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讲话稿 > 正文

【教育讲话】省委副书记在全省普通高校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暨,高校领导干部暑期研讨班上讲话

时间:2023-05-08 18:15:05 来源:网友投稿

在全省普通高校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暨高校领导干部暑期研讨班上的讲话今天召开这次会议,利用暑期专题交流研讨高校产学研结合工作,很有意义。第一,产学研结合是富有时代特色的主题。高校作为产学研结合的三大主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讲话】省委副书记在全省普通高校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暨,高校领导干部暑期研讨班上讲话,供大家参考。

【教育讲话】省委副书记在全省普通高校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暨,高校领导干部暑期研讨班上讲话



在全省普通高校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暨

高校领导干部暑期研讨班上的讲话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利用暑期专题交流研讨高校产学研结合工作,很有意义。第一,产学研结合是富有时代特色的主题。高校作为产学研结合的三大主体之一,如何更好地发挥作 用,需要深入交流研讨。第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的使命和宗旨,通过这次会议,可 以进一步强化高校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并在服务中加快自身发展。第三,这次会议形 式精简,安排紧凑,内容丰富,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全省产学研结合蓬勃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氛围更加浓厚。自2008年全省产学研结合创新大会召开以来,省里成立 了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出台了促进产学研结合的系列政策,设立了专 项资金,启动实施了一批重大专项,初步形成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政府为主导、产学研 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是特色比较鲜明。全省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三位一体”,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主动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开展产学研合作,在强基础、促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三是贡献比较突出。目前,全省高校已与省内所有市州和60%以上的县(市、区)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省内8 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开展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合作,一大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至2009年,全省高校共计转让技术创新成果1319项,为企业提供技 术服务3041项,自办企业转化科研成果683项,总计新增产值1134亿元,为全省经济发展注 入了源头活水和强劲动力。四是促进了自身发展。“十一五”以来,全省高校获得科技成果 转化收入超过20亿元。通过产学研合作,高校除了获得更多科研经费和社会服务收入之外,还促进了科学研究、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提升了综合办学实力。对于这几年的全省产学研结合工作,省委省政府是充分肯定的也是比较满意的。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省高校科技创新特别是产学研结合战线的同志们表示 慰问和感谢!

下面,我就进一步抓好产学研结合谈三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推进产学研结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产学研结合是经济发展日益知识化、国际化和专业化背景下的产物,是整合生产、科研、教育等不同部门的功能与资源优势,增强国家和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技进步,产学研结合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

第一,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看,推进产学研结合是大势所趋

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科技进步史,也是一段产学研结合持续推进的历史。 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著名的《莫里尔法案》,规定每个州以赠予土地的方式至少支持一所 大学发展,同时要求大学必须为所在州的发展提供服务。这一法案推动了威斯康星、加利福 尼亚、康乃尔等大学的诞生和发展。这也普遍被认为是产学研结合在世界范围内的萌芽。后 来,随着上个世纪中期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产学研合作在西方发 达国家迅猛发展,出现了高技术园区等多种合作模式,如美国的“硅谷”和“128号公路” 地区便是产学研合作的全球典范。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兴起,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进一步认识到知识资本的重大作用,纷纷采取措施来引导、协调、深化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产学研结合实现了从自由发展模式到政府全面推进模式的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产学研结合体系的发展也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形成了企业主导技术转化和生 产销售,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政府提供政策和法律支撑,中介组织沟 通信息、搭建合作网络,金融机构负责融资的立体化合作体系。如日本于200年实施产业集 群推进计划,邀请了200多所大学和4000多家企业参与;法国颁布了《技术创新和科研法》 ,并在2005年出台了全新的竞争点计划,强制规定所有计划项目必须以产学研结合方式推进,企业项目必须找大学或研究机构为伙伴才能得到资助。可以说,产学研结合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基础、发展实力和发展前景的重要标准。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产学研结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其作用不可替代,日益突出:一是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比如,过去一项技术从发明到生产运用,照相用了122年,电话用了56年,而现代的电视只用了5年,激光只用了2年。二是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主要的途径就是产学研合作,比如西门子公司的机床、波音公司的飞机、福特公司的汽车等,都有研究机构和著名大学作技术支撑。三是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加速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们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一定要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大势,紧跟时代潮流,广泛学习借鉴,力求事半功倍。

