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毕业典礼讲话汇编(9篇)目录1.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2.踔厉奋发启新程,同舟共济向未来!3.在学院2023届毕业晚会上的致辞4.在不确定性中成长5.保持定力洞悉时局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毕业典礼讲话汇编9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2022年毕业典礼讲话汇编(9篇)
目录
1.青春孕育无限希望 青年创造美好明天
2.踔厉奋发启新程,同舟共济向未来!
3.在学院2022届毕业晚会上的致辞
4.在不确定性中成长
5.保持定力 洞悉时局 融入时代发展洪流中
6.愿你们拥有一片星辰,满心海洋
7.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8.江山有待 自强不息
9.胸怀大义,手握未来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 青年创造美好明天
——2022届高三毕业典礼暨高考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张延强
(2022年6月25日)
尊敬的各位家长代表、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战旗飘飘马啼鸣,鼓声阵阵响云霄;誓言铮铮战高考,蟾宫折桂登金榜。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22届高三毕业典礼暨高考动员大会。首先,我代表学校党政,对圆满完成高中学业的全体高三同学,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高三任课教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三年前,我们带着憧憬、怀着理想和希望迈入民中,开始了美好而又难忘的一段旅程,也给民中带来了无限的惊喜、活力和希望。同学们在校的三年,正是学校发展最好的时候,你们目睹了母校的建设与发展,见证了母校取得的成绩,并与母校一道实现了全面发展。只争朝夕沿书香路畅游知识海洋,不负韶华登青云梯勇攀科学高峰;博学笃实胸怀家国天下,砥砺奋斗走向世界未来;民族高中蓬勃发展,树人书院人才辈出。校园里留下了你们拼搏奋斗的足迹,教室里留下了你们奋笔疾书的模样,操场上洋溢着你们自由奔跑的身影,学校的一草一木,一树一花,都见证了同学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们这一届高三年级,共有700名同学,44名教师。这是一支精干高效的团队,同学有理想、有抱负、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勤奋刻苦、奋力拼搏、好学力行、奋发向上;全体高三教师恪尽职守、认真负责、辛勤耕耘,无私奉献;整个年级团结拼搏,勇往直前,踔厉奋发,争创一流。从你们踏入校园的那一刻开始,学校就致力于培育你们成人成才,不辜负家长的期望和社会的重托。今天我以民中为骄傲,明天民中以我为自豪!你们伴随着母校成长的历程,将永远定格在学校发展的历史上!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不仅仅是为了庆祝你们毕业,进行高考动员,祝贺同学们圆满完成高中学业,即将迈入理想的大学。更重要的是,你们将会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国家之栋梁,民族之希望,社会之中坚。
在同学们即将步入新的人生旅途之际,我对大家提出四点希望:
一、高考只不过是小考,人生才是大考,我们要做好人生发展规划,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17岁的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谈到,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做好生涯规划,最重要的就是要树立人生目标,高中毕业后的十五年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的十五年,也是我们国家发展最关键的十五年。你们所有的人生大事都将在十五年内完成。“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也是党和人民最殷切的希望。入队、入团、入党,是青年追求政治进步的“人生三部曲”。同学们,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我们要用百倍的自信和百倍的意志在青春年华、在时代大考中交出一份能够载入史册的答卷,让个人梦、青春梦与中国梦同频共振,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二、高考只不过是分数,报志愿才是人生,我们要认真准确填报好志愿,在更高平台上实现人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指出,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高考之后,我们要进行高考志愿填报,就是对人生最重要的一次规划。高考不是终点,而是人生一个崭新的起点。学得好不如考得好,考得好不如报得好;高考只不过是分数,报志愿才是人生;不管高考发挥得如何,都要好好填报志愿,认真填报志愿!高考,既是高中生涯的结束,也是下一段人生旅程的开始。高考不是让全世界看见我们,而是让我们看见全世界。只有准确填报好志愿,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才能在更高平台上继续发展,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大家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选择大学、选择专业、填报志愿一定要和生涯发展结合起来,体现自己的优势特长兴趣爱好性格特质。
三、高考只不过是答题,得高分才是关键,我们要坚持沉着冷静专注,全力以赴力争在决战高考中取得最好成绩
瓦伦达心态告诉我们,在高考期间我们要沉着冷静专注,心无旁骛静如水,保持良好的心态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要从容淡定、冷静专注迎战高考。一是要有的放矢,针对性施策;二是要自信从容,平常心应考;三是要专注答题,高质量发挥;四是要细致检查,以稳定求胜;五是正常作息,饮食要清淡。进考场,深呼吸,拿试卷,先审题。题容易,不大意,遇难题,跳过去。我觉难,他更难,不遗憾,不放弃。抢时间,别大意,每一分,要争取。把试题,当练习,字迹清,卷面齐。遵时间,守纪律,出考场,不议题。备下科,莫迟疑,饭吃好,会休息。胜不骄,败不馁,考试毕,创奇迹。高考期间要做到“激情似火,心静如水”,答题讲究战略战术。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从全局着眼,追求整体效益。考完一场,集中精力准备下一场。考试期间做到三不:不同别人对答案,不讨论不会做的题,不找老师解题。决不能没考好一科就灰心丧气,要有恒心毅力,要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一战到底的精神,不管前面的学科考得如何,都坚持考到最后一科,战斗到最后一秒,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四、高考就是让我们站在更高的平台上看见整个世界,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谱写更加绚丽的篇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要热爱伟大祖国、要担当时代责任、要勇于砥砺奋斗、要练就过硬本领、要锤炼品德修为。远大理想,矢志不渝,心之所向,步履不止,终将抵达。同学们,高中毕业是你们人生旅途的一个里程碑,但它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人生起点。毕业,意味着站在新的起点;证书,意味着肩负新的责任;离开,意味着准备新的起航。一本小小的证书,见证着拼搏与成长,承载着沉思与智慧,收录着意气风发的青春岁月。希望你们牢记厚德笃学、敏行致知的校训精神,树牢自己的道德根基,丰富自己的文化年轮,培养自己的科技素质和核心素养,用博学、勤勉、笃实、奋斗的行动,去谱写更加壮美更加绚丽的人生篇章!
