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讲话稿 > 正文

在全州旅游发展大会上讲话(全文完整)

时间:2023-04-11 08:3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全州旅游发展大会上讲话(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在全州旅游发展大会上讲话(全文完整)

同志们:

近两年来,我们牢牢把握“五大发展”理念,高扬生态甘南的旗帜,开启绿色崛起的梦想,把转型发展作为守住青山绿水、呵护蓝天白云、建设美丽家园的长远之计来付诸实践,把旅游产业作为后发超赶、转型升级、富民兴州的战略举措来厚植培育,走出去强化集化宣传推介、走进来美化亮化城乡环境,举全州之力打造和谐繁荣幸福美丽新甘南,昔日徘徊不前、封闭落后的景象渐行远去,当今美丽迷人、开放进取的崭新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越来越焕发出绚丽多彩的光芒。我州先后被国际国内多家旅游权威机构评定为“让生命感受自由的世界50个户外天堂”、“梦幻之旅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全国各地、大江南北的人们纷至沓来、接踵而至,给高原大地增添了靓丽光彩和不凡魅力。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男儿血,英雄色。为我一呼,江海回荡。山寂寂,水殇殇。纵横奔突显锋芒。甘南确实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旅游,我们为甘南这一片山水叫好,也以拥有这样一片山水自豪,最近我们连续召开了三天会议,就是环境综合整治总结表彰暨现场观摩推进,会议的主题是抢占绿色崛起制高点,打造环境革命升级版。这一切所做的工作就是围绕旅游产业的发展营造环境,提振信心。然而我们在看到旅游产业蓬勃发展、迅猛崛起,大美甘南日新月异、脱胎换骨的同时,更要冷静、理性、客观看待繁荣背后的虚弱、强劲中的乏力、褒奖里的危机,进一步认清形势、总结经验、分析差距、弥补短板,全力突破基础设施、营销理念、服务水平、管理能力、人文环境等方面节点性、跨越性障碍,紧紧围绕“五大生态”建设,精准聚焦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以前瞻性、精细化的思维,聚力打造甘南旅游产业升级版、全力推动旅游发展进入新轨道。刚才,凌云州长作了很全面的讲话,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做了具体的指导和扎实的部署。田主任这次到甘南来对我们鼓舞很大,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点到的六个方面的建议、问题、要求,很有针对性,这是我们的缺点,也是短板,下来我们一定要抓好落实。这次我们的会议是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两个重点会议的鼓劲会和加油会,会议范围之广、规格之高、内容之丰富、任务之明确、目标之清晰,在这次会议中必须要体现。现在,我在这里讲几点意见和要求。

一、旅游业是推动甘南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必须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化认识

甘南虽然矗立于雪域高原,漫长的时间经受着严寒,但大自然格外眷恋,毫不吝惜的赐予了我们雄浑与壮美、粗狂与豪迈、神奇与多彩、宁静与质朴,使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能身临其境地触摸到高山的巍峨、感受到草原的博大。沧桑的历史变迁赋予了甘南厚重的文化积淀、淳朴的民俗民风、包容的气质胸怀,让世界频频点赞。集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神秘独特的宗教文化、异彩纷呈的人文底蕴、光辉灿烂的红色传承为一身的甘南在整个藏区乃至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我们摆脱落后、赶超发展、全面进步的最大优势,也是适应引领新常态、实现绿色崛起的根本动力,更是决胜全面小康、打造和谐繁荣幸福美丽新甘南的有效路径。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是国家层面送给甘南的大馅饼,能否成功创建,考验我们的认识、能力、水平和智慧。我们必须要把30多年来的景点模式转变成全域旅游模式,我总结了几句话,全域旅游是旅游发展战略的再定位,发展空间的再拓展,发展历程的再追溯,发展形势的再创新,发展模式的再塑造,是将区域整体归零,完成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实现景区景点未来一体化,处处是旅游环境,人人是旅游形象。我们必须要提高认识,甘南草原就是个大景区,合作市我们要按照景区来打造,城在景中、景在城中,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全域旅游做铺垫,一切都是为全域旅游夯基础,做保障。

第一,发展旅游是加速经济华丽转身的强劲动力。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甘南的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长期以来我州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一产过大、二产不强、三产偏小的问题非常突出,特别是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整个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较差。旅游业被称为“无烟产业”和“绿色产业”,兼具经济和社会功能,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先导产业,能够起到“一业兴、百业旺”牵引辐射作用。发展旅游与“五大发展”理念高度契合,是甘南抢抓机遇、赢得主动,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摆脱传统发展方式、实现底部突围的重大举措。我们要以旅游的发展壮大为契机,千方百计增加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动一产、二产优化升级,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使全州经济进入科学发展、转型跨越的快车道。

