感,旋律主要采用变化重复的手法,使得小曲在变化中统一形成完整的结构。歌词喻意友谊的珍贵,教育孩子友爱、团结。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和大家一起整齐地演唱并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引导学生统一、完整地演唱歌曲。
过程与方法:学习以音乐的方式和老师、同学交往,并能喜欢这种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集中注意力聆听《玩具兵进行曲》并能以动作表达出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能集中注意完整地聆听《玩具兵进行曲》,并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情绪。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
教法:教师指导法、引导法
学法:听唱法、欣赏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1、新歌教学
(1)导入
导:今天是我和小朋友们第一次见面,我很想知道你们的名字,愿意告诉我你的名字吗?谁能按这样的节奏来介绍自己的名字?
我叫 XXX
我叫 XX
导:你们当中一定还有你不认识的小朋友,自己去和他认识一下,用上我们刚才介绍名字的方式,有节奏地告诉他你的名字。
(2)初听歌曲
导:其实呀,介绍自己的名字不仅可以有节奏地念出来,还可以唱出来。你听,是怎么唱的?
(3)学习歌词
导:歌曲里是有问有答的,谁听清楚了是怎么问的?
(4)复听歌曲
导:让我们再来听听这首歌曲吧!听听是怎么唱的。
(5)学唱歌曲
A、齐唱,师指导
B、男女换角唱
C、个别问答唱
(6)表演唱歌曲
导:谁能给歌曲加上动作,边表演边唱?
(7)评价
2、欣赏《玩具兵进行曲》
(1)导入:
导:小朋友们的歌声真好听!玩具兵们听到小朋友们的歌声都起床了!你想知道他们起床了在干什么吗?请你听听这段音乐。
(2)聆听第一段主题
导:你觉得玩具兵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用动作进行表演
(3)聆听第一段(完整)
引导学生跟着音乐表演,并给这段音乐标上标题
(4)聆听第二段
导:请你来听听这段音乐,你觉得玩具兵们在干什么?你能给这段音乐起个名字吗?能用动作表演一下吗?
(5)聆听第三段
导:听听,这段音乐和哪一段是差不多的?你也给它起个名字吧!
(6)完整聆听全曲
导:这首乐曲一共有三段,第三段和第三段是差不多的。接下来我请你跟着音乐来和玩具兵一起玩,看谁最会听,能听出音乐的变化,能用动作来表示。
(7)简介乐曲
导:这首乐曲是一个叫耶塞尔的作曲家写的。有天晚上,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的小玩具兵们从玩具箱里偷偷地爬出来,排着整齐的队伍游行,他们抬着头,挺着胸,可神气了!其它的玩具看到了,也模仿着玩具兵走了起来。天刚亮的时候,玩具兵们赶紧跑回了箱子。小主人醒了,才发现原来这是一场梦!作曲家觉得很有趣,就把这个梦写成了音乐,叫做《玩具兵进行曲》。
三、组织下课
小结:今天我们学唱了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聆听了《玩具兵进行曲》,以后,你可以用唱歌的方式和别人认识,也可以告诉别人玩具兵的故事。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能注意力集中地聆听《快乐的一天》,初步知道怎样聆听音乐,学习以动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整齐地演唱《其多列》和《跳绳》,学习用歌声及动作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学重点:初步知道怎样聆听音乐,学习以动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难点:练习随歌声或乐曲进行击拍,初步做到均匀、准确。
课时安排:3课时
教材简析:
《快乐的一天》:是编者为了培养儿童的音乐感受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而编排的一组专题音乐欣赏。它由“早早起”、“上学去”、“来学习”、“做游戏”、“静静睡”等五首不同情绪的音乐小品组成。《其多列》:是云南哈尼族的一首儿歌,2/4拍,五声羽调式。歌曲轻松、活泼,旋律多为级进,节奏变化不大,简单上口,便于演唱,表达了哈尼族小朋友生长在祖国怀抱中的愉快心情。《跳绳》:是一首活泼短小的创作歌曲,2/4拍,宫调式。歌曲的节奏规律性强,由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组成,旋律以跳进为主,活泼。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快乐的一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音有长有短,读出走与跑的长短,会看图形谱。
过程与方法:能注意聆听《快乐的一天》,初步知道怎样聆听音乐,并能以动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知道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
教学重难点:
感受各种不同的情绪在乐曲中表现的内容。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
教法:教师指导法、引导法
学法:听唱法、欣赏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1、聆听《快乐的一天》
(1)导:我们已经开学两个星期了,你能不能说一说你上学后的感受是什么呢?谁能说说自己每天都是怎么过的?能来用形容一下自己的一天吗?
出示: 的一天
(2)初听音乐
导:我们的每一天都要做好多的事情,那请你来听听音乐,音乐里描绘了些什么事情?
(3)分段聆听
导:如果我们用各段音乐来描绘我们一天的生活,你觉得每一段都描写的是什么?起个合适的名字。
(5)复听音乐
导:你能用动作来表演吗?注意每一段要用上不同的动作。
2、了解音的长短,认读走与跑
导:我们在生活中会听到成千上万种声音,但这些声音的长短是不一样的,有的长,有的短,我们的音乐是与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音乐中的音符也有长有短。
(1)讲解走与跑的区别——出示卡片
导:两张卡片的大小一样,说明应唱得一样长,但一张卡片中有一个人在走,另一张卡片中有两个人在跑,走一步的与跑两步一样长,所以:走=跑跑
读一读,拍一拍,跑一跑
(2)书上练习
三、组织下课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其多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自信而有感情地演唱《其多列》,并能用创编的歌词和动作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过程与方法:初步感受旋律线的进行,能跟随“跑跑走”的节奏律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由本课主题向音乐内部元素(高低、快慢、强弱、音色)及音乐外部的元素(环保、民族文化等)拓展。
教学重难点:
快乐而有创造性地表现歌曲内容,并进行创编及相关拓展。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
教法:教师指导法、引导法
学法:听唱法、欣赏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1、歌曲教学
(1)导入
导:在我们中国呀,有很多很多不同的民族。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哈尼族的音乐。要去哈尼族,要先学哈尼族的话。哈尼族的小朋友们可热情啦,争着邀请小朋友们去做客呢!在邀请的时候,他们都说“其多列”,你猜,其多列是什么意思?其多列是快快来的意思。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就叫其多列!
(2)初听歌曲
导:请你来听听歌曲,在出现“其多列”的地方跟着音乐来拍拍手。
(3)复听歌曲
导:请来听听,三段歌词分别写了什么?
(4)学习第一段歌曲
A、按节奏念念歌词
B、编创动作
导:你能给第一段编上动作吗?
C、学唱第一段
齐唱、师指导唱。
律动演唱。
(5)学习第二段
A、按节奏念歌词
B、演唱第二段
C、表演第二段
(6)学习第三段
A、按节奏念歌词
B、演唱第三段
C、表演第三段
(7)创设意境,感悟内部元素
A、将音乐元素从“快”转为“慢”
B、将音乐元素从“强”转为“弱”,再转为“强”
C、将音乐元素进行“音色”上的变化
D、将音乐元素进行“音高”及“速度”上的变化
三、组织下课
课后反思: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综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巩固走与跑的时值,并准确地读出节奏,通过创编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愿意与同伴一起进行编创。
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大家一起整齐地演唱歌曲,并用歌曲与动作表现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能用合适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
教 法:教师指导法、引导法
学 法:听唱法、 欣赏法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1、巩固走跑的节奏
XX X XX X
XX XX XX X
XX XX XX X
XX XX XX X
2、感受音的长短
(1)听不同的长短声音
(2)导:我们生活中的声音是有长有短的,你能用线条或者图形把它画出来吗?
(3)画出图形,从视觉上感受长短
3、歌曲教学
导:跳绳是我们小朋友都很喜欢的游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歌曲《跳绳》,请你来听听,歌曲都唱了些什么?
(1)初听歌曲
导:歌曲都唱了些什么?
(2)学习歌词
按节奏念歌词。
(3)复听歌曲
学生边听边拍,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4)范唱歌曲
(5)学唱歌曲
A、齐唱,师指导
B、小组唱
C、分男女生唱
(6)表演唱
(7)编创歌曲
A、师编创示范
导:我能自己编歌词来唱,你听,我是怎么唱的?你能编吗?
B、学生编创歌词,并进行演唱
三、组织下课
小结:跳绳是一项非常好玩的体育运动游戏,我希望小朋友们要多多锻炼身体,使身体越来越棒!也希望你能编更多的歌词,唱唱自己编的歌,看看谁最会编!