第二,从国内经济发展的情况看,深化产学研结合还任重道远

在我国,产学研结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年的“两弹一星”,就是依靠产学研合作研制出来的,当时的专家中有很多是大学教授。从“六五”攻关计划开始,我国实施的国家科技计划中,都十分注重产学研结合,但产学研结合还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也没有引起企业和高校的足够重视。1992年,国家经贸委、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联 合召开了“全国第一届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工作会议”,共同组织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标志着产学研结合在我国正式成为政府行为,并在政府工作计划和重大工程中启动。近20 年来,全国各地产学研结合的进展不平衡,取得的效果不尽相同。上海市政府在上世纪90年 代提出建立区域性产学研结合战略联盟,整合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资源和优势,围绕重点产业、重大课题开展联合攻关。北京市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大力兴办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创造了闻名中外的“中关村模式”。广东省目前已与100多家著名高等院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这几个地方在产学研结合工作上抓得早,抓得实,力度大,效果好。相比之下,湖南产学研结合起步较晚,差距很大。据统计,2008年湖南拥 有的高技术企业数量仅为北京的44.5%、上海的33.7%、广东的9.5%;高技术产业总产值仅为 北京的18%、上海的9%、广东的3.2%;新产品产值仅为北京的5.9%、上海的5.3%、广东的2.7 %。由此可见,我省深化产学研结合还任重道远。

第三,从湖南经济发展的任务看,提升产学研结合已刻不容缓

大家都知道,2009年我省GDP总量达到1.29万亿元,进入全国十强,增速为13.6%,排名全国第六。在投资、消费、出口三大经济增长动力中,湖南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由于中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上相对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国家这几年的投资重点主要放在中西部地区,可以说中部地区在争取国家投资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湖南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主要得益于此,这几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在60%以上,出口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一、二、三产业这三驾马车当中,湖南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尤其是2006年省第九次党代会召开以来,湖南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去年全省规模工业增长26.2%,连续四年工业增加值增幅都在20%以上,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都在22%以上。农业在GDP中所占比例逐步降低,服务业增长不快。目前,湖南经济发展结构不优、产出不高、效益不好的问题比较突出,包括财政占GDP的比重偏低,人均财政收入排后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要靠科技创新,而产学研结合是统筹整合科技资源、加快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必须在推进产学研结合上下功夫,加快提升我省产学研结合的层次和水平。

我省产学研结合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机制不健全。一方面,协调机制不健全,尽管省里2008年成立了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但市、县两级尚未普遍建立起协调机制,影响了市州高校参与产学研结合的程度。另一方面,缺乏技术支撑平台,产业园区没有很好地与高校对接起来,有很多平台还没有建立,已经建立的平台也没有有效利用高校科技人才资源。二是政策不配套。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品牌认定、职称评聘、政府采购以及财税扶持等政策都不完善,没有很好地向产学研结合项目重点倾斜。三是投入不足。各级财政的投入不够,企业的投入意识也不强。政府投入虽然有所增加,但总量仍然很少,所能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风险投资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国外的产学研结合大多是在中试阶段由风险投资基金起主要支持作用的,如美国的思科、英特尔、雅虎等著名大公司都在创办初期得到风险资本的支持,但风险投资在我省目前几乎为零,这是我们的一个短板和缺陷。四是自主意识不强。大部分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动参与产学研结合的动力不足,真正主动参加、自我发展的意识不强。当前,我省面临着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战略任务,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强力推进产学研结合。

二、注重实效,充分发挥高校在产学研结合中的生力军作用

在产学研结合创新体系中,企业、学校、科研机构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具有其他方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协调配合,各尽其责,各展所长。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我省在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绝大多数建在高校,25名在湘院士(不含受聘来湘院士)20人在高校工作,70%以上的科研成果都出自高校,高校已经成为高层次人才和高新技术成果集聚的中心。全省高校要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人才聚集、实验室集中等优势,积极参与产学研结合,主动作为,更好地发挥生力军作用。

第一,进一步提升产学研结合的层次一是树立服务全局的合作目标。高校在产学研结合中一定要考虑经济发展全局,做到熟悉情况,知晓全局,把握先机,抢占制高点。特别是要围绕“两型社会”建设这一大局,“两新”建设(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这个重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个关键来选取课题,攻坚克难。二是打造全方位的合作平台。要整合资源,发挥比较优势,按照平等互利、共建共享的原则,重点打造四类产学研结合高端平台:利用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等与企业共建研发平台;利用仪器、文献等与企业共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利用中试基地、科技孵化器、技术市场等与企业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利用展会、洽谈会、对外科技交流活动等与企业建立交流合作平台。特别是要学习借鉴台湾新竹科学园的成功经验,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大学单独或与地方合作建设科技园区,也可以在已有的工业园区加挂牌子,享受科技园区的政策。三是建立深层次的合作关系。要推动产学研结合由短期、松散、单项合作,向长期、紧密、系统合作转变,逐步建立起高校与地方、企业之间的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比如,2008年省里组建了风电、电动汽车、轨道交通、柑橘4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整合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资源,加大资金支持,效果很好,这是今后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发展方向。此外,我们还要积极争取有关国家级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在湖南。

