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全区三级干部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元宵佳节刚刚过去,今天,区委、区政府隆重召开全区三级干部大会,主要任务是:总结成绩,表彰先进,分析形势,明确任务,进一步动员全区上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狠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领导干部会议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在2012年全区三级干部大会上讲话(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在2012年全区三级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元宵佳节刚刚过去,今天,区委、区政府隆重召开全区三级干部大会,主要任务是:总结成绩,表彰先进,分析形势,明确任务,进一步动员全区上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狠抓落实,奋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等一会,邹书记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务必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根据区委常委会意见,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在攻坚克难中取得新成绩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应对严峻经济形势挑战,努力克服诸多困难和矛盾,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预计(下同)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38亿元,增长14%;财政总收入突破20亿大关,达24.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15.6亿元,分别增长34.4%、34.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4.3亿元,增长3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8亿元,增长21%。
(二)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项目达产达标年”活动成效明显,104个区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36.4亿元,中冶新材年产63万吨冷轧硅钢第二条生产线、南方建材年产60万吨立磨矿渣微粉生产线等项目先后建成投产,山龙带钢扩建、威奥锻造三期技改、渝水区循环经济基地、永利带钢、新余大桥等项目顺利推进。项目储备争取工作取得新进展,重大产业项目储备库储备项目152个,区市民服务中心、赣西副食品批发城和旭阳蓝宝石晶棒及衬底片产业化等三个项目获得省级立项批复,余新公路项目被列为2011年省重点项目,全年争取上级项目资金4.9亿元。
(三)经济结构得到新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优化为15.7∶63.2∶21.1,第二产业占比突破60%,工业主导型经济增长格局更加稳固。一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3亿元,增长27.8%;主营业务收入250.8亿元,增长49.2%;利税总额32.5亿元,增长52.7%。产业多元发展态势良好,光伏产业对全区规模工业的贡献率达到15.4%,钢铁产业改造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园区支撑作用日益突出,新余经济开发区和下村工业基地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23亿元、利税24.5亿元,分别成功申报省级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断增强,江西瑞晶、新钢板材、中冶新材、吉阳新能源四户“十百千亿工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亿元,实现利税5.4亿元,分别占全区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税总额的32.2%和16.6%。二是现代农业稳步推进。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粮食生产保持稳定,粮食流通平稳有序。特色农业释放发展新活力,新余蜜桔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投产6万亩,总产量达7万吨,高产油茶、苗木、商品蔬菜种植面积分别新增13000亩、5400亩和4100亩,界水联盟有机蔬菜基地被列为国家级园艺作物标准园。农业产业化进程加速推进,新余蜜桔产业化基地建设等15个在建项目完成投资1.01亿元,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8家,各类专业合作社新增30个。三是现代服务业加速集聚。金融服务业平稳健康发展,赣州银行渝水支行正式成立,五大投融资平台累计融资总额达12.5亿元,区信用担保中心新增担保额2.1亿元。政银企对接工作不断加强,先后开展了春、秋两季政银企对接融资活动。商贸物流业快速发展,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新网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稳步推进,良山供销社跻身“全国百强基层社”,金叶、仙来、袁河等农贸市场建成运营,全区新增货运企业20家,新增运力1.9万吨。旅游经济实现较快增长,被列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区),百丈峰养生度假区建设加快推进,云峰禅寺主体工程完工,景区公路建成通车。
(四)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农垦企业改制工作全面完成,企业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全区乡镇卫生院和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开放型经济发展成效显著,成功引进了旭扬新能源白光LED蓝宝石晶体、杭州恒基彩钢板、年产10万台电动汽车等9个投资超亿元项目,全区实际引进内资92.5亿元,同比增长31%,新引进外资8200万美元,同比增长42.8%;实现进出口总值1.6亿美元,其中对外出口值增长47.3%,达1.5亿美元。
(五)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一是城区建设切实加强。仙来新城核心区基础设施基本完成,仙来花苑、景观路中心景观、仙来区棚户区改造二期工程交付使用。袁河经济服务大楼主体工程顺利完工,区计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10个棚改重点项目完成拆迁面积35万平方米,建成安置房31万平方米。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实施,完成廉租房建设面积 2万平方米。“社区建设管理年”活动积极开展,投资1800万元推进城市社区办公服务用房标准化建设和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12343”社区服务热线成功开通。二是镇村建设力度加大。59个集镇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1亿元,罗坊袁河片区景观工程一期主体工程完工,新溪公园及水北、鹄山便民服务中心大楼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区城镇化率达58%。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136个新农村建设点累计投入建设资金5860.3万元,重点建设了3个精品示范点、7个村镇联动点和20个村落连片示范点。三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推进,2万亩土地开发、1.1万亩高标准农田、980亩土地“增减挂”项目全面竣工,8.15万亩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2010年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5座小(一)型除险加固工程顺利完成,袁河南联圩、南安江防洪治理、袁河北堤(罗坊段)除险加固等工程基本建成。城乡交通网络体系加快完善,世纪路、创新路基本竣工,环城南路征地拆迁顺利完成,6个渡改桥项目全面完工。
