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事迹材料 > 正文

疫情防控先进人物事迹【三篇】

时间:2022-05-26 17:05:02 来源:网友投稿

先进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xiānjìn,英文是advanced,意思是首先仕进;位于前列,可为表率。语出宋王安石《谢王司封启》:“不以先进畧后生,不以上官卑下吏。”,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疫情防控先进人物事迹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疫情防控先进人物事迹3篇

【篇1】疫情防控先进人物事迹

万州港口集团讲身边人物故事情况表

(事迹材料附后)

任劳任怨 无私奉献

——港发客运分公司现场队长邓伟事迹材料

很多人都说:现在的社会是个功利的社会,人都是现实物质的,有的只是买卖与交换,哪里有什么无私奉献。但我们身边却有这样一位职工,他是明镜滩货场的现场队长,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敬业,什么是奉献。

他工作卖力,任劳任怨。明镜滩码头最初条件很差,刚拖来的趸船,没有水也没有电,他和一班工人,用水要到岸上去挑,晚上用蓄电池电筒发的光来照明。到了夏天,趸船上的温度有40多度,甲板被太阳晒得烫脚,他却依然坚守岗位,一把蒲扇是他唯一的降温工具。但条件再艰苦,他仍然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没向领导抱怨过一次,他鼓励那些有意见的同志:现在刚起步,公司也很难,慢慢就好了。

经过大家的努力,明镜滩货场的作业量渐渐上去了。他作为现场队长,工作也越来越忙,通宵加班那是常有的事。有段时间,公司的货运量特别大,他干脆就在货场岸边租了一间小房子,作为他和工友们休息的地方。我们曾去过那间小屋,简陋得让人辛酸。小屋十来平米的,因为年代已久,漏水严重,墙面班驳得很厉害,墙角有一张小床,因为靠近货场,粉尘很大,大伙又都太忙,床单很久都没换了,脏脏的满是汗渍。听工人们讲:邓伟一个月有20多天都是睡的这张床,而且所谓的睡觉,大多数时候就是和其他工友挤在一起打个盹,闭上眼休息一下。后来还出现了这样一件事,邓伟因为工作太忙,曾经有一个月都没回家,他的妻子不得不来货场,找这个“不顾家”的丈夫。当看到丈夫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态度,她什么都明白了,默默的擦干泪水,以后每天都会来小屋收拾一下,帮丈夫洗洗衣服,做做饭,尽量照顾这个工作忘我的丈夫。

去过几次明镜滩,看到邓伟的情景都让人记忆深刻。其中有一次是大年三十的时候,我跟随公司领导去给基层职工拜年,冬天的库区水位下降得厉害,他正带领着一班工友们在缴船,穿了一件旧的军用棉袄,脸上是一层厚厚的黑机油,头发被江风吹得很乱,嘴唇干裂得全是血口子。看到我们提着糖和瓜子来慰问他们,咧嘴笑得特别开心,连声说:谢谢,谢谢。我们心里一热,鼻子酸了,大年三十,正是合家团圆的日子,我们的工人为了工作,仍坚持奋斗在一线,怎能不令人感动?我们才应该对你说一声:谢谢。

从他当现场队长以来,只要货场在作业,他都在现场工作,保证每一批货都能保质保量、高效率的完成装卸。由于货场人员有限,他们几个人要充当水手、维修工甚至搬运工的角色,浮吊坏了,他要带领大家去检修;水位涨了,趸船要移动,他要带领大家去缴船。虽然工作是那样的繁杂和辛苦,但他从没有抱怨过。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他和一群吃苦耐劳的工人,把明镜滩货场从一个荒芜废弃的小坝子,发展成现在拥有货场面积18000平方米,拥有一套完善的港口装卸作业设备,经营大宗(煤、盐、砂、石)、散杂货等业务,年吞吐量200万吨,年产值500万元的现代化作业区。

考虑到他工作特别辛劳,公司给他批了公休假,让他好好休息,他却总是拿过段时间再休息为借口,坚持在货场工作;公司给他评了“十佳职工”作为奖励,公费送他出去旅游,他说货场忙不过来,想都没想就放弃了。他和工友们聊天,常常念道:领导和大家瞧得起我,选我当现场队长,不卯足了劲干,怎么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单位!

当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物质生活不断富足,越来越多的人都迷失在社会的物质泥潭里,要求回报,不断索取,他却依然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做那个最朴实、最无私的自己。

万州港发客运分公司

二O一O年五月七日

勤字当头苦练功 平凡岗位显身手

——记万州港红溪沟作业二区电器管理员向真勇先进事迹

“这是我该做的。”这是一句朴实的话,却是向真勇同志的心里话,正是这句话,使他十几年如一日,始终兢兢业业,刻苦钻研,锐意进取,精益求精,从一名普通的电焊工成长为公司电器管理员乃至整个集团公司的技术骨干。曾多次获得集团公司生产先进个人、“十佳”职工称号,并连续两届被评为万州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席员工。

2001年,向真勇原先所在的船厂因不适应市场需要破产关闭,由于他在船厂工作积极,技术过硬,被转调入红溪沟装卸公司当电工。红溪沟装卸公司是万州港最大的货运港区,承担着万州港超过60%的货物吞吐量。因为是新建的现代化货运港区,港区内配置的机械设备现代化程度和科技含量都处于长江上游领先水平,很多设备都是由PLC微电脑控制,这些设备不仅资料繁多,许多新名词连听也没听说过,更不用说复杂的电路图,就连一些设备的说明书都不能够完全看懂。面对新的工作岗位和巨大的技术压力,向真勇没有退缩,为更多地了解设备尽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尽快掌握装卸机械的修理技术,他天天泡在现场向有经验的老师傅虚心请教,利用空余时间刻苦钻研《PLC编程基础》、《现代电工技术》、《港口装卸机械技术》等相关的书籍。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熟练地掌握了钳工、焊工、铆工和现代化港机设备PLC程控技术等专业技能,成为了港口现代化大型装卸设备维修首屈一指的维修技术骨干。他也因工作出色被提升为担负红溪沟港区40多台大型设备维修组长和电气管理员。

