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延安整风与党的团结统一笔记范文三篇

时间:2022-05-14 16:5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一笔》是Free01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起点中文网,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延安整风与党的团结统一笔记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延安整风与党的团结统一笔记3篇

第一篇: 延安整风与党的团结统一笔记

以史为镜

必修一历史

必修一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         西周的政治制度(考试说明:西周的政治制度)

1、“家天下”制度的开始:在夏禹之前,政治权力的交接通常以禅让方式实现。禹死后,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地位。政治权力由

“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国家成为帝王的私产,王权在一姓中世袭,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西周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宗法制

目的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内容

受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诸侯权利:世袭统治权

诸侯义务:朝贡、军赋、力役

诸侯代表:燕、鲁、宋、齐

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作用

积极:加强对地方控制,扩大统治区域,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消极:西周后期,诸侯王势力不断扩大,王权衰弱,地方割据严重,战乱不休。

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既有

利于凝聚宗族,又有利于强化王权。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

亲情的民族性。

关系

两者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依据。(宗法制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⑴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⑵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⑶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考试说明: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概念:

专制主义:是就中央决策方式而言,表现为皇权至上、独裁专断;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

中央集权:是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言,中央统帅地方,地方听命于中央;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2、原因:

经济基础:自然经济

思想来源:法家思想

3、基本矛盾: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其发展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4、发展过程:萌芽于战国,

确立于秦朝,

巩固于西汉,

完善于隋唐,

加强于宋元,

强化于明清。

5、具体表现:

▲中央权力机构:

①秦:皇帝制度:皇位世袭;皇权至高无上。

中央制度:1、三公:丞相有左右二员,是皇帝助手;

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是丞相助手,负责监察系统

特点:三公互不统属,都对皇帝负责

2、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

典客、宗正、少府、治粟内史

②汉:内外朝制度:1、内朝:皇帝破格选用身份低微的士人;

皇帝亲自任命和指挥的高级将领。

2、外朝:以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官僚机构。

 

③唐:三省六部制:1、三省: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2、六部: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探究:三省六部制是怎样完善中央集权制的?

1、三省之间互相牵制,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

2、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分割了,有利于加强皇权;

3、在门下省设政事堂,凡有资格参加会议者,身份也等同于宰相。

④宋:1、设中书门下,其长官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简称同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

2、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分散相权;

3、宋代也曾实行过三省长官均为宰相的制度。

⑤元: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

⑥明:明太祖废丞相,设殿阁大学士;

明太祖废行省,设承宣布政使司(俗称“省”)、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

明成祖(即永乐帝)设殿阁大学士。

△探究:明朝内阁制与西方内阁制的差异:

 

明朝内阁制

西方内阁制

产生

人选和权力均由皇帝决定

以议会为基础产生,内阁首相通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

职权

只备顾问,对皇帝负责;

总揽国家行政权力,

对议会负责。

作用

是君主专制的产物,无法制约皇权。初期无权,后来权重,且宦官专权。

是国家权力民主的象征

⑥清:雍正帝设军机处

职能:军机大臣钧由钦定,只能跪受笔录皇帝旨意,无决策权

评价:1、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政治决策封闭性的特征也更为明显。

2、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办事效率较高。

▲   地方行政制度

①   历代行政区划的演变

秦朝:郡县制(少数民族地区设同级的“道”)

西汉:郡国并行制

东汉:州、郡(王国)、县(侯国)

唐朝:道、州、县

宋朝:路、州、县

元朝:省、路、府、州、县;

中书省直辖的“腹里”;

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四川、青海。

明朝:承宣布政使司(省)、府、县

清朝:省、道、府、县

② 古代三大地方制度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朝代

盛行于西周,

结束于秦朝

确立于秦朝,后世沿用,县制沿用至今

确立于元朝,

后世沿用至今

与中央的

关系

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权力、地位可以世袭;

郡、县直属中央,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行省是最高地方行政机构,其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作用

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但从长期来看破坏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

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日益明显。

相同点

都是古代中国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

▲监察制度:

①秦:中央: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地方:设监御史监察郡守。

②汉:中央: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地方: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官

③唐:中央设御史台,监察刑狱

④北宋:中央设提点刑狱司;地方由中央派遣文臣担任地方官,并在各州设通判,监察知州

⑤元:中央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

⑥明: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负责地方监察事务;设厂卫特务机构监视、侦察官民不法行为

⑦清:中央设都察院,是集行政监察、司法监察和财政审计为一体的国家最高监察机关

评价:

积极:加强了政府对官员的监督,调整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是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

局限: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必是有限的

 

▲选官制度:

①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袭继承祖上的权位。

②察举制:有官吏查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举荐予以任用;

③科举制:考试选官的制度(隋朝开创,唐朝完善,宋代发展,明清陷入困境)

△探究:如何评价科举制?

