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疫情防控 > 正文

中国癌症防控体系初步建立

时间:2022-10-22 15:45:04 来源:网友投稿

由中国医师协会、国家癌症中心等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三届国家癌症中心结直肠癌国际高峰论坛暨首届国际NOSES学术会议”,2018年8月31日至9月2日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精准、规范、创新”,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应邀到会分享了结直肠癌外科治疗、微创技术、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领域的最新学术进展。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的26个三级专委会分别设立了论坛分会场,大会还向100名基层医生及100名在读研究生提供了免费参会机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教授,在大会开幕式上做了题为“中国癌症流行趋势及防控工作进展”的主题报告,介绍了中国癌症的流行现状和防控工作情况。赫捷教授说,中国癌症发病人数世界第一,防治难度巨大,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中国癌症防控体系已初步建立,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癌症死亡率占全球27%

赫捷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国癌症流行现状。《中国肿瘤登记年报2017年》披露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癌症发病总人数为380.35万人;与世界相比,中国癌症发病占全球22%,标化发病率为174/10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82.3/10万;中国癌症发病率居全球癌症发病率的第74位,但由于中国人口众多,癌症发病人数高居世界第一位。

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肺癌发病182.5万人,死亡约159万人,居于首位。肺癌也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约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4,每年约有78万例肺癌患者死亡。我国肺癌死亡人数过去30年间增长达465%,肺癌负担非常严重。中国肺癌的发病规律、高危人群、病理亚型、疾病负担等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有显著差异,不同地区发病率、死亡率差异明显,女性、非吸烟、多原发、腺癌比例较高且上升较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也呈升高趋势,统计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发病人数城市高于农村,城市占66.25%,农村为33.75%;从地域分布来看,发达地区高于欠发达地区,东部地区占32.83%,中部14.14%,西南15.24%,而西北只有4.82%;从年龄分布特征来看,60岁至74岁占41.23%,75岁以上占25.81%。

赫捷教授介绍,2014年中国癌症死亡229.64万人,其中男性145.23万人,女性84.41万人;城市130.61万人,农村99.03万人;造成中国男性死亡前5位的恶性肿瘤分别是,肺癌高达29.49%,肝癌占16.08%,胃癌占14.11%,食管癌占9.61%,结直肠癌占7.16%;造成中国女性死亡的前5位恶性肿瘤分别是:肺癌占23.48%,胃癌占10.54%,肝癌占10.10%,结直肠癌占8.96%,乳腺癌占7.82%。

统计显示,我国城市地区前5位癌症死亡原因分别是,肺癌占27.98%、肝癌占12.72%、胃癌占11.29%、结直肠癌占9.17%、食管癌占6.07%。农村地区前5位癌症死亡原因分别是,肺癌占26.35%、肝癌占15.42%、胃癌占14.78%、食管癌占11.48%,结直肠癌占6.05%。与世界相比,中国癌症死亡约占全球27%,标化死亡率为122.2/10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02.4/10万,中国癌症死亡率居全球癌症死亡率的第29位。对此赫捷教授分析认为,死亡率偏高并不能说明中国的癌症治疗水平低,中国癌症患者的发病谱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西方国家发病率排名第一的是前列腺癌,第二位是乳腺癌,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治疗效果现在都是相对比较好的。但中国高发的癌症是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等,这些恶性肿瘤目前治疗效果都还不是很好,正是由于癌症发病谱的不同,造成了中国癌症患者死亡率偏高。

赫捷教授介绍了40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的趋势变化。关于癌症死因在全死因中构成变化情况,有统计显示,1973年至1975年癌症死亡仅占10.58%,1990年至1992年占比达到17.94%,2004年至2005年上升到22.32%,2014年至2015年進一步上升到24.21%。40年来,中国癌谱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肺癌、结直肠癌发病快速上升,肝癌、胃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居高不下。1973年至1975年间,我国胃癌发病率居第一位,肺癌仅位列第5位;1990年至1992年间肺癌发病率上升到第3位;进入21世纪,2004年以后我国肺癌发病率升至第一位,而且至今一直稳居第一。20世纪70年代结直肠癌还“榜上无名”,1990年至1992年间结直肠癌发病率便跃升至第5位,2000年至2011年中国癌症发病趋势变化显示,结直肠癌发病率继续上升。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目前我国前5位高发癌症中,除肺癌以外,胃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都是消化道肿瘤。