近几年随着港口货运的发展,港区作业量已经大大超过设计能力。由于超负荷运行,港区的装卸设备几乎处于无休眠的状态,这就大大增加了维修难度,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没有双休日,没有白天黑夜,每天他都跟班组人员奔走在近一公里多岸线的货运港区的各个角落,对港区的每一台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作为电工的他干事不少,拿钱不多;穿不上干净衣服,洗不完身上的油垢,有时还会受到个别同事的嘲笑。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向真勇同志总是不计名利,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所钟爱的事业上,在电工和机器维修服务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任劳任怨,他常说:“这份工作对我来讲已经不仅仅是一份单纯的工作了,而是我所喜欢的事业,每当我完成了一个设备中出现别人不能解决的大问题的时候,我的内心会由衷地充满无限喜悦。”

港区主要靠发运煤炭、矿石为货运的主要支撑。而总长达900多米的皮带传输线可以说是煤炭、矿石发运的“生命线”。皮带传输线一旦出问题,修复工艺十分复杂、技术难度高,每次都是眼睁睁地等外地厂家技术人员赶来维修,一等就是好几天,使港区作业陷入瘫痪,每日损失达数十万元。眼看巨大的效益损失和白白耗费的时间,向真勇发誓要攻下这门技术,凭着肯学、肯干、肯钻的精神,不耻下问,勤于实践,他迅速掌握了这一技术,成为万州港皮带机维修的第一人,为公司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费用,2010年创下了进口矿石160余万吨的辉煌成绩。为此集团公司将皮带作业线以他的名字命名为示范岗——“向真勇作业线示范岗”。

2010年8月15日,一场暴雨,山洪淹没了红溪沟港区的4号5号缆车机房,水深达1.7米,两条缆车作业线停产,焦急万分的向真勇带领修理工赶到货场,用两台抽水泵排水,用棉絮堵水,为了找到一颗螺帽,向真勇脱掉衣服,跳进50公分水深且全是油污的缆车绳漕沟里,足足摸了20分钟,在苦战两天两夜后,终于恢复了生产。

十几年来,向真勇就一直是这样坚守在普通的岗位上,始终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刻苦钻研中练就一身过硬本领,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现出了港口技术工人的人生价值,成为新时期港口工人的一面旗帜。

【篇2】疫情防控先进人物事迹

为民修路的好支书王合

多亏了我们村的王合书记带领大家修了这么宽敞平坦的水泥路,今后再也不愁送货了。丰润区沙流河镇薛家屯村黑白铁加工大户郑天红一边往车上装铁桶,一边高兴地对笔者说。

提起这条路,郑天红感触颇深,他说以前村里的路非常难走,坑坑洼洼,他家生产的铁桶经常因为路上颠簸磕碰而受到顾客退货或是扣货款,特别是赶上连阴天,村里的路就成了烂泥塘,根本就没办法送货,耽误交货日期,因而蒙受了不少经济损失。像他这样的黑白铁加工户,这村有30多户,有的加工户因为道路难走,搬离本村到外面发展,道路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群众生活和经济发展的拦路虎。

今年4月份新当选的村书记王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下决心要把村内的道路修好。上任后的第一码事就是召集村两委干部研究此事,然而经过预算,要把村里的三条主要街道修成水泥路,其余街道修成石碴路,起码要80多万元,到哪去找这么多钱呢?村两委干部一筹莫展。而王合却坚决地说,路一定要修,没有钱咱们想办法集资,再苦再难也要修上水泥路。

话虽这样说,可如何才能筹齐修路款呢,王合经过冥思苦想,准备实行两条腿走路。一面向外界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同乡寻求资金援助,登门拜访,当面恳切地把村两委为民修路的决心和目前村里的困境向他们表明,请求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同乡们被他们这种一心为公、迎难而上的精神所感动,纷纷慷慨解囊,向村里捐资7多万元。另一面发动全体村民为修路捐款,王合首当其冲捐了1000元,并求亲访友,拉来2万元的赞助。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们纷纷捐款,68岁的老支书马云海拿出200元,送到村委会:这是儿子给我的这月生活费,你们先拿去修路用,我这把老骨头干重活不行,修路时还能为大伙看看料。 王合感动地接过钱,放心吧!老书记,大秋前我一定让大家走上咱村自己的水泥路。村里酱油厂厂长王少凡主动捐款3万元,郑天红、王海军等加工大户也都自发捐款,从上万元到几千元不等。就连困难户张得军都捐了50元,不到半个月的时间王合带领村两委筹集了30多万元。

为了赶在大秋之前保质保量修好路,王合带领村两委每天起早贪晚轮流坚守在修路现场,同时还得继续联系筹集后续资金,忙的他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的觉。由于过度的劳累和精神压力,他病倒了,高烧三十九度多,大家都劝他回家休息几天,可他坚持一边打吊针,一边工作,硬挺了五天。

王合这种为民办事的决心和毅力,使全体村民深受感动,终于筹齐了80万元修路款。目前,已修建水泥路4500米,石碴路11000米,全村道路全部实现硬化。

卢爱国:无私为民的好支书

在沙流河镇吕家洼村,提起45岁的党支部书记卢爱国,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他是一个好书记。上任近一年来,不但没有拿一分钱工资,反而拿出了50多万元,捐给村里兴办公益事业。

近日,笔者来到吕家洼村。正好赶上孩子们放学回家,他们有说有笑地走在宽敞的进村水泥路上。据村民介绍,以前这条路是土路,阴雨天很难走,影响了孩子们上学和群众出行。去年5月选上村书记后,卢爱国就开始着手修路。在村集体经济薄弱的情况下,他积极与镇党委、镇政府和相关单位联系,自己出资23.2万元修通了到邻村的水泥路。修路的时候,他每天都坚守在修路的第一线,坚持用高标号水泥,修四米宽。群众很支持他,都主动地出义务工。

