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世界精神卫生日知识竞答【5篇】

时间:2022-05-16 17:45:03 来源:网友投稿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世界精神卫生日知识竞答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世界精神卫生日知识竞答5篇

第一篇: 世界精神卫生日知识竞答

世界精神卫生日漫画

【篇一:漫画图文转换专项练习附答案】

漫画图文转换专项练习附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一、语言表达

1、下面是一幅有关“世界读书日”的漫画,请说说标题“借‘光’”的妙处。

答:

2、观察下面这幅图,按要求答题。

说明这则公益广告的创意。

答:

3、请从下面两幅图中任选一幅,仔细观察并认真思考后,说说自己从图中读出了什么。(读出的内容要求合理、具体)

答:

4、仔细观察下面漫画《传承》,请写出漫画的寓意。

答:

5、2014年 4月 17日,备受关注的秦志晖(网名“秦火火”)诽谤、寻衅滋事一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秦志晖的行为分别构成诽谤罪和寻衅滋事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说说漫画的寓意。

答:

6、下面图表是第二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请你对此图表作仔细分析,就10~39岁不同年龄段网民搜索书籍种类的变化得出结论,分条表述,两条即可。

不同年龄段网民网络搜索书籍的种类

2014年5月,记者在某路口看到,宽约25米的道路供行人过街的绿灯却仅有18秒。绿灯亮起时许多过街的行人都得一路小跑;供车辆通行的绿灯却长达120秒,许多行人在等待一分钟左右后,便迫不及待地闯红灯在车流中穿行,导致了“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发生。

[材料二]谈到“中国式过马路”,一位专家说:“说到底,最重要的还是从众心理在作祟。很多市民有一种从众心理,他们会想,人家可以走,我为什么不可以走?这种心理大多数人都存在,结果是法不责众。”

产生的原因:

(3)校团委在校内组织了一支“我是文明小交警”的志愿者队伍,你就是其中一员。现在在学校附近路口维护交通秩序。当供行人过街的绿灯已转为红灯时,一个阿姨牵着孩子准备横穿马路,你认为这样做既不文明又很危险,就拦住这位阿姨说:“ 。”阿姨听完后微微一笑,停了下来。

你会说:“。”

7、综合性学习——让我们携手参与“光盘行动”。

今年1月16日,北京市一家民间公益组织推行“光盘行动”,倡议市民在饭店就餐时将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光盘”离开饭店,形成人人节约的好风气。

这一倡议通过腾讯微博平台发出后,立即引起关注。

(1)根据上面图表的内容,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答:

(2)请你也发一条微博,发表你对“光盘行动”的看法。(不少于40字)

9、综合性学习。

请你为社区布置一期主题橱窗,下面是两则已有材料。

[材料一]77岁的姜彩莲和85岁的金水清是一对空巢老人。几天前,金水清发病,由于老人行动不便,就一直未上医院。老人所在街道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接到姜彩莲老人的求助电话,即派工作人员与志愿者陪老人去看了病。该中心主要为辖区内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紧急救助等服务。

[材料二]1980~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比例统计表

注:当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上升到14%,就从“老龄化社会”进入到“老龄社会”。

【筛选材料】

下列补充材料中,你认为对布置橱窗用处不大的一项是 ( )

a. 新闻:《2012年世界卫生日主题:“老龄化与健康”》

b. 通讯:《香港人如何养老》

c. 调查报告:《教育专家谈隔代教育的隐忧》

d. 图片:“关爱空巢老人”志愿者在行动

【选用标题】

下面是根据材料一拟写的两条新闻标题,你决定用哪一条,为什么?

a. 空巢老人:谁来陪我看病——养老服务中心和志愿者来相助

b. 居家养老中心与志愿者送空巢老人看病

选( ) 理由:

【解读图表】

社区居民对材料二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及劳动力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

b. 我国于1980年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c. 近年,我国养老问题非常严峻,平均每年8个劳动力就要养活1个老人。

10、阅读下面的图画,回答问题。

(1)仔细阅读这组图画,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图画内容。(不超过28个字)

第二篇: 世界精神卫生日知识竞答

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标语

1、倡导心理保健,共筑精神乐园。

2、促进精神健康,社会人人有责。

3、打开心窗,畅享阳光。

4、打开心窗,共享健康。

5、抚平心灵创伤,重享美丽人生。

6、搞好精神卫生,你我携手同行。

7、搞好精神卫生,提高幸福指数。

8、搞好精神卫生工作——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9、给心灵一份呵护,让生命无限美好。