(六)群众生活有了新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18元,增长14.9%;农民人均纯收入8901元,增长17.3%。一是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城镇新增就业3413人,新增“4050”就业 515 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874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720万元。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工作取得新成效,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率先在全省实现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全覆盖;城镇居民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全面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农合”筹资水平、补偿比例得到大幅提高。社会救助水平明显提升,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全面上调,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二是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严格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各项政策,完成校舍新建改造面积 7288平方米 ,渝水六小征地拆迁工作全面完成,教育工作在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中位列全省第二名,被评为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区)。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江西瑞晶跨入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行列,瑞晶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列入省级年度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10万亩新余蜜桔产业化开发”项目通过验收。“文化渝水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79个农家书屋达到省级建设标准,“激情渝水、红歌飞扬”大型广场红歌赛成功举办,服务基层文化活动积极开展,罗坊镇被评为“全国服务农民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年送电影下乡1900余场,送戏40余场,新增电视用户1.5万户,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向公众开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效显著,罗坊镇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分配和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免费为社区居民建立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57万份、家庭电子健康档案15万份,共完成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130例,免费救治儿童白血病7例,先天性心脏病住院治疗96例。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强力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示范社区和国家药品安全示范区创建活动全面启动。人口和计生工作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区人口计生局荣获“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残疾人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率先在全省为贫困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资助三四级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三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年”活动,全面启动“全国生态文明县(区)”创建。袁河(渝水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袁河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环保设施日益完善,下村工业基地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成投入试运行,渝水污水处理厂一期主体工程年底完工。造林绿化成效显著,完成 “一大四小” 造林绿化面积5.4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5.8%。四是社会管理不断加强。在全区开展了“双联双帮双建”活动,建立群众工作站17个,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进一步完善信访维稳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面落实领导干部接访和领导包案制度,深入开展了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活动,一批信访积案得到妥善解决。认真开展了以新亚新商城消防集中整治为重点的“清剿火患”战役,全区消防和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扎实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发展环境动态监测系统、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领域突出问题等专项治理活动,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出台《渝水区财政资金安全管理办法》和《渝水区资金安全管理实施意见》,财政资金安全管理得到加强。不断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区公共工程审核中心审核金额6亿元,核减金额1.1亿元。
