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学习反思与心得体会12篇
乡村振兴战略学习反思与心得体会篇1
乡村振兴战略学习反思与心得体会篇2
行百里者半九十。战脱贫、求振兴都是增进人民福祉的“接力赛”。越到接近脱贫终点的关键时期,越要保持一鼓作气、善始善终的攻坚态势,从脱贫攻坚中总结经验,稳扎稳打冲刺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将共同富裕的“接力棒”顺利交接到乡村振兴。
激发内生动力,聚力跑好“第一棒”。脱贫攻坚,久久为功。防止返贫增贫关键在人,在于实施“扶志扶智”工程,从根本上改变“等靠要”思想,增强脱贫的内生动力。要通过农民夜校、文化下乡、好人好事评选等载体,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法律教育,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感恩奋进的新时代乡村文明新风尚,激发贫困群众致富积极性和脱贫志气;
要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文化、知识与技术教育,增强其脱贫致富能力,真正实现从“被动扶”到“主动兴”转变,积蓄脱贫奔康的强大内生动力。
聚焦问题短板,整改提升“接好棒”。控制贫困户增量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特别是在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后冲刺时期,一方面要重点攻克剩下的“硬骨头”,另一方面要有效控制新增和返贫人口。要针对处于贫困边缘的非贫低收入户和非高标准脱贫户,聚焦影响致贫返贫的问题短板,找准“病、学、灾”等致贫返贫原因,划定支出预警线、识别高风险农户,划定收入资格线、框定易返贫贫困户,对识别出的易致贫返贫对象,因户施策、分类提供保障措施,为赢得全局夯实基础。
强化利益联结,产业扶贫“传好棒”。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不能为了脱贫而脱贫,要在建立完善常态长效的脱贫致富机制、为乡村振兴奠定扎实基础、统筹做好二者衔接上下功夫。发展产业、建立利益联结是脱贫致富、实现长效脱贫,稳定巩固脱贫成果的核心手段。要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发掘地方特色优势,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优化产业布局,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有效拓展对接市场,助力产业换档升级,壮大集体经济,实现“输血”扶贫到“造血”扶贫的转变。
乡村振兴战略学习反思与心得体会篇3
乡村振兴是农村治理的新时代,是脱贫攻坚的升级版。对于刚刚脱贫奔康的贫困地区而言,解决群众所关注的痛点难点,正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谋划和致力的焦点重点。
注重规划的衔接与结合。要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有机衔接,将脱贫攻坚规划部署中仍需巩固拓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幸福美丽乡村打造、农旅融合发展等项目,有机嵌入乡村振兴发展规划中,增强规划的持续性和衔接性。要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完善全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加强总体规划与其他各类规划统筹联动,防止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
注重政策的支撑与结合。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线。在坚持脱贫“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四个不摘”的前提下,以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为准绳,寻找到脱贫攻坚政策与乡村振兴政策对农民扶持的支撑点、对农业发展的交叉点、对农村治理的结合点,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梯次推进。同时,要抓实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构建起适应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乡村行政管理体制。
注重愿景的统一与结合。受自然、历史、经济的制约,落后地区的乡村振兴是一个相对长远的过程。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分类推进。正如相对贫困会长期存在一样,乡村也不可能同步全覆盖振兴。要深入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让广大农牧民群众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是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禀赋、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脱贫攻坚质量等综合因素,基于发展基础的渐进式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学习反思与心得体会篇4
在中国,农业的`发展不是一个单一的产业发展,更需农民与农村的协同跟进,即所谓的“三农”,“三农”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若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素质无法提高,农民的生活环境得不到改善,从事农业生产的环境恶劣,就不能使农作物得到良好的培育,也不能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更无法达到所谓的高质量现代化农业。因此,农业的发展,也可以说是建立在农村的发展与进步的基础之上。作为现阶段的农业发展也需要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与实现与农业环境的协调发展,才能取得长远的进步。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重要的发展战略是在新时期农村发展中提出的一项重要的发展理念,这一理念明确的指出了发展农村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提出了现阶段“三农”问题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保障。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环境是书记很关心得问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憧憬,关键就是要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补齐农村发展滞后的短板,建设好美丽乡村,让农村人也能够共享改革开放的美好成果。
对于实现乡村振兴,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比之前的统筹发展更加具体;
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无疑给广大农业经营者吃下了一颗“长效定心丸”;
提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更是切中了农村人才短板的要害;
等等。对于这一系列的新政策带来的不仅仅是农村发展的新希望,更是实实在在的政策帮扶。
在中国共产党的这艘巨轮的领航中,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破浪而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乡村振兴战略学习反思与心得体会篇5
乡村振兴战略学习反思与心得体会篇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三农”工作,关键在于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着力推进“五个振兴”,即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个振兴”与总要求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2020年正是乡村振兴战略阶段中的“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性质”的完成时间。2021年又是建党_周年,2020学年—2021学年的寒假,处于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身为贵大学子,恰逢寒假社会实践的开展,决定参与这一活动。
