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阿炳观后感1 一集不落的看完了电视连续剧《瞎子阿炳》,心里充满了对阿炳的同情、赞叹和惋惜。同情他的坎坷遭遇;赞叹他的才华出众;惋惜是对他创作了许多曲子却只留下了六首。故事情节悲伤感人,感染了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阿炳观后感,菁选2篇,供大家参考。
电影阿炳观后感1
一集不落的看完了电视连续剧《瞎子阿炳》,心里充满了对阿炳的同情、赞叹和惋惜。同情他的坎坷遭遇;赞叹他的才华出众;惋惜是对他创作了许多曲子却只留下了六首。故事情节悲伤感人,感染了自己。情不自禁的写出自己的一些感受。
说起来,阿炳也实在是不幸,刚一出生就面临着被扼杀的危险(私生子),好象预示着这一生都不顺利,是父亲虎口余生的把他安全抱出。
光阴荏苒,一晃阿炳已8岁了,被称作师傅的父亲从乡下接回雷公殿做小道士。教他拉二胡,弹琵琶,敲鼓,师傅认真教徒弟用心学,19岁阿炳便成了无锡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得琴艺方面的“小辈英雄”。“小辈英雄”的得来也真是不易,十几年如一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流过多少汗。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可阿炳的人生有着太多的苦难,在阿炳经历了恋人梦珠被-迫嫁人、父亲去世、雷公殿被封等一系列悲伤事件后,眼睛瞎了。从此,阿炳的生活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成了一个贫困潦倒的流浪人。但却始终没忘记自己的二胡,不论是高兴还是悲伤常常弹奏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人间的沧桑、命运的不公也许是阿炳常拉忧郁曲子的原因之一吧。从此,阿炳凭着拉二胡、弹琵琶来维持生活。路遇不*还狭义相为,帮助落难得人。也正是因为有着一颗正直善良的心才得到萍水相逢的彩娣的侍侯和相伴。阿炳每天上街卖艺——不光为了生活,最主要原因是忠爱二胡艺术,一拉二胡一切烦恼便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只有那婉转悠扬如醉如痴的美妙琴声。。。。。。这样,便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琴艺。也因此得到了音乐学院杨荫浏教授的赞叹,真是知音难觅啊,杨先生对他说有机会给他把谱记下来,阿炳喜出望外,便天天等夜夜盼。但事与愿违,社会的黑暗、兵荒马乱,生活贫困,阿炳不仅没等来杨先生还失去了二胡,这不亚于夺去了他的生命。阿炳整天精神恍惚,心神不定,一下子就老了许多。
雄鸡一唱天下白,旧社会使他失去了二胡,新社会又失而复得,杨先生也为他录了音记了谱,此曲只应天上有是对《二泉映月》的赞叹,再次拥有那琴弦声使阿炳的灵魂都为之一颤,融入在生命里,阿炳简直是为了二胡而生,他对爱是如此细腻、温情而深切,他内心存在着怜悯和大痛,一切都化成了联翩而至、跳跃闪烁的意象,散发出悠长的醇香,难怪小泽征尔要跪下来听。老子曰:“上善若水”。阿炳也被尊称为华彦均先生。除了《二泉映月》还录下了《大浪淘沙》、《昭君出塞》。。。。。。等六首中外闻名的曲子,也了却了他的一件心事。
活着知音难觅,死后知音遍天下,人们都陶醉沉浸在他的琴弦声里。。。。。。
阿炳经历了悲泪离愁和人间的沧桑,这磨难多端的人生使他创作了许多曲子,用生命悟出来的音乐感人至深,久远流传。这位有才华的民间艺术家为世人所传颂,这位艺术家也为世人所铭记,为我国的音乐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保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电影阿炳观后感2
阿炳的苦难一生,是在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中度过的。无锡*后,他这个小小的身影才被人们发现,但他经历的太多太多了。
夏天,骄阳似火,街上没有几个人,太阳把大地晒得象要冒烟一样,阿炳找了一个地方坐下来,手中的二胡发出了优美动听的音乐,似乎世界对他没有什么不公*,他没有做任何乞讨的动作,显得很有自尊。
秋天,应该是丰收的季节,但在内战时期,“丰收”这个词对于人民来说显得不那么真实。阿炳很伤心,他在发烧,浑身发抖,但他还是强打起精神来。当他正准备拉二胡时,一辆卖水果的单轮车横撞了过来,苹果落了一地,阿炳虚弱的身体倒下了,但他马上爬了起来,又开始了演奏。
冬天,风呜呜地吹着,阿炳穿着单薄的破衣服在街头拉二胡,手指有些不听使唤,但他鼓励着自己拉出好听的音乐,只要再坚持几天,自己就能赚来一件棉衣穿了。
阿炳想,冬天来了,春天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