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110周年辛亥革命纪念大会感想(通用4篇)

时间:2022-05-16 09:20:02 来源:网友投稿

大会,汉语词语,拼音是dà huì,意思是规模大或内容重要的会议,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110周年辛亥革命纪念大会感想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110周年辛亥革命纪念大会感想4篇

110周年辛亥革命纪念大会感想篇1

  随着时光的流逝,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尽,让我们把思绪回到那百年前神州大地的武昌城,我们耳边仿佛又响起那场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中隆隆的炮声,一副英雄的面孔仿佛又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是他们为真理与民主自由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行动,才有了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他们是革命的先驱,我们应该永远缅怀他们。

  百年前的神州大地正处于清王朝的统治晚期,在风雨飘摇的封建统治中,有一批接受了西方先进的文化与思想的青年,为了中华民族的自由与民主,悄然成立了一个个革命的团体。这些团体成为了革命的火种,成了日后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20世纪初,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快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由于各种近代学堂的设立,湖北出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他们成为革命的骨干。其次,武汉是帝国主义侵略较早的地区,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压榨,使这里人民的反抗怒潮不断高涨,为武昌起义奠定了群众基础。第三,革命党人在武汉地区进行了较长期的起义准备。文学社、共进会深入湖北新军,做了大量宣传与组织工作。这样,武汉成了辛亥革命的摇篮。

  文学社与共进会时那时的秘密革命团体,在湖北地区特别是湖北新军中积极活动,经过他们的争取,1911年,湖北新军中参加革命团体的达到五六千人,占湖北新军的三分之一,成为起义的主要力量。在同盟会的推动下文学社和共进会在武昌组成起义的领导机关,文学社社长蒋翊武任军事指挥,孙武任参谋长。十月九日,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制造炸弹发生爆炸,俄国巡捕闻声赶来,将起义用的旗帜、印信、书稿和革命党人的名册全部搜去,转交给清政府。革命党人彭楚潘、刘复基等被捕就义,蒋翊武幸免于难。

  1911年10月10日,湖广总督在武昌实行全城戒严,按名册大肆搜捕革命党人。革命正处于群龙无首状态,形式极为严峻。一部分革命党人自行联络,继续发动起义。当晚,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等率领士兵鸣炮冲出营房,占领楚望台军械库。震动中外的武昌起义爆发了。经过一夜的激战,革命军占领武昌。

  虽然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尽,但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先烈们的革命事迹。是他们为革命献身,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青年一代要牢记历史,放眼未来,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为了将来,为了民族,为了人民,为了祖国,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110周年辛亥革命纪念大会感想篇2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征文:弘扬辛亥革命精神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如果没有优秀文化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就不打自垮。

  辛亥革命离现在已100周年了。岁月更迭,历史远去。岁月可以改变沧海桑田,但是永远无法抹去历史在此间留下的烙印,那震耳发聩的枪声将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可以这样说,随着硝烟散去的那一刻起,人们就一直在探究这段历史以期从中吸取有益的借鉴。

  1911年的10月10日这一天,古城武昌城头的枪声震撼了全中国,全世界。它敲响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覆灭的丧钟,引发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伟大变革。这枪炮声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光荣与骄傲,也不仅仅是丰厚的物质文化财富,更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的卓越贡献和光辉的业绩,这场革命所产生的伟大而深远的影响,是永远不可磨灭的;它所留下来的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也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它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意义,它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永载史册,彪炳千秋。

  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今天,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作出更加符合实际的评价。《礼记》中有一句话,叫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正是这一信仰的坚定实践者。我觉得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主要在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文精神在中国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谁就会变成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都会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袁世凯的皇帝寿命只不过八十三天,张勋的复辟则更加短命,和从这以后再也没有人敢于试登这个宝座即可为证。