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以邹书记为班长的区四套班子的同心同德、协调配合,得益于各地、各部门的真抓实干、务实推进,得益于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努力奋斗。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区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战斗在最基层的农村(社区)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偏小、发展不足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经济结构不优,产业、产品结构不尽合理;资金、土地、物流、环境承载能力等要素瓶颈制约更加明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仍然较多,维护社会稳定的难度加大;少数地方和部门工作作风不实,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下决心认真加以解决。
二、在应对挑战中把握新机遇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贯彻落实省、市、区党代会精神的关键一年,我们党将召开十八大,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全区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七届二次全会精神,科学分析形势,理性把握发展趋势,加强战略谋划,增强应对能力,推动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一是对发展形势要清醒认识。今年我们面临的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从国际看,受欧债危机影响,发达经济体活力不足,新兴经济体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从国内看,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正处于变化的敏感期,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受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政策因素影响,我区两大主导产业均受到较大冲击。光伏产业由于市场供需失衡严重,外加美国“双反”调查重压,行业竞争将愈加残酷与非理性,企业开始进入薄利时代,我区塞维多晶硅、瑞晶、吉阳等光伏企业可能将面临严峻市场考验。钢铁产业方面,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分析,今年钢铁出口形势会十分严峻,受成本升、需求减、融资难、融资贵等多重因素挤压,预计全年整个钢铁行业将面临高成本、高库存、低售价的压力,行业利润仍将可能处于较低水平,钢铁生产企业微利或亏损的风险将进一步加大。对此,我们一定要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充分估计面临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决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周密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
二是对发展趋势要准确研判。要以战略性思维和长远眼光看待目前存在的困难、谋划全区的经济发展。从长期来看,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毋庸置疑。当下,许多国家已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我国也将把以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作为未来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财政对光伏产业的补贴力度逐年加大,先后启动了大型地面并网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和大型荒漠并网光伏电站项目,同时太阳能屋顶计划与金太阳示范工程的财政补贴项目也相继推出,预计“十二五”期间,全国将以每年100-200万千瓦的速度增加装机,到2015年,总装机将达到1000万千瓦。可以判断,虽然目前光伏产业遭遇暂时性的需求不景气,但从长远来看,光伏产业发展的前景非常光明。在钢铁产业方面,工信部《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2015年国内粗钢导向性消费量约为7.5亿吨,今后5年全国的粗钢消费年均增速将仅有4%左右,与“十一五”年均12%的粗钢消费增速相比下降8%,这意味着,全国钢铁产业将从“量的扩张”全面进入“质的提升”阶段,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对于两大支柱产业的发展趋势,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抓住时机,苦练内功,做强基础,力争在新一轮竞争中占到先机、赢得主动。
三是对发展机遇要牢牢把握。应对危机的过程,也是一个化危为机的过程。危机在给经济发展带来重重困难的同时,也在方方面面为未来的发展孕育、催生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当前,我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强调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央行时隔3年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宏观经济政策指向明显好转。有专家预测,2012年上半年将可能出现三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全年新增贷款会达到8.2万亿元人民币,这样的货币供应,将有力缓解企业资金缺乏问题,同时国家还将推出更多激励措施,以推动国内消费和社会福利投资,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从省市看,我省经济发展形势整体向好,国内外产业转移步伐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引领效应将进一步显现,全省经济发展在高强度投资的推动下,将进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我市被列为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为我们实施项目对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杭南长高铁今冬明春将通车,途径新余的岳吉铁路也将开工建设,新余赣西交通枢纽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从我区看,这些年我们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已经积累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走在全省前列,经济发展进入了快速增长、加快赶超的新阶段,特别是全区上下干事创业的氛围日益浓厚,思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共识已经形成。这些,都为全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纵观全局,当前全区发展既面临风险挑战,又面临难得机遇,总的来说,机遇大于挑战!我们一定要勇敢迎接新的挑战,牢牢把握新的机遇,思想再解放,信心再坚定,思路再创新,效率再提高,努力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在稳中求进中开创新局面
根据区委的工作部署,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市第七次党代会和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稳中求快”的工作基调,紧紧围绕在全省率先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继续开展“项目达产达标年”、“社区建设管理年”、“文化渝水建设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和“双联双帮双建”活动,做大经济总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1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5%,达157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22%,达3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0%,达1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省定目标内。