听说笔者是来采访的,77岁的老人王淑芹拉着我的手说:这样的好书记哪里找去?过年还给老人发养老金,我们可要好好活着,美满的幸福生活还在后头呢。原来,卢爱国在春节前自己出资22450元,为全村50岁以上的每位老人都送去了50元钱。76岁的老党员卢国泽说:过年的时候,爱国看我日子过的紧巴,送来了200块钱让我买肉,遇上这样的好书记是我们村的福气啊!另外,他还给长期患病的李长山送去200元,给困难户贾金山100元&&

卢爱国经营一家医院,困难群众到他的医院治病,他尽可能减免医药费。卢国存老两口80多岁了,家庭困难,身体又不好,每次到医院看病,卢爱国一分钱也不收,还经常到家里探望两位老人。像这样不收钱的病人有多少,卢爱国自己也记不清了。

吕家洼村的乡亲们不会忘记,去年浇小麦封冻水时,村里的变压器被盗。卢爱国出资2万多元,买回了一台100千瓦的变压器,使群众及时地浇上了封冻水。他们还记得,卢爱国出钱修整了田间路,缴纳了全村三个月的水费,为村里栽植了670棵金丝柳&&

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卢爱国已为村里捐款50多万元。村里的每一件事,他都看得比自己的事还重要。卢书记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量为群众办的实事。

一个老党员的情怀

在丰润区沙流河镇蘑菇台村,一些群众茶余饭后就喜欢去村中央小卖部的**上看黑板报,因为这黑板报上不仅有他们希望了解的国家政策、时事新闻、法律常识、科技知识,还有他们最喜欢的反映本村先进人物事迹的本村纪事。把村里的黑板报办得如此生动有趣就是这村的退休教师老党员吴万芳。

今年62岁的吴万芳,自2005年退休后,本可以过清闲悠哉的日子,可从教40年有35年党龄的他却并不这样想,他觉得农村文化宣传是一个薄弱环节,做为一名老党员他有责任为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宣传工作出一份力,于是主动请缨当上了村里的义务宣传员。

一上任,他自费购买了墨水和粉笔,把村小卖部**上原来用作宣传的两块黑板,40多平米的板面重新粉刷,用了五天的时间精心制作了第一期板报。内容除了从报刊上摘抄的时事新闻、政策法规和生活常识外,他还设置了和谐家园栏目,自己采写本村的好人好事,《四世同堂 纯朴家风》中赞扬了模范媳妇米素珍,《蘑菇台村十最》中说黄俊成家孩子最聪明,十九岁就考上研究生;周宝成家的**最高产,亩产三万斤等。板报一出,在村里引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观看者络绎不绝。如今看吴老师编写的黑板报已成为村民生活的一大乐事,因为10几个栏目中总有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

两年来,不论严寒酷暑,吴老师坚持编写黑板报14期。为了把黑板报办得更好,他自费订阅书籍,查询村民在生产生活中需要的内容和资料。此外他还利用广播、书写标语等其它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去年他看到村里的一些小青年不务正业,经常聚众赌博、打架斗殴,就主动上门规劝,并在村干部的协助下,为他们找工作,逐步将他们导入正途。随即他在黑板报上就写出《浪子回头金不换》一文,村民们对此事交口称赞。

几度耕耘、几分收获,吴老师的义务宣传工作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蘑菇台村的村民,这村的村风、民风得到了净化。他说:在担任义务宣传员的过程中,我又找到了一个老党员的自我价值,那就是发挥余热,奉献群众。

李佩强:庄稼院里的农民书法家

本报讯(李永合)在日前结束的百花杯全国中老年诗书画家精品大赛上,一幅饱含浓墨之情、匠心独具的隶书作品《卜算子·咏梅》获得获铜奖,并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观赏、啧啧称赞。这幅作品就出自沙流河镇广家店村农民书法家李佩强之手。

现年42岁的李佩强,虽是一个普通农民,但研习书法已经二十余载,并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书法家。俗话说:兴趣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1983年,李佩强应征入伍,由于字写得不错,在部队负责板报宣传,从而使他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提高书法水平,他利用业余时间,尝试着临习颜、柳等碑贴。转业回家后,李佩强对书法艺术更是钟爱有加,除了下地干活,他几乎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书法上。

为了夯实自己的书法功底,李佩强对《张迁碑》、《乙瑛碑》、《多**碑》等古贴碑铭进行了潜心研究和认真临摹。特别是书法大家刘炳森的隶书字帖正式发行后,李佩强骑自行车八十余里,跑遍了丰润十几家书店,才将字帖买到,抚摸着心爱的字帖,激动得热泪盈眶。受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他经常在报纸、废旧包货纸上练习书法;夏天在外乘凉,便以树枝、石块为笔在地上练字;晚上睡觉,他也要在肚皮上划拉半个时&&这些年李佩强用于购买书法书籍、笔、墨、纸等方面的花销就达1万余元,用过的报纸足有6推车。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李佩强的书法作品日臻成熟,并受到乡邻们的喜爱,他本人也正式成为**市书画家协**事、**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每年春节,应乡邻之邀,义务书写春联近百幅,许多作品还成为亲戚朋友家中的装饰品。在全国的书法大赛上,李佩强的书法作品更是多次获奖。在百花杯全国中老年诗书画家精品大赛上获得铜奖,在第三届中华名人全国书法美术作品大展活动中获得二等奖,在第三届欧阳询奖全国书法大赛上获得银奖,并被授予德艺双馨书法艺术人才称号。春节期间,他还参加了由**市红十字会和**市硬笔书法协会组织的迎新春献爱心书画笔会,3幅书法作品被**市红十字会收藏。

黄占奎:烫刻福娃迎奥运

把福娃烫刻在葫芦和蛋壳上,向众乡邻介绍奥运知识、传递奥运精神。家住**省**市丰润区杨家屯村的六旬老人黄占奎,用精湛的烫刻技艺表达着自己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企盼和祝福。