2022届高三毕业生将告别高中时代,面向更广阔的世界,迎来人生历程中崭新的起点。请不要忘记母校的祝福,与时代共赴远方!三年峨山行,一生民中情;三年高中行,一生民中情。请大家一定不要忘记,无论你们走到哪里,都有时刻牵挂你们、祝福你们、支持你们的老师,母校永远是你们最坚实的后盾和温暖的家园。乘风破浪不负少年凌云志,扬帆远航敢比古今状元肩;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未来属于你们,世界由你创造;今天我以民中为骄傲,明天民中以我为自豪!同学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努力书写青春华章,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老师们、同学们,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壮怀激烈,披荆斩棘,敢叫日月换新天;意气风发,劈波斩浪,直挂云帆济沧海。十年寒窗,百日苦练,宝剑今朝试锋芒。一腔热血,万丈豪情,我辈健步登金榜。愿你们放手一搏,青春无悔。愿你们微笑面对,保持信心。愿你们诚信应考,维护公正。愿你们严格防疫,守护健康。祝同学们梦想成真,鲲鹏展翅,前程万里,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行稳致远,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祝全体同学们在2022年高考中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乘风破浪、披荆斩棘,蟾宫折桂、金榜题名!
踔厉奋发启新程,同舟共济向未来!
——同济大学校长陈杰院士在2022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2022年6月30日)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亲友们:
大家好!
盛夏的同济,骊歌声起,青春飞扬。2022届的同学们,在特殊的环境下,圆满完成学业,迎来毕业盛典。
在此,我谨代表学校,代表方守恩书记,向全校4425位本科毕业生、5297位硕士毕业生、1022位博士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哺育陪伴你们成长的父母、师长致以诚挚的敬意!
3月以来,今年毕业的同学们度过了极不平凡的最后一个学期。广大教职员工和同学们一道,与新冠肺炎疫情进行顽强斗争,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终于遏制住了病毒在校园的传播,用积极的行动共同守护了校园的安全底线,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作出了应有贡献,使同舟共济的校训在抗疫历程中熠熠生辉。在此,我代表方书记、代表学校向在这次抗疫斗争中做出无私奉献的广大师生、医务工作者、后勤员工、校园卫士们表示崇高敬意和诚挚感谢!衷心感谢同学们的主动担当和倾情奉献,你们用智慧和汗水共筑校园防疫长城,用抗疫的合格答卷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的精神和境界、勇气和力量,见证了115年校史积淀下,新时代同济文化绽放的绚丽光彩。
“同济天下、崇尚科学、创新引领、追求卓越”,学校事业的每一项发展和进步,铸就了同学们厚重的情怀与沉稳的自信;同学们的每一次奋进与成长,汇聚成了学校温暖的记忆与深刻的年轮。持续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破解“卡脖子”难题,学校的发展日新月异;国立柱下表达“强国有我”的决心、投身志愿服务捧上“抗疫有我”的爱心、原创一曲《我相信》唱出的是临危不惧的信心、制作临时电子核酸码展现的是充满智慧的玲珑之心,同学们的茁壮成长与学校的稳步前行相映成辉。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使每一个同济人都将更加从容地面对未来和挑战。
同学们,这一季的再见有些突然,来不及拍下毕业照,来不及郑重告别,未来的接力赛已跃然眼前。不要质疑“我是否真的已经毕业”,不要遗憾告别了学生时代,校园生活的所有经历都是我们人生重要的积累与财富,要善于在顺境中执着追求、在逆境中坚守信念,要善于把艰难当作磨砺、把压力化为动力,要善于在充满挑战的世界中扛起责任、奋力奔跑。
还记得在2018年的开学典礼上(那也是我到同济工作后参加的第一个开学典礼),我曾对大家提出希望:在变化的世界中坚守理想、情怀与责任。变化是世界的本质,不确定是生活的常态,如何在变化的世界中寻找确定的自己,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今天,同学们即将奔赴新的征程、迎接新的挑战,我有以下几点,与大家共勉:
一是,要心怀“国之大者”,用坚定和执着守护理想。
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同济青年是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栋梁,是引领未来中国发展的专业精英,要坚定理想信念,心怀“国之大者”,把个人追求和国家发展紧密结合,才能行稳致远;要练就过硬本领,勇挑时代重担,把脚踏实地和执着坚守紧密结合,才能经受考验。人生多关卡,担大任者,唯有百折不挠、心无旁骛,才能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全国道德模范汪品先院士,86岁高龄,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在潜心治学的同时,投身科普,入驻抖音、B站,为我们的星辰大海而步履不息。数学科学学院本科毕业生张镪从军服役期间多次受到嘉奖,退伍后不仅学习成绩位列专业第一,斩获中国高校SAS数据分析大赛全国亚军等奖项,还投身“数学外卖”志愿服务队,义务为数学学习困难的同学指点迷津。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18级化学工程与工艺班,全体同学自入学起明确目标、相互鼓励,实现全员保研。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硕士毕业生王鸿雁,秉持初心、执着求索,投身航天事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毕业生郑雪莹,专注科研锲而不舍,在能源清洁化领域取得突出成果……在他们眼里,“国之大者”是利民为本的科普,是投笔从戎的保家卫国,是扎扎实实的研究与探索。
请你们相信,心中有理想,脚下就会有力量,你的每一个坚定和执着,都将汇聚成国家前行的底气。越过山丘跨过河流,你的每一次努力都会拉近与梦想的距离,你的每一次跨越都将是成长路上的美丽蜕变。
二是,要牢记“行之要者”,在坚韧不拔中踔厉奋发。
同济青年要争做攻坚克难的时代先锋,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民族脊梁。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我们带来大有可为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用一步一个脚印的奋斗为创造奇迹铺路架桥。世事多磨难,担大任者,须知行之要务,才能在正身直行中杜渐防萌、在坚韧不拔中踔厉奋发。
一代又一代的接续奋斗,铸就了同济人“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情怀。今年的毕业生中,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博士毕业生熊明亮,研发红外隔空充电装置,实现远距离移动无线充电,破解智慧物联的供电难题。设计创意学院博士毕业生金小能,设计赋能智能制造,作品揽括德国红点奖至尊奖等在内的工业设计国际三大奖。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李博文,录制了世界上首个无人机黑夜追踪数据集。来自非洲贝宁的本科毕业生罗克,热爱并积极传播中华文化,将继续深造,立志成为一名世界一流的建筑师。来自内蒙古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毕业生阿毕亚斯,将满怀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投身新能源产业,扎根边疆艰苦奋斗。助力乡村振兴实践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本科毕业生李思颖,8项设计作品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奖。还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毕业生杨旭、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硕士毕业生李新、汽车学院本科毕业生何彦池等获得扬帆奖。百余位2022届毕业生成为选调生,奔赴基层……奋斗,是新时代的“行之要者”,奋斗者的姿态,是青春最好的模样,是时代最美的景象。