2003年至2015年中国癌症生存现状统计显示,2003年至2005年我国癌症生存率为30.9%,2006年至2008年我国癌症生存率为34.9%,2009年至2011年我国癌症生存率为35.8%,2012年至2015年我国癌症生存率达到40.5%,经过10年的努力,2015年我国癌症生存率与2003年相比提高了近10%,基本达到肿瘤防控目标计划要求;但我国癌症生存率与美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如前列腺癌生存率中国为53.8%,美国已经达到100%,乳腺癌生存率中国为73.1%,美国达到90%,结直肠癌中国患者生存率仅为47.2%,而美国已经达到65%。赫捷教授说,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肺癌起病隐匿,确诊时80%多已经是中晚期,总体5年生存率仅为15%至17%,而早期肺癌5年生存率能达到70%以上。因此,加强肺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提高生存率至关重要。

我国癌症防控体系初步形成

赫捷教授说,国家高度重视肿瘤防治工作。2015年,国务院16个部委联合印发《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经评估,行动计划提出的5个方面的目标已基本达到——

一是国家及省级癌症中心逐步建立。以国家癌症中心为主导建立了全国肿瘤防控网络,湖南、甘肃、辽宁、黑龙江、河北、广东、山东、云南、吉林、四川、浙江、河南、重庆、湖北、江西、广西、福建、青海、海南、新疆等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癌症中心,全国的肿瘤防控网络基本形成。

二是肿瘤登记及监测随访网络基本建成,每年定期发布肿瘤登记报告。通过多年努力,现已建立了完善的肿瘤登记制度,全国现有574个肿瘤监测点,覆盖4.3亿人口,居世界第一,中国人群肿瘤登记实践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以医院为基础的肿瘤登记制度我国才刚刚起步,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在国家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下,国家肿瘤大数据平台将在未来5年至10年建成。

三是主要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工作广泛开展,建立健全了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及早诊早治制度。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河南省林县开展了食管癌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1983年在山东省临朐开展了胃癌早期干预和综合防治项目研究并取得非常好的效果;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浙江大学郑树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浙江嘉善、海宁等地开展了结直肠癌筛查和早诊研究,确立了结直肠癌预防、高危筛查和治疗对策的原则和方法。从本世纪初开始,农村肿瘤早诊早治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现已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涵盖食管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肺癌、鼻咽癌等多个恶性肿瘤。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2012年启动我国城市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现已覆盖18个省、市、自治区,涵盖食管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肺癌等多个常见高发肿瘤。淮河流域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研究已覆盖4个省29个项目点,食管癌、胃癌、肝癌等多个常见高发肿瘤。乳腺癌、宫颈癌“两癌”筛查及早诊早治项目惠及广大妇女。

四是通过报纸、电视、讲座等形式加强肿瘤防治科普知识宣传,全民肿瘤防治知晓率达到60%。

五是肿瘤规范化诊疗及质控体系已经建立。成立了国家肿瘤规范化诊疗质控中心及26个省级肿瘤性疾病质控中心;修订了肺癌、食管癌等8种常见肿瘤全国和地市级医院规范化诊疗指南、临床路径和质控评价标准;制定了《肺癌诊断标准》《食管癌诊断标准》和《肿瘤外科手术分级准入标准》及国家临床肿瘤重点专科中期评估标准。国家肿瘤医学临床研究网络初步建立,核心成员为14家省级肿瘤医院或癌症中心,网络成员包括90余家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医院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覆盖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肿瘤医学临床研究中心成立,中心下设指导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临床研究平台聚焦肺癌、肠癌、乳腺癌、肝癌等的诊治。临床试验平台建设包括建立组织样本库、GCP中心、随访中心、信息中心。转化研究平台开展分子诊断、分子影像、生物治疗、新药研发等研究工作。同时,基础资源和数据中心建设初见成效,搭建了大数据中心平台环境和数据体系,开展了基于肿瘤大数据中心和大数据平台的大数据应用研究,开展了全国癌症地图绘制,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基于基因的肿瘤数据分析和精准诊疗的探索。肿瘤规范化诊治是肿瘤防治的最后一道防线,要根据大数据动态调整质控指标和内容,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完善肿瘤规范化诊治。