10、给心灵一片天空,让精神沐浴阳光。

11、沟通理解关爱,心理和谐健康。

12、关爱精神疾病患者,共创幸福和谐家园。

13、关爱精神卫生,共建和谐家园。

14、关爱精神卫生,健康生活加分。

15、关注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快乐心情,健康行为。

16、关注精神卫生,倡导健康人生。

17、关注心理健康,共享生命阳光。

18、呵护美丽心灵,拥抱健康人生。

19、家庭是幸福的港湾,是社会基本的单元。

20、健康精神卫生,幸福精彩人生。

21、健康体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

22、健身健心,你我同行。

23、精神健康,用爱担当。

24、精神健康共促进,消除歧视是关键。

25、精神卫生关系大,关注惠及千万家。

26、精神卫生人人参与,和谐社会家家受益。

27、精神卫生人人出力,健康心理个个受益。

28、精神卫生手拉手,和谐家园心连心。

29、精神卫生系万家,健康和谐你我他。

30、精神卫生一小步,健康人生一大步。

31、开展精神卫生宣传活动,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

32、快乐心情,健康行为。

33、宽容理解博爱,追求理想。

34、理解关爱,邻里和谐。

35、理解关爱呵护,人人享有健康。

36、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关爱大众心理健康。

37、牵手心理健康,相约幸福生活。

38、人人关注精神卫生,家家享受幸福生活。

39、坦诚互信,惬意工作。

40、提倡心理咨询,促进精神健康。

41、微笑是一种境界,微笑是一种态度,更是人生最好的名片。

42、消除偏见歧视,关注精神健康。

43、消除歧视,增进和谐,共享健康。

44、心健康,身和谐。

45、心理沟通(疏导)多一分,健康保障多十分。

46、心理健康你我他,和谐幸福千万家。

47、心理危机早干预,精神卫生共呵护。

48、心连心的沟通,手牵手的关爱。

49、心身健康,幸福一生。

50、营造宽松生存环境,构建美好和谐社会。

51、用“心”呵护心的健康。

52、用心关注精神疾病,用心呵护心理健康。

53、赞扬鼓励,快乐成长。

54、真正的健康是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健康。

55、争创精神文明,建立美好家园。

56、重视精神卫生,建设和谐社会。

第三篇: 世界精神卫生日知识竞答

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总结

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总结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活动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我院积极响应卫生局的号召,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以促进公众对居民精神健康的关注,呼吁并提倡人人都要讲究心理卫生、人人都要维护精神健康。
  10月10日,我院在门口前举办大型宣传活动。宣传活动中,摆放精神卫生科普知识、发放宣传资料、散发宣传单、现场咨询等多种形式,向过往群众宣传有关精神卫生知识,医护人员为人们宣传精神卫生日主题的意义,讲解心理卫生知识,义务进行心理健康咨询,为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属讲授治疗和康复方法以及预防知识,受到人们的热情关注。本次活动横幅标语一幅,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接待咨询群众数80人。
  通过这次活动提高了全社会对精神疾病的理解,普及了精神卫生知识,使大众有了防病意识,同时也极大地消除了人们对精神疾病的偏见,使社会各界对精神残疾人不再歧视,并能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注、理解和支持;将为百姓心身健康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总结
  今天是10月10日,是第**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当天上午,XX市健康教育所、*人民医院在市人民广场举行精神卫生宣传活动,向市民宣传精神卫生知识,普及精神疾病知识,全力打造心灵净化之旅。
  *人民医院科长告诉记者,人们常说的“精神病”其实是不可与精神卫生化等号的,精神卫生范围更广,失眠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惧症、神经衰弱症、躁狂症等,这些都是精神卫生的范畴,这些情况不加重视和专业的治疗,可能会造成精神分裂症。人们对精神疾病患者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同情,偏见与歧视现象较严重,这些都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怀。
  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报告显示,到XX年为止全世界共有约亿各类精神和脑部疾病患者,每4个人中就有1人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段产生某种精神障碍。而全国精神卫生病发率呈上升趋势,并且趋于年轻化,比去年增加了千分之一,在我市住院病人中,最年轻的精神卫生患者是12岁,精神卫生问题年轻化已经成为当前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随着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劳动力的重新组合,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各种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儿童的行为问题、大中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老年期精神障碍、酒精与麻醉药品滥用以及自杀等问题明显增多。
  抑郁症是神经精神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包括情绪低落、持续性疲劳和内在动力缺乏、精力减退。患者通常会感到心情压抑、焦虑、兴趣丧失、精力不足、悲观失望、生不如死等,是一种危害性相当大的慢性疾病,而且致残率高。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易患抑郁症?又应该如何预防和祛除抑郁呢? 专家告诉记者:“从心理健康角度来讲,建议大家在遇到压力时尽量想办法释放,比如找朋友聊天,或者找心理医生倾诉,做一些户外运动。总之,遇到压力要及时排解,在压力中更好地适应,这样不容易患精神疾病。”
  网络已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内容,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来说,网络带给他们的好处是明显的,网络的丰富与新奇,可以大大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开发大脑潜能,但是可能很多家长不明白,那些过度沉溺网络的孩子,往往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某种问题导致,比如父母不和,孩子缺乏家庭温暖,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出了问题,或者没有让孩子感兴趣的社会活动。理性、平等、友好地和孩子对话是最重要的办法。
  
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总结

第四篇: 世界精神卫生日知识竞答

2020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单内容

一、健康与心理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精神健康是健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躯体疾病不代表精神健康。每个人不仅需要身体健康,也需要精神健康。

精神健康,又称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工作和学习、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的一种良好状态。主要包括以下特征:智力正常;情绪稳定、心情愉快;自我意识良好;思维与行为协调统一;人际关系融洽;适应能力良好。

心理

精神卫生问题,又称心理卫生问题。精神卫生问题的存在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许多人都会存在精神卫生问题,自己可能意识不到。 精神疾病,又称精神障碍,是指精神活动出现异常,产生精神症状,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并且达到足够的频度或持续时间,使患者的社会生活、个人生活能力受到损害,造成主观痛苦的一种疾病状态。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精神疾病包括十大类近400种。轻性精神障碍可能仅仅是心烦、失眠、情绪不稳等神经症样的患病,而重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所致精神障碍等患病,表现则言行失常,主要有认识思维活动、情感活动、行为活动异常,而产生的幻觉、妄想、抑郁、狂躁、伤人毁物、自残自杀等精神病性症状,且患者社会功能(生活、学习、工作、社交等)严重受损的一组精神疾病。