新时代的同济青年要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用青春的力量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浪潮。希望哪里有困难,哪里就会有同济青年奋战的身影。请你们相信,你们的每一次坚毅与挺身而出,都将化作民族复兴赛道上奋勇争先的光芒。
三是,要不忘“心之所向”,在慎思笃行中追求卓越。
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同济青年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在各自的岗位上展示时代新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要以殷殷爱国之情、拳拳赤子之心,将小我融入大我,把个人理想融入强国梦想,以“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定去奋力开拓创新。时代永向前,担大任者,须不忘“心之所向”,才能在克服困难中超越自我,在慎思笃行中追求卓越。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是同济人不灭的情怀。法学院硕士毕业生李芸舟在志愿服务中留下青春足迹,带领同济青年连续三年服务保障进博会等大型活动,并主动服务于疫情防控一线,获评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刘佳琦带队摘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唯一最高奖,捧获“高教社杯”。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本科毕业生陈司瑶,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所递交的00后人民建议备受关注。外国语学院本科毕业生郭磊,组建“红色济译”团队,构建“中国红色文化翻译术语库”,形成20万余字红色百科词条。土木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谭泽颖,聚焦绿色建筑投资风险量化评估,跨界保研至北京大学商学院。医学院本科毕业生汪洋,主动向同学公开自己的33门课程笔记,“汪洋出品”的学习秘笈,好评如潮、人人传阅,保送直博的路上洒满了他与同学们互助同行的暖阳,那也是一片充满善意的汪洋。
时代向前、青年向上。有民族复兴的责任在肩,有丰厚积养的学识在胸,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在怀,请你们相信,你已经拥有了战胜前行路上一切艰难困苦的力量源泉,你的每一次奔跑与超越,都将谱写出现代化强国征程中激昂的乐章。
同学们,今日拨穗正冠,明日奋楫扬帆。希望你们秉同济之魂、承凌云之志、做擎天之柱、成济世之才,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疫情虽无情,母校有牵挂。最后,我再一次向无法现场参加典礼的2022届毕业生发出诚挚的邀请:母校欢迎你们返校参加未来任意一年线下举行的毕业典礼;其他时间如果你们回母校,也可以通过学院预约,方书记和我愿意穿上学位服与你们一起合影留念,补上我们的毕业照。
同济永远是你们温暖的家!
祝大家毕业快乐、前程似锦!
在学院2022届毕业晚会上的致辞
院长 韦路
(2022年6月23日)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家长们,2022届的毕业生们,大家晚上好!
今晚,我们在云端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2022届毕业生顺利完成学业。在此,我代表全院师生向2022届全体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同时,我也要特别向2022届的同学们表达由衷的敬意,因为在过去的3年时间里,你们不仅攻克了一道又一道学业难关,还战胜了一波又一波新冠疫情,Alpha、Beta、Gamma、Delta、Lambda和Omicron,病毒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所以,这里也要给2022届全体毕业生们点个大大的赞!大家好样的!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浙大数载,我相信没有什么比“求是创新”四个字更加深入大家的骨髓。临别之际,我想再跟大家聊聊其中的两个字,“创新”。何谓创新,浙大校歌唱得好:靡革匪因,靡故匪新,何以新之,开物前民。意思是没有变革不需因袭,没有事物不需更新。怎样改革创新?探究事物,做大众的先导。我们常说,创新是一种精神,一种思维,一种态度,一种习惯,一种价值观,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这些都没错。但我今天要强调的是另外三个关键词。
第一,创新是一种韧性。面对世纪疫情,大家最近经常挂在嘴上的一个词就是韧性,resilience。中国如此,世界亦是如此。韧性就是弹性,也叫复原力、抗逆力,指的是人们抵抗逆境、恢复原状的能力。逆境之下,善于创新的人不仅能够战胜压力,甚至愈挫弥坚。这两天,新东方直播间火了。长得像兵马俑的新东方英语老师董宇辉掀起一场双语带货狂潮,日涨粉丝百万,被网友盛赞“直播界的天花板”,“直播的尽头是学英语”,“小时候上新东方的课,长大了买新东方的货”。面临寒冬的教培行业巨头新东方成功转型知识直播,说明创新就是抵御逆境的不二法宝。
第二,创新是一种乐趣。今天同学们的最爱——“肥宅快乐水”就是创新带来的乐趣。1886年美国佐治亚州的约翰·彭伯顿想发明一种饮料,经过无数次实验都不理想,有一次助手不小心加入了苏打水,他觉得味道棒极了,还有提神、镇痛的功效。合伙人罗宾逊将原料糖浆的两种成分名称合二为一,于是,世界最畅销的饮料,可口可乐就诞生了。创新的过程也许会很枯燥,艰辛,甚至痛苦,但是创造新事物的乐趣是其他任何事情都无法比拟的。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有趣的灵魂标准不一,但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灵魂一定不是有趣的灵魂。
第三,创新是一种责任。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创新。疫情复杂严峻,俄乌武装冲突,印太安全威胁,台海局势紧张,全球经济低靡,金融市场动荡,人口结构恶化,气候持续变暖,全球治理赤字……要实现联合国制定的17个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也面临空前挑战。对于即将出发的浙大传媒学子来说,努力通过创新应对这些挑战,是你们肩负的时代使命。我相信,血液里流淌着创新精神的浙大传媒学子,一定能够不辱使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媒体融合,讲好中国故事,创造美好生活。
既然创新如此重要,我们应该如何创新?我认为,创新之道在于好奇、跨界、执着。好奇是创新的源泉。鲁迅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是个勇士,因为这个人,一定是怀着超强好奇心的人。所以,哪怕是吃货,也要做一个敢于创新的吃货。跨界是创新的路径。大家不仅要学科交叉,专业互补,产教融合,更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所专而又多能,精于一而又博学的梁思成应该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执着是创新的保障。俞敏洪说,伟大是熬出来的。再好的创意,如果不能坚持,也难以拨云见日,一飞冲天。
2022届的传媒学子们,创新既是人类自我发展的基本路径,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希望同学们将创新视为一种韧性,一种乐趣,一种责任,永远好奇,敢于跨界,保持执着,赓续浙大求是血脉,传承浙大创新基因,生如夏花,灿若星辰!