课后反思:
第3课祖国您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能够以崇敬的心情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过程与方法: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背唱《国旗国旗真美丽》、《同唱一首歌》。能在歌唱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按图格拍击节奏、编创节奏、传递节奏。
教学重点:能在歌曲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能在音乐中体会祖国的伟大,并能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材简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歌词是一首激昂奋进的散文式自由体新诗,句子参差不齐。旋律采用了主导动机红十字会的发展手法,以引子中的主三和弦分解进行的号角式音调作为发展的基础,使整个歌曲充满了昂扬、振奋人心的气势。《颂祖国》:是根据维吾尔族的一首儿童歌曲的旋律改编而成的。乐曲的旋律活泼、欢快,流畅上口,其节奏紧凑、舞蹈性强。《国旗国旗真美丽》:是一首2/4拍,五声C宫调式,四乐句一段体的儿童歌曲。歌曲的旋律流畅、亲切。歌词简洁,多为一字一音,简单易唱,抒发了孩子们赞美与喜爱国旗的真挚情感。《同唱一首歌》:是一首创作歌曲,3/4拍,宫调式,四乐句一段体结构。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国旗国旗真美丽》聆听《国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以崇敬的心情聆听《国歌》,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背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过程与方法:知道国歌、国旗的象征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从聆听《国歌》和背唱《国旗国旗真美丽》中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在学习中体验到祖国的美好,能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
教法:教师指导法、引导法
学法:听唱法、欣赏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1、欣赏歌曲
(1)导入:
导:小朋友,你知道我们每个星期一升国旗时的音乐是什么歌吗?对,它是我们的国歌。那你觉得,升国旗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2)初听歌曲
导:对呀,我们祖国妈妈在经历过很多困难后才变成现在这样,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她、尊敬她,我们应该爱国旗、爱国歌。现在,就让我们来听一听国歌,我看看谁的表现最好,最爱祖国妈妈。
(3)复听歌曲:
导:从小朋友们刚才的表现中,我看出了大家都很爱祖国妈妈。那你能不能说说,你听了国歌之后,心情是怎样的?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来听一听!
2、学唱歌曲
(1)导入
导:小朋友们,你知道我们的国歌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那你知道我们我们的国旗叫什么吗?它叫《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我们爱它!你来听听这首歌曲。
(2)初听歌曲
导:你听了歌曲觉得心情怎样?
(3)复听歌曲
导:请你拿出小手指,跟着书上的图形谱来走一走。
(4)再听歌曲
导:你能不能边听歌曲边来拍一拍?
(5)学唱歌曲
A、齐唱,师指导
B、分组唱
C、分男女声唱
(6)表演歌曲
三、组织下课
小结:今天我们听了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学唱了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我们知道了祖国妈妈的伟大,我们应该爱她。回去的时候,请你再找一找和祖国妈妈有关的歌曲!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同唱一首歌》聆听器乐曲《颂祖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背唱歌曲,并在歌唱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能按图格拍击节奏,创编节奏,传递节奏,能为歌曲编创歌词。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从学习中流露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掌握好三拍子的节奏。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
教法:教师指导法、引导法
学法:听唱法、欣赏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1、节奏游戏
导: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叫做悄悄话。
(1)规则:由每一组的第一名同学开始拍击节奏向后传,拍击时尽量不出声音,传到最后,最后一名学生能准确拍击出来的,就算胜利。
(2)启发学生进行节奏编创,用自己第一个学生编创的节奏进行传递。
2、聆听器乐曲《颂祖国》
(1)导入
导:我们祖国妈妈有五十六个民族,你知道哪些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一样的音乐,请你听听这首歌曲,你来猜猜是哪个民族的?
(2)初听乐曲
导:你能猜出来吗?这首乐曲是维吾尔族的。
(3)复听音乐
导:维吾尔族的小朋友们特别能歌善舞,让我们和他们一起来跳一跳。
3、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
导:今天我们来学一首歌曲,它的名字叫《同唱一首歌》,请你来听听,它是二拍子的,还是三拍子的?
(2)复听歌曲
导:让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拍一拍。
(3)再听歌曲
导:你能自己编些动作来拍一拍吗?
(4)学唱歌曲
A、齐唱,师指导
B、分组唱
C、小组唱
(5)表演歌曲
(6)编创歌词
A、师示范编创
B、生编创歌词演唱
三、组织下课
课后反思:
第4课可爱的动物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认识木鱼、碰钟,学习并探索演奏方法,练习为歌曲演唱伴奏。
二、过程与方法:在聆听音乐之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神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动物说话》、《咏鹅》,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2、能注意聆听描写小动物的歌(乐)曲,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睦相处。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与演唱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就和睦相处,在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情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动作与神态。
教学难点:能在音乐中表达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能准确地朗读歌谣。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袋鼠》、《快乐的小熊猫》
表演《动物说话》、《咏鹅》
编创与活动:乐器演奏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动物说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神态。
过程与方法:按节奏和节拍的强弱读歌谣。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动物说话》,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己的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神态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
教法:教师指导法、引导法
学法:听唱法、欣赏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1、学习儿歌
(1)导入新课
导: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吗?谁愿意告诉我你喜欢什么动物?
引导学生说的同时用声音、动作来模仿、表现动物。
导:你认识的动物真多!小河里也有动物在呢,你听,是谁?
(2)学儿歌
师示范念,用不同的声音表现老鸭、小鸭:
门前有条小河汊,河里游着两只鸭,
老鸭ga ga 叫,小鸭叫ga ga ,
导:你能用不同的声音学学老鸭和小鸭子吗?还能加上动作表演吗?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高低音来模仿动物的声音,有强弱地朗读儿歌。
2、学习歌曲
(1)导入
导:小朋友们表演得真好!你们的表演吸引了很多小动物,它们也要来和你们一起表演,听是谁来了?
(2)初听歌曲
导:歌曲里唱了谁?它的声音是怎样的?
(3)认识间奏
导:在歌曲里有一句是只有音乐,没有歌词的,在歌词的地方出现了这个: X X X X X (出示节奏谱),这样在歌曲里只有音乐没有歌词的地方叫间奏,请你合着音乐用X X X X X节奏来拍一拍。
学习:X X X X X
(4)复听歌曲
导:你能把我们刚才的节奏用上吗?在歌曲间奏的地方拍一拍。
(5)再听歌曲
导:歌曲还有哪个地方是间奏?对了,这里只有两拍,你可以点点头、拍拍肩、叉叉腰,让我们再来跟着小动物们表演一次。
(6)学唱歌曲
A、齐唱,师指导唱
B、分角色唱
C、表演唱
(7)编创歌词
A、导入
导:小朋友们唱得真好!又有小动物来了,你听听是谁?
师编创歌词演唱。
B、生编歌词唱
导:你能和我一样,编上你喜欢的小动物唱一唱、演一演吗?
三、组织下课
小结:小朋友们的表演得真好,从你们的表演中我又喜欢上了很多动物!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要爱护它们、保护它们。请你再编一些你认识的、喜欢的小动物,看谁最会编!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快乐的小熊猫》表演《我有一只小羊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根据自己最喜爱的动物形象即兴创编歌词,并会演唱和表演。
过程与方法: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神态。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注意聆听描写小动物的歌(乐)曲,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
教学重难点:聆听音乐,大胆想象,能跟着音乐进行表演。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
教法:教师指导法、引导法
学法:听唱法、欣赏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1、聆听《快乐的小熊猫》
(1)导入
导:我们的生活里到处有音乐,请你来听听这段音乐,你觉得它是早上、中午、下午还是晚上?
(2)初听清晨片段
导:你觉得这段音乐是什么时候,你怎么听出来的?这是早上的音乐!大森林的早晨,动物们都起床了。谁能来学学老虎是怎么起床的?小猫呢?
(3)复听清晨片段
导:你能跟着音乐学学小动物们起床的动作吗?
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出小动物的形态。
(4)初听骑车片段
导:今天呀,小熊猫特别高兴,因为今天它的百货商店就要开啦!你来听听小熊猫在干什么?
(5)复听骑车片段
导:原来呀,小熊猫骑着自行车出门了,它要给自己的百货商店进一些货。你喜欢怎么出门?你能跟着音乐用动作来表演吗?
引导学生有节奏地跟着音乐进行。
(6)初听愉快劳动的片段。
导:听,发生了什么事?音乐里有什么声音?
