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家这里》第二课时,教案,供大家参考。
5 我的家在这里 第 二 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设置两个话题:
“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 “我能做点什么”。
“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表述自己家的具体位置,了解自己所住村庄或小区及周围环境、人和事。
“我能做点什么”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邻里之间要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美好的家园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建设,鼓励学生积极改进村庄或小区的不合理不完美之处,为村庄或小区的建设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两个板块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居住地,体会居住地带来的温暖,学会简单介绍自己家的位置以及生活的地方并且会根据出现的问题,把自己居住地变得更美好。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自己居住地的大概位置还是比较了解的,但是平时比较少认真观察居住地周围的环境以及出现的人和发生的事,缺乏改造居住地的意识。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去了解居住地的各个方面,培养热爱居住地的思想感情,从而形成改造居住地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发现居住地存在的不足之处,探讨解决办法,为居住地建设做力所能及的事。
2.积极参与居住地的改进建设,增强对居住地的责任感。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能针对居住地存在的不足或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并积极配合和督促相关部门付诸实践。
【教学难点】
懂得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有效的渠道改善居住地存在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某居住地的改造视频和居住地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学生准备:观察自己的居住地,发现不足和思考解决办法。
(一)
视频 引入
1.播放视频:小学生在社区帮助垃圾分类。
2.引思:这些同学在小区里当志愿者监督小区做好垃圾分类。你想为你的小区或村子做些什么呢? 引出课题:我的家在这里——我能做点什么
(二)
发现不足
1.发现问题:观察教材第 32 页图片,说说这些同学的居住地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小河边没有警示牌,如果有人下河游泳会很危险。(安全
警示设施不完善)
(2)小区里的健身器械坏了……(健身设施维修不及时)
(3)唉!这片草坪被小区里的人种上菜了。(私自改变公共用地)
2.我的办法:思考得出解决图中问题的办法。
设立警示牌、组织小伙伴打扫卫生、寻求物业解决…… 3.小组讨论:你们那里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这些问题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不便? 播放关于社区问题的新闻视频,得出问题结论:占用公共通道、消防通道堵塞…… 5.自主思考:为了改善这些情况,你能做点什么呢? 有待改进的地方:乱放杂物、堵塞通道、乱丢垃圾…… 我能做:劝阻乱放杂物、号召正确停车、分类投放垃圾…… 小结:爱护居住地,从我做起。
6.制定计划: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让我们制定一份改进计划,号召大家共同努力,来改善居住环境吧!
步骤:(1)整合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
(2)针对不同问题,找出可能原因。
(3)根据不同的原因,制定改进方案/办法。
(4)依据制订的方法实践落实。
(5)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可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寻求解决。
7.方案展示:
8.观察思考:教材第 33 页图片,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他们是怎样解决的?
花草无人养护→领养绿地 乱贴小广告→自己动手 路面被破坏→寻求帮助 9.连一连:遇到图中问题,你想怎样解决?如果无法凭借个人力量解决时,我们该怎么办?
(村委会/居委会、城管、物业部门)
10.寻求帮助:根据题目要求完成填空。
小区垃圾没人管,我会找物业保洁人员。
水渠遭到破坏,我会向村委会报告。
小区绿地被占,我会找物业管理人员。
生活道路被占,我会向物业反映。
11.畅所欲言:你还想为你居住的小区/村子做些什么呢? 点拨:为小区居民发放环保、消防、交通安全倡议书……
12.课堂点拨:我们热爱自己成长的地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
让这里变得更加美好,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13.课堂小结:
(1)乱扔垃圾、私占绿地等问题是居住地有待改进的地方。
(2)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向物业、居委会等部门求助。
(3)我爱自己成长的环境,我会通过亲自动手保护环境、寻求帮助等办法来解决身边存在的问题。
(三)
素养 提升
1.填空题。
(1)贴小广告、乱停乱放、阻塞消防通道等都是居住地需要改善的问题。
(2)提倡环保、保护绿地、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等都是改善家园的好办法。
(3)住在隔壁的姐姐把喝完的饮料瓶随手丢到了地上,我认为她这么做是不对的,我应该把垃圾捡起来,并告诉她要环保。
(四)
板书设计
(五)
布置作业
1.交流:与家人讨论小区/村子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并想想解决办法。
2.实践:针对美化问题,在你居住的社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