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讲话稿 > 正文

【教育讲话】教育副厅长在全省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全文完整)

时间:2023-05-09 09:05:04 来源:网友投稿

教育副厅长在全省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我们这次会议是为贯彻中央关于在各类各级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要求,推动我省中小学和职业学校有效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而召开的。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讲话】教育副厅长在全省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教育讲话】教育副厅长在全省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全文完整)



教育副厅长在全省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我们这次会议是为贯彻中央关于在各类各级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要求,推动我省中小学和职业学校有效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而召开的。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交流和学习吉林市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经验,进一步明确我省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任务、目标和措施,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刚才,大家听取了吉林市教育局的经验,观摩了吉林市第一中学的民族团结教育课。吉林市多年来坚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吉林市第一中学的民族团结教育课很成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既掌握了民族理论政策知识,又受到生动的民族团结教育。希望大家很好地学习和借鉴吉林市经验,推动本地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下面,我就如何开展好民族团结教育讲几点意见。

一、学习领会有关精神,充分认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意义 

200812月,教育部办公厅和国家民委办公厅印发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在全国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此项工作,引起中央和国务院、省委和省政府的高度重视。2009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和国家民委先后印发3份文件并召开两次专门的视频会议,要求在各级各类学校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把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开展到每一个班级,覆盖到每一个学生。省委、省政府200912月印发《通知》,要求省内所有中小学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分不同年段设置相关的民族团结教育专门课程。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中央到省密集部署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这是史无前例的,足以表明中央和省对这项工作的重视。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关于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精神,充分认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增强民族团结,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我国是有着56个民族、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团结稳定尤其是民族团结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根本的前提和保证。民族团结,政局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就快,各族人民得到实惠就多;民族分裂,政局动荡,经济发展就停滞不前,各族人民就普遍遭殃。历史上,我国发生过数不清的战乱和纷争,国家和人民曾饱受战乱、动荡之苦。当今世界,一些国家由于民族矛盾、种族仇恨、宗教纷争、领土争端,战乱频仍,导致国家解体、民族分裂,经济衰退、满目疮夷,人民流离失所。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是被历史反复证明的正确论断,是纵观当今世界得出的深刻启示。

我省是地处边疆的多民族省份,全省有48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45.3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15%。吉林省少数民族基本特点是成份多、比例大,少数民族人口总数和占总人口比例都排在全国第11位。吉林省民族地区边境线长1015.7公里,占全省边境线的72.4%。增强民族团结,做好民族地区工作,对维护我省政治大局,巩固边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能否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到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能否后继有人。要不断加强对青少年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贯穿青少年成长成才各阶段,引导各族青少年准确掌握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和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责任感,对实现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二)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维护稳定的需要

2008年以来,境内外敌对势力策划组织拉萨"3.14"和乌鲁木齐"7.5"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加紧对学校的渗透,与我争夺青少年,充分暴露他们破坏民族团结、煽动民族仇恨、制造民族分裂的险恶用心,充分说明反分裂斗争的严峻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使民族团结意识深深植根于各族青少年学生的心中,就能够增强他们抵御"三种势力"和反渗透的能力。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维护稳定的任务繁重而坚巨。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当家作主,政治上平等,但历史上民族歧视和民族隔阂所遗留的一些影响并没有彻底消除,在一定情况下还会表现出来;由于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民族之间会发生一些矛盾和摩擦;由于对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不了解,误会和纠纷不时出现。前些年,我省一些媒体工作人员由于不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采用错误文章和节目,伤害少数民族群众感情,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通过民族团结教育,青少年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掌握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就会具备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就会减少或杜绝不必要的误会和纠纷,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维护稳定。

(三)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各族学生提高跨文化能力,认同中华文化的需要

从文化角度上讲,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对各族学生进行多元文化教育,使学生了解和学习各民族文化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赞赏各民族文化,进而认同中华文化。