实质:是一种将人才诱入最高权力者可控制的范围之中的制度(加强君主专制);

  进步: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

        保证了行政人员的来源及文化素养,提高了行政效率

        促成了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看,有一定的合理性;

  局限:明清八股取士,阻碍了思想文化的进步,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

▲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积极作用: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②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加强民族融合,促进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消极作用:

①政治上,易形成暴政统治和腐败现象,阻碍历史发展;

②思想上,钳制了人民的思想,阻碍思想文化进步;

③经济上,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总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自始至终相伴而存在;明清以前以积极作用为主,明清时期消极作用占上风。

 

 

 

必修一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考试说明: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与侵华的阶段性

资本

主义

14—18中

原始积累

抢劫掠夺

18中—19中

自由主义

商品输出

19中—20初

帝国主义

资本输出

侵华

史实

1534—1999

葡占澳门

1624——1662

荷侵台湾

1840——1842

鸦片战争

1856——1860

第二次鸦战

1883——1885

中法战争

1894——1895

甲午战争、

1897——1900

瓜分狂潮、

1900——1901

八国联军

变化

双半社会:开始(鸦战)——加深(甲午)——形成(辛丑)

两大矛盾:民族、阶级。

两大任务:反殖(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反封。

近代化: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

 

二、不平等条约及其危害

1、中英《南京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中美《望厦条约》

内容

危害

割香港岛给英国

破坏领土主权

赔款2100万元

加剧财政困难,加重人民负担。

开五处口岸(广、厦、福、宁、沪)

地处东南沿海,便利商品输出。

协定关税

破坏关税主权;便利商品输出。

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

破坏司法主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近代危害最大的条款

居住及租地权

国中之国---租界

军舰“巡察贸易”权

破坏领海主权

传教士传教权

侵华先锋;文化侵略。

 

2、中日《马关条约》

内容

危害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割让一省,前所未有。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 亿两,

赎辽费3千万。

借债度日,受控于人。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沿江深入内地,最西至重庆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资本输出开始。

 

 

3、《辛丑条约》

内容

危害

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借债度日,受控于人。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直接控制清政府

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清成洋人工具,

双半社会形成。

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

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沿线要地。

直接控制清政府。

 

 

三、瓜分狂潮(甲午战后)

 

势力范围

租借地(补充)

山东(最早)

胶州湾

长城以北和新疆(最大)

旅顺、大连

广东、广西、云南

广州湾

长江流域

新界、威海卫

福建

割占台湾

门户开放:1899提出,初步实现;1922华盛顿会议,实现。

特别关注: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课本P29)(背景、目的、内容、实质、影响)

 

四、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黄海海战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原因:

英军入侵(根本)

腐朽的清政府无法组织有效抵抗

中国人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

经过:

1841年5月,英军到三元里抢劫,人民两次包围四方炮台。

评价:

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时间:1894、9

经过:

海军提督丁汝昌负伤;“定远”舰管带刘步蟾(代丁汝昌指挥);“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撞向敌舰);“经远”舰管带林永升(舰沉时仍开炮反击);“靖远”号管带叶祖珪(代替旗舰集队);“定远”击中日本旗舰“松岛号”。

结果:

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双方都有一定的损失,清政府北洋舰队主力尚存。但是,由于执行“避战保船” 的政策,威海卫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原因:

1895年清政府割台湾给日本,日军进占台湾,当地官员逃跑。

经过:

以邱逢甲、徐骧为首的义军,以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等在新竹、台中(大甲溪)、彰化、台南痛击日军。由于敌我力量的悬殊,加上清政府的不支持,台湾全部沦陷。

意义:

反映了台湾人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上留下光辉的篇章,此后,台湾人民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从未停息过

 

根本原因: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直接原因: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

兴起和发展:

1899—1901。      

活动范围:

山东、直隶—

京津

口号:

反清灭洋—

扶清灭洋

斗争:

京津之间落垡、廊坊之战;围攻北京东交民巷和西什库教堂;

天津保卫战;

北京保卫战。

失败原因: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主观原因:“扶清”使义和团丧失了应有的警惕。“灭洋”又犯了盲目排外的错误。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意义:(课本P37)

 

 

五、抗日战争(1931—1945  广义)

日本侵华史实

中国各派反应

1931九一八事变(沈阳)

东北沦陷,是中国自1840年以来最大损失。

共:“反蒋抗日”

民:东北抗日义勇军

国:蒋“不抵抗”

1932一二八事变(上海)

伪满洲国成立(长春。溥仪)

国:蒋“攘外必先安内”

    十九路军上海抗战

1933日本进犯长城沿线,觊觎华北。

国:东北军安德馨山海关抗战

二十九军宋哲元长城抗战

冯玉祥、吉鸿昌察哈尔抗战

民:工人罢工、募捐;

商人抵制日货等

1935为分离和蚕食华北,日军制造华北事变,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标志。

共:①八一宣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逼蒋抗日”

②一二九运动,掀起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③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1936日本军部法西斯发动二二六兵变,广田宏毅上台,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共:①建立东北抗日联军

②“联蒋抗日”

国: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在中共斡旋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七七事变(北平)、

八一三事变(上海)、

1937年12月13日开始长达六周的南京大屠杀,30多万人被杀害。

①7月8日中共提交国共合作宣言

②8月14日蒋《自卫抗战声明书》、

不久,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开始。

③8月22日中共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④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陕西延安)

⑤9月22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38年5月日军占领徐州。10月,占领广州、武汉。