第二,发展旅游是推动供给对接改革的有力抓手。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期,正在从需求侧向供给侧发生转变,以消费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重组形成。旅游业作为综合性强、关联度大的现代服务业相应也发生深刻变化,已从少数人的奢侈行为发展成为大众消费。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国内游已超过40亿人次,相当于全国人口每年旅游3次,蕴藏着惊人的消费力。我们要顺应大众消费趋向,把旅游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对接消费需求的有效举措,作为经济发展的新业态、新动能来打造,作为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供给侧改革步伐,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

第三,发展旅游是实现生态绿色崛起的战略抉择。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各族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是甘南实现绿色崛起、决胜未来的最大法宝。发展旅游业是生产方式的根本性的变革,在推进旅游产业发展中大量的农牧业人口被解放出来,从事旅游经营活动,无力经营的生产性土地用于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生态,使山川更加秀美、江河更加清澈、大气更加清洁。同时,各行各业在旅游发展中增加了收入、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保护带来的丰厚红利,使生态保护形成普遍共识,爱护环境成为习惯自觉。

第四,发展旅游是攻克贫困最后堡垒的有效路径。综合分析我州农牧村贫困问题的根源,除了自然环境恶劣外,观念滞后、素质不高、缺乏技能是主要因素。长期以来,大部分农牧民群众主要从事“一亩三分地”的传统生产,不愿走出去,不愿从事其他行业,固守在贫瘠的土地上受穷,从根本上难以拔穷根.改穷貌。发展旅游业使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交通运输、农家乐服务、旅游商品开发等经营活动,不仅开辟了新的致富门路,而且其市场意识、经济意识、创业意识、服务意识全面提高,适应现代社会能力有效提升,改变面貌、脱贫致富的愿望和决心空前增强。

第五,发展旅游是筑牢社会长治久安的稳固基石。实现长治久安,民生是根本,发展是保证。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所有的社会矛盾根本上都是经济落后,发展滞后引起的,因贫生乱在甘南表现的更加突出。我们牢固树立“短期发展靠稳定、长期稳定靠发展”的理念,把旅游大发展作为惠民、利民、富民、安民的长远工程,我们把条件具备适宜旅游发展、矛盾多发、易发的区域纳入全州旅游发展规划,集中力`量优先投资建设,推动广大农牧民由游牧转向定居、由传统转向现代、由封闭向开放转变,从唯一依靠草山生活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走出草山,从事旅游为主第三产业,逐步摆脱资源的高度依赖,打破了多年来“为生存抢草山、为生活争资源”的恶性局面,把注意力引导到致富奔小康上来。

第六,发展旅游是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有力平台。旅游业是对外交流的桥梁、展示形象的窗口、传播文明的载体。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是经济水平、形象面貌、文明素质、开放程度的最直接体现。外界对甘南的认知和了解,人们对我州的第一印象,主要是通过旅游观光留下的。发展旅游业倒逼基础设施、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服务环境和法制环境全面改善,在交流交往交融中,使各族群众接受了新事物,改变了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墨守成规的老观念,树立了开放进取、开拓创新、包容多样的大理念,汇聚了信息流、资金流、服务流、人才流、商务流、文化流,形成了百舸争流、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七,发展旅游是打造幸福美丽甘南的重要载体。我们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就是要让各族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我们通过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建设,着力描绘一幅“城市赏心悦目、乡村美丽整洁、景区魅力无穷、道路通畅干净、河流清澈灵动”的和谐画卷,让各族人民在优美的环境、和谐的社会中安居乐业,让每一个人从中体会到幸福感和获得感。在促进旅游大发展中,我们全面整治城乡环境,不仅实现了山川大地、草原深处的干净整洁,而且呈现出自然美、心灵美、道德美、文化美的繁荣景象,让游客领略到生态风光的同时,充分感受到甘南经济发展、环境美化、社会进步、安定祥和、人民幸福的崭新变化。

第八,发展旅游是主动迈入现代文明的必经之路。文明是甘南的发展方向,也是各族人民的期盼所在。我州旅游业的迅猛崛起,游客的井喷式增长,不仅开拓了市场空间,带来了丰厚收益,保持了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而且现代文明新风破窗而入,带动了生产生活方式彻底变革,形象面貌焕然一新,思想观念巨大转变,社会发育加速成熟,精神文明普及传播,全民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加快推动了社会发展文明进程,实现了甘南从封闭到开放,从落后到先进,从愚昧到文明的革命性突破。