  辛亥革命是一次划时代的创新和改革。它所要革除的君主专制是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制度,所要创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是一种全新的制度,尽管困难重重,历尽艰险,但革命先驱者仍然坚持不懈,不屈不挠,呕心沥血,努力发掘那些曾经在数千年漫长岁月里凝聚、团结、鼓舞、振奋亿万国人的经济、政治、文化乃至心理素质的各种积极因素,以此来唤起我同胞之国民,共同救亡图强,通过艰辛的奋斗终于达到革故鼎新的目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遭受剥削压迫、贫困苦难的根源,它严重地阻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到了近代则大大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奴役。彻底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人民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下极端贫困和落后状态中解放出来的前提。在民族危亡严重时刻的二十世纪初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提出推翻清朝专制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这就开辟了几千年来中国革命的新纪元,开始了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新阶段。

  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敢闯、敢干、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这种精神具有爆发力、原创力,是一种宝贵的人文精神。参加辛亥革命的革命志士,是一群以近代知识分子和思想进步的资产阶级为主导的爱国进步群体,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怀着一心救国赤子情怀,投身到民主革命当中,发动了武昌起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表现出了高昂的革命精神和平易近人的民主作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在短短的三个月内,颁布了三十几道革命法令,如改用阳历,限期剪辫子,废除跪拜,禁止缠足,禁止吸食鸦片,禁止刑讯,销毁刑具,颁布一些关于振兴实业,改良商货的通告等,无一不带有移风易俗,革故鼎新,发扬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用孙中山名义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民主权利,虽然主要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但毫无疑义是带有革命和民主性的国家根本大法。它的公布,为人民的民主权利提供了法律的根据,大大有利于民主精神的发扬。

  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我们今天纪念辛亥革命,就是要牢记历史所给予我们的教育和启迪,就是要继承革命先辈们的优良传统,特别是要学习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的优秀品格。随着时代的发展,这股炽烈爱国精神日益成为我们民族永恒的感召力量。今天,我们要完成祖的统一大业,仍然要高举这面大旗,把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是需要以爱国主义为力量源泉。

  弘扬辛亥革命精神,就是要大力弘扬敢闯、敢干、敢试的创新精神,同时也要弘扬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特别是为人民服务的广大干部,更要学习和借鉴这种精神。勇敢地与腐败势力做斗争,廉洁自身,以人为本,情为老百姓系,利为老百姓谋,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困,这样种精神必将成为中华民族光耀千秋的精神财富。现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是跃出东方地平线的一轮绚丽的红日,这轮红日是注定要高高升起来的。我们为我们正在进行的事业而自豪,更为即将到来的明天而意气风发。世界有一天会再次向中国寻求文化活力、创新思想,世界将在最古老的国家的帮助下获得新生。

110周年辛亥革命纪念大会感想篇3

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作者:;

作者机构:;

来源:诗词月刊

ISSN:1672-1462

年:2014

卷:000

期:007

页码:P.47-47

页数:1

中图分类:K257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辛亥革命;纪念;三民主义;起义

摘要:起义枪声撼帝宫,狂舰席卷似神龙。三民主义为宗旨,两党同盟秉大公。反帝反封举旗帜,联俄联共扶工农。黄花百祭英雄血,浩气长存万古崇。

110周年辛亥革命纪念大会感想篇4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辛亥革命距今即将100周年了。虽然岁月可以使沧海变为桑田,但是它永远无法抹去历史在此间留下的烙印,它也永远无法喑哑那定格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震聋发聩的枪声。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革命,这是中国历史舞台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爆发使整个中国的经济走入了新的纪元。

  作为21世纪的,我对辛亥革命的了解及其认识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得到的:一个就是我们的历史课本,现在还依稀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每天大早上起来背历史,其中就有关于辛亥革命的内容以及它让世人谨记的不可磨灭的伟大历史功绩;另一个就是从一些影视作品,个人觉得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忘历史、以史为鉴、善于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的民族,我们有很多关于或是以辛亥革命为背景的影视作品,其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甄子丹主演的《十月围城》。看着孙中山先生为了中华民族的的独立为了新中国的崛起,甘愿冒着被清王朝逮捕杀害的危险,奋不顾身的领导中华大地上这场惊天动地的辛亥革命;看着中山先生为了华夏儿女的自由民主而无私奉献无畏无惧时,我不得不从心底发出对先生的无限钦佩敬佩之情,我不得不想真诚的对他说一声:您是我们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伟人!此外,辛亥革命所遇到的艰难和挫折也让我不得不感慨和平和繁荣的来之不易;不得不学着去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不得不对无数为了我们民族的独立与复兴而倒下的千千万万革命烈士的无限敬仰与怀念。