(7)完整地聆听全曲
导:今天一天,小熊猫发生了好多事情,请你跟着音乐静静地听一听,想一想,小熊猫发生了哪些事情。
三、表演《我有一只小羊羔》
1、学习歌曲《我有一只小羊羔》
(1)导入
导:小朋友们,你认识小羊吗?它长得什么样子?小明也有一只小羊羔,它长着一身洁白绒毛,非常漂亮,小明走得哪里,小羊羔都会跟到哪里。小明可喜欢这只小羊羔了,他一看到小羊羔,就会唱起歌曲《我有一只小羊羔》。
(2)初听歌曲
导:听了你觉得心情怎样?
引导学生说说歌曲的情绪与速度。
(3)复听歌曲
导:请你来听听歌曲是怎样唱小羊羔的?
(4)学习歌词
导:小明非常喜欢小羊羔,我想知道你喜欢不喜欢,能不能用很喜欢的声音来把歌词念一念?
(5)师范唱歌曲
(6)学唱歌曲
A、齐唱,师指导唱
B、男女声分角色唱
C、分组唱
(7)编创歌词
A、师编创
导:小明很喜欢小羊羔,我很喜欢小青蛙,我也想把我的小青蛙编起来唱一唱。
师范唱编创歌曲
B、生编创
导:你能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编进去唱唱吗?可以唱唱它穿的衣服,也可以唱唱它长得什么样子。
四、组织下课
小结:小朋友们真会编!我们生活当中有很多有趣的事情都可以编成歌曲演唱,只要你仔细观察、大胆演唱,就会编出许多好听的歌曲!
课后反思: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三只小猪》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根据自己最喜爱的动物形象即兴创编歌词,并会演唱和表演。
过程与方法: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神态。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注意聆听描写小动物的歌(乐)曲,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
教学重难点:
能即兴用动作表演动物神态
第二篇: 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 朝 夕
教学目标
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四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 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3.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听《清晨》,听《晨景》。
第二课时:唱《晚风》,听《渔舟唱晚》。
第一课时
一、听《晨景》
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
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
2. 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
4.欣赏全曲
5.小结:
(1)简介格里格生平。
(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二、表演《清晨》
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
(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指导的重点是音准:
“ ”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5.在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为学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
7.打击乐伴奏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性。
8.小结: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
三、编创活动:《早晨》
表现早晨的内容非常多,歌曲《清晨》所表达的就是发生在早晨的活动。管弦乐《晨景》也是对景色的描绘。请学生把早晨的活动思考一下,然后表现其一个方面就可以了,如“早晨的上学路上”、“早晨醒来”等等,都可以运用各种形式加以表达。
第二课时
一、聆听《渔舟唱晚》
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二、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
1.先听教师弹奏一遍,想一想?
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
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
4.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
三、表演《晚风》
1.教师谈话导入:本课主题是朝夕,唱好了“晨”,现在唱“晚”。《晚风》是一首俄罗斯歌曲。听听晚上的景色美不美?——聆听范唱。
2.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指号:2/4、3/4、4/4。这三种拍号的单位拍都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晚风》的拍号是6/8拍,它的含义是什么?
3.再听范唱《晚风》,并边听边划6/8拍的指挥图式,设问:是否听出有两句的曲调基本是相同的?
4.全体划拍(以八分名符为一拍),注意强弱节奏,跟着教师的教棒点谱视唱第一乐句(4小节)。5.在第一句能准确视唱的基础上,学生自学第二、三乐句的曲调(注意每句的弱起拍,节奏要唱准)。
6.请一位学生指挥大家流畅地唱好全曲。
7.本歌的难点是二声部合唱,其基础是二声部曲调要唱得和谐、均衡。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合唱不容易唱好,要做些听觉上的辅助练习。
(1)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要求相互都能倾听。
(2)听伴奏带或教师伴奏(教师的伴奏必需是不带旋律的伴奏)学生学唱第二声部。
(3)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4)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8.在二声部曲调较稳固的基础上,再唱歌词,注意力度记号,以轻柔的声音唱出其晚景。
第二课 农家乐
教学目标
1.由反映农家生活的中外作品四首组成本课内容,这是人文性在音乐与社会关系上的体现。让我们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2.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3.选择合适的音组填空,为旋律创作活动做铺垫练习。
教学重点:歌曲演唱
教学难点:二声部的演唱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唱《苹果丰收》,听《快乐的农夫》。
第二课时:唱《赶圩归来啊哩哩》;创作活动:选择合适的小节填空。
第三课时:听《丰收锣鼓》;命题创作活动。
第一课时
一、聆听《快乐的农夫》
1.初听全曲。
2.设问:这首钢琴独奏给你什么感受(快乐?雄壮?悲伤?)。
3.学唱主题4小节。
4.为这主题4小节伴奏
(1)全班分二部分,分别按书上节奏用拍手与拍腿为主题曲调伴奏(教师弹主题)。
(2)一半学生唱主题,一半学生分二声部用拍手与拍腿伴奏(交换一次)。
5.复听全曲。
全班为钢琴独奏曲伴奏。
大部分同学拍手(高声部)、拍腿(低声部),一部分同学用打击乐器(皮革类——低声部,木质类——高声部)。
6.小结:简介乐曲背景,也可作为农家一乐(虽然作品与农夫无关)。
二、表演《苹果丰收》
1. 教师范唱,使学生感受作品的整体效果。
2. 学习第一乐段,四个乐句,每句2小节。把每个乐句分组,一个小组,规定时间2分钟自学,然后四个乐句接唱,能接上的为胜者(慢速度)。
3. 教师重点指导不能接唱的小组,集体帮助。再接唱并逐步加快速度直至歌曲应达到的速度。同样是竞赛,跟不上速度唱错为败者。从竞赛中激发学习学谱的积极性。
歌谱与歌词都可分两部进行学习,学好第一部分(乐段)再学第二部分(速度先慢逐步加快)。4.第二乐段的学习:分高低声部进行,把全班分为二部分,各承担一个声部。教师先分别示范两个声部的曲调;然后各声部由组长带领先自学,教师巡视,重点指导低声部。(同样先慢速度学唱)
5.合成时,由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句接二声部合唱,因第一乐段的最后一个音“do”就是低声部开始的音高,这样帮助低声部能找到自己的音高位置。
6.按歌曲的原速全曲合成。要唱出欢乐的情绪。
7.配上伴奏。
8.请几个学生伴舞(朝鲜舞基本动作)。
9. 完整地表演朝鲜人民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景。这首歌表现朝鲜人民获得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绪,因此,速度较快,尤其是第一乐段,一字一音,表演有一定难度。所以必需唱得非常流畅,才能表达这种感情。
第二课时
一、表演《赶圩归来啊哩哩》
1.解题:“赶圩”,在彝族地区就是赶集,“啊哩哩”是衬词,是当地人民常用的衬词,表示很高兴的心情。因此歌名的意思就是——赶集回来很高兴。
2.聆听范唱。感受彝族民族音调的风格及姑娘们边唱边跳的欢乐情绪。
3.难点练习。由于该曲采用大量的十六分音符节奏,所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曲调时宜放慢速度,当熟练流畅后逐渐达到歌曲应有的速度。另外为了降低难度,可分为二段学唱,先学唱4小节,待熟练后再学唱后4小节。注意唱准前十六分音符节奏。学习曲调时要提醒学生用4/4的指挥图式划拍,并做到匀速。可采用小组与集体交替唱,个人与小组交替唱等方式互补互学。要唱出活泼欢快的情绪。
4.歌曲表演时可采取前4小节女领众和,即在“啊哩哩”处众和,后4小节齐唱。还可以边唱边跳。
5.伴奏是本歌表演的难点,先排练打击乐与人声,最后再加上音高乐器。
6.完整的表演。唱、跳、奏合一,各人发挥其特长,合作和谐,表演好《赶圩归来啊哩哩》,表现彝族同胞的农家乐。
二、“选择合适的音组填入空白小节”练习
1.这一练习的目的有两个:
(1)从填空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组成流畅曲调的感性认识。为学生自己的创作活动作铺垫。
(2)这一练习,也是音乐语言的结果,感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是识谱的训练。
2.熟练地把谱唱好,并进行试填入。
3.在反复地唱完整曲调中,判断组合的最佳方案。
4.交流自己的练习成果,并进行评价。
5.小结:把最佳的练习展示、试唱,并进行表扬。
第三课时
一、聆听《丰收锣鼓》
1.导入: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要敲锣打鼓来庆贺。中国的锣鼓经世界闻名,非常有中国特色。中国管弦乐器也有别于西洋管弦乐器。
2.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设问: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一个场面?你从音乐声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
3.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设问: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对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4.聆听全曲。
(1)看着书上的谱例,随着音乐的发展,举手指出、示意是第几段?
