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好记者讲好故事节目观后感优秀范本(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1年11月7日,第八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10位优秀记者讲述了他们的采访经历和故事,为第二十二个中国记者节献礼为了大家学习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好记者讲好故事节目观后感优秀范文内容,以供参考,一起来看看!
好记者讲好故事节目观后感1
“探访真相的脚步,追逐时光的身影,挥洒汗水的青春。”这一次如约而至的中国记者节特别节目让我久久不能平静,让我打心底地敬佩记者这一职业。作为时期的见证者和记录者,他们用手中的笔、麦克风和镜头,传播每种声音,发掘每个真相,替百姓发声,宣扬党的意志,同时也记录着这个时期的进步。
我敬佩那一个个坚守岗位,不辞辛苦的记者,用千万个日昼夜夜,给百姓带来一个个报导,一个个故事,让大众能听见来自大江南北的声音。在危险中记录着战争的面貌,刘万利在生死中砥砺前行,支持他的,是责任和一颗爱国的心。他为国家自豪,在他心里最深处,是一面国旗;在军队中陪伴解放军,记录军人的艰辛,感悟英雄的含义,杜娟在人民军队中传播他们的故事,感染着我们每位,燃起我们心潮澎湃的情怀;见证着“一带一路”的兴起的李承泽,一路播报,一路收获,一路前行;看到榆林治沙造林成功的郝冲,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在推动绿色发展的路上传播着属于这里的声音。
还有很多很多的故事……
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2017年4月在淄博产生的故事,一个孩子掉入10米多的枯井,通过网络直播,让大众的心连在一起。由于发掘机不够,用网络将消息分散,半小时转发量超百万,成功地让21台发掘机同时工作终究救济成功。这一次事件,是融媒体报导的实践,也是其优势的最好利用案例。利用不同的载体进行传播,用创新报导方式推动救济成功,让无数的观众在线见证一个新闻的产生。我由衷地为自己选择了这样一个专业而感到自豪,也是这时候才明白,我们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优势和意义所在,肩负责任,与大众同行,观众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
对新闻记者来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我们的座右铭;对全国观众来讲,大国故事,能给予我们气力;作为广大网友,凡人小事才能感动人心,最珍贵的是真诚。心中有信仰,笔端有气力,我们每个记者都要有自己的价值方向,要有坚定党的信心,讲好中国故事,记录伟大时期,用笔尖刻下每个瞬间,用镜头见证每场剧变。
牢记使命,讲好中国故事,是每位记者的使命。
好记者讲好故事节目观后感2
周四下午,我们集体观看了“好记者讲好故事”的视频,受益很多。我深知,要做一位好记者就要为实现中国梦传递。一位好记者不光要讲好故事,还有恪守职业操守,进一步增强社会学责任感。在视频中,这些记者们通过照片和演讲的情势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故事震动心灵,演讲引发共鸣,大家为而热血沸腾,为捍卫共同的价值观而百感交集,为记录这伟大的的时期而心潮澎湃。
《好记者讲好故事》每位记者所亲历的故事,感人、亲切而有生动。每个朴实无华的故事,犹如都化作了一束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们的心房。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泽仁拉姆记者所讲述的卓嘎和央宗一家的故事。两代人五十年如一日,坚持守护着脚下这片边疆国土,不畏惧大自然的狂风暴雪,也不畏惧邻国印度人的恐吓,乃至连家里至亲的遇难也没有令他们畏缩。半个多世纪的坚守完善诠释了“中国,一点都不能少!”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短短八字,直抵人心,这凝聚的既是卓嘎和央宗一家坚守玉麦的决心气力,更是这两代人浓厚的爱国情怀。虽然玉麦位于极寒的青藏高原上,但我从一家人的坚守中感遭到了无尽的温暖,也感遭到了是我们的国旗、国家、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气力,共同建构起我们安全而美丽的中国。
除此以外,记者崔真真所讲述的她本人作为一位新闻主播,在融媒体中心发展下转型为一线记者的故事也让我深受震动。高跟鞋、运动鞋、雨鞋三双鞋见证了她职业转型的所走的道路。她从无知、迷茫,到踉踉蹡跄地摸索到融媒体改革,到最后感遭到了媒体融会的气力,走到演播室之外的世界,成功转型成为一位一线记者。而我作为一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也深知媒体融会的艰巨,但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媒体人应对困难时的那份坚持,面对变化时的那份冷静,在媒体融会发展的时期,我们更应当接受磨练,满怀希望地迎接未来。
通过凝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新闻热忱,看到了甚么是新闻人的坚守和责任,让我反思这个时期的新闻意义,给了我继续走下去的信心和勇气。讲好故事即便鼓励他人,也是教育自己。作为一位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具有伟大的新闻传播理想,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心,坚定了做一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记者的寻求。今后更会脚踏实地,发现越愈来愈多的中国好人,发掘愈来愈多的中国好故事,讲述愈来愈多的中国好梦想。