二、精神健康和精神疾病与躯体健康和躯体疾病一样,是由多个相互作用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决定的。

影响精神疾病发生的生物学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产前产后的发育情况、躯体疾病和成瘾物质等。如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人要比没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人容易患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相互影响,精神疾病会加重躯体疾病,患有躯体疾病也会增加患精神疾病的危险性。

影响精神疾病发生的心理因素包括人的个性特征、对事物的看法、应对方式和情绪特点等。如心理负担过重、对各种生活事件的心理反应大,均可能诱发精神疾病。

影响精神疾病发生的社会因素包括生活中的各种大事、意外事件和不良事件、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文化、环境等。如天灾人祸、亲人亡故、工作或学业受挫、婚姻危机、失恋等重大生活事件是诱发精神疾病的重要社会因素。

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着人生的

各个阶段。各因素之间的良性作用是精神健康的保护因素,反之则是精神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当危险因素作用达到一定程度,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而通过消除危险因素、加强保护因素可以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促进精神健康。

三、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精神卫生问题,重视和维护自身的精神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婴幼儿(0-3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养育方式不当所带来的心理发育问题,如言语发育不良、交往能力和情绪行为控制差。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情感、语言和身体的交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是避免婴幼儿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学龄前儿童(4-6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难以离开家长、与小伙伴相处困难。处理不好,易发生拒绝上幼儿园以及在小朋友中孤僻、不合群等问题。鼓励与小伙伴一起游戏、分享情感,培养孩子的独立与合作能力,是避免学龄前儿童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学龄儿童(7-12岁)和青少年(13-18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学习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人际交往问题(如学校适应不良、逃学)、情绪问题、性心理发展问题、行为问题(如恃强凌弱、自我伤害、鲁莽冒险)、网络成瘾、吸烟、饮酒、接触毒品、过度追星、过度节食、厌食和贪食等。调节学习压力、学会情感交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兴趣爱好,是避免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中青年(19-55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与工作相关的问题,如工作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和工作压力等带来的问题;与家庭相关的问题,如婚姻危机、家庭关系紧张、子女教育问题。构建良好的人际支持网络,学会主动寻求帮助和张弛有度地生活,发展兴趣爱好,是避免中青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中老年(55岁以上)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退休、与子女关系、空巢、家庭婚姻变故、躯体疾病等带来的适应与情感问题。接受由于年龄增大带来的生理变化,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多参加社区和社会活动,学习新知识,拓展兴趣爱好,是避免中老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各类自然灾害、人为事故、交通意外、暴力事件等,除直接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外,还会引起明显的心理痛苦,严重的可引起精神障碍。认识突发事件带来的心理变化,积极寻求心理支持和救助,是避免突发事件导致的精神卫生问题的可行方法。

四、我国当前重点防治的精神疾病是以精神分裂症为代表的、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所致精神障碍等。

精神分裂症多起病于青壮年,急性期的主要表现有幻觉、妄想和思维混乱,部分患者转为慢性化病程,表现为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和回避社会交往,最终可成为精神残疾。当一个人出现不寻常的行为方式和态度变化时,应及早就诊。精神分裂症的防治策略是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社区-体化的连续治疗和康复。

抑郁症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思维迟缓和身体的疲劳衰弱为主要特征,常伴有焦虑和无用、无助、无望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自伤和自杀倾向。抑郁状态下还常出现多种躯体不适,常被误认为躯体疾病。上述主要特征持续两周以上时,应及早就诊。抑郁症的防治策略是提高知晓率、就诊率、识别率和治疗率。

儿童青少年行为障碍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品行障碍、抽动障碍和其它行为障碍。其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较为常见,发生于6岁以前,表现为明显的注意力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因而影响学业和人际关系。儿童青少年行为障碍的防治策略是改善孩子的成长环境,及早发现孩子的异常行为,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诊治。

老年期痴呆是指老年人出现持续加重的记忆、智能和人格的普遍损害。最常见的是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表现为逐渐发生记忆、理解、判断、计算等智能全面减退,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日益降低,随着病情进展,逐渐生活不能自理。当老人在短期内出现明显的近记忆力减退、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等问题时,应及早就诊。老年期痴呆的防治策略是早期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脑外伤等)、早发现、早治疗,控制病情进展。

五、怀疑有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疾病,要及早去医疗机构接受

怀疑有明显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疾病者,要及早去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精神科或心理科进行

如发现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等周围人有明显的言语或行为异常,要考虑他可能有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疾病,应及时劝告其去医疗机构检查。

心理行为问题的处理,以心理

在精神疾病的治疗方面,目前已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以及心理治疗和心理社会康复方法。

被确诊患有精神疾病者,应及时接受正规治疗,遵照医嘱全程不间断按时按量服药,以达到最好效果。不愿意接受治疗、不正确治疗或不规律服药,会导致病情延误、难以治愈或复发。

通过规范化的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治愈,维持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

六、精神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精神疾病的防治分为三级。一级预防的目的是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二级防治的目的是降低精神疾病的危害,三级防治的目的是减少精神疾病所致的残疾和社会功能损害。