现年63岁的黄占奎,自幼喜爱绘画。成年之后,他对国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利用耕作之余,挥毫泼墨搞创作,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农民画家。前几年,他从电视上看到有人在葫芦上画画获得成功后,便尝试着用电烙铁在自家种植的葫芦上搞起了烫刻。最初,由于火候掌握得不好,不是把葫芦烫糊了,就是烫得太浅,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黄占奎的烫刻技艺日臻成熟。现在,花鸟虫鱼、十二生肖、金陵十二钗、一百单八将等经过老黄的巧手烫刻,都能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葫芦上。他的很多作品还被喜欢绘画和雕刻艺术的爱好者收藏。

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后,黄占奎又萌生了在葫芦上烫刻福娃的念头。为了表现鲜活的形象,他从报纸、电脑里搜集了许多关于北京奥运会的知识、图片等相关内容。如今,每个福娃的都模样深深地印在他的脑子里。之后,他还精心选择个大、匀称、熟透的葫芦作为烫刻对象。一切准备就绪后,黄占奎开始在葫芦上烫刻福娃。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近日,以迎接北京奥运会为主题的烫刻作品福娃全家福正式完成。在这个30厘米高的葫芦上,不但有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五个大福娃,而且还有正参加乒乓球、跳水等38个比赛项目的小福娃,烫刻得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在葫芦上烫刻福娃获得成功后,黄占奎又突发奇想,在蛋壳上刻福娃。由于蛋壳薄而中空,用力过大很容易破碎。因此,黄占奎在科学布局、巧妙构思的同时,更加注重刀法和力度。有时,为完成烫刻作品,他甚至忘记了吃饭和休息,忙碌到深夜是经常有的事。功夫不负有心人,黄占奎终于将福娃又搬上了蛋壳。

很快,黄占奎在葫芦和蛋壳上烫刻福娃的消息不胫而走。许多乡邻和好奇的孩子们纷纷来欣赏他的福娃,听他讲述烫刻福娃的经历,了解北京奥运会知识。但黄占奎并没有满足,他还有一个心愿:把自己的福娃作品捐赠给奥组委,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众村民轮流照顾残疾人三十载

昨日,笔者走进沙流河镇富庄子村的残疾人王树祥家的小院,看到乡亲们正有说有笑地帮他收拾屋子,置办年货,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小院里欢快热闹的气氛,驱散了冬天的阵阵寒意,王树祥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

今年50岁的王树祥因肌无力下肢瘫痪30多年了,亲人都在外地,生活无人照顾,是村民们自发承担起照顾他的责任。隔三差五地轮着来他家,有的洗衣,有的做饭,有的提水,有的收拾屋子。

住在王树祥后院的王树生时常来看他,村里的自来水一天只放一次,王树生总惦记着先把王树祥家的水缸接满。要赶上包饺子,总是先让妻子给王树祥送一碗。前几天,王树祥半夜起来小便,不慎从床上跌下来,躺在冰凉的地上动弹不得,他从贴身的口袋里摸出手机,给王树生打电话,王树生急忙起来,赶到他家,把他从地上抱起来,放到床上,帮他盖好棉被,又倒来热水,让他喝了暖暖身子,直到把他安顿好才回家 。

陈静自从嫁到这村,也主动照顾王树祥,时常帮王树祥洗衣服做饭。一开始,王树祥有些不好意思,认为年轻的小媳妇给他洗脏衣服,不太合适。陈静却不在乎,抢过衣服就洗,她说,大哥你行动不便,咱们都是乡亲,照顾你大伙都有份。这一照顾就是七年,从未间断过。今年的腊八那天,陈静还特意给他送去一大碗热乎乎的腊八粥。

每年雨季来临前,村民们就主动给王树祥家的屋顶换去坏瓦;村民崔保旺和崔永把他小屋刮上了仿瓷,装饰一新;崔保和把自己的手机送给了他;隔一断时间,村民杨万红就上门给他剃一次头;村民们怕他一个人在家寂寞,农闲时经常到他家来聊聊天,说说村里的新鲜事儿;赶上好天气,就把他抱上轮椅推出来遛遛;去年村里给他办了低保手续,生活开支再不用发愁了,他虽然行动不便,但是日子过得很幸福。

前年弟弟打算把他接到城里去住,王树祥没有答应,他说,现在他在村里过的很好,乡亲们对他就象亲人一样,他不愿意离开这让他熟悉和亲切的地方。

好弟媳李文健

在沙流河镇大张屯村,李文健无私照顾丈夫堂兄轩荣柱的事迹被村民们传为佳话。人们都竖起大姆指称赞她:照顾叔伯大哥能做到耐心细致,真太难得了!

今年58岁的轩荣柱独身一人无儿无女,一直在外打工。今年8月12日的晚上,轩荣柱的用工单位突然打来紧急电话,说轩荣柱患脑血栓已经住院,让亲属赶快派人去护理。当时轩荣柱的其它亲属都因故抽不开身,李文健的丈夫轩荣臣也在外工作,但听说这种情况,心地善良的李文健就主动去照顾轩荣柱,她说:大哥单身一人无依无靠,如今又得了一场大病,正是需要人照看的时候,我们做为亲人不能凉了他的心。事不宜迟,她把年幼的孩子托付给亲戚,立即赶往轩荣柱就医的**县医院。

此时轩荣柱右边手脚完全失去知觉,丝毫不能动弹,大小便也不能自理。李文健在医院连续二天二夜守护在轩荣柱身边,她除了喂水、喂饭、喂药,还给病人接大小便。一次,病人小便解不下来,只好插导尿管,由于是第一次用,没掌握好要领,结果弄的李文建身上和手上满是污秽,可她丝毫没有抱怨嫌弃。她还经常为轩荣柱擦洗身体。见她如此体贴细致的照顾病人,轩荣柱打工单位的领导和医生护士都以为李文健是病人的女儿。当听说她只是轩荣柱的堂弟媳妇时,都感动不已,啧啧称赞。