二、粗放性是制约旅游跨越发展的硬性障碍,必须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尽快破除

我们的环境很粗放,景点很粗放,管理很粗放,设计很粗放,硬件很粗放,软件也很粗放,这是甘南的基本州情。景区粗糙,管理粗放,道路破旧,设施陈旧,产品稀少,创意稀缺,基本上没有创意的东西,投资单一,体制不畅,游多购少,基本上没有产品,游多购少的问题十分突出,就是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空间越大,潜力越大,希望越大。我们必须要有这样一个认识,虽然目前已经呈现出了各行各业抓旅游,千军万马搞旅游,各族群众盼旅游、促旅游的喜人景象。但全州上下,关心旅游、支持旅游、发展旅游的空前热情还没有迸发出来。 “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服务”的窘境仍然没有改变。

一是思想观念放不开,设计谋划看不远。由于我们在旅游发展上起步晚、动作小、走得慢,在整体水平上与旅游发达地区有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表面上看是基础设施的差距、投入不足的差距,但从根本上讲是思想观念和顶层设计上的差距。集中表现在:思想不开放,认识不到位,眼界不开阔,没有把旅游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来把握,没有看到旅游产业未来的强劲优势和多元效应,没有树立起大旅游、大产业、大投入、大发展、大竞争的观念,没有对宏观政策深度研究,没有对潜在的机遇充分把握,没有对加快发展鼓足信心,使顶层设计不够科学、规划引导不够有力,部分建成运营旅游项目层次低、承载能力弱,不得不过几年推倒重建,使我们在旅游发展上一直徘徊往复、裹足不前,小脚姿态非常明显。在谋篇布局上全州缺乏“一盘棋”的思想,各景区景点基本上都是单打独斗,“散、小、弱”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没有真正形成聚合放大效应。

二是基础设施短半截,服务水平慢一拍。基础设施是旅游发展的第一要素。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州接待条件一直跟不上市场快速增长的需要,一直不能满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从硬件看,我州公路等级普遍较低、景区之间连接不畅、没有形成大旅游环线,特别是景区内断头路多、通达能力差的问题比较突出。主干道沿线和景区景点停车场、观景台、厕所、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较为短缺,以游客为中心的餐饮住宿、文化娱乐、消费购物等场所总量不足、层次较低。从软件看,服务水平低、服务能力弱的问题特别明显,尤其是旅游专业人才跟不上旅游发展的形势,规划策划、研发管理、宣传促销、配套服务等方面的专业团队几乎没有,大量专职、专业、有资质的导游服务人员更加缺乏,远远不能适应全州旅游业大发展、快发展的供给需要。

三是景区景点少文化,旅游产品缺创意。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离开文化就是魂不附体。当前,我州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还远远不够,一些景区建设不伦不类、不中不西,景区景点和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内涵,文化在旅游当中的比重不高,高品位资源、低层次开发的问题十分突出。客观地讲,我州旅游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产业化程度低,产业链条短,牵引拉动作用弱。另外旅游产品总量少、开发慢,特色不浓、吸引力不强、市场占有率不高,使游客在我州“游多购少”,消费不足,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没有充分释放出来,资源优势还没有真正转化为竞争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四是投资主体太单一,市场运作能力弱。资金投入是旅游发展有力保障,投入不足是影响旅游发展的最大瓶颈。长期以来,国家和省上对旅游投资项目少,资金小,政策性的支持较为短缺。当前景区建设主要靠地方吃紧的财政来筹措,这些有限的资金对快速发展的旅游业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只能小修小补、小打小闹,难有大的作为,这种局面一直困扰着旅游业的跨越发展。加之旅游业本身投入成本高、风险大、回收慢,使社会资本难进入,贷款融资不顺畅,正是由于受投入不足的影响和制约,目前我州还有相当一些景区景点仍处于低水平开发阶段。

五是管理体制不顺畅,资源开发层次低。大景区建设是整合旅游资源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旅游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州一些景区景点管理体制不顺、隶属关系不明,使管理上各自为政,投入上彼此观望,宣传上互相等待,利益上争夺扯皮,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内耗,直接影响了大旅游的规划、大资源的开发、大景区的打造、大环线的联通、大宣传的合力,严重制约着全州旅游业的长足发展。

六是品牌宣传声音小,客源拓展渠道窄。靓丽的品牌是旅游形象的“高颜值”,也是对外宣传的“大招牌”。尽管我们在宣传方面创新思路、精心策划,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发声太小、震撼不够、冲击不强。特别是在活化甘南元素、讲好甘南故事、传播甘南声音、做好甘南文章方面创意不新、策划不够、影响不广,还没完全释放“九色香巴拉”的品牌效应,还没真正展现出甘南文化的魅力和自信。