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了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各民族文化没有优劣之分,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分,都是平等的。通过民族团结教育,使各族学生首先了解和热爱本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赞赏其他种族是终生的发展过程,而起点是正确的自我民族意识"。无论是哪一个民族的成员,首先要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民族,才能谈到尊重和赞赏其他民族,才能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和赞赏。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用的民族团结教育教材对各民族的文化内容作了介绍,包括各民族的服饰、节日、饮食和风俗习惯等传统文化内容。各民族学生要通过民族团结教育首先要了解本民族分布区域、人口数量,以及语言、文字及主要的文化特点和风俗习惯等,还要了解本民族历史和本民族杰出人物及其在中国历史上所做出的贡献,从而达到为本民族自豪,热爱本民族的目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教育局利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课时在朝鲜族学校开设朝鲜族文化教育课,使学生了解和学习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热爱自己的民族。延边州的这一做法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播发,受到肯定和好评。

通过民族团结教育要使学生认识和赞赏其他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在小学阶段开展的民族知识启蒙教育和民族常识教育能够使学生了解和赞赏其他民族文化。在小学高年级开展的民族常识教育,能够使学生了解56个民族的地域分布及居住特点;了解各民族的主要风俗习惯;了解各民族语言文字特点;知道各民族著名人物;了解各民族在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特色与成就;知道中华各族人民凭借勤劳、勇敢和智慧,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了解各民族之间应当平等相待以及各民族人民需要和谐相处,共同进步,使学生了解到各民族都有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有著名的历史人物,都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过贡献,从而使各族学生了解和赞赏其他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

民族团结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各族学生认同和弘扬中华文化,自觉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一般来讲,一个族群生活在一起,需要有大家所接受和遵循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这就是这个族群的文化。中国各民族生活在一起,同样需要有大家所接受和遵循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这就是中华文化。"和谐"、不喜欢极端、"天人合一"、重视集体和秩序、"孝道"等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共同的价值观即共同的文化--中华文化。通过民族团结教育,要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使各族学生直接地或间接地、感性地或理性地、自发地或自觉地对中华文化具有共识、认可并归属、归附。学生达到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以后,各民族学生之间在行为习惯和价值观上,共同点多于差异点,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交流的增加,共同点亦会增加,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将不断增强,最终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中。

二、明确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及形式

教育部和国家民委印发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我省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意见》,对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任务及形式、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应了解和掌握这些要求,以更好地指导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一)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是,使各族学生思想认识和行为自觉地统一到党和国家的要求上来,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促进56个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相互交流、继承和发扬;增进各族学生对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历史的认识,增强各族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在社会交往中,具备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素质;自觉维护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祖国繁荣昌盛。

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按照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重视中华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加深师生对民族团结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不断丰富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使各族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加强"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教育;了解和把握在处理影响民族团结问题的事件中坚持"四个维护"即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原则;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活动,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

(二)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及形式

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正确认识中华和各民族的特征,普及民族知识,树立民族团结意识;了解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以及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学习党的民族基本理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培养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根据国家的要求并结合我省实际,省教育厅和省民委决定从今年秋季起,在中小学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指定年级设置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四年级开设民族知识启蒙教育课程,五年级开设民族常识教育课程,九年级开设民族政策常识教育课程,高中一年级开设民族理论常识教育课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一年级开设民族理论常识实践教育课程。

为提高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实效性,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学校有关年级开设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要与本年级开设的小学《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政治》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课中的相关单元在教学内容、课时、教师等方面进行整合,即上述思想政治课程中相关单元的教学内容,与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课时与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课时整合使用;任课教师,尽可能兼作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教师。

除课堂教学主渠道外,设置课程的年级和未设置课程的所有年级都要结合自身实际,利用多种形式、途径和方法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要充分利用班会、团队活动、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和板报等,组织开展"民族知识、绘画与手工、演讲和民族歌舞"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竞赛活动;组织师生参观互访,相互学习,积极开展各民族学生之间结对帮学等活动。