(2)合着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作模仿该段主要乐器的演奏动作。
(3)出示相应的民族管弦乐队的图片,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模仿演奏的动作,三结合立体的欣赏全曲,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想像都充分调动起来,投入到音乐中去。
5.师生交流(有时间可允许再复听一次)。
6.小结:丰收的喜悦场面是非常热烈的。感受从丰收中获得劳动成果的欢乐。
二、主题创作活动
1.围绕着“欢庆”的主题自由命题,创作一段音响(音乐)。
2.课前提出创作要求,如大家自带些自制的乐器等。
3.对有乐器演奏能力的学生,鼓励他们把家里的乐器带来自己创作旋律,伙伴们配上打击乐等去表现该主题。
4.此项创作活动旨在学生的参与,不求规范、正统、只要能反映出主题的情绪就应给予鼓励。因此创作的过程是重要的,而创作的作品水平不是主要的评价对象,当然有好的作品更好。
第三课 足迹
教学目标
1.革命歌曲留下的历史足迹,使我们不忘过去,这就是音乐的社会功能。让我们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这是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好教材。
2.到图书馆寻找资料,在课内进行小品表演及造型设计等活动,加深对革命“足迹”的认识,使课内外的封闭式与开放式教育相结合。
3.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听《红星歌》,唱《雨花石》。
第二课时:听《红梅赞》、《歌唱二小放牛郎》。
第三课时:唱《我怎样长大》,交流展示各自准备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 聆听《红星歌》
1.课前先请个别学生准备《闪闪的红星》故事。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故事。
2.欣赏全歌。
设问:歌曲讲述了什么内容?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斗争。
3.再听全歌。
设问:音乐分为几个部分?哪部分的曲调是相同的?当再次出现相同的音乐时请举手示意。
4.复听全歌。可以随音乐哼唱歌曲。
设问:歌曲的体裁是进行曲,还是舞曲、摇篮曲?
5.小结:这是反映工农革命时期少年儿童积极参加革命斗争的足迹。
二、表演《雨花石》
1.简介书上插图“南京雨花台烈士群像雕塑”。
2.由于这首歌的曲调节奏较复杂:有十六分符、切分音,以及三十二分音符,所以这首歌曲不宜让学生识谱视唱,主要通过聆听范唱,范唱曲调从听觉中加强学生的模仿记忆,有了基本旋律的轮廓后,让学生看谱唱曲。为了加强其记忆,可分为二部学习。第一部分为前四乐句,第二部分为后四乐句加尾声。有困难的小节,必需是以乐句的单位进行指导。3.在曲调开始学唱时先不加装饰音,当基本唱熟后再加上倚音,并简单讲解倚音的写法与作用(写法:左上角;作用:装饰性)。
4.在曲调唱得很流畅的基础上填上歌词,用中速,很深情地表现出“雨花石”的崇高品质。
5.在学生充分理解歌词深刻含义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四句歌词设计四个造型为歌曲做背景,并充满深情地唱好歌曲。
第二课时
一、聆听《歌唱二小放牛郎》
1.前两个故事,我们都请同学讲,这个故事我请录音机讲,请你们听仔细——播放本歌录音。
2.设问:谁听清楚了这个故事?能复述一遍吗?
3.再听一次:记着歌曲的情节。歌曲中的主角是谁?配角是谁?有几个场景。
4.师生讨论:歌曲的人物及场景。
5.在教师指导下布置场景、分配角色。注意:要发动学生设计与自荐表演角色(王二小、鬼子),其他同学扮群众角色及牛群、小草等。
6.插放本歌录音,根据歌曲的叙事过程学生演小品。
7.小结:这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小英雄留下的足迹。
二、聆听《红梅赞》 教学基本要求
1.课前请个别学生准备歌剧《江姐》的剧情故事。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这一故事。
2.欣赏全歌。
设问:歌名《红梅赞》的含义是什么?
3.再听歌曲:
设问:你从歌曲的情感与风格中领悟到什么?
(提示:书上插图是江姐的形象)
4.小结:这是反映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先辈留下的“足迹”。
第三课时
一、表演《我怎样长大》
1.这首歌的歌词看来很简单,但却非常富有哲理,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解其深刻的含义。结合前面作品中表现的英雄足迹,对学生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2.这首歌的曲调是三拍子,学唱时要求学生用三拍子的指挥图式边唱边划拍进行。放慢速度分两个乐段学习,一般不会有太大困难。
3.二声部合唱有一定难度,教学时要慎重处理。如有困难,可适当降低难度,如每句的第一音把三度改为同度,可能会容易些。
4.在歌曲的表演时,注意歌词的语气,如疑问句、答句,尤其要唱好三拍子的流畅性及二声部的和谐。
5.在学生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讨论,说说自己应“怎样长大”?
二、编创与活动
1.根据歌曲《红星歌》、《红梅赞》、《歌唱二小放牛郎》说说革命的历史足迹。用线连一连。
2.展示各自准备的资料、CD、VCD、图片、故事,比比谁的资料最生动。
第四课 可爱的家
教学目标
1.本课五首中外反映“家”为题材的作品,其音乐的风格、题材、体裁,均各有特点,我们可以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2.改编也是一种创作活动,我们从改编《牧场上的家》中获得创作的经验。
3.学习竖笛的长音吹奏练习,并进行二声部吹奏实践。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表演《外婆的澎湖湾》,听《天黑黑》。
第二课时:听《可爱的家》、《回家》,竖笛吹奏。
第三课时:唱《牧场上的家》;复习本单元内容。
第一课时
一、聆听《天黑黑》
1. 这是一首以现实生活为内容的家庭里所发生的一个小故事——欣赏《天黑黑》。
2.你听懂了吗?如果还听不清楚,再听一遍。
3.你能说一下这个小故事吗?
4.师生议论。
设问: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说说你自己的看法?
(家庭里发生的琐碎小事不必下结论,可以各说各的)
5.再复听一遍,请按书本上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形容词。(答案:诙谐)
6.小结:这样家庭既诙谐又亲切可爱。
一、表演《外婆的澎湖湾》
1.这首通俗歌曲较为流行,学生都较熟悉,所以在范唱的启示下较容易学唱。
2.在曲调的学唱中,有些节奏通过听唱,指导学生学唱,不必讲解乐理的名称如等,能合着教师的钢琴伴奏唱即可。
3.歌曲的第一部分是主人翁的“怀想”带有叙事性,所以在演唱时,把发生的事情交待清楚即可。
歌曲第二部分是高潮所在。处理重点也按排在此段。演唱的力度上较第一部分要有变化。
4.本歌教学的难点是伴奏。
打击乐的加入是编创活动,配得好能渲染歌曲高潮部分的情绪,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想像,进行编创。
5.小结:这是家庭中隔代之间的温馨之情。
第二课时
一、《可爱的家》
1.介绍歌曲《可爱的家》的创作背景。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2.范唱《可爱的家》,让学生哼唱。让学生熟悉内容和主旋律。
3.初听乐曲。
设问:乐曲主题的主奏乐器的名称你能听出来吗?
4.复听乐曲。
设问:主题重复了几遍?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5.小结:家庭是温馨的、可爱的。
二、《回家》
1.初听乐曲。
设问: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在西洋乐器的分类中属哪一类?