至此,日本占领了相当于其本土15倍的中国领土。

被迫改变侵华策略,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

①1938年徐州会战、武汉会战。至此,由于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四大会战全部失败。

②中共执行全面抗战路线,开辟敌后战场。

(1937—1938防御阶段)

1939年9月,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成立(张家口。德王。)

蒋: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汪:公开投降日本。

1940年3月,伪国民政府成立

(南京。汪精卫)

国:1940年5月湖北枣宜会战,张自忠牺牲

共:1940年8月华北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8日,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国 1941年1月6日皖南事变。

1941年12月9日国民政府对日宣战

 

1942年1月1日,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部成立,蒋介石任最高统帅。

(1938—1944相持阶段)

 

1944年春,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

1945年日本

8月15日,宣布投降

9月2日,签订投降书

10月25日,台湾光复

4月23日,中共七大召开,

毛泽东思想

7月26日,《波茨坦公告》

8月6日、9日美国投原子弹;

8月9日苏联出兵东北

8月9日毛泽东《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1944—1945反攻阶段)

▲探究一、日本侵华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政发展的不平衡。

直接原因:1929—1933经济危机。

蓄谋已久:1868明治维新“大陆政策”;

1927东方会议“征服满蒙”。

有利条件:欧美“绥靖政策”;

中国内战。

历史传统: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

▲探究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初步形成:“西安事变”

原因:①中共抗日活动的感召: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立即发表抗日宣言;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领导一二九运动、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成立东北抗日联军。

②人民爱国运动的推动:关内外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

           ③国民党爱国军队的榜样:蔡廷锴、蒋光鼐、安德馨、宋哲元、冯玉祥

④张、杨的爱国思想。

西安事变:时间、经过、结果、意义(课本P42)

正式形成: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8日中共提交《合作宣言》;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直逼宁沪;

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1937年9月改编工农红军;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意义:从此,抗日战争发展为全民族抗战。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探究三、抗日战争的特点和胜利原因(参阅优化设计P12)

▲探究四、两个统一战线的比较

名称

革命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时间

1924--1927

1936—1937--1947

标志

1924国民党一大

1937国民党公布合作宣言

目标

帝国主义北洋军阀

日本帝国主义

基础

新三民主义

民族矛盾

方式

党内合作

政权、军队合作

活动

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

特性

紧密、狭窄、双重

松散、广泛、单一

结局

国民党右派叛变

国民党发动内战

意义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沉重打击帝国主义

赢得抗战完全胜利,洗雪百年耻辱。

▲探究五、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

①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收回了宝岛台湾、消灭了三个伪政权,维护了国家统一。

②抗战的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以提高并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必修一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考试说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辛亥革命(三段十二事)

阶段

大         事

兴起

1894——1911

应运而生: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第二高潮;

组织发展: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纲领成熟:1894年,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1905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年,三民主义

条件成熟:1911年4月,广州黄花岗起义;

1911年5月,保路运动兴起。

高潮

1911——1912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湖北独立、全国响应,清政府土崩瓦解;

中华民国:1912年1月1日,定都南京、五色国旗、改用公历、民国纪年

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结束清朝统治、结束君主专制

临时约法: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制定,孙中山颁布。

三权分立、责任内阁。

失败

1912

内外夹攻: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立宪派、旧官僚;

袁氏继任: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文辞职: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迁都北京:1912年4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迁都北京。

 

▲探究一、全面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目的:直接目的:为了防止袁世凯独裁统治。

根本目的: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内容:主权在民: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自由、平等、权利);

三权分立:民国实行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政治体制;

五院制度: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考试(创新)

责任内阁:为防止总统独裁,约法还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中多数党产生。

评价:

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进步性: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局限性:没有反帝;没有涉及“民生”。

 

▲探究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性质: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功绩:政治: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最大功绩),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

经济: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促成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第二高潮。

      思想:使人民参政议政意识提高,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历史: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巨变。

      国际:对亚洲近代各国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

局限:辛亥革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性,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

任务,没有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二、五四运动:

 

 

⑴北洋军阀统治,阶级矛盾尖锐(根本原因);

民族危机的加深(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⑵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工人队伍迅速壮大(阶级基础);

⑶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促进先进分子和青年学生积极开展爱国活动(组织基础);

⑷十月革命的影响(思想基础);

⑸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直接原因)

 

 

1919年5初--6月初

中心:北京

主力:学生

斗争形式:示威游行

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和约签字

1919年6月初以后

中心:上海

主力:工人

斗争形式:三罢斗争

6月5日上海六.七万工人的罢工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由此登上了政治历史舞台

结果

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免除了曹、陆和章三个卖国贼职务;

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性质: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作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结合,为中共成立奠基。

意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时间地点

1921年7月23日上海—嘉兴

1922年7月16日上海

人物

毛泽东等

 

内容

党的任务:

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党的中心任务:

领导工人运动。

党的最低纲领:

打倒军阀;

推翻帝国主义;

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党的最高纲领:

实现共产主义。

评价

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包括抗日战争)

(一)、1924—1927国民大革命

1、第一次国共合作

背景:⑴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失败,使中共认识到要战胜强大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⑵屡战屡败的孙中山也希望与中共合作;