一级预防主要是增强精神疾病的保护因素,减少危险因素。可采取的措施包括改善营养状况、改善住房条件、增加受教育的机会、减少经济上的不安全感、培养稳定良好的家庭氛围、加强社区支持网络、减少成瘾物质的危害、防止暴力、进行灾难后心理干预、开展健康教育、发展个人技能等。

二级防治是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控制疾病,降低危害。

为此,需要建立以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精神科或心理科)为骨干、综合医院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依托的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

三级防治是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训练,以减少残疾和社会功能损害、促进康复、防止疾病复发。为此,需要开展“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疾病康复工作。

采取乐观、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把目标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调适对社会和他人的期望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等,均有助于个人保持和促进精神健康。

精神疾病的社会康复:

精神病人失去多方面的社会功能,要使疾病好起来,就要求社会功能恢复。

精神疾病患者能参加工作,能像正常人一样同别人打交道,就算达到了社会康复。

使患者达到社会康复需要家属与单位、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相互协调配合,制作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

精神疾病的社会康复的基本要点:

1、做丈夫像丈夫,做父亲像父亲。能关心自己也能照顾别人。使家庭与社会各项工作能正常开展,这些都是人的社会功能。

2、合理的治疗是社会康复的基础,但是只有通过社会中的新的适应和训练才可达到社会康复目标。

3、家庭亲友关心和支持患者的健康愿望,在有关部门与精神科专业人员共同努力下,创造一个利于精神病人康复的家庭、社会环境。

4、要启发患者产生社会康复的动力,鼓励他们点滴进步。

5、克服精神病社会康复的阻力,不疏远、不歧视精神病人,不要使患者长期脱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培养自理、自主的能力,维护患者的家庭完整。减少因病造成的精神刺激。

6、精神病社会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各种渠道和设施,依不同病人加以不同训导。

精神疾病的社会康复基本内容:

1、精神分裂症病人经治疗好转后,普遍仍残留社会功能的损害,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不能胜任职业工作和学习任务,次序下降。

(2)不能共同挑起家庭的担子。

(3)不会与人交往,深居简出,独来独往。

(4)缺乏意志、要求与欲望指向、生活被动、甚至个人生活的料理也要督促照顾。

精神分裂症的康复就是要扭转这个局面,要尽力减轻或消除病人残留的社会功能损害,使病人再度负担起各项社会职能。

2、精神分裂症的康复具体可包括四个内容:生活康复、心理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交康复。

(1)生理康复。精神分裂症状在得到控制后,常会有较多的躯体不适,如头痛、头晕、失眠、多梦、疲劳、乏力、心悸心慌等。这些不适也常成为病人逃避社会职责的理由。因此生理康复可为社会康复提供有利的条件。

(2)心理康复。这是全面康复的核心。精神分裂症后的社会功能损害主要是心理障碍引起的。情感的淡漠、思维的贫乏、意志的薄弱、行为的迟钝、欲念的空无等导致了他的职业不能和社交不能。因此心理康复的好坏是社会康复的关键。

(3)职业康复。这是指在病人已有的生理康复和心理康复的水平下,训练和培养他可能承担的职业能力,变单纯的社会消费为对社会能有所贡献。

(4)社交康复。这是社会康复的高水准,要求病人能如常一样在社会人群中生活交往,而不是与社会疏远的。要达到理想的社会康复,基础还在于合理的药物治疗。没有合理的药物治疗,精神症状消除不彻底,身体没有轻松舒适的感受,职业康复和社交康复的质量也不会高。在合理的药物治疗基础下,对病人进行再教育、再适应、再习惯,这是社会康复的心经之路。得了精神分裂症后,病人的内部世界及外部环境,如自身的价值感、期望欲、他人的态度、社会的要求等都发生不少变化。病人重返社会,一下子进入了角色并不容易,需要再教会他生活的技巧,重新适应环境,养成习惯,踏上社会。

20**年10月10日是第二十四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宣传的主题为“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意在表明每一位公民的心理健康与社会和谐息息相关,号召全社会积极参与精神卫生工作,共同承担防治责任和义务,推动形成理解、接纳、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氛围,保护和促进公众心理健康,创造和谐美好社会。

世界精神卫生日的由来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在1920xx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20**年是我国首次组织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至今已先后举办了15届活动。 近年来世界精神卫生日的宣传主题:

20**年:身心健康、幸福一生

20**年:健身健心,你我同行

20**年:健康睡眠与和谐社会

20**年:同享奥运精神,共促身心健康

20**年:行动起来,促进精神健康

20**年:沟通理解关爱 心理和谐健康

20**年:承担共同责任,促进精神健康

20**年:精神健康伴老龄,安乐幸福享晚年

20**年:发展事业、规范服务、维护权益

20**年:心理健康,社会和谐

20**年:心理健康,社会和谐

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有以下几种区分方法。

一、常识性的区分

由于至今没有公认的统一判断标准,所以,非专业人员区分正常与异常心理,依然是依据日常生活经验。尽管这种做法不太科学,但也不失为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归纳为如下四点:

(一)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比如一个人披头散发,满脸泥垢,满街乱跑,即使不是精神科医生,你也可以做出判断,此人的言行是异常的。

(二)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如一个人终日低头少语,行动缓慢;与人交谈十分吃力;对生活悲观失望,失去兴趣,觉得一切都是灰色的等。

