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革命者观后感2000字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革命者观后感2000字4篇
第一篇: 革命者观后感2000字
辛亥革命观后感800字 辛亥革命观后感
电影《辛亥革命》讲述晚清末年,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到了危亡之际。改良派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孙中山、黄兴为首的同盟会,以孙中山、黄兴为首的同盟会,为推翻腐朽的清王朝,拯救中国,于1911年发动武装起义的史实创作,是一部全景展现辛亥革命的电影。剧中孙逸仙、黄兴、秋瑾、徐宗汉、林觉民、等大无畏救国的英雄主义形象深刻的印在我的脑海中,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的记忆犹存。 辛亥革命,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结束了两千八百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开创了亚洲第一个共和体制;写下了人类社会民主主义的新篇章!正像孙中山说的“文将与诸位同志一道,致力于实现革命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就是民族、民权、民生,就是需要我们毕生为之奋斗的三民主义。“辛亥革命是成功了,它却成功的不彻底,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民生、民权的革命问题,但是“共和国”的社会制度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的努力下;在一百年后的这天最后实现了。我们缅怀那些为了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先世的烈士,追悼那些年轻的英烈们,他们有的才华横溢、有的家境优越、有的新婚燕尔,他们何以不惜身家性命,不计成败利害,甘死如饴?只因“信仰”二字。清末的封建王朝早已腐朽不堪、羸弱不谈、困苦不堪,中国人任人歧视、被人觊觎、由人宰割,革命正是为让民众获得幸福、让民众得到自由、为民族争得尊严。 一百年前的这天也许有人会问革命所谓何事?一百年后的这天,也许有人还会问。在绍兴被杀害的同盟会员秋瑾的回答是:“革命是为了给天下的孩子造一个安宁温和的世界。”黄花岗的烈士林觉民在《给妻书》中说:“革命史替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孙中山说:“革命是让我们这个即将强盛起来的民族,不再受列强的侵略的掠夺……” 革命是什么?革命是一种英勇无私的献身主义精神;革命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爱国情操;革命是社会主义社会进步的理念深入人心;革命是让我们中国人有自我的工厂、银行、铁路、矿山,有了能够追寻的民生幸福;革命是实现共产主义;革命就我们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时候、在任何人的心里,永远都不再惧怕列强,都不再有皇权,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第二篇: 革命者观后感2000字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2000字_观后感
