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瓦房店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81所(不含村小),其中教育局直属普通高中6所,另有民办高中2所;职业中专3所;初中31所,另有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39所,另有下属村小32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规划】瓦房店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瓦房店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81所(不含村小),其中教育局直属普通高中6所,另有民办高中2所;职业中专3所;初中31所,另有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39所,另有下属村小3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素质培训学校1所;农业广播学校及电视大学各1所;局直幼儿园1所,全市另有附属幼儿园7所,乡镇中心幼儿园27所,民办幼儿园99所;乡镇职校25所。
目前,瓦房店市在校学生68436人,其中高中阶段13923人(普通高中12588人,职业中专1335人),初中19542人,小学34842人,特教100人。另有3至5周岁在园幼儿14753人。
全市公办学校和局直事业单位共有在岗教职工6411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瓦房店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跨越,是我市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中等发达城市,加快建设环渤海地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新兴工业城市和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前十位的重要保障。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大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瓦房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不断提高我市教育发展水平,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在认真总结“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以及国家、省、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瓦房店市实际,提出教育事业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瓦房店市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呈现了健康、快速、协调发展的态势,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十二五”期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城乡教育与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好教育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关系,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全市的各项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开创了教育事业的新局面,初步实现了教育发展的新跨越。
——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顺利完成“双高普九”任务,通过了辽宁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评估。“十二五”期间,瓦房店市全面完成“双高普九”工作任务,顺利通过了辽宁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审核评估,获得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十二五”期间,瓦房店市对教育投入资金达到52795.3万元。其中,新建中小学7所,投入资金8348.6万元;翻建中小学4所,新建体育馆3个,投入资金5945.3万元;改造C、D级校舍21所,投入资金5175万元;新建塑胶操场30个,投入资金6820万元;通过布局调整改造学校6所,投入资金1.2亿元;改造28所中小学厕所,投入资金3536.9万元;投入专项资金9376万元,用于仪器设备、信息化建设和中小学课桌椅配备。改造了177个实验室,对中小学的音乐、体育和美术等多学科仪器进行了配备。为全市106所学校、幼儿园装修食堂并配备设备,对43所学校、幼儿园的供暖设施进行了改造。
“十二五”期间,瓦房店市的学校建设创造了多个“第一”。按省内一流标准,新建了第七初级中学,第一次拥有了以招收留守少年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寄宿制初中;为城乡30所学校铺设了塑胶操场,第一次实现了城区学校塑胶操场的基本普及;为3所学校建造了体育馆,第一次拥有了学校体育馆;对城乡28所学校进行了旱厕改造,城乡近3万名学生第一次用上了室内水厕;为43所学校及幼儿园进行了供暖设施改造,大多数农村学校师生第一次告别了“炉子取暖”的时代;为106个中小学幼儿园食堂装修并配备设备,大多数学校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学生食堂;为14个乡镇购置了156台标准校车,大多数农村学生第一次坐上了放心校车;为全市学校安装“班班通”教室1523个,全市中小学第一次实现了班班通的全面普及;投入4600多万元,为师生购置计算机9000台,第一次实现了生机比7:1、师机比1:1的省定标准;改造了177个实验室、91个图书室、88万多册图书,第一次实现了城乡学校实验室和图书室的全覆盖。通过不断加大投入,瓦房店市教育资源得到有效优化,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创建教育强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集中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学校布局调整。本着群众满意、布局合理的原则,“十二五”期间对全市基础教育学校进行了科学的布局调整。小学由2011年的135所,调整为现在的71所,小学乡镇化建设(全乡集中办一所小学)由2011年的5个乡镇增加到现在的12个乡镇,把分散的农村小学撤并整合,集中办学。初级中学仍保留原来的31所。撤销第五高级中学,高中调整为现在的8所(含两所民办高中)。通过布局调整,集中了优质教育资源,降低了办学成本,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学前教育呈现跨越式发展。按照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政府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学前教育呈现多元化发展,强力推进并完成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各级政府共投入资金8300多万元,新建改建了23所农村中心幼儿园,园舍面积达到32950平方米,并完成了幼儿园食堂、供暖设施的设备改造和配给。全面落实了学前教育资助政策,逐步完善了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自2011年9月起每学期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实施免收托保费,对公办幼儿园实施教育资源运行补助,进一步提高了学前教育的普及质量和水平。为了解决公办幼儿园学位不足、群众子女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尝试利用小学富余校舍建设附属幼儿园,已在3所小学开办了附属幼儿园,增加学位360个,满足了群众的需求。