2.复听乐曲。
设问:这首乐曲与上一首《可爱的家》在内容与情绪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3.请你为这首曲调配上歌词,歌词的内容与“回家”的标题是一致的,试一试,唱一唱,奏一奏。
4.在乐曲的伴奏中,唱自己编的词。
5.小结:家是可爱的。
第三课时
一、表演《牧场上的家》
1.这是美国儿童对自己在牧场上家的赞美。
2.教师范唱时要注意弱起拍的节奏及换号处。
3.学唱曲调。
(1)在看谱听教师范唱曲调(或钢琴单音弹奏曲调)中,找出曲调中的相同乐句。
(2)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一乐句8小节,及第三乐句的8小节,要求学生划3/4拍指挥图式唱谱。
(3)学生自学第二乐句的8小节,划拍把握好节奏的长短。注意弱拍节奏。
(4)在教师完整的弹奏曲调后,准确地唱好全曲。注意唱好三拍子的强弱感,并随着曲调起伏唱出力度的渐强、渐弱。
4.在歌曲演唱中要唱出对牧场家的爱。第三乐句是全曲的高潮,在力度上要稍强。
二、改编练习
1.非常熟练唱好前8小节曲调。
2.掌握4/4拍或6/8拍的特征。
3.学生自由选择两种拍号进行改编,如:
4.改编展示:学生试唱自己的改编曲。教师要多加鼓励学生的改编曲。
5.小结:改编也是一种创作,但由于不同的拍号,所以情绪也不尽相同。
第五课 故 乡
教学目标
1.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内容。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家。让我们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并通过聆听表演、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2.继续唱好二声部合唱。
3.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
4.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奏的创作练习。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听《谁不说俺家乡好》、《乡间的小路》、《思乡曲》,做变奏创作练习。
第二课时:唱《如今家乡山连山》;画、写故乡等综合表演。
第三课时:唱《故乡小路》,听《乡间的小路》,“唱唱自己家乡的歌”。
第一课时
一、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
1.课前请几位同学在网上或图书馆寻找关于影片《红日》剧情的资料,在课上简单向大家作介绍。
2.把歌曲或歌词投影在屏幕上展示。
3.初听歌曲。
4.师生议论歌曲内容:对家乡的赞美,对解放区的赞美。
5.复听歌曲。
师生可随录音轻轻哼唱,体验人们对家乡的爱。
6.演唱歌曲。
把录音的人声声道取消,放音乐伴奏声道,由教师或学生(鼓励学生唱)看谱演唱。
7.小结:解放区的人民对家乡的爱。
二、聆听《乡间的小路》
1.直接导入:初听歌曲。
设问:这是什么地区的歌曲?(台湾校园歌曲)
歌曲反映了什么内容?(青少年对故乡的热爱)
2.把歌曲(至少是歌词)通过投影在屏幕上展示。
3.边看歌曲边听录音,以加深对歌曲的印象。允许同学轻声随录音哼唱。
4.师生议论歌曲给自己的感受。
5.小结: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是多么的潇洒,让人流连忘返。
三、聆听《思乡曲》
1.导入:由介绍《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作者马思聪→《思乡曲》创作背景。
2.学唱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并要求能背唱(该曲调即教材本曲的主题)。
3.初听乐曲。
设问:当你听到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时,请举手。
4.复听乐曲。
设问: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给你什么感受?
5.小结:乐曲表现了远离故乡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四、活动与练习
1.三首反映故乡的音乐作品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尽相同之处?
(《谁不说俺家乡好》——赞美;《思乡曲》——思(怀)念;《乡间小路》——欢乐、乐观。)
2.唱唱自己家乡的歌(最好课前先请部分同学准备好,鼓励学生即兴唱歌)。
第二课时
一、表演《如今家乡山连山》
1.歌曲以天真而富有想像力的描述,表达少儿对家乡的赞美。所以演唱时要把这种欢乐的情绪、天真可爱的形象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2.歌曲的学习可以用多种形式。
(1)第一、二句的曲调学习,通过听辨相同与不同小节进行识谱学唱。
(2)二声部合唱4小节,可作为发声训练。顿音要唱得有弹性,表达一种开怀大笑的情绪。(3)最后二句的曲调采用听唱与视唱相结合手段学唱。
(4)当曲调熟练后,先可用衬字“啦”唱(在合唱时仍用“哈”)。在“啦”唱得天真欢快的基础上再唱歌词,并唱好语气的起伏。
(5)在对歌曲曲调唱得较有乐趣、熟练的基础上,分组自编表演唱(教师到学生中去分层指导)。
(6)各组展示。
(7)小结:纯朴、可爱、天真的故乡情。
二、创作活动
1.拓展艺术的领域,以画、诗歌、短文等综合艺术的手段表现对故乡的眷恋。
2.“画”主要是写意,所以要求简洁,不必太复杂精细,意到即可。
3.短文有条件的可以进行采访,一段情况下以收集为主,到图书馆、或家里有电脑的上网者,可将网上资料下载即可。
4.以上两项活动重在过程、重在参与,教师要鼓励、表扬积极参与者。
第三课时
一、表演《故乡的小路》
1.直接导入:我们自己来表演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聆听范唱。提出三个要求:
(1)歌曲的内容是什么?
(2)有几个声部组成?
(3)随范唱划指挥图式,有什么发现?
3.讨论以上三个问题,不清楚的可再听范唱。
4.听一遍曲调范奏,学生再进行划拍练习。
5.结合曲调讲解变拍子(详见右边)。
6.学唱前8小节曲调。要求打出每小节的强拍。
(每小节强拍拍手,其它拍拍腿)
7.在前8小节唱得非常熟练的基础上,把全班分为二个声部。分声部各学唱自己的声部曲调。(因为这部分节奏与前8小节一样,所以必需在前8小节熟练的前提下再学习第二部分。)
8.弱起小节不必从理论上去讲,而是从歌调的重音布局去阐述,如“我那故乡的小路”其重音在“故”字上。这样学生很自然把弱起小节唱好。
9.歌曲的高潮是第二部分,也是本歌的重点与难点。要以对故乡“弯弯小路”与“路旁小花”的思念之情作倾诉的歌唱,以主人翁“我”的身份投入到歌声之中去表现。
10.设计打击乐伴奏,注意4/4与3/4的交换。如:
二、变奏练习:创作活动
1.不讲变奏的概念。
2.从本书上的“例”开始练习。3.完善书本上的“例”,
学生自己作变化发展。不要受书上的“例”限制,可以自由创作变奏曲,不仅是同一拍号,还可以是变拍子的。
三、音乐知识:变拍子
1.变拍子的乐理知识结合歌曲《故乡小路》的教学顺带进行。
2.教学时不从理论上讲解,而从谱的现象上去切入。
设问:这首歌曲每小节的拍数是否一样?除第1小节是不完全小节外,每小节的拍数有几种类型?
归纳:歌曲由两种拍子组成,这就是变拍子。
3.复习音名变音记号,比较“4”与“#4”的音高关系以及“4”与“#4”的手势。唱准“3、4、5、#4、6、5、3”。因此“#4”的教学也结合歌曲《故乡的小路》进行。
第六课 欢乐的少年
教学目标
1.本课中外四首作品都反映了一个主题——欢乐的少年。由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音乐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我们应以不同的风格与形式,去表现不同层面的少年活泼欢乐的情绪。
2.在前面几课曲调填空、改变等练习的基础上,进行曲调最后2小节的创作,感受曲调的结束感。
3.在歌唱实践中掌握下滑音唱法。
教学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听《罗马的松树》;《雏鹰之歌》。
第二课时:唱《叮铃铃》;听《可喜的一天》。
第一课时
一、表演《雏鹰之歌》
1.教师谈话导入:20世纪90年代初团中央发动的《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少先队教育活动,旨在把全国少年儿童培养成江总书记提出的“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五自少年,做跨世纪的接班人。本歌就是在这样背景下而创作的歌曲。
2.教师范唱、录音范唱歌曲,多听几遍范唱,加深印象。
3.学唱这首歌曲。
分为二部分学习。
4.学唱曲调,暂不唱滑音记号,当曲调基本学会,并能流畅地按规定速度唱谱时,才把歌词配上。
5.在唱歌词时,适时按要求加上滑音记号,歌曲的风格更浓郁,顺带讲下滑音记号、唱法。
6.该歌曲带有新疆地区的特征,所以打击乐器按“ ”节奏为歌曲伴奏,使歌曲的风格性更强烈。
二、聆听《罗马的松树》
1.设问导入:你们是否想了解欧洲南部的少年儿童们是怎样玩耍的?