第二,进一步拓展产学研结合的空间。高校应进一步开阔视野、开阔胸襟、开阔思路,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心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不断拓展产学研合作的空间。一是在合作项目上,要处理好新与旧、贫与富的关系。在处理新与旧的关系时,要坚持“喜新不厌旧”。比如,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传统产业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我们不仅要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攻关,也要考虑有色金属、钢铁、卷烟、食品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处理贫与富的关系时,要坚持“爱富不嫌贫”。比如,一些高校承担工业、城建等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好,受到的回报也会高些,而一些高校特别是文科院系承担的社会研究项目精力花得不少,但经费收入却少得多,我们不能厚此薄彼,而要各展所长,统筹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当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更加要注重社会民生项目的研究。二是在合作对象上,要处理好大与小、内与外的关系。要坚持“大小齐抓”,大项目要重点攻关,小项目也要有人研究,因为企业发展都是从小到大的,没有小也就没有大。要坚持“内外并举”,目前我省已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等省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它们都各有所长,要努力做到为我所用,同时要更好地发挥省内高校的作用,不能“找来女婿赶走儿”。省里有一个初步考虑,每年新增财政资金5亿元用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其中要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科技攻关项目的招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科研效益。三是在合作领域上,要处理好源与流、远与近的关系。既要重视科研项目合作,更要重视人才培养合作。这是因为人才培养是源,项目合作是流,最终起作用的还是高素质人才。既要为企业解决燃眉之急,更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科技攻关要高度关注那些具有长远性、基础性的课题,要着力解决影响产业安全的瓶颈问题,否则发展就不可能持续。

第三,进一步增强产学研结合的实效全省高校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并举的方针,切实增强合作实效。一是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上实现新突破。应进一步整合高校科技创新资源,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开展产学研结合的实践中锻炼队伍,破解难题,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使高校真正成为知识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辐射源,争取多出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大、应用前景广的科技成果,解决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有效供给问题。二是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上迈出新步伐。高等院校要与时俱进,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既注重论文的质量,更注重成果的转化效益,既重视理论贡献,更注重实际效果,加快改革完善教学、科研工作评价机制,提高科研选题的针对性和应用性。那种单纯以论文为依据的教学科研评价机制是很不科学的。所以,我们抓产学研结合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重点解决科研与市场“两张皮”的问题,避免出现高校科研无视市场需求,而市场需求的课题又无人研究的现象,着力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三、强化保障,不断开创高校参与产学研结合的新局面

第一,强化组织领导产学研结合是一部需要企业、高校、部门共同出演的大戏,政府要当好“导演”,协调参演的各路“演员”相互支持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好戏连台。只要有一方主体不积极卖力参与,好戏就会演砸。当前,高校参与产学研结合的积极性已经较地调动起来了,但企业的热度还不够。政府出面当导演,就是要加强协调,加大投入,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和支持各路演员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各显神通,努力把产学研这幕戏演好。2008年,省里专门出台了《关于促进产学研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但如何用好用足已有政策,需要各个部门以及高校加强研究。总之,要通过多方共同努力,使产学研结合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尽可能出影响比较大的成果。

第二,完善考评机制高校要把教书育人和服务社会作为使命和宗旨,加快由教学型向研究型转变。高校的书记、校长要亲自抓产学研结合,一是要把产学研结合的成果转化效益纳入教师业绩考核和职称评定的重要内容,要重奖产学研结合的有功人员,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比如,中南大学制定了“两个70%”的鼓励政策,充分调动了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得大家学习借鉴。我们就是要让那些真正有贡献的人多得,允许他们先富,适当拉开收入分配的档次。二是要改革科研立项制度。要确立围绕市场需求来选题这个导向,在围绕社会实践选题这个大前提下,支持科研人员结合自身的研究兴趣来选题。

第三,加强舆论宣传。当前,高校科研人员习惯于呆在“象牙塔”里做学问、不太愿意深入到基层企业联系实际搞科研,这种局面必须尽快扭转。在推进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高校要注意发现、挖掘和培养先进典型,新闻媒体要高度关注、积极宣传在产学研结合中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省教育厅、省科技厅要认真总结推广产学研结合中的先进经验,让有贡献的人得到相应的荣誉和回报,受到全社会的尊重。要在高校大力倡导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车间里、写在为社会服务的实践中,真正使我们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推动湖南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荐访问:讲话 产学研 班上 【教育讲话】省委副书记在全省普通高校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暨 高校领导干部暑期研讨班上讲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