轩荣柱出院后,考虑到其它亲人离得远不方便照顾,李文健就与丈夫轩荣臣主动承担起照顾护理轩荣柱的重任。李文健一日三餐按时送饭,饭做熟后都是趁热先给病人送去,然后才回来吃。她总是事先询问轩荣柱想吃什么,病人想吃什么就做什么,变着花样调剂伙食。李文健把轩荣柱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还经常给他擦洗身体、晾晒的被褥,让他有个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为了让病人早日恢复健康,李文健一有空就搀扶他下坑锻炼,到屋外走动走动,晒晒太阳,还给他按摩瘫痪的一侧身体,增强病人的血液循环。她发现轩荣柱由于患病在身,情绪非常低落,就耐心的开导他,让他不要有后顾之忧,还特意让丈夫晚上去陪伴他,一块拉拉家常,说说话。温暖的亲情使轩荣柱重拾起生活的信心,脸上也露出久违的笑容。

三秋大忙时节,李文健也没有间断照顾轩荣柱,除了伺候病人,还要下地干农活,一个多月没日没夜的干,她终于积劳成疾,累病了。她一边输液打针,还强打精神脱着带病身体及时给轩荣柱送饭,从不将就凑合。那段时间丈夫轩荣臣白天劳累一天,晚上实在没精神照顾病人,一躺下就酣然入睡。李文健怕丈夫照顾的不及时,有时干脆和他一起去。有一天晚上已经是夜里10点来钟了,轩荣柱的亲戚来探望病人,进屋看见李文健一家正守候在轩荣柱身边,亲朋好友看到此情此景,个个流下了感激的眼泪,他们走时感动地说:有你们这样的精心的照顾他,我们大家都放心!

祸不单行!轩荣柱右边瘫痪的身体刚刚有所好转,又患上了脑出血,完全瘫痪在床。照顾他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李文健没有任何怨言,依旧每天面带笑容、耐心细致的照顾轩荣柱。

徐福前上网卖猪赚大钱

在**市丰润区沙流河镇杨家屯村提起徐福前,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老徐可是我们这儿的大能人,上网卖猪赚了大钱啦!

现年52岁的徐福前,从1985年开始就瞅准肥猪购销是个挣钱的道,做起了收猪经纪人。由于自身经济条件有限,老徐最初只是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张罗买卖,十分辛苦。但付出却有了回报,几年下来,他收入了十几万元。后来,老徐买上了手机和摩托车,谈生意也方便多了,并和北京鹏程等几家肉联厂建立了稳固的业务往来,肥猪购销生意也越做越大,很快成为十里八村的大能人、富裕户。

随着网络的普及,徐福前于2004年投资6000元,买回一台电脑,上了宽带网,成为村里第一个用上电脑的户。老徐一有时间就浏览中国猪网、中国农业信息网、**猪网等专业网站,查看市场动态,搜罗猪市行情。有了网络的帮助,哪个地方缺猪、哪个地方猪价高、哪个地方猪价低,老徐都心知肚明,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仅当年,就净赚了20多万元。

尝到上网甜头的徐福前,去年又与人合伙投资50万元,建成了一个占地1.5亩、设计存栏育肥猪200头的养猪场,专门从事育肥猪的饲养。老徐不仅利用网络搜集市场信息,而且还学习饲料配比、品种更新、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养猪技术,应用于养猪实践。由于他养的猪品种好、瘦肉率高,深受北京等地客户的青睐,且供不应求。今年3、4月份,当他第一时间从中国猪网上了解到猪市涨价的消息后,立刻购进了190头猪进行育肥,卖出后每头净赚300元。之后,他又从北京等地购进了200头,育肥出栏后每头收入600元。

谈到养猪卖猪的收入情况,老徐乐呵呵地说: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养猪场,年收入15万元没问题。今年猪价好,能赚40多万元,这都是沾了上网的光呀!

瞧!这幸福和睦的一家人

―――记丰润区十大文明家庭――沙流河村王玉贵一家

2006年7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到王玉贵家做客,与一家人亲切交谈,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半个小时的时间,总书记谈得非常高兴,过得十分愉快。总书记的到来,成为这个温馨幸福的家庭永久性地历史记忆。

王玉贵家住在丰润区沙流河镇沙流河村,全家5口人。王玉贵今年56岁,2000年从区红星煤矿下岗后,在沙流河集团****丰水泥公司备件库做保管;妻子张秀兰56岁,在家操持家务;儿子王海龙30岁,在沙流河集团驻京办事处工作,负责水泥销售,连续多年被村党委、镇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被村党委、集团董事会评为先进工作者;儿媳李金英在沙流河集团****丰水泥公司做统计工作;7岁的小孙女王若暄在幼儿园上学。这是一个温馨和睦、幸福快乐、人人羡慕的文明家庭,连续20多年被沙流河村党委、村委会授予文明户标兵。

走进王玉贵家整洁幽雅的小院,步入宽敞明亮的客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总书记抱着王玉贵的小孙女同他们夫妻俩亲切交谈的大照片,简洁大方的家俱摆设,透着一股干净清爽劲,使人感受到一个新农村文明家庭的时尚与品味。

在这个家庭中,妻子张秀兰是个核心人物。以前丈夫长年在外工作,一家老小、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人照顾,繁重的家务以及地里的农活,她一个人全包了。来到这个家30多个年头,做为长媳的她处处起带头作用,无微不至地关怀体贴二老。这些年,别说吵嘴,妯娌俩连脸都没红过一次。公婆年老多病,她经常抽时间陪伴老人,给他们请医送药,前几年二老相继病故。已故的公婆一直把她当做自己的女儿,临终前还念念不忘地嘱托自己的儿子和孙子:秀兰为这个家付出的太多了,她太累了,家里的事不要再推给她一个人了,今后你们不管多忙,也不要忘了替她多分担点!

