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主题教育 > 正文

2023《教育与人生》读后感3篇

时间:2023-03-03 11:20:06 来源:网友投稿

《教育与人生》读后感1  当《教育与人生》放到我的手里时,我就认定它是我长久的手边书。书中叶圣陶先生的话就像是一股力量,能够推动我走进真正的教育中,这股力量将我以前对教育的简单想法一一击破,同时细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教育与人生》读后感3篇,供大家参考。

2023《教育与人生》读后感3篇

《教育与人生》读后感1

  当《教育与人生》放到我的手里时,我就认定它是我长久的手边书。书中叶圣陶先生的话就像是一股力量,能够推动我走进真正的教育中,这股力量将我以前对教育的简单想法一一击破,同时细腻地指点着。这本书将让我受益无穷!

  在《今日*的小学教育》中,叶圣陶先生说道: “小学教育是为着小学生的,小学教师是栽培小学生的。原来人之所以可贵,并不在他既已为人,乃在他将进而为更高尚的人。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如果能参加正人人类的进化历程,便算是个有价值的人。”学会做人,是最根本的。在学校中,学习知识固然是一种培养学生的途径,但无法将所学的融入到生活中,学生得到的仅仅是知识,而不是智慧和人生。

  在我直面41个孩子的时候,我比他们更紧张。很多慌乱的时刻会出现在自己身上,我曾用严厉的语气责怪过他们,但第二天再见面,他们依然真诚地对着我笑,我便开始想该怎么做才是真的对他们负责。

  面对这群天真的孩子,没有人会喜欢将他们埋进无边的题海里,当他们在奔跑的时候,我能被他们努力的表情所感动。而成为一个教师后的我,对自己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就是为了让孩子不会对我感到失望,更不会让他们自己在困难中失去前进的信心。

  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一个多月,和学生的相处也开始熟悉。孩子就像魔术师,他们每天都在变,我每天都能感受得到。他们会帮助别人,积极地伸出手,不仅仅是借与还,还懂得了与他人的分享;有人看到地上有垃圾,拿起扫把就扫,其他的人便会迫不及待地加入进去,即使握着扫把的手还不够灵活。见到老师会微笑着问好,放学时记得向老师告别。

  其实我喜欢摸摸他们的头,或是拉拉他们的小手,可同时我也明白与学生太亲近,会有反效果,于是我常常板住脸。回想一下,板着脸的表情一定太难看了,孩子们接受不了,都离我远远的。“如果有一面镜子在前面,也许自己看了也会嫌得可厌。”先生的这句话就是对我说的,现在的我正在改变,我有更多的耐心走近孩子们,仔细地帮助他们改正作业直到真的弄懂为止,心*气和地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让他们也学会和身边的人相互友爱。

  以前的我并没真正懂得如何与儿童相处,如果接受他们的情绪,如果处理他们的想法。直到现在才知道,原来用轻声细语更容易贴近学生,用温柔更容易说服孩子的小脾气,用一点细微的关心可以把他们的“不听话”赶走!而正是老师的态度引导了学生的态度,老师的脾气改变了学生的脾气,老师的为人影响了学生的为人。

  这些点点滴滴也许只是我看到的一小部分,而每个人所拥有的时间就是用来“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的,时间越长,积累得越多。我的学生让我懂得了更多,我也希望我的付出能让他们真的得到收获。我想看到他们不论在快乐与难过中,还是在成功与失败中,都能不停地学习,不停地长大!

《教育与人生》读后感2

  上一次我写了一篇《哲学与人生》,写完之后很想再一下《教育与人生》。为什么这样想呢?因为哲学是对整个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的思考。如何更好的思考人生?如何更好的走好人生路?只有借助教育这个工具。

  今天读了叶圣陶老先生写的《教育与人生》,叶老说:“教育是人类获得生存资料和经营生活的一种工具。教育本身并非目的,而是工具。这种工具,大而言之可以挽救国家社会,小而言之可以指导个人,改造个人的错误,实现个人的本能,它的作用是很大的。”

  叶老还指出教育与人生的三种关系:以教育认识自己、以教育成就自己、以教育革新自己。

  关于教育对人生的作用,我还是比较认同卢俊提出的:教育即生长。我觉得人生就像一粒种子,教育就像是阳光雨露。教育就是用来促进人的全面生长的。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灌输进一个容器。如果要是按照孙瑞雪的说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胚胎”。教育的作用就是帮助这个“精神胚胎”完整的成长,长成一个完整的自我。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认为:教育是“风格之培养”。风格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思想及行为有了一定的要求。一个人受过教育之后,最大的特色是:对于许多事情不是不能做,也不是不敢做,而是不屑于做。通俗的讲就是一个人接受了教育后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更加严格自律了,更加有原则了。

  总之,我觉得教育能促进人的全面生长,能让一个人形成自己的风格。这就是教育对人生的作用

《教育与人生》读后感3

  《教育与人生》中用了比较小的一篇幅说道“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看似一句连“外人”都知道的道理可我却思考了很久——因为它“实在,朴实”!但是我不知道自己离这一句话的要求还有多远?

  通常说教育工作分“言教”和“身教”,以“身教”为贵。个人认为,老师其实是“语言器官”比较发达的高级动物,“言教”可谓是时刻都在进行的,经常嘴巴一张就会停不下来,反正我是这样的人,所以讲的"话多了,难免重复的也多,但是又并不是每句话都是重点,学生很多时候就搞不清楚我的要求了。拿最近的课本剧排练来说,学生甲饰演后羿,其中有一段情景是后羿登上昆仑山顶拉弓射下九个太阳,排练时我是用我的嘴巴把情景描绘了不知道多少遍,我让学生自己先理解后羿这一人物,依照人物特点想像他登山的步伐该怎样?拉弓时的表情又该怎样等等。可是任凭我描述学生的表演还是不尽人意,结果我实在不满意,一着急自己上去演了,学生也紧接着模仿了起来,效果好极了,其实当时我是“愣”了,进步太快了,后来我反思后,明白了其中收效快的原因了,那就是“身教”!

  《教育与人生》一书我还需要时间仔细揣摩,叶老的超凡智慧和伟大的教育思想不是我短短一个月看完他的一本书就可以学习好的,我还需要不断的充电,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和各方面,也让我将来的“教育人生”盛开出一朵美丽灿烂的小花!


《教育与人生》读后感3篇扩展阅读


《教育与人生》读后感3篇(扩展1)

——《幽默与人生》读后感3篇

《幽默与人生》读后感1

  *,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着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这本书从*开天辟地时期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详细地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无论是博大精深的道德文章,还是辉煌骄人的科技成就,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的智慧和创造力。

  书中,《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令我最为难忘:春秋时期,越国被吴国打败,勾践就成为了俘虏,给吴王当了三年的奴仆,受尽了屈辱,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仍然没有放弃重振越国的决心,找回自己的尊严。他被放回越国后,安抚百姓,操练军队,吃饭前品尝苦胆,晚上就睡在草堆上,他对外讨好吴王,内部休养生息,富国强兵,增加人口,以增加国家力量,并和大臣们一起谋划功吴之计。时刻不要忘记曾经的"屈辱,一定要复兴越国。经过自己的顽强毅力,勾践终于率领越国,打败了吴国。这种坚强的意识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这本书让我们了解历史、感受历史、领悟历史。在这五千年沧海桑田,中华这个民族饱经风霜,却又繁衍生息,千年不衰,不过这些都已成为历史,现在的*正在迅速地崛起。作为*人,一定要全面了解历史,才能更好的创造明天。


《教育与人生》读后感3篇(扩展2)

——教育与人生读后感 (菁选3篇)

教育与人生读后感1

  当《教育与人生》放到我的手里时,我就认定它是我长久的手边书。书中叶圣陶先生的话就像是一股力量,能够推动我走进真正的教育中,这股力量将我以前对教育的简单想法一一击破,同时细腻地指点着。这本书将让我受益无穷!

  在《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中,叶圣陶先生说道:“小学教育是为着小学生的,小学教师是栽培小学生的。原来人之所以可贵,并不在他既已为人,乃在他将进而为更高尚的人。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如果能参加正人人类的进化历程,便算是个有价值的人。”学会做人,是最根本的。在学校中,学习知识固然是一种培养学生的途径,但无法将所学的融入到生活中,学生得到的仅仅是知识,而不是智慧和人生。

  在我直面41个孩子的时候,我比他们更紧张。很多慌乱的时刻会出现在自己身上,我曾用严厉的语气责怪过他们,但第二天再见面,他们依然真诚地对着我笑,我便开始想该怎么做才是真的对他们负责。

  面对这群天真的孩子,没有人会喜欢将他们埋进无边的题海里,当他们在奔跑的时候,我能被他们努力的表情所感动。而成为一个教师后的我,对自己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就是为了让孩子不会对我感到失望,更不会让他们自己在困难中失去前进的信心。

  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一个多月,和学生的相处也开始熟悉。孩子就像魔术师,他们每天都在变,我每天都能感受得到。他们会帮助别人,积极地伸出手,不仅仅是借与还,还懂得了与他人的分享;有人看到地上有垃圾,拿起扫把就扫,其他的人便会迫不及待地加入进去,即使握着扫把的手还不够灵活。见到老师会微笑着问好,放学时记得向老师告别。

  其实我喜欢摸摸他们的头,或是拉拉他们的小手,可同时我也明白与学生太亲近,会有反效果,于是我常常板住脸。回想一下,板着脸的表情一定太难看了,孩子们接受不了,都离我远远的。“如果有一面镜子在前面,也许自己看了也会嫌得可厌。”先生的这句话就是对我说的,现在的我正在改变,我有更多的耐心走近孩子们,仔细地帮助他们改正作业直到真的弄懂为止,心*气和地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让他们也学会和身边的人相互友爱。

  以前的我并没真正懂得如何与儿童相处,如果接受他们的情绪,如果处理他们的想法。直到现在才知道,原来用轻声细语更容易贴近学生,用温柔更容易说服孩子的小脾气,用一点细微的`关心可以把他们的“不听话”赶走!而正是老师的态度引导了学生的态度,老师的脾气改变了学生的脾气,老师的为人影响了学生的为人。

  这些点点滴滴也许只是我看到的一小部分,而每个人所拥有的时间就是用来“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的,时间越长,积累得越多。我的学生让我懂得了更多,我也希望我的付出能让他们真的得到收获。我想看到他们不论在快乐与难过中,还是在成功与失败中,都能不停地学习,不停地长大!

教育与人生读后感2

  叶圣陶老先生是一代教育名家,他的教育思想,在他《教育与人生》这本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对我们教师的教育工作有极大的指导作用。《教育与人生》这本书精选了四十八篇叶老的教育论着,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值得一读。

  有幸捧读这本教育专着,真可谓受益匪浅,下面就教师怎样来“教”学生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针对教师怎样来“教”学生的问题,叶老先生提到最关键的就是要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是我国教育者的优良传统。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提出“教者必以正”,重视“以身作则”的原则。西汉教育家董仲舒说:“善为人师,既美其道,又慎其行。”意思是说,要当一名好老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正确的教育方法,又要有高尚的品德,良好的行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道德的特征,是人民教师必备的德行。

  叶老在他的论着中将教师的“讲”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开门见山,一种是先“引起动机”再讲,以后者为最有效,在学生接触后想知道的时候才讲,更会使学生豁然开朗,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要注意引导学生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求创新、善创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一点在教育学生环节中体现更为明显,教给学生行为规范和道德的标准,不仅要用语言讲明,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以身作则,因为教师本身的行为就是标准和规范,也是一种有效的“不言之教”。关于这一点叶老讲:“教育的道理多端,教育的方法各式各样,而‘身教为先’总归是最重要的一条。”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努力做好;凡是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教师能否做到以身作则,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学生是有思想的人,他们对教师不但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爱戴。反之,如果教师只是说得好听,而在行动上却是另外一种样子,学生就会不听教师的话,有的学生还可能口是心非,言行不一,成为“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当然,我们教师在这一方面要注意和学生沟通,真正地了解学生,应该和他们成为朋友,这样才会更顺利更有效的教书育人。

  读完《教育与人生》,我深深地感受到叶老对新一代教育工作者所寄予的深切厚望。在当今社会,说白了其实就是人才竞争的社会,是教育竞争的社会。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稳固的专业思想和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有某一学科专业的科学知识和教育理论素养,要有一定的人文科学与艺术修养,而且还必须具备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掌握科学的、发展的融技术与感情为一体的教师职业技能。我们要不断地充电,只有以为人师表的姿态展示人生的道路,以高尚的情操鼓舞学生,用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技巧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才能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健康地成长,使自己不愧对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

教育与人生读后感3

  当《教育与人生》放到我的手里时,我就认定它是我长久的手边书。书中叶圣陶先生的话就像是一股力量,能够推动我走进真正的教育中,这股力量将我以前对教育的简单想法一一击破,同时细腻地指点着。这本书将让我受益无穷!