⑶共产国际帮助中共与国民党合作。

过程:⑴中共三大:1923年中共三大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通过了中共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决定(合作;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

⑵国民党一大: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同意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党内合作)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形成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也标志着国民大革命兴起。

2、北伐战争

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时间:1926年7月—1927年7月

领导:广州国民政府

军队:国民革命军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过程:珠江—长江—黄河。

(粤、赣、湘、鄂、闽、浙、苏、皖、豫)

失败: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七一五政变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全面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

3、国民大革命评价(课本P64)

 

(二)、1927—1937国共十年对峙

1、南昌起义:

原因: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统一战线和军队的领导权)

时间:1927年8月1日 

领导: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陈毅

军队:国民革命军(为了团结国民党左派)

意义: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即“国共十年对峙”的开始)。

2、八七会议

时间:1927年8月7日 

地点:汉口(今武汉的一部分)

领导:瞿秋白

内容:①纠正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②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

            ③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④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标志着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初步形成。

意义:中共历史上第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为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共指明了前进方向。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江西)

时间:1927.10

领导:毛泽东

过程:1927.9  秋收起义        工农革命军

1927.10 上井冈山      第一块根据地

1928.4  井冈会师      中国工农红军

意义:①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星星之火,也标志着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②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也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4、红军长征

原因:根本原因是党内王明“左”倾错误的发展;

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过程:1934.10 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开始长征

1935.10中央红军和刘志丹领导的红军陕北会师;

1936.10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意义:中国革命的中心从南方转移到北方。中国革命的重心从民主革命转移为民族革命。

(长征是宣传队、播种机、宣言书。--毛泽东)

5、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15日—17日

地点:贵州遵义

内容:①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到1942年整风运动,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思想上的错误才得到彻底纠正);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意义:①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②是党的历史上又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三)、1937—1945年  抗日战争(略)

(四)、1945—1949年  解放战争

1、1945年重庆谈判和重庆政协(略)

2、解放战争

1946.6—

1947.6

战略防御

1946.6   中原   全面内战爆发

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1947.6—

1948.9

战略反攻

1947解放区土地改革(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

1947.6刘邓跃进大别山    战略反攻

1948.9—

1949.10

战略决战

1948--1949三大战役      战略决战

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  筹建新中国

1949年4月北平谈判      缓兵之计

1949年4月渡江战役      南京解放

1949年9月北平政协      筹建新中国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建国

1949.10—

1951.10

追歼残敌

国民党残余部队

武装土匪

潜伏特务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结束了数千年来中国社会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人民的历史。

结束了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是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是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二次巨变。

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它也是马克思主义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必修一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国家统一

(考试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一、新中国成立

过程

筹备:①七届二中全会(1949.3河北西柏坡)

        内容:党工作中心转移: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总任务: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意义:为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指明道路;

为新中国成立做了方针、政策准备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1949.9,北平)

内容:确定国名、国旗、国徽、国歌;

      通过《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

      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开国大典;

意 义

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

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②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③标志着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俄国十月革命和二战胜利之后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

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推动其他国家民族解放运动;

二、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1、建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

 

确立与发展

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确立标志: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

制定: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初步奠定了基础,开

创了新中国人民民主

的新阶段。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初步建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

成为基本政治制度:1954年宪法

政协职权的变化:

1949~1954,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1954年后,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继续存在

1956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的方针

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1949年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②1954年被载入宪法,成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1965年,_______自治区;

它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对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调动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产生了深远影响。

2、文革对民主和法制的破坏

①造反派夺取各级领导权,全国大动乱,并且建立了革命委员会,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

②人大制度和政协制度被严重破坏。

3、新时期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

①改革国家领导体制:1980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提出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初步构想;

②修改宪法: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修改宪法,成为我国在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③制定依法治国发展方略:

1、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2、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三、“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目的

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目的是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过程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方针、提议两岸三通;

1981年,叶剑英发表谈话,阐述对台政策,主张国共合作;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成为基本国策。

内容

①“一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两制”: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意义

是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二)、“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香港、澳门回归

条件

①根本: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②关键: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符合中英港(中葡澳)三方利益;

过程

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国耻,开创了港、澳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②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③为国际社会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概况

①1979年元旦,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倡议通邮、通航、通商。

②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岸 “三通”限制放宽,交流日益频繁。

③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大陆)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即九二共识)。

④1995年初,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目前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是:外国反华势力、台独势力)

(目前大陆的对台政策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意义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祖国统一有利于生活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定与发展,有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必修一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考试说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基本方针: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外交成就:

   建国第一年: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

   1950年初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政策逐渐成熟;

   1954年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①提出: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一致同意将其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②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③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二、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1、重返联合国:

 ⑴背景:

1、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美国的霸权地位衰落;

2、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日益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3、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逐步提高;(根本)

⑵恢复: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⑶意义:

1、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

2、有利于我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3、大大增强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的力量;

4、有利于打破超级大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

2、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关键)

⑴原因:

美:美国长期推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

中:中苏关系不断恶化;

解决台湾问题需要改善中美关系;