——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提升。重点监控小学教育,科学评价初中教育,全面提升高中教育,教育内涵发展取得成效,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近年来,基础教育更加注重面向全体,明确提出“关注后3000名学生”,出台了《中小学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中小学全学科三年发展规划》,确定了提高全学科及格率的年度发展目标,并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特色目录学校建设,全面发掘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实现了全面成才的目标。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基本达到100%,完成率达到99%。高中教育质量快速提高,高考质量逐年提高,高考总上线率达到99.6%,多年来,考入清华、北大等名牌院校的人数、高分段人数、本科上线人数,在辽宁省各县(市)区居于前列。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成效明显提高。大力加强中华传统美德和经典文化教育,《区域中小学吟唱中华经典的德育模式研究》确定为教育部规划课题。《弟子规》、《警示贤文歌》等特色主题教育在全国产生极大的影响。《中国教育报》以《艺术捅破了德育的“窗户纸”》为题,大篇幅报道了瓦房店市德育工作的创新经验。
家庭教育、艺术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和科技教育取得新成效。薄弱学校改造、特色学校、校本课程、名师工作室、讲台之星、课堂改革示范校等呈现新的起色。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彰显特色。职业教育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我市3所中等职业学校着力优化专业设置,向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倾斜。一职专的计算机专业、职教中心的汽车维修专业、机械中专的机械加工专业已成为中职教育的热门专业和特色专业,形成稳定的办学优势。为了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我市建设电子商务市的需要,全力推进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在全省率先实施普通高中学生转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积极探索普职融通新机制,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继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落实“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十二五”期间,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先后为40多所高等职业院校输送了300多名本、专科学生以及艺术类学生。投资6000万元,建设了省级骨干退役士兵培训基地——瓦房店市机械制造中等职业学校暨新退役士兵培训基地,被辽宁省民政厅授予“爱国拥军示范学校”称号。乡镇职校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项目培训成果显著,先后有太阳、杨家、赵屯、西杨、得利寺和松树共6所乡镇职校被评为“大连市乡镇职校示范性学校”。民办教育、社区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并进一步得到加强和规范。
——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全市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得到有效改善,全市小学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达到85%,初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到75%,高中专任教师本科学历达到100%,研究生学历及研究生课程班结业达到10%。有1200多名市(县)骨干教师完成了500学时的业务培训,新任教师培训率达100%。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十二五”期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700多知名师范院校毕业生充实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在教师队伍中广泛开展了评选“仁爱之师”和“三育人”标兵活动,促进了全市教师的师德建设,调动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抓班子、带队伍、强素质、树形象”、“校长讲坛”、“影子校长”、“区域教育对口帮扶”、“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行风建设等成效显著。
“十二五”计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教育投入与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相比仍然不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区域、校际教育还有差距,部分农村学校硬件设施配置还显不足,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口,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向全面均衡迈进和实现教育公平任重道远;
二是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还不相适应,教育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发展内涵不够丰富,特色不够鲜明;
三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教师整体素质有待于提高,师德师风建设仍需加强;
四是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还未形成共识,教育“生态”仍需进一步优化,教育观念转变、体制改革、质量提高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二、“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1.指导思想
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服务民生的重要领域,是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事业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增强主动适应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为全面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作出积极的贡献。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按照大连市率先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现代化,深入实施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城市智慧化、农业现代化,完成“三个中心、一个聚集区”建设战略目标,构建民生幸福的和谐社会。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
以大连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总目标,瓦房店市建设更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市为目标,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明确教育事业发展在“保障改善民生、实现共享发展”方面的战略地位。按照瓦房店市人民政府发布的《瓦房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瓦政发〔2016〕57号),瓦房店市的总体功能定位“建设中等发达城市”,成为环渤海地区港口城市、东北地区产业城市、辽宁县域绿色城市、辽南地区人文城市。我市城区将达到50万人口,城市功能将得到明显提升,主城区与太平湾临港新城互动发展,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中等发达城市雏形初现。随着大连市全域城市化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我市人口大规模向西部城区和环渤海乡镇集中,加上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新一轮入学峰值即将到来,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是瓦房店市建设中等发达城市的重要战略举措。
