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教案设计 > 正文

2023年度过家家教案3篇【通用文档】

时间:2023-01-08 19:30:03 来源:网友投稿

过家家教案1  活动目标:  1、喜欢和老师一起模仿炒菜、喂娃娃的动作并演唱歌曲。  2、进一步感受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爱。  3、能大方说出自己和小朋友玩娃娃家的游戏情节,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创编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过家家教案3篇【通用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过家家教案3篇【通用文档】

过家家教案1

  活动目标:

  1、喜欢和老师一起模仿炒菜、喂娃娃的动作并演唱歌曲。

  2、进一步感受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爱。

  3、能大方说出自己和小朋友玩娃娃家的游戏情节,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创编歌词。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游戏道具:爸爸镜框几副、妈妈用的假头发、娃娃一个、小勺子、小碗、音乐磁带等

  环境创设:一个“娃娃家”

  知识准备:幼儿会唱歌曲、事先请两个能力强的幼儿学习表演。

  活动过程:

  1、律动表演《头发、肩膀、膝盖、脚》

  “小朋友,现在请你们跟着音乐来做做动作吧!

  指导语:小朋友每天在幼儿园唱歌、跳舞做游戏真快乐!那

  你能告诉王老师你们最喜欢做什么游戏?娃娃家里有谁?他们

  会在家里做些什么事情?王老师把小朋友玩娃娃家的游戏编成了

  一首歌曲,名字叫《我们一起过家家》你们还记得吗?那我们一起来唱好吗?

  2、幼儿演唱歌曲《我们一起过家家》

  小朋友唱的真好,那有两个小朋友想来表演这首歌曲你们想看吗?!出自:屈老。师!

  3、欣赏幼儿的表演,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

  指导语:小朋友,刚才这两个爸爸妈妈表演的怎么样?象不象爸爸妈

  妈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爸爸戴眼睛、妈妈有卷卷的头发)

  有没有谁做的动作和他们不一样呢?

  4、让幼儿学习表演炒菜的动作

  指导语:“你看到爸爸妈妈是怎样炒菜的?你能学一学吗?”引发

  幼儿模仿表演的兴趣;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动作表现炒菜;幼儿听

  音乐尝试表演。老师反馈较好的动作供大家模仿表演。

  5、集体表演

  分角色两两结伴进行表演。提出表演要求:表演时眼睛要看着和你一起表演的小朋友,象玩娃娃家游戏时一样。你也可以请客人老师参加你的表演。

  6、结束语:

  小朋友的表演真棒老师为你们高兴,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欢快的音乐跳起舞吧!

过家家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图形分家"的操作活动,继续让幼儿学习按图形片的颜色或形状或大小等特征进行多次分类的方法。

  2、发展幼儿观察比较、积极思维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分类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大转盘一个,图形操作材料一套。

  幼儿:人手一份图形操作材料。

  教学方法:

  愉快教学法游戏法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教学,师、生相互问好。

  二、基本部分

  (一)、初次尝试游戏"图形宝宝分家"

  1、观察分类材料:看看盘子里有些什么?(有许多图形宝宝)师:今天老师要和你们来玩一个"分家家"的.游戏。

  2、交代游戏名称与规则:

  师:图形的家在哪里?(处示盘子)分成几家?(两家)

  师:分的时候有要求,把相同的宝宝放一家,等一会儿把老师给你的图形宝宝分完,分好了取个名字记在心里,待会儿告诉老师。

  3、幼儿操作"给图形宝宝分家"。

  4、讨论:你们是怎么分的?

  (请几位幼儿走上来,师帮其操作结果贴出来)和他一样的有没有?

  小结:分家家,可以根据图形的颜色来分成两家,可以根据形状分成两家,还可以根据大小分成两家。你们还想再试一次吗?