⑵过程:1971.4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1971. 7 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2 尼克松总统访华,并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1978.12 双方签署《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1979,1.1 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

⑶对中国的影响:是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给新中国带来第三次建交高潮;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3、中日邦交正常化

⑴直接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

⑵过程: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双方签署建交的联合声明;

⑶意义: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揭开了中日两国关系新的一页,对于两国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有重要意义;

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1、外交政策: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2、表现:

⑴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积极参与联合国的活动,如维和、裁军,以及促成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首次会晤等;

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合理、公正地解决;

作为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⑵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2001年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领导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

  ——1996,上海五国机制;2001,上海合作组织;

  ——开创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必修一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考试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

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1、原因:

①地缘因素:三洲要冲,山多地少,港湾众多。

②经济因素: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繁荣;

③政治因素:小国寡民和独立自治的城邦政体;

④思想因素:平等互利的观念;

⑤教育因素:重视对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

2、实质:奴隶主的民主;

3、突出特征:主权在民、抽签选举、轮番而治、法律至上。

二、         雅典民主政治

  1、背景:平民和贵族反复斗争的结果;

  2、发展历程:

     ①奠基:梭伦改革(BC594年)

     经济上:颁布解负令,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内容 实行一系列措施促进工商业发展;

政治上:按财产多少将自由民分成4个等级;

     设立新的国家机构: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

     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贵族专权的局面;

  进步 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梭伦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评价 局限:梭伦改革的中立政策(既不迁就贵族,也不偏袒平民)未能彻底化解社会矛盾;

     ②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BC506年)

     ③顶峰(黄金时代):伯里克利改革(BC443年~BC429年)

               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都以

抽签方式产生;

   内容    主要机构有: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

               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国家为参政的公民发放津贴;

3、评价:

     局限:

①范围:建立在对奴隶专政的基础上,并将妇女和外邦人排除

②性质: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一种奴隶社会的原始的直接民主;

③参政方式: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很可能导致

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造成国家混乱和内耗;

     进步:

①雅典民主政治开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使国家公职人员由

选举产生,并受群众监督,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②雅典民主政治有力促进了雅典经济文化繁荣和国家的强盛;

③雅典民主政治开民主政治之先河,为后世提供了值得参照的政治体制,包括在法制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

 

 

三、罗马法

1、罗马历史基本脉络:

    罗马城邦时期:BC753年~BC509年;

罗马共和国时期:BC509年~BC27年;

    罗马帝国时期:BC27年~AD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AD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存在至AD1453年)

2、发展历程:

   ⑴罗马成文法的开端:《十二铜表法》(BC449年)

     背景:习惯法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贵族垄断立法权并随意曲解以欺压平民;

广大平民的不断斗争;

     内容:涉及法律诉讼、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

犯罪、刑罚等

评价:

          局限:是以往习惯法的汇编,掺杂部分落后习俗;

实质上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法规;

进步: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专权,维护了平民利益;

   ⑵罗马法的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公民法

(罗马建国到BC3世纪中叶产生)

万民法

(由共和国发展到帝国的过程中产生)

范围

罗马公民

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内容

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

注重调解经济和民事纠纷

操作

注重形式,程序繁琐

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原因:

罗马不断扩张,统治范围不断扩大;

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⑶罗马法学的成熟:自然法

      含义: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法律观念;

(自然法是具体法规的思想基础和指导原则)

      代表:(自然法之父);

      核心观点:人类自然平等;

      影响:自然法中蕴含的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概括和升华;

标志着罗马法学的成熟;

3、实质:维护奴隶主统治的工具;

4、影响:

   对罗马:

①公民法调动了公民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的积极性;

②万民法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③总之,罗马法有利于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和繁荣进步;

   对世界:

①它是近现代法制的先声,如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原则等均源于罗马法;

②罗马法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③其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空和民族的永恒价值;

 

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一、英、德、美、法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考试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政体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权力中心

议会

皇帝

总统

议会

 

 

确立背景

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王朝战争

(1864—1871)

独立战争

(1775—1783)

法国大革命

及其后共和制和帝制的较量(1789—1871)

 

 

确立标志

1689《权利法案》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

1871《德意志帝国宪法》

 

1787《联邦宪法》

187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国家元首

元首:国王

产生方式:

世袭

职权:

统而不治

元首:皇帝

产生方式:

世袭

职权:

掌最高权力

元首:总统

产生方式:

间接选举

职权:

行政权军权

元首:总统

产生方式:

议会选举

职权:

行政权军权

 

 

政府首脑

行政权

政府首脑:

首相

产生方式:

下院多数党领袖

职权: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政府首脑:

宰相

产生方式:

皇帝任命

职权:行政权对皇帝负责

政府首脑:

总统

产生方式:

间接选举

职权:行政权对选民负责

政府首脑:

总理

产生方式:

总统任命

职权:行政权对参议院负责

 

 

议会

立法权

上议院、下议院

拥有立法权和行政监督权

联邦议会帝国议会

拥有部分立法权

参议院、众议院

拥有立法权和弹劾总统的权力

参议院、众议院

拥有立法权

 

 

司法权

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

 

 