瓦房店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是指导全市未来五年教育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教育事业发展的“十三五”是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关键时期,是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的收官之际,是贯彻落实《瓦房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五年,继续以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跨越为主题,以教育改革为动力,以依法治教为保障,以改善教育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夯实基础、调整结构、促进公平、提升内涵为重点,努力促进学前教育超前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持续发展、职业教育特色发展和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发展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实现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向全面均衡迈进,为加快瓦房店市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
2.工作方针
坚持超前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更新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坚持全域统筹。在区域内更加公平地分配公共教育资源,建立与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教育投入、教育管理、师资队伍和教育质量等保障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衡化。
坚持改革创新。深化教育体制、机制和教学改革,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进一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制度性障碍,形成符合教育规律和区域特点的改革与发展思路。
坚持以质图强。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和教育质量观,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办出质量、形成特色、争创一流。
3.发展目标
城乡学前教育基本普惠,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办学优势凸显,民办教育健康有序发展,各类教育内涵发展取得成效。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城乡教育差距不断缩小,义务教育得到全面均衡发展,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教师整体素质稳步提高,扶困助学凸显教育民生,办学行为逐步规范,学校安全管理达到新高度。
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8%以上,普惠性在园幼儿比例达到60%以上;小学入学率、巩固率继续保持100%;初中巩固率保持在99%以上;高中毛入学率达到99%以上;继续教育参与率达到80%以上;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年。
学前教育突出公益性、普惠性导向。继续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完善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国家标准,做好新建小区幼儿园配套设施建设。对25所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实施独立建制。做好城区小学附属幼儿园建设。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政策和资金补助扶持力度。
义务教育突出均衡性、优质化导向。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全面优质均衡。完善财政投入机制,教育经费重点向农村地区和相对薄弱学校倾斜,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通过辽宁省验收评估和国家认定。
特殊教育突出协调性、个性化导向。特殊教育与义务教育协调发展,提升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创造条件保障各类不同残疾少年儿童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
高中教育突出普及性、优质化导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普通高中优质化、特色化、多元化发展。鼓励和支持高中学校探索多样化办学模式,形成教育方式独特、学科优势明显、文化内涵丰富的特色高中。
职业教育突出特色化、适用性导向。高标准建设产业与专业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基地,实现城校互融、校企互动、资源共享、机制创新。加强退役士兵培训基地建设和轴承实训基地建设。建设高水平的电子商务培训基地,完善优化电子商务学院功能。加大对新型农民教育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建立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设置机制,重点建设农林牧渔类、资源环境类、信息技术类和护理、家政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类特色专业。
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全面提升学校、幼儿园办学(园)条件。旱厕改造、塑胶操场建设、新建小区幼儿园配套设施建设、农村中小学教师集体宿舍建设、学校专用教室建设和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逐步达到标准。
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结合东北三省、大连市及我市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国家京津冀高校分流的政策导向,加快推进北京中医药大学大连校区建设,积极争取北京工业大学大连校区落户香洲田园城、北京电影学院大连校区落户将军石。
另外,要继续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加大社区教育投入,办好老年大学。
4.主要任务
根据发展目标,特分解成以下任务: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实现教育公平。按照瓦房店市现行教育事业现状和规划,坚持教育全域统筹均衡,完善优化学校总体布局,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城乡一体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衡化。学校办学行为逐步规范,安全管理水平达到新高度,城乡教育差距不断缩小,素质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学生个性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效果显著,教师整体素质稳步提高,扶困助学凸显教育民生,逐步实现教育强市目标。