2.视听《博尔盖塞别墅的松树》(不告诉曲名)
设问:你们能从音乐声中想像这一群少年儿童在干什么?(学生们议论)
3.介绍作品名称、创作背景。
这是作曲家创作的一套描绘罗马风景人物的音乐组画——《罗马的松树》第一段“博尔盖塞别野的松树”,描写一群天真活泼的少年在罗马的游览胜地博尔盖塞别墅的松林里跳舞“打仗”、玩耍的情景。
4.聆听舞蹈的场面音乐——第一主题。
5.聆听第二主题旋律。
设问:这是描写什么?(“打仗”)
6.复听全曲:完成听音乐排序等要求。
7.小结:欧洲意大利少年儿童们欢乐的活动。
第二课时
一、聆听《可喜的一天》
1.以史地知识导入:
设问: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在哪里?在20世纪初,著名的十月革命诞生了什么国家?(苏联)
谈话: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由苏联军队攻克柏林与英、美、法盟军会师,取得决定的胜利。本歌就是前苏联影片《攻克柏林》的插曲。
2.聆听歌曲,并介绍歌曲的时代背景与内容。
3.朗读一遍歌词,旨在进一步体验歌曲内容。
4.再欣赏一遍歌曲。
5.师生议论从歌曲中获得的感受。
6.完成课本上的练习:歌曲分几部分?(两部分)用图形表现歌曲的不同部分。
7.小结:苏联少年儿童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理想。
二、表演《叮铃铃》
1.以聆听前奏导入:
设问:
这两小节你能听出是什么声音?——铃声——哪里来的铃声。请听——
2.聆听范唱。
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二段歌词,两种铃声,你能说一说吗?他们各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心情与情景?
3.学习歌曲曲调。
(1)歌曲的前4小节是全曲的主题音调,学好这4小节至关重要。可跟琴模唱加视唱,唱好这开始4小节。
(2)从第5小节到第12小节让学生自学视唱歌谱。然后流畅地唱好齐唱部分曲调。
(3)二声部10个小节,可分声部让学生自学。这两个声部节奏与旋律,学生基本能视谱唱出。
(4)这曲调要唱好的关键是要唱出湖南民歌的风格。这里包括装饰音、滑音、“#5”等技术上的处理。
4.学唱歌曲时,衬词“啰”等要处理好,另外在顿音、渐强、渐弱处要唱出这一群少年活泼欢乐的性格。
5.在较熟练地唱好歌曲的基础上,按教材上的伴奏要求,为歌曲伴奏。里拉琴这一记号所对应的乐曲,可以用口风琴、口琴,也可用竖笛等旋律乐器来演奏。
创作活动
完成曲调最后2小节的创作,唱一唱,奏一奏。
1.该创作活动旨在让学生创作的最后2小节要有结束感。从音乐的技术上讲就是调式感的问题,但与学生不讲调式问题,仅仅是感性上要求有结束即可。
2.从曲调的发展来看谱例1应该是“do”结尾,谱例2应该是“la”结束。但必需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获得,而不是教师包办代替。
听辨练习
1.先用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分别弹奏这两段曲调。要求听辨这两段曲调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2.跟着钢琴模唱一遍,说出这两段曲调相同与不同之处。(节奏相同,曲调也基本相似。不同之处是第二小节的“4”升高半音为“#4”)
3.用竖笛吹一吹,进一步巩固“#4”与“4”的音高关系。
第七课 雨 花
教 学 目 标
1.“雨”是大自然中的一景。音乐可以惟妙惟肖地表现各种各样的雨景:沙沙的小雨,哗哗的大雨,乃至狂风暴雨……它带给人们无限遐想,我们则从音乐中感受到各种各样的联想与想像,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2.用自制乐器等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主题为“雨”。
3.进一步唱好二声部合唱。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唱《踩雨》;听《踩雨》。
第二课时:听《雨滴》;唱《雨中》。
第三课时:听《暴风雨》;创作“雨”的命题音乐。
第一课时
一、表演《踩雨》
1.夏日的雨声——沙沙沙;赤着脚丫踩在雨中——叭叭叭。这声音能构成美妙的音乐吗?请听歌曲《踩雨》。
2.聆听范唱。
谁能模唱开始的两小节“沙里格沙”?说明他既非常认真地听,又代表他的记忆力非常强!
3.我相信全体同学能自学唱出前面12小节曲调,注意轻声唱,不要影响周围同学。 4.听钢琴弹接下去的8小节。尤其是这8小节中的最后两小节曲调,有些难度,有一个什么节奏?
5.把歌曲的20小节曲调连起来唱一唱。
6.最后8小节曲调很容易,但注意有两小节稍有变化,要看仔细,唱准确。
7.要带着欢乐、活泼的心情,表现在夏天的雨中玩耍的情景,唱好这首歌。并用自制的下雨音响为歌曲伴奏。
8.谁在夏天的雨中踩过雨?说说你当时的心情?
9.我们大家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作为一次艺术实践活动,轻松地、甜美地唱一唱。
10.小结:“沙沙沙、叭叭叭”这是多么美妙的音乐呵!
一、听《踩雨》
1.这首歌曲与本课表演的《踩雨》是同一内容,(同一词作者)但由于作曲者不一,所以歌曲的构思、风格也不一。如果说前者是几个人在玩踩雨的话,那么这首歌则是一群人在踩雨。
2.欣赏《踩雨》。
设问:歌曲表现出怎样的情景?什么地方能产生回声?
3.再次欣赏《踩雨》。
谈话:听了两遍《踩雨》,也唱过了另一首《踩雨》,能说出他们的同工异曲之奥妙吗?
4.选择打击乐器及自制乐器,边欣赏歌曲边轻轻为歌曲伴奏。
5.小结:不同人群的“踩雨”,不同的乐趣所在。
第二课时
一、聆听《雨滴》
1.主题名称导入:我们用欢快的歌声,表现了雨花,钢琴是怎样描绘雨滴声?
2.初听乐曲的第一主题片断。
你能听出钢琴弹奏的雨滴声吗?
3.谁愿意到钢琴上来试试弹奏这雨滴声!
4.欣赏乐曲第一乐段。
设问:这一乐段给你什么感受?
5.欣赏乐曲第二乐段。
设问:这中间乐段在情绪上与第一乐段对比起什么变化?
6.介绍肖邦创作背景及生平。(见乐曲分析)
7.聆听全曲。如果班级中有学生能演奏此曲,请她(他)来演奏,效果更佳。
8.小结:雨滴带给人们遐想……。
二、表演《雨中》
1.这是一首带有通俗音乐风格的校园歌曲。
2.看着歌谱听一遍范唱。
3.用不同的颜色把相同的节奏与相同的曲调涂上,这样便于学唱。
4.再听一遍范唱。要求各声部的同学跟录音的范唱哼唱自己声部的曲调。
5.分声部自学曲调。
(1)把全歌分为两个部分:前16小节为第一乐段,其余是第二乐段,分乐段自学。学好第一乐段,巩固第一乐段。再学第二乐段。
(2)跟伴奏音带唱二声部曲调。教师可参与第二声部给予支撑。
6.因为歌曲是表现学生自己的生活,学生很容易投入。要求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轻松活泼、风趣地表现歌曲,以表达校园的多彩生活。
第三课时
一、聆听《暴风雨》
1.复习四年级(上)《羊肠小道》的第一部分。
设问:这段音乐你们听到过吗?它的名称是——?内容是——?
师生回忆四年级(上)《回声》中及聆听过的《羊肠小道》。
2.出示教学标题——暴风雨。
这段欣赏曲是继四年级聆听的《大峡谷组曲》的第五乐章。
3.初听第一部分。
从乐曲的旋律中听到了你熟悉的主题吗?
从本乐曲的标题名称中,你认为这段音乐是描写了怎样的场景?(暴风雨前的宁静)
4.初听第二部分。
从这段音乐的音响中,你想像是怎样的场景?(狂风暴雨、电闪雷鸣)
5.聆听全曲(第五乐章)。
要求:边听边用神态动作……表现你对音乐发展过程的感受。
6.小结:这与《踩雨》、《雨中》就不一样了,是暴雨了,但还是表现了雨的主题。音乐的表现变化无穷。
二、创作活动
1.根据本课内容学到的“小雨”、“大雨”、“暴雨”……各人找自己伙伴或单独发挥自己的想像,创作音乐——命题创作。
2.构思:
从命题出发构思内容框架。根据框架选用素材进行创作。
3.因为是命题的自由创作,所以各种形式不限。
如:用各种音响的先后交织出现,组成一幅《狂风暴雨》;再如:用数首表现“雨”的歌曲串联起来,加上打击乐器、串联词等。还可以小品形式、艺术造型、舞蹈等等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创作。
第八课 冬 雪
教学目标
1.冬雪给大地带来严寒,雪景给我们带来银白世界的欢乐。这一自然现象给音乐文化提供资源。虽然祖国各地很多地方未能观其美景,但我们可以从歌曲、乐曲、京剧的音乐声中去寻找体验、去获得乐趣。
2.初步学习模进方法创作旋律。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唱《堆雪人》;听《乘雪橇》。
第二课时:唱《雪花带来冬天的梦》;听《踏雪寻梅》、《打虎上山》。
第一课时
一、表演《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1.解题导入:“雪花”、“梦”有关系吗?