特点

1、国王统而不治

2、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拥有立法权和监督权

3、首相和内阁对议会负责,实行责任内阁制

1、皇帝拥有国家最高权力

2、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3、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1、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拥有部分自主权

2、分权制衡原则:三权分立

3、民主原则:总统和议员均有选举产生

1、总统和议会拥有较大的权力

2、是共和派和保皇派妥协的产物

 

 

 

 

 

 

 

 

 

 

 

二、全面认识美国1787年宪法

1、内容:美国实行联邦体制;中央政府三权分立

2、体现的原则  

 联邦制原则: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拥有部分自主权

   分权制衡原则: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民主原则:总统和议员均有选举产生

3、评价:

进步:

①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②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③联邦制的实施,使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既有利于全国性统一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也有利于资产阶级政权的巩固。

总之,有利于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局限:种族歧视问题仍然存在,黑人奴隶制度未废除,未真正解决人权问题。

三、全面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

①概念:资产阶级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最早产生于英国(“议会之母”),后被许多国家效仿。

②特点:选举和议会立法

③影响:体现了资产阶级意志,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是人类文明成果,有力地推动了世界民主化进程;既体现了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又有无法实现真正普遍人权的局限。

四、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和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资产阶级代议制

经济基础

公有制

私有制

行使权力的主体

全体人民

资产阶级

原则

民主集中制

分权制衡

性质

社会主义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资本主义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相同点

两者都是国家的管理形式,由选举产生,代表民意来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是公民和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

 

 

 

必修一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考试说明:《共产党宣言》)

历史条件

经济: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阶级:工人阶级队伍日益壮大,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思想: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

实践: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活动和亲密合作

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历史意义

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的发展起来了。

 

 

三、         巴黎公社(考试说明:巴黎公社)

背景

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民族矛盾尖锐;

国防政府准备投降,激化了阶级矛盾

过程

1871年3月18日革命开始,

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5月28日,革命以失败结束

措施

①   废除资产阶级发动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

②   公社委员会是经普选产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③   民选国家公职人员,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④   国家公职人员的最高年薪不得超过一般技术工人的工资

意义

①   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②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③   公社战士英勇不屈的精神和革命首创精神为世界无产阶级树  

立了光辉典范

失败

原因

根本原因:无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政治威信,都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

其他原因:公社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

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没有前人的可供借鉴的经验等

(另一种说法:巴黎公社是国际共运史上的一个特例,它不是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阶段,社会的上层建筑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也没有达到必须要用“革命”手段来解决的时候。)

 

 

三、俄国十月革命(考试说明:俄国十月革命)

背景

1、俄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俄帝国主义具有浓厚的军事封建色彩

1、              俄国存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俄罗斯民族和其他民族矛盾

2、              俄国和殖民地的矛盾

3、              俄国有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及其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党

 

 

 

 

概况

1、二月革命:1917年3月8日彼得格勒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目的: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反对沙皇制度

结果:推翻沙皇统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权并立

2、四月提纲:1917年4月彼得格勒

全面分析俄国革命的特点、前途等重大问题,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指出新建的国家应该是苏维埃共和国,而不是议会制共和国。要做到这点,必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七月事件:1917年7月彼得格勒

临时政府血腥镇压示威群众,两个政权并立局面结束;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改变斗争的策略势在必行

4、十月革命:1917年11月6—7日彼得格勒

       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目的: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结果

1917年11月7日晚,在彼得格勒的斯莫尔尼宫

召开了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通过了列宁起草《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

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意义

(1)为把俄国改造为社会主义强国创造重要前提;

(2)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3) 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

(4) 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

▲探究一: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1、它首先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际单独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2、它走的是中心城市发动起义,再扩大到小城镇和广大农村的革命道路,这是由俄国的国情决定的;

3、在革命过程中,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的革命;

 

▲探究二: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异同

项目

巴黎公社

十月革命

革命性质

无产阶级革命

革命方式

武装斗争

革命背景

战争(普法战争、一战);阶级矛盾尖锐。

革命领导

自发

无产阶级政党

革命结果

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革命影响

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经验教训

开辟了世界历史新纪元

 

 

 

必修一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考试说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一、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              背景

①二战后期形成雅尔塔体系(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

奠定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②二战后,美苏在社会制度、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矛盾冲突加剧,昔日盟友反目成仇;

③美苏形成了实力均势:

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力量膨胀,要求称霸世界;

战后苏联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成为美国称霸的障碍;

2、              美苏冷战

①概念: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战争以外一切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②实质: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③表现:

 

美国的措施

苏联的应对

政治

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序幕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

标志着开始

1947年9月共产党和工人党

情报局

经济

1947年6月,欧洲经济援助

计划(即马歇尔计划)美国

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美国控制欧洲,同时遏制苏联

1949年1月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签订,

北约建立。

1955年《友好互助条约》签订,华约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3、影响

消极: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引发美苏之间螺旋式上升的军备竞赛。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一次次紧张。

在欧洲,导致1949年德国分裂;

在亚洲:导致50年代的朝鲜战争和60年代的越南战争;

在美洲: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一度将人类拖入核战争的边缘

积极:

①美苏两国势均力敌,在半个多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不同的社会制度的国家都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用于内部的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兴起不结盟运动,努力使自身发展壮大,