(三)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如一个人怕与他人的眼光相对,不敢见人。

(四)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二、非标准化的区分

李心天(1991)依据人们看问题角度不同,粗略地将非标准化的区分,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统计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某种心理现象偏离了统计常模。例如智商在70以下是智力缺陷,属于异常范围。

(二)文化人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其一文化习俗的偏离。

(三)社会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社会准则的破坏。

(四)精神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古怪无效的观念或行为。

(五)认知心理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看成是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之感。

三、标准化的区分

(一)医学标准,这种标准想将心理障碍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

(二)统计学标准,在普通人群中,人们的心理特征,在统计学上显示常态分布。在常态曲线上,居中的大多数人属于心理正常范围,而远离中间的两端则被称为“异常”。

(三)内省经验标准,一是指病人的内省经验,病人自己觉得焦虑、抑郁或说不出明显原的不舒适感,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二是观察者的内省经验。

(四)社会适应标准。

四、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郭念锋(1986、1995)根据心理学对心理活动的定义,即“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脑的机能”,提出病与非病三原则:

(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二)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三)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人一生中常见精神问题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精神卫生问题,重视和维护自身的精神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1)婴幼儿(0-3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养育方式不当所带来的心理发育问题,如言语发育不良、交往能力和情绪行为控制差。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情感、语言和身体的交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是避免婴幼儿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2)学龄前儿童(4-6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难以离开家长、与小伙伴相处困难。处理不好,易发生拒绝上幼儿园以及在小朋友中孤僻、不合群等问题。鼓励与小伙伴一起游戏、分享情感,培养孩子的独立与合作能力,是避免学龄前儿童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3)学龄儿童(7-12岁)和青少年(13-18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学习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人际交往问题(如学校适应不良、逃学)、情绪问题、性心理发展问题、行为问题(如恃强凌弱、自我伤害、鲁莽冒险)、网络成瘾、吸烟、饮酒、接触毒品、过度追星、过度节食、厌食和贪食等。调节学习压力、学会情感交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兴趣爱好,是避免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4)中青年(19-55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与工作相关的问题,如工作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和工作压力等带来的问题;与家庭相关的问题,如婚姻危机、家庭关系紧张、子女教育问题。构建良好的人际支持网络,学会主动寻求帮助和张弛有度地生活,发展兴趣爱好,是避免中青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5)中老年(55岁以上)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退休、与子女关系、空巢、家庭婚姻变故躯体疾病等带来的适应与情感问题。接受由于年龄增大带来的生理变化,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多参加社区和社会活动,学习新知识,拓展兴

趣爱好,是避免中老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各类自然灾害、人为事故、交通意外、暴力事件等,除直接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外,还会引起明显的心理痛苦,严重的可引起精神障碍。认识突发事件带来的心理变化,积极寻求心理支持和救助,是避免突发事件导致的精神卫生问题的可行方法。

常见心理疾病抑郁症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抑郁症发病率很高,几乎每7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抑郁症患者,已成为全球疾病中给人类造成严重负担的第二位重要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巨大痛苦。但是,双相抑郁症却很少被人们所了解,双相抑郁症的症状容易被忽略,如果不及时进行正确的治疗,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意外不到的伤害。

双相抑郁症首次发病多在16-30岁之间,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它是躁狂抑郁症中最常见一种疾病表现,是一种能够引起患者心情大起大落变化的疾病。患者的心情可能就会有极度亢奋,突然转变为极度忧伤抑郁,即在心情的两极间波动。而在平时,患者又是正常的。

引起抑郁症的两大原因

有关专家指出抑郁症的致病原因可以分为非心理原因和心理原因两种情况。

1.引起抑郁症的原因之非心理原因:

1)药物的副作用。药物可以治病,也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甚至引起忧郁症。服用治高血压、心律不齐和其它类固醇药物,如果发现有忧郁症状,应立即请医生诊断

2)甲状腺问题。甲状腺不正常是引起忧郁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3)经前综合症。许多妇女都有经前综合症,但其中只有5%患严重忧郁症影响日常生活。主要症状有:强烈饥饿感、哭泣、行为异常。

4)缺乏运动。研究表明,缺乏运动会导致忧郁症。

2. 引起抑郁症的原因之心理原因:

人生活在社会中,其寿命、健康和疾病无不与之息息相关,人们观察、烦恼、

幸福、悲痛、舒畅、焦虑等,这一切维持或破坏人的正常生理功能的情绪都与社会紧密相连。生活中凡能造成强大的精神压力,严重的精神创伤都会引起抑郁症的心理因素。

常见心理疾病焦虑症

焦虑症是精神上的疾病,焦虑症的表现具有持久性的焦虑,紧张不安和内神经紊乱脑功能失调等诸多症状,焦虑症的表现还常常会引起运动性不安和躯体上的不适感。焦虑症常发病于中青年,男女发病率没有明显的差异,不过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压力也随之而来,导致的是焦虑症患者数量的上升,为了降低焦虑症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了解焦虑症的表现是很重要的。

焦虑症的表现持续在6个月以上,症状可以分为四个类型:

一、身体紧张

这个指的是焦虑症患者常常觉得自己不能放松下来,全身紧张。他面部绷紧,眉头紧皱,表情紧张,唉声叹气,有的时候会坐立不安,来回徘回,总觉得是要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不能安心,但是自己又说不出到底是怎么回事。

