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女排精神观后感感恩与回馈去年5月的一天下午,我区在全国首创的文明品牌“四点钟学校”20周年座谈会在鄞州区镇安小学举行,周秀芳走进当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女排精神观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女排精神观后感篇1
感恩与回馈
去年5月的一天下午,我区在全国首创的文明品牌“四点钟学校”20周年座谈会在鄞州区镇安小学举行,周秀芳走进当天的“四点钟学校”,讲述她经历的溆浦故事时,眼圈红了。
她首先讲起生命中的3位老师,在她辍学当保姆的日子里,让她感受到爱与温暖,在他们的鼓励下,她刻苦自学,最终成为像他们那样的老师:很多学生到她家里吃过饭,或者曾住过,她更知道鼓励的力量。
后来,当她想要为溆浦山区的孩子做些什么的时候,最初发动的群体就是她的学生。从她的老师,到她的学生,折射着薪火相传的一种精神,一种照耀别的生命的亮光。
她说,正是因为感恩,她要当个好老师,也因为感恩,她要去贫困山区支教,为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做些什么。
这是她感人故事的原点。
“若是有一天我倒下了,就把我埋在那片土地里。”在大龄支教路上,这是她的深情告白。
她从感恩与信念出发,撬动了滚雪球般不断壮大的爱心能量。
今年处于脱贫攻坚的溆浦山区,也同样以看得见的变化回馈着这片爱。
有来鄞州挂职学习的溆浦老师说:“最温暖的事,就是有周老师在。”一所所希望小学建起来,是物质上的改变;溆浦当地的教育质量在提升,村民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提升,这是内在精神的变化。
她的很多荣誉来自湖南,感动湖南人物、最美湘女、怀化市道德模范、最美北斗溪人……无论哪级层面的最美,都体现了她的影响力。她改变了山区群众的精神面貌,改变了当地的不良风气。整天打牌的人,开始变得积极向上了,山村的面貌变得更加美丽了,很多人提起周秀芳时说:“向周奶奶学习,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溆浦的文明村、镇多起来了,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今年7月,沪杭甬(鄞州区)研学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北斗溪镇建立,将研学、助教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几年里,她还将宁波珍贵柑橘品种“红美人”引入溆浦,牵线帮助当地开发和销售茶叶,还介绍100多名村民到宁波企业学习技能。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场场爱心搬运,感动了这片大山。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女排精神观后感篇2
20__年,周秀芳放弃退休安逸生活,不远千里到湖南溆浦山区支教助学,被亲切称为“支教奶奶”。
四年多的时间,周秀芳将数万宁波市民的爱心源源不断地“搬运”到溆浦山区,共捐建希望小学27所,近400名贫困生得到结对帮扶,累计捐款物近3000万元。她拖着严重腿疾,积极为山区脱贫努力奔走,不但帮助溆浦当地铺路造桥、发展产业,还远赴吉林延边建立周秀芳爱心驿站,完成128名贫困学生结对助学。
她的事迹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央广等中央、省、市50多家主流媒体密集报道。她也先后荣获中国好人、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全国最美志愿者、“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20__年度人物等荣誉。
表彰活动中,大屏幕上出现了周秀芳与山区孩子在一起的身影:“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在她事迹介绍的vcr后,这句话留在大屏幕上。
走上领奖台的周秀芳,步履因为病痛的膝盖而迟缓,但她爽朗而饱含深情地讲述,让人感受到她身上蕴含的无尽力量:“这些日子,我每天都要不停接电话,有需要帮助的,有想去帮助别人的。”她欣慰地说,明天她就要去湖南,经她牵线捐建的10所希望小学落成了。
“加入我们爱心团队的群体越来越多,鄞州的党委政府也非常支持我们的爱心帮扶事业。我最想说的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扶贫先扶智,把贫困地区的教育先搞上去,再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最后,周秀芳坚定地说:“只要我的膝盖允许,只要山区孩子需要,我还会一直去帮助他们。”周秀芳的讲述一次次被热烈掌声打断。而她对孙辈带些歉疚的告白,更让人热泪盈眶。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女排精神观后感篇3
徐前凯的英雄壮举绝非偶然,铁路骄傲,玉汝于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追寻徐前凯成长的足迹,记者深入了解到有关徐前凯的点滴感人故事。
徐前凯出生于1987年12月,家中祖孙三代都是铁路人。作为“铁三代”,阳光开朗的徐前凯从小就有着一种英雄情结。在成渝铁路广顺场站旁,有一座烈士纪念碑,上面刻有“罗云山烈士永垂不朽”字样。这是铁路烈士罗云山的长眠之地,也是徐前凯从小接受教育的地方。
1970年6月12日,正在广顺场站执勤的铁路公安罗云山发现,一列飞驰进站的列车正逼近横跨铁路的旅客,为救旅客他奋不顾身地冲了上去,光荣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徐前凯在广顺场长大,上学时每年都在学校组织下到纪念碑前为罗云山烈士扫墓,长期耳濡目染,英雄的形象深深刻在他的心里。
20xx年12月,徐前凯参军来到云南省军区边防某连服役,由于表现优异,20xx年加入党组织。他当兵两年,连续两次获得嘉奖,一次获得优秀士兵的荣誉。20xx年9月,徐前凯退伍后被分配到遵义车务段工作,历任都拉营站连结员、盘脚营站助理值班员、天台站车站值班员、小寨坝站车站值班员,20xx年2月被调到重庆车务段荣昌站工作。
在遵义工作期间,徐前凯就有过一次救人的经历。
20xx年6月的一天,担任助理值班员的徐前凯值白班。当时,盘脚营站一道一趟货物列车准备通过,正在接车的徐前凯突然发现列车前方70米处有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正在横穿铁路。徐前凯立即一边呼叫司机紧急停车,一边朝老人飞奔而去。当他将老人一把拉上站台时,凭惯性运行的列车与老人擦肩而过,甚至降速列车经过时的气流还掀起了老人的衣服,大家都吓出了一身冷汗。