第三世界崛起。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两极中孕育着多极)

 

背景

过程

影响

1、50年代西欧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而且各国间经济联系加强;

2、单个的欧洲国家无法摆脱对美国的依赖、与美国抗衡,必须走向联合;

3、欧洲的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与发展

1、1951年,欧洲

煤钢共同体

2、1958年,欧洲

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建立

1、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

2、增强了与美国抗

衡的实力:在经济上

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在政治上推行独立自

主的外交政策

3、改变世界政治力

量的对比,冲击两极

格局。

1、美国占领期间对日本进行的民主化改革,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2、美国对日本的援助和扶植,尤其是__朝鲜战争时期的巨额订单;

3、日本政府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的基本方针,并制订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计划

4、外交上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

5、政府重视科技和教育

1、5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2、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1987年,跃居世界第一

4、世界最大的债权国,海外纯资产居世界第一。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冲击两极格局。

1978年后中国的

改革开放

农村经济全面振兴

工业建设发展;

进出口贸易增加;

科教文化事业发展;

生活水平提高

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战后亚、非、拉赢得民族独立的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希望在两极格局中保持中立,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1、倡导者:

南斯拉夫总统铁托

埃及总统纳赛尔

印度总理尼赫鲁

2、标志: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3、1967年,七十七国集团成立

1、标志着第三世界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2、开始改变大国决定国际事务的局面,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

二、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两极格局结束后的一超多强)

1、              两极格局的瓦解:

标志: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991年《阿拉木图宣言》)

  原因:苏联和东欧自身政治、经济体制弊端,积重难返,改革失败;

        西方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

2、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⑴表现:当今世界的格局是一超多强

①美国:在两极格局结束后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力图建立单极世界

②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加快:

1993年,马约(即《欧洲联盟条约》)生效 ,欧盟正式建立;

1999年,欧洲统一货币欧元正式启动;

③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

④俄罗斯走出低谷(叶利钦的全方位外交和普京的务实政策)仍是与美国相抗衡的军事大国;

⑤中国的经济迅速增长,国际地位与影响日益俱增。

⑥第三世界国家成为国际社会重要的一支力量

⑵影响: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作用,有利于建立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3、              说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是必然的历史趋势;世界多极化格局至今尚未形成;世界政治多极化的根源是经济力量多元化。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李世民

 

 

 

第二篇: 延安整风与党的团结统一笔记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确定性:元素的意义必须是明确的;

互异性: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无序性:{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属于()、不属于();A={a,b,c},aA,dA。

3,常用数集的表示:

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或,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

例一,下列所给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A,所有的正三角形;B,计较接近1的正整数;

B,C,1,2,3,2; D,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到原点距离是1的点的集合.

例二,以下六个关系式:A:,B:,C:,D:,

E: ,F: 是空集中,错误的有:

例三,设,集合,则

例四,下列集合中表示同一集合的是( )

  ={(3,2)},N={(2,3)}; ={3,2},N={(2,3)}

={(x,y)|x+y=1},N={y|x+y=1};={1,2},N={2,1}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子集、真子集、空集

名称

记号

意义

性质

示意图

子集

A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B

(1)AA

(2)

(3)若且,则

(4)若且,则

真子集

AB

(BA)

,且B中至少有一元素不属于A

(1)(A为非空子集)

(2)若且,则

空集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2,集合A中有n个元素,则集合A的子集有个,集合A的真子集有-1个,集合A的非空真子集有-2个.

二,集合的基本运算

交集、并集、补集

名称

记号

意义

性质

示意图

交集

(1)

(2)

(3)

并集

(1)

(2)

(3)

补集

(1)(CuA) (CuB)= Cu (AB)

(2)(CuA) (CuB)= Cu(AB)

(3)A (CuA)=U;

(4)A (CuA)= Φ.

例五,已知集合,则 ( )

A. B. C. D.

例六,设集合,若,求的值.

例七,设集合, .

(1.)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是否存在数使

例八,已知, ,

.求:

(1).使的的值; (2).使.

第三篇: 延安整风与党的团结统一笔记

第一章 静力学

1.R1(x1i,y1j, z1h) R2(x2i,y2j.z2h); R1*R2= | i j h |

|x1 y1 z1|

|x2 y2 z2|

2. 求:船速靠岸的速率

3.自然坐标下的表示

第二章质点动力学

1.牛顿第二定律

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所获得的加速度的大小与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的矢量和的方向相同。

2

3.

4. 合力的功为各分力的功的代数和。

5.

6.

几种保守力和相应的势能

重力的功和重力势能

M在重力作用下由a运动到b,取地面为坐标原点,y轴向上为正,a、b的坐标分别为ya、yb

重力势能以地面为零势能点,

引力的功和引力势能 引力势能以无穷远为零势能点。

第三章刚体力学

1.刚体的回转半径 = 半径为 Rg的薄圆环的转动惯量

2. 纯滚动的主要特征:(条件:足够大的摩擦力) ①在滚动中接触点P始终是相对静止的,没有滑动。②发生在P点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0~fmax),不作功。③同时,P点的线速度始终为零。④ xC= R, vC=R, aC=R

3. 特别注意:绕质心轴和绕瞬时轴的角速度等是相同的

第四章 狭义相对论

1.运动长度的测量必须同时记录首尾坐标!