由于疫情的原因,此次活动为线上实践,以小组的形式报名和完成。在报名之初,我还以为和往年一样,要以小组为单位去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最后撰写报告,但是随着学校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采用线上实践这一方案来确保学生的安全和任务的完成。
在此次的调研的过程中,由于自己家庭所处的地理位置,没能良好的完成自己的任务数量,给队长添了一些麻烦,深感歉意。队友们也都非常的棒,面对困难时总是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解决。
在此次实践中了解到了家乡在乡村振兴中所付出的努力,目前在安顺市,乡村振兴战略主要是以发展乡村旅游为主,目前有许多地方确实发展的有声有色,比如在去年有央视代言的平坝樱花园、在今年有投票选举的脱贫攻坚代表的“阿歪寨”、我傻傻分不清,和十里河滩名字相似的十里河廊。但是还有的是更多未能发展起来的项目,比如目前已经没有人的三合苗寨、烂尾的天龙屯堡等。这些发现让我看到了国家对发展乡村的决心,也发现了在这当中存在的不足。
乡村振兴战略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战略,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是增加国民幸福感的举措。在实践过程中我常常在思考,身为新青年的我们要为乡村振兴做些什么。想到后来发现,我们目前要做的不仅仅是学好自身的专业知识,还要和社会的需求所接轨,要学以致用,学有所用。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乡村振兴战略学习反思与心得体会篇7
在互联网+端口之下,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农村电商的普及,城乡的统筹发展和农村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已尤为重要。要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步伐,需要在依托互联网+电商的发展之下,全力推进农业建设和物流下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大力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全力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唯有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的治理和发展,方能实现城乡统筹以及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部署。
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建设新型农村。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出,农村的“空心化”现象以及“老龄化”的问题尤为显著。实现人才的回流,并且在注重人才引进的同时还要留住现有人才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究其根本,从乡村的现实背景来看,农村人口数量和规模的不均衡化以及大量的“三留”人员,即迫切需要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来促进农村青壮年回流,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建议宜居乡镇改变农村的面貌,实现农村人口的回流和振兴。从农村长久发展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技术型人才是掌握关键技能的产业复兴领军人才,是带动乡村旅游、养老以及电商发展的根本之需。故此,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注种人才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关键。
以顶层规划为要求,实现农村生态治理,建设新型农村。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之下,建设“生态宜居”的乡村文明乡风是乡村治理的切实目标,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一方面对乡村建设的合理规划,在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要以科学的管理方式来农村农业的稳定发展,保障农村种植的规范和生态环境的优化。另一方面农村的环境稳定和产业的兴旺是农民“共同富裕”的发展之义,只有实现“有效的治理”,立足乡村治理本土特色和地域结构,实现乡村内部结构治理和外延环境协同发展,才能达到治理的良好局面。在充分利用乡村治理传统资源的同时,激活乡村内部管理规划,用科学的设计和长远的生态眼光来“武装”“引领”“共治”新型农村,才是乡村治理的关键之举。
综上,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实现农村发展应注重治理方式的合理规划,依据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要求,在激发乡村活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之际要结合乡村本土环境合理规划,使乡村走上善治的文明之路。只有以科学手段推进乡村现代化的治理,以文明乡风共创乡村和谐之风,才能为更好的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聚心凝力,推进乡村现代化城镇建设之路。
乡村振兴战略学习反思与心得体会篇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统筹推进“无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战略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 国家社会历史进程告诉我们一个规律:“无商不富,无工不强,无农不稳”。农业作为一个国家最基础的产业,它发展的水平高低关系到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也是决定人民幸福度和满足感的重要指标。我国农村地区老龄化严重,缺少劳动力进行生产,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隐患,依靠科技创新,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可持续道路。
实现农业现代化,必然要求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人力投入过高。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普及,打通了农村孤岛融入现代经济的通道,让偏远乡村同外部世界实现了历史性的互通。信息技术、现代物流等技术手段,有效拉近城乡之间的距离,现代医疗技术不断提升农民健康水平,新一代生物技术、新材料等的发展,为乡村真正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实现农村现代化,必然要求人力资源的创新。人是高新科学技术实施的载体,只有农村人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新科技才能在农村地区真正的得到应用。在农村创造一个让人才发挥才能的舞台,是我们现在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深化加大农村人才体制的改革,出台一系列的奖励措施,支持和鼓励我们的大学生、返乡农民工、成功人士回到自己的家乡进行创业,鼓励他们在我国的农村地区进行创新性的工作,能有效的激发出我国农村的内生活力。同时,也要培育一批有文化、爱科学、懂技术、敢创新的新农民,为农村生产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保障人力需求,也是十分必要的。
乡村振兴是一个伟大的课题,它是脱贫攻坚的升级版。成功与否,关系到我们人民的根本利益,创新发展技术,打破常规思维,树立大局观念,埋头艰苦奋斗,相信我们一定会夺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胜利!