(1)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国家认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是惠及城乡家庭的民生工程。确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惠民、造福百姓的奠基工程,要求义务教育优先发展、优先决策、优先投入,强力彰显了义务教育的均衡性、优质化导向,强势突出“教育保障、队伍建设、内涵发展、质量提升、优质均衡”义务教育均衡的“五个中心”。要前所未有地把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努力缩小城乡学校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放在重中之重头等大事来抓,努力在经费投入、硬件设施、教师配置、学校建设、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上达到均衡,实现教育公平。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教育资源,促进城乡在资源和布局上的均衡。持续教育投入,确保公共教育经费达到国家标准,对教育的财政拨款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在校学生人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教职工工资和学生生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社会力量投资办学、捐资扶困助学逐年增加。
(3)持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全面提升学校、幼儿园办学(园)条件。旱厕改造、塑胶操场建设、新建小区幼儿园配套设施建设、农村中小学教师集体宿舍建设、学校专用教室建设和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逐步达到标准。
(4)学前教育突出公益性、普惠性导向,继续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完善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配套幼儿园与新建小区同步规划、建设、交付使用。对25所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实施独立建制,并设置公办师资机制。做好城区小学附属幼儿园建设。加大对民办幼儿园政策和资金补助扶持力度。新建早教幼教一体720个学位的公办幼儿园。
(5)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始终围绕义务教育均衡这个中心和刚性指标,坚持全域统筹,完善城区和农村一体化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把发展农村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均衡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全力提高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着力推动义务教育全域均衡发展,重点改善农村学校和教学点、城区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缩小校际间差距,在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促进城乡、校际间教育均衡上,突出政府投入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健全增加财政性教育投入的长效机制,切实把义务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加大义务教育投入力度,保证公共财政教育支出总量的增长,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和教师配置等方面向乡镇、薄弱学校倾斜。
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的优质均衡。完善财政投入机制,教育经费重点向农村地区和相对薄弱学校倾斜。深化课程改革,完善课程体系,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建立课业负担监测和问责制度。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质量评估与监测体系,形成素质教育导向和激励机制。完善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做好新教育实验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小学课程整合改革、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建设和关注学困生工作等。
(6)分学段确立从学前教育阶段到高中教育阶段完整的德育模式和工作体系。立足学校教育,依托家庭教育,开展社区教育,创新德育内容,丰富德育载体,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德育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利用各种德育实践活动,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和理想教育,进一步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充分挖掘和利用瓦房店的历史文化、观光旅游、蓝色海洋、科技前沿和生态农业资源,建立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组建7个以上校外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社会实践活动,即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横山书院;环境教育实践基地——瓦房店污水处理厂;新能源教育实践基地——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国防教育实践基地——瓦房店驻军65589部队;科技教育实践基地——大连海洋大学瓦房店校区;现代农业教育实践基地——大连伊甸园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体育运动教育实践基地——将军石帆船帆板基地。在学生中,大力开展复州大鼓、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积极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手工艺项目。
做好孤儿、单亲家庭、学习困难、家庭困难等特殊学生群体的扶困助学和心理健康辅导工作。
(7)特殊教育与义务教育协调发展,提升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创造条件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
(8)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推进普通高中优质化、特色化、多元化发展。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鼓励和支持高中学校探索多样化办学模式,形成教育方式独特、学科优势明显、文化内涵丰富的特色高中。
(9)突出职业教育办学优势,彰显办学特色,拓宽就业渠道。围绕瓦房店市重大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高标准建设产业与专业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基地,实现城校互融、校企互动、资源共享、机制创新。充分利用国家及大连市财政支持的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项目资金及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完善实训基地建设。根据瓦房店市战略转型及学校专业调整,继续加强退役士兵培训基地建设和轴承实训基地建设。深入推进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鼓励企业参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推行合作办学、订单式培养,实现“招工即招生”、培养和就业一体化。结合瓦房店市建设“电子商务城”的有利契机,建设高水平的电子商务培训基地,完善优化电子商务学院功能。
(10)完善评比机制,加强名师名校工程建设。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开展全员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继续推进校本研修基地校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合理调配紧缺学科教师,改善新招聘教师生活学习环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
