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教案设计 > 正文

新课程诗词教学创新设计摭谈

时间:2022-10-30 09:05:05 来源:网友投稿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必需的语文素养”,“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针对高中诗词教学来说,教学上除了常用的找诗眼、析手法、品意象、多诵读外,还可以考虑设计一些富有创意的方法。

一、比照异同法

对于在基本内容、艺术手法或思想情感等方面有比较明显的相同和相异点的两首诗歌,教师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处理,进行比较阅读。这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诗歌欣赏技巧和欣赏能力。本文的比照异同法主要是从微观的角度来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比较适用。

1.换词比照法。古诗词非常讲究炼字,一个简简单单的字眼或词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传达着不尽之意。单单扣住这个字词来讲,学生有时难以体会其中的精妙之处,如果换一个常规的词作比照,就可以感受得到了。从《声声慢》中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一句,学生读出了词人是在借酒浇愁,却体会不到愁到何种地步。引导学生思考,把其中的“淡”字换成“烈”字如何?经过比照学生会发现,“烈”字可以见出愁情之深,酒“淡”并非词人所饮酒不烈,而是因为愁情太过深重,无论饮多烈的酒都会显得“淡”。用“敌”而不用“抵”就说明她主观上是多么想排遣这种愁,甚至于把愁当成敌人一样来对抗,但都无济于事,因为这种愁已像毒蛇一样缠住了词人,令她痛苦万分了。

2.不同版本比照法。近几年有一些高考题也很青睐通过这种方法来考查学生。教学上设计此法,其目的主要不在于区别它们的优劣高低,而在于通过比照,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其流传的版本比较多,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版本的几处,让学生品评一番。“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又作“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前者写出了山势的险峻,波浪的汹涌,给人以惊险紧张之感,为下文写周瑜做铺垫和蓄势,平易自然,但是不合韵律;而后者说乱石要把天空崩碎,惊涛要把堤岸撕裂,给人天崩地裂、惊心动魄之感,合于韵律,但有雕砌之病。“樯橹灰飞烟灭”又作“强虏灰飞烟灭”。“樯橹”指代曹操水军,符合当时赤壁之战的情况,又显得比较含蓄;“强虏”指劲敌,写出曹军兵力的强大,衬托周瑜的才干,但有些直白。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咂摸出了不同用词对表情达意的不同效果。

其实,只要诗歌在语言表达、艺术手法或思想内容等方面有较突出的特点,都可以把它和相类的诗句进行比较。比照异同法不仅适用于不同的学生,而且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环节,达成不同的教学目标。

二、拟写语段法

评点诗歌古已有之,许多教师赞同在课堂上让学生这么做,提供一些前人评点的范例,让学生走进文本,就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拟写语段法可以说是脱胎于此。

1.拟对联。根据课文拟对联,不仅能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提高这种既传统又实用的语文能力。拟对联一般可以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环节出现,如用对联概括《雨霖铃》上下阕的内容,用对联来表达自己学完《登高》一诗后对诗人的敬意等。笔者在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时,曾以拟对联贯穿课堂教学始末,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明确了对联的基本特点后,让学生用对联概括作品主要内容,学生一般可以拟出“琵琶女奏琵琶曲,青衫人作琵琶行”之类较简单的句子;提示学生可以就情感、影响等方面逐步进行深化拓展,丰富这幅对联的内容,进而就有了:“寄幽恨情琵琶女奏琵琶曲感泣四座,洒同情泪青衫人作琵琶行传唱千古。”在比较作者和琵琶女的身世时,亦可用对联来表达,比如:“拥绝艺京女年老色衰被冷落,怀忠心京官直言越谏遭贬谪。”最后根据他们的遭遇,为“同是天涯沦落人”拟写下联,“共谱高山流水情”、“共怀幽愁暗恨心”的句子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2.仿诗句。在分析诗歌意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时候,不妨让学生另外选用意象来仿写诗句。裴多菲的《这在我是可怕的思想》(苏教版《语文读本》第四册)中用了花、烛、大树、岩石等意象,从正反两方面抒写了自己为了全世界的自由,愿意战斗着死去,而不是躺在床上安乐地死去的崇高愿望。可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举出另外的一些意象来深化或补充作者的这种愿望;进而要求他们选择其中的一两个意象用与本诗相近的格式表达出来。“我不愿像一块冰,慢慢地融化,在媚惑的阳光下慵懒地蒸发。我不愿像一只寒号鸟,渐渐僵硬,却仍只会在寒风中发抖,呻吟。我情愿像一块钢铁,在千锤百炼中变成熔液。我情愿是只凤凰,在烈火焚烧中涅槃。”融理解、感悟、表达于一体,学生才能孕育出这样的句子来。

3.写语段。相较于拟对联和仿诗句,这种方法显得自由灵活些。鉴赏了李清照的《声声慢》中酒、秋风、雨等意象的内涵后,让学生以“易安,你是……”的形式,运用常见的意象(如酒、雨、雁等)写一段话;学完了裴多菲的《这在我是可怕的思想》后,让学生为自由而死的勇士写一篇墓志铭等等。

三、改写诗体法

改写,这主要是为了加深对原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和写作水平。

1.扩改法。这是对意蕴精约的诗歌进行填补扩充式的改写方法,一般对古典诗歌作的改写都是扩改。容理诚老师曾经有个教学案例,以学生非常熟悉的《蒹葭》进行读诗、写诗和个性作文的训练。他先让学生读原诗,又自己读;再出示余冠英先生的改诗,让两位学生分别读原诗和改诗,配以背景音乐再次读。学生一步步被带进情境中,许多人写出了非常精彩的诗。如:“驾着小船去寻觅,依然水草连天碧水湾,悠远、漫长、迷茫……不知何日方能到她的身旁。”又有学生写:“芦苇绿油油,空气微寒露未消。我的伊人,就在水的对岸瞧。逆流去找她,拐弯曲折道儿绕。顺流去找她,就像身在水中岛。”这样一种教学设计,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能力,还有对性灵的开启。

2.缩改法。这是把意蕴丰富的诗歌进行简化,从而品赏原诗意蕴的方法。李商隐的《锦瑟》一诗,由于意境的迷离造成了主旨的不确定性,教师们都觉得很难把课上好。如果改变诗体,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根据题目“锦瑟”,可引导学生把此诗改为一首七绝咏物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进一步可把它改为五绝:“锦瑟五十弦,弦柱思华年。此情成追忆,当时已惘然。”比较原诗和七绝,发现原诗中运用的四个典故——庄周化蝶、望帝啼鹃、鲛人泣泪、蓝田美玉传达出来的意境是迷惘恍惚、悲怨诚挚、美好感伤、朦胧诗意的;比较七绝和五绝,会发现去掉的“无端”、两个“一”、“可待”、“只是”等词传达出了莫名而来、纷繁凄婉、难以把握、当局者迷的感觉。具有如上特点的经历与感情在不同人的眼里会有不同的答案,诗意的含蓄带来魅力的永恒。通过这样的鉴赏,学生理解了原诗,感悟到了诗意之美,也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其实,利用改写法,也可以将诗歌改写成小说、散文、剧本等。只要能展示学生的感悟力和创造力,我们就可一试。

创新只是相对传统而提的一个概念,教学上的创新设计不仅要借鉴传统方法,而且要作大胆地突破,甚至变更,因此有了更多的灵活度和自由度,但是创新并非一味出新。教学上的创新设计也和传统教学设计方法一样,只有在符合教材特点、学生水平、教师特长时,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作者单位:温州第二高级中学)

推荐访问:新课程 诗词 创新 教学 设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