三、大理念是引领旅游繁荣发展的根本遵循,必须用一步见底的认识全面谋划

理念是思路的源头、决策的支点、行动的起点、发展的亮点、人民的福点。五大发展理念是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高标杆,是集中智慧、汇聚资源的牵引力,要以新的理念指导旅游事业大发展,以新的思路描绘旅游发展大蓝图,以新的路径涂抹旅游画卷大底色。一是用崇尚创新来开辟旅游发展新天地。创新是旅游发展的不竭动力,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就没有活力。从新技术、新空间、新业态到新模式、新管理、新服务,无不依赖于创新。要着眼于旅游发展新常态,把顶层设计和基层建设结合起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规划创新、产品创新、宣传创新、营销创新,要把握甘南处在“冬季”和“大约在冬季”的季节性特征,以及“高原”和“大约在高原”的地理性特征,要用逆向思维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把不利转化为有利,把被动转化为主动,大力推动冬春季旅游闪亮登台。没有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手段,创建就是一句空话,繁荣就是一部神话。抓旅游首位产业的过程中,其实是不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过程,认识不统一,思想不统一,在甘南,就会影响工作,导致举步不前。现在,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天时、地利、人和全部聚合,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们就要有这样的认识和定位,也要有这样的雄心和壮志。

二是用注重协调来聚拢旅游发展新要素。协调是旅游业发展的本质特征。把全域旅游作为推动协调发展的主攻方向,调动部门、行业、社会、企业共建共赢,推动旅游供给、区域、城乡、要素互相平衡,引导景观游、文化游、民俗游、体验游同步推进,做好“旅游+”的大文章,加快食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等各大要素的深度融合。特别是要认识到旅游的本质就是对异质文化的体验,着力把游客从景区引流到全域,让游客与居民有更多的互动,与当地风土人情有更多的感应,实现游客、农牧民、市场三个主体都满意。三是用倡导绿色来担当旅游发展新重任。绿色是旅游发展的坚实基础,旅游业本身就是以生态、文化为依托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没有绿色旅游就失去底色。要把绿色理念贯穿到规划设计、开发建设、经营服务、宣传营销的各个环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环境美丽、低碳发展、生态良好的绿色产业。始终坚守绿色生态红线,对赖以生存的草原森林、河流湖泊、冰雪湿地等宝贵资源要科学有序开发,进一步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降低了生态保护的压力,使旅游发展与生态建设相得益彰、良性互动,既能守住青山绿水,又能赚来金山银山。四是用厚植开放来拓展旅游发展新空间。开放是旅游业发展的前置条件,旅游业的开放开发为区域整体发展聚集人气、汇集财气、拓展空间、催生机遇。目前甘南的客源市场的主体在附近几个省份,还完全没打开沿海市场,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气魄,更加深远的眼光,更加宽广的胸怀,更加新颖的渠道,深入实施“互联网+旅游”工程,加速推动“智慧旅游”建设步伐,扩大开放范围,实现互利共赢、多元平衡的旅游开放新格局。五是用推进共享来催生旅游发展新动能。共享是旅游业发展的出发地,也是归宿点。在旅游项目设计开发中,把解决群众就业需求、扶持贫困户参与、公共服务从城市到乡村延伸作为硬性要求、这将进一步加快脱贫步伐、让群众充分享受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
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关心旅游、支持旅游、参与旅游的热情,形成助推旅游的强大合力;
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珍惜发展环境、人文环境、法治环境的自觉,使甘南更具亲和力和吸引力。

四、精准化是打造旅游全新版本的有效举措,必须靠坚韧不拔的毅力攻坚克难

当前甘南旅游产业发展已进入后发赶超、洼地崛起的快车道,今年旅游人数首次突破1千万,收入超过40个亿,已占地方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我们在为之欢呼鼓舞,为之喝彩欣喜的同时,决不可孤芳自赏、满足陶醉。在这个节骨眼上,如果没有战略眼光、没有危机意识,在现有的基础环境、设施条件、服务水平上原地踏步、裹足不前,游客进一步增长后,负面效应就会浮出水面、逐步显现、发酵放大,以往的艰辛努力就会付之东流,功亏一篑,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就是一句空话。我们要精准聚焦州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五大生态”主攻方向,紧紧依托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这一个战略平台,冲出管卡,破除障碍、奋力突破千万人次关键节点,为甘南旅游开辟出更加广阔发展的空间。