  在《今日*的小学教育》中,叶圣陶先生说道:“小学教育是为着小学生的,小学教师是栽培小学生的。原来人之所以可贵,并不在他既已为人,乃在他将进而为更高尚的人。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如果能参加正人人类的进化历程,便算是个有价值的人。”学会做人,是最根本的。在学校中,学习知识固然是一种培养学生的途径,但无法将所学的融入到生活中,学生得到的仅仅是知识,而不是智慧和人生。

  在我第一次直面41个孩子的时候,我比他们更紧张。很多慌乱的时刻会出现在自己身上,我曾用严厉的语气责怪过他们,但第二天再见面,他们依然真诚地对着我笑,我便开始想该怎么做才是真的对他们负责。

  面对这群天真的孩子,没有人会喜欢将他们埋进无边的题海里,当他们在奔跑的时候,我能被他们努力的表情所感动。而成为一个教师后的我,对自己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就是为了让孩子不会对我感到失望,更不会让他们自己在困难中失去前进的信心。

  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一个多月,和学生的相处也开始熟悉。孩子就像魔术师,他们每天都在变,我每天都能感受得到。他们会帮助别人,积极地伸出手,不仅仅是借与还,还懂得了与他人的分享;有人看到地上有垃圾,拿起扫把就扫,其他的人便会迫不及待地加入进去,即使握着扫把的手还不够灵活。见到老师会微笑着问好,放学时记得向老师告别。

  其实我喜欢摸摸他们的头,或是拉拉他们的小手,可同时我也明白与学生太亲近,会有反效果,于是我常常板住脸。回想一下,板着脸的表情一定太难看了,孩子们接受不了,都离我远远的。“如果有一面镜子在前面,也许自己看了也会嫌得可厌。”先生的这句话就是对我说的,现在的我正在改变,我有更多的耐心走近孩子们,仔细地帮助他们改正作业直到真的弄懂为止,心*气和地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让他们也学会和身边的人相互友爱。

  以前的我并没真正懂得如何与儿童相处,如果接受他们的情绪,如果处理他们的想法。直到现在才知道,原来用轻声细语更容易贴近学生,用温柔更容易说服孩子的小脾气,用一点细微的关心可以把他们的“不听话”赶走!而正是老师的态度引导了学生的态度,老师的脾气改变了学生的脾气,老师的为人影响了学生的为人。

  这些点点滴滴也许只是我看到的一小部分,而每个人所拥有的时间就是用来“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的,时间越长,积累得越多。我的学生让我懂得了更多,我也希望我的付出能让他们真的得到收获。我想看到他们不论在快乐与难过中,还是在成功与失败中,都能不停地学习,不停地长大!


《教育与人生》读后感3篇(扩展3)

——教育与人生读后感文章 (菁选2篇)

教育与人生读后感文章1

  读完一代教育名家叶圣陶先生的名著《教育与人生》后,心灵受到的震撼很大,他的的确确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教育”二字,令人钦佩!

  《教育与人生》中用了比较小的一篇幅说道“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看似一句连“外人”都知道的道理可我却思考了很久——因为它“实在,朴实”!但是我不知道自己离这一句话的要求还有多远?

  第一点——通常说教育工作分“言教”和“身教”,以“身教”为贵。个人认为,老师其实是“语言器官”比较发达的高级动物,“言教”可谓是时刻都在进行的,经常嘴巴一张就会停不下来,反正我是这样的人,所以讲的话多了,难免重复的也多,但是又并不是每句话都是重点,学生很多时候就搞不清楚我的要求了。拿最近的课本剧排练来说,学生甲饰演后羿,其中有一段情景是后羿登上昆仑山顶拉弓射下九个太阳,排练时我是用我的嘴巴把情景描绘了不知道多少遍,我让学生自己先理解后羿这一人物,依照人物特点想像他登山的步伐该怎样?拉弓时的表情又该怎样等等。可是任凭我描述学生的表演还是不尽人意,结果我实在不满意,一着急自己上去演了,学生也紧接着模仿了起来,效果好极了,其实当时我是“愣”了,进步太快了,后来我反思后,明白了其中收效快的原因了,那就是“身教”!

  第二点——知识学问无止境,品德修养无止境,这是古今中外凡是有见识的人一致的认识。作为一名老师,谁也不应该故步自封,说是足够了,可以教一辈子了。现在的教育事业对我们新一代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肩上的担子巨大,我们不应该让“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呼失去光泽。就我自己而言,以前我教古筝只把辅导学生考级当做首要目的,要求自己是熟练掌握“考级”曲目,这样以便自己上课的时候讲解自如,示范的也漂亮!可现在想像,自己实在是对自己的要求太低了,时间久了,学生将会远远地超过我,自己也会觉得无聊起来,怎么可以一直不学习新曲子呢?所以现在我必须要“进修”起来!

  《教育与人生》一书我还需要时间仔细揣摩,叶老的超凡智慧和伟大的教育思想不是我短短一个月看完他的一本书就可以学习好的,我还需要不断的充电,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和各方面,也让我将来的“教育人生”盛开出一朵美丽灿烂的小花,嘿嘿!

教育与人生读后感文章2

  当《教育与人生》放到我的手里时,我就认定它是我长久的手边书。书中叶圣陶先生的话就像是一股力量,能够推动我走进真正的教育中,这股力量将我以前对教育的简单想法一一击破,同时细腻地指点着。这本书将让我受益无穷!

  在《今日*的小学教育》中,叶圣陶先生说道: “小学教育是为着小学生的,小学教师是栽培小学生的。原来人之所以可贵,并不在他既已为人,乃在他将进而为更高尚的人。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如果能参加正人人类的进化历程,便算是个有价值的人。”学会做人,是最根本的。在学校中,学习知识固然是一种培养学生的途径,但无法将所学的融入到生活中,学生得到的仅仅是知识,而不是智慧和人生。

  在我第一次直面41个孩子的时候,我比他们更紧张。很多慌乱的时刻会出现在自己身上,我曾用严厉的语气责怪过他们,但第二天再见面,他们依然真诚地对着我笑,我便开始想该怎么做才是真的对他们负责。

  面对这群天真的孩子,没有人会喜欢将他们埋进无边的题海里,当他们在奔跑的时候,我能被他们努力的表情所感动。而成为一个教师后的我,对自己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就是为了让孩子不会对我感到失望,更不会让他们自己在困难中失去前进的信心。

  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一个多月,和学生的相处也开始熟悉。孩子就像魔术师,他们每天都在变,我每天都能感受得到。他们会帮助别人,积极地伸出手,不仅仅是借与还,还懂得了与他人的分享;有人看到地上有垃圾,拿起扫把就扫,其他的人便会迫不及待地加入进去,即使握着扫把的手还不够灵活。见到老师会微笑着问好,放学时记得向老师告别。

  其实我喜欢摸摸他们的头,或是拉拉他们的小手,可同时我也明白与学生太亲近,会有反效果,于是我常常板住脸。回想一下,板着脸的表情一定太难看了,孩子们接受不了,都离我远远的。“如果有一面镜子在前面,也许自己看了也会嫌得可厌。”先生的这句话就是对我说的,现在的我正在改变,我有更多的耐心走近孩子们,仔细地帮助他们改正作业直到真的弄懂为止,心*气和地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让他们也学会和身边的人相互友爱。

  以前的我并没真正懂得如何与儿童相处,如果接受他们的情绪,如果处理他们的想法。直到现在才知道,原来用轻声细语更容易贴近学生,用温柔更容易说服孩子的小脾气,用一点细微的关心可以把他们的“不听话”赶走!而正是老师的态度引导了学生的态度,老师的脾气改变了学生的脾气,老师的为人影响了学生的为人。

  这些点点滴滴也许只是我看到的一小部分,而每个人所拥有的时间就是用来“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的,时间越长,积累得越多。我的学生让我懂得了更多,我也希望我的付出能让他们真的得到收获。我想看到他们不论在快乐与难过中,还是在成功与失败中,都能不停地学习,不停地长大!


《教育与人生》读后感3篇(扩展4)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10篇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1

  某种情况下,我甚至要说,恰恰是在身处逆境之时,学习的条件最好,心最专,效果最好。顺境时人容易浮躁,周围常常会有各种朋友、跟随者、慕名者、请教者;顺境时你常常忙于说话、写字、发意见、教授旁人、好为人师;顺境时常常自我感觉良好,志得意满,看到的是旁人的失缺;顺境时你必须满足社会与众人对你的期待,你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去做旁人要你做的事情,比如出席某些活动、仪式而目的仅仅是为了表示你确已出席。而逆境时、被晾到一边时、“不可接触”时、“不准革命”时,正是不受干扰地求学的良机、深思的良机、总结经验教训的良机,是严格地清醒地审视自己反省自身解剖自身的良机,是补充自己、壮大自身、使自身成长、使自身更新的良机,是学大知识、获大本领、得大彻大悟的最好契机。

  王老这篇文章虽有些啰嗦,可也写的其实。人总是这样,顺境时看自己看不深远,逆境时看自己才够真实。不过我却认为,即使在顺境时,只要谦虚、心静,因为接触不明了事情的机会多些,反而更有机会提高自己。相反,在逆境时,心恰恰静不下来!总结经验解刨教训时,往往会怨会悔会空想,心思不能专于当下事!与其颠来覆去的让错误折磨自己,倒不如抛空一切曾经拥有的,看准眼前重做分析!

  人生给我们重新分析的机会并不多,我认识的很多身在顺境的人都在明知山有虎而将错就错着,这是种无奈,更是等待。他们无时不刻的在学习如何规避风险,却永远跳不出圈外重新再来。因为他们害怕逆境,所以才这样捱着。毕竟失去与获得永远不能成绝对的正比,虽说高处不胜寒,却好歹也能捱住,毕竟低处难行那是寸步难行啊!