为确保完成这一目标任务,区委提出了今年的工作思路,即“一镇、两城、三区、四大业”。“一镇”指小城镇建设,“两城”指仙来新城和霞江幸福城建设,“三区”指新余经济开发区、百丈峰景区建设和城市棚户区改造,“四大业”指发展壮大钢铁产业、新能源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特色农业产业。
围绕区委提出的工作思路,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着力抓好项目建设。计划安排区重点项目106个,总投资188.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0.8亿元。其中工业项目28个,年度计划投资24.9亿元;农业项目10个,年度计划投资2.3亿元;城建项目46个,年度计划投资17.5亿元;交通项目15个,年度计划投资4.3亿元;社会事业项目7个,年度计划投资1.8亿元。
着力抓好项目帮扶。围绕既定的重点项目,严格落实“六个一”工作机制,做到调度经常化、帮扶全天候、督查强有力,快速高效推进项目建设。认真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按时开工建设,按时达产达标,早见效益。
着力抓好项目争取。围绕国家产业政策,抓住新余被列为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契机,积极做好项目筛选、编制、申报争取工作,力争有更多的项目进入上级项目库,全年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增长50%以上。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
突出抓好支柱产业发展。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钢铁产业,大力发展特钢、电工钢、板材、钢管、带钢等精深加工产业和机械制造、五金加工、金属压延等关联产业,全面增强钢铁产业的综合竞争力,重点抓好中冶新材硅钢二期、南方建材二期、华东矿山机械城、江西新特汽车板簧、杭州恒基彩钢板等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动光伏产业发展壮大,做大做强赛维多晶硅、瑞晶太阳能、吉阳新能源等重点企业,增强全区光伏产业的后续竞争力,力争赛维多晶硅一期3000吨硅料、江西瑞晶四期20条电池片生产线、吉阳新能源500兆瓦电池片生产线建成投产。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工建设江西正华电动汽车一期2.5万台电动汽车项目,力争旭扬科技LED蓝宝石晶体一期、埃尔力光学镜片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
切实加强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生产要素保障,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增强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新余经济开发区要紧紧围绕建成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目标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开发,力争年内经开大道开工建设,园区道路改造完工,成功申报省级特钢新材料产业基地。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启动盛鼎、普田等企业重组,积极盘活闲置资产。力争全年实现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下村工业基地要进一步完善交通路网、电力供应等配套设施建设,力争霞江大道建成通车,虹桥110千伏变电站投入使用,瑞晶3.09兆瓦屋顶侧并网发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力争全年实现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70亿元。
积极扶助重点企业发展。出台有力措施,创新服务方式,在信贷融资、产品示范应用、税费支持、财政补贴等方面对重点光伏、钢铁企业予以大力扶持,促进全区工业经济健康有序快速发展。进一步完善重点企业扶助机制,健全领导帮扶、部门协调等制度,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企业经营状况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和优势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经营困难企业,进一步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和规模效益。
(三)坚定不移地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以赣西中心物流园渝水园区建设为龙头,加快推进海峡现代物流园、东风物流园、渝水区循环经济基地等项目建设,着力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加快货运业发展,力争新增货运车辆1500辆,新增吨位10000吨。
着力提升商贸流通业。依托与市同城的区位优势,提升餐饮、娱乐、休闲、宾馆等传统服务业水平。加强城镇商业网点规划,继续深入推进四大经营服务网络建设,加快推进专业市场和城乡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力争新余铜锣湾广场和赣西副食品批发城开工建设,新余市农资交易批发市场一期建成营业,望城、西合、堆上、老屋场等城区农贸市场开工建设,良山农贸市场投入使用。
有序发展金融服务业。充分利用现有国有资源,整合区内投融资平台,进一步提升投融资能力和水平。注重防范投融资风险,建立风险分析报告制,增加风险的前瞻性和可预见性。不断拓宽投资领域,促进投资主体向多元化发展,投资模式向市场化转变。健全完善金融体系,力争引进银行、证券、保险营业机构或分支机构1-2家,新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或村镇银行1-2家。积极做好企业上市扶持工作,力争全年推动1-2家企业上市融资。
不断做大旅游业。围绕“养生、宜居”主题,加大配套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养生公寓项目一期完工、二期启动,国际养生城开工建设,推进仿古文化街、消防通道延伸段、旅游步道等项目建设,加快形成渝水特色旅游品牌,把百丈峰景区建设成为省内知名的休闲养生度假区。深入推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区)建设,加快形成渝水特色农业旅游品牌。