在不确定性中成长
——在2022年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毕业庆典上的讲话
院长 廖理
(20220626)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线下、云端相聚,共同见证2022届金融专业硕士、金融学博士、金融MBA、金融EMBA的毕业生们圆满完成学业,踏上人生新征程。在此,我谨代表学院向你们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向辛勤培育你们的老师、关心你们成长的亲友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2022年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在疫情反复、地缘政治紧张、通胀高企等多重压力下,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全球处于新冠疫情大流行第三年,防疫格局继续面临考验。此外,我们还面临着气候变化、全球供应链萎缩、金融市场动荡等诸多潜在的风险因素。可以说,百年不遇的疫情叠加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全球发展增添了不确定性与复杂性,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进程。
从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经验中,我们悟出一个道理: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找到相对确定性,要始终坚持“谋发展”。面对病毒威胁,中国采取积极的疫情防控政策,为人民健康和安全带来更大确定性,也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健康、安全、稳定的环境。在日趋紧迫的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问题面前,中国明确提出“双碳”战略,力显大国担当。在经济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前瞻性谋划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更凸显出探求长远发展、长治久安的决心。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方面的重大挑战。但是相信通过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组合,中国经济一定会回到正常轨道,继续展示出强大韧性和活力,为世界经济贡献宝贵的确定性。
同学们,大到世界发展的走向,小到个人就业岗位的选择,未来的不确定性永恒存在。我们总是在追求稳定性和适应性,也许正因为达成目标的路途中,充满了种种不确定性,对目标的追求过程才变得有意义。同学们,你们即将离开校园,踏上各自的工作岗位,希望你们能真正理解:从来就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每个人的道路上都会遇到难以预料的颠簸、难以抉择的困境和难以面对的失败。我们的人生轨迹就是把“不确定”变成“确定”的过程。在不确定性中成长,是我今天给大家的临别赠言。
在不确定性中成长,需要具有坚定的信念。中国改革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面对日趋严峻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没有任何现成的路径可以依赖,我们必须努力摆脱思维惯性与经验主义,既不历史虚无也不妄自菲薄,坚定把人民利益和国家富强放在第一位,这样才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国家的强盛需要坚定的信念,我们每个人也一样。我们这届毕业生的学习和毕业遭遇了疫情肆虐、经济放缓以及就业萎缩的时期,体验到了人生的一次重要的不确定性,但是我们几乎所有的同学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顺利完成了学业和就业的选择。在这其中,坚定的信念在支撑着我们,我们坚信生在了一个伟大的国度,成长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奋斗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心底的淡定和从容。”面对这个充满期待和不确定性的时代,希望你们肩负使命,从容淡定,坚守将个人融入整个国家的命运的信念。
在不确定性中成长,需涵养谦逊之心。不确定性的意义在于,它的存在就意味着人类的无知。黑天鹅事件和灰犀牛事件的不断出现,使我们在不断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也不断认识到我们的无知。浪潮跌宕起伏不定,我们需要克服轻视、平抑恐惧,深刻领会到其蕴含的催人进步的力量。清华五道口培养的不是天之骄子,不是金融白领,而是写进使命中的金融领袖。希望同学们深刻理解人类的“无知”,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持续地探索,终身地学习,苦练本领、增长才干。
在不确定性中成长,需要积极作为,勇挑重担。我们每一代人的改革事业都面临不同的不确定性。在新发展格局之下,中国金融业将面临新一轮的技术变革和开放升级,未来金融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创新发展的任务都非常繁重。希望同学们发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牢记“不怕苦,敢为先,讲团结,重贡献”的五道口传统,与中国金融改革同呼吸、共命运,勇挑重担,争做栋梁,做对国家和民族有用的人。希望你们始终以天下为己任,今后不论身处何方,从事何种事业,都要有胸怀天下的志向,矢志不渝为国家发展和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同学们,送别大家之时,恰是五道口办学四十一载,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成立十年之时,从拓荒草野到桃李满布,我们共同见证着清华五道口的成长。薪传有人,足慰平生。希望大家带着我们的祝福,在广阔天地中,脚踏实地,砥砺前行;在长远的航道上劈波斩浪、奋楫一生。明天如何固不可知,但只要我们能在这份不确定性中有所成长,便是不负韶华。在新十年的起点,学院将与你们一同迈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再次祝贺同学们!祝福你们!
保持定力 洞悉时局 融入时代发展洪流中
——院长刘志东在2022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2022年6月30日)
尊敬的各位家长们、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此云端聚会,隆重举行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本届毕业班同学克服疫情带来的各种不便,圆满完成了学业,即将踏上人生新的征程,在这里允许我代表学院全体老师向今年毕业的158名本科生,53名硕士研究生,2名博士研究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美好的祝福。
尽管早就知道在每年毕业典礼上有例行的院长发言,最近一个月里也在学院办公室也看到姜涛书记和贾传亮副书记等学工老师们为全体毕业生精心筹划毕业典礼、细心整理各种毕业材料、用心准备毕业生纪念品的场景。但是本学期面对“空空”、安静的校园,一点也没有毕业季的气氛,找不到毕业致辞和发言的感觉。直到上周看到学院南路校区校门口和每年一样,摆放了荷花盆景,才突然意识到,真正到了要和同学们挥手告别的时候了。
2022届毕业生注定是特殊和不平凡的,你们多数人是00后首届大学毕业生。你们在大学期间见证和亲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建校70周年,建党100年庆典,见证了14年内双奥之城诞生。体验了中美贸易战、俄乌战争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四年大学、3年疫情。谁也没有想到大学生活以这样方式的度过。
2022年更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在疫情反复、地缘政治紧张、全球经济滞涨等多重压力下,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新冠疫情在全球大流行已经进入第三年,我们面临着极端自然灾害、全球供应链萎缩、金融市场动荡、能源供应危机等诸多潜在的风险因素冲击,疫情导致内外需求萎缩。百年不遇的疫情叠加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全球发展增添了不确定性与复杂性,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进程。
面对全球化的撕裂,面对有史以来最难的就业季,面对考研分数线的迅速攀升、面对一线城市高企的房价和租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的焦虑和不安。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一定想过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人类将向何处去?世界的出路在何方?我们的未来在哪里?
