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调查与思考**镇有59个村(居委会),农业人口4.6万人,稻田面积2.2万亩,林地面积14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针对本镇实际,我们近期对全镇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一、我镇新农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镇调研】镇新农村建设调查与思考(全文),供大家参考。
新农村建设调查与思考
**镇有59个村(居委会),农业人口4.6万人,稻田面积2.2万亩,林地面积14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针对本镇实际,我们近期对全镇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镇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主导产业单一。我镇经济以农业为主,二三产业发展十分滞后。作为主要产业的农业,至今仍停留在粗放式生产阶段,主导产业只有水稻和柑桔,且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由于缺少产业支撑,农民增收途径非常有限,2005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833元,低于全县平均水平376元。
2、资源优势不明显。我镇资源相对匮乏,支撑经济发展的先天优势明显不足,镇内几乎没有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有限,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5亩,虽然林地资源丰富,但由于存在体制、管理等方面问题,目前还没有形成经济优势。
3、基础设施建设落后。①水利建设。我镇现有小一型水库3座、小二型水库4座、山塘1102口、电排11处,有效灌溉面积1.6万亩;配套渠系98千米,已防渗73千米,占64.26%。这些水利设施大都建在上世纪60、70年代,由于修建时间早,又缺少资金进行维修,蓄水保水能力差,病险水库、塘坝带病运作问题严重。②农网建设。全镇只有33个村完成电改,另有26个村未完成改造,且完成电改的村,还有相当一部分只解决照明电,没有安装380伏的动力电,制约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③交通建设。全镇59个行政村都通了村级公路,总长161公里,其中水泥路8公里、油路8.5公里、标准砂石路79公里,还有65.8公里为简易公路,路况极差,不利于农副产品的运输和销售。④信息建设。电话用户4011户,入户率仅28%,有线电视用户1022户,入户率仅9%,新建移动、联通基站4座,还有原2个办事处没有开通移动信号。
4、思想观念滞后。部分干部群众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行为,“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拆旧村建新村,认为建设新农村可一蹴而就,盲目乐观,缺少长期奋战的思想,对新农村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准备不足。
5、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0%,初中文化程度占5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0%。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的心理,没有开拓进取精神,打牌、赌博成风。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在道德素质方面,社会公德意识谈化,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不足。
6、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善。一是农民融资难。当前,农村资金供求矛盾非常突出,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最主要的金融机构,由于历史包袱沉重、资金周转困难,支农资金严重不足,加之农村信用社体系不健全,农民、企业担保难、贷款难问题十分突出。二是剩余劳动力转移难。据统计,外出就业农民仅占农村劳动力40%左右。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力因素质低没能找到工作。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三是土地流转难。目前还没有形成农村土地使用权市场化流转的有效机制,束缚了农村生产力发展。
二、我镇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
1、统一思想,宣传发动。自全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会议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组织专门班子深入调查研究,为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提供依据。同时,我镇还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组织召开了镇、村、组三级干部会议,各村也分别召开了组长、党员、村民代表大会,木埠头等村还召开了村民会议。全镇书写各类标语1000多条,出墙报20多期,发放宣传资料5000多份。
2、办点示范,典型带动。我镇确定木埠头村为全镇新农村建设小康示范村,双江、八角岭、龙溪等9个村为生态文明村,深皇为建整扶贫村。为搞好试点,镇里安排了班子成员驻村,并下派一名国家干部到小康示范村任第一支部书记。目前,木埠头村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设计工作已经结束,市场道路硬化已经动工,并发展柑桔500亩。
3、政府引导,农民行动。木埠头村在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致富能手、妇女骨干、农村“五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职工、老模范、老教师)等群体中选出了公道正派的同志组成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凡项目建设、筹集资金、规划制定等重大事项,都由理事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在各项决策前,该村还印制民意调查表,发到每家每户,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同时,对每一项建设,都实行阳光工程,做到事前预算、事中公布、事后审核,并张榜公开,自觉接受广大群众监督。
4、加大投入,项目拉动。我镇通过跑项争资,争取到公路、学校危改、新能源等建设项目20个,概算投资520万元。并落实了责任人,做到专人专抓、专人负责、包干到底。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
1、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搞好新农村建设,应做到规划先行。突出抓好镇域村庄布局规划,规划既具有前瞻性,又突出本地特色,充分体现本地产业特点、文化底蕴、民风民俗和生态文明。具体分三步实施,即:第一步,“十一五”期间,围绕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重点建设好全面小康示范村和文明生态示范村,到2010年,20%的行政村达到新农村建设要求;第二步,到2015年,60%的行政村达到新农村建设要求;第三步,到2020年,100%的行政村基本达到新农村建设要求。
2、因地制宜,壮大产业。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到2010年,每个村有1-2个特色支柱产业,85%以上的农产品实现标准化生产,主要农产品全部实现产业化经营,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不发生新的村级硬性债务,原有老债全部还清。二是不断扶持和壮大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建立柑桔、蔬菜、生猪等专业协会组织,通过提供产供销服务,加速农产品流通,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发展竹木加工、大米加工、饲料加工等加工类企业,突出发展烟花爆竹和旅游产业,全力发展商贸物流等服务产业。
3、整合资源,适度并村。目前的行政村设置,规模普遍偏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经济发展。应根据自然沿革,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并村,人口规模控制在2000-3000人,精减村干部人数,减少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4、加大投入,设施先行。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三大灌区的渠系建设;抓好农村公路建设,实现80%以上的村通水泥路或油路;抓好农村三改、三清工作,基本形成生活区、养殖区、工业区分离的格局,80%以上的农户住上经济、适用、美观的住房,住房布局和占地面积符合村庄规划要求,村庄环境好,森林覆盖率在40%以上,80%的农户饮上自来水或洁净水,60%的农户用上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改水、改厨、改厕、改栏、改浴基本完成;抓好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建设,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5、配强班子,组织保障。一方面,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所有示范村按照“一名好支书、一个好支部、一支好队伍、一套好制度”的要求,建设好村领导班子,确保他们能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职责和使命。另一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民议事制度、年终总结报告制度和村民监督制度。落实村民自治,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建立起农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长效机制,实现农村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坚持依法治村,基本实现无群体上访、无宗族纠纷械斗、无治安刑事案件。
6、弘扬文明,树立新风。以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宗旨,进一步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使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富有成效。在星级文明户创评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文明标兵户创评活动,将科普教育、道德建设、文明风尚、遵纪守法、勤劳致富等纳入创评内容,增强农村星级文明户创评的示范性、指导性。组织开展道德评议活动,通过道德评议会,引导广大农民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
推荐访问:新农村 乡镇 调研 【乡镇调研】镇新农村建设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