(11)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师生应用能力。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市级资源库,总量达到5T以上。有计划更新师生用计算机,满足师生信息技术学习的需要。建设市级的中心机房,解决教师网络教研问题。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和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将电子商务知识纳入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之中。
(12)全力做好学校安全工作,提升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坚持安全教育常规化、安全排查制度化、安全隐患台账化、安全整改责任化,实现教育系统责任事故为零。
5.工作措施
(1)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评估验收和国家认定工作。瓦房店市“创建工作”计划分步实施,2015年完成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评估验收,2016年完成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级认定工作。
(2)做好布局调整工作,全面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科学规划,合理布点,优化教育资源,全面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快速、健康发展。
布局调整的基本原则——坚持统筹规划的原则。合理确定各乡镇中心小学、村小和初中学校布局,切实保障学校布局与村镇建设和学龄人口居住分布相适应,使学校布局调整既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2018年完成高级中学改扩建工作。
确保校舍安全的原则。通过布局调整和校建工程,消除学校安全隐患,确保校舍安全,改善我市中小学办学条件。建立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安全长效机制,保障全市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原则,整体考虑全域城市化发展带来的经济、社会以及人口变化等因素,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进行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并与校舍建设、校车管理等有机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学生就近上学的关系,努力满足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就近接受良好义务教育需求。
(3)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办学(园)条件。加大对全市城乡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全面提升学校、幼儿园办学(园)条件。根据瓦房店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和城市化发展的需要,依法保证区域内变化人口对教育的需求,布局调整体现科学化和适配性。
(4)学前教育
对符合条件的民办幼儿园进行公办园同等待遇补助,使其逐步向公益性、普惠性幼儿园转型,逐步淘汰不符合办园标准的老旧幼儿园。
学前教育突出公益性、普惠性导向,继续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按照“公益、普惠、持续、优质”的学前教育发展方向,努力扩增普惠性资源,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依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解决公办幼儿园独立建制、教师编制和基本待遇问题,积极探索部分民办幼儿园向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的新机制,进一步建立完善“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8%。构建以早教中心为核心,幼儿园、社区家庭指导站、早教机构为基础,初步辐射家庭的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利用中小学闲置校舍资源,重点做好城区小学附属幼儿园建设。进一步明确乡镇政府承担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责任,积极筹措发展经费,改善办园条件,落实幼师待遇,努力探索乡镇中心幼儿园独立建制的有效途径,每个乡镇要建立一所达标的乡镇中心幼儿园。鼓励发展农村集体办园,扶持发展民办幼儿园。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规范办园行为,促进幼儿园有序发展,建设一批办学方向端正、管理严格、保教质量优良、社会信誉良好的星级幼儿园。
重点加强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推进幼儿园内涵建设和科学发展,切实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认真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全面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家长科学的育儿水平,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积极探索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幼儿保教内容,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加强幼儿园园本研修互助网建设,认真探索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要引导幼儿教师参加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专任教师专科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85%,全面提升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保教质量的全面提高。
(5)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一是坚持公平优质的价值取向,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要,继续关注后3000名学生,高质量完成义务教育完成率,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二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的优质均衡。完善市、乡两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机制,重点向农村地区和相对薄弱学校倾斜,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三是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内涵发展。深化课程改革,完善课程体系。进一步采取严格而有效的措施,真正把“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落实到位。加大力度推进“小班化”教学,到2017年,全部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现象。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质量评估与监测体系,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和激励机制。四是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研究建立全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问责制度。加强学校、社会、家庭沟通与协作,切实把减负贯穿教育教学和校内校外各个方面。