这里的“梦”由谁在做?是小朋友?还是小动物?做什么“梦”?这就是本歌要告诉你的内容。
2.聆听范唱。
听完范唱,对歌名能理解了吗?
雪花-梦-小动物-春风-梦醒。
3.再听一遍范唱,在“告诉小××”的间奏处,请大家轻轻随音乐拍手(XX)。
4.解决两处难点:
“#2”的音高要*近“3”,这样“#2”就能唱准。
注意弱起的节奏,用划拍法唱准。
5.自学歌曲的曲调。
6.歌曲表演时,注意两个乐段的对比,第一乐段注重叙述性,平稳而口语化,尤其是四个“告诉”,要体现对小动物的保护的环保意识。
第二乐段是全曲的高潮,注重抒情性,表现对小动物的亲切和热情。
7.讨论:
设问:
(1)歌曲告诉了我们什么知识?
(生物科普知识——冬眠)
(2)还有哪些动物也冬眠?
(知识的拓宽与延伸)
8.带着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意识,有感情地唱好本歌。
9.小结:冬雪带给我们的益处——生态平衡。
二、聆听《踏雪寻梅》
1.这是我国近现代作曲家黄自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首歌曲。简介黄自的生平。
2.欣赏《踏雪寻梅》。
边听边看书上的歌词,如能将歌谱也同时展示,效果会更好。
3.讨论歌曲表现的内容。(歌曲抒发了主人翁在冬天,踏雪寻梅、勤奋读书、追求好时光的心情。)
4.再次聆听。鼓励学生看着歌谱,轻轻哼唱。
5.小结:这是20世纪30年代以描绘雪景为题材的歌曲。
三、聆听《打虎上山》
1.初听《打虎上山》。
介绍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剧情中的《打虎上山》唱段的背景。
2.聆听引子音乐,体验“莽莽林海、广阔雪原”的壮丽景色。
3.复听全唱段。学习杨子荣的英雄气概。
4.小结:这是京剧描绘的雪景及英雄穿林海跨雪原深入匪巢消灭匪徒的豪情壮志。 表演
第二课时
一、表演《堆雪人》
1.对于没有见过冬雪、没有玩过堆雪人的孩子来说,只能从图片、动画片中去想像,但歌曲《堆雪人》给我们带来了音乐的体验与感受。
2.聆听范唱,找出相同节奏的乐句。
3.学唱第一乐句的曲调(3小节)。
4.在掌握第一乐句曲调识谱的基础上,自学第二、第三、第四乐句(每句3小节),并找出其中的规律。(每一句的第1小节除节奏相同外,旋律的行进方向也基本相同;每句的第2小节的第一拍都是弱起“ ”,每句的3小节都含有切分节奏)
5.完成歌曲的练习:线条图形的连接。
6.如果第一乐段的四个乐句能流畅地唱好的话,第一乐段的低声部两个乐句也迎刃而解了。
7.歌曲的表演有两个难点:
首先是要唱出轻松活泼的、欢快自豪的情绪,具体是唱好衬词“啦啦啦”。其次是伴奏,要吹奏好伴奏谱,要花一定时间排练。当然合唱的和谐也不是很容易能唱好的。
8.在流畅地唱好的基础上,可以启发学生按词意排练、构思表演唱,这样一定可以更好地表演歌曲的情景。 二、创作活动
1.在找到歌曲第一乐段的四句曲调的规律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出这就是曲调创作上的一种模仿进行的发展手法。
2.按教材上的要求,做“模仿”的创作练习;素材是:
模仿创作的第一个音是规定的,这样很显然其创作的曲调应该是:
三、聆听《乘雪橇》
1.由祖国各地的冬季引入本课欣赏内容的标题——《乘雪橇》。
2.对全国的少年来说,直接有乘雪橇的感受的是不多的,但我们可以从音乐中去想像其中的情景与乐趣。
3.初听全曲。
设问:这是什么地区(国家)的音乐风格?为什么?
(美国,爵士音乐风格足以证明。)
4.根据教材中的图形谱及简谱谱例,熟悉乐曲的主题音调(或唱或奏或哼)。
5.复听全曲。
设问:这一主题音调全曲共出现几次?每次出现有哪些变化,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与情景?
6.再次复听,边听边作图形谱表示你对乐曲的过程的理解。
四、祖国各地的冬季
1.展开中国地图的挂图。
2.找出课本中的“黑龙江、海南、昆明、西藏”的地理位置。
3.同样是冬季,为什么在中国土地上冬景不一样?
4.让学生谈谈在寒假中到过祖国的哪些地方,或从书本知识、影视媒体、网络上获得的各地冬季的风景。 5.请体验过冬雪的同学谈谈其感受。
第三篇: 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WORD.格式整理..第1课第一课时总课时数:第1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教学--歌唱祖国
《歌唱祖国》教案
教学内容:欣赏教学
欣赏,学唱歌曲:《歌唱祖国》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通过教唱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教学重点:
弱起节奏的演唱与歌曲风格的把握。教学难点:
掌握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从理论上理解时值关系,从感觉上体会节奏。设计意图:
(1)先入为主,一些错误根深蒂固(2)就区别和纠正错误来解决难点(3)本着以学生为本
本环节着重运用了比较法、听辨法、以及演唱法。进入情境这是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但同学们根据原来的欣赏自己学习后避免不了存在很多问题,认真纠正和练习容易唱错的地方,附点节奏的掌握,休止符节奏的掌握,速度的掌握。教学过程:
一、引入:用学生过生日的形式导入祖国的生日及对祖国祝福的形式二、新课教授
1、先请学生自己轻唱一遍后找出最容易唱错或不好唱的地方
2、听录音示范学生轻声跟着唱一遍,注意自己找出的难点并思考:a、乐曲表达了一个怎样的情绪?b、乐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进行曲:进行曲源于军队中用来统一步伐、表现雄壮军威、鼓舞士气的队列音乐,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曲或器乐曲.听起来雄壮有力而又有行进感.常用2拍子和4拍子.
3、板书节奏引入附点节奏进行学习XX|X.X|(教师用脚摔与否走路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节奏)4、找出课本中出现的所有附点节奏并引入弱起小节的学习5、再次聆听分析乐曲的音乐结构这首歌曲的音乐结构是ABA6、学习歌曲(1)师示范演唱歌曲
..专业.知识.分享..
..WORD.格式整理..
(2)生跟琴视唱歌曲(划拍子唱歌谱)(3)完整演唱歌曲(4)听音乐完整练习演唱歌曲(5)处理歌曲的感情
第一乐段同时也是第三乐段:雄壮有力,而且平稳流畅,主题思想:歌唱祖国走向繁荣富强。热情奔放、乐观自豪
第二乐段:节奏舒展平稳,旋律优美流畅,因而形成一种浩浩荡荡、昂首挺胸、阔步前进的气势。三、巩固训练
1、分组比赛,看那一组唱的既有感情又准确,看哪一组能较多地、正确的指出其他组的优缺点
2、给学生做合唱录音,找出缺点以后在练习过程中多注意3、听音乐节奏,走正步,走队列,结合“建国60周年”的活动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但学会了歌曲《歌唱祖国》,还学会了进行曲的概念及其演唱等新的知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我们要热爱我们的国家,去好好学习,长大后能为国家多做贡献!最后,祝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课堂小结:
第一课第二课时总课时数:第2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三连音节奏,并唱准和感受三连音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2、通过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的重要意义,并能用恰当的不同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教学重点:
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教学难点:三连音与休止符在歌曲中演唱时值的准确。教具:多媒体、钢琴、小国旗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专业.知识.分享..
..WORD.格式整理..
二、新课导入:
1、猜一猜:欢迎大家到音乐课堂做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礼物呢?同学们要通过竞猜游戏才能得到答案,下面我们分组来做这个游戏。(出示幻灯片,其中有两面国旗,一面是英国,一面是美国。)
师:请你说出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你听过这个国家的吗?(回答正确的同学,其他同学用节奏型为他鼓掌)恭喜你为自己的组赢得了一面红旗。三、新授课1、(出示幻灯片)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国旗和国徽上的图案分别代表什么吗?
