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作为理论的“沃土”和思想的“富矿”,一经出版便掀起了一股学“习”语、践“习”示的热潮。书中引用了大量古语经典,年轻选调生们可以深挖其中的“古语宝藏”,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
“为政之要,以顺民心为本”,诠释为民服务情怀。重民本早已成为中华文化的独特精神标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便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重任扛在肩上。从长夜不辞的“逆行者”到抗洪抗旱的“一线兵”,从“舍小家为大家”的抗疫“夫妻档”到爱民为民的“索道医生”“陀螺民警”,他们将一腔真情、热情、激情融入“枝叶之事”,不遗余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广大选调生们无论身处何地、身兼哪个职位,都应自觉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矢志不渝地践行为民使命,凡事想着人民、耐心服务人民、工作依靠人民,在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中为事业发展注入力量。
“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量准谨慎踏实标尺。出自《韩非子·喻老》,意思是小心地对待容易的事,进而避开了难事;认真地填塞微小的漏,进而避免了大祸。年轻选调生初入基层,切忌“心急”“性急”“行急”,切勿好高骛远、行事冲动,要懂得撕掉名校“标签”,放下优等生身段,结交“草鞋亲戚”,了解习俗、掌握方言,以积累基层经验,涵养踏实谨慎的品质。“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我们要用务实、长远的眼光看待基层的问题,小事细心做,大事耐心做,急事谨慎做,以“解剖麻雀式”的工作态度“锄”平基层的大小事、杂难事,细心“修枝”,静候“丰收节”。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展现改革创新姿态。创新永无止境,改革未有穷期,如今的改革在很多领域进入了深水区,但一些干部仍死守“老一套”,坚持用老办法、老经验来处理新问题,缺乏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年轻选调生要善于突破定势思维,激活“头脑风暴”,克服“本领恐慌”,不当得过且过的“撞钟先生”,学会走出“舒适圈”,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战略推动工作;不当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从自身工作出发,创新精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不当是非不分的“东郭先生”,在改革创新中始终保持独立清醒的头脑;不当浑浑噩噩的“差不多先生”,坚决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的误区。不管是着力攻破更多的 “卡脖子”技术 ,还是聚焦于养老、教育、医疗等现实需求,都需要青年干部提高改革创新能力,多些“从0到1”的突破,争当新时代改革创新的“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