乡村振兴战略学习反思与心得体会篇9
在互联网+端口之下,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农村电商的普及,城乡的统筹发展和农村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已尤为重要。要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步伐,需要在依托互联网+电商的发展之下,全力推进农业建设和物流下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大力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全力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唯有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的治理和发展,方能实现城乡统筹以及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部署。
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建设新型农村。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出,农村的“空心化”现象以及“老龄化”的问题尤为显著。实现人才的回流,并且在注重人才引进的同时还要留住现有人才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究其根本,从乡村的现实背景来看,农村人口数量和规模的不均衡化以及大量的“三留”人员,即迫切需要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来促进农村青壮年回流,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建议宜居乡镇改变农村的面貌,实现农村人口的回流和振兴。从农村长久发展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技术型人才是掌握关键技能的产业复兴领军人才,是带动乡村旅游、养老以及电商发展的根本之需。故此,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注种人才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关键。
以顶层规划为要求,实现农村生态治理,建设新型农村。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之下,建设“生态宜居”的乡村文明乡风是乡村治理的切实目标,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一方面对乡村建设的合理规划,在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要以科学的管理方式来农村农业的稳定发展,保障农村种植的规范和生态环境的优化。另一方面农村的环境稳定和产业的兴旺是农民“共同富裕”的发展之义,只有实现“有效的治理”,立足乡村治理本土特色和地域结构,实现乡村内部结构治理和外延环境协同发展,才能达到治理的良好局面。在充分利用乡村治理传统资源的同时,激活乡村内部管理规划,用科学的设计和长远的生态眼光来“武装”“引领”“共治”新型农村,才是乡村治理的关键之举。
综上,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实现农村发展应注重治理方式的合理规划,依据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要求,在激发乡村活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之际要结合乡村本土环境合理规划,使乡村走上善治的文明之路。只有以科学手段推进乡村现代化的治理,以文明乡风共创乡村和谐之风,才能为更好的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聚心凝力,推进乡村现代化城镇建设之路。
乡村振兴战略学习反思与心得体会篇10
行百里者半九十。战脱贫、求振兴都是增进人民福祉的“接力赛”。越到接近脱贫终点的关键时期,越要保持一鼓作气、善始善终的攻坚态势,从脱贫攻坚中总结经验,稳扎稳打冲刺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将共同富裕的“接力棒”顺利交接到乡村振兴。
激发内生动力,聚力跑好“第一棒”。脱贫攻坚,久久为功。防止返贫增贫关键在人,在于实施“扶志扶智”工程,从根本上改变“等靠要”思想,增强脱贫的内生动力。要通过农民夜校、文化下乡、好人好事评选等载体,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法律教育,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感恩奋进的新时代乡村文明新风尚,激发贫困群众致富积极性和脱贫志气;
要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文化、知识与技术教育,增强其脱贫致富能力,真正实现从“被动扶”到“主动兴”转变,积蓄脱贫奔康的强大内生动力。
聚焦问题短板,整改提升“接好棒”。控制贫困户增量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特别是在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后冲刺时期,一方面要重点攻克剩下的“硬骨头”,另一方面要有效控制新增和返贫人口。要针对处于贫困边缘的非贫低收入户和非高标准脱贫户,聚焦影响致贫返贫的问题短板,找准“病、学、灾”等致贫返贫原因,划定支出预警线、识别高风险农户,划定收入资格线、框定易返贫贫困户,对识别出的易致贫返贫对象,因户施策、分类提供保障措施,为赢得全局夯实基础。