【第1篇】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一团一师 一团一长谷寿夫等法西 斯 分子的指挥下,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一杀……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一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一杀858案,15万人。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一杀,中国军民被槍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日军侵占南京期间强一奸一了成千上万的妇女,他们不分昼夜并在受害妇女的家人面前施行强一暴。有些妇女被日军强一奸一了好几次,往往有妇女受不住日军的折磨而死。除此之外,日军还 强迫乱一伦行为。估计当时发生的强一暴案可能超过20,000宗。……屠一杀、强一暴、爆炸、一尸一体……历史很多时候都比文学更加重口味,而电一影作为文学的一种直白表述方式,无法将历史的真实美化或者涂改,1937年12月13日,当日本占领军进入南京那一刻起,就注定这段历史画面必定是“血腥”、“残忍”、和“少儿不宜”的,联想到最近东南亚诸国以此起彼伏、你追我赶的一精一神争相以凌一辱中国为乐,我们就明白重现这段历史到底有着多么深重的现实意义,弱国,不仅仅无外一交一,甚至也没有起码的为人的权利,在战争面前,很多时候,女一性一无论是从事特种行业的还 是从事衣衫光鲜行业的,对于征服者而言,都是待宰的羔羊,她们的命运无疑将没有任何差别……其实初看这部电一影时,我很容易想到的同类型影片是《南京大屠一杀》或《辛德勒名单》但是看完这部电一影之后,我却很愿意将这部《金陵十三钗》与《苏菲的选择》进行比较,在很多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很多时候人们都被迫做出某些非人道的选择“两个只能活一个,选哪个???”从普世主义价值观出发,其实哪种选择都是“错误”,一妓一女和女学生,其实就如同《唐山大地震》中内疚的母亲的选择一样,哪一个都不应该牺牲,但是很多时候,总是要做出一个看似“损失相对较轻”的选择……最后,那十二位风尘女子和那个名字一性一格都非常模糊却在生死关头深明大义的教会收养孤儿的献身就已经具备了非常崇高的意义,但是电一影真的进步了,我们没有看到整齐划一的八女投一江一,我们看到的是人一性一的懦弱和纠结,那位在最后一刻想退出的女人,我们也无权去指责她的不够高尚和善始善终,毕竟,生命对于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那些忽悠别人“为神圣事业献身”的所谓价值观本身就很龌龊和自私,所以,很高兴,中国电一影的一点点细微的进步就意味着世界电一影的一次飞跃,毕竟,这是影响十四亿人的生动文学……最好的电一影总是来源于历史而将历史升华,但是忠实于历史本身还 是至关重要的,从这点上来看,《金陵十三钗》比起《南京!南京!!》之流高出何止一个段位,保卫南京的是当时国民革命军中央军的主力,因此基本上都是德式装备和服装,此外,对于日军强悍的战斗力在影片的开始也做了比较真实的渲染,步兵与坦克装甲部队的无缝配合,一精一准的射击技术,最为难得的是“鬼子”终于明白手榴弹并不是“特供”国军或者八路的,训练有素的战术反应和一精一准的瞄准射击和投弹一操一作,都是《步兵一操一典》所必须掌握的帝国军队士兵能力,而佟大为扮演的国军军官从反击到最后殉国都表现的真实残酷和可歌可泣……“一寸山河一寸血”当年的中国军队就是凭借“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的决绝走上淞沪、走上枣宜、走上沂口、走上台儿庄、走向长沙、走向昆仑关的……所以,这个片段的表现非常可圈可点,值得大书特书……方言、日语、英语的准确使用,使得影片具有强烈的真实感染力,我曾经看过美国人拍摄的纪录片《南京》,里面有大量对幸存者的采访口述,其中大量为南京话,还 有部分苏北话……电一影没有如以往主旋律抗战电一影强调“中日世代友好”而刻意编造日本军人做活雷锋或者日本女人与中国男人的乱世情缘,电一影中唯一相对有教养的日本军官长谷川,也并未违背他军人服从的天职,而其他士兵动辄杀人、打人、强一暴妇女更是描写的真实残酷和血腥……去年的《拉贝日记》里虚构的张静初弟弟拿日军军官的手槍杀敌救姐的案例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发生,且不说日军的警觉一性一是否如此之差,且一个十几岁的未经过军事化训练的一毛一孩子知道怎么打开手槍保险这点就基本判定情节的弱智可笑,在一个正在被屠城的地方,一个弱女子被流弹打死将是最体面的一种结局,《金陵十三钗》剧情非常压抑,却让我们感同身受的了