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教案设计 > 正文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时间:2022-07-09 15:0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1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故事中是谁和谁争辩?他们又是为什么事儿争辩?争辩的结果又怎样呢?快让我们读课文吧!一起看看苏教版三班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欢迎查阅!

 苏教版三班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随课文学习本课的“烤、辩”等 9 个生字,指导同学在田字格里写好生字。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预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日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争辩的故事》,指名读,齐读。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故事中是谁和谁争辩?他们又是为什么事儿争辩?争辩的结果又怎样呢?快让我们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相机识字

 1.(出示读书要求)大声读课文吧,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

  2.生读,师巡察指导。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同学们洪亮的读书声告知我,你们读得很仔细。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呢?(11,12)出示(143 页),这里有个特别的标点符号(12 个点),出示《标点符号用法》,指名读。(错的改一下。)

 (1)现在让我们开头读课文吧!盛老师开头讲故事喽!故事从哪儿开头的呢?第 2 节。(板书:讲故事)

 (2)第 2 段。谁来?俩(出示卡片)a 这个字的读音很特殊,这组开火车读。b 看看这个字,猜猜“俩”是什么意思?(两个人)c“兄弟俩”就是兄弟两个人。那“我们两个人就叫——我俩,亲热点叫——咱俩”,“你们两个人就叫——你俩”,“他们两个人叫——他俩”,“姐妹两个人叫——姐妹俩”d 这个故事的仆人公是——“兄弟俩”。兄弟俩为了什么事情而争辩呢?

 (3)第 3 段。a 指名读。纠音“烟熏火燎”“皮香肉嫩”。b 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烟熏火燎”的场景吗?你吃过什么“皮香肉嫩”的东西吗?c 看,新词只要一联系上咱们的生活,我们就能理解它的意思了——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就是(板贴:联系生活)想象着这样的情景,再来读一读这两个词语。开火车读。)

 把词语送到句子里,再来读一读,指名读两句话。

 老师小结:兄弟俩本想射雁充饥,却在为大雁该怎么吃而争辩。

 (4)练习朗读对话,相机学习生字。

 a 出示插图。这就是故事中的兄弟俩。猜猜谁是哥哥?谁是弟弟?

  3 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B 看着图说一说,什么是“煮”,什么是“烤”?(点:这下面的四点也是表示火的意思。)“烤”和“煮”都是一种烹饪方式,你还知道哪些烹饪方式?(蒸、煎、炒、焖、煨、炸)你发觉了什么?(老师:看看偏旁我们就能猜出这个字的意思了。贴:看偏旁)

 c 兄弟俩是怎样争的呢?同桌一人一句分角色读。

 d 指名读。评价:他们“争”得怎样?

 e 弟弟说烤着吃,哥哥赞同吗?认为这样对吗?“不赞同,不认为是对的,就是——不以为然(对),你瞧,多读读课文还能理解词语的方法呢!板贴:这就叫——联系上下文。哥哥不仅不同意,还“大声争论”,(出示争论)看看这个“辩”字,说一说你发觉了什么?(老师范写“辩”字)“辩”字的兄弟姐妹可真多!(辨,瓣,辫),老师教大家一首儿歌,区分他们可简单啦!(出示儿歌)

 g 理解了争论再来读读他们的对话就更有意思了,自由轻声地练一练,指名一同学。

 h 师生合作争辩。(我是哥哥,我说煮着吃,你得听我的。不是说要尊老吗,就应当煮着吃。)

 (5)第 4 段。这样争来争去,争个不停,就叫“争辩不休”(休在字典上有五种解释,你觉得在这儿应当选第几种意思呢?)遇到难理解的词,可不要遗忘查字典哦!(板贴)他们正争得不行开交呢,正好有位老人经过这里,给他们提了个建议

 (出示老人的话):你们把大雁剖开,煮一半,烤一半,不就两全

  4 其美了吗?

 (老人要兄弟俩把大雁剖开:谁能做一个剖开的动作?一生做动作。老师问:你手里拿的是什么?所以,剖开就是用刀子割开、划开的意思,它是立刀旁。看,理解了意思,词语记起来就便利了。再读读这个词。)

 这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是——同学齐读。

 (6)第 5 段。可是这两全其美的方法还有用吗?指名读,结果怎样?(无影无踪|一无所获)

 (7)小结:读到这里,你知道 1-5 自然段写了什么吗?(板书:讲故事)盛老师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兄弟俩本想 ,却为 ,后来 ,

