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题答案(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题答案1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原文: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2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物,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每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杆菌来发电的,而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题目:
1.“细菌发电”共有三点优势,请结合全文,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其中两点优势。(4分)
2.第④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
3.结合全文揣摩,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第②段划线句说明细菌发电的历史较长。
B.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按时间先后顺序予以说明的。
C.细菌发电的原理很复杂,但都要细菌参与,并与其他物质发生转化。
D.第②段说明细菌发电的过程很简单,只需要加入糖类就可以了。
4.结合第④⑤段思考,你认为第⑤段的“还”在结构起什么作用?并请写出“惊奇发现”的两点内容。(3分)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答案:
1.(4分) 不污染(无污染)(答“少污染”不给分) 成本低(低成本)
2.(2分) 举例子(1分),通过美国设计的综合细菌电池具体说明细菌发电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新进展(1分)
3.(3分) D
4.(3分)结构上起递进作用(1分);惊奇的内容是:①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特异功能(答“嗜盐杆菌能发电”亦可),②用嗜盐杆菌发电能大大地降低成本(2分)。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题答案扩展阅读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题答案(扩展1)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答案3篇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答案1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子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且能持续数月之久。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电的,用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有改动)
1、你认为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本文第②段至第④段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你的依据是什么?
3、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结合全文思考细菌发电有哪些优势?(至少答三点)(3分)
4、第②段介绍研究利用细菌电池发电时,为提高发电效率,操作时采取了哪些措施?
(3分)
5、说说第②段划横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6、第③段中的仅字能否去掉?说说理由。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答案:
1、细菌发电
2、 时间顺序,依据: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1984年;到了80年代末;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等表示时间的词语。
3、效率高;绿色环保(即不污染环境);发电成本低廉。
4、 两种措施:一是糖液中添加某种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二是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
5、画线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的效率和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利用细菌电池发电的效率高且能持续久的特点。
6、仅字不能去掉。仅是只的意思,从数量上表明了建细菌发电站需要的原料很少。去掉了就表达不出这层意思,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答案2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物,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每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杆菌来发电的,而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1.细菌发电共有三点优势,请结合全文,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其中两点优势。(4分)
效率高
2.第④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
答:
3.结合全文揣摩,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第②段划线句说明细菌发电的历史较长。
B.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按时间先后顺序予以说明的。
C.细菌发电的原理很复杂,但都要细菌参与,并与其他物质发生转化。