  我现在很明白自己的的确确是在逆境中,人在逆境中最怕自己不认境遇,不求上进;不认错误,不求改变。我感谢人生给我重新分析的机会。可认了的同时也让我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究竟哪个路口才是最正确的出路?这些天似乎越想越乱,越分析越不得章法,怎么选择都像错。这样左思右想多了心倒也静下来了,听天命尽人事吧!总之等待、寻觅着全胜的机会。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2

  最近,拜读了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一书。傅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宗明义的讲述了哲学的有关知识,提供了走向哲学的途径,揭示了*传统文化中的人生哲理与人生境界。个人感觉,傅先生微言大义,其主要目的就如同在自序中所讲的“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脱离哲学是盲目的。”重点不是普及一点哲学知识,而是引导我们审视自我、发现自我、改善自我、提高自我。作为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通过阅读《哲学与人生》,进一步懂得了应该怎样更好地对待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一、要主动学习。

  在西方流行着一条“知识折旧定律”,即:一个人一年不学习,所拥有的知识会折旧80%。当前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知识不断更新,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学习当作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生活方式,带着深厚的感情学,带着实践的要求学,使学习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要注重提高政治理论学习的高度性,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质,以增强工作的原则性、预见性、创造性。要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习的针对性,综合运用各种有效学习载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学习监管知识、依法行政知识、安全知识,确保学习成效。

  二、要健康生活。

  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以宽容理解的心态面对家庭和生活,善待亲友,真诚待人。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强健体魄,注重心理调适,保持内心和谐。要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不断提高文化素养,脱离低级趣味,克己慎行,防微杜渐。要始终注重小节,以“蝼蚁之穴,溃堤万里”的忧患之心对待自己的一思一念,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慎始”、“慎微”、“慎独”、“慎终”,知所守、知所拒,不存偶尔、侥幸之心,永远保持自己良好的生活本色。

  当然还要学会与人和谐相处。要客观的认识自己,只有对自己有一个全面客观地认识,才能和他人和谐相处。所以,既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更要了解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勇于自我剖析、自我批评,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要大度容人,学会对人宽厚,要有容人之量。在工作生活中要学会求大同,存小异。对大事、原则问题要一丝不苟,不能让步,但“不让步”需讲究策略,要千方百计化解分歧达成一致;对小事、非原则问题要糊涂一些,学会让步,学会忍耐,以诚待人,人以诚待我,营造和谐的氛围。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3

  在读《哲学与人生》之前,老师就说这是大师之作,敬畏之心已起;在读《哲学与人生》之时,就常常扪心自问;在读完《哲学与人生》之后,觉得不得不写点什么,一直就有东西从心底里想流露。但觉得我等之辈去对大师之作指指点点,是何等的不自量力,但转念一想,读后感,只是写给自己的记忆,是和以后的我分享此时的我的感受,总不能让大师的作品白白的在我眼前划过。

  傅佩荣,国学大师,中西方哲学的集大成者。

  在读《哲学与人生》之前,看过一段傅先生给台大新生讲课的视频,就觉得傅先生讲的特别*和,但内容的确让人触动。也许草草听一听觉得没什么,很快就从思绪中划走;但如果深思,却觉得有很多令人深省的问题,不得不让人越发思考。所以读这本书的目的,也是想能从本书中找到更多的问题,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心灵答案。

  当打开这本书,发现好像内容和书名有些不搭,更像是一本关于哲学史的书,像是傅先生将一幅长长的人物画卷慢慢的在你眼前打开,让总多的哲学大师(熟知的*哲学家和不太熟知的西方哲学家)从你面前缓缓走过。当你已经习惯,沉浸在这幅画卷中的时候,突然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古人已经一一走过,只留下若隐若现的背影,最后是傅先生在讲他的“多元与融合”,在讲他的“身·心·灵”。

  哲学,让我这个理科生也能看得懂,把思维的模式和心里的感受写的让大家可以简单的体会,这种哲学是我第一次遇到的。

  正如书中所言,我一直以为哲学是形而上的东西,是拗口的长句加上难懂的逻辑,是“哲人之学”。哲学,与我等凡人何干?

  看完这本《哲学与人生》,才知道我的粗浅,也才痛恨众多所谓的哲学人士的误人子弟。

  其实哲学是“哲人解读凡人感受之学”,而这种感受只是略略高于生活,能给凡人深思和启示,能让凡人带着思考和追求活在这个世界上。

  每个人的一生都带着哲学,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哲学,自己所生活世界的哲学。人为何而活,哲学给出很多答案,本书没有给出答案,傅先生却一直在用行动证明着什么。也许,每个人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才会有顿悟的感觉,但那时已无法交流。

  对《哲学与人生》这本书而言,都只不过是哲学通知教育中的一朵浪花,但这朵浪花却让我产生了对哲学的浓浓兴趣,也许这就是这朵浪花起到的作用。

  天空中虽不曾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作文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4

  最近读了傅佩荣先生的著作《哲学与人生》,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书中的很多内容都是一些我能够模模糊糊体会到但不能很好的将其提取出来的生活哲学。在这里,我想写出部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并谈一谈我对它们的理解。

  “哲学就是练习死亡”。

  这是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傅先生对其作这样的解释:“所谓练习死亡,就是要练习减少身体的控制程度,亦即要让身体的惰性无法对个人产生影响力,就好像死亡一样。这样,才能让心灵自由地追求智慧。”谈到自由,我不由得想起一次一位老师让我们每个人谈谈自己的人生理想,其中有一位同学的理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理想是:追求尽可能多的自由,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想,这恐怕也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吧。他之所以说“尽可能多的自由”,应该是是因为他明白要追求绝对的自由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自由既包括心灵上的,也包括物质的。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在行动上总会受到一些约束。可是我想说的是,心灵的绝对自由却是可以实现的。而且,这种可以实现的自由,反而是自由的最高境界:它不受时间限制,不受空间限制,不受生老病死限制,它使心灵能够如庄子笔下的大鹏鸟一样遨游于九天之外。

  “不要只是做一个专家,还要设法透过自己的.知识进一步体验到智慧”。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所留下来的知识是每一个人穷其一生也无法全部掌握的,因此便有了许多从事某一特定领域的专家。然而近年来在,“专家”这个词的名声似乎不那么好,许多所谓的专家常常犯一些低级的错误。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他们没有透过自己的知识进一步体验到智慧,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被一叶所障目,殊不知知识本来就是相通的,怎么能硬生生的将某一块割裂开来呢?高中时的一位从事竞赛教育多年的物理老师曾对我们说:“物理学到最后就是哲学。”我相信,不仅仅是物理,任何一门学科到最后都能归结到哲学。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家,他对哲学的几乎每个学科都作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宪法。与之类似的伟人还有很多,譬如达芬奇、牛顿、爱因斯坦等等。这些大师,足矣令每一位专家汗颜。联系自身,虽然我的专业是热能,但如果仅仅局限于专业,一生与锅炉为伴,而不关注其他领域,人生岂不是失去了很多乐趣?这也许正是老师鼓励我们多读书,开拓视野的原因所在吧!*不缺专家,缺大师,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太过注重专业教育而淡化了一些综合性学科的教育。

  “把某一阶段的成败,作为整个生命的成败,那不过是一种借口而已”。

  人的一生会经历无数次生活的考验,无论成败,它们都会成为一次次经验沉淀下来,而且,多数时候失败的经验更为深刻,更为宝贵。有的人经历某一次成功之后便觉得自己是人生赢家,这种人是无知的;有的人经历一次失败之后便一蹶不振,悲天悯人,这种人是无能的。对待人生,要有一种全局观念,一种正确看待成败的心态,甚至有的时候,从不同的角度考量,成即是败,败也是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样想问题,才能“在面临挫折的时候,很快地重新振作,重新出发,以及在得意的时候知所收敛”。

  最后,我想说: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离开哲学,人生是盲目的。热爱哲学,做一个人生的智者!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5

  最近读了傅佩荣先生的著作《哲学与人生》,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书中的很多内容都是一些我能够模模糊糊体会到但不能很好的将其提取出来的生活哲学。在这里,我想写出部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并谈一谈我对它们的理解。

  “哲学就是练习死亡”。

  这是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傅先生对其作这样的解释:“所谓练习死亡,就是要练习减少身体的控制程度,亦即要让身体的惰性无法对个人产生影响力,就好像死亡一样。这样,才能让心灵自由地追求智慧。”谈到自由,我不由得想起一次一位老师让我们每个人谈谈自己的人生理想,其中有一位同学的理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理想是:追求尽可能多的自由,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想,这恐怕也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吧。他之所以说“尽可能多的自由”,应该是是因为他明白要追求绝对的自由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自由既包括心灵上的,也包括物质的。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在行动上总会受到一些约束。可是我想说的是,心灵的绝对自由却是可以实现的。而且,这种可以实现的自由,反而是自由的最高境界:它不受时间限制,不受空间限制,不受生老病死限制,它使心灵能够如庄子笔下的大鹏鸟一样遨游于九天之外。

  “不要只是做一个专家,还要设法透过自己的知识进一步体验到智慧”。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所留下来的知识是每一个人穷其一生也无法全部掌握的,因此便有了许多从事某一特定领域的专家。然而近年来在,“专家”这个词的名声似乎不那么好,许多所谓的专家常常犯一些低级的错误。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他们没有透过自己的知识进一步体验到智慧,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被一叶所障目,殊不知知识本来就是相通的,怎么能硬生生的将某一块割裂开来呢?高中时的一位从事竞赛教育多年的物理老师曾对我们说:“物理学到最后就是哲学。”我相信,不仅仅是物理,任何一门学科到最后都能归结到哲学。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家,他对哲学的几乎每个学科都作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与之类似的伟人还有很多,譬如达芬奇、牛顿、爱因斯坦等等。这些大师,足矣令每一位专家汗颜。联系自身,虽然我的专业是热能,但如果仅仅局限于专业,一生与锅炉为伴,而不关注其他领域,人生岂不是失去了很多乐趣?这也许正是老师鼓励我们多读书,开拓视野的原因所在吧!*不缺专家,缺大师,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太过注重专业教育而淡化了一些综合性学科的教育。

  “把某一阶段的成败,作为整个生命的成败,那不过是一种借口而已”。

  人的一生会经历无数次生活的考验,无论成败,它们都会成为一次次经验沉淀下来,而且,多数时候失败的经验更为深刻,更为宝贵。有的人经历某一次成功之后便觉得自己是人生赢家,这种人是无知的;有的人经历一次失败之后便一蹶不振,悲天悯人,这种人是无能的。对待人生,要有一种全局观念,一种正确看待成败的心态,甚至有的时候,从不同的角度考量,成即是败,败也是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样想问题,才能“在面临挫折的时候,很快地重新振作,重新出发,以及在得意的时候知所收敛”。

  最后,我想说: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离开哲学,人生是盲目的。热爱哲学,做一个人生的智者!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6

  因为看一个人读此书,而知道此书;因为听到一个人说书好,而想拥有此书;因为特殊的机缘,而拥有此书。

  其实,这本书在我这已经搁置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原因有三:一是买书不如借书,陆续看了很多别人的书,这种富有是自家书不能给予的;二是手中可供选择的书太多,挑来选去中,它总会成为舍去的;三是觉得深奥,需要定心定性地研读,过早接触怕是打击了刚刚建立的读书信心。

  其实,这些也都是借口。对于哲学,我是颇有“慧根”的。在唐山师院两年的脱职进修中,“逻辑学”这门课程考试全年级只有两个满分,我就是其中之一。这样的成绩恐怕也是不多见的吧,惹得苑老师亲自到班里来非要亲眼见一见如此通灵的学生这足足让我美了一个学年。

  但是将哲学与人生放在一起,这是第一次。当决定捧起《哲学与人生》这本书时,我就抱定了“啃下去”的决心。人到四十,真是该思考人生的时候了。

  就是怀揣着这样的小心思,我踏上了哲学与人生之旅。走进去,才发觉这是一片绿洲,自然地吸引我前行,一路前行。

  随着阅历的增长和心态的成熟,感觉这样的一本书应该成为每一个中年人的人生必修课。此时的我们,工作、生活都处于一个“瓶颈期”,不谈家庭,不论孩子,我们还有没有自己呢?……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7

  买到《哲学与人生》这本书已经好几个月,一直没有闲暇的时间再从书柜里拿出来,如果不是在书柜里找另外一本书,躺在角落里的它不知道还要再躺多久。泛黄的书皮上印着几个烫金的大字,作者的名字用很个性的草书书写而成,显得苍劲有力。随便翻了翻,里边的内容,古典中透露着着几丝禅境,说理与智慧中透露着哲学与生命的光辉。