一是要一步登天做规划。规划是龙头、是先导、是纲领,科学的规划本身就是财富、是资源、是生命力。甘南景区规划和建设管理,我总结三句话:规划三尺高,建设两尺深、管理一层薄,就是这样的关系。一丈的规划就只做三尺的规划,三尺规划的建设还没有按照三尺规划来做,管理层次又降低了。所以叫规划三尺高,建设两尺深、管理一层薄,这就是我们的现状,这就是我们的水平。编制甘南旅游发展规划,实质是对甘南的一次全面认识和深刻把握的过程,要牢固树立“规划科学是最大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忌讳”的理念,坚持高站位规划、大思路布局、差异化运作,立足当前、科学编制《甘南州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要跳出文化看文化、跳出旅游看旅游,充分把握甘南旅游文化独特鲜明的个性、与众不同的气质,适应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新趋势,要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战略思维,编制一套以全州规划为总纲、县市规划为框架、各专项规划为基础的全域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体系。按照“全州一盘棋、县县有精品”和“多规合一”的要求,把全域旅游总体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土地利用、城乡建设、道路交通、文物保护、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产业规划有机统一起来,打出“组合拳”、奏响“大合唱”,为旅游产业发展留下更多的空间。要把原生态保护、民俗文化传承贯穿到旅游规划的各个方面,细化到每个环节,坚决克服“下了臭棋不在意”的问题,实在开发不了的景区,就不要孤注一掷地破坏,尽可能多留遗产、少留遗憾、不留败笔。要坚持内外结合,认真吸取借鉴各地先进规划理念,实现“内脑”与“外脑”不断碰撞,擦出思想的火花,提高规划编制质量和水平,尽可能地避免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规划的生命在于执行,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严格规划管理,强化规划的执行和实施,坚决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确保将规划贯穿于项目建设、整体开发的全过程。

二是要一步到位建景区。大景区是全域旅游的摇篮和港湾 ,大景区是全域旅游的基础和支持,大景区是全域旅游的鸡汤和虫草,大景区是全域旅游的皇冠和佛殿,它的意义就这么重大,大景区是游客心情的放飞地,是游客心灵的安放地,是游客梦想的实现地,是游客生活的栖息地,是游客人生的跨越地,是游客岁月的记忆地,也是游客美好的憧憬地,所以必须要下决心,打造大景区,提升大景区。要坚持世界眼光、瞄准国际一流、紧跟时代潮流是实现旅游大发展、大升级、大跨越的先决条件。两个大景区是省上确定的20个大景区其中的两个,但是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没有几个像样的5A级景区支撑不起来,这是硬件,也是应势变化。所以我们在顶层设计上和景区建设上要抓住几个重点,把握几个原则。先重点后一般,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必须要坚持这样的原则。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全力而就。不四面出击、不贪大求全、不全面撒网,要小切口、鼓足气、用全力,一个拳头打出去,每一笔都见精彩。要坚持点上抓景区、线上抓景点、面上抓景色,做到高端化建点、精品化连线、一体化布局。以合作市为中心,以夏河拉卜楞和冶力关为半径的大景区2017年要迈出实质性的步伐,求得更大突破。大手笔做好美仁草原大景区建设这篇好文章,依托这里是全国仅存的九大泥滩型湿地的自然优势,合冶二级公路便捷的交通优势、合作市区的服务优势,景上造景、锦上添花,修建木栈道,建设观景台,使游客能够近距离无障碍地拥抱草原湿地、观赏日出日落、体验民族风情、品味藏乡文化,把辽阔的草原、蔚蓝的天空、成群的牛羊呈现给世人。景区建成后,要邀请中央、省内主流媒体走进草原实地考察,集中宣传,做到一鸣惊人,一炮打响。冶力关景区要与美仁草原景区联成一线,形成互动篇章。车巴沟旅游开发要与扎尕那景区打造形成姊妹篇章,打破县域条块分割,共同谋篇布局。要把合作市作为一个旅游大景区进行整体打造,下大力气推动美食街、旅游商品购物街、民俗文化体验街等特色街道建设,着力创建旅游文化名城。倾力打造黄河、洮河、大夏河、白龙江“三河一江”五彩风情线,重点建设土门关至郎木寺、合作至岷县西寨、郎木寺至两河口3条绿色旅游走廊和万亩油菜花观赏带,使甘南处处有美景,时时显魅力。坚持城乡建设和旅游发展互促互动,实现城景结合、城景一体,使全州每个县城和历史名镇都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三是一鸣惊人创品牌。品牌是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坚持打造富有本土化、特色化、体验化、情境化的品牌,使我州旅游更富内涵、更具风情、更加靓丽,更有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尽力把人留住,让游客在甘南的时间更长一些,消费更多一些。桑科草原和冶力关明年要给全省人民、全体游客精彩绽放,横空出世,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必须要有这样的决心、信心,没有这样的决心、信心,我们永远是亦步亦趋,跟着别人的路子走,永远在后面。冶力关镇是游客的集中地、集散地。冶力关的文化品味怎样提升。文化氛围怎样营造,文化产品怎样打造,事关冶力关大景区的生命和活力。要把冶力关夜景观打造起来,对农家乐进行全面的提升改造,体现冶力关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要把文化作为甘南最厚重的底色。旅游和文化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没有文化旅游就失去了魅力。甘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安多藏区文化核心区。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各族群众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要充分利用独具魅力的文化资源,对历史人物、历史文物、民族风俗、民间传说等文化内涵进行挖掘、整理和传播,讲全历史故事,讲奇神话传说,把优秀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业发展全过程,把甘南特色文化资源转化为优质旅游资源,多角度、全方位提升甘南品牌的传播力、提高文化旅游的附加值,让青藏之窗、户外天堂的独特魅力绽放耀眼光芒。要把生态当成最强大的支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州发展旅游业最突出的优势、最重要的本钱、最响亮的品牌。要紧紧围绕生态文明示范州建设,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对甘南的生态定位,按照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合理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努力提高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实现旅游产业发展的生态化,做到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把节会视为最宽广的舞台。要依托我州丰富多彩的资源禀赋,要按照“一县(市)一节会、一县(市)一赛事”的原则,精心设计震撼力大、吸引力强的各类节庆和体育赛事活动,高质量举办“第十八届中国•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香浪节”、“中国拔河公开赛暨洮州拔河节”、“格萨尔赛马大会暨格萨尔文化论坛”、“碌曲锅庄舞大赛”、“楹联文化暨民族风情旅游艺术节”、“迭部国际大力士中国公开赛暨安多地区则巴邀请赛”等特色节庆活动,持续展现甘南旅游的风采。