世界变局特别是疫情的影响,也让我们切身感受到,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在全球性的重大问题面前独善其身,各国前途命运已经紧紧联系在一起,同学们此时应该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大到世界发展的走向,小到个人就业岗位的选择,未来的不确定性永恒存在。
在此背景下,我想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个人对当下时局和未来的一些思考,希望对大家毕业后走向社会有所帮助。
一、保持定力,用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定力是一种洞察力,来自于对形势的科学判断;定力是一种意志力,来自于对发展的长远考虑。定力是心灯,引领着精神的方向。定力是在变换的世界中处惊不变,保持一种把控自己意志和把握自己命运的能力,靠的是内心的价值坚守。
生活总是由各种随机事件堆砌而成,自己能做的便是做好准备,勇敢地“拥抱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希望大家坚守心中的长期主义,保持对内心的追问,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做好当下,保持自己的判断力和思辨力,保持持续探索的底气、智慧和责任。保持独立深入的思考,将专业知识内化于心,在实践中提炼真知。以专业和担当,为时代创造新知识,为商业构建新模式,为社会引领新风气。只有具有扎实的专业素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及更高的视野与责任担当,才让我们敢于拥抱变化、适应变化,去应对未来可能遇到的一切挑战,勇做人生新起点的攀登者。
“Z世代”出生的你们是互联网原住民。在大数据和智能化驱动的技术变革时代,互联网给我们制造了一个信息海洋,但“大数据推送”和“自我选择”却编织了一个个信息茧房。在算法时代,你以为自己拥抱了知识的海洋,其实你看到的信息只是你想看到的,技术精英想给你看到的。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回音壁中反复地收听那悦耳的音符。同时,互联网带来信息的过度透明、信息流通的过度迅速和便捷,导致许多非必要信息的泛滥。过度阅览此类碎片化、甚至可能与现实脱节、传递失真的信息,我们原有的规划和想法,可能就会受到负面干扰,会为我们带来焦虑和不安。当我们困于在众说纷纭之中,迷失在碎片化的数据之中,可能失去了自己的方向。
面对信息茧房和信息泛滥,要学会保持独立思考。《中庸》指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为我们如何保持独立思考指明了方向。不惑于纷乱现象,不畏于艰难险阻,做到“临大事而不乱,临厉害之际不失故常”,能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时代脉搏。保持定力,必须刀刃向内,苦练“内功”,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用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对方向要确定,对纷扰要淡定,对行动要笃定。心中有数,才能行之有度。在喧嚣中保持一份冷静,在纷繁中保持一份清醒,在污浊中保持一份纯净。定力决定一个人是否内在强大,保持定力,你才会越来越强大。事实上,我们的强大来自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只有不断认知这个时代的规律,我们对世界认识越到位,我们越不会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从而获得定力,我们的内心自然会越来越强大。
二、洞悉时局,融入时代发展洪流中
大变局虽然风起云涌、变化莫测,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主题和主线不会改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势与运,大国崛起的根与魂,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记得在20年前,中国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发展并不顺利,由于前期受国外的影响非常巨大,可谓初生就是地狱模式。当时西方国家普遍不看好中国电商的发展,认定中国没有发展电子商务的空间,因为中国没有成熟的信用卡系统、无法完成网上交易,电商不可能搞好。如今,我国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数字支付手段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中国GDP总量已为世界第二。中美冲突与新冠疫情没有停止中国崛起的步伐,中国在世界经济的比重逐渐上升。面对国际上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中国经济外贸和外资反而以两位数的增长而逆势上扬。中国成为全球供应链最具弹性、最稳定、最可靠国家。
或许当下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我们的节奏,拖慢了我们的步伐,但却不可能打乱大时代的主题和规律,不能妨碍中国大国崛起的步伐。因此,我们不能因疫情而动摇、而退缩、而止步,更不能因为未来时代的变异而选择躺平。我们要坚定时代的信心,迎接时代的挑战。
中国将在“十四五”末达到现行高收入国家标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GDP总量达当前美国1.5倍,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于今天毕业的同学,2035年前后正处于人生的大好年华时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到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中国必将成为世界人才、科技、经济的中心,那时你们平均年龄50-60岁左右,应该都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伟大的时代和宏伟的蓝图赋予了你们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你们的未来必将因世界的大变局而艰辛,因民族复兴的新征程而辉煌。
与伟大的时代同行,是最大的荣幸,希望你们洞悉时局,看清社会发展趋势,把握时代脉搏,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勇担时代重任,在为国家和社会劳动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同学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要志存高远、勇于担当,要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推动社会进步。胸怀国之大者,将个人的抱负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同学们,未来的二三十年是你们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期。希望你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持定力,勇敢战胜前进征程上的一切未知挑战,让强国梦在你们手中变为美好的现实。
今天学院老师与同学们在云端直播平台正式作别。今天你们以学院为荣,明天学院将以你们为耀。今天的你们汇聚成了推动学院前进的力量,但愿未来继续互相成就。
毕业了,意味着大家要开启新的奋斗旅程,希望各位毕业生牢记最初的梦想,保持永久奋斗的好作风,在未来的道路中勇敢追梦,成为更好的自己。希望大家在未来的日子里永葆初心,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待你归来仍是少年。
最后,我想分享歌曲《缘》作为毕业礼物送给各位同学,以纪念这个值得珍藏的美好瞬间。
愿你们拥有一片星辰,满心海洋
——在2022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陈文艳
(2022年6月29日)
亲爱的孩子们:
仲夏的风拥抱着我们,漫天的暖意穿梭在校园,夏天的热烈感染着每个人。在梅岭,夏天是毕业季,无数的欢笑与泪水描绘出童年的美好与珍贵;夏天是成长季,六年的收获堆叠出成长的自豪与骄傲;夏天也是播种季,我们认真告别,种下新的种子和希望。热烈之后,我们也应有沉淀和静思。