D.第②段说明细菌发电的过程很简单,只需要加入糖类就可以了。
4.结合第④⑤段思考,你认为第⑤段的还在结构起什么作用?并请写出惊奇发现的两点内容。(3分)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答案
1.(4分) 不污染(无污染)(答少污染不给分) 成本低(低成本)
2.(2分) 举例子(1分),通过美国设计的综合细菌电池具体说明细菌发电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新进展(1分)
3.(3分) D
4.(3分)结构上起递进作用(1分);惊奇的内容是:①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特异功能(答嗜盐杆菌能发电亦可),②用嗜盐杆菌发电能大大地降低成本(2分)。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题答案(扩展2)
——《细菌与安全》阅读答案3篇
《细菌与安全》阅读答案1
①我们都知道细菌无处不在,即使是我们认为洗得很“干净”的手上也充满了细菌。虽然多数细菌是无害的,但再多无害甚至有益的细菌,也改变不了有害细菌让我们寝食难安的事实。人们吃出问题的例子,只有一小部分跟细菌无关--比如河豚中毒或者对各种食物过敏,其他绝大多数都是细菌惹的祸。
②到目前为止.加热仍然是杀死细菌的最有效手段。一般来说,在121摄氏度下加热15分钟以上。即使没有把细菌全部杀死,剩下的也成不了气候。但是许多食物要是加热到这种程度,就没法吃了。通常的食品加工,只是把细菌的量减少到一定浓度,不会对人产生危害就行了。
③比如说牛奶,所谓巴氏灭菌的“鲜奶”是把牛奶加热到72度左右15秒。经过这样处理,细菌量会减少到初始量的十万分之一,虽然还有不少,但是在冰箱里放两三周,细菌量也不会长到对人有害的地步。如果是超高温灭菌,则把牛奶加热到135度以上,1秒钟就可以杀死几乎所有的细菌,即使是放在常温下也能保证几个月没有问题。当然,这都是指密封保存的情况。如果对着瓶嘴喝一口,这些处理几乎就算白做了,其中的细菌生长速度会大大增加。其他食物也是如此。
④无数食品科学家和工程师花了不计其数的工夫,想要找到比加热更好的杀死细菌的方式。然而到目前为止,最经济实惠、广泛使用的还是加热。中餐原料有很多不注意卫生的地方,但是中餐的安全问题却不严重,关键就在于中餐一般都是经过高温烹饪、现做现吃。西方的蔬菜多数是生吃的,所以从种植、运输、保存到分销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监控。否则,沙拉吃下去,就开始拉肚子了。
⑤对于个人来说,注意食品安全,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厨房、冰箱都是藏污纳垢的地方,经常清洁(比如用酒精、醋等都有不错的效果),并且保持厨房通风干燥,有助于减少细菌。家里的食物,尽量减少存货,做饭做菜,尽量吃多少做多少。因为减价而囤积大量原料,或者做一次饭吃上一两周,都会为细菌繁殖提供广阔的天空。尤其是很多特价的蔬菜、肉、蛋、奶、水果,特价的原因就是积压了很长时间,再买回家保存,简直就是考验自己对细菌的抵抗力。
1.细菌与安全有什么关系?
2.第②段中“到目前为止”的作用如何?
3.第③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如何?
4.第④段将中餐和西餐的做法进行比较,目的是什么?
5.本文认为应该保持怎样的良好卫生习惯?
[参考答案]
1.吃的有害细菌越少,身体越安全。
2.不排除将来会有更有效的杀死细菌手段的可能性,使语言表达更加严密、准确。
3.能更加准确、清楚地说明加热在牛奶加工中的杀菌作用。
4.说明加热是杀死细菌、保证食品安全的经济实惠、广泛使用的方式。
5.经常清洁厨房、冰箱;保持厨房通风干燥;减少食物的存放量,吃多少做多少;对食物一般要高温烹调。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题答案(扩展3)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答案 (菁选3篇)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答案1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子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且能持续数月之久。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电的,用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有改动)
1、你认为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本文第②段至第④段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你的依据是什么?
3、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结合全文思考细菌发电有哪些优势?(至少答三点)(3分)
4、第②段介绍研究利用细菌电池发电时,为提高发电效率,操作时采取了哪些措施?
(3分)
5、说说第②段划横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6、第③段中的仅字能否去掉?说说理由。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答案:
1、细菌发电
2、 时间顺序,依据: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1984年;到了80年代末;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等表示时间的词语。
3、效率高;绿色环保(即不污染环境);发电成本低廉。
4、 两种措施:一是糖液中添加某种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二是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
5、画线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的效率和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利用细菌电池发电的效率高且能持续久的特点。
6、仅字不能去掉。仅是只的意思,从数量上表明了建细菌发电站需要的原料很少。去掉了就表达不出这层意思,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答案2
《细菌与安全》阅读原文:
①我们都知道细菌无处不在,即使是我们认为洗得很“干净”的手上也充满了细菌。虽然多数细菌是无害的,但再多无害甚至有益的细菌,也改变不了有害细菌让我们寝食难安的事实。人们吃出问题的例子,只有一小部分跟细菌无关——比如河豚中毒或者对各种食物过敏,其他绝大多数都是细菌惹的祸。
②到目前为止.加热仍然是杀死细菌的最有效手段。一般来说,在121摄氏度下加热15分钟以上。即使没有把细菌全部杀死,剩下的也成不了气候。但是许多食物要是加热到这种程度,就没法吃了。通常的食品加工,只是把细菌的量减少到一定浓度,不会对人产生危害就行了。
③比如说牛奶,所谓巴氏灭菌的“鲜奶”是把牛奶加热到72度左右15秒。经过这样处理,细菌量会减少到初始量的十万分之一,虽然还有不少,但是在冰箱里放两三周,细菌量也不会长到对人有害的地步。如果是超高温灭菌,则把牛奶加热到135度以上,1秒钟就可以杀死几乎所有的细菌,即使是放在常温下也能保证几个月没有问题。当然,这都是指密封保存的情况。如果对着瓶嘴喝一口,这些处理几乎就算白做了,其中的细菌生长速度会大大增加。其他食物也是如此。
④无数食品科学家和工程师花了不计其数的工夫,想要找到比加热更好的杀死细菌的方式。然而到目前为止,最经济实惠、广泛使用的还是加热。中餐原料有很多不注意卫生的地方,但是中餐的安全问题却不严重,关键就在于中餐一般都是经过高温烹饪、现做现吃。西方的蔬菜多数是生吃的,所以从种植、运输、保存到分销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监控。否则,沙拉吃下去,就开始拉肚子了。
⑤对于个人来说,注意食品安全,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厨房、冰箱都是藏污纳垢的地方,经常清洁(比如用酒精、醋等都有不错的效果),并且保持厨房通风干燥,有助于减少细菌。家里的食物,尽量减少存货,做饭做菜,尽量吃多少做多少。因为减价而囤积大量原料,或者做一次饭吃上一两周,都会为细菌繁殖提供广阔的天空。尤其是很多特价的蔬菜、肉、蛋、奶、水果,特价的原因就是积压了很长时间,再买回家保存,简直就是考验自己对细菌的抵抗力。
《细菌与安全》阅读题目:
1.细菌与安全有什么关系?(2分)
2.第②段中“到目前为止”的作用如何?(2分)
3.第③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如何?(3分)
4.第④段将中餐和西餐的做法进行比较,目的是什么?(3分)
5.本文认为应该保持怎样的良好卫生习惯?(4分)
《细菌与安全》阅读答案:
1.吃的有害细菌越少,身体越安全。说明:本题2分。
2.不排除将来会有更有效的杀死细菌手段的可能性,使语言表达更加严密、准确。说明:本题2分。
3.能更加准确、清楚地说明加热在牛奶加工中的杀菌作用。说明:本题3分。
4.说明加热是杀死细菌、保证食品安全的经济实惠、广泛使用的方式。说明:本题3分。
5.经常清洁厨房、冰箱;保持厨房通风干燥;减少食物的存放量,吃多少做多少;对食物一般要高温烹调。说明:本题4分。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答案3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10分)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子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且能持续数月之久。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电的,用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12.下列对原文的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细菌发电。
B. 本文第②段至第④段采用时间顺序,因为这几段运用了好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
C. 文章第⑤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电,用盐代替糖。
D. 本文语言*实而准确。例如,第③段中的“仅”字从数量上准确地表明了建细菌发电站需要的原料很少。
13.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④段主要说明内容是: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B.英国科学家在研究利用细菌电池发电时,为了提高发电效率,操作时采取两种措施:一是在糖液中添加某种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二是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
C.据本文提供的材料,我们可以得知,英国科学家在利用细菌发电这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最大。
D.文章第②段中加点的“这样”指的是利用细菌电池发电效率高达40%,且能持续数月之久。
14.请根据本文,说说利用细菌发电有哪些优势。除了细菌发电,你还知道哪些发电方式?至少说出两种。(4分)
参考答案:
12. C (C中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特异功能。)
13.( C )(C没有根据)
14.利用细菌发电的优势有:发电效率高、绿色环保、发电成本低廉。(每点1分)。
其他发电方式: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核电、风力发电(答出两种即可得1分)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题答案(扩展4)
——《伞》阅读题及答案3篇
《伞》阅读题及答案1
龙眼与伞
迟子建
①大兴安岭的春雪,比冬天的雪要姿容灿烂。雪花仿佛沾染了春意,朵大,疏朗。它们洋洋洒洒地飞舞在天地间,犹如畅饮了琼浆,轻盈,娇媚。
②我是喜欢看春雪的,这种雪下得时间不会长,也就两三个小时。站在窗前,等于是看老天上演的一部宽银幕的黑白电影。山、树、房屋和行走的人,在雪花中闪闪烁烁,气象苍茫而温暖,令人回味。
③去年,我在故乡写作长篇《额尔古纳河右岸》。四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正写得如醉如痴,电话响了。是妈妈打来的,她说,我就在你楼下,下雪了,我来给你送伞,今天早点回家吃饭吧。
④没有比写到亢奋处遭受打扰更让人不快的了。我懊恼地对妈妈说:“雪有什么可怕的,我用不着伞,你回去吧,我再写一会儿。”妈妈说:“我看雪中还夹着雨,怕把你淋湿,你就下来吧!”我终于忍耐不住了,冲妈妈无理地说:“你也是,来之前怎么不打个电话,问问我需不需要伞?我不要伞,你回去吧!”