  (二)、再次尝试:

  1、要求:等一会儿分家家的时候要求不一样了,再取两个好听的名字,要和现在的名字不一样。

  2、幼儿操作提示:第一次怎么分的,第二次要分的不一样。

  3、讨论:第一次怎么分的,第二次怎么分的?(请1—2名幼儿)请幼儿和旁边的幼儿相互讲讲自己分的结果。

  (三)、提高尝试:游戏"大转盘"师:老师这里还有很多好看的图形。(师分盘子)请你们用小眼睛看,谁的小眼睛亮?看看这些图形一样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形状、颜色、大小)

  1、师:老师要和你们玩大转盘的游戏,我们要和电视里的叔叔阿姨一样看标记拿奖品,转盘上的针指向哪个图形,就请你拿一个和它一样的。我们先来试试:"快乐大转盘,大家一起玩。"看看,请你拿什么样的图形呀?(幼儿集体进行3—4次)

  2、进行比赛:看谁拿得又快又对?

  3、增加难度:看看这个转盘和刚才有什么不一样?(大小)哪些大,哪些小?拿好了举在手里

  4、比赛:四个人一个队,小羊、小兔、小猴、小熊,哪一个队的小朋友都拿得又快又对,老师送你一朵小红花。(还要帮队里的其他小朋友一起检查一下,有没有拿错的)反复尝试4—5遍。

  (四)、教师组织幼儿看书上的图,完成练习。

  三、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玩了图形宝宝分家的游戏和大转盘的游戏,你们还想玩吗?(告诉幼儿以后再玩)。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选取幼儿游戏中常玩的“圈圈”为题材,鼓励幼儿探索圈圈的不同玩法,进而练习边跳边转身的方法。而且对幼儿的运动能力有了一定的挑战性。整个活动幼儿积极参与,学习了各种各样的跳圈方法。但活动中只一对一传授幼儿转身办法,可以让幼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转身,加大幼儿转身跳的难度,让幼儿都试一下转身跳。活动中对于部分能力弱的幼儿还应加强指导。

过家家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再现家庭生活的精彩片断,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生活的情趣,培养学生关心父母、关心长辈,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2、了解并遵守游戏中的规则、纪律,初步培养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

  3、通过模拟家庭生活片段的游戏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快乐、有幸福,也有麻烦与困难,引导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家庭生活。

  活动准备

  1、设计并画好九张主题画。课前贴在教室内九个不同的地方。

  2、课前在教室黑板上画好拉开的幕布,营造活动的气氛。

  3、做好每组的评价卡。

  4、课前拍摄几个小朋友玩过家家的全部过程的录象。(如果不拍摄录像也可以课前请排练几个小朋友把玩过家家的全部过程排练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发现今天教室与*时有什么不同?(课前将教室的桌子贴着墙放,形成学生活动的空间。并将九张主题画贴在教室内九个不同的地方。)今天教室的确与*时有些不一样,这是因为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来做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就叫做:过家家。(在黑板中间贴上“过家家”三个字。“过家家”三个字可以课前制作成卡片。)

  玩游戏。

  二、选择主题、划分角色

  1、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一定有许许多多难忘的事情。刚才你们看到的卡片上的内容就是老师提供给你们的家庭生活的内容的一部分,同学们可以选择你喜欢的一个内容来玩过家家,如果你觉得卡片上的内容都不喜欢,你自己还有更难忘的事情,那么老师还等你自己来确定一个内容玩过家家。小朋友听明白了没有?

  2、根据学生选择主题的情况,教师进行调控。(如果有的小组人太多,而有的组人太少,则以过家家需要几个人一起玩为由,让小朋友关心、帮助他人,和其他小朋友组成小组。)

  3、 指导学生玩过家家

  下面每一组小朋友就要根据选择的内容来玩过家家了。

  三、活动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过家家这个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再次感受到了家庭生活的欢乐和幸福,学会了如何面对家庭生活的困难和麻烦。我想这才是我们今天最大的收获!老师祝愿小朋友们在自己温馨的家庭中幸福的生活、在父母的关爱下茁壮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