回顾这个学年,我们开启了一段“双减”之旅,迎来了调整后的“新课标”,无论是减去的学业任务,还是新提出的素养要求,这一切都提醒着我们:走在成长之路上,我们要变得更加自信、自立和自强和自主。在这个新成长时代,校长妈妈希望你们能够做好以下三个角色:
首先,请做一个心有明月的“仰望者”。心有明月,想想都觉得那么美,以那一轮朗润为灯、为塔、为方向、为目标,即使不曾击中,也会落在星河之间。我们应该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在它的激励下,寻找自己的价值。盲哑女孩海伦在不幸的命运中把自己历练成强者,11岁的非洲男孩madu在穷苦的日子里把自己锻炼成一位芭蕾舞者。无数的事例证明:有志者,纵然身在泥泞,也能活得精彩;无志者,即使天资聪颖,最后也归于平庸。校长妈妈希望你们能够把远大理想变成平凡生活中的点滴努力,把“我的梦”融入“中国梦”,将来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
其次,请做一个永不言弃的“坚守者”。成功之路没有捷径,成长本身就是一次冒险,只有经历过挫折,见识过荆棘,才能收获智慧,懂得规避风险。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同的精神状态决定了不同的人生,灰心丧气的人仿佛落入万丈深渊,从此一蹶不振;乐观坚定的人把荆棘当作铺满鲜花的原野,从此无惧无畏。校长妈妈希望你们勇敢去尝试和挑战,不要害怕失败,只把它当作走向成功的一个过程。
再次,请做一个勇于开创的“创新者”。今年,我国完成了让国人引以为傲的载人航天计划,发轫于好奇心的科学探索,不断进步的创新能力让我们走在了世界的前沿。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双减”为我们减去了过重的课业负担,于是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创造,校长妈妈希望你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去对待生活中的问题,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想象力,学会捕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做一个会想、敢想的孩子。
亲爱的孩子们,就在今天早晨,我收到竹西中学校长发过来的贺信,从梅岭小学走出去的毕业生在今年中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扬中录取率创下了历年新高。所以,孩子们,成长就是经历过一次次蜕变后,长出属于自己的羽翼,正如最近火遍全网的董宇辉,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却用最大的努力和最诚挚的善意要求自己、对待身边人。
离别时刻,校长妈妈希望你们能一如既往,循着自己的方向勇敢去追,在更广阔的世界里乘风飞翔,愿你们拥有一片星辰,满心海洋。
这个夏天,注定与众不同,而我对你们的爱,和6年前、60年后都是一样的,我永远爱你们。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在2022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 王德强教授
(2022年6月26日)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老师们、家长们:
大家晚上好!
六月的昆明,繁花似锦,风物宜人。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毕业典礼,共同见证2022届毕业生顺利完成学业。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即将开启人生新征程的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养育你们的父母、悉心教导你们的师长,以及关心和支持你们成长的每一位亲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大学是人生中最难忘的阶段,也是成长成才的关键期,你们历经疫情考验,在防疫抗疫中完成了学业,也磨砺了坚强的意志品格。在学期间,你们孜孜以求、增广见识,不负亲友嘱托和家国热望;你们朝夕相处、互相勉励,结下了深厚友情;你们随老师杏坛问道、教学相长,建立了山高水长的师生情谊。你们当中有众多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有成绩骄人的科研新秀,有勇于开拓的创新达人,有奔赴山区支教的追梦人,你们传承和弘扬了“刚毅坚卓”的校训精神,你们的青春已经镌刻在云南师大的记忆里。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我校西南联大旧址时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在你们即将踏上远行的旅程之际,作为校长我想以“志存高远、崇德修身、知行合一、踔厉奋发”与同学们共勉。
首先,希望你们志存高远。志存高远就是要有远大的理想。没有追求的人生将一事无成,没有信仰的民族将一盘散沙。远大的理想烛照人生前行的路,催育民族的伟大复兴。你们人生的黄金时期,将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同行并进,也将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志存高远,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青春的光谱才会更加广阔,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发。希望你们志存高远,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把视线投向国家发展的航程,把青春和汗水撒在艰苦创业的舞台,与新时代同行并进,努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中建功立业,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其次,希望你们崇德修身。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要加强道德修养,增强自我定力,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面对复杂的世界大变局,要明辨是非、恪守正道,绝不人云亦云、盲目跟风。面对各种诱惑,要保持定力、严守规矩,用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面对美好岁月,要饮水思源,感恩党和国家,感恩社会和人民。
再次,希望你们知行合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有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都必须躬身实践。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希望同学们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奋和智慧铸就精彩人生。
最后,希望你们踔厉奋发。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没有躺平的赢家,只有奋斗的精彩。你们风华正茂,正是放飞梦想、挥斥方遒的好年华。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要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胸怀“国之大者”,担当使命任务,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负、建功立业。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要弘扬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历练不怕失败的意志品质,养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用行动兑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同学们,你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衷心希望你们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时代里,书写大有作为的人生。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你们是母校永远不变的牵挂,母校永远是你们的心灵港湾和坚强后盾!欢迎你们常回家看看!
谢谢!