 结果 。

 (8)那么,6-12 自然段又写了什么呢?请一位同学当老师,4 位同学当同学,其他同学读旁白,我们合作着读。

 a 第 6 段。第 7 段。b 第 8 段。第 9 段。第 10 段。

 c 第 12 段。老师发觉刚才这位同学读书时,全班同学都在“聚精会神”地听呢。(1)“聚精会神”(出示卡片)开火车读。(2)指导写“聚”(下面是“众” 的变形,有三个人,撇竖,第一个人;撇撇,其次个人;撇捺,第三个人。也就是很多人聚在一起,这里是留意力都集中在一起。生书空,在田字格中写一个。)(3)你们写字时这种投入的状态,就叫——聚精会神。(4)你能给它找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吗?写在它的旁边哦!找近义词也是理解词语的一个好方法哦!(板贴:找近义词)

  5

  看到你们写得这么仔细,老师把“赞许的目光”投给你们,(出示:赞)你能给它编个小口诀记住它吗?你来提示大家书写时要留意什么呢?老师范写:提示同学留意,第一个“先”字的竖弯钩要改成竖提。

 把两个生词放到句子中再来读一读第 12 段。

 (9)小结:6-12 段写了什么呢?(板书:谈感想)

 (三)课堂小结,学习生字

 1.课文读完了,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课文先写了盛老师讲故事,接着写了同学们谈感想。我们还学会了理解词语的许多方法,齐读——

 2.(出示本课的生字) 这篇课文还有几个生字还没写呢,你想提示大家留意些什么?

 (“笨”(前鼻音)这是批判人的话,平常可不能轻易用哦!

 “键”——原本是指安装在车轴头上掌握方向、车轮的装置,用铁制成,称为关键,后引申为“起重要打算作用的因素”之意。所以是金字旁。)

 苏教版三班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语,边读边悟,基本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剪枝是为了来年能收获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削减”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3、能组织语言,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教学重难点:

  6

  通过详细可感的语言文字,层层地剖析“剪枝的学问”。在明晰道理的同时,获得做学问的启示。

 教学预备:

 同学的认知预备

 理解本课生词、有积累价值的四字词语。朗读课文,将初读落实到课前预习之中。

 老师的教学预备

 PPT,搜集“削减”是为了“增加”的事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中的“我”三次走进王大伯的桃园。今日我们连续来学习《剪枝的学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谁能告知我小三次走进桃园都看到了什么?

 指名说

 2、师:你们对这三次进桃园哪一次最感爱好,就去读一读,并想一想,为什么最感爱好?

 同学自由朗读,师巡察。

 (评析:巩固课文内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同学,同学是学习的仆人,根据同学的意愿来学习课文,敬重同学的共性。)

 二、精读

 感悟(依据同学的回答学习相关的段落,估量同学对春季进桃园会比较感爱好)

  7

  (一)精读第四自然段

 1、沟通谈话

 师:同学们读的很仔细,咱们一起来沟通沟通吧。谁来说,你对哪次进桃园感爱好,为什么?

 生(1):我喜爱春季进桃园,由于春天的桃园很美。

 生(2):我也喜爱春季进桃园,由于春天的桃园引来了很多的蜜蜂,我喜爱小蜜蜂。

 生(3)春天里小伴侣们都来了,很喧闹。所以我喜爱。

 ………

 2、启发想象

 师:告知你们吧,我呀特地从王大伯的桃园为大家拍摄了一部分景象,想看吗?(想)可是照片在冲洗的过程中出了点麻烦,我没能给大家带来。怎么办呢?同学们我有个方法,你们来猜想一下老师拍摄的景象好不好?我信任你们肯定能猜出来!

 同学猜想

 生(1):我想老师肯定拍摄了红云片片的桃园。

 师:你猜的可真准啊!

 生(2):您拍摄的桃园的桃花肯定美极了!

 师:我还拍摄了许多镜头呢,有从远处拍的,近处拍的,高处拍的,等等。

 生(3):老师拍了桃园的远景就像是晚霞一般。

 生(4):从高处往下看,那桃园就像是一个花的澡堂,假如能在里

  8 面洗澡该多好呀!

 (评析:老师的激趣方法越超群,教学效果就会越好,通过启发引导同学既感到老师的问题简洁,又感到新奇好玩,这一环节奇妙的抓住了同学的兴奋点,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爱好,营造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的氛围。我是借班上课,对同学不熟识,这样激趣方法同时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为师生互动,也为下一步的朗读作好了铺垫。)

 3、指导朗读

 师:同学们话说的都挺美丽的,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把这段文字读好?