解了那个不堪回首的历史片段……每一个角色都有血有肉,可歌可泣,在这部几乎除了男主演没有明星的“大制作”中,可以看到演员们的努力,电一影中的每一个龙套都非常敬业和入戏的完成了所有表演,每一个一妓一女都活灵活现,跃然画面……包括那个奄奄一息的国军童子军,好的电一影就是你不一定记住了演员,但是一定记住了角色,最后所有的角色组成了一个完整震撼感人至深的故事,而讲好了这个故事,这个电一影就成功了……最后,我默哀一分钟为那些死于1937年的同胞们,希望,你们的死可以唤醒这个麻木的民族,并且在未来的某一天真正觉醒……最后,我希望身边的朋友都去看这部电一影,因为,我们必须真实的感受这段国耻,我们才能明白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影响……最后,我想说,感谢张艺谋老师,感谢严歌苓老师,感谢《金陵十三钗》剧组的每一个人,经典由你们之中产生……历史无数次教育我们,对邪恶的纵容就是对正义的背叛,中日友好这个童话,只有等到中国真正强大,日本真正为其罪恶赎罪的那一天,才会开始……【第2篇】《金陵十三钗》是部极好的小说,而张艺谋的电一影改编的要比原著小说更好。电一影多了更多的一爱一恨,多了更多的矛盾,虽说整部剧的节奏依然是紧凑而趋于平缓,最终的结尾似乎水到渠成,没有什么突如其来、跌宕起伏和戛然而止,但在145分钟里,依然让我泪流满面。电一影开始不久是一场小规模的槍战,士兵们掩护着女学生的逃亡,放弃了自己出城的机会,敌不过坦克,就以自己的身躯前赴后继,掩护同伴前进,最终的一个带着炸弹冲向坦克。最终一个个牺牲。然后是第一个让我记忆深刻的镜头,消灭了紧跟着的一群日军之后,女学生们一个接一个向前继续逃,士兵们躲在残垣断壁之后静默地目送她们远去。这样的一刻,没有言语,来不及道谢,学生们只是边跑边转过头看着满身硝烟的士兵,只有那么短暂的一刹那,除却踩在瓦砾上凌一乱的脚步声,只有眼神的一交一流,却包含了太多太多。第二个镜头当属秦淮河女人们的登场,美丽的旗袍,一精一致的妆容,实在是惊艳无比。虽说是在逃难,她们那样款款走来,一颦一笑,风韵十足。从《色·戒》开始,我就一直很迷恋烈焰红一唇的旗袍女子,女主角上挑的眼线恰到好处。她放下提箱,用带着手套的手轻一触红一唇,向楼上的美国殡葬师送去一个飞吻,霎时迷倒万千。好似她虽出于风尘,却依然高贵优雅。我以为李教官会同小说里一样,躲入教堂,然而电一影中却没有。他悄悄地将之前女学生拉下的鞋子放在门口,他一个人独自睡在教堂对面纸店的废墟里,他在傍晚布好手榴弹,他及时地救下了书娟,他 槍 法极准,他一个人消灭了一堆的鬼子,他在自己的身上绑上引线,临死时从楼上坠一落,消灭了最后一小批鬼子。我想最终击毙他的那个日本兵在动手前犹豫了,他没有料到之前的袭击都是由这一个中国兵完成的,他看到那人临死前的笑容时恐惧了,然后他万万没有想到,在他扣动扳机之后,迎接他的,也是死亡。对于流里流气满眼只有钱的美国殡葬师米勒是如何变成神父约翰的,我觉得贝尔将这个过程诠释的非常好。影帝总是有影帝的实力的。他醉酒、一爱一钱、一爱一美一女、不祈祷,却在危难的时刻穿着属于神父的袍服,用自己掩护着身后的女学生们,大叫着“This is the house of the Lord!”他冲出去寻找失踪的香兰和豆蔻,他撒了善意的谎言,告诉其他人豆蔻和香兰只是被流弹所伤,没有受苦,他放弃了和同胞一同乘船离开的机会,他义正言辞地告诉日军:“Children cannot go!”他最终带着女学生们逃出南京。我忘不了他电一影最后的那个眼神,脏兮兮的车窗后面,他开着车,眼睛里有如释重负也有无尽的悲哀,然后渐渐地红了,渐渐地涌上了眼泪。不知他在想谁,是死去的孟先生,前途未卜的乔治,死去的香兰和豆蔻,还 是,日军车上的女人们,和玉墨呢?我其实很喜欢豆蔻这个角色,从看小说的时候就喜欢。她其实很单纯,她喜欢王浦生,又或者她其实只是想要个平平淡淡安安定定的生活。她说,浦生,你娶我吧,我跟你回家种地。可浦生没有田。她说,那我弹琵琶,你拿个棍,我们要饭给你一妈一吃,可浦生没有一妈一。她想在浦生弥留的时候弹琵琶给他听,可琵琶只剩一根弦,她一定要回去拿琴弦,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而复返,终于被禽一兽不如的日军抓住,凌一辱致死。只留下一卷染血的琴弦。同样的还 有香兰,她只是个一爱一漂亮的小姑一娘一,她回去找耳坠,还 不忘在破碎的镜子前照照,看着自己依旧姣好的容颜,她在中槍倒地之后还 抱住日军的腿,想阻止他们去害豆蔻,然而只是螳臂当车,日军在她死后也没有放过她。