巩固义务教育成果。保证6至14岁适龄儿童都能按时入学,高质量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按照就地就近对口入学的原则,确保每一名学生有学上、上好学,建立适合新户籍制度下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新机制。创造条件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关爱留守儿童服务体系、监测制度和问责机制,促进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规范寄宿制学校的各项工作。完善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建设,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以义务教育创建特色示范学校为抓手,不断提升师生人文素养,培育优雅的学校文化,凸显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学校内涵建设。各级各类学校基本形成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培育一批特色示范学校。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构建以课堂教学改革、校本课程开发、学校特色创建为抓手的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重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管理,推进校本选修课程建设,提高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水平和使用效率。研究制订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全面启动小学课程整合试验,建设新教育实验区。加强对薄弱学校改造,逐步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坚持科研强教,健全以质量为导向,实践型、服务型和绩效型的教育科研体系,健全教育科研成果评估、成果转化、奖励和推广体系。加强教育科研骨干队伍培养。加强教育科研课题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加强与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科研交流合作。努力打造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教育科研精品,全力加快科研名校、科研名师建设。
以义务教育为基础,延伸构建完整的德育工作体系,分学段确立从学前教育阶段到高中教育阶段完整的德育模式。继续创新德育内容、途径和方法,牢牢把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个战略主题,创新德育内容体系,全面加强德育工作。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学校教育,依托家庭教育,发展社区教育,丰富德育载体,促进德育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利用各种德育实践活动,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进一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理想教育。
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实施国家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计划,全面落实体育课程计划,广泛深入推进阳光体育活动。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完善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制订学生运动技能等级评定标准。加强学校足球教师培训和学校足球活动的开展,全面落实《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规划纲要(2015年-2020年)》,探索小学、初中、高中三级足球联赛机制。积极推动足球、毽球、武术、帆船帆板等体育项目进校园工程。加大对各类体育后备人才、体育骨干及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强化训练、选拔等竞技类体育项目的推广,促进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
改进美育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落实国家《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依据国家制定的学生艺术素养标准、测评指标和操作办法,建立完善艺术教育工作评价制度。开齐开足艺术课。建设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全面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提升师生汉字书写能力和学校书法教育水平。落实《瓦房店市中小学提升文科教学实施方案》,全面提高中小学生文科素养。
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启动实施《特殊教育提升五年计划》,大力提升特殊教育普及水平、经费保障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
(6)高中教育
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着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综合素质评价。
到2020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省示范性高中指标到校的招生比例达到85%以上。加快普及高中教育,扩大优质高中资源总量,在适度扩大高中教育资源的同时,做好全市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的统筹,争取所有普通高中都达到省级示范性高中的标准。全面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形成校校有模式,课课显高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改革,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有机结合,建立学生发展指导评价制度,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实验和通用技术培训,促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普通高中坚持均衡发展与特色发展相结合,坚持“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形成“高质量、高标准、有特色、多样化”的可持续发展格局。强化高中特色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适应高考政策变化的、新的改革模式。根据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科学建立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的合理招生比例。鼓励和支持高中学校从实际出发,探索多样化办学模式,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完善高中学校招收特长生的自主招生政策,增加艺术和体育特长生指标。积极探索“走班制”课堂教学改革,建立多样化发展评估机制,引导和鼓励普通高中开发特色校本课程,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打造特色品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选择的课程资源,以内涵发展促进质量提高,形成一批教育方式独特、学科优势明显、文化内涵丰富的特色高中,推进普通高中向优质化、特色化、多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7)职业教育、社区教育、民办教育
构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加快发展具有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努力实现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构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培养模式和学制贯通的“立交桥”,打通和拓宽技能型人才培养通道,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