好记者讲好故事节目观后感3
我来自雪域高原,在西藏已工作4年多了。今天,我要讲的故事,都跟路有关,难度系数非常高,是真正的天路。
第一条路是位于西藏东南部的墨脱路。它的难度系数高,是因为很多路段是悬挂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绝壁上的。墨脱公路直到2013年10月,在中国三代交通人的努力下才建成。而之前,很多人去墨脱县不得不徒步翻越两座大雪山,甚至长眠在那里。
这几年,中央电视台持续推出《走进墨脱》报道,我也是三进墨脱。最特别的一次,是去年10月到墨脱县最偏远、也是唯一一个还需要溜索过江的岗玉村。那条溜索有200米长,下面是湍急的江水,我还有点恐高,幸好之前喝了一碗当地村民的鸡爪谷酒,壮了壮胆。
第一次绑在溜索上时,我听到自己的心跳,起码飙到了120,非常恐慌,不得不撤下来。我的搭档扎旺说:“陈姐,要不你别去了,我去拍回来。”我当时就急了,徒步八公里都走到了岸边,怎么能不去呢?记者又怎么能不到现场呢?结果,又第二次绑了上去。滑过对岸,村民们说,我们是第一个到村里采访的媒体记者。
好消息是,就在今年7月,岗玉桥建成了,以后再也不用过溜索了,村里的玉米终于可以卖出去了。
在岗玉村,我路遇一对四五岁的姐妹,她们只有一双鞋,一人一只,山路很磨脚!其实,我的女儿比她们大不了多少,现在重庆读小学,全靠我的父母带着,聚少离多。女儿让我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西藏的孩子们。我们推动了西藏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免费救治方案”的出台,还正在帮助更多盲童获得学龄前教育的机会。生命总有另一扇门打开,好记者就是那开门的人!
另一个故事,是一段特别的巡诊路。我有一个好朋友叫洛松,是昌都地区边坝县沙丁乡的乡村医生,从医20年,是全国十佳最美乡村医生。
2012年冬天,我们跟随洛松在怒江峡谷里巡诊,整整走了5天,差点没回得来。因为这5天,我们的体力消耗很大,很多山路坡度到了70度。路上,吃的是一种当地叫“圆根”的白萝卜,拌点辣椒。当我们终于走到这座5200多米的雪山脚下时,我实在支撑不住,瘫倒在雪地上。同事扎旺,身体特别棒的藏族小伙,也累得不行,抓起雪就吃。我躺在雪地里,心想如果能睡一觉,真是太幸福了。可红军战士不就是这样躺在雪地里休息一下,就永远站不起来了吗!
风雪中,洛松给了我10颗丹参滴丸和两瓶葡萄糖液,在大家的帮助下,我拉着马尾巴爬上了山。山顶上,洛松拉着我的手哭道:“陈姐,这条路以前没人走过,别人也不了解我是怎么走过来的,只有你了解,因为你走了。但是我希望你以后别再走了,这条路太难了。”
今年9月29日,洛松被评为“全国民族先进个人”。我在微信里含泪回了一段话:这一路走来,终见你结出硕果!我们一直都在努力走着自己的路,不要犹豫,不要怀疑,不要放弃!因为我们的报道,西藏全区乡村医生的待遇提高了。
前几天,我回重庆看望了年迈的父母,爸爸说,“你不要再爬珠峰了。”当时,我没有回答。现在,我想借助电视机对爸爸说一声:“对不起,爸爸!只要需要,这条路,女儿还是要走下去。”
好记者讲好故事节目观后感4
今天,我要讲的是我的一段采访故事,是发生在一位普普通通农村妇女身上的真实故事。
她叫赵小参,今年62岁。32年前,赵小参的公公婆婆两个月内相继离世,撇下最大17岁、最小才6岁的3个婆弟和两个婆妹,看着孤苦无依的弟弟妹妹们,赵小参发誓说,就是拉棍要饭也一定要把他们拉扯成人。家里没钱,赵小参就挨家挨户去借;家里没房,赵小参就和丈夫想尽办法把生产队里3间没上瓦的仓库修缮后给弟弟妹妹们置办了一个新家;缺衣少食,她就节衣缩食,拖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加班加点,为全家老小做饭洗衣、缝缝补补。
就这样,赵小参为了这个大家庭不停地操劳着,弟妹们长大之后,赵小参先后把俩婆妹风风光光地嫁了出去,又帮助二弟三弟建了新房,甚至用自己儿子的宅基地为四弟盖了房子。常年的辛苦劳作和体力透支,她又患上了食道癌。
太多太多的牵挂让赵小参不能撒手,坚强的信念支撑着赵小参与病魔搏斗。丈夫从亲朋好友那里借来2万多元,她到医院做了3次手术,抽掉了两根肋骨,截下了25厘米长的食管,在5年的持续化疗后,她竟奇迹般地康复了。
疾病和困窘没有难倒赵小参,二弟媳突发疾病离世,她又毅然收养了两个侄子。30年来,她家欠下了5万多元的外债。作为家里的大嫂、大娘,一个“大”字就是她沉甸甸的责任,她拒绝了弟妹们帮助还款的请求,拖着虚弱的身躯辗转几个大城市打工,终于在2013年底还清了欠账。
当天,从赵小参家采访归来之后,带着感动,我饱含热泪连夜写出了《平舆大地嫂子颂》的新闻通讯,先后被《舆乡风》、《驻马店日报》、《河南日报》刊登。
今年6月底,我参加了“河南省道德模范在身边”基层巡演活动,历时一个多月,共宣讲40多场,把赵小参的事迹传遍了中原大地。在聆听了赵小参的感人事迹后,无数人被感动了。在开封宣讲的那天,赵小参也来到了现场,活动结束后,许许多多的乡亲走上前去和她握手拥抱。
日前,赵小参成功当选为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她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圆梦中国·德耀中华》授奖仪式。载誉归来,省委书记郭庚茂在接见她时特意向她竖起了大拇指。
好记者讲好故事节目观后感5
我是新疆人,在新疆出生、长大,新疆是我的家乡。
第一次去内地,很多人问我:“你们是不是住在蒙古包?是不是每天都会骑着毛驴或者骆驼?你应该特别会动脖子吧?”说实话,我还真不会。
第二次去内地,有个和我差不多年龄的女孩问,是新疆人吗?我说是,她紧接着说:“哇,好恐怖啊!”我当时真不知道该怎么接她的话。
新疆,到底怎么了?那一份人们眼中熟悉的向往哪里去了?为什么多了这些陌生的疑惑和距离呢?