花一样的生命啊,就这样流逝了。其实小说里说的是豆蔻被折磨得疯了,而口里却一直念着浦生的名字。玉墨是个太美好的角色。她是秦淮河的头牌,她姿容出色,她气质出尘,她擅长琴曲,她讲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她聪明机智,她处变不惊,她深明大义,她是个有故事的女人。我想,要不是这乱世,她也是秦淮八艳似的人物,惊才绝艳,会有无数风一流才俊为她一掷千金却依然难以一亲芳泽。然而她不幸生于战火纷飞国破家亡的年代,她有不幸的童年,她沦落风尘。可她能在危急时刻为女学生们打开地窖的门,她对书娟说,我替你去。她也有脆弱的时候,她在踏上生死未卜的前途之前对约翰说,别在战后找我,明天之后,我的身一体就不是我的了,你现在就带我走吧。她想回到自己的十三岁,她说她十三岁之前都是个好姑一娘一,她在临去之前拿起琵琶,带着姐妹们为女学生唱一首《秦淮景》。她义无反顾地登上日军的车,却红着眼眶回头看着约翰微笑。其实小说里写书娟不喜欢玉墨,是因为玉墨是介入了她的家庭的第三者,直接导致她的父母去了美国把她一个人丢在南京,因而她恨玉墨。而电一影里并没有这样的桥段,书娟她们只是单纯地将自己和所谓的钓鱼巷女人划分开来,不喜欢她们,却一点点地了解了她们。书娟其实是个很不一样的小女孩,她不同于其他的同学,她很冷静,她也很大胆。她躲在管道里大着胆子同约翰说话,她看到日军冲过来,为了掩护地窖中的女人们,果断地作出决定带着同学们跑到楼上,她机智地跟日军说小蚊子是她们丢一了校服的同学,她跟伙伴们说,不能让日军糟蹋我们,于是排好队爬上教堂最高处准备自尽,自己站在第一个。她以平缓悲痛的语调叙述这个故事总是带着一双纯澈的眼睛观察四周,看着周围的人来了,又走了,再也不出现。乔治是个好孩子,我确定。他一定要完成英格曼神父的遗志,好好照顾女孩们。他请求约翰留下来,请求他修好卡车带他们逃出南京。他决然地成为了第十三钗,他不愿意中途跳车,为的是给约翰和女学生以充足的逃跑时间。他带上滑稽的假发办成女孩子,那一刹那我却笑不出来,只能流一出眼泪。那个带着瓜皮帽小眼镜一操一着一口不太流利的英语的稚一嫩男孩,那个带着假发穿着旗袍深深地低着头青涩的假女学生,我不愿意去想他的结局。孟先生是个汉一奸一,他为日本人做事,他不是普通人眼中的好人,然而他是个好父亲。他拼了自己的命,也要保住女儿的安全,于是冒着风险给约翰送来修卡车的工具。他紧紧跟随着日本军官,恳求他救出自己的女儿,却发现上了日本人的车的其实不是那些女学生,他惊讶地愣住,却什么都没有说。日本军官忽然转身朝他开槍的时候,随着那砰的一声,我的心一颤。于是这位父亲就那么曝一尸一街头,约翰来不及将他埋葬,只能用帽子盖住他的面容,他临死,也没能见到女儿一面。电一影里,玉墨说,别人总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一位姐妹接着说,隔一江一犹唱后一庭花。别人骂我们的话,我当然要记住。于是这群女子作出了这样一番轰轰烈烈的事来。其实小说里还 有一句话,商女不知亡国恨,隔一江一犹唱后一庭花,难道我们不唱,国就不亡了吗?最终的那曲绝唱,那曲《秦淮景》,吴侬软语,煞是好听。女子们旗袍艳丽,款款走来,依旧是衣香鬓影。曲子里唱的是一江一南锦绣,金陵风雅情,仿佛外面的废墟瓦砾,残垣断壁都是假的,走出这个教堂,外面还 是堂阔宇深,世外桃源……然后她们走了,她们穿上女学生的衣服,她们也可以娇俏清纯,她们再也杳无音讯。约翰说,她们的工作是有关一爱一与恨,只是她们的一爱一和恨,比平常人要多一点。我觉得,这是我看过的张艺谋的片子里最好的一部。因为唯一一部我在看预告片的时候就能找出中心思想的电一影,而不似《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剧情画面华丽无比,却看了几遍都不知道到底想表达什么。虽说还 是南京大屠一杀的老题材,这里却没有《南京,南京》那样大规模的战争冲突场面,也没有《拉贝日记》里面那样的救世主。大部分的剧情只是发生在这个小教堂里面,每个人都是最底层的普通人。独特的视角决定了这个故事的不同。面对战争普通人的无能为力和积极反抗相互一交一织,缠绕出的是人一性一的魅力。每个人心目中的国仇家恨,让他们在这么一刻由普通人成为了英雄。好似女主角对约翰说的:“What you did today makes you a hero.”