  每次走到红楼的时候就感慨万千,总是回想着一百年前我们的革命烈士就是在这小小的红楼里打响了民主的第一枪。一刹那,宁静的夜晚被枪声打破了;一刹那,笼罩华夏大地的黑暗被打破了;一刹那,清王朝的黄粱美梦被打破了。战士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这里的砖和瓦,并让这些砖瓦历经百年而亘古不变,一直安稳的站在那里,给世人警示;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开启了划时代的民国之门,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他们让黎明的曙光照耀着红楼,胜利的歌声传遍九州大地。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田红星歌词中的一句:“它打掉了爷爷的长辫,它撕破了奶奶缠脚的布裳。”的确,辛亥革命收获了华夏的希望,谱写了民族复兴的乐章。

  1911年的10月10日,古城武昌城头的枪声震撼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武昌起义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它敲响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覆灭的丧钟,引发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伟大变革,给处于水生火热中的中国燃起了新的希望。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的卓越贡献和光辉的业绩,这场革命所产生的伟大而深远的影响,是永远不可磨灭的。它让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让人们懂得了要拿起武器去战斗、去维护自己的利益、去捍卫自己的尊严。它所留下来的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也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但遗憾的是,在各种势力的各种阻挠下,辛亥革命来自不易的革命果实最终被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袁世凯窃取。他做了八十三天的皇帝,最终落得老鼠上街人人喊打的下场;之后张勋又进行了滑稽的复辟,两人的复辟使得此次革命没有彻底驱赶西方蛮鲁,没有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没有彻底解决中国存在的问题,没有把劳苦大众彻底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他仅仅是引入了民主宪政并没有让他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但是革命之后,列强再也无法控制华夏历史的进程,中国独立之势由此而生。历史证明:袁世凯、张勋两人的行为只不过是帝制编造的闹剧,其二人不过是历史的跳梁小丑。

  即使在革命的过程中出现了些许的不和谐的因素,但这并不影响辛亥革命的最终性质。它是一次胜利的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华大地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把中国的历史由封建专制制度引进了共和宪政时代,让自由民主的观念深入民心,极大推进了中国历史的进步,开辟了几千年来中国革命的新纪元,使近代中国人民斗争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我们今天纪念辛亥革命,就是要牢记历史所给予我们的教育和启迪,就是要继承革命先辈们的优良传统,特别是要学习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辈致力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操和敢当历史责任、不断进步的优秀品格。随着时代的发展,这股炽烈的爱国精神将日益成为我们民族永恒的感召力量。孙先生说过:“革命尚未完成,同志们仍需努力”。在现代社会,世界经济面临着各种挑战,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阻碍。今天,我们要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就仍然要高举这面大旗,把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是需要以爱国主义为力量源泉。

  一个世纪的光阴犹如弹指一挥间,一去不复返。历史不容假设,所以我很难想象,如果100年前,没有这样一批人为了心中的理想、自己的信念用抛头颅洒热血的方式执着的追寻新的希望,那么我们现在的国家又是怎样一番景象?我们不得不说我们是幸福的一代,历史没有给我们这一代人留下战争的血雨腥风;没有给我们这一代人留下戎马疆场的机会,但是,它给我们留下了一种更有意义的、敢闯、敢干、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

  现在,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已是跃出东方地平线的一轮绚丽红日。而且,这轮红日是注定要高高升起来的。作为21世纪活在安乐世界的有志青年,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牢记历史,牢记我们可爱又伟大的革命先驱为了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要以史为鉴,时刻提醒自己振兴中华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手上。我们今天的环境是我们伟大的革命先烈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为我们赢取来的。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将孙中山先生“博爱”的思想发扬光大,让我们的民族走的更好、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