⑤我挂断了电话。听筒里的声音消逝的一瞬,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最不可饶恕的错误!我跑到阳台,看见飞雪中的母亲撑着一把天蓝色的伞,微弓着背,缓缓地朝回走。她的腋下夹着一把绿伞,那是为我准备的啊。我想喊住她,但羞愧使我张不开口,只是默默地看着她渐行渐远。
⑥也许是太沉浸在小说中了,我竟然对春雪的降临毫无知觉。从地上的积雪看得出来,它来了有一两个小时了。确如妈妈所言,雪中夹杂着丝丝细雨,好像残冬流下的几行清泪。做母亲的,怕的就是这样的泪痕会淋湿她的女儿啊!而我却粗暴地践踏了这份慈爱!
⑦从阳台回到书房后,我将电脑关闭,站在南窗前。窗外是连绵的山峦,雪花使远山隐遁了踪迹,近处的山也都模模糊糊,如海市蜃楼。山下没有行人,更看不到鸟儿的踪影。这个现实的世界因为一场春雪的造访,而有了虚构的意味。看来老天也在挥洒笔墨,书写事态人情。我想它今天捕捉到的最辛酸的一笔,就是母亲夹着伞离去的情景。
⑧雪停了。黄昏了。我锁上门,下楼,回妈妈那里。做了错事的孩子最怕回家,我也一样。朝妈妈家走去的时候,我觉得心慌气短。妈妈分明哭过,她的眼睛红肿着。我向她道歉,说我错了,请她不要伤心了,她背过身去,又抹眼泪了。我知道自己深深伤害了她。我虽然四十多岁了,在她面前,却依然是个任性的孩子。
⑨母亲看我真的是一副悔过的表情,便在晚餐桌上,用一句数落原谅了我。她说:“以后你再写东西时,我可不去惹你!”