第三篇: 革命者观后感2000字
电影观后感2000字 全城高考观后感
我承认我最初是带着准备嘲讽的心态来看这部讲述国内现实青春生活的电影的,但最后他确实超出了我的预期。如果你想在电影院看一部怀念高中、高考的电影,我想这是目前唯一的一部吧。
是的,最初对这个片子的期望很低,剧照给我的感觉是科教+洗脑的风格。剧照中的班主任是个很眼熟的香港演员?(好吧,我从来记不住演员。)仅从静帧中就能够看出演技派的实力(我觉得拿水杯的背影很有班主任的FEEL啊,但好多特写给我一种我要拯救世界的感觉。),最重要的是一干年轻靓丽的“高三学生”让我以为这又是一部是与现实高三严重脱节,以漫画风耍帅中二或者纯主流红色教育的“中国式青春电影”。记得十八岁的天空(还是十七岁?)让懵懂年少的我对高中生活产生的无限而完美的遐想(妄想?),帅气叛逆的天才,努力弱气的班长,美丽温柔的班花还有负责搞笑的跟班,其实与青春小说中的黄金组合完全契合,但拍出来的感觉却是一种山寨风?试问,有哪一所高中的教室如此宽敞得像个空教室(没有一点书卷气息),哪一个高中的女生穿日式校服,短裙+长袜?此刻看来毫无代入感和“激烈”的戏剧冲突让我的幻想在进入高中后彻底的幻灭了。个性是因为没有帅气的衬衣+领带的校服。(初中是个初生动漫控)。
扯远了,回到全城高考。这部片子的拍摄水平,嗯,技术水平超过我的预期(因为我的预期确实很低)流畅,情节在后期转入起伏,多组冲突的切换叙述不算跳脱,主要的两个男女生的剧情铺成亮点突出(好吧,主要是那熟悉的高中生式吐槽让我毫无违和感,个性是表面凶狠的女生和表面无所谓的男生的碰撞还是很出色的展现了出来),取景也很完美,没有做作也没用让人觉得突兀,平淡而贴合高三生的状态(高中果然是人生的完美时光啊)。偶尔出现的诗词对白也没太过出戏,大致有互相考查是否背熟考试诗词的意味。我对学生部分的戏份感觉还挺意料之外的完整流畅,演员也比较自然,配乐没有山寨的无谓渲染(虽然你配一个个性悲情的音乐,但我依然很想笑!说的就是你“青春期荷尔蒙”,我后悔点了优酷的广告,我此刻才找到你居然和青春期是一个妈生的)。
整个片子让我觉得稍显突兀的雷点就是全能的班主任(前面的铺成已经要让我觉得范老师有什么神秘的身份了,比如随便就能让校长不签任雪的提前结业申请),他能随时化身考究帝、温柔君还有体能帝(还秀了身材),虽然面无表情却前赴后继的帮学生们完成心愿,默默付出,以拳拳之心引导之。(得亏这不足18天能发生这么多情)。虽然是个能够很脱离现实的设定,但我觉得也并非只有地球之外才有的存在(其实我的初中老师也很个性)。总而言之,我觉得这是一部很有诚意的作品,嗯,诚意,刻意的青春和教导式的台词很少出现。导演是否在平衡了自己的思想和作为主流的限制?主要的学生的戏份给了我最大的共鸣。(嗯,主流电影范围之内的最大)
作为一部中心很主流的电影(片尾各种共青团鸣谢。),导演是否在片中隐隐的讽刺了高考呢?在片尾,小帆帆?出了车祸,(那围观群众一句淡定的“你要坚持住啊(小施主),车(出租车?)立刻就到了”和及时出现的出租(不就应让救护车来么)让我忍不住吐槽了一下),快速的从医院就各种包扎完成,用担架送进了考场,嘴里还不停的说“救我,我要高考,我要参加高考!”,我承认我被片段式的感染了,情绪激奋了(我在生理上产生了应对意图渲染感人气氛的设定的反应)。但我的思想却在嘲笑我:“你丫右手都断了你会想着继续高考么,还那么激动的口头歌颂白衣天使们,再说你有头上缠着绷带作口头作文的潜力么?”所以,这么明显而激动的主流式的歌颂,牺牲,自强不息的精神,还有那上摇俯拍的镜头都在提醒我,这是导演为了应付自己主流的身份而特意强调的镜头么。我读出的是那句“救我,我要参加高考”的讽刺。
有很多东西是能让我们不惜生命也要追求的,但我觉得高考不是。我觉得导演也认为不是,因为他在片中让这个高三的男孩只剩下了高考,也让自由成长的秦鹏获得了出版合同。所以,如果是社会让高考成为一个孩子的全部和唯一,我们每个人都就应是罪人。你或许能够让你将来的孩子努力的在高考中赢得胜利或者帮忙他找到其他替代高考的前路,正如这天我们的父母曾为我们做的一样,但却始终无法改变的是,令人人们烦恼和追求的始终是高考。但我们却忘记了,真正追寻的不应是高考,那但是是一场考试,而是努力高考的目的,大学?不,那只是一个摄取知识的平台,我们缺乏的是信仰,缺乏幻想,缺乏对未来的真正幻想。导演最后的作文题目是想传递这个想法给观众么?我不明白,但我想这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就应真正做的事情,但很遗憾,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或许真的遇到一个好的班主任比一个升学率更高的学校更有好处。
人生就应有很多幻想,我的小学老师没有教会我,我的初中老师开始让我学会幻想(感谢我那不正经却异常靠谱的初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我的高中让我被迫没有时间幻想,所以大家到了大学开始幻想,但却远离家乡,离却父母,逃脱了桎梏也失了引导。或者说中国大学的好处是否正在于让学生们体会自生自灭的过程,然后在毕业时分让社会自行检验?哦,还有那重要的就业率让大学担忧你是否找到工作(放心,只要你毕业时又工作就能够了,至于是1个月还是10天那就是你的事啦),我没有数据,无法结论。但进入大学,自我掌控的权利突然获得太多?是任意妄为,恣意狂欢还是突然发现了信仰,梦想,理想和追求,都是全力以赴的不顾一切,却像始于一点的两条射线,进入完全不同的人生。我很庆幸叛逆给了我主动,让我选取了起身奋追。但是否有更多的人,都在被迫选取的那一点,在没有正确答案的选项中,选取了最可能成为答案的那一个C呢?诚然,当这种情形普遍在中国大地十三亿人口之上,也能够当作是一种国人特征而不用惊讶和指责了呢?
第四篇: 革命者观后感2000字
信仰观后感2000字观后感
【篇一:党员信仰观后感】
为了进一步加强预备党员和党员的思想教育,学院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为我们预备党员和党员集体放映了大型电视纪录片《信仰》。看完之后,我受益匪浅。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共三集,第一集:只要做主义真;第二集:壮志换新天;第三季:时代先锋行。每集时长约50分钟,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采用“大背景,小细节”的表现手法,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