2、爱因斯坦的两个基本假设及本质含义:①相对性原理:所有物理规律对所有惯性系都是等价的;②光速不变原理:在所有惯性系测量真空中的光速都是相等的。

3.两个事件的

时空间隔在

所有惯性系

中都相同,

即时空间隔

是绝对的。

4.原时一定是在某坐标系中同一地点发生的两个事件的时间间隔;原长一定是物体相对某参照系静止时两端的空间间隔。

5.

第五章 机械振动

1.相位

2.任一简谐振动总能量与振幅的平方成正比

3.扭摆 复摆(其中I为转动惯量)

4. 受迫振动 其中,为固有频率,为阻尼系数.

5.共振共振的角频率.

6.振动的叠加:(1)同方向、同频率的两个简谐振动的合成:

其中,

或者用几何方法做圆周图

(2) 同方向、不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拍:其振幅变化的周期是由振幅绝对值变化来决定,即振动忽强忽弱,所以它是近似的谐振动这种合振动忽强忽弱的现象称为拍。单位时间内振动加强或减弱的次数叫拍频。拍频的大小为

(3) 两个振动方向相互垂直的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如两振动的初位相相同,在

直线上移动;如两振动反位相反,在 直线上移动;振幅为

当两振动的位相差相差为+(-)π/2时,物体将按椭圆旋转(方向的判断)

第六章机械波

1.一维波的一般表达式: —---------› 该波以波速为u向x正方向传播

或者

后振动的质点比先振动的质点落后一定的相位(相位落后就是相位小),且后振动质点的振动方向始终趋向于相邻先振动质点的位置。

2., Y为应变,为限密度。

3.能量密度与能流密度:能量密度,能量密度=单位体积内的总机械能,平均能量量密度随时间周期性变化,其周期为波动周期的一半;

能流, 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某一截面的能量称为波通过该截面的能流,或叫能通量, 通过垂直于波动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的平均能流称为平均能流密度,通常称为能流密度或波的强度。

4.球面简谐波的波函数:如果距波源单位距离的振幅为

5. 任意时刻,体元中动能与势能相等, 即动能与势能同时达到最大或极小。即同相的随时间变化。

6.波的干涉,干涉相长的条件: 干涉相消的条件:当两相干波源为同相波源时,相干条件写为:相长干涉; 相消干涉

7.驻波: 它表示各点都在作简谐振动,各点振动的频率相同,

原来波的频率。但各点振幅随位置的不同而不同。波腹,波节在波节两侧点的振动相位相反,即位相差相差π。速度方向相反。两个波节之间的点其振动相位相同。 同时达到最大或同时达到最小。速度方向相同。

各质点位移达到最大时,动能为零,势能不为零。在波节处相对形变最大,势能最大;在波腹处相对形变最小,势能最小。势能集中在波节。

当各质点回到平衡位置时,全部势能为零;动能最大。动能集中在波腹。

8.半波损失:当波从波疏媒质垂直入射到波密媒质界面上反射时,有半波损失,形成的驻波在界面处是波节。反之,当波从波密媒质垂直入射到波疏媒质界面上反射时,无半波损失,界面处出现波腹。

在绳长为 L 的绳上形成驻波的波长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当反射点是自由端时(或当波从波密介质向波疏介质传播时),反射过程中没有半波损失,在反射点入射波和反射波引起的振动方程是相同的。

(2、)当反射点是固定端时(或当波从波疏介质向波密介质传播时),反射过程中一定伴有半波损失,在反射点入射波和反射波引起的振动方程的相位是相反的,即入射波在反射时有相位 的突变

9.多普勒效应(1) 波源不动,观察者以速度vR相相对于介质运动,

源速度vS = 0, 观察者向波源运动的速度为vR( > 0 )

(2)观察者不动,波源以速度vS相对于介质运动

(3)观察者与波源同时相对介质而运动

第七章 气体分子动理论

1.

2.

3.

4.平均自由程 平均碰撞频率

5.滞粘系数 扩散系数

6.范德瓦尔斯方程

第八章 分子热理论

1.

2.(1)等体过程 (2)等压过程 (3)等温过程Q= W (4)绝热过程

3.热机效率 制冷机效率

4.卡诺循:工作物质于两个恒温热源交换热量,整个循环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卡诺冷循环

5.熵

绝热可逆过程:

等体可逆过程:

等压可逆过程:

等温可逆过程:

第九章,电磁学

1. 摩擦起电:正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负电荷(毛皮摩擦硬橡皮棒)

2.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传递的,引入该电场的任何带电体,都受到电场的作用力,这就是所渭的近距作用。

3.

4. 用 表示从到 +的矢量,定义电偶极矩为: 在中垂线上

在延长线上

5.一些特殊的电场强度

(1)电偶极子的场

首先看 一对等量异号电荷的中垂线上

(2)均匀带电圆环轴线上的场 若x〉〉r

(3)均匀带电圆盘轴线上一点的场强。 若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