因为接车过程中严格执行标准,认真巡查线路情况,针对紧急情况采取措施及时,成功地挽救了老人的生命,徐前凯受到了遵义车务段的嘉奖。
在工作生活中,徐前凯还是出了名的“热心肠”,助人为乐已成为他的一种习惯。在盘脚营站任职期间,他以站为家,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主动清扫站区道岔,打扫车站卫生。20xx年7月,工友程亮的妻子待产在家。为了方便程亮照顾妻子,他无偿放弃休班时间,给程亮顶了一个月的班。
无论谁家有事徐前凯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帮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遵义车务段小寨坝站车站信号员周艺说:“记得有一次来自内江的工友陈建林突发疾病,徐前凯发现后叫上其他工友,将陈建林送到息烽县医院,并在医院照顾了他整个通宵。”
在荣昌站说起徐前凯,职工们谈论得最多的就是他的敬业精神和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安全生产标兵”“优秀青年复退军人”“优秀共产党员”……这一项项沉甸甸的荣誉都是徐前凯参加工作以来陆续获得的,他是爱岗敬业的标杆。
荣昌站副站长柏英对记者说:“徐前凯在各方面堪称标杆,他用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和见义勇为的壮举将‘优秀’二字诠释得淋漓尽致。舍身救人的事情不是徐前凯一时兴起做的,而是符合他平时做人做事的价值取向。”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女排精神观后感篇4
古往今来,有许多名人不都是依靠坚持而取得胜利的吗?
20__年9月6日,中国女排以3-1的优势战胜日本队,取得女排世界杯冠军。要知道,她们为了这份荣耀,坚持了11年,努力了11年,才有了今天的成功。这就是坚持的力量。
霍金21岁的时候,他被确诊患有罕见的、不可治愈的运动神经病,1963年,医生说他只能活两年半。不久,就完全瘫痪了。1985年,霍金又因肺炎进行了穿气管手术,此后,他完全不能说话,只能依靠安装在轮椅上的一个小对话机和语言合成器与人进行交谈,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但他还是完成了巨作《时间简史》。是什么让他完成了这本巨作?归根基地就是坚持。
半塔保卫战中我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创造了在遭敌优势兵力围攻下固守待援,打守备战的经验。陈毅同志说:“半塔保卫战是固守待援的范例。”敌兵力共有一万多人,武器装备良好。而我守卫半塔的兵力只有五百多人,加上外围部队总兵力约三千人,其中还包指两个学生队、一个女生和少年队,大部分没有枪。敌我兵力悬殊很大。形成了对半塔的包围。当时我五支队指挥机关所在地苏营和半塔之间的通路也被敌人封锁。,固守半塔,以待援军,打得敌人大败。为什么能胜利?那就是坚持!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这个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懂得,然而为什么对石头来说微不足道的水能把石头滴穿?柔软的绳子能把硬梆梆的木头锯断?说透了,这还是坚持。一滴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然而许多滴的水坚持不断地冲击石头,就能形成巨大的力量,最终把石头冲穿。同样道理,绳子才能把木锯断。
胜利之前的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只有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努力,胜利就会出现在眼前。这才是真正的胜利。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女排精神观后感篇5
“一个球哪怕你接不住,也要拼尽全力冲过去”,这是老女排留下的遗产;“打一分算一分”“一分一分咬下来”,这是新女排写下的精神。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奋斗,才弥足珍贵。曾振奋整个国家的中国女排 ,再次用一次跌宕起伏的夺冠,振奋了我们的精神。
有人说,中国女排 从来没有过“统治地位”,几乎每一次夺冠都靠艰难的拼搏完成。而在最困难的时刻,呈现出最顽强的精神,或许就是女排精神的实质。这恰如郎平所言,“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竞技体育本来就不仅是身体、技巧的比拼,也必然会包含“精神力”的较量--有赛场上对胜利的强烈渴望,更有赛场外向着梦想默默的坚持。郎平说,“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的确,“女排精神”不是喊出来的,而是靠日复一日的强化训练、一点一滴的艰辛付出凝铸出来的。有记者就观察到,女排队员在训练局很少能碰到其他运动队吃饭,因为来得最早、练得最久、结束最晚。
无论赛场成败,女排精神一直都在。从上世纪80年代“五连冠”,到成绩滑坡陷入低潮,“两起两落”却始终目光坚毅看着前方。从起步到巅峰,从巅峰到低谷,从低谷到崛起,从崛起再到巅峰,张蓉芳、梁艳、冯坤、赵蕊蕊、惠若琪、朱婷……输过赢过奋斗过,哭着笑着坚持着,30多年来,这支队伍用一次次的拼搏展现体育的本质,让人看到了不畏竞争、永不言败、执着坚持的精神魅力。
今天,我们正需要重新叫响“女排精神”。从个人看,有机会、有舞台,但也只有一步步地往前走,才能收获梦想;从国家看,发展不易,前行维艰,中流击水之时,更需要鼓起精神、振奋意志。无论我们走了多远,无论我们怎样改变,那种理想主义不能丢,那种创造历史的精气神不能变。正因此,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赞美这精神、弘扬这精神,因为只有有了宝贵的“精神力”,才能写下更灿烂的诗篇。
没有一场胜利可以唾手而得,没有一个冠军无需风雨洗礼,恰如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而是会“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但是,挫折中前行、不磨灭初心,未来再远、梦想再大,也终将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