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规章制度 > 正文

【民政制度】关于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

时间:2023-05-23 08:35:06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的作用,解决城乡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全面建立、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政制度】关于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供大家参考。

【民政制度】关于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



关于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的作用,解决城乡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全面建立、实施临时性救助制度的工作部署,按照《抚顺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抚政办发〔201542号)要求,经区政府同意,现就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救急解难原则。解决城乡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及时帮助困难群众摆脱临时困境。

(二)坚持全面覆盖原则。凡符合临时救助条件的家庭和个人都要实施救助,做到应救尽救。

(三)坚持适度救助原则。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立足保基本,合理确定临时救助标准,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四)坚持统筹实施原则。加强各项救助、保障制度的衔接配合,政府救助、社会帮扶、家庭自救有机结合。

(五)坚持公开公正原则。做到政策公开、过程透明、结果公正。

二、救助对象范围

临时救助作为一项兜底线的救助制度,其对象范围覆盖全体有“急难”的群众。临时救助对象分为家庭对象和个人对象,包括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者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

(一)临时救助家庭对象

临时救助的家庭对象主要为本区户籍或在本区常住,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家庭:

1.因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或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等原因造成家庭财产重大损失,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依靠自身能力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

2.因生活必需支出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依靠自身能力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低保(低保边缘户)家庭。

3.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的家庭。

(二)临时救助个人对象

临时救助的个人对象为遭遇火灾、交通事故、突发重大疾病等原因,暂时无法得到家庭支持,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困难群众。其中,符合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条件的个人对象,由区民政局引导协助至市救助管理机构按有关规定提供临时食宿、疾病救治、协助返回等救助。

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需要开展紧急转移安置和基本生活救助,以及属于疾病应急救助范围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三、救助标准

临时救助标准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根据救助对象的困难类型、困难程度、当地其他救助制度保障水平等因素,提出救助建议,确定救助金额,报区民政局审批。

一般情况下,可参照以下救助标准:

(一)家庭成员中有人患危重疾病,在扣除各种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报销部分和其他社会帮困救助资金后,因个人负担的医疗费数额较大,直接导致家庭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的,视家庭生活困难程度,在500元—3000元范围内给予适当救助;  

(二)家庭成员中有人遭遇交通事故等人身意外伤害,在扣除各种赔偿、保险、救助等资金后,个人负担仍然较重,导致家庭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的,视家庭生活困难程度,在 500元—3000元范围内给予适当救助;

(三)因火灾等突发性意外事件,造成家庭财产重大损失,导致家庭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的,视家庭生活困难程度,在500元—3000元范围内给予适当救助;  

(四)经国家正规考试录取的中、高等院校学生,因家庭无力负担其学费,视家庭生活困难程度,在500元—2000元范围内给予适当救助;

(五)刑满释放人员在出狱后因暂未就业造成生活困难的,按照现行低保标准给予3个月的临时生活救助。

(六)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的家庭,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救助。

四、救助方式

发放救助金。临时救助应以发放救助金为主。救助金应在批准后及时发放到救助对象手中;情况特别紧急的,可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先行垫付。要完备发放手续,确保救助金足额、及时发放。

五、救助申请审批程序

(一)申请受理

依申请受理。困难对象本人或依法委托他人(公民、法人、组织)向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临时救助申请。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于具有本区户籍或在本区常住的应当直接受理。

申请临时救助应提供的材料。申请临时救助,应按规定填写临时救助申请审批表,并提交身份、户籍、家庭经济状况、刚性支出情况、急难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所提供的材料不完备时,应一次性告知需补齐的材料,因情况紧急无法在申请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可先行受理。申请人以同一理由重复申请临时救助,无正当理由的,不予受理。

主动发现受理。村(居)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发现或者接到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公民个人报告救助线索后,应主动核查情况,对符合临时救助条件的,应协助其申请救助。公安、城管等部门在执法中发现身处困境的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失去主动求助能力的危重病人等,应主动采取必要解救措施,帮助其脱离困境。

(二)审核审批

临时救助实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区民政局审批并视困难对象所遇困难的紧急程度采取一般程序和紧急程序。

1.一般程序。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在村(居)民委员会协助下,通过实地调查、信函索证、信息核对等方式,对临时救助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人口状况、遭遇困难类型等情况进行逐一调查核实,视情况组织民主评议,提出审核意见,并在申请人所居住的村(居)民委员会公示后,报区民政局审批。区民政局要根据审核意见及时作出批准或不批准临时救助决定。临时救助审核审批时间一般应不超过10个工作日,信函索证、信息核对等核查所需时间除外。

500元以下(含500元)的临时救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可以直接审批,报区民政局备案。500以上3000元以下(含3000元)的临时救助,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建议,由区民政局审批。对3000元以上的临时救助,区民政局应提交顺城区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2.紧急程序。对于情况紧急、需立即采取措施以防止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或无法改变的严重后果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根据审核权限,报区民政局后先行救助。紧急情况解除后,应按一般程序规定补齐相关审核审批手续。

六、资金管理

(一)资金使用管理。临时救助资金的使用、管理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不得以任何形式挤占、截留、滞留、挪用,不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临时救助资金有结余的可结转下年度临时救助专项使用。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建立健全临时救助档案、资金、帐目管理和信息化管理制度;要公开临时救助政策和受理、审核、审批程序,设立监督电话,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二)资金监督管理。区民政、财政、审计、监察部门要完善临时救助责任追究制度,要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对责任不落实,互相推诿,处置不及时、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纪严肃追究责任。对采取虚报、隐瞒等手段骗取临时救助金的,追回救助金并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区财政、审计、监察部门要加强对临时救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挤占、挪用、套取等违纪违法现象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民政部门要切实履行主管部门的职责,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财政部门要加强资金保障,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其他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积极配合,形成合力。

(二)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建立健全受理、分办、转办、结果反馈等工作流程,实现一个窗口服务困难群众。完善社会救助信息共享机制,实现民政与卫生计生、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信息共享。

(三)加强基层力量。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根据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要求,充实和加强社会救助管理机构工作力量,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负。加强经费保障。要根据临时救助工作量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救助所需工作经费额度,并列入财政预算,纳入社会救助工作经费统筹安排。

(四)强化监督管理。一要强化责任落实。按照“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工作要求,建立完善临时救助各业务环节全流程责任体系,目标明确,责任到人,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二要强化工作监督。民政、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检查;财政、审计、监察部门要加强对临时救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三要强化责任追究。健全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对责任不落实、相互推诿、处置不及时等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纪严肃追究责任。

区民政局、财政局要加强对本通知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向区政府报告,区政府适时组织专项督查。

推荐访问:制度 救助 民政 【民政制度】关于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