  目光和身心荡漾其中,犹如一个荡漾在茫茫大海上迷失方向的船夫,拨云见雾,顿时内心敞亮许多。书中有几个观点值得反思和细细的品味。拿出来和所有的朋友一同分享。

  本书的作者引用德国哲学大师尼采提出精神有三变的思想较为精辟,所谓三变就是一个人的精神首先应该变成骆驼,再变成狮子,最后变成婴儿。

  骆驼一直有“沙漠之舟”美誉,一直被认为刻苦耐劳,任劳任怨的代名词。意味着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就应该经受社会、自然、或者外界一切的磨练。要承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打击。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或者是被动的接受,这种淬炼只会让我们的身体,品格,思想或者能力愈加的强大。

  很多时候,我们会身不由己,比方讨厌学习,我们却要依然要一如既往的学习,这是生存之本,也是立足之本。小学6年,中学3年,高中3年,我们每个人像骆驼一样,按照生命既定的轨迹一级级艰难的攀爬。其实我们并没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像一条蛇一样在蜕变,或者像一只蝴蝶一样在破茧中挣扎,其实这种难受,折磨,无奈,和痛苦本质上是一种能量的积蓄。

  默默的进化,在这个过程中,有一部分人会进化成牛、马、甚至是羊,但有一种人最终会变成狮子。狮子与骆驼最大的差别是,骆驼总是按照别人的指令在行事。最初这些实施者会是父母老师,他们要我们怎样,我们就的怎样,我们常常无法反驳,这常常是生命的必经之路。

  而一旦变成狮子,很多事情就会自然而然的摆在面前,要我们自己做决定,自己选择。常常是走对了,就会信心百倍的继续下去。一旦出现选择上的错误,很多糟糕麻烦的结果要自己承受,同时也就失去寻找借口和抱怨别人的权利。

  比方说,考上大学后选择上什么专业,毕业后选择什么职业,上班后选择什么样的恋人,创业后选择什么项目,选择什么样的合作伙伴。其实每一步都充满艰险,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负责,选择错了必须自己承受。我们其实没有退路,因为已经找不到任何可以逃避的借口。

  这时候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我们具有了攻击性,一种是我们拥有了“全能型”自恋。就像古代那些攻破城池的王候,会站在高高的城墙上大放厥词“顺我者倡,逆我者亡。这时候,一旦那种野性释放出来,要么会伤害到别人,甚至毁灭世界。如果这种力量能被接住,能被化解,就会产生无法估计的价值或者意义。

  另一种“全能型”自恋,就会觉得自己会是这个世界的主宰,甚至觉得是世界围绕自己在转动。有一部电视剧《笑傲江湖》,里边就有两位武功狂人,一位叫“任我行”,一位叫“东方不败”,自恃武艺高强,要统治整个江湖,或者扫*天下英雄,最终都落个自我毁灭的下场。

  但“全能型”自恋在某些方面,有时会是一种人性的释放,或者天分的迸发,像乔布斯,像埃隆马斯克,像马云马化腾。正是因为他们拥有全能型自恋,才有了特立独行且正确的做事方式。在我们普通人的眼里,如果自己冒然闯入一条车道,看见对面开来的车辆,而只有自己一辆车在朝相反的方向行驶,一定会怀疑自己逆行。如果是他们那些天才,他们会以为所有的车都在逆行,而唯独他们自己正确。

  而要从狮子达到婴儿的阶段,就意味着一个“完美的开始”。所以当我们很小的时候,还在襁褓里整天沉睡对的时候,父母其实已经怀着无限的遐想,给我们设定了许多不同的人生。比如将来当个科学家、歌唱家、军官、教授。他们会把他们未完成的许多东西,以另一种形式转嫁到我们身上,他们希望我们超越他们,实现他们没有实现的梦想。

  要从一只强悍凶猛的狮子,变成一个拥有全新开始,全新生命,全新梦想的人真的很难。特别是当狮子拥有一定的权威,拥有一定的地位,拥有一定的财富时,难免会目空一切、高傲自大、甚至自我感觉已经是功成名就的人物,被并不存在的浮华世界拖着前行。

  婴儿,恰恰是抛开所有的身外之物,以一种大彻大悟的心态重新开始一段无法确定,也无法预测的未来。婴儿本身就象征着未来,或者是活在未来的代名词。甚至财富,甚至富贵,甚至权利最终成为身后事。《白鹿原》中土匪黑娃,最后竟然从零开始学习识字,被押上刑场的时候,也是一脸从容单纯的笑,那一刻,死对于他,也许是另外一种开始。

  所以从骆驼变成狮子,从狮子最后变成婴儿,是心灵回归原点的宁静,当然不是终点,它只是生命的一个里程碑,一种新的开始。

  对生活有特别体验的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因为患有先天的心脏病,从小就时时受到死亡的威胁。他对生命有过更多的深入的思考,所以从人生的意义以及人生的问题对人生进行了三种界限的分析,他认为,只有当一个人的身体界限、心理界限、灵魂界限出现时,常常才是一个人不得不思考、做出选择的时候,也只有这个时候,一个人也才算真正的从脆弱到成熟的过程。

  所谓的身体界限,往往是在我们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才会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比如离婚、衰老,意外的横祸。那几年因为身体不是很好,常常会想到死亡,那种巨大的"恐惧就像一张无形的网,让生命之火奄奄一息。当一位朋友车祸去世后,除了悲痛,也曾有一种无力的挫败感,深深的折磨过我。

  只有生命到了临界的时候,才会重新思考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金钱重要吗?重要,但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比如时间,健康,和生命。集体和工作重要吗?重要,但还有更重要的东西,比方家人和亲情。生命重要吗?重要,但还有比生命更重的东西,比如活着的意义和价值。

  当这些都想明白的时候,有时会有想哭的感觉。原来自己大半辈子都是为别人而活,没有一次为自己活过。结婚后为孩子为家人活着,在单位为企业为社会活着,即就是普普通通一生,最终也还是为了基因的传播活着。什么时候,我们为自己活过一次?选择成为自己的可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为自己痛痛快快潇潇洒洒活上一次。

  所谓的心理界线,其实就是我们一直把自己对外界的感知,当成外界的真实反馈,当成别人的真实感受。很多时候,因为有心理界限的存在,我们甚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别人的身上,认为别人也会像我们一样热烈的接受。甚至把自己对别人感受,关注,或者赞美当成真相,我们也会因为得不到,没有被认可而觉得难过、失落和痛苦。这都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聪明和愚蠢,理智和浮躁,成熟和幼稚最大的区别,莫过于庞辱不惊、坐怀不乱、闻过则喜。就像我们年轻的时候都喜欢吃甜的,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更喜欢那些苦涩的真实。学英语的时候,有两句英文鸡汤读后很是充血“Challenges are not threatening-they are opportunities to acquire new skills.Mistakes dont mean you are stupid-they are full of information that can help you to learn.(挑战不是威胁,挑战是获取新技能的机会。错误不是代表你愚蠢,错误充满帮助你成长的信息。

  存在心理的困境,是因为我们首先没有打破自己心理的壁垒,情绪上的冲动,失控,往往会让我们感觉到其实自己并非完美无缺而是残缺不全。打破这种心理壁垒或者心理界限的人,更注重自己的感受,他们往往把别人的关注和赞美当成一种额外的赠送,而不是生活的全部。然后按照自己的方向和目标继续努力。

  而所谓灵魂界限其实就代表了一个人的“精神”,它往往会和意义联系在一起。当一个人身体健康,心理正常,而他并不快乐。其实就是这个人的思想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就像荣格提出的九级人生。最高层次的追求,就已经脱离金钱,名誉,地位这些低层次追求,而开始向往那些看似缥缈虚无,却有着伟大意义的人生。比方乐善好施,比方回归自然,比方释放自由,他们总希望把自己身上的某一些东西长久的留下。

  我们常常所说的精神领袖,其实就是我们渴望通过他们的指引,能打开那道灵魂的大门。雅斯贝尔斯认为这个世界充满密码,笑来老师也说过,钥匙一定不再锁孔里,一定在别的什么地方。有时一句话,几个字,一个场景,都会刺激我们的神经,让我们发现那些打开灵魂大门的钥匙。

  马丁.路德有一天他在《圣经》中读到一句话:“我相信罪过可以得到赦免。”在那一刻他突然顿悟。相同的经文以前读过不知道多少次,一直没有顿悟,那一天,在那个时刻,在那样的场景里,就能豁然开朗。就像好多次听笑来老师说:他要改变这个世界。就只当随口说说并没有当真。当自己像另外一种生物,用完全不同的视角审视这个世界,做出一些令自己无法相信的事情时,才相信一个人完全可以间接的改变一些人的思想来改变外在的真实世界。

  每一个人都有一口属于自己的井,井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舒适感和安全感。很多困惑其实来自我们自身局限的认识,局限的视角,局限的疆界,以及并不成熟的认知和体验。其实除了井口,井里还有一扇通向外部世界的大门,钥匙就在我们心里。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8

  读了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受益匪浅,人类天性都渴望心灵的自由,能做自己,摆脱各种限制和压力,越来越感受到做一个人的喜悦。爱智慧,爱哲学的思考,它由如人生的一盏明灯,让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该往哪里走。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曾说过一句名言:“没有经过反思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竞争的加剧,社会的浮躁,人们已经很难保持一颗*常心了。芸芸众生在滚滚红尘中追名逐利,熙来攘往,就是没有时间停下来反思:“我这样忙忙碌碌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一生中如果没有对这些问题反思过,那么,你这一生根本上讲是毫无意义的,是到世上白走了一遭。不管你是亿万富翁,还是*显贵,统统都成了行尸走肉。哲学让我们去思考这些人生问题,并不是真正能寻找到一个标准答案,其意义促使我们去反思、去认识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何谓哲学,傅先生首先用三句话来描述:(一)哲学就是培养智慧;(二)哲学就是发现真理;(三)哲学就是印证价值。接着他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所谓“培养智慧”是指人们超越感性的限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达到完整和根本的境界;所谓“发现真理”是指人们去掉重重遮蔽,发现客观事物的真相;所谓“印证价值”是指人们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印证真理的价值所在。最后他指出,为了提升哲学素养,我们必须树立四个基本观点:培养思考习惯,掌握整体观点,确立价值取向,力求知行合一

  首先要培养思考习惯,大家对此会不以为然。难道我们不会思考?可是生活中许多人在发生事情时往往凭本能的感觉作出反映,并且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这可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如何培养思考习惯?就是“要在不疑处有疑”——在没有任何怀疑的地方产生怀疑。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一颗苹果掉下来打在他头上,于是他开始思考,最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养成思考的习惯,读书时也应该有这种态度,读到一段话时,不要立刻信以为真。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

  其次,要掌握整体观点,这点大家不会反对。所谓掌握整体观点,就是要求我们对任何事情都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久而久之,就可以超越自己的成见,思想也就更为圆融。我们*时和别人打交道时,不喜欢听到反面意见,譬如开会时,我提议某种方案,如果有人与我意见相左,我会觉得他故意找麻烦,而忽略了他可能看到的某些我所忽略的部分。生活当中,许多年轻人喜欢有个性,不喜欢说话四*八稳、面面俱到,容易偏激。然而,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我们会发现,人生许多问题的确应该从各个方面来考虑,才不至于钻牛角尖。

  再次,要确立价值取向。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或做人处世的风格,不过,经由学习与成长,我们可以进行修正及调整,然后选择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叫做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既然是一种选择,就一定要有所取舍,如果我选择了某些价值,那么势必要放弃另外一些。由此可知,选择价值时是需要勇气的,人不可能什么都要,也不可能讨好每一个人。现在一些年轻人盲目崇拜偶像,只看到偶像正面、展示给公众的一面,而看不到他作为普通人,也有我们百姓身上都有的毛病和缺点的一面,这种想法有很大的问题。知道自己的价值观是正确的,就应该坚持到底,不轻易改变,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如果一个人什么代价都不愿付出,随便放弃自己的价值观,他的一生想要快乐的活着,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后,要力求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说说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实际上,