在第一集“只要主义真”中,一开始用一条驿道以及驿道两边的潮汕风格的店铺徐徐展开故事,为我们讲述了信仰的选择。伟大的先烈彭湃是地主家庭出生,但是却有着一颗关怀天下的革命的心。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不甘屈服的中国人一次次奋起抗争,却始终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年轻的彭湃,陷入了深深的困惑。最终,彭湃还是作出了信仰的选择。荣华富贵、高官厚禄、锦绣前程,这是很多年以来人们孜孜以求的梦想,但是被这个虽然年轻却找到了信仰的革命者弃之如敝履。在信仰的选择这个部分,最使我动容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时,与在中国政治舞台上行纵横捭阖的各路政治力量相比,它看上去是那样身形清瘦、势单力孤,它的成员只有区区50人,但是,它的手中,却握着最有力的精神武器;它的心里,装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我当时就想到我的实际,等我毕业的时候,我也是势单力薄的青年,什么依靠也没有,到时候我肯定会经受很大的考验。现在我知道在那样的情况下不能退缩,我应该沉静下来,慢慢地发张壮大自己,最重要的是我的心中一定要时刻装着自己的信仰。
每次在宣誓的时候我都会异常地激动,身上会起鸡皮疙瘩,所以看到军人们在宣誓,听到军人们那响彻天际的宣誓声,我就会头皮发麻,能够深刻感受到那是信仰的坚守。有了坚定的信仰,那么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成功的。1949年,一切信仰的坚守变成了信仰的胜利。
第二集“壮志换新天”,为我们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进行建设的时期的信仰,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生产都十分艰难,正是凭着心中的信仰才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定地基础,信仰融入了自强不屈的鞍钢精神,“王府井大街”让我们看到信仰是“一团火”,是“一滴水”。大庆油田让人们意识到信仰凝聚出了创业精神。信仰还铸就了公仆本色,让许多人站在了信仰的旗帜下。
在信仰的支撑和推动下,一大批的时代先锋涌现了出来。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沈浩用生命的代价诠释了新时期共产党人信仰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汶川大地震,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这时我们总能看到共产党人挺身而出,自觉奉献。但是,不可否认,一些党员干部的身上出现信仰危机,他们觉得共产主义过于渺茫,社会主义已经失败,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忘记了在党旗下的宣誓,失却了精神支柱,最终沦为人民的罪人。其实,信仰贵在一辈子的坚守。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对人生、对未来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人生的追求应该时刻带着自己的信仰,并在那一路,我们都要一直带着。
【篇二:《信仰》观后感:信仰的力量】
大型纪录片《信仰》诠释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何坚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胜利。历史选择毛泽东代表各自的阶级和政党,用手中的枪杆和心中的信仰,用对历史的感触,和对未来的预测,在饱经风霜的中国大地上,在进行一次猛烈的碰撞,中国的命运也就取决于这两种信仰的博弈。这种信仰成了中国人寻找一条民族独立和现代化的道路的力量之源。
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信仰。1920年,《共产党宣言》创造了共产党信仰的起点。1992年,邓小平曾经回忆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ABC》,正是以《共产党宣言》为起点,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停的追寻,坚守自己的信仰,发挥了他永恒的魅力。
九十年前,南湖澎船里的仁人志士悄然酝酿着时代的蓝图。开天辟地慨而慷。《共产党员宣言》确立了中国人民自己的信仰,在这种力量的支持下,民族先锋队开始了救亡图存的伟大探索,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共产党宣言》引导彭湃从一个富家子弟走向革命之路,从他烧田契开始,已经开始绽放出信仰之光。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揭开了中国现代历史的新篇章。
有了信仰,还要坚守,正是有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坚守自己的信仰,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聆听着片中的入党誓词,再次心潮澎湃,历经各种时期,党的誓词也在不断修改,但毛泽东主席添加的“永不叛党”一句从未更改。绝大多数共产党人在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仰。方志敏曾写过:死,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他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说道:中国一定有个可爱的光明的前途。正是由于像他这样对信仰的坚守,他心中的光明前途现在已经出现。当然,不是所有的共产党人都能坚守自己的信仰,像陈公博、张国焘等人,他们终将被历史所唾弃。