四是要一鼓作气美环境。环境是旅游发展的基础要素,环境好,才能人气旺,才会发展快。我们去年油菜花观赏带做了之后社会反响特别好,广受游客欢迎。去年我们把梯田全部换成花草,观赏的花草,不是简单的置换,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造和提升。要研究怎样成景,怎样建成 “大盆景”“大花园”,打造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旅游产品。环保是旅游的主色调,纵深推进 “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建设,实质上就是在做美青山绿水、妆点旅游形象。一个污水横流的、垃圾成堆的、大气污染的旅游全域环境是不符合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要求的,环保是全域旅游的清新剂,也是全域旅游的健康蓝,它是原生态,它是无价的,所以我们在景区建设过程,要把环保的理念深深的根植景区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每一个部位。我们要以“绿色环保新能源,清洁低碳新生活”为引领,着力加强旅游环境培育,大力倡导“人人都是旅游形象、事事关系旅游环境,处处要为旅游服务”的现代文明理念,充分激发调动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关心旅游、支持旅游、参与旅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推行景区、旅行社、酒店、导游、农家乐等行业服务标准,督促企业提高服务意识和质量,推行规范化服务。进一步完善旅游消费先行赔付制度,对旅游侵权违法行为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尽力把负面影响到最低限度。设卡收费、欺客宰客、欺行霸市是甘南旅游健康发展的一大硬伤,决不能听之任之,必须出重拳严厉打击,坚决铲除这种雁过拔毛、杀鸡取卵、只顾眼前利益的狭隘思想,使甘南旅游走向更加有序、更加规范的轨道。

五是一元多举求创新。创新是旅游发展的根本出路,要通过“旅游+”的手段,把旅游和不同产业业态进行创意组合,形成满足市场需求的有效供给。我们这些年所做的事情就是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甘南改革化的问题,供给是由人的需求来决定的,要研究人,一切围绕人来转,必须把自己置换到游客的身份上换位思考,研究游客需要什么,怎样让游客更舒服、更安逸、更舒畅,身心往更高更美的地方飞翔。道路沿线的环境生态修复,新建道路的环境治理修复,景点的打造要一并考虑。要大力发展观光农牧业,围绕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打造手工艺制作、采摘、耕作、放牧等民俗体验产品;
围绕山水风光、宗教寺庙,打造摄影、朝圣、修学、文艺创作等文化宗教体验产品,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展示甘南文化旅游的独特魅力。重点打造休闲度假、骑马巡游、探险科考、藏医药养生等个性体验产品。要借助大型体育赛事活动,积极开展户外运动旅游项目,开发汽车越野、低空飞行、滑冰滑雪、徒步穿越等旅游产品,使体育赛事活动成为一个个流动的景点。同时,要依托甘南民族歌舞、戏剧、服饰、饮食等原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唐卡、洮砚、藏医药以及藏毯、宗教用品、藏式帐篷等文化旅游产品。积极发展智慧旅游,确保重点景区、旅游城镇、宾馆饭店实现网络和WIFI全覆盖,搭建游客与目的地的信息桥梁。打造各具特色的自营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发展在线旅游社区、旅游购物、度假租赁等新业态,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协同发展。