(四)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现代化,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统筹整合各项涉农项目资金,重点抓好1.5万亩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7.8万亩土地整理、现代农业标准粮田建设等项目。加快水利设施建设、管理和保护,着力抓好农村安全饮水、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万亩以上灌区节水改造等工程建设,不断提升水利安全保障能力。扎实推进1593亩土地“增减挂”项目建设,有效盘活农村闲置用地。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力争粮食总产达33.18万吨。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继续推进新余蜜桔产业化基地、高产油茶产业科技示范园、花卉苗木基地、商品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力争新余蜜桔总产达9万吨以上,新增高产油茶6000亩,花卉苗木10000亩.新建蔬菜基地4000亩。积极发展有机农业,重点抓好界水1300亩有机蔬菜和南安1000亩有机水稻基地建设。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动物疫病防控、植物疫情防治等保障,不断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着力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全力打造农业特色品牌,提高产业经济效益,重点抓好与内蒙古伊利集团的深化合作项目。构建“扶龙头、建基地、带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依托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规范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力争全年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25家。加快土地、林地经营权流转,引导农民依法、有序、自愿走向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农机总动力达到70万千瓦,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59%。
(五)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一体化,提高统筹发展水平
加大城镇建设力度。切实加强仙来新区开发建设,积极做好二期规划及土地收储工作,重点抓好校园路水系景观、新余长途汽车南站、棚户区改造三期等项目建设,力争将仙来新区打造成为全市一流、全省有名的城市新区。抓紧实施区便民服务中心、胜利路商业步行街、毛家商业步行街和大润发商贸城等一批城市重点项目建设,全力配合支持袁河生态新城建设,不断提升主城区品位形象。依托优越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环境资源,加强与市人民医院的合作,引入“医疗养老、健康养老”的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注重完善社区医院软硬件建设,通过为新城居民提供免费体检、护理、健身、康复等养老服务,全面提升新城居民的健康指数和幸福指数,努力将霞江新城打造成为一座设计理念先进、服务设施齐备的养老之城和幸福之城。按照“改大块、求大益、招大商”的要求,坚持民生优先和市政工程项目优先,扎实推进城南、城北、袁河、仙来、通州五个片区15个棚户区改造,力争年内完成计划投资7.3亿元、拆迁面积69万平方米、安置拆迁户3663户。深入推进“社区建设管理年”活动,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力争全面完成城市社区办公用房和社区服务中心用房建设,提升社区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提升产业集聚和人口承载能力,全面提高城镇化水平,全区城镇化率达到59%。重点推进罗坊省级示范镇建设,启动袁河住宅综合片区开发和春发大道改造,完成袁河景观工程建设,深入推进示范镇建设“四项改革”。切实抓好良山安居工程和界水“一江两岸”工程建设,确保良山、新溪、下村便民服务中心大楼投入使用。不断完善城镇建设管理考评机制,继续加强城镇绿化亮化、环卫保洁、交通管理工作,努力营造宜居宜业的城镇环境。
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按照“六改四普及”的要求,以村容村貌整治为着力点,切实抓好120个左右的村点建设,重点打造3个精品示范点、2个村镇联动点、3个村落连片点,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切实改善农村面貌。认真抓好农村清洁工程,积极推行“3+5”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新模式,逐步构建起农村卫生保洁长效机制。继续加大农村改水、改厕力度,推广使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力争新增沼气池用户900户、农村太阳能用户1500户。
加大城乡交通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全区公路路网结构,提高公路畅通能力,开工建设余新公路、经开大道、水北大道和蒙河水北段3座大桥,协助抓好樟排线改造、杭南长高铁新余段、滨江路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加强公路维护管理,逐步推进组组通水泥路建设,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形成“半小时交通经济圈”。
(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完善发展体制机制
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区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力争年底前完成改革任务。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村卫生室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全面落实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协税护税机制,强化税收征管,培植壮大财源税源,确保全年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办法,更多地运用贴息、担保、奖励、补贴等办法,使财政资金产生更大效益。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大力筹集经济社会发展资金,切实保障资金安全运行。进一步加强国资经营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扎实做好企业一套表统计改革实施工作。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新能源、钢铁两大主导产业为依托,按照“引进一个大项目,形成一个产业集群”的思路,切实发挥产业基础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把钢铁和光伏产业链延伸、存量资产盘活、现有企业增资扩股、现代服务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等作为招商引资的工作重点,坚持领导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对接央企招商等举措,努力引进一批产业层次高、投资额度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落户,力争圆满完成市里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采取更优惠的政策,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出口企业的帮扶力度,积极引进外贸出口企业,促进外贸出口稳定增长。