强化利益联结,产业扶贫“传好棒”。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不能为了脱贫而脱贫,要在建立完善常态长效的脱贫致富机制、为乡村振兴奠定扎实基础、统筹做好二者衔接上下功夫。发展产业、建立利益联结是脱贫致富、实现长效脱贫,稳定巩固脱贫成果的核心手段。要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发掘地方特色优势,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优化产业布局,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有效拓展对接市场,助力产业换档升级,壮大集体经济,实现“输血”扶贫到“造血”扶贫的转变。
乡村振兴战略学习反思与心得体会篇11
一、乡村振兴量化指标需加强,对考核驻村干部缺少抓手。
脱贫攻坚阶段,很多硬指标是可以量化的。比如两不愁三保障,吃饱穿暖、住得安全、上得了学、看得了病等。这些都是可以用硬性指标来量化考核的。但是乡村振兴阶段,较难用一些量化指标来界定工作的好坏。部分地方延续了脱贫攻坚阶段的一些政策,对知晓度、满意度这些内容继续加以考核。相对于乡村振兴工作来说,其必要性有待探究。建议多方调研,收集基层一线的反馈,形成具有操作性的考核监督方案。而且,对乡村振兴的考核应有别于脱贫攻坚阶段的大范围跨省市的评比,对相关评价指标和要求,应充分参考省内或同水平区域内的总体发展水平分别制定。
二、乡村振兴见效较慢,对长期驻村要做具体要求。
乡村振兴需要更长期的谋划和更切合当地的因地制宜和因势利导。驻村干部一是需要较长时间的下沉进村,二是需切实做好摸底调查工作。乡村振兴承接脱贫攻坚,但是建议对脱贫攻坚的一些成果的运用,应当通过切实的调研并结合当前市场和技术的发展变化,做出合适的调整。这就更需要驻村干部的长期坚持。乡村振兴是一次长考,对基层和驻村干部的能力、韧性、耐心也是一次更长的考验。建议对于本批次驻村干部的乱换年限要求,轮换方式方法,做进一步的规定,应该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
三、乡村振兴所需专业性较强,短时间内缺乏专业性人才。
乡村振兴急需大量专业性较强的人才,但是目前来看,基层确实缺少相关人才。大力建设各类人才队伍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但是就目前的需求情况来看,可尝试由上级部门建立一支或者多支区域内流动的专业技术工作队伍。这批人不驻在某一个村,而是相对集中地在某一个或多个县区内各村流动,成为一支救急队伍。这个队伍中可选派一批技术精熟、素质过硬的同志和一批年轻、学习、动手能力强的同志。一方面用于解决乡村振兴初期出现的各种新的突发的重难点问题,一方面通过在基层一线的传帮带,培养出一批能及时下沉到基层的实用型人才。
乡村振兴战略学习反思与心得体会篇1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三农”工作,关键在于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着力推进“五个振兴”,即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个振兴”与总要求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2020年正是乡村振兴战略阶段中的“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性质”的完成时间。2021年又是建党_周年,2020学年—2021学年的寒假,处于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身为贵大学子,恰逢寒假社会实践的开展,决定参与这一活动。
由于疫情的原因,此次活动为线上实践,以小组的形式报名和完成。在报名之初,我还以为和往年一样,要以小组为单位去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最后撰写报告,但是随着学校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采用线上实践这一方案来确保学生的安全和任务的完成。
在此次的调研的过程中,由于自己家庭所处的地理位置,没能良好的完成自己的任务数量,给队长添了一些麻烦,深感歉意。队友们也都非常的棒,面对困难时总是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解决。
在此次实践中了解到了家乡在乡村振兴中所付出的努力,目前在安顺市,乡村振兴战略主要是以发展乡村旅游为主,目前有许多地方确实发展的有声有色,比如在去年有央视代言的平坝樱花园、在今年有投票选举的脱贫攻坚代表的“阿歪寨”、我傻傻分不清,和十里河滩名字相似的十里河廊。但是还有的是更多未能发展起来的项目,比如目前已经没有人的三合苗寨、烂尾的天龙屯堡等。这些发现让我看到了国家对发展乡村的决心,也发现了在这当中存在的不足。
乡村振兴战略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战略,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是增加国民幸福感的举措。在实践过程中我常常在思考,身为新青年的我们要为乡村振兴做些什么。想到后来发现,我们目前要做的不仅仅是学好自身的专业知识,还要和社会的需求所接轨,要学以致用,学有所用。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振兴 乡村 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12篇 乡村振兴战略有感 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范文 乡村振兴战略讨论与感想 乡村振兴战略专题报告心得体会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心得体会 乡村振兴战略学后感 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2021 乡村振兴战略个人心得体会 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