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密切配合,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从学生所在地域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开展民族团结教育。通过我省和各市州地域性民族特点的介绍,使学生知道家乡的民族特色和风俗文化,关心本地区民族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同时,通过对我省和各市州民族特点和发展现状的了解,不断增强不同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民族团结教育顺利开展

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为民族团结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师资培训工作

对承担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师进行专门培训。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小学由各学校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师及相关学科教师讲授,学校校长、政教主任和团队工作者也可以承担相关的教学工作;初中、高中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主要由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教师讲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师培训列入当地和学校的教师继续教育计划,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

省负责市、州、县(市、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骨干教师和培训者培训,所需经费由教材发行部门承担。各市州和县市区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教师的全员培训。要通过开展岗前培训、教学研究 、集体备课、教学竞赛和教学经验交流等,不断提高从事民族团结教育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对各学科教师要提出民族团结教育的具体要求,使每个教师都能够将民族团结教育自觉地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

(二)保证民族团结教育课时和教材供应,建立和完善评价机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保证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时间安排,小学和初中阶段每学年要保证10-12个学时的教学活动时间,高中阶段的普通高中每学年保证8-10个学时的教学活动时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每学年保证12-14个学时的教学活动时间。开设民族团结教育所需课时,首先从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和经济政治与社会等课的相关单元课时中解决,不足部分从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课时中解决。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使用全国统一的文本和音像教材。民族团结教育文本教材,四年级使用《中华大家庭》,五年级使用《民族常识》,九年级使用《民族政策常识》,高中一年级使用《民族理论常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一年级,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使用的专门教材出版前,暂使用高中的《民族理论常识》。用民族语言文字授课的少数民族中小学使用民族团结教育教材,在少数民族文字版教材出版前,使用汉文版教材。上述教材,列入省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教材,列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免费教材目录,免费提供;其他学校学生要自费征订。吉林出版集团和各地新华书店要做好教材的征订、采购及发行工作,做到学生人手一册,课前到书。目前,还没有征订教材的学校,要抓紧时间补充征订,做到不留死角。

各学段民族团结教育全国统编教材的教学内容将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列入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高中学业考试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考试政治(经济政治与社会)科目试题范围,试题分值不低于科目总分数的10%。全省初中从2011年应届毕业生开考,高中从2011年高二(2010年秋季入学)学生开考。

要重视对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评价和督导工作,定期举行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总结与表彰。省教育厅在今后几年将此项工作作为评估项目纳入省年度教育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要点评估指标体系。各级教育行政和民族工作部门要制订科学的民族团结教育评价方案,加强对教学效果的考察考评工作,切实保障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各地要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推广典型,推动民族团结教育深入持久开展。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民族团结教育是民族工作和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政治性和政策性强、涉及知识面广的教育工作。民族团结教育不是权宜之计,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全省各级教育行政和民族工作部门要加强领导,结合我省实际,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省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意见》,妥善解决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有关问题,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各级教育行政、民族工作部门都要有相关机构和人员专门负责或分管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省教育厅和省民委统筹规划和指导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协调解决民族团结教育所需的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课时和考试等问题,组织进行培训者和骨干教师的省级培训。省教育厅教研室负责指导全省民族团结教育教学工作,组织开展教学研究,实施培训者和骨干教师的省级培训。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民族工作部门负责指导本地中小学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市、州教育学院和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教学研究,指导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教学工作,培训民族团结教育教师。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由分管校长负责、有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学校有关教师具体实施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机制。

同志们,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项事关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实现长治久安的战略任务。我们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认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不断丰富民族团结教育形式和内容,注重民族团结教育的实际效果,为我省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新贡献!谢谢大家!

二〇一〇年六月十二日

推荐访问:教育 讲话 民族团结 【教育讲话】教育副厅长在全省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