江山有待 自强不息
——在2022年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上海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昌胜
(2022年7月2日)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个“满池荷花香泮溪,千树枝头累硕果”的盛夏时节,我们线下线上结合举行2022届毕业典礼。此时时刻,既有“长江一帆远”的惜别,更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欣喜。从今天起,又一批天之骄子将从上大启航,踏上人生新征程,投身伟业新时代。在此,我代表学校、代表旦红书记向圆满完成学业的9284名毕业生,致以热烈的祝贺和美好的祝福!向辛勤培育你们的老师和默默支持你们的家长,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2020年至今,同学们两度遭遇新冠疫情考验,尤其是在“大上海保卫战”中,面对空前严峻复杂的形势,你们与疫情进行了顽强斗争,护好小我奉献大我;你们克服困难在寝室学习,最终圆满完成学业;你们主动担任学校和社区志愿者,用实际行动书写责任担当;你们识大体顾大局,高度自律、团结协作,展现了上大人刚毅坚韧、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这场保卫战让大家锤炼了品格、磨砺了意志、体味了温情,这一切将成为我们难忘的记忆和宝贵的财富。
同学们,回望过往的大学生活,你们留下了人生最美的青春印记。你们探索新知、慎思明辨,拼搏进取,追逐成长梦想。材料学院博士生刘岩博同学,研究透氧膜材料的高温相变规律,努力破解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的难题,发表SCI论文10篇、申请专利6件;社会学院本科生李鑫同学,连续两年寒暑假深入一线,调研云南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改革,形成20余万字访谈稿,勇夺“挑战杯”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你们汲取知识、增长才干,如今奔赴四方,将青春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电影学院本科生孙思胜远赴西藏,选择在雪域高原奏响青春之歌;文信学院本科生李娜同学携笔从戎,做守卫祖国的边防战士;环化学院硕士生李思阳同学入职华虹集团,立志芯片自主研发;机自学院博士生黄奕宁同学到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工作,投身祖国的航空事业。同学们的选择,生动诠释了上大人“养成强国济世人才,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初心和使命!
今年是上海大学建校100周年,红色基因、百年淬炼,铸就了上大独特的精神气质,成绩光耀史册、成就催人奋进。你们就读期间,学校综合实力大幅攀升,再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跻身全球前300。学校人才培养累结硕果,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2个,QS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连续五年位列内地高校前20。学校创新成效日益凸显,在Science、Nature等世界顶级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国家科学技术奖持续产生,吴明红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校服务社会亮点纷呈,“五五战略”顶层布局,对接国家和上海重大急需;环上大科技园引航科创,赋能区域转型发展;医学院、微电子学院、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等相继成立,彰显上大人初心致远、使命敦行的决心与担当!
同学们,你们生逢盛世,人生轨迹与民族复兴紧密相连,是被寄予厚望的“强国一代”。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世界发展格局加快重塑,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全球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在重重挑战面前,同学们要以自身努力的确定性,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化危为机,成就事业。临别之际,我代表学校送上三点希望:
第一、江山有待,勇担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江山之待,是指国家之需、人民之盼,它呼唤时代新人投身民族复兴伟大事业,承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合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江山有待,就是要树立主人翁意识,涵养家国情怀,以天下为己任,勇担“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使命。上海大学首任校长于右任曾以“江山如有待,天地更无私”寄语上大学子救民族于水火,挽大厦之将倾;在“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事业”的办学宗旨影响下,一批批上大人救亡图存、开天辟地,谱写了壮丽的乐章。钱伟长老校长也要求上大人要始终秉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并以“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作为人生信条,奋力践行“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使命担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江山有待的信念,使命在肩的担当,是上大人始终不变的坚守。希望你们脚踏实地投身社会建设,在平凡岗位上迸发非凡力量,在奋斗奉献中出彩闪光。希望你们始终心系人民幸福,在基层一线贴近人民、服务人民,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挺身而出,与人民一起奋斗、一起前进。希望你们把准民族复兴的时代脉搏,奋力走在科技创新、创业创优的前列,让自己的人生追求与国家发展目标紧密相连。希望你们更加开放自信地融入世界,展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青春担当,发出属于中国青年的雏凤清音。江山广阔,安纳万家灯火;点点繁星,照亮复兴征程。我相信,你们一定能“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昂首迈过雄关漫道,肩负起新时代的责任与使命。
第二、自强不息,崇德求真。《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寓意君子应像天空稳健运转、日升月恒、周而复始一样,格物致知、奋发图强,日新不怠、进步不止。这要求我们在攻坚克难的道路上提升能力,在勇敢追梦的旅途中超越局限,自立自强,奋力成才。欲成才,先成人,重在崇德修身。《礼记》有言:“上贤以崇德”。“崇德”意指崇尚有德之人、推崇高尚品德,这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如果说“崇德”是“自强不息”的前提,那“求真”就是“自强不息”的目标。陶行知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对真理的追寻,对真知的渴望,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源动力。“崇德”为先,方能行稳;“自强”为径,方能致远;“求真”为旨,方能善成。
同学们,面对充满诱惑的世界,面对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未来,面对漫漫人生征程,希望你们强基固本,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始终坚持高尚的德行与操守,心存浩然正气,崇德向善,做一个大写的人。希望你们始终坚持自强不息,增强“跳出一时看长远、跳出一域看全局”的战略思维能力,善于识变和应变,坚持在变中求新、变中求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断遇见更强、更好的自己。希望你们始终坚持追求真理,把学习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探索未知的世界、追求人生的本真。我相信,你们一定会传承好“上善若水、海纳百川、大道明德、学用济世”的上海大学精神,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相结合,进德修业、日新月异,在奋进新时代的征程中大展宏图。
第三、追求卓越,止于至善。“卓”,《说文解字》解释为“高”,卓尔不群,与众不同;“越”本意是跨过、逾越。只有不断超越,才能迈向卓越。追求卓越,就是把“最好”作为人生目标,就是把“干就干成一流,做就做到极致”作为人生态度。这是不同凡响、严格以求的执着;是日复一日、挑战极限的淬炼。凡此种种,皆融汇成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向顶峰挑战的精彩篇章。傲立于顶峰,方臻于至善。“至善”二字于己是完善自我以立德,于他是服务家国以立业,于世界是促进和平以大同。追求卓越的起点是对当下的不满足,不断进步;过程是超越他人,占领高峰;终点是促进全局,实现大善大美。
同学们,“卓越”是一把标尺,能够丈量出人生的深度、速度和高度;至善是一种境界,是以卓越为核心的至高追求。希望你们深钻细研、厚植学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做厚积薄发的排头兵。希望你们时不我待、抢抓机遇,锐意进取、比学赶超,做青春赛道上的领跑者。希望你们志存高远、勇攀高峰,追求极致、成为最好,做翱翔天际的领头雁。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将追求卓越作为驱动自身发展的不竭动力,勇立时代潮头,缔造更加光明的未来。
青春有梦,奋斗以成。青年是毛泽东眼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是李大钊笔下“惟知跃进,惟知雄飞”的群体。江山有待、自强不息,希望大家以使命精神自省,以求真精神自强,以卓越精神自立,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栋梁,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
百年恰青春,奋进再出发。今天19:22分,还有来自上海中心的云端祝福送给大家。同时,我代表学校向今天因疫情不能来到现场的同学送出一份邀请和承诺,欢迎你们带着家人朋友,参加未来三年的任何一届毕业典礼,学校将为你们颁一次学位证书、拨一次流苏、拍一次毕业照……
再次祝贺同学们顺利毕业,祝愿同学们雄鹰展翅、前程似锦!