中国共产党创造历史奇迹靠的是什么?就是信仰。湘江战役陈树湘断肠而死,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陈毅的“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表达了对信仰的忠诚,张思德的为人民服务,刘胡兰的“怕死不是共产党员”,无不是对信仰的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从苏维埃到民族解放,从新中国到五星红旗,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去实践自己的信仰,共同的信仰让人们凝聚起来,为信仰而奋斗,就是为未来而奋斗。
我深信,在信仰的照亮下,在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篇三:纪录片信仰观后感作文】
革命战争年代,信仰是无数革命先烈为着新中国前仆后继的坚守,那是对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取得革命胜利无比坚定的信念;新中国建设中,正是那来自信仰的“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给了共产党人无穷的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信仰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不畏困难、甘于奉献的共产党人,让信仰传承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芒。
选择信仰不难,但为信仰坚守太难,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人终身的信仰,共产党人的胜利是信仰的胜利。所以传承信仰,贵在坚守,坚守之要在于行动。作为当代基层党员干部切不能忘记了肩头责任,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的信仰是强大的,一旦认定了自己的信仰,就要坚定地去践行。我想基层党员干部的信仰就是要体现在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工作中,具体而又实在,来不得半点虚假与做作;就要体现在微小而平凡的工作细节上,在实践中总结提炼,亲身体验,用内心去把握、去领悟。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更能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如何将信仰化成实际行动,对我们有着更高的要求。我认为忠诚的信仰需要在坚守与奉献中传承,需要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来诠释。一是要心怀大局。“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在革命、建设、改革的每一个历史关口,是共产党人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带领人民迈上了一个个成功的台阶。基层党员干部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主动增强跟着中心走、贴着中心做的意识和能力。面对新的发展形势,要高度关注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学习各种利于提高工作质量、提升个人素养的知识,不畏难艰难险阻,事事冲在前面,甘当社会主义建设的急先锋,不断自我加压,锻炼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技能,争当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走出去能干的复合型干部。二是要开拓创新。要把创新创优作为一种素质来要求,始终保持一种创新的热情,一种超越自我的激情。把改革创新作为立足新起点、开辟新境界、开创新局面的根本动力,把基层工作的热点、难点作为改革创新的重点,集中力量调研攻关,敢于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维桎梏,敢于改变束缚发展的陈规陋习,学会用不断发展的眼光谋划基层工作,培养优良的作风;把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拓宽思路,投入精力让创新成果跟上新形势的发展。三是要服务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宗旨。新时期的共产党人在点点小事上、在平凡岗位上闪耀着灼眼的光辉。当今时代已经不需要用断头流血来彰显我们家国天下的情怀。我们要做的,更多的是坚守自己的岗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学会真心体察民情,主动深入群众,切身体验基层工作的甘与苦、得与失;主动走出机关、走进基层、走入农家,真正俯下身子、放下架子,与群众交朋友、解实事、诉真情;做群众欢迎的事、关心的事、满意的事,干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篇四: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曾经,在念大学的时候,"信仰"对我而言是很空、很大,虚无缥缈,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从未认真考虑过自己的信仰是什么?自己应该追求怎样的信仰?但当我踏上区妇联的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我开始有了一种信仰,那种信仰激励我全身心的投入工作。