⑩《额尔古纳河右岸》初稿完成后,我来到了青岛,做长篇的修改。那正是春光融融的五月天。有一天午后,青岛海洋大学文学院的刘世文老师来看我,我们坐在一起聊天。她对我说,她这一生,最大的伤痛就是儿子的离世。刘老师的爱人从事科考工作,常年在南极,而刘老师工作在青岛。他们工作忙,所以孩子自幼就跟着爷爷奶奶,在沈阳生活。十几年前,她的孩子从沈阳的一个游乐园的高空意外坠下身亡。事故发生后,沈阳的亲属给刘老师打电话,说她的孩子生病了,想妈妈,让她回去一趟。刘老师说,她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觉得儿子可能已经不在了,否则,家人不会这么急着让她回去。
刘老师说她坐上开往沈阳的火车后,脑子里全都是儿子的影子,他的"笑脸,他说话的声音,他喊“妈妈”时的样子。她黯然神伤的样子引起了别人的同情,有个南方籍旅客抓了几颗龙眼给她。刘老师说,那个年代,龙眼在北方是稀罕的水果,她没吃过,她想儿子一定也没吃过。她没舍得吃一颗龙眼,而是一路把它们攥在掌心,想着带给儿子……
⑩那个时刻,我的眼前蓦然闪现出春雪中妈妈为我送伞的情景。母爱就像伞,把阴晦留给自己,而把晴朗留给儿女。母爱也像那一颗颗龙眼,不管表皮多么干涩,内里总是深藏着甘甜的汁液。
1.第①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
2.第③-⑤段中“我”的心理状态经历了从“亢奋”→“_______”→“_______”的变化过程。
3.第⑧段中,“妈妈”“又抹眼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妈妈”“把阴晦留给自己”的具体表现是:(1)母亲肚子默默地回家;(2)______________;“把晴朗留给儿女”的具体表现是:(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
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体现了母亲乐观开朗的个性。
B.赞美了母亲的慈爱、宽容。
C.抒发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D.表现了母爱的无私、高尚。
6.作者写了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刘老师的故事?结合全文,从解雇和内容两个角度,说说你的看法。(8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拟人 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春雪飞舞的美态
2.不快 羞愧
3.“我”的话语让母亲想起了刚才受到的委屈。
4.母亲独自在家因委屈而默默流泪 母亲在大雪中为“我”送伞 为让“我”的心情更好母亲宁可自己受委屈
5.B
6.“略”。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题答案(扩展5)
——窗的阅读题附答案
窗的阅读题附答案1
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得下他们俩,病房设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能看到外界。
其中一位病人经允许,可以分别在每天上午和下午起身坐上一个小时、这位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口。
而另一位病人则不得不日夜躺卧在病床上、当然,两位病人都需要静养治疗、使他们感到尤为痛苦的是,两人的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既不能读书阅报,也不能听收音机,看电视只有静静地躺着,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噢,两人经常谈天,一谈就是几个小时,他们谈起各自的家庭妻小,各自的工作,各自在战争中做过些什么,曾在哪些地方度假,等等,每天上午和下午,时间一到,靠近窗户的病人就被扶起身来,开始一小时的仰坐,每当这时,他就开始为同伴描述起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渐渐地,每天的这两个小时,几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中全部内容了。
很显然,这个窗户俯瞰着一座公园,公园里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照例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公园里的孩子们有的在扔面包喂这些水禽,有的在摆弄游艇模型,一对对年轻的情侣手挽着手在树阴下散步,公园里鲜花盛开,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还有五彩斑斓、争相斗妍的牡丹花和金盏草、在公园那端的一角,有一块网球场、有时那儿进行的比赛确实精彩,不时也有几场板球赛,虽然球艺够不上正式决赛的水*,但是,有得看总比没有强、那边还有一块用于玩滚木球的草坪、公园的尽头是一排商店、在这些商店的后边,闹市区隐约可见、
躺着的那位病人津津有味地听着这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描述仍在继续:一个孩童怎样差一点跌入湖中,身着夏装的姑娘是多么美丽动人,接着,又是一场扣人心弦的网球赛,他听着这栩栩如生的描述,仿佛亲眼看到了窗外所发生的一切。
一天下午,当听到一名板球队员正慢悠悠地把球击得四处皆是时,不靠窗口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有幸能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他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么想、可是,他愈加克制,这种想法却变得愈加强烈,直到几天以后,这个想法已经进一步变为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
他白昼无时不为这一想法所困扰,晚上,又彻夜难眠、结果,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医生们对其病因不得而知、
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这时他的同伴突然醒来,开始大声咳嗽,呼吸急促,时断时续,液体已经充塞了他的肺腔,他两手摸索着,在找电铃的按钮,只要电铃一响,值班的护士就会立即赶来、
但是,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心想,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痛苦的咳嗽声打破了黑夜的沉静、一声又一声卡住了停止了直到最后呼吸声也停止了、
另一位病人仍然继续盯着天花板、
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送来了漱洗水,发现那个病人早已咽气了,他们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丝毫没有大惊小怪、
稍过了几天,似乎这时开口已经正当得体、剩下的这位病人就立刻提出是否能让他挪到窗口的那张床上去,医护人员把他抬了过去,将他舒舒服服地安顿在那张病床上,接着他们离开了房,剩下他一个静静地躺在那儿、
医生刚一离开,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挣扎着,用一支胳膊肘支起了身子,口中气喘吁吁他探头朝窗口望去、
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1、为什么同是在一个位置,一位病人看到了丰富多彩的窗外世界,另一位病人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2、看到窗外世界的病人,为什么要栩栩如生地向同室的病友描述所见?这位病人具有什么思想特点?