赫捷教授表示,中国癌症负担日益加重,兼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癌谱并存情况,地区分布不平衡,防治难度巨大,已初步建立的中国癌症防控体系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提供了良好基础和支撑。

微创中的微创

本届大会期间分别召开了“首届国际NOSES学术会议”“国际NOSES指南制定讨论会”“国际NOSES联盟成立筹备会”和“NOSES手术学第三版编委会”。会议邀请美国、俄羅斯、日本、英国、韩国等10余个国家在NOSES领域有杰出贡献的学者到会,与会中外专家共同制定和发布了首部国际《NOSES专家共识》(英文版),制定了第三版《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腹盆腔肿瘤》专著大纲,发布了中国百余家医疗机构NOSES多中心大数据和《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NOSES专刊,发布了第二版《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学—胃肠肿瘤》专著、《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结直肠肿瘤(英文版)》专著和《3D腹腔镜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结直肠肿瘤系列》手术系列视频。国际NOSES联盟、北京肿瘤学会结直肠肿瘤分会宣布正式成立。

大会主席、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教授在大会开幕式上对NOSES技术及全国NOSES多中心大数据进行了全面解析。

NOSES被誉为“微创中的微创”,是指使用腹腔镜器械、TEM或软质内镜等设备完成腹腔镜内手术操作,经阴道、直肠或口腔等自然腔道取标本的腹壁无辅助切口手术。目前,可以开展NOSES的组织器官主要涉及结直肠、胃、小肠、肝胆、泌尿及妇科肿瘤等领域。NOSES的优势是术后患者离床活动及排气时间缩短、术后疼痛轻微及舒适度增加、增加患者自信度、腹壁美容效果良好、腹壁功能障碍少、术野暴露更加清晰、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改善社会心理状态。NOSES适应证以肿瘤T2至T3期为宜,直肠环周直径小于3 cm,阴道环周直径小于5 cm。相对禁忌证包括局部晚期、肿瘤病灶大、BMI大于30 kg/m2。直肠NOSES分类包括,腹部无辅助切口经肛门取标本的腹腔镜下低位直肠前切除术,腹部无辅助切口经阴道拉出切除标本的腹腔镜下中位直肠前切除术等;结肠NOSES分类包括,腹部无辅助切口经直肠拖出标本的腹腔镜下左半结肠切除术,腹部无辅助切口经直肠拖出标本的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等。

王锡山教授介绍,2017年6月,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NOSES专委会病例注册项目启动。截至目前,中国结直肠肿瘤NOSES数据已汇总近2547例,应用最多的两大区域是直肠和乙状结肠,分别为68%和19%。这些手术中,89.8%无并发症,外科医生最担心的肠漏发生率仅为2.9%。全国13个中心NOSES手术例数超过50例,基层医院也开始逐渐开展NOSES手术。在中国NOSES联盟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全国79家医疗机构开展了一项多中心研究,共入组718例患者,该研究也是迄今国内外参与中心最多,纳入NOSES病例最多的一项研究,研究成果已在《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发表。

王锡山教授表示,国内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开展为NOSES的普及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从结直肠肿瘤及良性疾病的发病角度分析,有50%至60%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NOSES;再考虑技术因素,有30%至40%的患者可以从中获益。中外学者将借助国际联盟平台加强国际合作,撰写《腹盆腔肿瘤—NOSES》手术学,继续加强国内NOSES规范化推广普及,开展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等,让NOSES手术的开展更加健康有序和系统规范。

王锡山教授最后认为,推动中国结直肠癌预防、诊断和治疗事业,更需国家、社会、个人三方联动,各级学术机构要团结协作,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拿出真实、可信、可用的科学数据,参与和引领国际结直肠癌诊治策略,在国际结直肠癌治疗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

专家简介

赫捷,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兼任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医院协会肿瘤医院管理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候任会长,中华医学会北京胸外科学会主任委员等职。长期致力于肺癌、食管癌的外科临床诊治及胸部肿瘤转化医学研究,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国家或省部级科技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