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振兴乡镇 > 正文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山丹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12-14 16:00:03 来源:网友投稿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山丹实践与思考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山丹实践与思考摘要: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为金融更好地服务“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契机、希望和活力。山丹作为传统农业地区,在“三农”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山丹实践与思考 ,供大家参考。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山丹实践与思考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山丹实践与思考

  摘

  要: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为金融更好地服务“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契机、希望和活力。山丹作为传统农业地区,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发展阶段,金融支持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分析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发展的现状,剖析了当前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让金融支持更具成效、更为精准。

  关键字:乡村振兴;金融支持;产业发展

  一、山丹县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山丹县立足县情,以发展特色产业为载体,以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建设和景观提升为重点,把乡村振兴与人居环境改善、新兴业态培育、农村“三变”改革、全域旅游发展结合起来,着力打造“三线两区”精品示范建设,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发展。一是党建引领促发展。打造各据特色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党建共同体7个,通过“共同体党委+各级党组织+种养企业+产业协会+合作组织+农户",形成“产供销"规模化、集约化产业链条,以“链”联“产”联“人”,齐唱产业兴旺“和谐曲”,共谱乡村振兴“交响乐”。二是产业振兴强引擎。通过着力抓好百万只肉羊培育和扩大肉牛规模养殖两项工程,加快发展以马铃薯、油料、优质牧草、中药材、肉牛、肉羊等为主的区域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食用菌、菜籽油、黑小米等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优质农产品,打响山丹农产品特色品牌,让产业发展成为拉动乡村振兴的主引擎。三是生态宜居美乡村。通过统筹解决好危旧房拆除户和腾退复垦户住房问题,合理划分村庄分类,对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村庄,保主保重,分类推进,加大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的改造提升,实现了宜居更宜产的产居融合双赢局面。四是人才服务激活力。深入实施“山丹籍优秀人才回流”计划,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回乡投资现代设施农业、特色文化旅游业、技能型劳务等产业,通过持续推进“10万农民工技能大培训”工作,为乡村振兴培育“生力

  军”。目前,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1.8万人(次),通过“千名创业者培育计划”,推荐培树返乡创业典型20多个,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支撑和动力。

  二、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发展的实践

  近年来,山丹县金融机构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做好金融支持服务工作,积极探索落实金融精准扶贫、农业供给侧改革等支持优惠政策和措施,支持做大做强产业,大力改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一)巩固金融扶贫成效,下好乡村振兴“先手棋”。

  近年来,山丹县金融机构积极扛起精准扶贫责任,持续做好金融支持和服务工作。人民银行山丹县支行紧密结合辖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实施情况,充分发挥扶贫再贷款政策引领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以金融支持产业扶贫为突破口,积极发挥“金融+”扶贫模式,立足做好做实“固脱贫”和“防返贫”,创新推出扶贫再贷款“三色管理”模式,确保有限的扶贫再贷款发挥最大效率,助力“固脱贫防返贫”取得明显成效。金融机构创新推出“1+1+N”(银行+经营主体+脱贫户)脱贫模式,并分类实施“帮”、“扶”、“引”策略,支持县域食用菌、中药材、山丹羊肉等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通过扶贫再贷款资金和当地特色产业的有效结合,山丹县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产业布局,夯实了稳脱贫防返贫的基础。目前山丹县累计使用扶贫再贷款12.34亿元,2021年12月末余额为0.5亿元。金融机构累计发放精准扶贫贷款13.94亿元,支持2896户贫困户、5400余人脱贫增收,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强化窗口指导,按下乡村振兴“快车键”。

  人民银行山丹县支行立足发展实际,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任务,积极推动县上制定《关于推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县长金融奖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引导金融机构紧紧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快转变金融发展方式,增强金融稳定发展和综合竞争能力,为县域经济发展及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金融保障。同时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民营小微、扶贫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货币政策执行效果。一是持续推动两项直达实体工具

  落地见效,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金额33066.4万元,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延期激励资金330.66万元。二是引导涉农机构加大“三农”贷款投入力度,实现涉农贷款“量”“质”齐升,争取考核达标,获得人民银行最优惠的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支持,增加可用资金。

  (三)提升金融供给能力,为乡村振兴“引活水”。

  金融机构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通过多项措施为乡村振兴提供便捷高效的信贷服务。一是各金融机构主动与上级行沟通对接,积极争取涉及乡村振兴的信贷专项支持计划和配套资金额度,补充信贷资金来源。二是各金融机构创新推出了一系列惠农惠民的金融产品,补齐信贷品种“缺”的短板。如:邮政储蓄银行立足乡村振兴,积极开展信用村建设,推出“信用村贷款”、“极速贷”、“加油贷”;农业银行推出乡村振兴专属信贷产品“产业振兴贷”,并积极推广“农户综合经营贷”线上业务;农商银行推出“兴陇卡贷通”等,为农户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三是地方法人机构通过调高农户授信额度、简化贷款手续、降低贷款利率0.7%、开展线上贷款申请核批,做到随用随贷等措施,全力支持县域春耕备耕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四)改善金融生态,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