二、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

焦虑症患者的交感和附交感神经系统常常超负荷工作。患者出汗、晕眩、呼吸急促、心跳过快、身体发冷发热、手脚冰凉或发热、胃部难受、大小便过频、喉头有阻塞感等一系列的身体上的不适。

三、对未来无名的担心

焦虑症患者总是为未来担心。他们担心自己的亲人、自己的财产、自己的健康,始终是不能够让自己放松下来,以至于导致很疲劳。但是还是控制不住的担心焦虑。至于是为什么自己也说不清楚。

四、过分机警

焦虑症患者每时每刻都像一个放哨站岗的士兵对周围环境的每个细微动静都充满警惕。由于他们无时无刻不处在警惕状态,影响了他们干其他所有的工作,甚至影响他们的睡眠,不能够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习惯,这导致的是引起身体上的各种不适,家庭生活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调节焦虑症的精神良方:

1.睡眠充足:多休息及睡眠充足是减轻焦虑的一剂良方。

2.保持乐观:当你缺乏信心时,不妨想像过去的辉煌成就,或想像你成功的景象。你将很快地化解焦虑与不安,恢复自信。

3.幻想:这是纾解紧张与焦虑的好方法。幻想自己躺在阳光普照的沙滩上,凉爽的海风徐徐吹拂。试试看,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4.深呼吸:当你面临情绪紧张时,不妨作深呼吸,有助于舒解压力消除焦虑与紧张。

5.转移注意力:假使眼前的工作让你心烦紧张,你可以暂时转移注意力,把视线转向窗外,使眼睛及身体其他部位适时地获得松弛,从而暂时缓解眼前的压力。你甚至可以起身走动,暂时避开低潮的工作气氛。心理专家指出,克服焦虑症最有效的方法,关键在于自我的坚持与努力。焦虑症是一种心理疾病,想治愈,还需从根本上解开患者的心病,还需长期的维持式自我调节。

如何有效地改善睡眠质量

如何有效地改善睡眠质量,一直是困扰当代人的心理难题。我们知道,如果长期睡眠不足而又得不到有效改善的话,势必会对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健康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那么,到底该如何有效地改善睡眠质量呢?下面我们给出了几个小建议。

一、保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

失眠患者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作息时间。人体是有一定的生物钟的,不规律的生活和睡眠习惯会破坏这种生物钟导致睡眠障碍,所以日常要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睡眠时间在6小时以上最佳。

二、适当运动可以促进身心健康

精神健康网睡眠专家指出,每天运动30分钟,可以帮助提高新陈代谢,血液循环,促进大家的健康睡眠。不过要注意,睡前尽量避免做运动,睡前运动会干扰你的睡眠,运动时间最好是在睡前6小时左右进行。

三、阳光是睡眠的好朋友

如何有效地改善睡眠质量?阳光是生物钟和睡眠的好朋友,晒晒太阳可以让你的身体适应生物钟的调整。

四、享受睡前时光,有助快速入睡

睡前可以做很多事情,来帮助自己尽快入睡。譬如洗个热水澡、阅读书籍、听些轻松的音乐等等。充分的放松,享受睡前时光,可以帮助你尽快睡着。

让我们关注心理健康!打开心灵之窗,用一颗心,照亮一颗心,用一份爱,温暖一个人。

20**年10月10日是第25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围绕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主题将大力宣传普及精神卫生知识。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在1920xx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结合现实情况和精神卫生的需要,每年确定一个活动主题。20**年是我国首次组织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精神卫生问题,重视和维护自身的精神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1)婴幼儿(0-3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养育方式不当所带来的心理发育问题,如言语发育不良、交往能力和情绪行为控制差。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情感、语言和身体的交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是避免婴幼儿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2)学龄前儿童(4-6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难以离开家长、与小伙伴相处困难。处理不好,易发生拒绝上幼儿园以及在小朋友中孤僻、不合群等问题。鼓励与小伙伴一起游戏、分享情感,培养孩子的独立与合作能力,是避免学龄前儿童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3)学龄儿童(7-12岁)和青少年(13-18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学习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人际交往问题(如学校适应不良、逃学)、情绪问题、性心理发展问题、行为问题(如恃强凌弱、自我伤害、鲁莽冒险)、网络成瘾、吸烟、饮酒、接触

毒品、过度追星、过度节食、厌食和贪食等。调节学习压力、学会情感交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兴趣爱好,是避免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4)中青年(19-55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与工作相关的问题,如工作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和工作压力等带来的问题;与家庭相关的问题,如婚姻危机、家庭关系紧张、子女教育问题。构建良好的人际支持网络,学会主动寻求帮助和张弛有度地生活,发展兴趣爱好,是避免中青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5)中老年(55岁以上)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退休、与子女关系、空巢、家庭婚姻变故躯体疾病等带来的适应与情感问题。接受由于年龄增大带来的生理变化,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多参加社区和社会活动,学习新知识,拓展兴趣爱好,是避免中老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常见心理疾病抑郁症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抑郁症发病率很高,几乎每7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抑郁症患者,已成为全球疾病中给人类造成严重负担的第二位重要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巨大痛苦。 引起抑郁症的两大原因

有关专家指出抑郁症的致病原因可以分为非心理原因和心理原因两种情况。

1.引起抑郁症的原因之非心理原因:

1)药物的副作用。药物可以治病,也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甚至引起忧郁症。服用治高血压、心律不齐和其它类固醇药物,如果发现有忧郁症状,应立即请医生诊断