3、小说以窗为题,这个窗字,有哪些深刻含义?
4、下面对小说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小说以窗为焦点,以两位重病人相互之间所持的态度为线索展开情节,在对比中表现人物心灵的美与丑、善与恶、
B、小说对公园美景的详细描写,为小说情节的展开蓄势铺垫,也反衬出近窗病人热爱生活的态度和善良无私的心灵、
C、两位病人都需要静养治疗这句话,突出强调了两位病重者的需要,暗示出靠窗病人应该注意保持病房的安静、
D、离窗病人的病情一天天加重了是因为他心理恶化,产生嫉妒,私心膨胀、这是心病,所以医生不知其原因、
5、靠窗的病人死了,医护人员静悄悄的将尸体抬了出去,丝毫没有大惊小怪,课文哪里点明了其死不意外的原因?(摘出原文语句回答)
6、你认为只看到光秃秃的一堵墙的病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
1、窗外确实只有一堵墙,那另一位病人用眼去看,当然只看到墙、而靠窗的病人是用心去看,是用心,用感情来描述生活,所以他看到的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2、一方面是借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情感,一方面是借以唤起病友对生活的热情,对生命的意识,激励病友顽强地与疾病斗争,生存下去、他是一个热爱生活、关心别人、意志坚强的人、
3、指医院病房的窗,指折射人物内心世界的.窗、
4、 C、
5、开头点明了他们的 病情都很严重、
6、是一个同样热爱生活然的人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题答案(扩展6)
——草房子的阅读题及答案
草房子的阅读题及答案1
《草房子》阅读材料
一、油麻地与苦难童年
1954年1月,曹文轩出生在江苏盐城一个贫瘠的小村庄,曹文轩的父亲并没有接受到正规的学校教育,只读了三次“寒学”。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只读过几次“寒学”的人却成了当地有名的。小说家”和“教育家”:他非常擅长讲故事,普普通通的故事经他的加工润色就成了精彩的故事;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成为了当地的名师、校长,油麻地小学成为了当地的模范。
多年以后,留在曹文轩脑海中的深刻印象之一是家乡的饥饿和贫穷,为了填饱肚子,他曾经吃过糠和青草。读中学时,他还经常穿着带有破洞、露着棉絮的衣裤。
然而苦难的时光并非全是苦涩"他有另外的收获,苦难的生活锻炼了他的想象力,为他后来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曹文轩的作文写得好与勤于阅读是分不开的。他经常去父亲所在学校的“图书馆”去看书。“那些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基本上是由我独自一人享用的。当其他孩子在玩耍时,我却一人津津有味的看着书。这样,我自然比其他孩子多知道了许多东西。”
十岁时,他生了一场大病,脖子上长出硬硬的肿块,医生束手无策,就在大家几近绝望的时候,一位民间医师开了药方,文轩的病情日渐好转,最终竞痊愈了。
二、象牙塔与残酷青春
曹文轩能离开农村仍然得益于他的写作,有一天,正在田问劳动时,有人通知他去参力口公社的业余创作组,他和几个知青被安排到大队部一间空房子里,尽管环境简陋,但是对比繁重的"劳动,已然轻松许多,所以大家都很珍惜,努力地进行创作。
1974年,北大去盐城招生时,负责招生的王德意老师一眼看中了曾文轩,曹文轩由此打开了一扇“天堂之门”,开启了此后五彩斑斓的人生之旅。9月,曹文轩来到北犬图书馆系就读,不久,被转到了中文系。他先是参加了一周的体力劳动在图书馆前的空地上挖防空洞,后来,到了偏僻的大兴基地做拓荒者一一开荒种地盖房子,偶尔也上几堂课。再后来,他被抽调到北京汽车制造厂参加创作小组,写起了小说。几年的大学生活就在这样的奔波和劳动中转瞬即逝,与他此前对大学生活的想象相去甚远。
因此,大学毕业时,他极力想回到故乡盐城,并不想留校。然而,北大却爱惜他这个人才,执意留下他。就这样,他从学生变成了一名教员,开始在三尺讲坛上谱写新的华章了。
三、“草房子”与文学之路