  近年来,人行山丹县支行致力于通过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助力乡村振兴,推动金融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一是指导金融机构将“三信”评定与全县1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同步推进,依靠政府的组织优势和金融机构的资金和信息技术优势,打造“党建+金融”信用村模式,通过党建引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激发农民参与授信的主动意识,产生“1+1>2”的效果,至目前,全县共评定信用乡(镇)5个、信用村32个、信用户3.4万户,信用户占到全县农户的91.9%,2021年,全县共有1.41万户农户享受到了无担保、无抵押的信用贷款和优惠利率,金额达14.77亿元,平均利率7.42%。二是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截至2021年12月末,全县农村地区共有银行网点11个,遍布每一个乡镇,布放ATM机86台,POS机具1314台,农村人均持卡量约为2.5张,为农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支付结算环境。三是将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融合推进。结合山丹县乡

  村振兴的规划,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在6个生态宜居村庄、1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率先设立普惠金融服务点,发展面向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数字普惠金融。

  三、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产业发展的优势不明显,金融支持作用发挥有限。

  从农村产业来看,目前确定的主要是以马铃薯、中药材、食用菌、油菜、优质牧草和肉牛肉羊为主的“六大区域特色产业”。但产业发展层次普遍不高,缺少较强的龙头企业带动,一些龙头企业普遍存在单打独斗,不成规模的问题。地方政府由于财力有限,缺乏精细化扶持。大多数农产品属于初级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小,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高,同时由于农村主导产业同质化明显,竞争比较激烈,产业发展缓慢,较大制约乡村振兴的发展。产业发展不强导致金融需求偏弱,近几年来银行贷款徘徊不前,金融支持作用效果欠佳。

  (二)农村“空心化”现象突出,金融有效需求持续走低。

  山丹县农业基础条件薄弱,土地相对贫瘠,水资源短缺、种植结构单一,农业产出效益较低,产业发展不强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农村“空心化”现象比较突出,农村地区“新三农”问题,即:“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制约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要瓶颈之一。由于发展农村产业经济所必需的人才、资金等外流,以及具备一定规模的乡村产业经营主体和经济组织资源的稀缺,直接导致县域涉农金融支持乡村产业经济的有效信贷载体短缺,金融支持作用发挥受到限制。

  (三)担保抵押难的问题普遍存在,影响金融支持有效实现。

  以担保、抵押方式获取贷款一直以来都是制约企业融资的重要原因,在农村地区担保、抵押办理贷款尤为困难,一方面农村地区大量农牧产品无法有效开展评估、确权,受道德风险及自然灾害等多方面原因影响,银行不愿意采取动产作为担保抵押物;另一方面农村产权抵押相关的配套政策机制尚不完善,参与机构权责划分不明晰,导致管理平台缺位、确权评估缺失、风险管理突出,实际工作中“两权”抵押贷款难以落地。

  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与建议

  (一)加强地方经济统筹规划实施,促进经济金融融合发展。

  一是积极支持做大做强产业。结合山丹县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坚持“以水定产业,以水调结构”,大力支持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延链强链行动,持续支持优化产业结构布局,着力构建以“六大区域特色产业”为重点的农业体系,推动农村产业走规模化发展、集约化发展、差异化发展、科技化发展之路。二是积极对接政府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建立完善“两权”交易平台,依托不动产登记中心平台,统一规范管理农村产权市场交易,为实现抵押、担保、转让和银行贷款抵押物处置、抵押权实现创造条件。三是积极配合政府规范和壮大产业投资基金,为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组织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融资增信,提高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四是积极推动乡镇村社整合集体资产,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激活资产潜能,创新融资方式,探索设立集体经济投资发展基金,为集体产业集约化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强金融政策引导力度,推动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支农支小再贷款、两项直达实体工具等货币政策工具和信贷政策,进一步做好涉农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引导金融资源向“三农”倾斜,及时给予银行必要的资金支持,加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二是支持和助推产业链金融发展。不断完善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功能,引导金融机构做好面向农业龙头企业的推广、对接和运用,整合农业产业上下游相关企业和农户信用,破解小企业和农户抵押物不足难题,为上下游不同的主体提供链条式金融服务。三是健全差异化激励机制。充分运用央行金融机构评级、宏观审慎管理、现场核查、综合执法检查等监管手段,适时开展督查评价,给予必要的激励和惩戒。

  (三)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应用,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

  一是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根据农业农村产业发展特点,积极拓宽农村抵质押物范围,推动厂房和大型农机具抵押、仓单和应收账款质押等信贷业务,依法合规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农村资产抵质押融资模式。二是推动惠农、便民支付产品创新。立足农村地区群众支付需求,拓展电子支付平台在广大农村和边远山区的覆盖面,推进支付资源全民共享,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三是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工作重点,加大和优化银行网点、ATM、POS机在农村地区的布局。积极发挥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室作用,延伸金融服务触角,大力推广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现代化金融服务。

推荐访问: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路径思考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山丹实践与思考 山丹 振兴 乡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