  知行合一是人一生都要努力去追求的。当然,我们不必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因为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所有他听到过的德行,那岂不是满街都是圣人了吗?人都会犯错误,因此只能努力追求知行合一,选择一种价值之后不断地印证,让自己对自己越来越满意。知识的范围是无限的,即使你皓首穷经,一辈子也无法把天地下的书读完,人一生所能学到的只是很少一部分知识。并且,如果你学到一些知识,却不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那么就算学的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们学习知识后,就要懂得消化,并融会贯通才是“知”“行”合一。

  写到这里,我想用傅先生的一句话来作个小结: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离开哲学,人生是盲目的。哲学决非一种枯燥的东西,它可以引人入胜,就象人生的照明灯,让我们知道该往哪里走。所以读一点哲学书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是大有好处的。

  感谢傅先生在让我领略到哲学风采的同时为我指明了清晰的道路:我需要提升自己的哲学素养。以正确的价值取向为指导,将思考变成自己的一种习惯,做事从多方面考虑,运用所学。我想,那样的生活会很有意义的。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9

  鲁迅曾说,不值读二遍的书便一遍也不值去读。殊不知如今大家阅读书籍多是就够读一遍的书,书尽管多却很能挑出来一两本有品位的,非常值得读二遍的书来,但《哲学与人生》确是除外。

  在捧读《哲学与人生》以前,我都真沒有细究过,在这儿必须先了解一下哲学的定义:社会学的本意真爱智。社会学做为一门大学问,原先仅仅一种生活观念,便是维持好奇心的本性,探寻一切事情的实情。

  傅先生在自序中便说,社会学摆脱人生道路是裂缝的,人生道路摆脱理念是盲目跟风的。因而,看该书与其说学点社会学专业知识,倒不如说是根据它来审视自己的人生道路。创作者用通俗化的語言将西方哲学与*思想史的精粹提炼出了出去,并贯之以自身的观念,让我们到了一堂又一堂栩栩如生,精工细作的课;在这儿,大家不仅会见到历史时间哲学大师的观念,并且会领悟到很多之前从没想过的物品。坚信看了该书的人毫无疑问能看透一切很多事儿,看透人生道路很多社会学课。在这儿,大家获得的不但是社会学的所有精粹,更关键的是生命的本质和名与利和挫败。

  人的工作经验有时必须定义才可以呈现内函。一个人假定遇到一种状况或一种工作经验,但却没法用语言来描述,他不晓得这类状况和工作经验是啥,也没法去解决,沒有感受都没有体会心得,更沒有感受力,不久以后就忘记了。即便 还有同样的遭受,也缺乏此前的体会心得做为对比,几十年的人生道路尽管历经许多,但用语言表现出来却非常少,对自身的一生很冷漠,很忽视,好像一生全是很惨白的,活力的乏弱使他体会不上性命的开心和痛楚。

  人们的楷模,应该是这些让彼此如此普普通通的,拥有 很多苦恼的人都能效法的。她们使我们明白:苦恼不值担忧,由于能磨炼出聪慧;身亡不值担心,担心的是不知道为什么而死。这很非常值得大家思索,如今大家多把有着很多钱财和化学物质的人作为自身的超级偶像,以致于很多人 接纳文化教育的目地便是为了更好地赚钱。实际上越大不一定越高兴。傅先生详细介绍存在主义时,一个人越来越不是自己。由于有着越多,越没有时间做好自己。在详细介绍道教时又说,一个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太可能开心,由于冲动沒有考虑会痛楚,一旦考虑以后,又长出大量冲动,大量痛楚。

  一个人活当今世界,能够沒有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能够沒有优良的规章制度,却不可以沒有恰当的核心理念。化学物质的提升和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趋势是不是能证实社会发展的发展?即便 在寝食安心的日常生活里,大家是不是就能开心呢?拥有一千万想几千万,拥有几千万想五千万,人的本性用无止尽,追求完美不上时就始终在沒有界限的痛楚里循环。而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不堪其优,也不改其乐也可以能够更好地证实了即便 在化学物质极其贫乏的社会发展里,人也是能够开心的。显而易见,人是不是开心和化学物质没有关系。经济发展和科学研究归属于器皿层级,器皿不可以意味着文化艺术。规章制度也是一样。在资产阶级规章制度下日常生活的人就比日常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下的人开心,社会主义社会的人一定比*封建社会的人开心,我觉得不一定。

  针对创作者的一些见解也许我不绝赞成,但因为该书讨论的是人生道路,针对人生道路,本就没有一个固定不动的回答可出示,如同创作者引入牛顿得话说,一个人针对宇宙空间和人生道路,一定要存有敬畏之心的心。由于在其中充满了很多秘密,而这种秘密始终不可以被表述清晰。即然是秘密,那最重要的便是观念的互动交流,何况傅先生说的很多物品也是那麼恰当呢?

  书里有一段话我是我最喜欢的,也在这里摘抄出来,作为对自身的鼓励,也做为文章内容的末尾吧!当真实用理性思考工作经验以后,就能了解自身应当怎样做,了解哪一种人生道路更为理想,也更合适自身。理想化意味着对于将来,社会学的思索便是要令人可以过去、如今、将来三个時间整体观中连贯起来,让自身的性命已不仅仅珍惜当下那一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全过程中罢了。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10

  这本书是我高中时买的,那时没钱买正版书,就到旧书店淘盗版书,正巧,就碰着了这本封面写着《周国*人生哲思录》的书。周国*在我们读高中的时候,以一本《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举获得我们的亲睐,他睿智、理性、深刻,是我的偶像。可这本书买回来我还来得及看,就高中毕业了,读大学时偶尔翻翻,觉得理论东西太多,淡然无味。直到去年寒假回家又发现了这本一直没读的书,才开始阅读。说来好笑,读这本书时的感受跟读周国*其他作品的感受很不一样,但是因为这是周国*老师的书,是我偶像的书,所以一直就耐着性子读下去,居然也有所得。直到有一天,大概看到一半左右,实在太疑惑了,就翻开前言,想看看这本书到底是个什么目的和思路。结果发现,这本书封面是《周国*人生哲思录》,内容却是《傅佩荣哲学与人生》。周国*还为这本书写了推荐语。我哑然失笑。

  其实单单这个过程,就给我一个启示。正如同低年级的孩子崇拜老师一样,我们崇拜着比我们智慧的人。当孩子从心底里佩服你,崇拜你时,你才有可能将知识灌输于他,将智慧传授于他。所以,当老师,尤其是低年级孩子的老师,首先要让孩子佩服你,崇拜你。就如同周国*之对于我们。

  但是崇拜是容易让人盲目,让人失去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一味地接受。一旦这种盲目崇拜某一天被打破,那么后果就是怀疑,加倍的怀疑,直至成为一种反叛式的怀疑。就像孩子正在经历叛逆期。真正的智者不会让他的崇拜者出现叛逆,因为他知道,被人崇拜并不是他想要的,成为思想的引导者,智慧的领路人,才是他想要的。就像傅佩荣老师,在书中多次提醒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要不断地怀疑。他小心翼翼地培育萌发出来的怀疑,直到他的崇拜者能够独立在求知的道路上前行,越走越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老师就扮演着这样的一位“智者”,不断告诉孩子,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有疑问,要思考,直到将孩子领到求知的路上。

  接下来就谈谈这本书带给我的东西。

  《哲学与人生》是傅佩荣自己编写的一本哲学教材。因为是教材,所以本书的体例非常清楚,共十四章,概括来说,分别阐释了什么是哲学,哲学指导下的思想方法,人性的真相,西方哲学起源、发展和哲学代表思潮,*哲学起源、发展和代表思潮,哲学与宗教、艺术、教育、文化之间的碰撞。在每一章里,作者都从各个方面进行介绍、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分析,

  最后得出结论。正如书名那样,这本书紧密结合人生实际,用哲学指导人生,又在人生中不断发展哲学。

  哲学原意为“爱智”,亦即爱好智慧。作者解释道:爱好智慧不等于拥有智慧,而是代表一种追求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特色就是要保持心灵的开放,不停地质疑与询问。我们知道,这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和思想观念都是日新月异。正是如此,才出现两代人之间的不合,青少年愈演愈烈的叛逆,以及同代人、不同代人之间的不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不落后于时代,多一点理解少一点代沟,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心灵的开放,不断吸取新的知识,新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我很佩服能够适应电子产品的老人们,佩服一生追求知识的人,对于他们来说,接受并适应他们新的事物,是他们的智慧,是对生活的积极热情,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人常常被自己的经验所局限,被一时的欢愉和利益蒙蔽双眼。这就要求用理性的思维去判断分析。作者告诉我们,不停地追问自己:“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我?我该是什么样子?”能够帮助我们反思自我,确定人生路该怎么走。当然,人生是需要体验的。在不断地体验中印证价值,随着生命的成长,他的经验将越来越丰富,并且对人生的体验以及对价值的掌握也会越来越深刻和准确。

  傅先生首先用三句话来描述何谓哲学:(一)哲学就是培养智慧;(二)哲学就是发现真理;(三)哲学就是印证价值。接着他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所谓“培养智慧”是指人们超越感性的限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达到完整和根本的境界;所谓“发现真理”是指人们去掉重重遮蔽,发现客观事物的真相;所谓“印证价值”是指人们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印证真理的价值所在。那么如何提升哲学素养呢?

  首先,培养思考的习惯。有思考的人是自己生命的主宰。很多人容易受外界情况变化而影响自己心情,天气好就心情好事事都好,天气不好就心情不好事事不好,这就是容易受外界影响。很多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这也是缺乏理性思考的结果。有思考的人则表现出理性和冷静。怎么样才能养成思考习惯呢?作者举了牛顿的例子。苹果如果掉在我们头上,我们只会习以为常,心态不好的骂一句,心态好的吃之大吉;苹果掉在牛顿的头上,牛顿却从中发现了万有定律。如果把所有事情都视为理所当然,就无法养成思考的习惯。作者告诉我们,如果对任何情况都能够加以考虑,就会发现不是所有事情都如此,也不是事情会一直如此,这样就会在很多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中找到新的可能性。这让我想到电影《雪国列车》里的一片段:列车里的警察持枪对着要暴力的人,副手骂他们“把这没用的东西拿开”,这句话所有人忽略了,但暴力的青年领袖从这句话中得知:警察的枪里早已没用子弹了,他们早就用完了。这是善于思考的典型。

  掌握整体观点。这就是对任何事情都要从不同角度思考,|久而久之,就可以超越自己的成见,思想也更加圆融。年轻人都喜欢有棱有角,不喜欢圆融,我自己也是。有棱有角的个性适合辩论,也适合钻牛角尖;容易彰显与众不同,也容易闭门造车,听不进别人的合理建议。还好的是,圆融和棱角并不完全对立,个性和听从别人建议也并不矛盾。我们要学习的是在二者之间找到*衡。