曹文轩的文学之路其实早在中学读书时就开始了,父亲的故事是他那时写作的重要素材来源,除了父亲这个启蒙源头之外,儿童文学作家李有干走他另一个导师。
李有干的辅导是面对面式的单独辅导,他给年轻的曹文轩以专业的引领。曹文轩曾深情地写到:“李有干先生将我引向了文学世界,他给予我的也许还要超越文学世界,他的性格、作风甚至生活上的习惯和爱好,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我的作品如果追溯根源,我会说鲁迅、沈从文、卡夫卡,但我的基本元素来自李有干。”
有了这样的专业导师,曹文轩更加刻苦。盐城的冬天十分寒冷,他经常看书写作到深夜,冻得脚都麻木了。
进入北大工作之后,他坚持一边教学一边读书写作。与众不同的是,在文学写作上他坚持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并举,一边用理性思维进行学术性研究,一边又用充沛的情感进行文学创作。
真正使曹文轩开始崭露头角的是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该小说出版之后受到广泛好评。可以说这是他文学之路的一部奠基之作,从此出发,他的文学之路越来越宽阔,也越来越丰富。
1997年,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草房子》出版,该书甫一出版即引起巨大轰动,好评如潮,多人认为这是儿童文学的一个新收获、新惊喜,是曹文轩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峰。对此他却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草房子》的所谓轰动并不是因为它写得有多么好,而是因为在当下*很少有这样一种路数的东西。”他的妹妹曹文芳则在《肩上的童年》里给出了关于他创作这本书的另一重秘密,“父亲因病去世,哥哥日夜思念着父亲,萦绕心头的总是往日的岁月和浸透父亲一生心血的乡村校舍,哥哥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写下珍藏心中已久的美丽、动人的故事,一气呵成的长篇小说——《草房子》。”可以说,从一定意义上,《草房子》再现了作者和父亲的一段极为温馨的往日生活,是他对父亲的一次特殊的祭奠和怀念,蕴藏了他浓浓的情感。
《草房子》阅读题目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童年时期,家乡油麻地所经历的种种苦难,在曹文轩的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在北大几年的学习生活与曹文轩所想象的相去甚远,他几乎是在奔波和劳动中度过。
C.在北大任教期间,曹文轩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更加注重用充沛的情感进行文学创作。
D.《草房子》为曹文轩赢得了如潮好评,但他认为只是自己的文学创作“对了路数”。
5.曹文轩在文学创作上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4分)
6.作者说曹文轩用笔建造优美的“草房子”,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草房子”的理解。(5分)
《草房子》阅读答案
4.(3分)C
5.(4分)①苦难的童年给他丰富的想象力;②有良好的启蒙老师,如他父亲和儿童文学作家李有干;③勤奋读书,刻苦写作;④对生活充满热爱,对亲人充满情感;⑤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叙事能力。(每点1分,答对4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6.(5分)①“草房子”指曹文轩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草房子》。(1分)②曹文轩用文字建造的屋子,是他自己精神上的庇护所。(答到“他对父亲的一次特殊的祭奠和怀念”亦得分。)(2分)③曹文轩的童话作品像房子一样庇护着孩子们,为他们树立了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