六是要一步见底新乡村。我们打造首位产业、富民产业、就是通过旅游富民、实现脱贫。将来建设的1500个生态文明小康村就是镶嵌在甘南草原上的珍珠玛瑙,以这种模式建设把游客都吸附住,让他知道目的地在那,景区是那个点,真正让他落脚到生态文明,小康村,旅游村。乡村修不起来,全域旅游就是一句空话。老百姓富不起来,一切的打造都是纸上谈兵。要立足我州农牧村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浓郁的民族民俗风情,通过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做足做深“自然”和“人文”两篇大文章,做精做大“农家乐”“牧家乐”“藏家乐”“乡村旅馆”等乡村旅游品牌,做好做实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不断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建立分工合作,上下游衔接,农工商游有机结合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让广大农牧民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得到实惠,努力实现旅游增值和脱贫攻坚的“双赢”。要把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作为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平台、大力创建一批红色旅游型、生态体验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特色产业型生态文明小康村, 着力弥补甘南旅游“线长点少”的不足,努力使生态文明小康村成为闪耀在雪域高原上的漫天群星。

七是要一线贯通破瓶颈。交通是制约甘南发展的最大瓶颈,也是甘南思想陈旧、观念落后的最大制约。一路通、万事通,一路兴、百业新,明年合作到卓尼的高速必须开工。我们要坚持“连接景区、畅通环线、强化保障、提升服务”的基本思路,以构建公路、铁路、民航、水运等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目标,以科学规划为先导,抓住机遇、统筹谋划,着力加块州内与州外、州际与省际、景区与周边、景区与景区之间的交通建设步伐,推动形成公路、铁路与航空立体交错、快速快捷的现代化交通格局。要通过“面上联动、点上发力”的办法,把各县市的王牌景点连接起来,让景观道真正畅通起来,让全州旅游不再有死角盲点和断头区域,让游客无论走到哪里都有看点、都能消费,尽力拉长旅游产业链条。

八是要一点多面筹资金。我们搭建了个融资平台,但是我们要学会多条腿走路,来解决融资的问题。融资难题不破解,旅游业就不会得到大发展。要坚持“上争”、“外引”、“内聚”三管齐下,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资金为主体的投融资新体系,形成投资主化多元化、融资手段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投融资新机制,吸引各类资金投入甘南旅游开发建设。用足用好国家和省上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机遇,进一步加强衔接对接,争取有更多的旅游项目进入国家和省上的总盘子。积极开展银企对接,鼓励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的贷款融资,充分发挥金融杠杆撬动作用。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开发旅游资源、兴办旅游景点、经营旅游项目、参股旅游企业,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州县市持续完善旅游项目库,论证储备一批对当地发展具有带动和支撑作用的重点项目。完善旅游项目投资优惠政策,发挥文旅交建集团平台支撑作用,积极与州内外投融资机构建立金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各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对接,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大投融资力度。

九是要一心诚意聚人才。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以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以全面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为关键,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努力造就一支与甘南旅游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多层次、多门类的人才队伍,为推动全州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宣传甘南,推介甘南,人才很少,有能力有水平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打造大旅游,实现大发展,我去年讲过,我们的大景区,大森林、大湿地、大草原、大规划,打造大旅游,通过大旅游实现大发展,这么大的产业,突破到一千五百万的时候,游客蜂拥而至的时候是怎样的场景,但是我们还没有配套的人才队伍,我一直讲游客需要什么,旅游的导游队伍培养起来了没有,问题在哪,现在的问题是赶快做,尽快建立适合旅游发展的队伍。我们把这个队伍先组建起来,市场建立起来之前自己做,再进入市场。不然的话我们要横空出世、精彩绽放,从哪绽放去。游客来确实需要这样的中间的环节,这是旅游的要素之一,基本要素,这也是旅游的基本规律。一要鼓励支持重人才。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激励保障机制,做到用事业激励人,用待遇吸引人,用感情凝聚人,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不断涌现,努力开创我州旅游人才活力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二要广开渠道育人才。要把旅游人才培养纳入各级、各部门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举办专业知识培训、创新培训、岗位培训,不断为旅游人才“充电”。要整合利用各种培训资源,构建多层次、宽领域、全覆盖的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大力开展旅游从业人员知识技能培训,努力打造一支懂市场、善经营、会管理的旅游专业人才队伍。三是要不拘一格用人才。要充分发挥旅游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完善人才培训考核使用与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不断完善人才合理流动制度,最大限度地激发旅游人才的岗位责任感和创新活力,努力实现旅游人才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十是要一炮打响博美名。宣传营销是占领旅游市场制高点的关键。要牢固树立“一分资源、两分策划、三分打造、四分促销”的理念,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创造宣传产品,要研究怎样的宣传产品是有效的,怎样的产品是四两拨千斤的,成本少、品质好、营销大。借助三省五市州旅游联动发展机制,整合力量开展营销。继续做好赴北京、天津、上海、西安等全国一线城市的旅游宣传推介工作,在提升品牌形象的基础上,全面加强旅游目的地宣传和文化旅游产品营销,打通市场渠道,招徕更多游客。要坚持文艺巡演机制,旅游旺季在甘南大剧院轮番上阵各类文艺演出,做到“天天有演出、月月有活动,时时在升温”,为广大游客和干部群众提供丰盛的“文化大餐”。要在用好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户外广告等传统平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数字旅游、影视植入等技术,形成多渠道、高密度的宣传叠加效应。不断提升甘南藏区知名度,持续释放甘南旅游新风采,让“九色甘南香巴拉”的旅游品牌越唱越响。把甘南打造成全国独一无二、个性特点十分鲜明的旅游最佳旅游目的地。