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聘用合格的兼职教师,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比例。要着重加强职业学校教师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专业操作、技术服务和咨询、专业研发和工程、实训设备改造和开发、实验实训室建设和改造、项目课程和教材开发等方面能力的建设。
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依托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面向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退役士兵、在职职工、城镇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以及其他有职业教育需求的社会成员,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培训,并切实提高职业培训质量。
高水平建设职业教育基地。围绕瓦房店市重大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国家及大连市财政支持的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项目资金及地方政府配套资金,高标准建设产业与专业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基地,实现城校互融、校企互动、资源共享、机制创新。根据瓦房店战略转型及学校专业调整,加强轴承实训基地建设和退役士兵培训基地建设。
结合瓦房店市建设“电子商务城”的有利契机,建设高水平的电子商务培训基地,完善优化电子商务学院功能,发挥社区学校优势,逐步完成拍摄综合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ERP沙盘模拟实训室、物流管理仿真模拟实训室、市场营销综合模拟实训室、物联网应用模拟实训室和职业技能鉴定室的建设。完善高质量的职业教育电子商务品牌专业,开设淘宝天猫运营推广、搜索引擎优化(SEO)、微信营销、视觉营销和移动营销等专业。
深入推进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鼓励企业参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大力推行合作办学、订单式培养等办学模式,逐步实现“招工即招生”、培养和就业一体化。
深入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加强社区教育网络、教师队伍和平台建设。完善市社区学院、街道(乡镇)社区教育中心、社区学校三级教育网络,建立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的适应社区教育需要的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整合全市社区教育资源,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平台。
推进民办教育规范发展。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管理与服务并举的原则,全面规范办学行为,着力培育民办教育优质资源,深入促进内涵发展和特色建设,大力推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创建规范、有序、优质的民办教育发展格局。
(8)队伍建设
加强师德师风修养。针对突出的行风问题和热点问题,加强教师的“立德树人”教育,有计划地开展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施教师全员法律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和依法从教意识。加强教师聘任、聘用、考核管理,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提高教师遵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积极开展教师交流工作,合理调配紧缺学科教师。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做到教师数量符合编制要求,结构均衡合理,以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强化教师业务培训。继续推进校本研修基地校建设,拓宽教师培训途径,通过研修培训、交流学习、集中轮训等方式,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开展全员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严把干部入口关。选任校级领导干部,严格考核。依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制定瓦房店市教育系统校级干部选拔任用相关规定。实行干部任职交流制。在同一岗位任职六年及以上的校级领导,需在城乡校级之间交流。对中层干部每三年实行一次聘任。
深化校级领导培训。对所有中小学、事业单位的校级领导进行全员培训。选派部分优秀校长到国外、国家培训基地进行高端培训。开办教学、行政、后勤副校长、支部书记培训班。
突出青年干部培养。举办青年干部培训班,在35岁以下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优秀青年教师中推选。在现有高中、职高、初中、小学中通过任实职、挂职、校长助理等方式,选拔35岁以下青年干部进入校级领导班子。
完善干部日常考核。制定瓦房店市教育系统干部考核相关规定,坚持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理论考试与业绩考核相结合,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对干部进行全方位的考核。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纪检监察部门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考核,坚持集中监督和日常监察相结合。加强党的反腐倡廉的理论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形势任务、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的教育培训,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开展理想信念和党的宗旨教育,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增强党的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加强党纪政纪和法律法规教育,着力增强法治观念,提高自我约束力。
(9)教育信息化
建成总量达到5T以上的市级资源库。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校数字资源均达到1T,视频资源达到500小时。要求每年增加5%以上的数字资源。市教育局将组织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维修和维护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有计划的更新我市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用计算机。更新的学生用计算机主要集中在2005年和2008年两级政府购置的学生机,满足学生信息技术学习需要。
建设市级的中心机房。解决教师网络教研问题,建立开放、交互的教研平台,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
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面达到100%。结合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和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中小学在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认真做好教育信息化管理和应用工作。要将市委、市政府的宏观发展规划纳入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之中,探索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在学生中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电子商务渗透教育,结合教材实际进行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培养,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爱家乡情感。