 同学练读

 指名读

 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共性化点评

 (二)学习二、三自然段

 师:你还对哪次进桃园感爱好?为什么?

 指名说

 1、指导读好“我”的话: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

 师:又急又疑谁来读?

 指名读

 评价

 2、过渡:面对我的疑问,王大伯是怎么说的?

 齐读王大伯的话。

  9

  3、师提问:从王大伯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那些粗大的枝条不剪掉到了春天就会疯长起来把很多养分夺走。

 师:王大伯剪去的是什么枝条?

 生齐说:粗大的

 师:是吗?莫非只要是粗大的枝条就都要剪掉吗?

 生再读课文

 生:剪掉的是粗大的而且不结果实的枝条。

 (评析:“语文是读出来的。”这里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同时读、思、议有机结合,让同学在读书中达到目标。)

 4、指导朗读

 (1)师:同学们真会学习,从王大伯的话中,知道那么多东西,真不简洁,谁来读一读王大伯的话?

 (关注弱势群体:我要找那个这堂课没举过手的同学)

 (2)指名读。

 (3)点评:你觉得他读的怎么样?

 (同学们提出了珍贵的看法,请你加上自己的理解专心的读读王大伯的话,你肯定能读的特别棒!)

 (4)再练

 (5)指名读。

 老师评价

 (6)同学总结

  10

  剪枝的学问

 请同学们依据课文内容小组争论:剪枝的学问究竟是什么呢?

 全班沟通

 (评析:合作学习,生生、师生互动是新课改所提倡的新理念。本环节给同学供应合作体验的空间,让同学在沟通中学习既增加了合作意识又增进了情感沟通,同时使他们能主动思索,大胆表达,擅长倾听,共享成果。)

 5、齐读王大伯的话,体会。

 6、老师提问:听了王大伯的话,我将信将疑,小信任什么?怀疑什么?

 生:他信任王大伯的桃园能获得大丰收。

 师:他凭什么就信任呢?

 生:由于课文中说王大伯是远近著名的种桃能手

 师:你真了不起,会联系上下文来回答问题。

 (评析:老师的追问使得同学再次联系文本,问的是胜利的。)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王大伯说的话究竟对不对呢?我们必需要验证验证,好!咱们就一起走进夏季桃园。

 1、自由读课文

 思索:王大伯的桃园变成什么样了?

 师:王大伯的桃园变成什么样了?谁来说说?

 生(1):王大伯的桃子获得了大丰收了

  11

  生(2):王大伯的桃子个个光鲜红润。

 生(3):桃子结的可多了,都挂满了枝头。

 2、齐读

 “啊,只见一棵棵桃树上挂满了桃子。桃子成熟了,一个个光鲜红润,仿佛胖娃娃的脸蛋。”

 来感受桃子的多和好

 3、提问:当小看到这一切是又惊又喜,他为什么会惊讶呢?

 指名说

 (四)通读全文

 师:小三个季节都在关注着王大伯的桃园,从冬季的怀疑,春季的希望到夏季的又惊又喜最终信任了王大伯的话。请同学们把课文从头到尾读一读,感受感受。

 通读全文

 (五)谈感受:读了课文,听了王大伯的话,你有什么感受?

 师:想说的,想做的都可以谈,谁来说?

 生:王大伯真不愧是种桃能手

 生:我们家也有桃树,可桃子结的不好,学完了这篇课文,我要告知爸爸剪枝的学问,让我们家的桃子也象王大伯的桃子一样又大又甜。

 生:我要种一棵桃树和王大伯竞赛,看谁结的桃子多

 生:我真想到王大伯的桃园去摘几个桃子带来吃。

 生:我想请问王大伯一个问题:桃子是毛多的有养分还是毛少的

  12 有养分?

 ……

 (评析: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升华情感,使同学内心感悟得到深层次的内化,真正做到“课已毕,趣犹存”。)

 三、总结

 生活中有许多的学问,我盼望大家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到处留心生活,用一双擅长发觉的眼睛去观看,擅长思索的头脑去探究,你肯定能成为生活中有学问的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告知同学从社会生活中学语文,树立大语文观,鼓舞同学从课本走向社会,从课内走向课外,成为学习的仆人。)

 板书设计:

 冬

 剪枝

 春

 开花

 夏

 结桃

 苏教版三班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3 教学目标:

 1、有效预习,精确

  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扫清在字词理解方面的障碍。在此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与文本绽开对话,感受文本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引导同学层层深化地剖析“剪枝的学问”。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3、明白“削减”是为了“增加”的道理。获得生活到处有学问,...

推荐访问: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上册 教案 苏教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