张秀兰是个勤劳、善良、能持家的人。为了能让丈夫和儿子、儿媳安心工作,所有家务她一个人承担,一日三餐都由她做,下班回家,准能吃到热气腾腾的饭菜。自从小俩口生下孩子后,她又要照顾孩子,又要操持家务,儿媳妇怕她忙不过来,主动提出不上班了,和婆婆一起照顾这个家。可她说:你们年轻人有文化,应该在外面多闯闯,一天到晚围着锅台转,能有啥出息,家里的事有我呢!你们放心,我身体好着呐!话虽这么说,家里还有5亩6分地,到了农忙时,她从不让丈夫和孩子们请假帮忙,总是告诉他们要以工作为重,不要耽误了厂子里的事,所有地里的活都由她做。

儿媳在企业上班,儿子在北京负责销售工作,一个月才回来两次,照顾小孙女的事自然就落在了张秀兰的肩上。2004年冬天的一个夜里,小若暄突然发起了高烧,儿媳给孩子吃过药后,孩子仍高烧40度不退,偏偏家里又只有儿媳一个人,年轻的她一时间不知所措,急的直流眼泪,慌忙给婆婆打电话。这时,已是夜间11点多钟了。接到电话后,张秀兰立刻起身穿上衣服往外跑。从村西头到村东头,足足有5里多地,张秀兰冒着凛冽的寒风请来了医生。等孩子输完液,病情控制后,她依然守候在孙女的床前,却劝儿媳早点睡,明天还要上班。随后的几天,都是她带着孩子去医院输液。她对老伴以及晚辈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对这个家真心实意、无怨无悔的付出,换来了老伴的敬重、儿子儿媳的孝顺和小孙女的爱戴。

对亲人如此,对左邻右舍她也是一副热心肠。有一次上街买菜,正巧碰到邻居王志立的媳妇骑自行车摔倒了,小臂骨折动弹不得,她急忙上前把人扶起来,用自行车带着送到医院,帮着挂号买药,打上石膏固定好,又把伤者送回家中,并买上10斤鸡蛋去看望王志立的媳妇。本街王**的女儿在18岁那年突然患病瘫痪在床。为了给女儿看病,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陷入了没钱看病的困境。张秀兰得知后,主动借给他们1000元钱,又拿出100元说:这点钱给孩子买点营养品补补身子。 邻居非常感动,至今念念不忘。左邻右舍住着,谁家的活忙不过来,像包玉米、摔花生、娶媳妇做被褥等她都主动帮忙。赶上冬天下大雪,她不但扫净自家门前的积雪,整条街她都要扫到头。在街坊四邻的眼里,张秀兰是个善良、勤快、乐于助人的大好人。

在她的操持下,这个家越过越红火。儿子王海龙从刚一入厂时的工人成长为集团公司的销售骨干。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他长期在外,很少有时间陪在亲人身边。王海龙深知,家庭和睦、亲人的理解和支持是事业成功的保证。记得一开始跑业务的时候,他四处碰壁,半年下来辛辛苦苦、操心费力不说,最主要的是没有多大成效。为此,他想不干了。可父母教育他说:集团领导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了你,是对你的信任,你怎么能拈轻怕重,前功尽弃呢。在父母的鼓励下,他增强信心,抖搂精神重新上路。几年来,由于王海龙的勤奋进取,扎实工作,他在本职工作中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年年超额完成销售任务,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儿媳李金英是一个娴淑、体贴、善解人意的人。不善言谈的她默默地记下婆婆对她的每一分好,生病时无微不至的照顾,下班后热乎乎的饭菜,坐月子时婆婆的多少不眠之夜&&一桩桩往事历历在目。报答的话语她没有放在嘴边而是化作无言的行动。每逢换季,她都给公婆买来应季的新衣服;老人爱吃啥,她就往家里买啥;她还时常塞给老人零用钱,逢年过节再多给些;冬季来临时,她把二老从平房接到集体供暖的楼房里过冬;老人要是有病了,她赶紧找车送医院,生怕耽误了。特别是2003年发生的一件事,使她和二老的关系又近了一步。那年,王海龙的姐姐和姐夫分期付款买了辆罐车跑运输,可效益不好。眼看分期付款交不上,车要被开走。姐姐哭着上门借钱,父母借给了3.5万元,小俩口先后又借给了6万多元。不久,罐车在东北出了交通事故,姐姐家赔得血本无归,把车卖了也还不上钱。想到这三万多元,那是老两口多年的积蓄。一时间,公公总是埋怨婆婆把钱借给了女儿、女婿,家庭气氛很是紧张。这时儿媳劝说二老,不要为了金钱而伤了全家人的和气。俗话说得好:财去人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姐姐欠我们的六万多元,我们两口子不要了,您二老也不要再为这件事争吵了。一席话,感动得二老热泪盈眶。六万多元!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可儿媳都这么大度,说不要了,自己更得心疼女儿。从此,一家人的感情更近了,因为他们明白:血浓于水的亲情才是最可贵的。

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就是因为彼此之间以诚相待、相互理解、互相关爱。在今后的日子里,王玉贵一家将倍加珍惜这份温馨与和睦,共同创造更加富裕文明、和美幸福的生活。

【篇3】疫情防控先进人物事迹


时间:2021年3月29日
学海无涯
页码:第1页共11页
抗击疫情先进人物事迹材料


当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当家家户户正沉浸在与家人团聚的喜悦和幸福中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却悄然来临。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抗击疫情先进人物
事迹
材料最新,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抗击疫情先进人物事迹材料1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疫情牵动这每一个人的心。疫情来临时,鸠江区汤沟镇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辞辛劳,离开家人,积极响应动员,迅速进入战斗角色;他们坚韧不拔,始终坚守岗位,奋战在防疫第一线;他们勇敢坚定,在村民群众都闭门不敢外出时,他们始终在村落间逆行,宣传引导,摸底排查;他们既是一名中共党员,又是一名村居干部,他们在大难面前,舍小家为大家,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展现出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风采。
疫情就是命令
,再危险我们都得上