五、聚合力是推进旅游长足发展的根本保障,必须把抓铁有痕的作风贯穿始终

同心同力、上下联动、左右协调,是实现旅游长远发展的有力支撑。率先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目标能不能实现,各项工作任务能不能完成,关键在干部,核心在落实。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严密组织,积极推动,努力为全州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大跨越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要强化组织保障。工作落实得怎么样,“一把手”是关键。要全面推行旅游工作“一把手”工程,各级党政“一把手”必须切实担负起推进落实旅游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主动作为、全力支持,时刻把这项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努力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强大合力。要落实副地级以上领导干部包抓县市重点景区建设责任制,实行“点对点”、“一对一”包抓责任制。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以点促面、示范带动,帮助县市理思路、定措施、解难题,真正当好产业发展的“指导员”、改革创新的“协调员”、工作推进的“督导员”,确保州委、州政府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和各阶段性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要强化协调配合。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行业和产业,发展好旅游业不仅仅是旅游部门一家的事情,需要各个层面的协调配合。全州各级各部门都是旅游工作的主体,都是旅游工作的参与者、组织者,都有责任在发展旅游上献计出力、发挥作用,共同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各县市之间、同级各部门之间不能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谋事干事,要树立全局观念,把发展旅游经济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自觉在加快旅游业发展中找准位置,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对一些关联事项开展积极的协调、配合与攻坚,切实把各自的资源优势运用好,把各自的工作任务承担好,努力形成推动全州旅游业发展的整体合力。

三要强化措施办法。发展旅游任务艰巨繁重,工作量大面宽,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必须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抓好重点区域、优势资源的开发建设。按照“先易后难、先点后面、先硬件后软件、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结合近期、中期和远期不同阶段的目标任务,科学制定今明两年全州旅游工作重点和长远规划,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和着力重点,全力破解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难题,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使各个阶段的工作紧密衔接、环环相扣、有序推进,确保在等层设计上高人一筹、在基础硬件上大跨一步、在景区景点上提升一层、在服务水平上多补一课、在对外宣传上多出一招,推进旅游产业超常规发展。

四是强化督查考核。要牢固树立抓好旅游发展是本职、不抓旅游发展是失职、不抓旅游发展是失职、抓不好旅游发展是渎职的思想,严格督查年度计划执行情况,严格进行年终集中验收和考评考核。要由州委督查室和州政府督查室牵头,配齐人员、整合力量,制定年度督查计划和方案,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同时,要对照会议安排,进一步细化和分解工作任务,具体该由哪个县市、哪个部门牵头、参与和落实都要一一明确下来,以季度为节点进行跟踪督查和效果评估,确保州委、州政府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要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重大作用,健全工作机制,突出实际业绩,完善制度办法,制定刚性指标,形成有利于促进旅游业大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对签订的目标责任书,要严把考核关,兑现好承诺,落实好奖罚,绝不能流于形式。对成绩突出的要实行“以奖代补”,最大限度地激发推进旅游业发展的激情和动力。对工作业绩平平、任务完不成的,要严肃问责,努力形成促进旅游发展的倒逼机制。

同志们,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事关全州产业转型、结构优化,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要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坚定信心、真抓实干,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全面提升旅游业的发展能力、带动能力、竞争能力和支撑能力,为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小康、建设幸福美好新甘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