  确立价值取向。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或做人处世的风格,不过,经由学习与成长,我们可以进行修正及调整,然后选择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叫做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既然是一种选择,就一定要有所取舍,如果我选择了某些价值,那么势必要放弃另外一些。由此可知,选择价值时是需要勇气的,人不可能什么都要,也不可能讨好每一个人。有些人崇拜偶像,一个人崇拜什么样的偶像,是有一定道理的,这反映出他内心的一种需求,反映出他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可惜的是很多人是盲目崇拜。知道自己的价值观是正确的,就应该坚持到底,不轻易改变,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如果一个人什么代价都不愿付出,随便放弃自己的价值观,他的一生想要快乐的活着,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后,要力求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人一生都要努力去追求的。当然,我们不必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因为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所有他听到过的德行,那岂不是满街都是圣人了吗?人都会犯错误,因此只能努力追求知行合一,选择一种价值之后不断地印证,让自己对自己越来越满意。知识的范围是无限的,即使你皓首穷经,一辈子也无法把天地下的书读完,人一生所能学到的只是很少一部分知识。并且,如果你学到一些知识,却不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那么就算学的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们学习知识后,就要懂得消化,并融会贯通才是“知”“行”合一。

  写到这里,我想用傅先生的一句话来作个小结: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离开哲学,人生是盲目的。哲学决非一种枯燥的东西,它可以引人入胜,就象人生的照明灯,让我们知道该往哪里走。所以读一点哲学书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是大有好处的。

  感谢傅先生在让我领略到哲学风采的同时为我指明了清晰的道路:我需要提升自己的哲学素养。以正确的价值取向为指导,将思考变成自己的一种习惯,做事从多方面考虑,运用所学。我想,那样的生活会很有意义的。


《教育与人生》读后感3篇(扩展5)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10篇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1

  读台湾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此书特引人入胜。以往读哲学书籍,往往让人生厌,读了一点,常弃之不读了。而此书如一个巨大磁场,把我吸引了过去,爱不释手。我想应该是书的独特之处吧。它把传授哲学原则、哲学知识放在了一个次要的位置,它的首要目标是点燃读者对智慧的爱,引导读者去思考世界和人生的重要问题。他精道的`论述,*易的语言,仿佛让我看到了作者就是一个证人,证明哲学其实不是一个枯燥的东西,而是处处闪烁着智慧和思考的光芒。

  读了此书,我感觉人生离不开哲学。人类天性都渴望心灵的自由,能做自己,摆脱各种限制和压力,越来越感受到做一个人的喜悦。爱智慧,爱哲学的思考,它由如人生的一盏明灯,让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该往哪里走。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曾说过一句名言:“没有经过反思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竞争的加剧,社会的浮躁,人们已经很难保持一颗*常心了。芸芸众生在滚滚红尘中追名逐利,熙来攘往,就是没有时间停下来反思:“我这样忙忙碌碌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一生中如果没有对这些问题反思过,那么,你这一生根本上讲是毫无意义的,是到世上白走了一遭。不管你是亿万富翁,还是*显贵,统统都成了行尸走肉。

  哲学让我们去思考这些人生问题,并不是真正能寻找到一个标准答案,其意义促使我们去反思、去认识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这让我想起了《红楼梦》第一回里在跛足道人唱完《好了歌》后,甑士隐随即和了一首,其最后两句是这样的:“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都是为他人做嫁妆。”

  说的是我们这些芸芸众生生在滚滚红尘,也就是“他乡”中,“乱哄哄”地追名逐利、金钱美色,而竟忘了自己的“故乡”在哪里,因此,到头来,也只能是“为了他人做嫁衣裳。”既然红尘是“他乡”,那我们的“故乡”在哪里呢?也就是我们到底是从哪里来到这个红尘的呢?“故乡”显然在红尘以外。我们从“故乡”来,借助于父母的结合,给我们肉体凡胎。我们就用这肉体凡胎,到世间来走一遭,来体验人生、体验爱情,也体验痛苦。体验完后,我们还是要回到我们的“故乡”。

  但有很多人在红尘的花花世界中经受不住种种诱惑和考验,他们沉迷于各种各样的“名利场”、“官场”、“情场”或“赌场”,最后出卖了灵魂,迷失了自我,再也找不到回“故乡”的路,成了“回不去的人”。他们的灵魂也就是随着他们肉体客死在红尘这个“他乡”。

  读此书,让我突然明白:学习哲学,学会哲学的思考人生,可以让我们找到人生的“回乡“路。人生不正如求学,要努力修行,最后可以得到解脱。让我们摆脱身体的惰性和软弱,得到心灵的自由。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2

  某种情况下,我甚至要说,恰恰是在身处逆境之时,学习的条件最好,心最专,效果最好。顺境时人容易浮躁,周围常常会有各种朋友、跟随者、慕名者、请教者;顺境时你常常忙于说话、写字、发意见、教授旁人、好为人师;顺境时常常自我感觉良好,志得意满,看到的是旁人的失缺;顺境时你必须满足社会与众人对你的期待,你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去做旁人要你做的事情,比如出席某些活动、仪式而目的仅仅是为了表示你确已出席。而逆境时、被晾到一边时、“不可接触”时、“不准革命”时,正是不受干扰地求学的良机、深思的良机、总结经验教训的良机,是严格地清醒地审视自己反省自身解剖自身的良机,是补充自己、壮大自身、使自身成长、使自身更新的良机,是学大知识、获大本领、得大彻大悟的最好契机。

  王老这篇文章虽有些啰嗦,可也写的其实。人总是这样,顺境时看自己看不深远,逆境时看自己才够真实。不过我却认为,即使在顺境时,只要谦虚、心静,因为接触不明了事情的机会多些,反而更有机会提高自己。相反,在逆境时,心恰恰静不下来!总结经验解刨教训时,往往会怨会悔会空想,心思不能专于当下事!与其颠来覆去的让错误折磨自己,倒不如抛空一切曾经拥有的,看准眼前重做分析!

  人生给我们重新分析的机会并不多,我认识的很多身在顺境的人都在明知山有虎而将错就错着,这是种无奈,更是等待。他们无时不刻的在学习如何规避风险,却永远跳不出圈外重新再来。因为他们害怕逆境,所以才这样捱着。毕竟失去与获得永远不能成绝对的正比,虽说高处不胜寒,却好歹也能捱住,毕竟低处难行那是寸步难行啊!

  我现在很明白自己的的确确是在逆境中,人在逆境中最怕自己不认境遇,不求上进;不认错误,不求改变。我感谢人生给我重新分析的机会。可认了的同时也让我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究竟哪个路口才是最正确的出路?这些天似乎越想越乱,越分析越不得章法,怎么选择都像错。这样左思右想多了心倒也静下来了,听天命尽人事吧!总之等待、寻觅着全胜的机会。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3

  马云是一个成功的理想主义者。他在构建一个庞大的事业,计划一个长远的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蓝图,然而他所说的经验、给年轻人的提示确是最简单不过。

  正如《我的人生哲学》这本书,不论他说“像坚持初恋一样坚持理想”,还是说“痛苦地坚持,快乐地死去”,抑或是“小聪明不如傻坚持”,变换的.词语句式再多,也不过坚持两字;同样,他说了“可以怀疑自己,但不要怀疑信念”,也说了“请创业者不要低下高贵的头”,虽然很狗血,但他要强调的也不过梦想两字。就马云看来,他成功的根本在于他坚持了他的梦想。这个梦想顺应数据时代、电子技术发展的潮流,在一个有潜力的梦想的基础上,马云坚持了,再外加各种超前眼光、管理技术、个人魅力等重要因素的加持,他成为今天的马云。

  一个独属于你的梦想,或者说理想、信念,尤其是有潜力的、顺应时代潮流、社会发展方向,是你人生事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它能激发你向上的热情,它能让你在呼吸、饮食等生存行为中享受更有质感的快乐。坚持的持久度就是我们这条路的长度,一切技能如超前的眼光、管理技术、个人魅力都是路上重要的加分项,能帮我们走得更快,却不一定能帮助我们到达终点。

  我们都想过着幸福快乐而不后悔的一生,快乐的形式、途经当然有很多种。当高晓松提出诗和远方时,社会上就有人质疑,日常生活、按部就班的生活不等于苟且。的确,快乐的来源并不唯一,爱情友情、家庭、人生信条、日常生活都可以产生快乐、幸福。然而,在种种人际关系中所塑造的自己是社会中的自己,从中所享受到的快乐更侧重于由外而内的牵绊和安全感,感悟生活享受的是生理的舒适、心灵的*静,而在实现事业或者梦想的路途上所塑造的自己,享受的是另一种挑战自我、成就自我的畅快淋漓之感,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享受。

  马云一向被视为各种成功学、职场学的范本,而我从这本极具实用性的《我的人生哲学》中看到的,不是如何成为一个富有传奇的成功人士,也不是如何拒绝成为一个*丝,而是做自己,用细节去完善事业,用心用毅力去坚持去实现。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4

  应老师要求,同时为自己精神世界充充电,抽了一点时间,读完了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读完后颇有感触,故写此读后感。

  傅先生说过”一个人受过教育之后,最大的特色就是:对于许多事情,不是不能做,也不是不敢做,而是不屑于去做。“这句话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的确,人生可做的事实在太多,其中有关系自己前途和生计的大事,比如学习,工作,也有只涉及当前蝇头小利的小事,比如丢了一块钱,被人骂了一句等,如果把这些小事耿耿于怀,又哪来的时间做好自己的大事呢?

  又如‘享乐分为很多层次,若只把享乐定位在身体的,官能的需要,是属于较低的层次,这种享乐的背后实际上是痛苦。较高境界的享乐是内求于已,而非依赖其他因素,因为越是依赖外部条件,这种享乐就越没有保障。’对于这句话,我也是深有感触的。当今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很多人为了追求一时的感官满足不惜花大量金钱蹦迪厅,泡酒吧,参加演唱会,但很少有人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找出一点快乐,这样,当他们蹦完迪,泡完吧,闹完会回来从事自己赖以生存的工作时就又不得不愁眉苦脸了,以至于许多人因此丢了饭碗甚至于走上犯罪道路或自闭甚至自杀,这又何苦呢?

  ‘人类的典范,应该是那些让你我这般*凡的,有着许多烦恼的人都能效法的。他们让我们懂得:烦恼不值得担心,因为能磨练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为何而死。’这很值得我们深思,现在人们多把拥有大量金钱和物质的人当作自己的偶像,以至于许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其实拥有越多并不见得就越快乐,傅先生在介绍存在主义时说,“一个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为拥有越多,越没有时间做自己。”在介绍道家时又说,“一个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乐,因为欲望没有满足会痛苦,一旦满足之后,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细细想来,这些话句句皆是真理。此外,还有许多让我所感悟的话,比如‘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有什么成就,而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人生态度有二:一是取得你所要的,一是珍惜你所有的。前者常在压力之中,后者则可自得其乐。’‘如果一个人表现不好就怨天尤人,那么当新的机会来到时,反而容易错过。’等等。这些话无一不能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

  ‘当真正用理性思考经验之后,就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知道哪一种人生更为理想,也更适合自己。理想代表针对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当人真正能用哲学的眼光去思考人生,那么他肯定能在工作生活当中找到属于自己那一份快乐与惬意!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5

  因为看一个人读此书,而知道此书;因为听到一个人说书好,而想拥有此书;因为特殊的机缘,而拥有此书。

  其实,这本书在我这已经搁置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原因有三:一是买书不如借书,陆续看了很多别人的书,这种富有是自家书不能给予的;二是手中可供选择的书太多,挑来选去中,它总会成为舍去的;三是觉得深奥,需要定心定性地研读,过早接触怕是打击了刚刚建立的读书信心。

  其实,这些也都是借口。对于哲学,我是颇有“慧根”的。在唐山师院两年的脱职进修中,“逻辑学”这门课程考试全年级只有两个满分,我就是其中之一。这样的成绩恐怕也是不多见的吧,惹得苑老师亲自到班里来非要亲眼见一见如此通灵的学生这足足让我美了一个学年。

  但是将哲学与人生放在一起,这是第一次。当决定捧起《哲学与人生》这本书时,我就抱定了“啃下去”的决心。人到四十,真是该思考人生的时候了。

  就是怀揣着这样的小心思,我踏上了哲学与人生之旅。走进去,才发觉这是一片绿洲,自然地吸引我前行,一路前行。

  随着阅历的增长和心态的成熟,感觉这样的一本书应该成为每一个中年人的人生必修课。此时的我们,工作、生活都处于一个“瓶颈期”,不谈家庭,不论孩子,我们还有没有自己呢?……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6

  学生问:“人生有什么意义?”