(10)学校安全工作
预防中小学幼儿园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教育系统较大责任事故为零。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安全教育常规化,安全排查制度化,安全隐患台账化,安全整改责任化,提升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继续加强“三防”建设,持续推进校园安保工作。切实抓好学生接送车辆的监管。继续加大校车集中整治力度,确保全市校车安全无事故。
继续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加强对学校食堂的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严格食品采购、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监管,坚决杜绝校园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加强消防安全工作。坚持对消防设施、器材、疏散通道、疏散标志、用火、用电、用气及消防制度落实情况的排查整改,确保校园消防安全。
以“平安和谐校园”创建工作为抓手,加大检查力度,强力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活动,切实提高广大师生自护自救能力
11.保障机制
此规划是指导瓦房店市未来五年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要切实明确目标任务、健全实施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完善监督考核,保障有效推进《规划》的贯彻落实。
(1)加强党的领导。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中小学校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把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优势转化为教育改革发展优势,认真落实中组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意见》,严格履行八项基本职责,落实四项制度机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贯穿学校党组织活动始终。重视学校教代会、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工作。
(2)健全实施机制。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规划》部署和要求,分工负责。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职能,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好相关任务,把《规划》的目标和任务与部门年度工作计划相结合,保证各项目标、任务和措施落实到位。
党委和政府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纳入全市战略发展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确保教育优先发展。要建立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党政主要领导抓教育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紧密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加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革,以适应新常态和新变化。
发展改革部门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年度计划时,要优先考虑教育事业的发展;财政部门要完善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依法保证教育投入;规划、建设、国土部门要统筹安排学校建设布局、用地,集中解决土地、规划等制约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人事部门要为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创造有利条件;公安、消防、交通、综治等部门要为打造平安校园提供保障;新闻宣传部门要加强宣传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成就,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构建“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管办评分离的教育治理新格局,进一步简政放权,强化学校办学的主体地位,支持学校获得更大的办学自主权。
(3)突出政府投入。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增加教育投入。落实义务教育“三个增长”的法定要求,保障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足额按时拨付到位。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专项用于教育事业发展。探索制定并逐步提高学生人均经费基本标准和人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健全各种资助政策体系,对各级各类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教育予以资助。建立校舍建设、校舍维修、教师培训、学前教育等教育专项资金。到2020年,全市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30%以上。
(4)强化依法治教。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及时查处各类教育违规违法办学行为,建立规范教育秩序的长效管理机制。推进依法治校,全面建立完善的学校章程及制度建设,促进学校正确行使办学自主权,保障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健全教育、监督、惩治相结合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
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安全和稳定。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及时排查、化解矛盾和纠纷,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加强学校、幼儿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开展学校、幼儿园周边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4)营造良好环境。加大对《规划》的宣传力度,增强优先发展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动员全社会支持教育改革与发展,为瓦房店市教育事业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5)完善督导评价。进一步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健全督导机构,坚持督学与督政相结合、监督与指导并重,进一步提高督导队伍专业化水平;强化督导职能,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作用,确保教育职责的落实,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实现“十三五”时期瓦房店市教育事业发展目标,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继续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凝心聚力,敢于创新,脚踏实地,恪尽职守,扎实把“十三五”教育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