大学毕业,我成为一名出镜记者,手中有了话筒和笔。我不知道是否能够回答大伙对新疆的疑惑,但我知道自己所采访的每一个新疆人,能够告诉大家,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新疆人。
周丽娜,48岁,东北人,村民们亲切地叫她周大姐,她还有一个特别响亮的维吾尔族名字,古兰丹姆。
20年前,周老师还是个年轻姑娘,她在沈阳认识了在当地卖羊肉串的新疆小伙乃斯如拉。一场关于羊肉串的爱情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周大姐跟随乃斯如拉大哥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乡卡依拉克村,全村2700多人都是维吾尔族,只有周老师一人是汉族。村里的孩子们几乎不会说汉语,她也就成了当地的一名乡村女老师。我问大姐:“以后会不会回东北?”大姐只是简单地说:“我早已是一名新疆人了。”
同胞们,你们爱的,也是我们爱的,你们恨的,我们同样恨!
说到新疆,说到新疆的记者所从事的工作,不得不说说反恐维稳报道;说到反恐,又总是不得不直面鲜血和泪水,而在这背后,我看到的是坚强,是信念。
2013年4月23日,巴楚县色力布亚镇发生严重暴力恐怖案件,我们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采访。在当地,我见到了一位79岁的老父亲,老人家坐在家中的院落里,头上缠着白布,眼神笃定,沉默不语。就在23号早晨,他与女儿说好中午在亲戚的婚礼上见面,但他并没有等到女儿。因为在案件处置中,15名公安民警、协警和社区干部英勇牺牲。他的女儿就是其中一名社区干部。约定的婚礼地点离案发现场只有200多米。他总觉得女儿没有离开,一会儿就会推门进来。
采访中,悲伤的老人始终挺直着脊梁,没有掉一滴眼泪,他的坚强,他的尊严,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位老人叫买买提·卡德尔,女儿叫月热古丽·买买提,他们都是新疆人。
协警努尔买买提牺牲了。他的哥哥与我相对而坐,沉默中把手里的矿泉水瓶快拧成了麻花。他说:“我恨暴恐分子,我也想当协警,去抓他们。”
民警海力力·吉力力因为和暴恐分子搏斗,头部和背部多处是刀伤,他告诉我:“我要赶紧好起来,我要回去,回去完成牺牲战友未完成的事业。”
这个夏天,我还见证了墨玉县万人围捕暴恐分子的场景,在千万群众的大围捕中,暴恐分子如过街老鼠一样一个个落入法网。
是啊,你爱的,就是我爱的,你恨的,也是我恨的,因为我们是同胞!对于暴恐分子,新疆人是最直接的受害者,没有谁比新疆人更恨他们。什么才是真实的新疆?才是真正的新疆人呢?就像我采访的他们——当代雷锋庄仕华、《中国好声音》帕尔哈提、《中国好舞蹈》古丽米娜、“中国十大最美村官”刘国忠、草根慈善家阿里木、切糕王子阿迪力·买买提吐热……
我讲述的是新疆人的故事,是他们教会我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记者。同胞们,朋友们,去吧,去新疆看看,去跟顶天立地的新疆娃娃交交朋友。到那个时候,别忘了回过头再大声说一句:这,就是新疆人!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2021好记者讲好故事节目观后感优秀范文全部内容,阅读了这么多,我想你一定收获了很多。如果想要获取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推荐访问:观后感 范本 讲好 好记者讲好故事节目观后感优秀范本 2022好记者讲好故事节目观后感优秀范文 2022好记者讲好故事文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