  老师答:“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你可以不断地询问‘人生有什么意义?’”

  开篇这个对话勾起了我对此书的兴趣,这样的回答真是有意思,不是确切的从正面来回答学生“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而是侧面回答了这个问题,其实这个回答等于没有回答,可正是这个回答,显示出老师的智慧所在。

  翻开此书前,一直觉得“哲学”这门学科永远和我沾不上边际,觉得这种书中充满着奥妙和深不可测的智慧。可是翻阅完后,我的思想有了180度大转弯。原来,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套哲学理念,和哲学家们的区别在于,他们将他们的所思所为系统的呈现给了众人,让大家明白他的做人道理;而我,盲目的在成长中成长着,此刻,借助一张张纸上的字,来认识自己,分析自己,从而做好自己。

  哲学源自希腊的“爱智”,不是拥有智慧,而是热爱智慧。通过此书认识了柏拉图、苏格拉底、孔子、老子等哲学家及他们的哲学思想,说真的,傅佩荣老师的文字很吸引人,觉得句句都很有必要读下去,对应着他的分析,将自己的行为与之对应比较,让我发现原来自己的人生理念是偏向孔子的儒家风格,原来自己和哲学的关系这么密切。

  阅读时感受颇深,还不时告诉自己,这么一本充满着哲学知识和智慧的书,只读一遍是没法消化的,以后有时间就应该翻开看看,慢慢的彻底将里面的内容吸收消化掉。也许远大的人生目标还没有在心中成形,可是具体的生活态度应该很明确,就是让自己每一天都过的很踏实,也让亲人和朋友对自己感到踏实,坚实走好每一步,人生就会迈一大步。

  这本书包含的内容太多,以至于翻到最后一页,我就将书中的一切忘得干干净净,可是,它明明影响着我。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7

  本学期的毛概课,孙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建议阅读的书目。原本对这些书籍并不感冒,而且也有不少已经度过的书目,完成作业并不是难事。但是作业并不是全部,一方面我想了解一下哲学,另一方面想通过阅读书籍引发一些属于自己的思考,就像我推崇的“大学就是要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考的时期”。其实,本身对于这本书并没有太大的期望,毕竟提起哲学,大家的反应总是很木讷。但是当我深入阅读时发现,作为哲学通识读物,这本书的内容还是相当不错的,一点也不枯燥,反而引起了我无尽的思考与遐想。

  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就会带着一个这样的疑问:哲学的本质是什么,它究竟有什么含义?可以说这是一个永远无法解答的问题,我们只能向“真理”无限靠近。自从新文明诞生,无数的思想家都在找寻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我看来,思考哲学,不妨从人类文明开始。人类比起动物,最有控制力的一点就是人类有着发达的大脑,可以对世界进行自我思考。古代的人们会思考自己的起源,《圣经》就是代表作之一;当今的人们会思考如何改造世界,会思考宇宙的起源,然后进行不断地探索,也就有了现在各个“谜题”的学派。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的一个共同点,用一个词概括的话,我们可以称之为“思考”。或许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所思所想就是我们当今称之为哲学的事物,但从古到今,人们的不断思索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在傅教授看来,哲学常讨论最根本的问题,虽然诸如“: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人是否有罪。”这些问题看来没有定论,但不能因为没有定论就不思考,就被忽略,因为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我们的“人生应该如何”的问题就无法说得清,而一个人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活,则哪怕是有再好的享受也会觉得无聊。

  傅教授对于哲学,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当他描述哲学时,我们可以看出:人生的意义正是在于不断询问“人生有什么意义?”也就是说,人生这场“旅行”的过程无异于询问的过程。哲学发展的过程也是培养智慧,发现真理,印证价值的过程。只有不断去思考,不断去体会人生的哲学,才会让人生更有意义,更为明确,让生活更有色彩,更有价值。

  人生是很精彩的,现在的自我思考,合理的推理,对人生的猜想,跟别人的交流和将对未来的创造等,可以用一句话归结:人生是快乐的。当我第一次步入大学校园,对未知的生活充满了向往,但是当我真正去追求理想中的快乐时,却遇到了很多的烦恼。这也让我真正意识到,当一个人刻意地追求快乐时,他永远都得不到真正地快乐的。道理很简单,追求是因为缺乏,说明我们缺乏快乐。就好像彩虹一般,如果你刻意在寻找彩虹,我相信你很难找到;但是也许在某个时候你不经意的一次回头,就可以看到最绚丽的画面。这都不是我们能够强求的.。因此,我们的快乐是由内而发的,不要刻意追求人生中所谓的幸福,那样反而会适得其反。

  通过阅读《哲学与人生》,我也懂得了孙老师为什么会将“推荐书目”作为我们的弹性作业。记得上大学前曾经看到周国*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道:“我举得大部分*当代作家非常可悲的是,他们不阅读,或是阅读非常有限,尤其对于哲学,所以他们的作品很少能观照到人类的基本问题,大都浮在表面。”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多了解、多思考、多探索、多实践才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提高我们的科学文化素养,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思想的大学生。也希望能借傅佩荣老师的《哲学与人生》,能够为自己翻开崭新的一页,走向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8

  应老师要求,同时为自己精神世界充充电,抽了一点时间,读完了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读完后颇有感触,故写此读后感。

  傅先生说过”一个人受过教育之后,最大的特色就是:对于许多事情,不是不能做,也不是不敢做,而是不屑于去做。“这句话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的确,人生可做的事实在太多,其中有关系自己前途和生计的大事,比如学习,工作,也有只涉及当前蝇头小利的小事,比如丢了一块钱,被人骂了一句等,如果把这些小事耿耿于怀,又哪来的时间做好自己的大事呢?

  又如”享乐分为很多层次,若只把享乐定位在身体的,官能的需要,是属于较低的层次,这种享乐的背后实际上是痛苦。较高境界的享乐是内求于已,而非依赖其他因素,因为越是依赖外部条件,这种享乐就越没有保障。“对于这句话,我也是深有感触的。当今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很多人为了追求一时的感官满足不惜花大量金钱蹦迪厅,泡酒吧,参加演唱会,但很少有人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找出一点快乐,这样,当他们蹦完迪,泡完吧,闹完会回来从事自己赖以生存的工作时就又不得不愁眉苦脸了,以至于许多人因此丢了饭碗甚至于走上犯罪道路或自闭甚至自杀,这又何苦呢?

  ”人类的典范,应该是那些让你我这般*凡的,有着许多烦恼的人都能效法的。他们让我们懂得:烦恼不值得担心,因为能磨练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为何而死。“这很值得我们深思,现在人们多把拥有大量金钱和物质的人当作自己的偶像,以至于许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其实拥有越多并不见得就越快乐,傅先生在介绍存在主义时说:”一个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为拥有越多,越没有时间做自己。“在介绍道家时又说,”一个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乐,因为欲望没有满足会痛苦,一旦满足之后,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细细想来,这些话句句皆是真理。此外,还有许多让我所感悟的话,比如”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有什么成就,而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人生态度有二:一是取得你所要的,一是珍惜你所有的。前者常在压力之中,后者则可自得其乐。“”如果一个人表现不好就怨天尤人,那么当新的机会来到时,反而容易错过。“等等。这些话无一不能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

  “当真正用理性思考经验之后,就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知道哪一种人生更为理想,也更适合自己。理想代表针对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

  “当人真正能用哲学的眼光去思考人生,那么他肯定能在工作生活当中找到属于自己那一份快乐与惬意!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9

  最近读了傅佩荣先生的著作《哲学与人生》,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书中的很多内容都是一些我能够模模糊糊体会到但不能很好的将其提取出来的生活哲学。在这里,我想写出部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并谈一谈我对它们的理解。

  “哲学就是练习死亡”。

  这是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傅先生对其作这样的解释:“所谓练习死亡,就是要练习减少身体的控制程度,亦即要让身体的惰性无法对个人产生影响力,就好像死亡一样。这样,才能让心灵自由地追求智慧。”谈到自由,我不由得想起一次一位老师让我们每个人谈谈自己的人生理想,其中有一位同学的理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理想是:追求尽可能多的自由,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想,这恐怕也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吧。他之所以说“尽可能多的自由”,应该是是因为他明白要追求绝对的自由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自由既包括心灵上的,也包括物质的。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在行动上总会受到一些约束。可是我想说的是,心灵的绝对自由却是可以实现的。而且,这种可以实现的自由,反而是自由的最高境界:它不受时间限制,不受空间限制,不受生老病死限制,它使心灵能够如庄子笔下的大鹏鸟一样遨游于九天之外。

  “不要只是做一个专家,还要设法透过自己的知识进一步体验到智慧”。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所留下来的知识是每一个人穷其一生也无法全部掌握的,因此便有了许多从事某一特定领域的专家。然而近年来在,“专家”这个词的名声似乎不那么好,许多所谓的专家常常犯一些低级的错误。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他们没有透过自己的知识进一步体验到智慧,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被一叶所障目,殊不知知识本来就是相通的,怎么能硬生生的将某一块割裂开来呢?高中时的一位从事竞赛教育多年的物理老师曾对我们说:“物理学到最后就是哲学。”我相信,不仅仅是物理,任何一门学科到最后都能归结到哲学。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家,他对哲学的几乎每个学科都作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宪法。与之类似的伟人还有很多,譬如达芬奇、牛顿、爱因斯坦等等。这些大师,足矣令每一位专家汗颜。联系自身,虽然我的专业是热能,但如果仅仅局限于专业,一生与锅炉为伴,而不关注其他领域,人生岂不是失去了很多乐趣?这也许正是老师鼓励我们多读书,开拓视野的原因所在吧!*不缺专家,缺大师,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太过注重专业教育而淡化了一些综合性学科的教育。

  “把某一阶段的成败,作为整个生命的成败,那不过是一种借口而已”。

  人的一生会经历无数次生活的考验,无论成败,它们都会成为一次次经验沉淀下来,而且,多数时候失败的经验更为深刻,更为宝贵。有的人经历某一次成功之后便觉得自己是人生赢家,这种人是无知的;有的人经历一次失败之后便一蹶不振,悲天悯人,这种人是无能的。对待人生,要有一种全局观念,一种正确看待成败的心态,甚至有的时候,从不同的角度考量,成即是败,败也是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样想问题,才能“在面临挫折的时候,很快地重新振作,重新出发,以及在得意的时候知所收敛”。

  最后,我想说: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离开哲学,人生是盲目的。热爱哲学,做一个人生的智者!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10

  读了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受益匪浅,人类天性都渴望心灵的自由,能做自己,摆脱各种限制和压力,越来越感受到做一个人的喜悦。爱智慧,爱哲学的思考,它由如人生的一盏明灯,让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该往哪里走。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曾说过一句名言:“没有经过反思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竞争的加剧,社会的浮躁,人们已经很难保持一颗*常心了。芸芸众生在滚滚红尘中追名逐利,熙来攘往,就是没有时间停下来反思:“我这样忙忙碌碌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一生中如果没有对这些问题反思过,那么,你这一生根本上讲是毫无意义的,是到世上白走了一遭。不管你是亿万富翁,还是*显贵,统统都成了行尸走肉。哲学让我们去思考这些人生问题,并不是真正能寻找到一个标准答案,其意义促使我们去反思、去认识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何谓哲学,傅先生首先用三句话来描述:(一)哲学就是培养智慧;(二)哲学就是发现真理;(三)哲学就是印证价值。接着他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所谓“培养智慧”是指人们超越感性的限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达到完整和根本的境界;所谓“发现真理”是指人们去掉重重遮蔽,发现客观事物的真相;所谓“印证价值”是指人们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印证真理的价值所在。最后他指出,为了提升哲学素养,我们必须树立四个基本观点:培养思考习惯,掌握整体观点,确立价值取向,力求知行合一