2)甲状腺问题。甲状腺不正常是引起忧郁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3)经前综合症。许多妇女都有经前综合症,但其中只有5%患严重忧郁症影响日常生活。主要症状有:强烈饥饿感、哭泣、行为异常。

4)缺乏运动。研究表明,缺乏运动会导致忧郁症。

2. 引起抑郁症的原因之心理原因:

人生活在社会中,其寿命、健康和疾病无不与之息息相关,人们观察、烦恼、幸福、悲痛、舒畅、焦虑等,这一切维持或破坏人的正常生理功能的情绪都与社会紧密相连。生活中凡能造成强大的精神压力,严重的精神创伤都会引起抑郁症的心理因素。 常见心理疾病焦虑症

焦虑症是精神上的疾病,焦虑症的表现具有持久性的焦虑,紧张不安和内神经紊乱脑功能失调等诸多症状,焦虑症的表现还常常会引起运动性不安和躯体上的不适感。焦虑症常发病于中青年,男女发病率没有明显的差异,不过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压力也随之而来,导致的是焦虑症患者数量的上升,为了降低焦虑症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了解焦虑症的表现是很重要的。

焦虑症的表现持续在6个月以上,症状可以分为四个类型:

一、身体紧张

这个指的是焦虑症患者常常觉得自己不能放松下来,全身紧张。他面部绷紧,眉头紧皱,表情紧张,唉声叹气,有的时候会坐立不安,来回徘回,总觉得是要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不能安心,但是自己又说不出到底是怎么回事。

二、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

焦虑症患者的交感和附交感神经系统常常超负荷工作。患者出汗、晕眩、呼吸急促、心跳过快、身体发冷发热、手脚冰凉或发热、胃部难受、大小便过频、喉头有阻塞感等一系列的身体上的不适。

三、对未来无名的担心

焦虑症患者总是为未来担心。他们担心自己的亲人、自己的财产、自己的健康,始终是不能够让自己放松下来,以至于导致很疲劳。但是还是控制不住的担心焦虑。至于是为什么自己也说不清楚。

四、过分机警

焦虑症患者每时每刻都像一个放哨站岗的士兵对周围环境的每个细微动静都充满警惕。由于他们无时无刻不处在警惕状态,影响了他们干其他所有的工作,甚至影响他们的睡眠,不能够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习惯,这导致的是引起身体上的各种不适,家庭生活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调节焦虑症的精神良方:

1.睡眠充足:多休息及睡眠充足是减轻焦虑的一剂良方。

2.保持乐观:当你缺乏信心时,不妨想像过去的辉煌成就,或想像你成功的景象。你将很快地化解焦虑与不安,恢复自信。

3.幻想:这是纾解紧张与焦虑的好方法。幻想自己躺在阳光普照的沙滩上,凉爽的海风徐徐吹拂。试试看,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4.深呼吸:当你面临情绪紧张时,不妨作深呼吸,有助于舒解压力消除焦虑与紧张。

5.转移注意力:假使眼前的工作让你心烦紧张,你可以暂时转移注意力,把视线转向窗外,使眼睛及身体其他部位适时地获得松弛,从而暂时缓解眼前的压力。焦虑症是一种心理疾病,想治愈,还需从根本上解开患者的心病,还需长期的维持式自我调节。 信息焦虑症常见症状

1.一个小时要检查五遍以上手机,哪怕去深山老林度假也一样。当发现没有人来电或来短信是,有很深的失落感。

2.当因为某种原因不能上网时,整个人极度焦虑难受,恨不得变成超人,飞到外太空去接受网络的超强吸引。

3.下意识地登录无聊

4.总是怕自己跟不上潮流,会花大量的时间去搜集一些新近流行的事情。当别人问到某个信息自己不知道时,情绪一下子就跌到谷底。

5.喜欢信息胜过真实的生活以及人际交往。常有一种“万物

皆醒我独醉”的飘然世外的感觉。

6.喜欢被信息淹没的感觉,玩电脑游戏的时候会有一种强烈的满足感,不断延长游戏时间。但现实生活中有时会觉得自己一团糟。

7.经常容易一会儿自我贬低,一会儿自我吹嘘。处世比较极端,不容易妥协。

第五篇: 世界精神卫生日知识竞答

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资料


  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资料

 2016年10月10日是第25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围绕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主题将大力宣传普及精神卫生知识。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结合现实情况和精神卫生的需要,每年确定一个活动主题。2000年是我国首次组织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精神卫生问题,重视和维护自身的精神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1)婴幼儿(0-3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养育方式不当所带来的心理发育问题,如言语发育不良、交往能力和情绪行为控制差。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情感、语言和身体的交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是避免婴幼儿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2)学龄前儿童(4-6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难以离开家长、与小伙伴相处困难。处理不好,易发生拒绝上幼儿园以及在小朋友中孤僻、不合群等问题。鼓励与小伙伴一起游戏、分享情感,培养孩子的独立与合作能力,是避免学龄前儿童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3)学龄儿童(7-12岁)和青少年(13-18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学习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人际交往问题(如学校适应不良、逃学)、情绪问题、性心理发展问题、行为问题(如恃强凌弱、自我伤害、鲁莽冒险)、网络成瘾、吸烟、饮酒、接触毒品、过度追星、过度节食、厌食和贪食等。调节学习压力、学会情感交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兴趣爱好,是避免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4)中青年(19-55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与工作相关的问题,如工作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和工作压力等带来的问题;与家庭相关的问题,如婚姻危机、家庭关系紧张、子女教育问题。构建良好的人际支持网络,学会主动寻求帮助和张弛有度地生活,发展兴趣爱好,是避免中青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5)中老年(55岁以上)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退休、与子女关系、空巢、家庭婚姻变故躯体疾病等带来的适应与情感问题。接受由于年龄增大带来的生理变化,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多参加社区和社会活动,学习新知识,拓展兴趣爱好,是避免中老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常见心理疾病——抑郁症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抑郁症发病率很高,几乎每7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抑郁症患者,已成为全球疾病中给人类造成严重负担的第二位重要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巨大痛苦。 引起抑郁症的两大原因