特别是近日,在支部的组织下观看了《信仰》纪录片,更是感触颇多,一个人只有树立了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有明确的奋斗方向,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正如纪录片里所说:"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理论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社会形态,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今天,我们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的未来,是共产主义。"事实表明,共产主义信仰在万众一心的集体进取中迸发了超常力量,催生了一系列的苦难辉煌;从建党伟业到建国大业,从独立自主到自力更生,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从初级阶段到小康社会,从中国特色到和谐社会,从三个代表到科学发展,信仰的力量引领一个古老的民族持续实现复兴的梦想。
坚定信仰,需要勇气。晋朝刘琨讲过:"胆识坚定,临难无苟免之意"。在前行道路上,面对困难挫折风险,都能做到坚定不移坚韧不拔坚持不懈,是需要有点勇气的。只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离开了勇气,也就离开了坚定,失去了信仰。对照自己,更需不断锤炼这种可贵的品格,努力做到在任何情况下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风雨不动安如山"。
坚定信仰,需要实践。坚定的信仰需要在实践中锤炼,更需要用实践进行检验,不断增强坚定信仰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别人眼中,我是典型的“三门”干部,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掌握的只是书本知识,缺少工作阅历、实践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我在工作中,抓住每一个学习、实践的机会。向基层妇女干部学习,学习如何把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如何做好妇女工作,如何处理好复杂问题;向实践学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本职工作和基层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紧密结合起来,注重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把基层实践中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及时的总结;向妇女群众学习,耐心倾听她们的意见与建议,集思广益,更好地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
我坚信自己将一如既往地保持蓬勃朝气、高昂的工作激情、充足的干劲,为信仰的旗帜增添新的光彩。
【篇五:观看信仰观后感】
央视日前开播的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故事。一个个令人心潮澎湃的信仰故事,传递出让人震撼的信仰力量。
信仰是精神的,却非虚幻的,是通过一个个人物诠释的。信仰有两个最基本的条件:实践与坚守。没有实践,信仰会沦为思想的“空中楼阁”;没有坚守,信仰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中国共产党用将近一个世纪的奋斗历程,通过对一个又一个具体鲜活的目标的实践,让信仰不再只是纸面上的文字、口头上的声音,而是成为一条绵延至今的长河,流过峥嵘岁月,见证历史沧桑,融入时代精神。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在那个“革命和写诗都到了不要命的境界”的年代,无数仁人志士放弃了荣华富贵、锦绣前程,前仆后继,舍生忘死,表现出来的坚忍与力量让世人惊叹。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他们的生命也只有一次,为什么选择“以命相搏”?因为他们有信仰——马克思主义。他们甘愿用生命去实践、去坚守这份信仰,因为它是迄今为止最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良知的科学思想体系,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他们用这信仰指导中国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成就了一个“可爱的中国”。
硝烟散去,“战争”却远没有结束。面对“一穷二白”的新世界,信仰面临的挑战虽不是生与死的抉择,却是成与败的考验。在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可敬、可爱、可亲,他们用实际行动为信仰注入了新鲜活力。从“抗美援朝精神”到“大庆精神”,从“雷锋精神”到“红旗渠精神”,他们把自强不息、艰苦创业融入了信仰;从张秉贵到焦裕禄,从钱学森到邓稼先,他们把信仰化为了“一团火”“一滴水”,造福社会,温暖人心。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信仰也在与时俱进中不断丰富与完善。让人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实现共同富裕,成为信仰的本质。不论是像沈浩那样致力于建设一个新农村,还是像蒋筑英那样致力于改革创新一项技术,或者只是像徐虎一样修好水电,像王顺友一样送好邮件;更不必说在抗击“洪水”“非典”“地震”等危难关头,共产党员所展现出来的勇往直前、不怕牺牲。他们吹响的是信仰的嘹亮号角,展现的是永葆先进、纯洁和优秀的历史画卷。
岁月无声,历史有情。在“信仰之河”里,中国共产党从南湖的“一叶扁舟”成长为“一艘巨舰”,中国人民从受压迫受剥削到当家作主。而那些为了信仰“勇往直前,断头流血,殚精竭力”的过往,依然照耀着我们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