  首先要培养思考习惯,大家对此会不以为然。难道我们不会思考?可是生活中许多人在发生事情时往往凭本能的感觉作出反映,并且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这可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如何培养思考习惯?就是“要在不疑处有疑”——在没有任何怀疑的地方产生怀疑。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一颗苹果掉下来打在他头上,于是他开始思考,最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养成思考的习惯,读书时也应该有这种态度,读到一段话时,不要立刻信以为真。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

  其次,要掌握整体观点,这点大家不会反对。所谓掌握整体观点,就是要求我们对任何事情都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久而久之,就可以超越自己的成见,思想也就更为圆融。我们*时和别人打交道时,不喜欢听到反面意见,譬如开会时,我提议某种方案,如果有人与我意见相左,我会觉得他故意找麻烦,而忽略了他可能看到的某些我所忽略的部分。生活当中,许多年轻人喜欢有个性,不喜欢说话四*八稳、面面俱到,容易偏激。然而,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我们会发现,人生许多问题的确应该从各个方面来考虑,才不至于钻牛角尖。

  再次,要确立价值取向。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或做人处世的风格,不过,经由学习与成长,我们可以进行修正及调整,然后选择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叫做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既然是一种选择,就一定要有所取舍,如果我选择了某些价值,那么势必要放弃另外一些。由此可知,选择价值时是需要勇气的,人不可能什么都要,也不可能讨好每一个人。现在一些年轻人盲目崇拜偶像,只看到偶像正面、展示给公众的一面,而看不到他作为普通人,也有我们百姓身上都有的毛病和缺点的一面,这种想法有很大的问题。知道自己的价值观是正确的,就应该坚持到底,不轻易改变,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如果一个人什么代价都不愿付出,随便放弃自己的价值观,他的一生想要快乐的活着,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后,要力求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说说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实际上,

  知行合一是人一生都要努力去追求的。当然,我们不必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因为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所有他听到过的德行,那岂不是满街都是圣人了吗?人都会犯错误,因此只能努力追求知行合一,选择一种价值之后不断地印证,让自己对自己越来越满意。知识的范围是无限的,即使你皓首穷经,一辈子也无法把天地下的书读完,人一生所能学到的只是很少一部分知识。并且,如果你学到一些知识,却不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那么就算学的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们学习知识后,就要懂得消化,并融会贯通才是“知”“行”合一。

  写到这里,我想用傅先生的一句话来作个小结: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离开哲学,人生是盲目的。哲学决非一种枯燥的东西,它可以引人入胜,就象人生的照明灯,让我们知道该往哪里走。所以读一点哲学书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是大有好处的。

  感谢傅先生在让我领略到哲学风采的同时为我指明了清晰的道路:我需要提升自己的哲学素养。以正确的价值取向为指导,将思考变成自己的一种习惯,做事从多方面考虑,运用所学。我想,那样的生活会很有意义的。


《教育与人生》读后感3篇(扩展6)

——人生定位读后感3篇

人生定位读后感1

  《人生定位》这本书,阐述的观点和我过去的价值观有明显的不同。它让我更加清晰的明白如何做自我营销。

  比如它告诉我成功的关键是能从别人那里获得什么。这个就是和我以往的价值观完全不同的。以往听到的经验总是说,成功要靠自己的努力。而在实践当中我发现,选择靠自己,成功还是靠别人。

  这本书将人生的7个主要部分,诸如事业,家庭,婚姻等等比喻为马,如何驾驭这7匹马,是人生定位的核心关键。

  我很高兴能够在马年收获这本书,并且能够告诉我如何驾驭自己的人生。

  马上定位。

人生定位读后感2

  上周我向春芽班的学员们郑重介绍了《人生定位》这本书,我告诉他们,如果十年前我读到了这本书,也许我的成就会大过现在。

  其实有些道理很多人都懂,但真正践行却不容易。如果大量去了解这些道理的现实故事,可能会更加坚定自己去践行这些道理的想法。

  这是我读到这本书的第一感受。

  不管是谁读这本书,都会有意无意地去对比自己的历史。06年如果我没有去香港出差,正巧了解到香港浸会大学商学院会在一周后在北大举办招生说明会,我不会有这个机会考上浸会。因为这个信息只在北大网站上放出来了,根本没有对外有任何宣传,浸会的目标就是在国内最好的大学中挑人。入学后我才了解到,我们班有的同学是本科保送北大或清华的。我想那时我站在了另外一个起点上。在香港的经历的确让我的视野开阔了很多,也让我有机会进*合国这个组织实习,也有机会代表学校参加全球的MBA竞赛,英语得到了更全面的训练与提升。这样的机会在国内的高校要想获得困难会大很多。这些经历在我后来的工作中为我增色不少。这完全是因为我骑上了学校这匹马。虽然这匹马没有在人生定位中提到。但我觉得在这方面我确有受益。

  企业型与产品型赛马我在十年前其实有一次机会,但我没有把握住。选择与一个朝阳行业一起成长,十年后自己会成为受益者。但十年前的我太年轻气盛,太自我,错失机会。

  书中的赛马中,我觉得配偶型赛马对我有帮助。我先生虽然没有为我提供资金,家族与遗产,但他为我提供了关系与最大的鼓励。没有我先生与邓校的私交,我不可能走进邓校的视野。我先生一直在背后支持与鼓励我,我非常感谢他,我觉得我的使命中承载了一部分他的梦想。当然他也有自己的梦想。他在编辑上是专家,所以他亲自帮助我选择我在校刊中的照片,一直到凌晨一点多。一张是我的毕业照,代表我的过去,一张是我在哈佛的照片,代表我的未来。我的未来与公司的未来已经牢固地捆绑在一起了,我的未来一定是走向国际化,我要帮助嫁接国际*台,让我们的教育走向全世界。我还未接近过自己的真实潜力,未来我的空间还有很大。

  我应该训练自己更理性与冷静,向邓校学习,多搭*台与找资源,修炼自己的人格。其实各种赛马都在自己身边,只是自己有没准备好。

人生定位读后感3

  *时耳闻目濡,经常听到各种公司大谈特谈“定位”,但常常听不出所以然。最近看了艾·里斯(Al Ries)和杰克·特劳特(Jack Trout)著的《定位》(Positioning)一书,该书是一本改变了传播——营销的书。它讲述了什么是定位,并提出定位是广义的成功战略,定位技巧可应用于包括“政治、战争和商业,甚至追求异性”;

  时代可以分为:产品至上时代、形象至上时代和定位时代。在产品时代只需拿出“更好的捕鼠器”并且有钱去推销它就行了,但仿效产品毁掉了产品时代。在形象时代,声誉或者形象比任何一个具体的产品更加重要。但拾人牙慧的公式同样毁掉了形象时代。在定位时代,创新不再是通向成功的关键。要想取得成功,企业必须在预期的客户头脑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个一席之地不仅包括企业的长处和短处,还包括其竞争对手的优点和弱点。在定位时代,光靠发明或发现新东西是不够的,甚至没它也行,但你必须是第一个打入客户的大脑才行。

  人脑有一个针对现有信息量的防御机制,它能拒绝无法“计算”的信息,只接受与其内部现状相称的新信息,其他东西则一概过滤掉。*、企业或产品都需要有正确的定位。定位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要在预期客户头脑里占有一个适当的位置。

  “缺乏适当定位”至今是许多本土企业及非赢利组织在竞争中的瓶颈,是营销中的突出问题点。对于个人来说何尝不是一个重要问题呢?

  做事没有重点,希望人人满意,得到所有人的满意,结果是没有人满意。值得做的事情非要等到尽善尽美才去做,结果很可能永远做不成。如果你试过多次,并且偶尔取的成功,你在公司里的名声可能会很好。我们经常会有“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想法,却没想到不管是鸡头还是鸡尾他终究是鸡,成不了凤凰。泰坦尼克号上最好的船员到头来也得和最差的水手上同一救生艇,而且他还得有幸露出水面才行。我们还经常会试图做一些根本就不可能成功的事情,所谓好高骛远。这特劳特定位读后感都可谓是定位不当。

  每个人都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远大可行的目标。在此基础上,给自己进行正确定位,并努力达到你的目标。首先,得给自己下个定义。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得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至少要对自己能干些什么事要了解,不要以为自己能为所有的人干所有的事。人人满意等于没人满意。当然,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能力有限,这要求我们不停的审视自己,经常给自己下定义。其次,要不停观察我们所处的环境,思考他的特点和利弊,看他对我们自身的发展是否有利。一个环境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对你有利,但过一段时间又可能会抑制你的发展。环境包括社会、公司、你的上司,也包括你的朋友。对社会,我们必须努力去了解他,适应他。公司和上司是可以选择的,要选择真正对你有利的。如果你上了失败者的船,无任你多么出色都无济于事。不要只问你能为公司和上司做些什么,要问他们能为你做些什么。朋友要多交,但光交朋友还不够,你还要牵出友谊这匹马,间或操练他一番,否则的话,你需要的.时候,反而用不上。总之,你必须不停的去适应环境,使之为你服务。最后,要敢干,要有信心。任何值得一做的事情都值得去乱做一气,要敢于犯错误,并勇于承担由此产生的后果。不打算冒风险,不打算受到纷至沓来的非议,就不会第一个提出新点子或新概念,就很难取得成功。

  个人定位和产品一样,就是要在预定客户的脑子里占有一席之地。不要在产品里,甚至不要在你自己的脑子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把你的想法用合适的方法表达出来,传达给你的“客户”,让他们知道你的追求是什么。在他们的头脑里给你自己定了位,就有可能把你往你希望的方向推动。

  总之,你所做的一切必须为你的目标服务,小不忍则乱大谋。Hitch your wagon to a star!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必然会取得成功!


《教育与人生》读后感3篇(扩展7)

——《攀岩人生》读后感3篇

《攀岩人生》读后感1

  整本书看下来的过程特别有感觉,并且是有那么些界于妙不可言和难以言喻之间的怪里怪气的感同身受。自传的视角,不*凡经历和*凡的历程交织着,成长的血肉之躯停滞变强悍,人还能在力量的世界里争取什么呢?

  从稚子少年到青葱小伙再到攀岩巅峰的前辈,每一个阶段都不一样每个阶段个人色彩都那么浓郁,除此之外,好像每个阶段都像是另一个世界的我在那么活着或者希望有那么个精神劲儿的活着。

  径直挖穿地球就到世界的另一端了,这是幼时情景的友好再现。就是这么蠢干过呐。

  上课多动注意力飞到外太空,偏偏现在就有动觉型学习者的提法,一下子让人释怀,哼!

  谁是怪小孩

  力量太弱还不知道如何和这个世界对话,家人的引导和示范有意无意中开启了会爆发的小宇宙。

  第一次如此认真对待的感情,就像才学开车时非得紧张的抓紧方向盘才觉得安心,而方向总是会偏离心中锚定的路线,没知觉到用力过猛到自己都忘记自己了

  运气不差的话会遇上个豁然开朗的桃花源,素未谋面、萍水相逢、亦师亦友……

  七年的来来*往复的黎明墙计划,是一场持久的向往之战。庆幸汤米不是在气恼失意时攀上,不是在意气风发时攀上,也不是在万事备妥妥攀上。执意如此与势在必得的心,在和未知达成熟稔的"时候,一切都显得不那么包容。这个七年的过程现在看来才是持久的美妙光辉。

  力量、坚毅、真诚、包容……可贵令人感动。

猜你喜欢