 有关专家指出抑郁症的致病原因可以分为非心理原因和心理原因两种情况。

  1.引起抑郁症的原因之非心理原因:

  1)药物的副作用。药物可以治病,也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甚至引起忧郁症。服用治高血压、心律不齐和其它类固醇药物,如果发现有忧郁症状,应立即请医生诊断

  2)甲状腺问题。甲状腺不正常是引起忧郁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3)经前综合症。许多妇女都有经前综合症,但其中只有5%患严重忧郁症影响日常生活。主要症状有:强烈饥饿感、哭泣、行为异常。

  4)缺乏运动。研究表明,缺乏运动会导致忧郁症。

  2. 引起抑郁症的原因之心理原因:

  人生活在社会中,其寿命、健康和疾病无不与之息息相关,人们观察、烦恼、幸福、悲痛、舒畅、焦虑等,这一切维持或破坏人的正常生理功能的情绪都与社会紧密相连。生活中凡能造成强大的精神压力,严重的精神创伤都会引起抑郁症的心理因素。

  常见心理疾病——焦虑症

  焦虑症是精神上的疾病,焦虑症的表现具有持久性的焦虑,紧张不安和内神经紊乱脑功能失调等诸多症状,焦虑症的表现还常常会引起运动性不安和躯体上的不适感。焦虑症常发病于中青年,男女发病率没有明显的差异,不过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压力也随之而来,导致的是焦虑症患者数量的上升,为了降低焦虑症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了解焦虑症的表现是很重要的。

  焦虑症的表现持续在6个月以上,症状可以分为四个类型:

  一、身体紧张

  这个指的是焦虑症患者常常觉得自己不能放松下来,全身紧张。他面部绷紧,眉头紧皱,表情紧张,唉声叹气,有的时候会坐立不安,来回徘回,总觉得是要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不能安心,但是自己又说不出到底是怎么回事。

  二、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

  焦虑症患者的交感和附交感神经系统常常超负荷工作。患者出汗、晕眩、呼吸急促、心跳过快、身体发冷发热、手脚冰凉或发热、胃部难受、大小便过频、喉头有阻塞感等一系列的身体上的不适。

  三、对未来无名的担心

  焦虑症患者总是为未来担心。他们担心自己的亲人、自己的财产、自己的健康,始终是不能够让自己放松下来,以至于导致很疲劳。但是还是控制不住的担心焦虑。至于是为什么自己也说不清楚。

  四、过分机警

  焦虑症患者每时每刻都像一个放哨站岗的士兵对周围环境的每个细微动静都充满警惕。由于他们无时无刻不处在警惕状态,影响了他们干其他所有的工作,甚至影响他们的睡眠,不能够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习惯,这导致的是引起身体上的各种不适,家庭生活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调节焦虑症的精神良方:

  1.睡眠充足:多休息及睡眠充足是减轻焦虑的一剂良方。

  2.保持乐观:当你缺乏信心时,不妨想像过去的辉煌成就,或想像你成功的景象。你将很快地化解焦虑与不安,恢复自信。

  3.幻想:这是纾解紧张与焦虑的好方法。幻想自己躺在阳光普照的沙滩上,凉爽的海风徐徐吹拂。试试看,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4.深呼吸:当你面临情绪紧张时,不妨作深呼吸,有助于舒解压力消除焦虑与紧张。

 5.转移注意力:假使眼前的工作让你心烦紧张,你可以暂时转移注意力,把视线转向窗外,使眼睛及身体其他部位适时地获得松弛,从而暂时缓解眼前的压力。焦虑症是一种心理疾病,想治愈,还需从根本上解开患者的心病,还需长期的维持式自我调节。

  信息焦虑症常见症状

  1.一个小时要检查五遍以上手机,哪怕去深山老林度假也一样。当发现没有人来电或来短信是,有很深的失落感。

  2.当因为某种原因不能上网时,整个人极度焦虑难受,恨不得变成超人,飞到外太空去接受网络的超强吸引。

  3.下意识地登录无聊网站搜索无聊图片,并也乐此不疲,喜欢享受这类肤浅的快感。

  4.总是怕自己跟不上潮流,会花大量的时间去搜集一些新近流行的事情。当别人问到某个信息自己不知道时,情绪一下子就跌到谷底。

  5.喜欢信息胜过真实的生活以及人际交往。常有一种“万物皆醒我独醉”的飘然世外的感觉。

  6.喜欢被信息淹没的感觉,玩电脑游戏的时候会有一种强烈的满足感,不断延长游戏时间。但现实生活中有时会觉得自己一团糟。

  7.经常容易一会儿自我贬低,一会儿自我吹嘘。处世比较极端,不容易妥协。

推荐访问:精神 知识 卫生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