生:(回答对的组加分)
2、师: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旗,那么运动员在赢得比赛是除了要升国旗还要放什么呢?生:国歌。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我国的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还叫什么?生:《义勇军进行曲》3、(出示幻灯片)国歌简介4、唱国歌(1)学生齐唱歌曲
(2)分析拍号(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3)唱准XXX‖XXX‖XXX‖三个节奏性呱呱呱呱呱呱嗡嗡嗡打节奏:X﹒XXXX
喵喵呱呱
呱X﹒XXXX喵喵嗡嗡嗡(4)播放录音(学生聆听感受,体会不同节奏在歌曲中的表现)(5)放伴奏生跟唱(教师提示:歌曲中容易唱错的地方。)
(6)跟伴奏有感情的演唱(7)纠正错误5、认识力度符号“>”重音fffmf强特强渐强
(请学生将力度符号标在合适的地方,唱一唱。)6、跟伴奏有感情演唱歌曲7、观看升旗仪式,复习歌曲
8、同学们:除了国歌,你还能想出唱祖国的歌曲吗?你们能哼唱出来吗?(分组讨论,每组说出一首。例如:大中国、爱我中华、我的中国心、国家等)四、小结
..专业.知识.分享..
第四篇: 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朝夕教学目标
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四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2.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3.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听《清晨》,听《晨景》。第二课时:唱《晚风》,听《渔舟唱晚》。第一课时
一、听《晨景》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
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
2.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4.欣赏全曲5.小结:
(1简介格里格生平。
(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二、表演《清晨》
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指导的重点是音准:
“”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5.在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为学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
7.打击乐伴奏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性。8.小结: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三、编创活动:《早晨》
表现早晨的内容非常多,歌曲《清晨》所表达的就是发生在早晨的活动。管弦乐《晨景》也是对景色的描绘。请学生把早晨的活动思考一下,然后表现其一个方面就可以了,如“早晨的上学路上”、“早晨醒来”等等,都可以运用各种形式加以表达。
第二课时
一、聆听《渔舟唱晚》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6.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二、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1.先听教师弹奏一遍,想一想?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
4.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三、表演《晚风》
1.教师谈话导入:本课主题是朝夕,唱好了“晨”,现在唱“晚”。《晚风》是一首俄罗斯歌曲。听听晚上的景色美不美?——聆听范唱。
2.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指号:2/4、3/4、4/4。这三种拍号的单位拍都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晚风》的拍号是6/8拍,它的含义是什么?3.再听范唱《晚风》,并边听边划6/8拍的指挥图式,设问:是否听出有两句的曲调基本是相同的?
4.全体划拍(以八分名符为一拍,注意强弱节奏,跟着教师的教棒点谱视唱第一乐句(4小节。5.在第一句能准确视唱的基础上,学生自学第二、三乐句的曲调(注意每句的弱起拍,节奏要唱准。
6.请一位学生指挥大家流畅地唱好全曲。
7.本歌的难点是二声部合唱,其基础是二声部曲调要唱得和谐、均衡。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合唱不容易唱好,要做些听觉上的辅助练习。
(1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要求相互都能倾听。
(2听伴奏带或教师伴奏(教师的伴奏必需是不带旋律的伴奏学生学唱第二声部。(3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4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8.在二声部曲调较稳固的基础上,再唱歌词,注意力度记号,以轻柔的声音唱出其晚景。
第二课农家乐
教学目标
1.由反映农家生活的中外作品四首组成本课内容,这是人文性在音乐与社会关系上的体现。让我们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2.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3.选择合适的音组填空,为旋律创作活动做铺垫练习。教学重点:歌曲演唱
教学难点:二声部的演唱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唱《苹果丰收》,听《快乐的农夫》。
第二课时:唱《赶圩归来啊哩哩》;创作活动:选择合适的小节填空。第三课时:听《丰收锣鼓》;命题创作活动。第一课时
一、聆听《快乐的农夫》1.初听全曲。
2.设问:这首钢琴独奏给你什么感受(快乐?雄壮?悲伤?。3.学唱主题4小节。4.为这主题4小节伴奏
(1全班分二部分,分别按书上节奏用拍手与拍腿为主题曲调伴奏(教师弹主题。(2一半学生唱主题,一半学生分二声部用拍手与拍腿伴奏(交换一次。5.复听全曲。
全班为钢琴独奏曲伴奏。
大部分同学拍手(高声部、拍腿(低声部,一部分同学用打击乐器(皮革类——低声部,木质类——高声部。
6.小结:简介乐曲背景,也可作为农家一乐(虽然作品与农夫无关。二、表演《苹果丰收》
1.教师范唱,使学生感受作品的整体效果。
2.学习第一乐段,四个乐句,每句2小节。把每个乐句分组,一个小组,规定时间2分钟自学,然后四个乐句接唱,能接上的为胜者(慢速度。
3.教师重点指导不能接唱的小组,集体帮助。再接唱并逐步加快速度直至歌曲应达到的速度。同样是竞赛,跟不上速度唱错为败者。从竞赛中激发学习学谱的积极性。歌谱与歌词都可分两部进行学习,学好第一部分(乐段再学第二部分(速度先慢逐步加快。4.第二乐段的学习:分高低声部进行,把全班分为二部分,各承担一个声部。教师先分别示范两个声部的曲调;然后各声部由组长带领先自学,教师巡视,重点指导低声部。(同样先慢速度学唱
5.合成时,由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句接二声部合唱,因第一乐段的最后一个音“do”就是低声部开始的音高,这样帮助低声部能找到自己的音高位置。6.按歌曲的原速全曲合成。要唱出欢乐的情绪。7.配上伴奏。
8.请几个学生伴舞(朝鲜舞基本动作。
9.完整地表演朝鲜人民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景。这首歌表现朝鲜人民获得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绪,因此,速度较快,尤其是第一乐段,一字一音,表演有一定难度。所以必需唱得非常流畅,才能表达这种感情。第二课时
一、表演《赶圩归来啊哩哩》1.解题:“赶圩”,在彝族地区就是赶集,“啊哩哩”是衬词,是当地人民常用的衬词,表示很高兴的心情。因此歌名的意思就是——赶集回来很高兴。
2.聆听范唱。感受彝族民族音调的风格及姑娘们边唱边跳的欢乐情绪。
3.难点练习。由于该曲采用大量的十六分音符节奏,所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曲调时宜放慢速度,当熟练流畅后逐渐达到歌曲应有的速度。另外为了降低难度,可分为二段学唱,先学唱4小节,待熟练后再学唱后4小节。注意唱准前十六分音符节奏。学习曲调时要提醒学生用4/4的指挥图式划拍,并做到匀速。可采用小组与集体交替唱,个人与小组交替唱等方式互补互学。要唱出活泼欢快的情绪。
4.歌曲表演时可采取前4小节女领众和,即在“啊哩哩”处众和,后4小节齐唱。还可以边唱边跳。
第五篇: 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小学音乐第十一册教学进度表周
内容
计划
实授节数
节数
一
第1课“芬芳茉莉”欣赏歌曲《茉莉花》、《东边升起月亮》
二
第1课“芬芳茉莉”学唱歌曲《茉莉花》
三教
聆听《小河淌水》
学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
学
四
演唱歌曲《妈妈格桑拉》
进
五
演唱歌曲《木偶兵进行曲》
度
六
第3课“美丽童话”演唱歌曲《月亮姐姐快下来》
七
第4课“京腔京韵”聆听乐曲《京剧唱腔联奏》和京剧唱腔选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八
第4课“京腔京韵”聆听京剧唱腔选段《你待同志亲如一家》,学唱歌曲《校园小戏迷》。
2
2
2
第3课“美丽童话”
2
第2课“悠扬民歌”
2
第2课“悠扬民歌”
22
2
九十十
期中复习;期中考核;第5课“赞美的心”学唱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学
222
一
习反复记号;第5课“赞美的心”
十
学唱歌曲《龙的传人》,
二
聆听《黄河颂》;
十三十四十
聆听乐曲《日出》,学唱歌曲《七五
色光之歌》。
第7课“七色光彩”
十
聆听乐曲《木星——欢乐使者》,演唱歌六
曲《萤火虫》十七十八十九二十
2
第6课“两岸情深”学唱《半屏山》,发声练习。
第6课“两岸情深”聆听与学唱《阿里山的姑娘》。
第7课“七色光彩”
2
2
2
22
第8课“游戏宫”漫步太空我能行《音乐宫》自我测评
期末复习;期末考核;
222
教学目标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普通公民教育,它有别于专业音乐教育。因此,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价值观,本册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
1、进入多声部合唱练习。
2、巩固小学期间学到的全部歌唱知识。3、注意学生变声期的嗓音保护。全册总课时:32课时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困生转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