1

大年初一,春节
假期的第二天,大家都还沉浸在春节的欢乐氛围中,但网络上关于疫情的消息也一直被村居干部关注着,他们某经亲身经历过类似的疫情,面对春节期间大量的返乡人员,加上村里办喜事的、聚会的多,都心里捏着一把汗,随着疫情严峻的消息不断传出,不少村居干部便开始在镇政府的工作
微信
群中主动询问,是否有防疫工作安排,形势不容乐观。当日下午,镇党委政府开会传达部署防疫工作,要求各村居立即进入战时状态,迅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
教育
刚结束,现在正是检验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时候,面对疫情,如果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算什么共产党员,怎么对得起群众的信任。
会议结束后,个别村居书记给自己打气,得到在场人员的一致点赞。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镇14村居于大年
初二
上午,全部组织召开了两委会议,把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布置到位,明确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具体
措施

。全镇各村居干部,立即从春节假期的氛围中抽出身来,迅速调整思想状态,全部到岗到位,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的战斗中。某某某某指出: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责任,疫情来了,我们不上谁上。在三元村两委干部会议上,村党总支书记姚清海面对个别人员的担忧,严正表态。
防控就是责任,当最接地气的逆行者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各自把各自的网格管好、管严、管紧,各自把各自网格内的人员排查清楚,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最后到我这汇总签字上报。某村党总支书记汪贻平明确两委干部网格责任,把属地管理责任进一步细化压实。某村充分利用向心聚力、三网共治载体,全村划分为6个网格,每个网格明确一两名两委干部包保,同时发挥党群议事点作用,发挥党员、村民代表作用,把疫情防控的各项任务都交给网格,像一颗颗旗子下在网格点上,时时掌握网格动态信息。全镇14村居依托三网共治113个网格,明确村居网格员属地责任,汤沟镇武汉返乡人员信息排查人员准确、上报及时、信息全面,与村居干部落实好网格责任是分不开的。
到村入户务必做好自我防护,你们不是只为自己负责,也是为了大家负责,这个时候,不能逞强。每次下网格,到村入户排查摸底,陪同医务人员跟踪检查在家自我隔离的武汉返乡人员前,早映村党总支书记汪贻武都会多唠叨几句,生怕大家放松了自我防护。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太多逆行者,村居干部算是其中最接地气的,他们面对的是春节前广大在外务工返乡人员,这个春节农村很宁静,但情况也

很复杂,形势似乎比村干部们认识到的更为严峻,他们丝毫不能懈怠。
发动村民群众,我们就是门神
村干部就是村子的守护者。在网上看到有个比喻很形象,我们就像村民家里门上过年贴的门神,我们替村民群众把好这个门,把疫情关在门外。黄某党总支书记宣义剑开玩笑说。比喻固然形象,玩笑也很轻松,但责任很是沉重。村民群众自我防护意识不强,村干部说一百遍,似乎在他们眼里,都是多余的废话。我们当门神,村民就要自觉关门,我们不仅要防控疫情,还要看住村民,让疫情不在这里传播。村民群众自我防控意识至关重要,一定要发动群众,共产党人的法宝就是依靠群众,疫情防控,贵在群防群治,群众不参与,疫情难根除。村居干部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扎扎实实做好舆情引导、防疫宣传,村上大喇叭喊起来,小喇叭动起来,横幅拉起来,宣传海报贴起来,一封信发到人手一份,把手机都用起来,抖音短视频、微信发起来,能用的宣传手段一样不落。持续的宣传之下,村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不断增强,纷纷响应,主动参与,采取各种方式,严防人员流动,取消各种宴会、聚会、集会,宾馆、餐馆、网吧、菜市场等全部关停,现在村干部要到所辖的
自然
村开展排查检测,都要提前跟村里人申请。村民群众都说,村干部是我们的门神。
抗击疫情先进人物事迹材料2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全国各地的扩散迅速,我局迅速反应,

积极行动。在抗击疫情的严峻时刻,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冲在前、做在先,带头放弃休假,提前返岗,一直坚持工作在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线,守卫在公园广场第一线,充分发挥了一名共产党员临危不惧、奋不顾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优秀品质。他就是某某示范区住建局二级机构园林局监管中心主任,中共党员某。
党员干部就是要冲在前,干在前,奉献在前。干部干部,就是要干给大家看,带着大家干。
某对一线的工作人员进行防范意识的培训,坚持每天对他们进行测量体温,并作一记录,督导大家佩戴防护口罩,防护用品。并亲自指导大家对各公园、游园、广场等公共场所重点区域、公厕、果皮箱、垃圾筒、座椅座凳、扶手、
健身
器材等人能够接触到的区域展开全方位的消杀消毒,做到垃圾随产随清,管辖区公厕内洗手液做到随缺随补,确保对管辖范围内公共场所每天无死角、无盲区消毒2遍以上;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对发现在园区内人员较多的聚集及时进行疏散,防止疫情扩大蔓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
健康
。宣传指导、督促检查、信息排查、垃圾清扫、卫生消毒、物资发放等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地方都活跃着他的身影。用某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共产党人的初心,用自己的付出践行着共产党人的使命。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场肺炎疫情,早已不是只属于

某一群人的战役。比起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英雄们和那些义无反顾的逆行天使们,我的付出不算什么。坚守岗位,每天做到宣传到位、防控到位、排查到位,尽我的一切力量,最大限度切断疫情进入。某说。
某坚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这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阻击战的关键时期,只要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全力以赴、齐心协力,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
疫情终会过去,春天必会到来。抗击疫情先进人物事迹材料3
小朋友,等一下,你认识我不?不认识我就不准从这里过去哦。晓得嘞,你是徐支书嘛,你天天在村里窜来窜去,我咋个会不晓得呢。
在某镇茅草村的疫情防控卡点上,一名戴着口罩的男子正在询问一名小男孩,他叫某,是贵州省清镇市某镇茅草村党支部书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村党支部书记,肩上责任更是重大,在抗疫集结号吹响后,某充分发挥领头雁的作用,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精心组织,靠前指挥,群策群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严防死守阻断疫情
现在全村只有我一个人能够自由进出村子,这是大家给我的特权,也是我的责任。某开着玩笑却又认真地说。
某镇茅草村与平坝区齐佰镇相邻,人员流动较为频繁,为减少人员流动,在交界路段,茅草村设置了疫情防控卡点,还成立了临时党