(七)坚定不移地推进民生改善,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扩大劳动就业。把促进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政府促进社会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不断提高社会就业水平。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220人,城镇就业率94.5%,4050人员就业人数350人,零就业家庭100%安置,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000人,工业园区定向培训5000人,新增发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3500万元。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巩固和发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区城乡居民参保率力争达到90以上。健全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继续抓好小集体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工作。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继续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力争达到每人300元。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动态管理,在保持城乡低保对象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促使保障标准、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切实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积极探索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三房合一”并轨运行,力争新增公共租赁房600套。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切实抓好7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加快重点贫困村脱贫步伐。积极落实全省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工作,着力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着力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收入调标工作。
优化生态环境。继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年活动,扎实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区创建,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秀美渝水。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确保袁惠渠、袁河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力争区环境监测监察指挥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大水质保护力度,切实保障城乡群众用水安全。深入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完成赣粤高速渝水段绿化改造提升,进一步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绿色生态屏障,全区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46.8%。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继续深入开展“文化渝水建设年”活动,全面提升全区文化“软实力”。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契机,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升全民文明素质。大力实施文化设施提升工程,进一步推进乡镇文化站建设,启动渝水区文体中心项目建设。加强对优秀地方文化的弘扬、传承和保护,推出一批文艺精品力作,扎实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全年送电影1932场、送戏44场、开展自办文化活动44场,举办渝水区第十一届文化艺术节,积极筹建“新余花鼓班”。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工程,力争全年新增电视用户13000户,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加快科技进步示范区建设,确保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大力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完成渝水六小主体工程建设,实现公办中心幼儿园乡镇全覆盖。切实加强校车安全管理。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强化公共卫生保障,扎实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白竹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区人民医院改扩建、区妇幼保健院改扩建、区急救中心、区卫生监督大楼、良山中心卫生院整体搬迁等项目建设。抓好“光明·微笑”工程、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免费救助和尿毒症患者免费透析救助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积极创建食品药品安全示范社区和国家药品安全示范区,提高城乡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确保稳定低生育水平。
(八)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双联双帮双建”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进一步推进干群关系向友好和谐转变。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接访和领导包案制度,进一步拓宽群众诉求通道。深入开展社会矛盾大排查,全面推行行政调解工作,继续完善“三调联动”和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切实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强化高危人群、流动人口、社会组织、虚拟社会管理,加大重点青少年教育帮扶力度,大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房地产纠纷、医患纠纷等专项整治行动,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及群体性事件发生,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维护社会平安稳定。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的方针,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天网”工程,提升治安防控科技水平。继续开展重点地区治安整治,不断增强公众安全感。进一步加强消防和安全生产工作,健全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积极开展“服务发展,创优争先”和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继续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精简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能,积极创建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发展环境。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努力解决民生保障问题,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