谢谢大家!
胸怀大义,手握未来
——在2022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清华大学校长 王希勤
(2022年6月26日)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今天,我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毕业典礼。我代表学校向顺利完成研究生阶段学业、即将开启人生新篇章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悉心培育你们的导师、关心支持你们的亲友和所有为你们付出辛劳的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这个特殊的毕业季,北京疫情持续反复,打乱了大家正常的毕业节奏。学位论文答辩会无法在线下举办时,你们就在线上接受答辩委员会的质询;社会面疫情散发影响了与用人单位见面时,你们就参加元宇宙招聘双选会;不能毕业聚餐时,你们就把“散伙饭”变成了东操的集体夜跑和紫操的桌游。在完成毕业流程各环节任务的同时,你们也身体力行参与到疫情防控清华园保卫战中,留下了一张张穿着防护服的别样“毕业照”。马上就要离开学校了,有些同学下一步的住宿、交通等问题还没有最后落实,一部分同学只能在线上参加毕业典礼。这种情况下,同学们难免会对未来有更多不确定性的感受。
回想我自己二十多年前博士毕业时,面对不同的就业选择,心中也有过不安和迷茫。最终,我遵从内心的学术志趣,选择做一名“青椒”,延续博士论文研究,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但是,学术研究能否取得突破是有不确定性的,我也做好了坐十年冷板凳的准备。我体会,不确定性并不只是在我们作选择的时候才出现,不确定性会伴随我们一生。我们所认为的确定性其背后有着各种不确定性,反之,我们所认为的不确定性其背后一定也有着某种确定性。我们可以从三个视角来分析思考。
首先,从个体自身来看,人生轨迹虽千回百转,但初心使命不能变,要胸怀大义。人生的道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每一次关键选择都可能导致不同的人生转向。当选项太多、选择太难的时候,靠什么厘清自己的心绪、明确选择的优先级?靠的是内心的价值坚守。
回望一百多年前的旧中国,在那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凄风苦雨中,连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都晦暗不明,个人更难以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但有一群心怀理想的年轻人,以“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的刚毅执着,舍生忘死、前仆后继,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书写了可歌可泣的人生篇章。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面对风雨如磐的斗争形势和各式各样的“主义”,最终坚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他坚信“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与早期共产党人一道把马克思主义的火种播撒在神州大地上,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李大钊所坚信的就是“大义”,这是因为它揭示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规律。看似具有不确定性的社会现实问题,在这一规律那里得到统一,从而就显现出确定性。人民,也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胸怀这样的大义去考察和改造中国的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同学们,当今世界正处于动荡变革期,希望你们铸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人民至上,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不为名利所惑、不为私欲所蔽、不为艰难所阻,胸怀大义,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第二,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人生角色虽千变万化,但责任在先不能变,要勇于担当。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为人处世责任在先。当你们进入新的工作单位,先不要期待能够获得什么,而要先问问自己应该承担什么。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医学院张林琦教授决定组建疫苗与抗体药物研发攻关团队,他的博士生李明茜同学第一个报名,成为团队的第一位正式成员。正月初八,她就赶回学校,和团队里的老师同学夜以继日加快研发,一刻也不敢停歇。目前,她所参与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她说,每株疫苗都是一颗小小的种子,终有一天会成长为守护生命健康的战士。我知道,你们中的很多同学都像李明茜一样,在抗疫科研攻关和疫情防控工作中冲在一线,我为你们感到骄傲,更为你们在危急关头的勇敢逆行点赞!
同学们,清华人必须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无论身处哪个岗位,在有需要的时候都应该挺身而出,勇于做“大白”,勇于做“战士”,毫不犹豫地扛起责任,用聪明才智去解决问题,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从更长远的时空维度来看,人生前景虽千姿百态,但务实肯干不能变,才能手握未来。“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未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掐指算出来的,而是用双手一点一点干出来的。我们能够干出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内心所设定的理想。只有心怀正义的理想,才能按照理想的样子去打造未来,成就正义的事业。也只有成就正义的事业,才能证明我们心怀的是正义的理想。
我们的老校长王大中院士,1958年毕业后,作为青年骨干与当时平均年龄23岁半的团队一起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用6年的时间建成了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建造运行的屏蔽试验反应堆。他带领团队设计建造了世界上首座5兆瓦壳式一体化低温核供热堆和世界首座10兆瓦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实验堆。去年12月,由清华牵头研发设计的世界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并网发电。这是几代清华人“知难而进、众志成城”团结拼搏的结果。当我们看到白发苍苍的王大中院士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时,我们内心充满了感动、充满了敬意!以王大中院士为代表的那一代青年,用60多年的苦干实干、默默奋斗,践行了“用我们的双手开创祖国原子能事业的春天”的铿锵誓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同学们,未来的二三十年是你们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期。希望你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撸起袖子加油干,踏踏实实往前走,勇敢战胜前进征程上的一切未知挑战,让强国梦在你们手中变为美好的现实。
清华人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清华人有厚德载物的胸怀,责任面前上一步,利益面前退一步。清华人有行胜于言的担当,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同学们,希望你们将来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保持清华人该有的样子,胸怀大义、手握未来,无愧时代、不负人民!
祝大家毕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