支部,严格按照三个一律轮流值守,即:凡不是本村人,一律不准进入;凡本村车辆外出采购生活物资,三天内一律只能进出一次;凡外出购买物资群众,一户一律只能一人外出。值守人员在值守过程中必须对进出村的车辆及人员进行详细登记,须经仔细核实方可放行,为落实好这三个一律,村支两委商定除某外的两委成员率先带头,均不出村,村支两委工作对接、群众所需物资采购均由某统筹负责。
物资代购温暖到家
这是卢启勇、陈杰家要买的洗衣粉,这是老张家需要的纸某对着采购单,一一点数。
这是你家鸡蛋,小票在上面,你看一下。某对委托他买鸡蛋的周安有说。
为避免人员聚集,取消赶乡场后,有的群众因出行不便而在购买生活物资上有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某摇身一变成了不收取一分跑腿费的代购员。群众可通过微信、电话或直接告知等方式将需要购买的生活物资告诉某,由他到集镇采买后再逐一送到群众手中或放在集中的地点,由群众自取。村代购既减少了人员流动又温暖了村民的心。
有的群众要得急,有时候每天要跑3、4次,至少每天是要跑一次的。某说。
疫情不灭喇叭不停
广大村民不要到处逛,能在家中就是骄傲,没事刷刷抖音,累了就睡觉,既给国家省口罩,又能给自己省钞票走进某镇茅草村,便听见这一趣味疫情防控宣传。

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后,茅草村就把疫情防控知识宣传作为重要任务并长期坚持,村第一书记、村支两委成员、联系站(所干部逐户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和外来人员排查登记。茅草村委会主任杨畑、副主任陈古德还用私家车装上了小喇叭,每天走村串寨滚动播放。此外,各村民小组长手持小喇叭以简单易懂、易于接受的方式时时进行宣传,提醒并督促村民多
居家
、不聚会,还将宣传内容录制成视频通过抖音进行宣传,让疫情防控知识入脑入心并能落在行动上。
疫情不灭,我们的喇叭不会停。杨畑坚定地说。抗击疫情先进人物事迹材料4
1月25日,农历大年初一,微信朋友圈里满满都是祝福或拜年的信息,某街道机关党员、某社区驻村工作组组长某却发了一条特殊的信息给亲朋好友:原定于2020年1月29日(正月初五的婚礼答谢宴将延迟举行,婚期另择良日,敬请谅解,祝各位新年好!
延期婚礼主动请缨
这个春节,某原本计划着要去妻子老家过节,顺便举行婚礼答谢宴。突发的疫情,打破了他的计划,他主动延期原本定在春节期间的婚礼,主动向街道办事处请缨要求参与社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农历大年初一,一大早某就来到某街道某社区,与社区干部一同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宣传防控工作中。我不怕,因为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防疫战。面对疫情,我选择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发挥共产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兑现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某说道。
冲在一线沉在社区
此后每天,某随同某社区工作人员一同走访排查社区重点人员,逐一在每栋楼、每个单元张贴《温馨提示》、《致武汉返夹亲人们的一封信》,力争做到社区全覆盖无盲区,最大限度宣传防控工作,提高居民知晓率和对防控工作重视。他不畏寒冷与病毒传播,坚守社区防控工作最前沿,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担当。短短6个多小时,某和社区工作人员走访排查重点人员和张贴宣传《温馨提示》、《致武汉返夹亲人们的一封信》覆盖辖区内70余个小区,300多栋楼,真正实现了辖区全覆盖、无盲区,得到居民的热烈称赞。
小喇叭大温情
各位业主,大家新年好!我们是某街道办事处、某社区的工作人员,最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形势严峻,请各位业主尽量不要出门......某每天出门都会带上昨晚充满电的高音小喇叭,每到一个小区都要用喇叭宣传一次。
小伙子,听说我们夹江超市里吃的遭买完了哦?一位大爷从4楼窗口伸出头来问。大爷,你听哪个说的哦?没得那回事,超市里头的东西充足得很,菜市场里的菜还多得很,放心,卖不完。某用标准的家乡话回答着大爷的提问。
小伙子,你们还有没有口罩嘛,送点给我们嘛。另一栋楼3楼的阿姨在窗口问。嬢嬢,我们还是在外头买不到了,我们出来工作,每天也只能领一个。没得口罩就尽量不要出门哈,生活必需品用完了的,

给我们打电话,给你送来。谢谢你,小伙子,你们太对了,辛苦了。这样的对话此起彼伏的在各小区里回荡,温暖人心。
众志成城,在不经意的细节中展现,大爱无疆,是职业品格。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某坚守岗位、恪尽职守,冲到了防控疫情工作的第一线,将辖区居民群众的健康放在首位、护在身后,他是疫情来袭时最美的逆行者。
抗击疫情先进人物事迹材料5
某镇某村党总支某支部党小组长某,今年已经某岁,但作为一名老党员和镇党代表,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爆发以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身新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中,彰显了党员的先锋本色。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后,某在村疫情防控小组的带领下,日夜坚守在疫情处置和防控工作第一线,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努力克服条件简陋、生活不便、身体疲惫等诸多困难,全力以赴开展疫情宣传、卡口封堵、消毒灭源等各项工作,年近60岁的他,连续多日的工作,身体有些疲惫,但他依然坚持在一线,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党员无私奉献的情怀,彰显了担当有为的党员先锋本色。以身作则,靠前指挥。某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本色,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精心组织,靠前指挥,以身作则,充分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群众由衷地说:在关键时刻,还得靠党的组织。组织党员对村组进行地毯式排查,了解外来人口,对来自湖北省各市、特别是疫情爆发最严重的武汉返乡人员和车辆进行劝返、宣

传和登记,确保及时掌握、及时处置,充分发挥了党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为稳定我村防控形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实,像某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甘愿冒着被病毒传染
的风险,冲在一线,向群众宣传疫情形势的严峻和自我防护的重要性,他们不分日夜,不畏辛苦,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只因他们的名字叫党员,他们的使命就是为人民服务!

推荐访问:疫情 防控 事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